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初2019届八年级下期第4周周测数学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学道分校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一次函数》检测卷(答案解析)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学道分校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一次函数》检测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333=-+y x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若C是x轴上的动点,则2BC AC+的最小值()A.236+B.6 C.33+D.42.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乙车出发2h后休息,当两车相遇时,两车立即按原速度继续向目的地行驶.设甲车行驶的时间为x(h),甲,乙两车到B地的距离分别为y1(km),y2(km),y1,y2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下列结论:①甲车的速度是45akm/h;②乙车休息了0.5h;③两车相距a km时,甲车行驶了53h.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3.如图,一次函数443y x=-的图像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点B,过点A作直线l将ABO∆分成周长相等的两部分,则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为()A .26y x =-B .23y x =-C .1322y x =-D .3y x =- 4.已知一次函数(6)1y a x =-+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且关于x 的不等式组1()0232113a x x x ⎧-->⎪⎪⎨+⎪+≥⎪⎩恰有 4 个整数解,则所有满足条件的整数a 的值的和为( ) A .9B .11C .15D .18 5.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 在直线x +y -4=0上,O 为原点,则OP 的最小值为( )A .22B .2C .6D .10 6.如图,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AB=2,点D 为边AB 上一点,过点D 作DE ∥AC ,交BC 于E 点;过E 点作EF ⊥DE ,交AB 的延长线于F 点.设AD=x ,△DEF 的面积为y ,则能大致反映y 与x 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 7.下列关于一次函数25y x =-+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函数图象与y 轴的交点()0,5B .当x 值增大时,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C .当 5y >时,0x < D .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8.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2AC BC ==,AB 的中点为D .以C 为原点,射线CB 为x 轴的正方向,射线CA 为y 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P 是BC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P 、DP ,则AP DP +最小时,点P 的坐标为( ).A.2,03⎛⎫⎪⎝⎭B.2,02⎛⎫⎪⎪⎝⎭C.10,010⎛⎫⎪⎪⎝⎭D.1,010⎛⎫⎪⎝⎭9.若点P在一次函数31y x=-+的图象上,则点P一定不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0.如图,直线y=kx(k≠0)与y=23x+2在第二象限交于A,y=23x+2交x轴,y轴分别于B、C两点.3S△ABO=S△BOC,则方程组236kx yx y-=⎧⎨-=-⎩的解为()A.143xy=-⎧⎪⎨=⎪⎩B.321xy⎧=-⎪⎨⎪=⎩C.223xy=-⎧⎪⎨=⎪⎩D.3432xy⎧=-⎪⎪⎨⎪=⎪⎩11.对函数22y x=-+的描述错误是()A.y随x的增大而减小B.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C.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1,0)D.图象与坐标轴交点的连线段长度等于5 12.在某大国的技术封锁下,华为公司凭借自身强大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华为概念指数从年初至今涨幅连连翻倍,比如硕贝德股票涨幅接近200%(如图AB段),小丽在图片中建立了坐标系,将AB段看作一次函数y kx b=+图象的一部分,则k,b的取值范围是( )A.0k>,0b<B.0k>,0b>C.0k<,0b<D.0k<,0b>二、填空题13.已知y+3与x成正比例,且x=2时,y=7,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E ,//CD x 轴,若AC BD =,6CD =,AED 的面积为6,点A 为(2,)n ,BD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1(0)y kx k k =++≠,则AC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0,2)A ,(4,2)B ,点P 是x 轴上任意一点,当PA PB +有最小值时,P 点的坐标为________.16.已知y 是关于x 的正比例函数,当1x =-时,2y =,则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17.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在直线333y x =上,点C 在直线142y x =-+上,点A ,C 都在第一象限内,点B ,D 在x 轴上,若AOB 是等边三角形,BCD △是以BD 为底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点D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18.如图,函数(0)y kx k =≠和4(0)y ax a =+≠的图象相交于点(1,1)A -,则不等式4kx ax <+的解集为__________.19.已知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像经过点)(2,5A -,点M 在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像上,点)(3,0B ,且10ABM S =△,则点M 的坐标为______.20.如图,在ABC 中90ACB ∠=︒,AC BC =,BC 与y 轴交于D 点,点C 的坐标为()2,0-,点A 的坐标为()6,3-,则D 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21.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 (h ),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 ,图中的折线表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千米;图中点B 的实际意义是 ;(2)求线段BC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若第二列快车也从甲地出发驶往乙地,速度与第一列快车相同.在第一列快车与慢车相遇30分钟后,第二列快车与慢车相遇.求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多少小时? 22.某超市预购进A 、B 两种品牌的T 恤共200件,已知两种T 恤的进价如表所示,设购进A 种T 恤x 件,且所购进的两种T 恤全部卖出,获得的总利润为W 元.品牌 进价/(元/件)售价/(元/件) A 5080 B40 65 x (2)如果购进两种T 恤的总费用为9500元,那么超市获得的总利润是多少? (提示:利润=售价-进价)23.科学研究发现.地表以下岩层的温度y (℃)与所处深度x (千米)之间近似地满足一次函数关系.经测量,在深度2千米的地方,岩层温度为90℃;在深度5千米的地方,岩层温度为195℃.(1)求出y 与x 的函数表达式;(2)求当岩层温达到1805℃时,岩层所处的深度.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交坐标轴于点(0,6)A ,(8,0)B ,点C 为x 轴正半轴上一点,连接AC ,将ABC 沿AC 所在的直线折叠,点B 恰好与y 轴上的点D 重合.(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点P 为直线AB 上的点,请求出点P 的坐标使94COP S =△. 25.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某地规定用水收费标准如下: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36m 时,水费按每立方米1.1元收费,超过36m 时,超过部分每立方米按1.6元收费,设每户每月用水量为3m x ,应缴水费为y 元.(1)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如果有两户家庭某月份需缴纳水费为5.5元和9.8元时,求这两户家庭这个月的用水量分别是多少?26.某单位急需用车,但又不准备买车,他们准备和一个个体车主或一个出租车公司其中的一家签定月租车合同,设汽车每月行驶x 千米,应付给个体车主的月费用是1y 元,应付给出租车公司的月租费用是2y 元,1y ,2y 分别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求1y ,2y 分别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每月行驶的路程等于多少时,租两家的费用相同?(3)如果这个单位估计每月行驶的路程为2400千米,那么这个单位租哪一家的车合算,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作直线AB 关于x 轴的对称直线AP ,过点C 作CD AP ⊥于点D ,过点B 作BE AP ⊥于点E ,在Rt ACD △中,30CAD ∠=︒,2AC CD =,所以()22BC AC BC CD +=+,因为BC CD BE +≥,求出BE 的长可求出2BC AC +的最小值.【详解】解:∵一次函数333=-+y x 分别交x 轴、y 轴于A 、B 两点, ∴()3,0A ,()0,3B , 3,3OA OB ∴==,∴()223323AB =+=,∵在Rt AOB 中,12OB AB =, 30BAO ∴∠=︒,作直线AB 关于x 轴的对称直线AP ,过点C 作CD AP ⊥于点D ,过点B 作BE AP ⊥于点E ,30PAO ∴∠=︒ ,60BAE BAO PAO ∴∠=∠+∠=︒ ,∴在Rt ABE △中,30ABE ∠=︒,1123322AE AB ∴==⨯=, ()()22222333BE AB AE ∴=-=-=又∵在Rt ACD △中,2AC CD =,∴ ()22BC AC BC CD +=+,BC CD BE +≥,∴2BC AC +=()226BC CD BE =+≥=,故选:B .【点睛】本题是一次函数的综合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垂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等知识,利用垂线段最短是解本题的关键.2.A解析:A【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算出甲的速度,由此可判断①,甲乙相遇时甲走路程为2akm ,计算出时间可判断②,分甲乙相遇前和相遇后两个时间段考虑甲乙相距akm 时的时间,可判断③.【详解】解:由函数图象可知,甲5小时到达,速度为4/5a km h ,故①正确; 甲与乙相遇时,时间为42 2.545a a h a -=,所以乙休息了2.520.5h -=,②正确; 乙的速度为:2/2a akm h =, 在2小时时,甲乙相距4242255a a a akm --⋅=, ∴在2小时前,若两车相距a km 时,445a a a a t t -=⋅+⋅,解得53t h =, 当两车相遇后,即2.5小时后,若两车相距a km 时,44(0.5)5a a a a t t +=⋅-+⋅, 解得5518t h =, ∴两车相距a km 时,甲车行驶了53h 或5518h ,故③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3.D解析:D【分析】设直线l 与y 轴交于点C ,由已知条件求出点C 的坐标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可以得到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详解】解:分别令x=0和y=0可得B 、A 的坐标为(0,-4)、(3,0),∴5=,则三角形OAB 的周长为12如图,设直线l 与y 轴交于点C (0,c ),则OA+OC=6,即3-c=6,∴c=-3,即C 的坐标为(0,-3),设l 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 ,由l 经过A 、C 可得:033k b b =+⎧⎨-=⎩,解之得: 13k b =⎧⎨=-⎩, ∴l 的函数表达式为:y=x-3,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勾股定理的应用及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的方法是解题关键.4.A解析:A【分析】根据关于x 的不等式组10232113a x x x ⎧⎛⎫--> ⎪⎪⎪⎝⎭⎨+⎪+≥⎪⎩恰有4个整数解以及一次函数(6)1y a x =-+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可以得到a 的取值范围,然后即可得到满足条件的a 的整数值,从而可以计算出满足条件的所有整数a 的和,本题得以解决.【详解】 解:由不等式组10232113a x x x ⎧⎛⎫--> ⎪⎪⎪⎝⎭⎨+⎪+≥⎪⎩,解得23a x -≤<, ∵不等式组恰有4个整数解, ∴123a <≤, ∴36a <≤,∵一次函数(6)1y a x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60a ->,∴6a <,∴36a<<,又∵a为整数,∴a=4或5,∴满足条件的所有整数a的和为4+5=9,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不等式的性质解答.5.A解析:A【分析】当OP垂直于直线x+y-4=0时,|OP|取最小值.根据直线方程得到该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则易得△AO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据此求得线段OP的长度.【详解】解:由直线x+y-4=0得到该直线与坐标轴的两交点坐标是A(0,4)、B(4,0),则△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22224442OA OB+=+=当OP⊥AB时,线段OP最短.此时OP=12AB=2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垂线段最短.解题时,利用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得OP的长度.6.A解析:A【分析】根据△ABC为等边三角形,得到∠A=∠C=∠ABC=60︒,利用DE//AC,证得△DEB是等边三角形,求出DE=BD=2-x,利用EF⊥DE,求出223DF DE=-,再根据面积公式求出函数解析式,依据函数的性质确定函数图象.【详解】∵△ABC 为等边三角形,∴∠A=∠C=∠ABC=60︒,∵DE //AC ,∴∠DEB=∠C=60︒,∠EDB=∠A=60︒,∴∠DEB=∠EDB=∠DBE=60︒,∴△DEB 是等边三角形,∴DE=BD=2-x ,∵EF ⊥DE ,∴∠DEF=90︒,∴∠DFE=30,∴DF=2DE=4-2x,∴,∴△DEF的面积为y=21(2))2)2x x x --=-(0<x<2), ∵此函数为二次函数,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2,且0<x<2,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函数的性质,函数图象,根据题意分别求出DE 、EF ,由此得到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7.D解析:D【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依次分析各个选项,选出错误的选项即可.【详解】A 选项:25y x =-+,当0x =时5y =,则一次函数与y 轴交于()0,5,A 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 选项:25y x =-+,斜率2k =-,则0k <,y 随x 增大而减小,B 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 选项:25y x =-+,5y >即255x -+>,解得0x <,C 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 选项:25y x =-+,与y 轴交于()0,5,与x 轴交于5,02⎛⎫ ⎪⎝⎭,则图象过一、二、四象限,D 错误,故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属于基础题,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A解析:A【分析】作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A',连接A'P ,则AP=A'P ,当A',P ,D 在同一直线上时,AP+DP 的最小值等于A'D 的长,依据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到直线A'D 的解析式,进而得出点P 的坐标为2,03⎛⎫ ⎪⎝⎭. 