语文科公开课教学设计模板

合集下载

语文教案设计模板5篇

语文教案设计模板5篇

语文教案设计模板5篇语文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分析文中描写的景、事、物,体会昆明雨季的特点。

2、品味鉴赏平淡自然的语言。

3、把握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品味关键词,逐步提高赏读文本的能力。

教学难点:借助景、事、物抒发的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鉴赏品味赏析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雨,点点滴滴的雨,淅淅沥沥的雨,飘飘洒洒的雨,充盈着诗人的内心,也撩拨着我们的情愫。

请说出写雨的古诗句。

学生自由发言。

春夜喜雨,天街小雨,杏花春雨,巴山夜雨,连江寒雨,渭城朝雨,当然,还有昆明的绵绵细雨。

出示文后的诗句,导入新课,简介。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二、读一读朗读诗句,说说诗中写了昆明雨季的哪些景象。

引导学生抓住“行人”“苔痕”“浊酒”“沉沉”,归纳出“雨中景”“雨中人”“雨中事”“雨中情”。

三、画一画(一)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中写了昆明雨季的哪些景?哪些人?哪些事?哪些情?分小组完成,组内交流,班级展示。

1、雨中景: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木棉。

找出具体描写的句子,分析如何鲜活、立体地描写景物的,赏析景物美,滋味美。

这些特有的景物装点着这个四季如春的城市,清新,自然,美好,和谐,让我们产生一种“我想去昆明”的冲动。

想不想去,想去,那就随着汪曾祺文字畅游一番吧。

2、雨中人:苗族女孩、房东母女、我和德熙。

分析如何进行人物描写的,写出了人物怎样的特征。

3、雨中事:卖杨梅、送缅桂花、酒店小酌。

赏析人情美,氛围美。

这些人是平凡的人,这些事是普通的事,犹如我们的日常,读来亲切温暖,饶有情趣,不知不觉,爱上了这座城市,爱上了这方土地,爱上了这里的风俗人情,并且爱的深沉。

不四、想一想这些景、这些人、这些事,让这个温婉的季节充满温情。

跳读课文,锁定最能概括雨季特点的句子。

引导学生找出“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五、议一议小组讨论,为什么说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语文教案设计篇2明确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用细节刻画人物的写法。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1【教材分析】本册书第七单元的主题是“我与自然”,其中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板块的内容——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围绕“摘抄”这一话题展开,是对单元目标的交流总结;词句段运用包括双人“得”句式的用法和顶针修辞的使用;书写提示针对的是笔画“撇”“捺”的练习;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是本单元日积月累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交流,引导并帮助学生梳理总结摘抄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积累的良好习惯。

2.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得”的用法并仿写句子。

3.能初步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并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通过师生交流,引导并帮助学生归纳摘抄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积累的良好习惯。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营造学习氛围1.师:同学们,咱们班谁的作文写得最好?2.能向同学们介绍介绍你的方法吗?3.师:她把摘抄积累的好词好句运用到了习作中,这是她能写出好文章的秘诀之一。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让学生们感受到“摘抄”的好处与重要,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进行“摘抄”的热情,提高学生对“摘抄”的重视程度。

二、师生交流,归纳摘抄技巧1.这个单元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就是向同学们在介绍“摘抄”,本学期你摘抄了哪些好词好句?谁愿意与同学们分享。

2.生交流摘抄的好词好句。

3.摘抄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它能增加积累,提高语感,你是如何做摘抄的呢?谁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下你做摘抄的方法和技巧?预设一:在读书的时候,我喜欢边读边画出喜欢的句子。

读过全篇文章之后,再把这些句子誊写在本子上。

好,边读边画再誊写。

你做事很有条理。

预设二:我喜欢把好词佳句背诵下来。

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

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

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第一篇: 公开课教学设计有两幅对联大家一起看一下:(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同学们能够猜出这是写的唐朝哪位诗人吗(杜甫)盛唐时期,我国有两位著名诗人,他们一个被后世称为诗仙,一个被称为诗圣,就是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

杜甫的诗大多真实表现了现实生活,他亲身经历安史之乱,所作的《三吏》《三别》更真实反映了唐朝末期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生活,今天我们学习其中流传最广的《石壕吏》。

二、整体感知,听读课文(导)作为一首叙事长诗,故事性很强,不过读起来却也是朗朗上口,配上曲子也别有韵味,请让我先给同学们示范诵读一遍,注意停顿、节奏、及语调变化,大家可默默跟读,准备朗诵。

