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合集下载

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压力。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中来。

本文将从减少浪费、提高利用效率、保护水源地等方面,探讨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一、减少浪费浪费是水资源最大的敌人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减少浪费。

1. 关闭水龙头:洗手、刷牙、洗菜等过程中,我们应该养成随手关闭水龙头的好习惯,避免不必要的水流浪费。

2. 检修漏水:定期检查家中的水管、水龙头等设施,及时修复漏水问题,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3. 合理使用洗衣机和洗碗机:在使用洗衣机和洗碗机时,应尽量等待衣物和餐具的堆积,以减少洗涤次数,节约用水。

4. 收集雨水:在下雨天,我们可以设置雨水收集装置,将雨水用于浇花、冲厕等非饮用水的用途,减少自来水的使用。

二、提高利用效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几个提高利用效率的方法。

1. 使用节水器具:在家庭中安装节水器具,如节水淋浴头、节水马桶等,可以有效减少用水量。

2. 精确浇水:在浇花、种菜等活动中,我们应该掌握适当的浇水量和浇水时间,避免过度浇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3. 循环利用水:在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中,可以采用循环利用水的方式,将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次利用,减少对自然水源的依赖。

4. 推广滴灌技术:在农业灌溉中,推广滴灌技术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流失,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三、保护水源地保护水源地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几个保护水源地的方法。

1. 禁止乱倒垃圾:垃圾中的有害物质会对水源地造成污染,因此我们应该养成垃圾分类和正确处理垃圾的习惯,避免乱倒垃圾。

2. 禁止乱排污水:工业企业和居民应该合法排放污水,不得乱排污水,避免对水源地造成污染。

3. 加强水土保持:在农业生产中,应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第一部分:水资源的利用1. 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每一天都离不开水。

无论是饮用水、生活用水还是工业用水,我们都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

2. 农业用水农业是水资源利用的重要领域。

大面积的农田需要用水灌溉,因此合理使用灌溉系统、科学制定灌溉计划可以减少浪费,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3. 工业用水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水资源,合理利用工业废水以及实施循环利用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保护环境。

4. 生活用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比如减少洗浴时间、修复漏水等措施来减少浪费,提高用水效率。

第二部分:水资源的保护1. 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会导致水质下降,造成资源的浪费。

而且,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造成极大的危害。

2. 工业废水的处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需要经过科学处理,减少其中有害物质的排放。

大规模的工业企业应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对废水进行分流处理。

3. 农业面源污染农业活动中的农药残留、养殖废水等都会导致面源污染。

因此,发展有机农业、推广科学施肥等措施可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4. 生活污水的处理合理改造污水处理厂、加强对生活污水的收集与处理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手段。

第三部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 水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机制,科学规划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制定合理的用水定额,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水资源的节约推广节水设备和节水技术,比如低冲水量的卫生设备、喷灌系统等都可以减少用水量。

加强对节水意识的教育宣传,提高人们对节水重要性的认识。

3. 水资源的补给保护水源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水源涵养能力,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

结论部分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一、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密切关系。

在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水资源保护将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就充分体现在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尔后为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又制定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更进一步明确了战略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和保障实施,而水资源被定位于资源中的首位。

可持续发展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3个方面。

而资源中水资源又是人类最重要最不可缺的资源。

所以,水资源的保护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领域之一,而且也是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水资源的涵义及特性1、水资源的涵义。

水资源是指可被人们利用,有一定数量和质量保证,并能在一定的时期内得到恢复和更新的天然淡水资源。

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及空中水。

2、水资源的特性。

(1)循环再生性和有限性。

地球表面上的水体在太阳能的作用下,被不断地蒸发升空,蒸发的水汽在空中一旦遇到适宜的条件就会形成大气降水,从而对地表水、地下水进行补给。

所以说,水资源具有再生性或可恢复性。

与此同时,地球上的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全球总水量约为13.86×1012m3,而海洋水量为13.38×1012m3,占总水量96.5%。

淡水仅为350×108m3,占总水量2.53%。

在淡水中,大多数储存于冰川、极地和埋藏在很深的地下含水层中。

较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仅为全球水储量0.00003%,因此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

(2)时空分布不均性。

a.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

在国内,南方降水多,北方降水少,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

造成水资源的严重不平衡,在地区分布差异极大,旱、涝灾害经常同时发生。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之一,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愈加突出。