【详解】解:如图所示,作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A',连接A'P ,则AP=A'P ,∴AP+DP=A'P+DP ,当A',P ,D 在同一直线上时,AP+DP 的最小值等于A'D 的长,∵AC=BC=2,AB 的中点为D ,∴A (0,2),B (2,0),D (1,1),A'(0,-2),设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kx+b (k≠0),则12k b b =+⎧⎨-=⎩, 解得:32k b =⎧⎨=-⎩, ∴y=3x -2, 当y=0时,x=23, ∴点P 的坐标为(23,0),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最短路线问题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凡是涉及最短距离的问题,一般要考虑线段的性质定理,结合轴对称变换来解决,多数情况要作点关于某直线的对称点.9.C【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解答.【详解】∵一次函数31y x =-+中,k=-3<0,b=1>0,∴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点P 在一次函数31y x =-+的图象上,∴点P 一定不在第三象限,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k<0,b<0时,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10.C解析:C【分析】 先根据223y x =+可得B 、C 的坐标,进而确定OB 、OC 的长,然后根据3S △ABO =S △BOC 结合点A 在第二象限确定A 点的纵坐标,然后再根据点A 在y =23x+2上,可确定点A 的横坐标即可解答.【详解】 解:由223y x =+可得B (﹣3,0),C (0,2), ∴BO =3,OC =2,∵3S △ABO =S △BOC , ∴3×12×3×|yA|=12×3×2, 解得y A =±23, 又∵点A 在第二象限,∴y A =23, 当y =23时,23=23x+2,解得x =﹣2, ∴方程组0236kx y x y -=⎧⎨-=-⎩的解为223x y =-⎧⎪⎨=⎪⎩. 故答案为C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理解方程组的解就是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11.B解析:B【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判断A 、B 两项,求出直线与x 轴的交点即可判断C 项,求出直线与y 轴的交点,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图象与坐标轴交点的连线段长度,进而可判断D 项,于是可得答案.【详解】解:A 、因为﹣2<0,所以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函数22y x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本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 、当y=0时,220x -+=,所以x=1,所以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1,0),故本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 、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1,0),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2),所以图象与坐标轴交点的连线段长度等于22125+=,故本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属于基础题目,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基本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2.A解析:A【分析】根据题意和题目中函数图象,可以延长,得到该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从而可以得到k 、b 的正负情况,本题得以解决.【详解】解:由图象可得,该函数经过第一、三、四象限,0k ∴>,0b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二、填空题13.【分析】根据题意设把x =2时y =7代入求出k 的值即可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把x =2时y =7代入可得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根据题意求出k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解析:53y x =-【分析】根据题意设3y kx ,把x =2时,y =7代入求出k 的值,即可求解. 【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3y kx , 把x =2时,y =7代入可得732k +=,解得5k =,∴53y x =-,故答案为:53y x =-.【点睛】本题考查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根据题意求出k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14.y=-x+【分析】先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证明▱ABCD 是矩形计算BD 的解析式得点A 和C 的坐标从而可得结论【详解】解:在▱ABCD 中∵AC=BD ∴▱ABCD 是矩形∴∠ADC=90°∵S △A解析:y=-23x+253. 【分析】先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证明▱ABCD 是矩形,计算BD 的解析式,得点A 和C 的坐标,从而可得结论.【详解】解:在▱ABCD 中,∵AC=BD ,∴▱ABCD 是矩形,∴∠ADC=90°,∵S △AED =6,∴S ▱ABCD =AD•CD=4×6=24,∴AD×6=24,∴AD=4,∵A (2,n ),∴D (2,n-4),B (8,n ),B (8,n-4)∵BD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1(0)y kx k k =++≠∴21=n-481k k k k n ++⎧⎨++=⎩,解得:237k n ⎧=⎪⎨⎪=⎩, ∴BD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23x+7, ∴A (2,7),C (8,3), 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mx+a ,则2783m a m a +=⎧⎨+=⎩,解得:23253m a ⎧=-⎪⎪⎨⎪=⎪⎩, ∴AC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23x+253. 故答案为:y=-23x+253.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坐标和图形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5.(20)【分析】作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C 连接BC 交x 轴于一点即为点P 此时有最小值则C (0-2)求出直线BC 的解析式即可得到答案【详解】作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C 连接BC 交x 轴于一点即为点P 此时有最小值解析:(2,0)【分析】作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C ,连接BC 交x 轴于一点即为点P ,此时PA PB +有最小值,则C (0,-2),求出直线BC 的解析式,即可得到答案.【详解】作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C ,连接BC 交x 轴于一点即为点P ,此时PA PB +有最小值,则C (0,-2),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kx+b ,将点B 、C 的坐标代入,得422k b b +=⎧⎨=-⎩,解得12k b =⎧⎨=-⎩,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x-2,当y=0时,得x-2=0,解得x=2,∴P (2,0),故答案为:(2,0)..【点睛】此题考查最短路径问题,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正确理解最短路径问题作点A的对称点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求出答案是解题的关键.16.y=-2x【分析】由题意可设y=kx(k≠0)把xy的值代入该函数解析式通过方程来求k的值【详解】解:由题意可设y=kx(k≠0)则2=-k解得k=-2所以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是y=-2x故答案为:解析:y=-2x【分析】由题意可设y=kx(k≠0).把x、y的值代入该函数解析式,通过方程来求k的值.【详解】解:由题意可设y=kx(k≠0).则2=-k,解得,k=-2,所以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是y=-2x,故答案为:y=-2x.【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解析式是关键.17.【分析】过点A作AE⊥x轴于点E过点C作CF⊥x轴于点F由题意易得∠OAE=30°△CB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有BF=CF=DF设点A的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则有然后可列方程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过点A解析:19,0 3⎛⎫ ⎪⎝⎭【分析】过点A作AE⊥x轴于点E,过点C作CF⊥x轴于点F,由题意易得∠OAE=30°,223AE OA OE OE=-=,△CB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有BF=CF=DF,设点A的坐标为33a⎛+⎝,点C的坐标为1,42b b⎛⎫-+⎪⎝⎭,则有31,3,2,,42 32OE a AE a OB a OF b BF CF b b a ==+====-+=-,然后可列方程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过点A 作AE ⊥x 轴于点E ,过点C 作CF ⊥x 轴于点F ,如图所示:∵△AOB 是等边三角形,∴∠AOB=60°,OA=OB ,∴∠OAE=30°,∴OA=OB=2OE ,在Rt △AOE 中,223AE OA OE OE =-=,∵△CB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BD=45°,∴△CB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F=CF=DF ,由题意可设点A 的坐标为3,33a a ⎛+ ⎝,点C 的坐标为1,42b b ⎛⎫-+ ⎪⎝⎭, ∴31,3,2,,4232OE a AE a OB a OF b BF CF b b a ==+====-+=-, ∴333a =+ 解得:32a =, ∴OB=3, ∴1432b b -+=-, 解得143b =, ∴53DF BF ==, ∴193OD OF DF =+=,∴点D 的坐标为19,03⎛⎫ ⎪⎝⎭; 故答案为19,03⎛⎫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及二次根式的运算,熟练掌握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及二次根式的运算是解题的关键.18.【分析】由图象可以知道当x=-1时两个函数的函数值是相等的再根据函数的增减性可以判断出不等式的解集【详解】解: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为(-11)当x <-1时直线y=ax+4在直线y=kx 的下方当x >-1解析:1x >-【分析】由图象可以知道,当x=-1时,两个函数的函数值是相等的,再根据函数的增减性可以判断出不等式4kx ax <+的解集.【详解】解: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为(-1,1),当x <-1时,直线y=ax+4在直线y=kx 的下方,当x >-1时,直线y=ax+4在直线y=kx 的上方,故不等式kx <ax+4的解集为x>-1.故答案为:x>-1.【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识点,本题是借助一次函数的图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两个图象的“交点”是两个函数值大小关系的“分界点”,在“分界点”处函数值的大小发生了改变.19.或【分析】先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利用分类思想用点M 的坐标表示△ABM 的面积求解即可【详解】∵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k=∴y=x ∵=<10∴点M 不可能在线段AO 上∴当点M 在点A 的左上时设M (-2a 解析:25,33⎛⎫-⎪ ⎭⎝或1435,33⎛⎫-⎪ ⎭⎝. 【分析】先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利用分类思想,用点M 的坐标表示△ABM 的面积求解即可.【详解】∵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像经过点)(2,5A -,∴k= 52-,∴y=52-x ,∵12AOB A S OB y =⋅=152<10, ∴点M 不可能在线段AO 上,∴当点M 在点A 的左上时,设M (-2a,5a ), ∵ABM MOB AOB S S S =-,∴10=152a -152, ∴a=73, ∴M (143-,353); ∴当点M 在点O 的右下时,设M (2a,-5a ),∵ABM MOB AOB S S S =+,∴10=152a +152, ∴a=13, ∴M (23,53-); 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M 的坐标为(23,53-)或(143-,353).故填(23,53-)或(143-,353).【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性质,三角形面积的表示法,数学的分类思想,合理设点M的坐标,并用点M的坐标表示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20.(0)【分析】过A和B分别作AF⊥OC于FBE⊥OC于E利用已知条件可证明△AFC≌△CEB再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已知数据即可求出B点的坐标然后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过A和B分解析:(0,83)【分析】过A和B分别作AF⊥OC于F,BE⊥OC于E,利用已知条件可证明△AFC≌△CEB,再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已知数据即可求出B点的坐标,然后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过A和B分别作AF⊥OC于F,BE⊥OC于E,∵∠ACB=90°,∴∠ACF+∠CAF=90°∠ACF+∠BCE=90°,∴∠CAF=∠BCE,在△AFC和△CEB中,90AFC CBECAF BCEAC AC︒⎧∠=∠=⎪∠∠⎨⎪=⎩=,∴△AFC≌△CEB(AAS),∴FC=BE,AF=CE,∵点C的坐标为(﹣2,0),点A的坐标为(﹣6,3),∴OC=2,AF=CE=3,OF=6,∴CF=OF﹣OC=4,OE=CE﹣OC=2﹣1=1,∴BE=4,∴则B点的坐标是(1,4),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则420k bk b+=⎧⎨-+=⎩,∴4383kb⎧=⎪⎪⎨⎪=⎪⎩,∴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43 x +83 , 当x =0时,y =83, ∴D (0,83). 故答案为:(0,83).【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坐标与图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900km ,4小时两车相遇;(2)()22590046y x x =-≤≤; (3)0.75小时【分析】(1)根据观察图象可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根据图象中的点的实际意义即可得到答案; (2)根据观察图象先求得B 、C 两点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线段BC 的函数解析式即可;(3)求得第二列快车与慢车相遇所用的时间和此时第一列快车行驶的时间,即可求得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的时间.【详解】解:(1)由图象可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900km ;图中点B 的实际意义是:4小时两车相遇.(2)∵观察图象可得:慢车速度为9001275/km h ÷=;两车的速度和为9004225/km h ÷=∴快车的速度为22575150/km h -=∴两车相遇后快车到达乙地所用时间为90015042h ÷-=∴相遇后两小时两车行驶的距离和为2252450km ⨯=∴()4,0B ,()6,450C∴设线段BC 的解析式为:y kx b =+∴406450k b k b +=⎧⎨+=⎩∴225900k b =⎧⎨=-⎩∴线段BC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22590046y x x =-≤≤. (3)130min h 2= ∵相遇时快车行驶的路程为1504600km ⨯=∴第二列快车与慢车相遇时行驶的路程为160075562.52km -⨯= ∴第二列快车与慢车相遇时所用时间为562.5150 3.75h ÷=,此时快车行驶了14 4.52h += ∴4.5 3.750.75h -= ∴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了0.75小时.