1、播放录音《二泉映月》教师范读。

2、学生范读,同学们听的很认真,有没有愿意试一下。

3、学生评价,并配乐齐读。

(评价:朗读基本功很扎实,很到位。

)三、疏解课文,复述情节(导)这首三吏三别中的作品,作者在音律和谐,文字简洁的形式下,同时也赋予了作品深邃的思想和对现实强烈的批判色彩,杜甫想说什么呢,他最终说了没有这是我们要思考的,下面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去石壕村看一看,那里发生了什么这个任务交给大家1、小组讨论,结合注释,先疏解字词,提出疑难一起解决,理清故事情节。

2、质疑并复述课文。

(走:跑前:走上前且:尚且更:再从:跟从)3、补充并做评价(明确)因为古诗言虽尽而意无穷,所以在抓住主要情节的同时可以适当发挥想象,不要抱者翻译的心态去学,重在欣赏,领会意韵。

四、赏析课文(一)内容浅析1、如果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是哪句(有吏夜捉人)2、为什么是捉人还是夜晚 (不是征兵,是强抓,半夜表明官吏凶狠无情)3、最终抓到人没有(抓到了,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暗示作用)4、文中主要人物是谁板书:吏妇(官吏愤怒的大声呼叫,)5、这两个人物出场各自态度反应如何板书:呼啼(妇人悲伤的哭哭啼啼)6、抓人的情节以什么形式描述出来的妇人致辞。

公开课高中语文教案(精选5篇)

公开课高中语文教案(精选5篇)

公开课高中语文教案公开课高中语文教案(精选5篇)语文学习拓宽了我们的文化视野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我们能够感受到多元文化的魅力和差异,增进了我们的文化素养。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公开课高中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公开课高中语文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 了解《左传》的相关知识,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2. 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和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艺术,挖掘人物深层次的精神品质。

3. 学习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说退秦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精神以及体会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

三. 教学重难点:1. 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

2. 梳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理解古代战争的实质。

四. 知识分析:1. 整体感知: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的一个故事。

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说服秦伯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 把握结构:3. 写作特点:(1)伏笔与照应(2)波澜起伏(3)详略得当4. 分析主要人物:(1)烛之武:能言善辩,深明大义,有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有高超的外交才能。

(2)佚之狐:有知人之明和爱国精神。

(3)郑伯:能引咎自责,从谏如流,善做思想工作。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

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小学一年级语文公开课《小小的船》优秀教案(通用15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公开课《小小的船》优秀教案(通用15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公开课《小小的船》优秀教案(通用15篇)小学一年级语文公开课《小小的船》优秀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知8个生字,指导“尖”的书写。

3、体会是诗句所描绘的夜空景象,培养同学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月儿比喻成了小船;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多媒体课件:有关字、词、句,卡片、录音、磁带;作业设计、布置:课内:描红“尖”一行课外: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小朋友喜欢猜谜吗?老师给大家猜个;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你们喜欢看月亮吗?你们看到的月亮是怎么样的?(出示“圆月,新月,引导说出”圆圆的月亮,弯弯的月亮)2、接题在晴朗的夜晚,有这么个可爱的月亮挂在蓝蓝的天上,该多美呀!难怪俺们小朋友都喜欢看月亮。

有位老爷爷还特地把俺们小朋友看月亮的情景写成了一首小诗。

题目就是小小的船。

师领读课题,生齐读。

二、看图今天来势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俺们一起来看看,图上画了什么?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小女孩坐在哪里?她看见了什么?从图中,俺们可以看出,题目中“小小的船'就是指的什么呀?三、初读课文,读通读准1、边听课文边看图,想:课文是怎样描写与儿的?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认为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3、一起找好在课文中的生字,再读课文,把课文多读几遍,读准音。

4、检查阅读情况(1)抽读生字卡。

(2)读一读难读的字。

弯船两尖闪星天蓝看坐四、指导写字1、学会了课文,俺们来学习写字,今天俺们只学习一个字“尖”。

2、多媒体出示“尖”,分析。

(1)指名读。

(2)找朋友。

(3)这个字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小”要注意“小学一年级语文公开课《小小的船》优秀教案篇2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情趣。