为了保护和更好的利用水资源,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一、加强水资源保护水源区保护是水资源保护的关键,只有保护好水源区才能保证干净水源。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水源区受到的污染和破坏。

这方面的措施有:建立水源区保护规划,禁止污染源排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同时加强对水源水质的监测。

水库水源的保护,也是水资源保护的关键,需要加强水库管理和水库周边环境保护。

二、加大节水力度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水,但不得不承认,大量水资源被浪费。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节水的力度,把水用在刀刃上。

主要措施有:推广节水型灌溉技术,改善供水管网,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率,鼓励干栏种植等。

我们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智能化水资源管理和利用,逐步建立起现代水资源管理和利用系统。

三、加强水资源协同治理水资源跨行政区,跨流域,跨国界,需要协同治理。

各级政府应建立起跨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机制,推动跨区域合作,加强国际间的水资源合作。

此外,在水资源治理中,需要加强社区参与,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构建全社会的水资源保护治理体系。

四、加强水资源重点领域治理水资源重点领域包括农业、工业、城市建设等。

在农业领域,应实施科学施肥,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循环农业,减少面源污染,保护农用水质量。

在工业领域,应加大治理力度,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降低对水环境的影响。

而在城市建设方面,需要推行城市水资源规划,改造城市供水管网,建设雨水收集设施等。

综上所述,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水资源保护,节约用水,协同治理,加强重点领域治理,才能保障全民的用水权益,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也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本文将探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达到这一目标。

一、水资源的意义和现状1.1 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而言,无法替代。

水不仅是人体健康必需的元素,还是农业生产、工业制造、能源生产等各个领域的重要原材料。

此外,水还承载着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1.2 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尽管地球上有大量的水资源,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

据统计,全球约70%以上的淡水被冰川和雪覆盖,只有不到1%的淡水适用于人类直接使用。

同时,由于不合理开采和过度使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此外,由于工业和农业污染、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垃圾处理不当等原因,许多地区的河流、湖泊和地下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这不仅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也破坏了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2.1 节约用水是社会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从个人行为层面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减少洗浴时间、修复漏水管道、使用节水设备等方式来减少用水量。

从企事业单位层面来说,应该加强用水管理,并推动使用先进高效的节水技术。

2.2 提高用水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应提倡优化灌溉方式,合理浇灌并降低灌溉水量。

在工业制造中,应推广循环利用技术,并优化生产流程以减少废水排放。

在城市建设中,应加强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系统建设。

2.3 加大治理力度保护水环境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各行业的监管力度。

同时,还需要投入资金加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并完善环境监测体系。

此外,公众也应增强环保意识,并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

三、保护水资源的有效措施3.1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可以找到更有效率、更环保的利用方式。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不仅为人类提供生命所必需的食物和饮水,也是能源、水运、农业、工业等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但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城市化、大规模工业化与农业化等问题,使得水资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同时,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污染,直接威胁着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因此,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成为我们面临的共同难题。

一、水资源利用的现状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资源。

从全球范围来看,水资源的使用占据了全球所有可复盘资源中的最大比例,近乎七成。

因此,水资源的利用质量和效益的高低,显得尤为重要。

但就目前全球水资源利用的现状来看,水资源面临着日益加剧的短缺问题。

首先,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对于饮用水的需求越来越高。

而水质受到工业化、农业化等影响,造成污染情况日益严重。

据统计,全球现有2.4亿人口生活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中国也有40多个城市面临水危机。

其次,工业用水量不断增加,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的利用依赖性增强。

然而,由于大部分工业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往往不遵循企业社会责任,长期处于污染状态,对厂区周边区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影响了生态环境和周边居民身体健康。

最后,农业领域也是重要的水资源利用领域。

但是,由于传统农业规模小、水资源利用比重小,并不存在太大的矛盾与问题。

现阶段,由于农业企业、生产和消费者等不同体系间的协作不充分,精细化管理落后,导致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总体来看,如何合理使用有限的水资源,研究水资源的科学有效的开发利用方式,是当前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水资源保护的需要水资源的保护,是为了保障未来的生态环境以及供给足够的水资源。

水资源保护工作需要针对水源保障、污染防治、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开展。

首先,水源保障是水资源保护的重中之重。

应当注重对水源的修复、保护与改善。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水,生命之源”这句话已被广泛传颂。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进程的不断加速,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问题日益突显。