【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用一次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读图能力,会根据图象得出所需要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22.(1)55000W x =+;(2)5750元.【分析】(1)先根据总件数可得购进B 种T 恤的件数,再根据利润公式求出A 、B 两种T 恤的利润的和即可得;(2)先根据进价和总费用可建立一个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可求出x 的值,再根据(1)的结论即可得.【详解】(1)由题意得:购进B 种T 恤()200x -件,则总利润为()()()80506540200W x x =-+--,即55000W x =+;(2)由题意得:()50402009500x x +-=,解得150x =,将150x =代入(1)的结论得:515050005750W =⨯+=,答:超市获得的总利润是5750元.【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依据题意,正确建立函数关系式和方程是解题关键.23.(1)3520y x =+;(2)岩层所处的深度是51km【分析】(1)设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kx b =+,把()2,90,()5,195带入求解即可; (2)当1805y =时,求出x 的值即可;【详解】解:(1)设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kx b =+,2905195k b k b +=⎧⎨+=⎩, 解得,3520k b =⎧⎨=⎩, 即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3520y x =+;(2)当1805y =时,18053520x =+,解得,51x =,即当岩层温达到1805℃时,岩层所处的深度是51k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准确分析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4.(1)364y x =-+;(2)36,2P ⎛⎫ ⎪⎝⎭或310,2⎛⎫- ⎪⎝⎭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把A (0,6)、B (8,0)代入解析式,求出k 、b ,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B =10,由折叠性质得AD =AB =10,求出OD ,设OC =x ,则BC =CD =8−x ,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可得OC ,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方程1393?6244m ⨯⨯-+=,求出m 即可得到P 点坐标. 【详解】解:(1)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k≠0),根据题意得:680b k b =⎧⎨+=⎩, 解得:3k 4b 6⎧=-⎪⎨⎪=⎩.∴直线AB 的解析式为:364y x =-+. (2)∵点(0,6) A 、(8,0)B ,∴6OA =,8OB =.∴10AB ==.由折叠性质得10AD AB ==,∴4OD AD OA =-=.设OC x =,则8BC CD x ==-,∴在OCD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4(8)x x +=-,解得3x =.即OC =3.∵点P 为直线AB 上的点,∴设点P 的坐标为:3,?64m m ⎛⎫-+ ⎪⎝⎭. ∵94COP S =△, ∴1393?6244m ⨯⨯-+=. ∴364m -+=32. ∴m 6=或10m =. ∴P 点的坐标为36,2⎛⎫ ⎪⎝⎭或310,2⎛⎫-⎪⎝⎭. 【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及其应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以及正确的理解题意,根据勾股定理、折叠性质与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建立等量关系求出相应线段的长度或点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25.(1) 1.1(06)1.63(6)x x y x x ≤≤⎧=⎨->⎩;(2)这两户家庭这个月的用水量分别为35m 和38m 【分析】(1)由题意可分06x ≤≤,x>6两种情况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首先判断消费是否大于1.1×6,若不大于,则采用(1)中06x ≤≤的函数关系式求解,若大于,则采用x>6的函数关系式求解.【详解】解:(1)当06x ≤≤时, 1.1y x =;当6x >, 1.16 1.6(6)y x =⨯+⨯-即 1.63y x =-,所以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1.1(06)1.63(6)x x y x x ≤≤⎧=⎨->⎩, (2)因为5.5 1.16<⨯所以用水量不超过6立方米,所以当 5.5y =时,5.5 1.1x =,解得5x =.因为9.8 1.16>⨯所以用水量超过6立方米,所以当9.8y =时,9.8 1.63x =-,解得8x =.答:这两户家庭这个月的用水量分别为35m 和38m【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熟练掌握分段函数的特点和解决方法是解题关键 .26.(1)143y x =,2210003y x =+;(2)当每月行驶1500千米时,租两家的费用相同;(3)当每月行驶的路程为2400千米时,选择出租车公司合算.【分析】 (1)1y 是正比例函数,2y 是一次函数,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2)根据函数图象分析即可;(3)当路程为2400千米时,求出1y ,2y ,比较大小即可;【详解】解:(1)设11y k x =,根据题意,得120001500k =,解得143k =, ∴143y x =, 设22y k x b =+,根据题意,得,1000b =,①220001500k b =+②,将①代入②得223=k , ∴2210003y x =+; (2)当每月行驶1500千米时,租两家的费用相同. (3)当2400x =时,14240032003y =⨯=(元), 222400100026003y =⨯+=(元),12y y >, 所以,当每月行驶的路程为2400千米时,选择出租车公司合算.【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准确分析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019-2020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学道分校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9-2020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学道分校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本题可以根据三棱柱展开图的三类情况分析解答 【详解】 三棱柱的展开图大致可分为三类:1.一个三角在中间,每边上一个长方体,另一个在某长方形 另一端.2.三个长方形并排,上下各一个三角形.3.中间一个三角形,其中两条边上有长方形,这 两个长方形某一个的另一端有三角形,在这三角形的一条(只有一条,否则拼不上)边有剩下的 那个长方形.此题目中图形符合第 2 种情况
2019-2020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学道分校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下列四种标志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为( )
A.
B.
C.
D.
2.下列关于矩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D.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3.已知二次函数 y=ax2+bx+c(a≠0)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bc>0
B.b2﹣4ac<0
C.9a+3b+c>0
D.c+8a<0
4.若一组数据 2,3, ,5,7 的众数为 7,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
A.2
B.3
C.5
D.7
5.某球员参加一场篮球比赛,比赛分 4 节进行,该球员每节得分如折线统计图所示,则该
球员平均每节得分为( )
A.7 分
B.8 分
A 在反比例函数 y= 2 的图像上,则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 x
16.当直线 y 2 2k x k 3经过第二、三、四象限时,则 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7.某品牌旗舰店平日将某商品按进价提高 40%后标价,在某次电商购物节中,为促销该 商品,按标价 8 折销售,售价为 2240 元,则这种商品的进价是______元. 18.正六边形的边长为 8cm,则它的面积为____cm2. 19.对于有理数 a、b,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定 a☆b=a2﹣|b|,则 2☆(﹣3)=_____.

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 北师大版

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 北师大版

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如果a>b,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a﹣3<b﹣3 B.<C.﹣2a<﹣2b D.﹣a>﹣b2.下列多项式中不能用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是()A.a2+a+B.a2+b2﹣2ab C.﹣a2+25b2 D.﹣4﹣b23.若分式的值为0,则()A.x=±1B.x=1 C.x=﹣1 D.x=04.某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和的3倍,则此多边形的边数是()A.5 B.6 C.7 D.85.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B.对角线相等C.对角线互相平分D.两组对角分别相等6.用边长相等的黑色正三角形与白色正六边形镶嵌图案,按图①②③所示的规律依次下去,则第10个图案中,所包含的黑色正三角形的个数是()A.36 B.38 C.40 D.427.解关于x的方程产生增根,则常数m的值等于()A.﹣1 B.﹣2 C.1 D.28.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x+m2﹣2m﹣3=0有一根是0,则m的值是()A.m=3或m=﹣1 B.m=﹣3或m=1 C.m=﹣1 D.m=39.如图所示,点E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C延长线上的一点,AE与CD相交于G,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A.2对B.3对C.4对D.5对1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BAD的平分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E,与DC交于点F,且点F为边DC的中点,DG⊥AE,垂足为G,若DG=1,则AE的边长为()A.2 B.4 C.4 D.8二.填空题:11.已知2x﹣y=,xy=2,则2x2y﹣xy2= .12.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3.若=,则= .14.关于x的方程x2﹣mx+4=0有两个相等实根,则m= .15.如图,正方形ABCD,点P是对角线AC上一点,连接BP,过P作PQ⊥BP,PQ交CD于Q,若AP=2,CQ=5,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三.解答题:16.(1)分解因式:4a(a﹣1)2﹣(1﹣a)(2)解方程:2x2+4x﹣1=0(3)解不等式组,并求出它的所有整数解.17.先化简,再求值已知:,求的值.18.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6,0)、C(﹣1,0)(1)画出△ABC关于原点对称的三角形△A′B′C′;(2)将△ABC绕坐标原点O逆时针旋转90°,直接写出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3)画出以A、B、C、D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并写出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19.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O,菱形ABCD的周长是20,BD=6.(1)求AC的长.(2)求菱形ABCD的高DE的长.20.如图,△ABC中,点O是边AC上一个动点,过O作直线MN∥BC,设MN交∠ACB的平分线于点E,交∠ACB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1)求证:OE=OF;(2)当点O在AC上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为矩形?请说明理由;(3)当点O在AC上运动时,四边形BCFE能为菱形吗?请说明理由.一.填空题:21.已知a2﹣3a+1=0,则(a2﹣)(a﹣)= .22.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1=无解,则m的值.23.已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则直线y=﹣x+b不经过第象限.24.如图:在梯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已知OB=18cm,OD=12cm,则S△ABD:S△ABC= .25.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A=60°,M是AD边的中点,N是AB边上的一动点,将△AMN 沿MN所在直线翻折得到△A′MN,连接A′C,则A′C长度的最小值是.二.解答题:26.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1)x+k2+1=0的两根是一个矩形两邻边的长.(1)k取何值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2)当矩形的对角线长为时,求k的值.27.我市向汶川灾区赠送270台计算机并于近期启运,经与其物流公司联系,得知用A型汽车若干辆,刚好装完;如用B型汽车,可比A型汽车少一辆,但有一辆少装30台.已知每辆A型汽车比每辆B型汽车少装15台.(1)求只选用A型汽车或B型汽车装运需要多少辆?(2)已知A型汽车的运费是每辆350元,B型汽车的运费是每辆400元,若运送这批计算机同时用这两种型的汽车,其中B型汽车比A型汽车多用1辆,所需运费比单独用任何一种型号的汽车都要节省,按这种方案需A、B两种型号的汽车各多少辆?运费多少元?28.如图,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40,0)和(0,30),动点P从点A开始在线段AO上以每秒2个长度单位的速度向原点O运动、动直线EF从x轴开始以每1个单位的速度向上平行移动(即EF∥x轴),并且分别与y轴、线段AB交于点E、F,连接EP、FP,设动点P与动直线EF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1)求t=15时,△PEF的面积;(2)直线EF、点P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PEF的面积等于160(平方单位)?若存在,请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t为何值时,△EOP与△BOA相似.2014-2015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八年级(下)期末数学模拟试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如果a>b,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a﹣3<b﹣3 B.<C.﹣2a<﹣2b D.﹣a>﹣b【考点】不等式的性质.【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判断.【解答】解:A、如果a>b,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a﹣3<b﹣3不成立;B、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成立;C、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所以﹣2a<﹣2b成立;D、﹣a<﹣b.故选C.【点评】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或式子时,一定要注意不等号的方向是否改变.2.下列多项式中不能用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是()A.a2+a+B.a2+b2﹣2ab C.﹣a2+25b2 D.﹣4﹣b2【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各项利用平方差公式及完全平方公式判断即可.【解答】解:A、原式=(a+)2,不合题意;B、原式=(a﹣b)2,不合题意;C、原式=(5b+a)(5b﹣a),不合题意;D、原式不能分解,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熟练掌握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3.若分式的值为0,则()A.x=±1B.x=1 C.x=﹣1 D.x=0【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析】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分式的分子等于0,分母不等于0.