2、丰富词:一节一节,理解动词:推、拉、拖,会使用句式:开来了船。

语文课教案(优秀4篇)

语文课教案(优秀4篇)

语文课教案(优秀4篇)语文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l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教学难点: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会令人“难忘”?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有关傣历年的资料教学方法:谈话导入、合作交流、朗读感悟课时划分:2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傣历年是我们傣族人民一年一度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你们参加过“泼水节”吗?如果你参加过给大家讲讲自己的感受好吗?让学生讲述。

今天,我们要学习“难忘的泼水节”它与平时同学们所参加的泼水节有什么不同,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找出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本文的生字。

2、指名读。

3、互读互听互相纠正读音。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1、出示要求认的生字、让学生认读2、指名读。

3、互读正音。

四、朗读感悟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2、学生讨论交流3、带着问题读第三自然段。

①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②用自己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

③理解“四面八方”。

④指导朗读。

4、指导看图、理解第4自然段①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出示挂图)谁来说说总理今天打扮得怎样?总理脸上的神情怎样?②让学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

③结合图,说说除了总理,还有谁也是笑容满面?④师:傣族人民因为能和敬爱的总理一起过节而笑容满面,现在也请你笑容满面地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5、体会第五自然段①分角色扮演,老师扮演总理,同学们扮演傣族人民一起泼水祝福。

②启发想象③正因为1961年泼水节是和总理一起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感到那年泼水节是“幸福”、“难忘‘’的。

④有感情朗读6-8自然段。

小学一年级语文zcs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zcs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zcs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小学一年级语文zcs公开课教案1一、教学要求1、学会z、c、s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z、c、s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

3、学会zi、ci、si3个整体认读音节,会读它们的四声。

4、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

二、教材说明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声母z、c、s和三个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及它们的四声,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

第一幅图是一个小女孩在黑板上写字,写的是字母z,“字”提示z、zi的音,小女孩写的字母“z”提示z的形。

第二幅图用小刺猬的“刺”提示c、ci的音,小刺猬的形状提示c的形。

第三幅图是一条正在吐丝的蚕,吐丝的“丝”提示s、si的音,蚕的形状和蚕吐出的丝的形状提示s的形。

第二部分是声母z、c、s和单韵母a、e、u的拼音练习以及三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z、c、s的书写格式。

第四部分是认读字词,配有一首儿歌和背景图,四道算式正等着小学生“过桥”。

z、c、s的发音及zi、ci、si的整体认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1、配合学习z、c、s和zi、ci、si发音的录音带;字母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2、本课生字卡片。

(二)字母教学学生发z、c、s的音有一定困难,可以利用图,借“字、刺、丝”来读准音。

教师要讲清发音部位,强调舌尖一定要向前平伸,顶住上门齿背,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咬着舌尖发音。

教师要做好示范,让学生反复练习,掌握发音要领。

教学字母的形,要充分利用图,还可以用口诀记忆:“小2z,半圆c,半个8字就是s。

”(三)整体认读音节教学整体认读音节前面已出现过。

教学zi、ci、si的读音时,只需告诉学生,把字母z、c、s的音读长些、响亮些就是zi、ci、si的音。

可以对比着发音:z—zi,c—ci,s—si,体会字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发音的相同和不同处。

还要让学生知道,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可以直接用来给汉字注音,不能拼读,要整体认记。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优秀6篇)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优秀6篇)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优秀6篇)教学案例需要有目的地理性地观察和分析教学过程,完整地描述提出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体现研究思路从具体到抽象,从分析现象到理解本质。

以下是人美心善的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优秀6篇】,仅供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篇一《胖乎乎的小手》教学目标1、认识“胖、喜”等13个生字,会写“看、着”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举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字和朗读课文,让那个学生自读、自悟,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2、教学难点: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举动。

教学方法1、猜谜语2、角色表演3、板书榜样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2、《游子吟》配乐朗诵3、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导入1、猜谜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比一比,哪位同学较先猜出谜底。

(幻灯片出示谜语,教师把谜语读一遍)“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提示:谜底——手;板书“手”)同学们真能干,一下子就猜中了老师出的谜语。