如何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成为了世界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本文将从水资源的定义、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现状及其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一、水资源的定义水资源是指地球表面、土壤上下、空气中、各种生物体内的水体总称。

它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和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资源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地表水、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冰川融水以及人造水库等。

二、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现状及其影响1.水资源利用现状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也是各种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

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利用方式越来越不可持续,给世界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新报告,全球有将近四十亿人口缺乏足够的安全用水。

另外还有大量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被过度开采,导致许多河流和湖泊干涸、水资源恶化或污染等问题。

2.水资源保护现状水资源保护是指通过限制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可持续利用的过程。

然而,水资源的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水pollution污染日益严重,许多河流、湖泊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清澈与活力。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各国之间的水资源协调合作亟待推进。

3.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影响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的影响很广泛,直接关系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环境造成严峻影响,会导致干旱、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等问题。

而水资源的不适当地利用,会导致环境的破坏,由此而产生的影响还将进一步扩大。

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在未来的日子里自然界将会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

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措施1.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包括做好水分循环再利用、开展节水宣传教育、修建渗井,用于浸润地下水等工作。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水是人类生命的基石,也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任务。

一、水资源的利用1.农业用水农业是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要产业,是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农业生产中,水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也是其中消耗最大的资源之一。

因此,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业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首先,我们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了鱼池、渠道和配水设施等。

其次,我们还需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合理控制灌溉用水量,防止反渗漏和污染,尽可能避免水资源的重复利用。

2.城市用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用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在城市中,人们主要利用水进行生活和生产用途,因此,城市用水的管理需要尽可能的合理化。

城市用水主要涉及到给水和排水两个方面。

在给水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城市供水设施的建设,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在排水方面,我们则需要加强农村污水处理和城市污水处理。

将污水通过下水道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减少污染对水环境的危害。

二、水资源的保护1.加强水环境保护保护水环境是保护水资源的一个方面。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水环境的破坏也日益明显,水污染严重。

对此,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措施,维护水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首先,进行水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水环境的情况和趋势,采取相应的政策和行动。

其次,督促企业合法排放废水,加强水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最后,加强水资源和环境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和环保行动力。