【解答】解:∵分式的值为0,∴|x|﹣1=0,x+1≠0.∴x=±1,且x≠﹣1.∴x=1.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明确分式值为零时,分式的分子等于0,分母不等于0是解题的关键.4.某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和的3倍,则此多边形的边数是()A.5 B.6 C.7 D.8【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利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和外角和定理,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根据题意,得:(n﹣2)×180=360×3,解得n=8.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和外角和定理,利用方程法求边数.5.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B.对角线相等C.对角线互相平分D.两组对角分别相等【考点】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矩形与菱形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矩形与菱形的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故本选项错误;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不相等,故本选项正确;C、矩形与菱形的对角线都互相平分,故本选项错误;D、矩形与菱形的两组对角都分别相等,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熟记两图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用边长相等的黑色正三角形与白色正六边形镶嵌图案,按图①②③所示的规律依次下去,则第10个图案中,所包含的黑色正三角形的个数是()A.36 B.38 C.40 D.42【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分析】仔细观察发现第n个图案中,黑色正三角形的个数分别是4n.【解答】解:第1个图案中,黑色正三角形的个数分别是4;第2个图案中,黑色正三角形的个数分别是2×4=8;第3个图案中,黑色正三角形的个数分别是3×4=12;…第n个图案中,黑色正三角形的个数分别是4n.故当n=10时,4n=4×10=4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类问题,找规律的题,应以第一个图象为基准,细心观察,得到第n个图形与第一个图形之间的关系.7.解关于x的方程产生增根,则常数m的值等于()A.﹣1 B.﹣2 C.1 D.2【考点】分式方程的增根.【专题】计算题.【分析】增根是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后产生的使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的根.本题的增根是x=1,把增根代入化为整式方程的方程即可求出未知字母的值.【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x﹣1),得x﹣3=m,∵方程有增根,∴最简公分母x﹣1=0,即增根是x=1,把x=1代入整式方程,得m=﹣2.故选:B.【点评】增根问题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确定增根的值;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③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8.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x+m2﹣2m﹣3=0有一根是0,则m的值是()A.m=3或m=﹣1 B.m=﹣3或m=1 C.m=﹣1 D.m=3【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专题】压轴题.【分析】本题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求解.把x=0代入方程式即可解.【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x+m2﹣2m﹣3=0有一根是0,把x=0代入得到m2﹣2m﹣3=0,解得m=3或﹣1,因为m+1≠0,则m≠﹣1,因而m=3.故本题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方程的根的定义,就是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本题特别要注意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等于0.9.如图所示,点E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C延长线上的一点,AE与CD相交于G,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A.2对B.3对C.4对D.5对【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平行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解答】解:∵AD∥BC∴△ADG∽△ECG,△ADG∽△EBA,△ABC∽△CDA,△EGC∽△EAB;所以共有四对故选C.【点评】本题考虑平行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注意要找全,不可漏掉任何一个.1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BAD的平分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E,与DC交于点F,且点F为边DC的中点,DG⊥AE,垂足为G,若DG=1,则AE的边长为()A.2 B.4 C.4 D.8【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由AE为角平分线,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ABCD为平行四边形,得到AD与BE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等量代换及等角对等边得到AD=DF,由F为DC中点,AB=CD,求出AD与DF的长,得出三角形ADF为等腰三角形,根据三线合一得到G为AF中点,在直角三角形ADG中,由AD与DG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G的长,进而求出AF的长,再由三角形ADF与三角形ECF全等,得出AF=EF,即可求出AE的长.【解答】解:∵AE为∠DAB的平分线,∴∠DAE=∠BAE,∵DC∥AB,∴∠BAE=∠DFA,∴∠DAE=∠DFA,∴AD=FD,又F为DC的中点,∴DF=CF,∴AD=DF=DC=AB=2,在Rt△ADG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G=,则AF=2AG=2,∵平行四边形ABCD,∴AD∥BC,∴∠DAF=∠E,∠ADF=∠ECF,在△ADF和△ECF中,,∴△ADF≌△ECF(AAS),∴AF=EF,则AE=2AF=4.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已知2x﹣y=,xy=2,则2x2y﹣xy2= .【考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分析】直接提取公因式xy,进而分解因式,将已知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2x﹣y=,xy=2,∴2x2y﹣xy2=xy(2x﹣y)=2×=.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分解因式是解题关键.12.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2 .【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2>0,解得x>2.故答案为:x>2.【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13.若=,则= .【考点】比例的性质.【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即可解答.【解答】解:∵,∴7m=11n,∴,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比例的性质.14.关于x的方程x2﹣mx+4=0有两个相等实根,则m= ±4.【考点】根的判别式.【专题】探究型.【分析】先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得出△=0即可得到关于m的方程,求出m的值即可.【解答】解:∵关于x的方程x2﹣mx+4=0有两个相等实根,∴△=(﹣m)2﹣4×4=0,解得m=±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根的判别式,根据题意得出关于m的方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如图,正方形ABCD,点P是对角线AC上一点,连接BP,过P作PQ⊥BP,PQ交CD于Q,若AP=2,CQ=5,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81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专题】压轴题.【分析】作PE⊥AD与E,过点P作FG⊥CD于G,交AB于F,根据已知条件以及正方形ABCD的性质,易证明四边形AEPF是正方形,则其边长是2,易证得△PQG≌△BPF,则QG=PF=2,则大正方形的边长是9,进而可得其面积.【解答】解:作PE⊥AD与E,过点P作PF⊥AB于F,延长FP交CD于G,∵正方形ABCD,∴∠DAC=∠BAC=45°,∠DAB=90°=∠PEA=∠PFA,∴PE=PF,∴四边形AEPF是正方形,∴AE=PE=PF=AF,∵AP=2,由勾股定理得:AE2+PE2=,∴AE=PE=PF=AF=2,∴PG=BF,且∠PFB=∠PGQ=90°;∵∠FBP+∠FPB=90°,∴∠FBP=∠GPQ,在△PQG和△BPF中,∴△PQG≌△BPF,则QG=PF=2,∴AB=BC=CD=2+2+5=9,则大正方形的边长是9,即面积是81;故答案为81.【点评】此题主要是通过作辅助线构造正方形和全等三角形,然后求得大正方形的边长.三.解答题:16.(1)分解因式:4a(a﹣1)2﹣(1﹣a)(2)解方程:2x2+4x﹣1=0(3)解不等式组,并求出它的所有整数解.【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分析】(1)利用提公因式法分解,然后利用公式法即可分解;(2)利用求根公式即可求解;(3)先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它们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确定整数解即可.【解答】解:(1)原式=4a(a﹣1)2+(a﹣1)=(a﹣1)【4a(a﹣1)+1】=(a﹣1)(4a2﹣4a+1)=(a﹣1)(2a﹣1)2;(2)∵a=2,b=4,c=﹣1,b2﹣4ac=16+8=24>0,∴x=,则x1=,x2=;(3),解①得x<,解②得:x≥﹣5.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5≤x<.则整数解是:﹣5,﹣4,﹣3,﹣2,﹣1,0,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解此类题目常常要结合数轴来判断.要注意x是否取得到,若取得到则x在该点是实心的.反之x在该点是空心的.17.先化简,再求值已知:,求的值.【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设x=2k,y=3k(k≠0),再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解法一:∵ =,不妨设x=2k,y=3k(k≠0),∴原式==;解法二: =∵=,∴原式==.【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6,0)、C(﹣1,0)(1)画出△ABC关于原点对称的三角形△A′B′C′;(2)将△ABC绕坐标原点O逆时针旋转90°,直接写出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3)画出以A、B、C、D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并写出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考点】作图-旋转变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专题】作图题.【分析】(1)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画出点A、B、C的对应点A′、B′、C′,即可得到△A′B′C′;(2)利用网格特点,根据旋转的性质画出点A、B、C旋转后的对应点A″,B″、C″,即可得到△A″B″C″;(3)分类讨论:分别以AB、BC和AC为对角线作出平行四边形,然后写出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解答】解:(1)如图,△A′B′C′为所作;(2)如图,△A″B″C″为所作,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的坐标为(0,﹣6);(3)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ADBC和四边形ABD″C为所作,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为(3,3)或(﹣7,3)或(﹣5,﹣3).【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对应角都相等都等于旋转角,对应线段也相等,由此可以通过作相等的角,在角的边上截取相等的线段的方法,找到对应点,顺次连接得出旋转后的图形.也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9.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O,菱形ABCD的周长是20,BD=6.(1)求AC的长.(2)求菱形ABCD的高DE的长.【考点】菱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1)菱形的四边相等,周长是20,则边长为5;根据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可得OC=AC,OD=3.运用勾股定理求出OC便可求出AC.(2)利用等积法求解:S△ABD=AB•DE=BD•OA.【解答】解:(1)∵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CD=AD,AC⊥BD,BO=OD,AO=OC.∵菱形的周长是20,∴DC=.∵BD=6,∴OD=3.在Rt△DOC中==4.∴AC=2OC=8.(2)∵S△ABD=AB•DE=BD•OA,∴5•DE=6×4∴DE=.【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四边相等.问题(2)亦可运用菱形面积的两种表达式求解.菱形的面积有两种求法:(1)利用底乘以相应底上的高;(2)利用菱形的特殊性,菱形面积=×两条对角线的乘积.20.如图,△A BC中,点O是边AC上一个动点,过O作直线MN∥BC,设MN交∠ACB的平分线于点E,交∠ACB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1)求证:OE=OF;(2)当点O在AC上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为矩形?请说明理由;(3)当点O在AC上运动时,四边形BCFE能为菱形吗?请说明理由.【考点】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分析】(1)由直线MN∥BC,MN交∠BCA的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易证得OE=OC,同理可证OC=OF,则可证得OE=OF=OC;(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以及矩形的判定得出即可.(3)菱形的判定问题,若使菱形,则必有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进而分析求出即可.【解答】(1)证明:∵CE是∠ACB的平分线,∴∠1=∠2,∵MN∥BC,∴∠1=∠3,∴∠2=∠3,∴OE=OC,同理可证OC=OF,∴OE=OF;(2)解:当点O在边AC上运动到AC中点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理由是:当O为AC的中点时,AO=CO,∵EO=FO,∴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CE平分∠ACB,CF平分∠ACG,∴∠ECF=∠ACB+∠ACG=(∠ACB+∠ACG)=90°,∴平行四边形AECF是矩形.(3)解:不可能.理由如下:如图,连接BF,∵CE平分∠ACB,CF平分∠ACG,∴∠ECF=∠ACB+∠ACG=(∠ACB+∠ACG)=90°,若四边形BCFE是菱形,则BF⊥EC,但在△DFC中,不可能存在两个角为90°,所以不存在其为菱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正方形、菱形的判定,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一.填空题:21.已知a2﹣3a+1=0,则(a2﹣)(a﹣)= 15 .【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已知等式两边除以a变形后求出a+=3,两边平方求出a2+的值,原式第一个因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变形后将各自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a2﹣3a+1=0,∴a+=3,两边平方得:(a+)2=a2++2=9,即a2+=7,则原式=(a+)(a﹣)2=3(a2+﹣2)=15.故答案为:15.【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2.