请大家把小手伸出来看看,老师想找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把它画在黑板上。

(找一双学生的小手,把手印画在黑板上)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胖乎乎的小手》(把课题补充完整),请同学把课题齐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一)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把不懂读和难读的字用圆圈圈出来并对照着拼音多读几遍,直到读准读顺为止,齐读课文(二)认读生字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2、幻灯片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齐读3、幻灯片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并组词,让学生齐读,小组读4、把生字放到课文有关句子中去,让学生齐读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1、生字学完之后,请同学再把课文读一遍,要求比之前读得更流利。

2、听课文录音朗读,学生可以小声跟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成“我会读”,通过词语加强生字记忆
从字到词再到句,在不同的语境中反复记忆本课生字。
读课文既是对生字的反复巩固,也是进入课文的学习。(达成目标(3·1)
课堂练习
1、观察三个上下结构的字
2、说出两个字变为部首的注意要点
3、师巡堂指导
4、点评优秀作品
1、说出木与禾变为字头时整个部首字形应扁一些,竖要写短
语文教师
张惠玲
班级
一年(1)班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题目)
识字三
教学目标
1、运用识字方法认识“雾、霜、朝、霞、夕、蝶、蜂、碧、紫、千、李、杨、秀”13个生字,重点记住“霞、蝶、蜂、紫”。读准平翘舌音后鼻音“霜、杨、朝、蜂、紫”,“朝”是多音字。
2、会写“李、秀、香”3个字,区别“禾、木”变为木字头、禾字头应该写得扁一些与写法,注意竖要写短,“秀”的笔画横折折折钩。
明确本节课主要知识及重难点,激发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主题探究
1、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师范读,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对子有什么特点。
(2)检查预习情况,运用多种形式读生字
(3)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记本课二会字
2、组织研究、体现发现
重点讲霞、蝶、蜂、紫
1、初步了解对子的特点
(1)生边听边思考
(2)说出对子特点
(3)换语境,读儿歌
2、朗读课文
(1)三位同学开火车读三小节
(2)师生交叉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3)学生分三个大组拍手赛读
1、找出它们相同的部首
2、四个小组轮读
3、四位同学轮读
(1)三位同学开火车读三小节
(2)师生交叉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3)学生分三个大组拍手赛读
运用归类的方法进行生字巩固。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导分工合作,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进行小组探究,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对争议问题进行探究,归纳出小组集中的疑点或新发现。(达成目标1·1)
对于字形复杂的字可编成有趣的小故事(达成目标(1·2)
巩固提高
1、游戏闯关巩固生字
(1)找出相同的部首:雨、虫
(2)闯迷宫,过词语,完成书“我会读”的内容(开火车)
引入
1、谈话导入
(1)吟诵《声律启蒙·一东》
2、明确本课目标
古时的孩子为写好诗文就先学习属对,也就是对对子。对子可以让我们的文章读起来那么琅琅上口,也便于我们记忆。刚才大家呤诵的《一东》就是对子,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识字3也是对对子,并且我们要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记住本课的生字。
吟诵《声律启蒙·一东》
回味《声律启蒙》声律格调,引入本课内容.
字数基本相等
1、预习汇报
(1)全班拼读
(2)小组去拼音齐读
(3)运用《前置性作业》带读,引导学生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
(4)打乱顺序开火车读
2、小组合作
课前预习符号标记法在生字上标记各各识字生字方法,小组交流各自的识记心得。
3、汇报结果
诱发兴趣,初步体味对子的特点。(达目标3·2)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运用多种形式的读,让生字反复重现,从而形成初步记忆.(达成目标1·3)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1、本课课件
2、生字卡片
1、完成《前置性作业》,区分二会字:前后鼻音、平翘舌音、鼻音与边音
2、读通课文,把不会的生字圈出来想办法记住。
3、呤诵《声韵启蒙·一东》
尝试自主学习,初步渗透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营造浓厚的自己学习的氛围,给孩子们搭建坚实的自主学习的平台。
从吟诵入手,感受对对子的韵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生习字实践
“木与禾”作为部首是本课书写的重难点。(达成目标2)
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都很认真,也很投入,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什么是对对了,新认识了13个生字朋友,会写了三个新的字。
发挥课堂小结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家庭作业
搜集生活中的对子,和大家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
识字三
3、准确、流利、朗读对对子,简单说出对子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准字音,识记字形,朗读课文,写好“李、秀、香”3个字。
难点:
1、字音: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童的字:霜、杨、蜂、朝、紫。
字形:碧、霞、蝶、蜂、紫
2、写字指导三个上下结构的字,“秀”的笔画横折折折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学生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