2.水资源的节约水资源的节约是保护水资源的另一个方面。

人们对水的使用态度,直接影响着未来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方面。

因此,我们应把水资源的节约放在日常生活中。

从饮食起居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应该尽可能地节约用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b.海陆之间水交换的有效水量极小。 • c.参加全球水循环的水量极少。 • d.不同水体的循环速度相差很大。
2.2.2 水的社会循环
1. 水与人的关系
a.水是生命的摇篮。 b.水对调节自然环境有特殊的作用。 c.水是农业的命脉。 d.水是工业的血液。 e.水是城市发展繁荣的基本条件。
2. 水的社会循环(如下图所示:)
按取水点的位置分为岸边式、河床式和斗槽式。
• 岸边式:当河岸较陡、岸边有一定的取水深度、 水位变化幅度不大、水质及地质条件较好时采 用。
• 河床式:适于岸坡平缓、主流离岸较远、岸边 缺乏必要的取水深度或水质不好的情况。
• 斗槽式:适于河流缺水量大或泥砂量大、冰凌 严重的情况。
(2)移动式取水构筑物
可分为浮船式和缆车式。
• 浮船式:适用于水位变化幅度较大,涨 落速度再2m/h以下,枯水水深不小于 1.5~2m,水量平缓,流速较缓,风浪较 小的河段。
• 缆车式:适于水位涨落幅度较大且水流 速度及风浪较大,选用浮船有困难的情 况。
(3)山区浅水河流浅水构筑物
可分为低坝式和底栏栅式。
• 低坝式:适用于枯水期流量小,水层浅 薄,不通航,不放筏,且推移质较多的 小型山溪河流。
• 地下水位以下的岩石孔隙为重力水充满, 称为饱和带。地下水位以上至地表未被 地下水所饱和的一段为包气带。包气带 自上而下又分为毛细管水带、中间带 (吸着水和薄膜水)和土壤水带(吸着 水。具有实际开采价值的是饱和水带, 因为只有重力水才能被取水构筑物集取 (见P34图2-4)。
• 地下水可按其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 潜水和承压水三种类型。
2.4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工程
2.4.1 水源及其特点: 各种用水水源可分为两大类:地下水
源和地表水源。
• 地下水的特点:水质澄清、色度低、细 菌少、水温较稳定、变幅小、分布面广 且不易被污染,但水的含盐量和硬度较 高,径流量有限。
• 地表水的特点:浑浊度和水温变化幅度 较大,水质易受到污染;但是水的含盐 量及硬度较低,其他矿物质含量较少; 径流量一般较大,但水量和水质的季节 变化明显。
2.3.3 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社会因素
(1)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用水标准的提高 使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2)我国农用耕地需水量很大,农用水量 十分紧缺
(3)我国工业用水量增长极快,但是用水 效益很差
(4)地表水已有明显减缩 (5)地下水过量开采,水位降低 (6)水污染严重 (7)用水方式落后,水资源浪费惊人
• 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所有的 水。
• 狭义的水资源:是指在目前的社会 条件下可被人类直接开发与利用的 水。
2. 水资源的特征性
(1)流动性与溶解性 (2)再生性与有限性 (3)时空分布上的不均匀性 (4)社会性与商品性
2.1.2 地球上的水资源
1. 地球上的总水量
地球上的水的总量为14.6亿km3 ,其中 海洋、咸水湖等咸水量为14.21亿km3 , 占97.3%;淡水0.39亿km3 ,占2.7%。 淡水中有77.2%储藏在极地和冰川中; 约有22.4%为地下水和土壤中水;约有 0.35%在湖泊和沼泽中;大气中为0.01%; 江河中的淡水不到0.01%。
用水水源的选择是给水工程的关键。在选择时 应注意以下原则:
1. 首先应对当地水资源状况作充分的调查,所选 水源应水量充沛可靠,水质好,便于防护;
2. 符合卫生要求的地下水可优先作为生活饮用水 源考虑,但取水量应小于允许开采量;
3. 全面考虑,统筹安排,正确处理给水工程同有 关部门的关系,以求合理地综合利用开发水资 源;
4. 应考虑取水构筑物本身建设施工、运行管理时 的安全,注意相应的各种具体条件。
2.4.2 地下水取水
1. 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和类型 • 自然界中的水存在于大气层、地表及地
壳,分别称为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 • 水在地下岩石中的存在形式通常分为 气
态水、吸着水、薄膜水、重力水和毛细 管水。重力水就是通常所说的可用作水 源的地下水。
2. 淡水资源
(1)液态淡水:主要分为湖泊水、河流水、 沼泽水、土壤水和地下淡水,占全球总 淡水量的30.41%。
(2)固态淡水:指分布于两极地区、格陵 兰岛冰盖冰雪及高山上的冰川和积雪储 水,此外还有地下永冻带中的储水,占 全球总淡水量的68.7% 。
(3)气态淡水:指大气中的水。
3. 径流资源:全球径流现状
a.定义:
2.3 中国水资源状况
2.3.1 中国的水资源概况
• 1.水资源的定义
• 2.我国水资源现状
• 3.水量平衡公式:
• W=R+Q-D
• 其中:W——水资源总量
•——地下水资源量

D——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重复水量
2.3.2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1. 总量、人均、亩均特点 2. 地区分布特点 3. 年内及年际分布特点
2.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
(1)管井 (2)大口井 (3)水平集水管与渗渠 (4)复合井与辐射井
2.4.3 地表水取水
1. 影响地表水取水的主要因素: (1)河流的径流变化 (2)泥砂运动和河床演变 (3)河床的岩性、稳定性 (4)河流冰冻情况 (5)水工构筑物和天然障碍物
2.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分类: (1)固定式取水构筑物
• 底栏栅式:适于河床较窄,水深较浅, 河底纵向坡降较大,大颗粒推移质特别 多的山溪河流。
4. 海水资源:包括淡水资源、 化学资源、动力资源和水生 生物资源。
5. 水能资源:全球水能资源及 其利用
2.2 水的自然循环与水的社会 循环
2.2.1 水的自然循环
1、水循环(如下图所示:) a.定义:
2.2.1 水的自然循环
2、水循环量 3、水循环的基本特征
• a.全球多年平均总蒸发量等于总降 雨量。
第2章 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2.1 地球上的水资源
2.1.1 水资源的含义与特性
1. 水资源的含义:
• 第一种:可资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 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能在某 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可被利用。
• 第二种: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包 括水量(质量)、水域和水能资源。
• 第三种:世界水资源包括地球上所有的天 然水的总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