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1=无解,则m的值﹣或﹣.【考点】分式方程的解.【分析】根据解分式方程的步骤,可求出分式方程的解,根据分式方程无解,可得m的值.【解答】解:方程两边同乘x(x﹣3),得x(2m+x)﹣(x﹣3)x=2(x﹣3)(2m+1)x=﹣6x=﹣,当2m+1=0,方程无解,解得m=﹣.x=3时,m=﹣,x=0时,m无解.故答案为:﹣或﹣.【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把分式方程的增根代入整式方程,求出答案.23.已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则直线y=﹣x+b不经过第三象限.【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根据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即可得到b的范围,即可判断直线经过的象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b+2<3b﹣2,解得:b>2.当b>2时,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不过第三象限.故填:三.【点评】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确定方法首先确定b的范围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4.如图:在梯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已知OB=18cm,OD=12cm,则S△ABD:S△ABC=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梯形.【分析】在梯形ABCD中,由于AD∥BC,于是得到△ADO∽△BCO,求出,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在梯形ABCD中,∵AD∥BC,∴△ADO∽△BCO,∴,∴,∴==,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梯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知道等高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底的比是解题的关键.25.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A=60°,M是AD边的中点,N是AB边上的一动点,将△AMN 沿MN所在直线翻折得到△A′MN,连接A′C,则A′C长度的最小值是﹣1 .【考点】菱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根据题意,在N的运动过程中A′在以M为圆心、AD为直径的圆上的弧AD上运动,当A′C 取最小值时,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知此时M、A′、C三点共线,得出A′的位置,进而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求出A′C的长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MA′是定值,A′C长度取最小值时,即A′在MC上时,过点M作MF⊥DC于点F,∵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A=60°,M为AD中点,∴2MD=AD=CD=2,∠FDM=60°,∴∠FMD=30°,∴FD=MD=,∴FM=DM×cos30°=,∴MC==,∴A′C=MC﹣MA′=﹣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关系等知识,得出A′点位置是解题关键.二.解答题:26.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1)x+k2+1=0的两根是一个矩形两邻边的长.(1)k取何值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2)当矩形的对角线长为时,求k的值.【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式;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分析】(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则判别式△≥0,得出关于k的不等式,求出k的取值范围.(2)根据勾股定理和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关于k的方程,求出k的值并检验.【解答】解:(1)设方程的两根为x1,x2则△=[﹣(k+1)]2﹣4(k2+1)=2k﹣3,∵方程有两个实数根,∴△≥0,即2k﹣3≥0,∴k≥∴当k≥,方程有两个实数根.(2)由题意得:,又∵x12+x22=5,即(x1+x2)2﹣2x1x2=5,(k+1)2﹣2(k2+1)=5,整理得k2+4k﹣12=0,解得k=2或k=﹣6(舍去),∴k的值为2.【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和勾股定理,把问题转化为解方程求得k的值.27.我市向汶川灾区赠送270台计算机并于近期启运,经与其物流公司联系,得知用A型汽车若干辆,刚好装完;如用B型汽车,可比A型汽车少一辆,但有一辆少装30台.已知每辆A型汽车比每辆B型汽车少装15台.(1)求只选用A型汽车或B型汽车装运需要多少辆?(2)已知A型汽车的运费是每辆350元,B型汽车的运费是每辆400元,若运送这批计算机同时用这两种型的汽车,其中B型汽车比A型汽车多用1辆,所需运费比单独用任何一种型号的汽车都要节省,按这种方案需A、B两种型号的汽车各多少辆?运费多少元?【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1)本题可根据两车的辆数的数量关系来列方程.等量关系为:装270台需A型车的数量=装300台需B型车的数量+1.由此可得出方程求出未知数.(2)可先根据(1)求出单独用两种车分别要多少费用,然后让同时用两种车时花的费用小于单独用一种车的最少的费用.得出车的数量的取值范围,然后判断出有几种运输方案,然后根据运输方案求出运费.【解答】解:(1)设A型汽车每辆可装计算机x台,则B型汽车每辆可装计算机(x+15)台.依题意得: =+1.解得:x=45,x=﹣90(舍去).经检验:x=45是原方程的解.则x+15=60.答:A型汽车每辆可装计算机45台,B型汽车每辆可装计算机60台.(2)由(1)知.若单独用A型汽车运送,需6辆,运费为2100元;若单独用B型汽车运送,需车5辆,运费为2000元.若按这种方案需同时用A,B两种型号的汽车运送,设需要用A型汽车y辆,则需B型汽车(y+1)辆.根据题意可得:350y+400(y+1)<2000.解得:y<.因汽车辆数为正整数.∴y=1或2.当y=1时,y+1=2.则45×1+60×2=165<270.不同题意.当y=2时,y+1=3.则45×2+60×3=270.符合题意.此时运费为350×2+400×3=1900元.答:需要用A型汽车2辆,则需B型汽车3辆.运费1900元【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或不等式,再求解.28.如图,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40,0)和(0,30),动点P从点A开始在线段AO上以每秒2个长度单位的速度向原点O运动、动直线EF从x轴开始以每1个单位的速度向上平行移动(即EF∥x轴),并且分别与y轴、线段AB交于点E、F,连接EP、FP,设动点P与动直线EF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1)求t=15时,△PEF的面积;(2)直线EF、点P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PEF的面积等于160(平方单位)?若存在,请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t为何值时,△EOP与△BOA相似.【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的判别式.【专题】综合题;分类讨论.【分析】(1)由于EF∥x轴,则S△PEF=EF•OE.t=15时,OE=15,关键是求EF.易证△BEF∽△BOA,则,从而求出EF的长度,得出△PEF的面积;(2)假设存在这样的t,使得△PEF的面积等于160,则根据面积公式列出方程,由根的判别式进行判断,得出结论;(3)如果△EOP与△BOA相似,由于∠EOP=∠BOA=90°,则只能点O与点O对应,然后分两种情况分别讨论:①点P与点A对应;②点P与点B对应.【解答】解:(1)∵EF∥OA,∴∠BEF=∠BOA又∵∠B=∠B,∴△BEF∽△BOA,∴当t=15时,OE=BE=15,OA=40,OB=30,∴∴S△PEF=EF•OE=(平方单位)(2)∵△BEF∽△BOA,∴∴整理,得t2﹣30t+240=0∵△=302﹣4×1×240=﹣60<0,∴方程没有实数根.∴不存在使得△PEF的面积等于160(平方单位)的t值(3)当∠EPO=∠BAO时,△EOP∽△BOA∴,即解得,t=12当∠EPO=∠ABO时,△EOP∽△AOB∴,即解得,∴当t=12或时,△EOP∽△BO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等知识点,要注意最后一问中,要分对应角的不同来得出不同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从而得出运动时间的值.不要忽略掉任何一种情况.。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下列各式:,,,x+y,,其中分式有()A.1个B.2个C.3个D.4个2.(3分)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A.x2+1=x(x+)B.a3﹣a=a(a+1)(a﹣1)C.a2﹣3a﹣4=(a+4)(a﹣1)D.ax﹣ay+1=a(x﹣y)+13.(3分)如果x>y,则下列式子错误的是()A.>B.﹣3x<﹣3y C.x﹣2<y﹣2D.1﹣x<1﹣y4.(3分)如果把分式中的x,y都扩大4倍,那么分式的值()A.不变B.扩大2倍C.扩大3倍D.扩大4倍5.(3分)已知分式的值为0,那么x的值是()A.﹣1B.3C.1D.3或﹣16.(3分)下列命题错误的是()A.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C.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7.(3分)如果2a﹣3是多项式4a2+ma﹣9的一个因式,则m的值是()A.0B.6C.12D.﹣128.(3分)矩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线互相平分B.邻角互补C.对角相等D.对角线相等9.(3分)若不等式x≤m的解都是不等式x≤2的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A.m≤2B.m≥2C.m<2D.m>210.(3分)如图,在Rt△ABC中,∠BAC=90°,D为BC的中点,DE⊥AB,且AC=6cm,AB=8cm,则△ADE的周长为()A.8cm B.10cm C.12cm D.14cm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1.(4分)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2.(4分)计算:=.13.(4分)菱形的面积是24,一条对角线长是6,则菱形的边长是.14.(4分)如图所示,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处,BC'交AD于点E,AD=8,AB =4,那么△BDE的面积=.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0分)15.计算题(1)分解因式:2x2y﹣8xy+8y(2)解方程:=+116.化简:(1)÷(2)(x﹣1﹣)÷17.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是方程x2﹣2x﹣2=0的解.18.已知a、b、c是△ABC的三边的长,且满足a2+2b2+c2﹣2b(a+c)=0,试判断此三角形的形状.19.威丽商场销售A,B两种商品,售出1件A种商品和4件B种商品所得利润为600元;售出3件A种商品和5件B种商品所得利润为1100元.(1)求每件A种商品和每件B种商品售出后所得利润分别为多少元;(2)由于需求量大,A、B两种商品很快售完,威丽商场决定再一次购进A、B两种商品共34件.如果将这34件商品全部售完后所得利润不低于4000元,那么威丽商场至少需购进多少件A种商品?20.如图,在△ABC中,∠ACB=90°,AC=BC,D为BC边的中点,过点B作BF⊥AB交AD的延长线于点F,CE平分∠ACB交AD于点E.(1)求证:判断四边形CEBF的形状,并证明;(2)若AD=,求BF及四边形CEBF的面积.四、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0分,共20分)21.如果a+4=b,那么8b﹣b2+a2=.22.若关于x的方程=﹣1的解为正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23.如图,函数y=3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m,3),则不等式0≤3x<ax+4的解集是.24.对于两个不相等的实数a、b,我们规定符号M ax{a,b}表示a、b中的较大值,例如:M ax{2,4}=4,按照这个规定,求方程M ax{x,﹣x}=的解.25.在Rt△ABC中,BC=12,AB=26,点D为斜边AB的中点,P为AC边一动点,△BDP沿着PD所在的直线对折得到△EDP.若△EDP与△ADP重合部分的面积为△EDP的面积一半,此时CP=.五、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26.平价大药房准备购进KN95、一次性医用两种口罩.两种口罩的进价和售价如表.已知:用1800元购进一次性医用口罩的数量是用2000元购进KN95口罩的数量的5倍.KN95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进价(元/个)m+10.2m售价(元/个)15 2.5(1)求m的值;(2)要使购进的KN95、一次性医用两种口罩共1000个的总利润不少于1560元,且不超过1603元,问该药店共有多少种进货方案?27.如图1,在边长为6的菱形ABCD中,AC=BC,点M、N分别是边BC、边CD上的动点,且MB=NC.连接AM、AN、MN,若MN交AC于点P.(1)△AMN是什么特殊的三角形?说明理由;(2)如图1,当BM=CM时,求MN的长;(3)如图2,在(2)的条件下,点E、F分别是边AM、边AN上的动点,连接EF、PF,EF+PF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最小值及此时AF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8.如图,点O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在矩形OABC中,两边OC、OA分别在x轴和y轴上,且点B (a,b)满足:+(b+4)2=0.(1)求点B的坐标(,);(2)若过点B的直线BP与矩形OABC的OC边交于点P,且将矩形OABC的面积分为1:3两部分,①求直线BP的解析式;②在直线BP确定一点Q,使得△ACQ的面积等于矩形OABC的面积,求点Q的坐标;(3)D在线段AB上,AD=AB,M在坐标轴上,N为(2)中直线BP上一动点,若四点O、D、M、N构成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M的坐标.。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八年级下期期末数学模拟试题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八年级下期期末数学模拟试题

八年级下期期末数学模拟试题A 卷(共100分)1. 不等式250x +>的解集是( )A .52x <B .52x >C .52x >-D .52x <-2. 下列多项式能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因式的是( )A .21x +B .224x x ++C .221x x -+D .21x x ++3. 若分式||11x x -+的值为0,则( ) A .1x =± B .1x = C .1x =- D .0x =4. 要使分式11x +有意义,则x 应满足的条件是( )A .1x ≠B .0x ≠C .1x ≠D .1x > 5. 计算:22()ab a b-的结果是( )A .aB .bC .b -D .16. 如图,已知直线1y ax b =+与2y mx n =+相交于点A (2,1-),若12y y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2x <B .2x >C .1x <-D .1x >-7. 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BC 、AC 边的中点,若3DE =,则AB 的长是( )A .9B .5C .6D .4 8. 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无实数根的是( )A .2440x x -+=B .2(2)1x -=C .2x x =-D .2220x x -+=9. 解关于x 的方程311x mx x -=--产生增根,则常数m 的值等于( ) A .2-B .1-C .1D .210. 如图,在ABC △中,75CAB ∠=,在同一平面内,将ABC△绕点A 旋转到AB C ''△的位置,使得CC AB '∥,则BAB '∠=( )A .30B .35C .40D .50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第6题图)B C(第7题图) ABCB 'C '(第10题图)11. 已知关于x 的方程27x a x +=-的解为正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八年级(下)期末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八年级(下)期末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八年级(下)期末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标志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2.若a>b,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A. 2a>2bB. a2>b2C. a+m>b+mD. −4a>−4b3.若分式x−1x+1的值为0,则x=( )A. −1B. 1C. ±1D. 04.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属于因式分解的( )A. x2+x−2=(x+2)(x−1)B. 2(x−3y)=2x−6yC. (x+2)2=x2+4x+4D. ax+bx+c=x(a+b)+c5.如图,足球的表面是由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拼接而成,其中黑皮的正五边形有12块,白皮的正六边形有20块.如图,足球图片中的一块黑色皮块的内角和是( )A. 180°B. 360°C. 540°D. 720°6.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 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B.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C. 一个锐角和一条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7.若函数y=ax和函数y=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不等式ax−bx>c的解集是( )A. x<2B. x<1C. x>2D. x>18.为了贯彻落实“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用绿色杠杆撬动经济转型”的发展理念,开展荒山绿化,打造美好家园,促进旅游发展.某工程队承接了90万平方米的荒山绿化任务,为了迎接雨季的到来,实际工作时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5%,结果提前30天完成了任务.设原计划每天绿化的面积为x 万平方米,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90x −90(1+25%)x =30B. 90(1+25%)x −90x =30C. 90x −9025%x =30D. 90(1−25%)x −90x =3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9.分解因式:a 3−9a = .10.如图,将一根有弹性的皮筋AB 自然伸直固定在水平面上,然后把皮筋中点C 竖直向上拉升5cm 到点D ,如果皮筋自然长度为24cm(即AB =24cm),则此时AD = ______cm .11.若关于x 的方程m−1x−1−x x−1=0有增根,则m 的值是______.12.如图,在等腰△ABC 中,AB =AC ,∠C =25°,将△A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至△DBE 且点A 的对应点D 落在CA 延长线上,则∠CBE = ______.13.如图,在△ABC 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 ,C 为圆心,以大于12B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M ,N ;②作直线MN 交AB 于点D ,连结CD.若CD =AC ,∠A =48°,则∠ACB =______.三、解答题(共98分)14.(12分)(1)解不等式组:{2x−5x+12≤1①5x−1<3(x+1)②;(2)解方程:x−2x−3=2−13−x.15.(8分)先化简,再求值:(xx−1−1)÷x2−xx2−2x+1,再从不等式−1≤x≤1的整数解中选择一个适当的数代入求值.16.(8分)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一个单位长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4,1),B(−1,1),C(−2,3).(1)将△ABC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A1B1C1,请画出△A1B1C1;(2)将△AB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2B2C2,请画出△A2B2C2;(3)直接写出以C1、B1、B2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形状是______.17.(10分)四边形ABCD中,DE⊥AC,BF⊥AC,且DE=BF,AF=CE.(1)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2)若DE=4,CF=3,EF=5,求四边形ABCD的周长.18.(10分)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BC=5,点D为平面内任意一点,将线段CD绕点C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CE,连接AE.(1)若点D为△ABC内部任意一点时.①如图1,判断线段AE与BD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②如图2,连接DE,当点E,D,B在同一直线上且BD=2时,求线段CD的长;(2)如图3,直线AE与直线BD相交于点P,延长AC到点F,使得CF=AC,连接PF,请求出PF的取值范围.19.(4分)若多项式x2−mx+6(m是常数)分解因式后,有一个因式是x−2,则m的值为______.20.(4分)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x−2x−1=mx1−x有正整数解,则整数m为______.21.(4分)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一种或几种平面图形进行拼接,彼此之间不留空隙、不重叠的铺成一片,称为平面图形的镶嵌.某工人师傅把四块完全相同的平面图形按如图所示的方式进行镶嵌,经测量,CD=30cm,BC=50cm,B、D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0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cm2.22.(4分)在Rt△ABC中,BC=12,AB=26,点D为斜边AB的中点,P为AC边一动点,△BDP沿着PD所在的直线对折得到△EDP.若△EDP与△ADP重合部分的面积为△EDP的面积一半,此时CP=______.23.(4分)如图,已知Rt△ABC中,∠B=90°,点E为BC上一动点,DC⊥BC,连接AE,DE.DE与AC交于点F,∠DFC=45°,AC=215,CE=33,若BE=DC,则AE=______.24.(8分)某超市用1200元购进一批甲玩具,用500元购进一批乙玩具,所购甲玩具件数是乙玩具件数的2倍,已知甲玩具的进货单价比乙玩具的进货单价多1元.(1)求甲、乙玩具的进货单价各是多少元?(2)玩具售完后,超市决定再次购进甲、乙玩具(甲、乙玩具的进货单价不变),购进乙玩具的件数比甲玩具件数的2倍多40件,求该超市用不超过1400元最多可以采购甲玩具多少件?25.(10分)如图1,直线y=−2x+b(b为常数)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A(2,0).交y轴正半轴于点B.(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点C是线段AB中点,点P是x轴上一点,点Q是y轴上一点,若以A、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恰好是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3)如图2,若点P是x轴负半轴上一点,设点P的横坐标为t,以AP为底作等腰△APM(点M在x轴下方),过点A作直线l//PM.过点O作OE⊥AM于E,延长EO交直线l于点F,连接PF、OM,若2∠PFO+∠AFE=180°,请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PMO的面积.26.(12分)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AC=15,BC=20,CD⊥AB,垂足为D,点E是点D关于AC的对称点,连接AE,CE.(1)求CD和AD的长;(2)若将线段AE沿着射线AB方向平移,当点E平移到线段AC上时,求此时CE的长;(3)如图,将△ACE绕点A顺时针旋转一个角α(0°<α<2∠CAB),记旋转中的△ACE为△AC′E′,在旋转过程中,设C′E′所在的直线与直线BC交于点P,与直线AB交于点Q,若存在这样的P,Q两点,使△BPQ为等腰三角形,请求出此时AQ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A2.D3.B4.A5.C6.C7.D8.A9.a(a+3)(a−3)10.1311.212.80°13.108°14.解:(1)解不等式①得,x≥−3,解不等式②得,x<2,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3≤x<2;(2)原分式方程可化为x−2 x−3=2+1x−3,方程两边乘x−3得,x−2=2(x−3)+1,解得x=3,检验:当x=3时,x−3=0,因此x=3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所以,原分式方程无解.15.解:原式=(xx−1−x−1x−1)⋅(x−1)2x(x−1)=1x−1⋅x−1x=1x,在−1≤x≤1的整数解中,x为−1、0、1,由题意得:x≠0和1,当x=−1时,原式=1−1=−1.16.解:(1)如图,△A1B1C1为所作;(2)如图,△A2B2C2为所作.(3)等腰直角三角形.17.(1)证明:∵DE⊥AC,BF⊥AC,∴∠CED=∠AFB=90°,在△ABF和△CDE中,{AF=CE∠AFB=∠CEDBF=DE,∴△ABF≌△CDE(SAS),∴AB=CD,∠BAF=∠DCE,∴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2)解:∵CF=3,EF=5,∴EC=CF+EF=3+5=8,∵∠CED=90°,∴CD=DE2+EC2=42+82=45,由(1)可知,△ABF≌△CDE,∴BF=DE=4,∵BF⊥AC,∴∠BFC=90°,∴BC=BF2+CF2=42+32=5,∵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45,AD=BC=5,∴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2(AB+BC)=2×(45+5)=85+10.18.解:(1)①AE=BD,理由如下:∵将线段CD绕点C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CE,∴CD=CE,∠DCE=90°=∠ACB,∴∠ACE=∠BCD,又∵AC=BC,∴△ACE≌△BCD(SAS),∴AE=BD;②∵△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BC=5,∴AB=2BC=52,∵△ACE≌△BCD,∴∠CAE=∠CBD,AE=BD=2,∴∠CAE+∠BAC+∠ABE=∠CAB+∠ABE+∠CBD=90°,∴∠AEB=90°,∴BE=AB2−AE2=50−4=46,∴DE=46−2,∵CD=CE,∠DCE=90°,(46−2)=23−2;∴CD=22(2)∵△ACE≌△BCD,∴∠E=∠CDB,∠ACE=∠DCB,∵∠BCD +∠CDB +∠CBD =90°,∴∠CBD +∠E +∠BCD =180°,∵∠E +∠EPB +∠PBC +∠BCD +∠ECD =360°,∴∠EPB =90°,∴点P 在以AB 为直径的圆上运动,如图3,取AB 的中点O ,过点O 作OH ⊥AF 于H ,当点O 在线段PF 上时,PF 有最大值与最小值,∵△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90°,BC =5,∴AB =5 2,AO =BO =522,∵OH ⊥AC ,BC ⊥AC ,∴OH//BC ,∴AO AB =OH BC =AH AC =12,∴CH =AH =OH =52,∵CF =AC =5,∴HF =152,∴OF = OH 2+HF 2= (52)2+(152)2=5 102,∴PF 的最大值为5 102+5 22,PF 的最小值为5 102−5 22,∴5 102−5 22≤PF ≤5 102+5 22.19.520.021.120022.523.1524.解:(1)设甲种玩具的进货单价为x元,则乙种玩具的进价为(x−1)元,根据题意得:1200x =500x−1×2,解得:x=6,经检验,x=6是原方程的解,∴x−1=5.答:甲种玩具的进货单价6元,则乙种玩具的进价为5元.(2)设购进甲种玩具y件,则购进乙种玩具(2y+40)件,根据题意得:6y+5(2y+40)≤1400,解得:y≤75,∵y为整数,∴y最大值=75,答:该超市用不超过1400元最多可以采购甲玩具75件.25.解:(1)∵直线y=−2x+b(b为常数)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A(2,0),∴0=−4+b,∴b=4,∴直线AB解析式为:y=−2x+4;(2)∵直线y=−2x+4(b为常数)交y轴正半轴于点B,∴点B(0,4),∵点C是线段AB中点,∴点C(1,2),∵点P是x轴上一点,点Q是y轴上一点,∴设点P(x,0),点Q(0,y),当AC为边时,若四边形ACQP是平行四边形时,∴CQ//AP,CQ=AP,∴y =2,∴CQ =1=AP ,∴点P(1,0),若四边形ACPQ 是平行四边形时,∴AP 与CQ 互相平分,∴1+02=x +22,∴x =−1,∴点P(−1,0),当AC 为对角线时,若四边形APCQ 是平行四边形时,∴AC 与PQ 互相平分,∴1+22=0+x 2,∴x =3,∴点P(3,0);综上所述:点P 坐标为(1,0)或(−1,0)或(3,0);(3))∵△AMP 是等腰三角形,MP =MA ,∴∠MAP =∠MPA ,设∠MAP =α,∵直线l//MP ,∴∠FAP =∠MPA =α,∴∠FAE =2α,∵FE ⊥AM ,∴∠FEA =90°,∴∠AFE =90°−2α,又∵∠NFP +∠PFO +∠AFE =180°,2∠PFO +∠AFE =180°,∴∠NFP =∠PFO =12(180°−∠AFE)=12[180°−(90°−2α)]=45°+α,又∵∠NFP =∠FPA +∠FAP ,∴45°+α=∠FPA +α,∴∠FPA =45°,过点P 作PN ⊥x 轴于点P ,交直线l 于点N ,过点M 作MQ ⊥x 轴于点Q ,交直线l 于点T ,如图2所示,∴∠NPA=90°,∴∠FPN=45°,在△NFP和△OFP中{∠NFP=∠PFOPF=PF∠NPF=∠OPF,∴△NFP≌△OFP(ASA)∴NP=OP,∵PN//MT,MP//直线l,∴四边形NPMT是平行四边形,∴NP=MT,又∵∠TAQ=∠MAQ,AQ=AQ,∠AQT=∠AQM,∴PN=MT=2MQ=2QT,∵点P的横坐标为t,点P是x轴负半轴上一点,∴QM=−12t,OP=−t,∴△PMO的面积=12×(−12t)×(−t)=14t2.26.解:(1)∵∠ACB=90°,AC=15,BC=20,∴AB=AC2+BC2=152+202=25,∵S△ABC=12×AC×BC=12×AB×CD,∴15×20=25×CD,∴CD=12,∴AD=AC2−CD2=152−122=9;(2)如图,连接ED交AC于O,设点E平移到线段AC上于点H,∵点E是点D关于AC的对称点,∴EO=DO,AC⊥DE,AE=AD=9,CD=EC=12,∵将△ACE沿射线AB方向平移,∴EH//AB,∴∠HEO=∠ADO,又∵∠EOH=∠AOD,∴△AOD≌△HOE(ASA),∴EH=AD=9,同理可得DO=AD⋅CDAC =365;∴HO=AO=AD2−DO2=275,∴AH=2×275=545,∴CH=15−545=215,即平移后的CE为215;(3)由(2)可知AE=AD=9,CD=EC=12,①旋转的过程中,C′E′和线段BC相交,AB的延长线相交时,如图,由旋转得,AC′=AC=15,∠CAE′=∠BAC′,∵∠AE′C′=∠C=90°,∠AFE′=∠PFC,∴∠CAE′=∠CPF,∴∠BAC′=∠CPF,∵∠CPF=∠BPQ,∴∠BAC′=∠BPQ,∵△BPQ为等腰三角形,且∠CBQ是钝角,∴BP=BQ,∴∠BPQ=∠BQP,∴∠BAC′=∠BQP,∴C′Q=AC′=15,在Rt△AE′Q中,AE′=AE=AD=9,E′Q=EC+C′Q=E′C′+AC′=15+12=27,∴AQ=AE′2+E′Q2=910;②如图,∵△BPQ为等腰三角形,∴∠PBQ=∠BPQ,∵∠BPQ+∠E′FA=90°,∠E′AF+∠E′FA=90°,∴∠E′AF=∠ABC,由旋转得,AC′=AC=15,AE=AE′=9,EC=E′C=12,∠CAE′=∠BAC′,∠CAE′=∠ABC=∠C′AB,∴AC′//BC,∴∠CAC′=∠BCA=90°,∠P=∠C′=∠ABC=∠C′AB,∴AQ=C′Q,∠QAF=∠QFA,∴AQ=QF=C′Q,∵AF2=C′F2−C′A2,AF2=E′F2+E′A2,∴C′F 2−C′A 2=E′F 2+E′A 2,∴(12+E′F )2−152=E′F 2+81,∴E′F =274,∴C′F =754,∴AQ =12C′F =758;③如图,旋转的过程中,C′E′和线段BC ,AB 相交时,当∠BQP =∠PBQ 时,∵∠PBQ =∠AC′E′,∠BQP =∠AQC′,∴∠AC′E′=∠AQC′,∴AQ =AC′=AC =15;当∠BPQ =∠BQP 时,∵∠PBQ =∠AC′E′,∴∠C′AQ =∠C′QA ,∴C′Q =C′A =15,∴QE′=C′Q−C′E′=15−12=3,根据勾股定理得AQ = AE′2+E′Q 2= 92+32=3 10,即满足条件的AQ 的长为9 10或758或3 10或15.。

四川省成都市七中学育才学校2024届数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七中学育才学校2024届数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七中学育才学校2024届数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顺次连接等腰梯形四边中点得到一个四边形,再顺次连接所得四边形四边的中点得到的图形是( )A .等腰梯形B .直角梯形C .菱形D .矩形2.已知点(-2,y 1),(-1,y 2),(4,y 3)在函数y =的图象上,则( )A .y 2<y 1<y 3B .y 1<y 2<y 3C .y 3<y 1<y 2D .y 3<y 2<y 13.化简()()AB CD BE DE -+-的结果是( ).A .CAB .AC C .0D .AE4.如图,在△ABC 中,∠A =45°,∠B =30°,CD ⊥AB ,垂足为D ,CD =1,则AB 的长为( )A .3B .23C .31+D .231+5.如图,菱形ABCD 的一边中点M 到对角线交点O 的距离为5cm ,则菱形ABCD 的周长为( )A .5cmB .10cmC .20cmD .40cm6.平行四边形具有的特征是( )A .四个角都是直角B .对角线相等C .对角线互相平分D .四边相等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822-=B .()236-=C .42232a a a -=D .()235a a -=8.在矩形ABCD 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B CD = B .AC BD = C .AO OD = D .BO OD =-9.如图,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延长AD 到E ,使DE =AD ,连接EB ,EC ,DB ,下列条件中,不能使四边形DBCE 成为菱形的是( )A .AB =BE B .BE ⊥DC C .∠ABE =90°D .BE 平分∠DBC10.在二次根式2a -中,a 能取到的最小值为( )A .0B .1C .2D .2.5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函数19y x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2.某物体对地面的压强()2/p N m 随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2S m 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双曲线的一支).如果该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24m ,那么该物体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2/N m .13.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B =20°,则∠A =______,∠B =_______.14.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816x x -=-,则根的判别式△=____________.15.已知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22,则该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__cm .16.某日,王艳骑自行车到位于家正东方向的演奏厅听音乐会.王艳离家5分钟后自行车出现故障而且发现没有带钱包,王艳立即打电话通知在家看报纸的爸爸骑自行车赶来送钱包(王艳打电话和爸爸准备出门的时间忽略不计),同时王艳以原来一半的速度推着自行车继续走向演奏厅.爸爸接到电话后,立刻出发追赶王艳,追上王艳的同时,王艳坐上出租车并以爸爸速度的2倍赶往演奏厅(王艳打车和爸爸将钱包给王艳的时间忽略不计),同时爸爸立刻掉头以原速赶到位于家正西方3900米的公司上班,最后王艳比爸爸早到达目地的.在整个过程中,王艳和爸爸保持匀速行驶.如图是王艳与爸爸之间的距离y (米)与王艳出发时间x (分钟)之间的函数图象,则王艳到达演奏厅时,爸爸距离公司_____米.17.如图,已知直线l 1:y =k 1x +4与直线l 2:y =k 2x ﹣5交于点A ,它们与y 轴的交点分别为点B ,C ,点E ,F 分别为线段AB 、AC 的中点,则线段EF 的长度为______.18.如图,已知矩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过点O 任作一条直线分别交AD ,BC 于E ,F ,若3AB =,4BC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三、解答题(共66分)19.(10分)如图,在△ABC 中,∠ACB=90°,CD 是AB 边上的高,∠BAC 的平分线AE 交C 于F ,EG ⊥AB 于G ,请判断四边形GECF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0.(6分)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与反比例函数m y x =的图象交于A (1,4),B (4,n )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点P 是x 轴上的一动点,当PA+PB 最小时,求点P 的坐标;(3)观察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m kx b x+≥的解集.21.(6分)小红帮弟弟荡秋千(如图1),秋千离地面的高度h (m )与摆动时间t (s )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1)根据函数的定义,请判断变量h 是否为关于t 的函数?(2)结合图象回答:①当t=0.7s 时,h 的值是多少?并说明它的实际意义.②秋千摆动第一个来回需多少时间?22.(8分)解不等式组:2(1)421142x x x x <-+⎧⎪⎨+-≥⎪⎩,并在数轴上表示出它的解集.23.(8分)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1)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①方程x2-2x+1=0的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方程x2-3x+2=0的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方程x2-4x+3=0的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方程特征及其解的特征,请猜想:①方程x2-9x+8=0的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关于x的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解为x1=1,x2=n.(3)请用配方法解方程x2-9x+8=0,以验证猜想结论的正确性.24.(8分)如图,点P是正方形ABCD的边BC上的任意一点,连接AP,作DE⊥AP,垂足是E,BF⊥AP,垂足是F.求证:DE=BF+EF.25.(10分)勾股定理神秘而美妙,它的证法多样,其巧妙各有不同,其中的“面积法”给了小聪以灵感,他惊喜的发现,当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如图1或图1摆放时,都可以用“面积法”来证明,请你利用图1或图1证明勾股定理(其中∠DAB=90°)求证:a1+b1=c1.26.(10分)直线y=x+b与双曲线y=mx交于点A(﹣1,﹣5).并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C、B.(1)直接写出b=,m=;(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x+b<mx的解集为;(3)若点D在x轴的正半轴上,是否存在以点D、C、B构成的三角形与△OAB相似?若存在,请求出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D【解题分析】首先作出图形,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以得到1EF BD2=,1GH BD2=,1EH AC2=,1FG AC.2=再根据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即可证得四边形EFGH的四边相等,即可证得是菱形,然后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证得四边形OPMN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则是平行四边形,在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即可证得平行四边形的一组临边互相垂直,即可证得四边形OPMN是矩形.【题目详解】解:连接AC,BD.∵E,F是AB,AD的中点,即EF是ABD的中位线.1EF BD2∴=,同理:1GH BD2=,1EH AC2=,1FG AC2=.又等腰梯形ABCD中,AC BD=.EF FG GH EH∴===.∴四边形EFGH是菱形.OP是EFG的中位线,∴EF EG ,PM //FH ,同理,NM EG ,∴EF NM ,∴四边形OPMN 是平行四边形.PM //FH ,OP //EG , 又菱形EFGH 中,EG FH ⊥,OP PM ∴⊥∴平行四边形OPMN 是矩形.故选:D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等腰梯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以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关键的应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到四边形EFGH 和四边形OPMN 的边的关系.2、A【解题分析】把x 的取值分别代入函数式求y 的值比较即可.【题目详解】解:由 y =得,y 1==-4, y 2==-8, y 3==2 ,∴y 2<y 1<y 3 .故答案为: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函数值的大小比较,已知自变量值比较函数值有3种方法,①根据函数解析式求出函数值直接比较;②根据函数性质比较;③画出函数图像进行比较,其中①是最容易掌握的方法.3、B【解题分析】根据三角形法则计算即可解决问题.【题目详解】解:原式()()AB BE CD DE =+-+AE CE =-AE EC =+ AC =,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平面向量、三角形法则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三角形法则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基础题.4、C【解题分析】在Rt△ACD中求出AD,在Rt△CDB中求出BD,继而可得出AB.【题目详解】在Rt△ACD中,∠A=45°,CD=1,则AD=CD=1,在Rt△CDB中,∠B=30°,CD=1,则,故.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要求我们熟练掌握这两种特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5、D【解题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AB=BC=CD=AD,AO=OC,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求出BC,即可得出答案.【题目详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CD=AD,AO=OC,∵AM=BM,∴BC=2MO=2×5cm=10cm,即AB=BC=CD=AD=10cm,即菱形ABCD的周长为40cm,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能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AO=OC是解此题的关键.6、C【解题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选择.【题目详解】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核知识点:平行四边形性质. 解题关键点:熟记平行四边形性质.7、A【解题分析】A. ==,故正确;-=,故不正确;B. ()239C. 4232与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不正确;a aD. ()236-=,故不正确;a a故选A.8、C【解题分析】根据相等向量及向量长度的概念逐一进行判断即可.【题目详解】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两个向量.A. AB CD=-,故该选项错误;=,但方向不同,故该选项错误;B. AC BD=,故该选项正确;C. 根据矩形的性质可知,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所以AO ODD. BO OD=,故该选项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相等向量及向量的长度,掌握相等向量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9、A【解题分析】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一一判断即可;【题目详解】解:∵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BC,AD=BC,又∵AD=DE,∴DE∥BC,且DE=BC,∴四边形BCED为平行四边形,A、∵AB=BE,DE=AD,∴BD⊥AE,∴▱DBCE为矩形,故本选项错误;B、∵BE⊥D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故本选项正确;C、∵∠ABE=90°,∴BD=DE,∴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故本选项正确;D、∵BE平分∠DBC,∴对角线平分对角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以及菱形的判定,正确掌握菱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10、C【解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定义求出a的范围,再得出答案即可.【题目详解】a-2≥0,即a≥2,所以a能取到的最小值是2,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定义,能熟记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x>11、9【解题分析】根据分式与二次根式的性质即可求解.【题目详解】依题意得x-9>0,x>解得9故填:9x >.【题目点拨】此题主要考查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分式与二次根式的性质.12、500【解题分析】首先通过反比例函数的定义计算出比例系数k 的值,然后可确定其表达式,再根据题目中给出的自变量求出函数值【题目详解】 根据图象可得120P S =当S=0.24时,P=1200.24 =500,即压强是500Pa. 【题目点拨】此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列方程是解题关键13、100°, 80°【解题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D ∥BC ,求出∠A+∠B=180°,解方程组求出答案即可.【题目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A+∠B=180°,∵∠A-∠B=20°,∴∠A=100°,∠B=80°,故答案为:100°,80°.【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能根据平行线得出∠A+∠B=180°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14、0【解题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24b ac =-,将本题中的a 、b 、c 带入即可求出答案.【题目详解】解:∵一元二次方程2816x x -=-,整理得:28160x x -+=,可得:a 1,b 8,c 16==-=,∴根的判别式()2248411664640b ac =-=--⨯⨯=-=; 故答案为0.【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首先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与常数项,再根据根的判别式公式求解,解题中需注意符号问题.15、2【解题分析】根据正方形性质可知:正方形的一条角平分线即为对角线,对角线和正方形的两条相邻的边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正方形的周长.【题目详解】解:∵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2x² 解得:x=2∴正方形的边长为:2故答案为2.【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正方形的对角线和正方形的两条相邻的边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16、1.【解题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可知,王艳出发10分钟后,爸爸追上了王艳,根据此时爸爸的5分钟的行程等于王艳前5分钟的行程与后5分钟的行程和,得到爸爸的速度与王艳骑自行车的速度的关系,再根据函数图象可知,爸爸到赶到公司时,公司距离演奏厅的距离为9400米,再根据已知条件,便可求得家与演奏厅的距离,由函数图象又可知,王艳到达演奏厅的时间为503秒,据此列出方程,求得王艳的速度与爸爸的速度,进而便可求得结果. 【题目详解】解:设王艳骑自行车的速度为xm /min ,则爸爸的速度为:(5x +152⨯x )÷5=32x (m /min ), 由函数图象可知,公司距离演奏厅的距离为9400米,∵公司位于家正西方3900米,∴家与演奏厅的距离为:9400﹣3900=5500(米),根据题意得,5x+5×12x +(50103-)×3(2)2x⋅=5500,解得,x=200(m/min),∴爸爸的速度为:33002x=(m/min)∴王艳到达演奏厅时,爸爸距离公司的距离为:5×300+3900﹣(50103-)×300=1(m).故答案为:1.【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与行程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将函数图象与实际的行程对应起来,列出方程,解出相关量.17、.【解题分析】根据直线方程易求点B、C的坐标,由两点间的距离得到BC的长度.所以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来求EF的长度.【题目详解】解:∵直线l1:y=k1x+4,直线l2:y=k2x﹣5,∴B(0,4),C(0,﹣5),则BC=1.又∵点E,F分别为线段AB、AC的中点,∴EF是△ABC的中位线,∴EF=BC=.故答案是:.18、1【解题分析】首先结合矩形的性质证明△AOE≌△COF,得△AOE、△COF的面积相等,从而将阴影部分的面积转化为△AOD的面积.【题目详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OA=OC,AD∥BC,∴∠AEO=∠CFO.在△AOE和△COF中,∵AEO CFOOA OCAOE COF∠=∠⎧⎪=⎨⎪∠=∠⎩,∴△AOE≌△COF,∴S△AOE=S△COF,∴S阴影= S△COF +S△EOD =S△AOE+S△EOD∵S △AOD 14=BC •AD =1,∴S 阴影=1. 故答案为:1.【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能够根据三角形全等,从而将阴影部分的面积转化为矩形面积的14,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66分)19、四边形GECF 是菱形,理由详见解析.【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HL 进行证明Rt △AEG ≌Rt △AEC (HL ),得到GE=EC ;根据平行线EG ∥CD 的性质、∠BAC 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等量代换推知∠FEC=∠CFE ,易证CF=CE ;从而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进行判断.试题解析:四边形GECF 是菱形,理由如下:∵∠ACB=90°,∴AC ⊥EC .又∵EG ⊥AB ,AE 是∠BAC 的平分线,∴GE=CE .在Rt △AEG 与Rt △AEC 中,{GE CE AE AE==, ∴Rt △AEG ≌Rt △AEC (HL ),∴GE=EC ,∵CD 是AB 边上的高,∴CD ⊥AB ,又∵EG ⊥AB ,∴EG ∥CD ,∴∠CFE=∠GEA ,∵Rt △AEG ≌Rt △AEC ,∴∠GEA=∠CEA ,∴∠CEA=∠CFE ,即∠CEF=∠CFE ,∴GE=EC=FC,又∵EG∥CD,即GE∥FC,∴四边形GECF是菱形.考点:菱形的判定.20、(1)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4yx=;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5;(2)点P的坐标为(175,0);(3)x<0或1≤x≤4【解题分析】(1)将点A(1,4)代入myx=可得m的值,求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根据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得点B坐标,再由A、B两点的坐标可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作B关于x轴的对称点B′,连接AB′,交x轴于P,此时PA+PB=AB′最小,根据B的坐标求得B′的坐标,然后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AB′的解析式,进而求得与x轴的交点P即可.(3)根据图象得出不等式mkx bx+≥的解集即可。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4分)下列关于防范“新冠肺炎”的标志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戴口罩讲卫生B.勤洗手勤通风C.有症状早就医D.少出门少聚集2.(4分)如果a<b,那么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A.3+a<3+b B.3﹣a<3﹣b C.3a<3b D.<3.(4分)下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A.x2﹣3x+1=x(x﹣3)+1B.x2﹣2x+1=x(x﹣2+)C.x2﹣1=(x+1)(x﹣1)D.(x﹣1)2=x2﹣2x+14.(4分)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则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OB=OD,OA=OC B.AD∥BC,AB=CDC.AB∥CD,AD∥BC D.AB∥CD,AB=CD5.(4分)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72°,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A.360°B.540°C.720°D.900°6.(4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B.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C.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若满足a2﹣b2=c2,那么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D.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一定成中心对称7.(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1:y1=k1x+5与直线l2:y2=k2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不等式k2x<k1x+5的解集为()A.x>﹣2B.x<﹣2C.x<3D.x>38.(4分)如图,将直角三角形ABC沿着点B到点C的方向平移3cm得到三角形DEF,且DE交AC于点H,AB=6cm,BC=9cm,DH=2cm,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9cm2B.10cm2C.15cm2D.30cm2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9.(4分)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50°,则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为度.10.(4分)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x2+mx+6因式分解的结果是(x+3)(x+2),则m=.11.(4分)一次环保知识竞赛共有25道题,规定答对1道题得4分,答错或不答1道题扣1分.在这次竞赛中,小明被评为优秀(85分或85分以上),则小明至少答对道题.12.(4分)如图,在△ABC中,∠C=90°,分别以点A、点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弧交于两点,过这两点的直线交BC于点D,连接AD,若AB=5cm,AC=3cm,则△ACD的周长为cm.13.(4分)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和直角三角形ABD中,∠ACB=∠ADB=90°,AB=10,M是AB 的中点,连接MC,MD,CD,若CD=6,则三角形MCD的面积为.三、解答题(共48分,14题每题4分,15题每题4分,16题9分,17题9分,18题10分)14.(8分)(1)计算:+()﹣1+|﹣2|﹣;(2)求不等式组的解集:.15.(12分)分解因式:(1)3x2﹣6xy;(2)ax2+6ax+9a;(3)m2﹣2m﹣3.16.(9分)如图,△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1),B(4,2),C(3,4).(1)请画出△ABC关于原点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C1的坐标;(2)请画出△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AB2C2;(3)在△ABC旋转到△AB2C2的过程中,点C经过的路径长度为.17.(9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D、BC边上的点,且∠ABE=∠CDF.(1)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2)连接CE,若CE平分∠DCB,CF=3,DE=5,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18.(10分)如图1,在△ABC中,AB=AC,点D、E分别在边AB、AC上,AD=AE,连接DC,点P、Q、M分别为DE、BC、DC的中点,连接MQ、PM.(1)求证:PM=MQ;(2)当∠A=50°时,求∠PMQ的度数;(3)将△ADE绕点A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图2的位置,若∠PMQ=120°,判断△AD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9.(4分)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则n+m=.20.(4分)已知实数a、b满足(a2+b2)2﹣(a2+b2)﹣2=0,则a2+b2=.21.(4分)如图,将平行四边形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点C'处,线段BC'与线段AD交于点E,已知∠AEB=60°,∠BDC=45°,CD=,则线段BC的长为.22.(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为等腰三角形,AC=AB=5,BC=8,点A与坐标原点重合,点C在x轴正半轴上,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后得到△A1B1C,使得点B对应点B1在x轴上,记为第一次旋转,再将△A1B1C绕点B1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后得到△A2B1C1,使得点A1对应点A2在x轴上,以此规律旋转,则点B的坐标为,第2023次旋转后钝角顶点坐标为.23.(4分)如图,△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90°,AC=,点D是直线BC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D,将线段AD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DM,连接BM,取BM中点N,若DN=1,则线段BD的长为.二、解答题(共30分)24.(8分)2022年成都市中考新体考从总分50分调整为总分60分,增加了体育素质综合评价考核10分,统一考试项目由3项调整为4类,其中一类为自主选考三选一:足球运球绕标志杆、排球对墙垫球、篮球行进间运球上篮.我校为了备考练习,准备购买一批新的排球、篮球,若购买10个排球和15个篮球,共需1500元;若购买12个排球和10个篮球,共需1160元.(1)求排球与篮球的单价;(2)学校决定购买排球和篮球共80个,且排球的数量超过篮球的数量,但不多于篮球数量的1.5倍,请问有多少种购买方案?最低费用是多少元?25.(10分)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四边形ABCO的顶点A,C分别在y轴和x轴上.直线AE与x轴交于点E.已知∠B=90°,∠OAB=120°,∠AEO=30°,OA=3,EC=2.(1)AE的长为,点E的坐标为;(2)如图2,CF平分∠OCB,交AB于点F.若点G是平面内任意一点,当以A、E、F、G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求点G的坐标;(3)如图3,点P、Q分别是线段CF、线段AE上的动点,点P与点Q分别同时从点C和点A出发,已知点P每秒运动4个单位长度,点Q每秒运动3个单位长度,连结PQ、FQ、PB、BQ.问: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和点Q,使得△PFQ的面积与△PBQ的面积相等.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相应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6.(12分)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DC于点E,AE=AB,(1)如图1,若∠DAE=30°,DE=,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2)如图2,作∠ABC的平分线交AE于点F,交AD于点M.求证:DE+AF=BC;(3)如图3,在(1)的条件下,将△ADE绕点E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α(0°<α<90°),得到△A'D'E,当∠A'=∠A'EA时停止旋转,此时边A'D'与边AE交于点P,点G是边DC上一动点,连接GB,在线段GB右侧作等边△GBN.连接PN,求PN的最小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初2019届八年级下期第4周周测数学试题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
A 卷(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在下面的汽车标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但不是轴对称有( ) A .2 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为( ) A 、bx ax b a x -=-)(
B 、222)1)(1(1y x x y x ++-=+-
C 、)1)(1(12-+=-x x x
D 、c b a x c bx ax ++=++)(
3.如图,△ODC 是由△OA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31°后得到的图形,若点D 恰好落在AB 上,且AOC ∠的度数为100°,则DOB ∠的度数为( )
A.36°
B.38°
C.34°
D.40° 4. 将a 2
b ﹣ab 2
提公因式后,另一个因式是( )
A .a+b
B .a+2b
C .a ﹣b
D .a ﹣2b
5.如图,在等边△ABC 中,点O 在AC 上,且AO=3,CO=6,点P 是AB 上一动点,连接OP ,将线段OP 绕点O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OD .要使点D 恰好落在BC 上,则AP 的长是( ) A.4 B.5 C.6 D.8
6.如图,函数x y 2=和4+=ax y 的图象相交于点A (m ,3),则不等式x 2<4+ax 的解集为( )
A.3
2
x > B.3x > C.3x < D. 23<
x 7. 如图,已知在△ABC 中,CD 是AB 边上的高线,BE 平分∠ABC,交CD 于E,BC=5,DE=2,则△BCE 的面积等于( ) A.5 B.7 C.10 D.3 8.若1
124n n a
a -+-的公因式是M,则M 等于 ( )
A.1n a -
B.2n a
C.12n a -
D.12n a + 9.若0<a ,则不等式a x a <的解集是( )
A .1<x
B .1>x
C .1->x
D .1-<x
第3题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2. 已知3
1
2=
-y x ,2=xy ,则222x y xy -=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为中心,把点A(4,5)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点A 1的坐标为 14.矩形纸片ABCD 中,AB =3cm ,BC =4cm ,现将纸片折叠压平,使A 与C 重合,设折痕为EF ,则重叠部分△AEF 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
15.如图,在□ABCD 中,AD=2,AB=4,°=∠30A ,以点A 为圆心,AD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AB 于点E ,则阴影部分面积是 (结果保留π) 三.解答题(50分)
16.分解因式(每小题4分,共16分)
(1)3222245954a b c a bc a b c +- (2) 324322
693x y z x y z x y -+-
(3) 2
(1)(1)x a x a -+- (4) 4
3
3
()()()a b a a b b b a -+-+-
17.(8分)已知关于x,y 的方程组21
2x y x y m +=⎧⎨-=⎩
的解都小于1.
第14题
第15题
⑴ 求m 的取值范围 .⑵ 化简:13-++m m
18.(6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 (-3,2),B (0,4),C (0,2).
(1)将△ABC 以点C 为旋转中心旋转180°,画出旋转后对应的△A 1B 1C ;平移△ABC ,若点A 的对应点A 2的坐标为 (0,-4),画出平移后对应的△A 2B 2C 2;
(2)在x 轴上有一点P ,使得PA+PB 的值最小,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为 .
20.(10分) 如图(1),已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点D 是BC 的中点.作正方形DEFG ,使点A 、C 分别在DG 和DE 上,连接AE 、BG .
(1)试猜想线段BG 和AE 的关系(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得到的结论: (2)将正方形DEFG 绕点D 逆时针方向旋转一角度a 后(0°<a <90°),如图(2),通过观察或测量等方法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予以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若BC=DE=m ,正方形DEFG 绕点D 逆时针方向旋转角度a (0°<a <360°)过程中,当AE 为最大值时,求AF 的值.
B 卷(2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0,3),△OAB 沿x 轴向右平移后得到B A O '''∆,点A 的对应点在直线x y 4
3
=上一点,
则点B 与其对应点B '的距离是
22. 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0
320x a x ->⎧⎨
->⎩
的整数解共有6个,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二.解答题(8分)
24.如图,直线1l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 、B,经过原点的直线2l 与AB 交于点C ,与过点A 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交于点D ,已知点C (3,
15
4
),且OA=8.在直线AB 上取点P ,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与CD 交于点Q, 以PQ 为边向右作正方形PQEF.设点P 的横坐标为t. (1)求直线1l 的解析式;
(2)当点P 在线段AC 上时,用t 表示正方形PQEF 与△ACD 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 (3)设点M 坐标为(4,9
2
),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当点M 在正方形PQEF 内部时,请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