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按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产妇的健康史、孕产史、分娩中的异常情况、产后恢复情况。
2.评估产妇全身情况,有无寒战、发热、严重贫血或失血性休克。
3.评估产后出血量及初步评估产后出血原因。
4.评估产妇的身心状况。
5.了解辅助检查情况,如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等。
【护理措施】
1.观察产妇面色、表情、神志、四肢皮肤温度及生命体征变化。
2.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加强宫缩能迅速止血;(1)按摩子宫:①腹壁按摩子宫;②腹壁双手按摩子宫;③腹部-阴道双手压迫子宫法;按压时间以子宫恢复正常收缩并能保持收缩状态为止,遵医嘱使用宫缩剂。
(2)应用宫缩剂;(3)宫腔纱条填塞;(4)结扎盆腔血管;(5)髂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
3胎盘因素所致出血:正确处理第三产程,检查胎盘胎膜娩出是否完整,必要时协助医师做好刮宫术。
4.软产道损伤所致出血:按解剖层次缝合,彻底止血。
5.遵医嘱做好血液实验室检查及配血,必要时与相关科室联系会诊事项。
6.失血性体克的护理按“休克护理常规”相关内容;密切观察子宫收缩、膀胱充盈情况、阴道流血量,做好交接班工作。
6.抢救中应注意关注产妇及其亲属的情绪变化,给予安慰和鼓励。
【健康教育】
1.指导产妇掌握自行腹部按摩子宫、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的技能。
2.鼓励产妇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多进食含铁、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
3.做好出院健康教育,了解紧急就诊指征。
产科护理常规

• 1.执行产前一般护理常规。
• 9.嘱产妇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 2.按医嘱执行糖尿病患者饮食。
• 3.指导孕妇自数胎动,严密监测胎 心音、胎动的变化。
• 10.指导产妇母乳喂养,指导产妇 定期接受产科及内分泌科检查。
• 4.遵医嘱监测孕妇血糖及使用胰岛 素,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 5.重视孕妇主诉,密切观察有无低 血糖反应,发现情况立即报告医生。
为第一产程。初产妇平均需12~16 • 2. 注意胎心。正常胎心率为
小时,经产妇仅需6~8小时。
120~160次/min,宫缩时胎心加快
• 一、 关心体贴产妇,耐心安慰解 释,消除紧张情绪,做好心理护理。
或变慢。因子宫收缩时子宫壁血管 被压,血流受阻,松弛时血循环恢
• 二、 做产科检查 详细询问胎次、 生产史,注意身体一般状况,测血 压、体温、脉搏,检查腹部、胎心、 胎位、先露衔接程度、子宫收缩强 弱、持续及间隔时间、有无阴道流
5.患者回病房有应答反应后30分钟内 给予早开奶、皮肤早接触。
6.保持导尿管通畅,每日外阴消毒两 次。
7.每日测体温2次,连续3天正常者, 改每天1次。
正常分娩护理常规
• 第一产程
• 三、 严密观察产程 1. 观察宫缩
• 产妇有规律性的子宫收缩,间隔 时间5~6分钟,直到子宫颈口开全,
的强度、间歇时间和持续时间。乏 力或过强的宫缩应及时处理。
吸吮母亲乳头及大部分乳晕。
胎盘娩出。当胎盘娩出阴道口时,
• 十一、在保暖设备差时注意保暖,
双手握住胎盘,继续向一个方向旋
婴儿背部盖好毛巾。
转,使胎盘胎膜完整娩出,注意不
• 第三产程
可过早揉捏子宫或牵拉脐带,以免 胎盘部分剥离,导致大出血。
妇产科危重护理常规、应急预案、工作流程

第二节产后出血【护理常规】产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达500毫升以上为产后出血,可因胎盘滞留或残留、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撕裂、凝血功能障碍引起。
1、产妇平卧,吸氧,注意保暖.2、严密观察心率、呼吸、血压及阴道出血等,及时补充血容量。
3、如发现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等现象,立即报告医生,根据医嘱及时给药。
4、子宫收缩乏力者,立即腹部按摩子宫,按摩必须待子宫收缩好转,出血控制后才能停止,及时建立静脉通路,静脉滴注缩宫素.5、若子宫收缩良好仍有出血,应进一步检查软产道是否损伤,及时寻找出血原因,对症处理。
6、准备输液,配血、输血及急救物品,正确测量出血量.7、血止后应在产房观察2小时,随时注意观察宫缩、阴道流血及全身一般情况,病情稳定后送产后病房,做好床边交接班,继续观察24小时出血量.8、产后增加营养,酌情纠正贫血,遵医嘱给予抗感染药物。
【应急预案】1、产后出血≥500ml,按摩子宫(宫缩乏力),通知医师,测血压、吸氧、保暖,开放静脉通路(静脉留置针),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
2、正确执行各项医嘱,备好各种抢救用品。
3、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聚血盘),观察产妇生命体征、神志及瞳孔变化,做好记录,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有效措施。
4、做好产妇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5、做好交接班工作.【工作流程】【护理常规】妊高征患者血压≥21。
3/14.6kPa(160/110mmHg),蛋白尿≥5g/24h,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等先兆抽搐症状称为先兆子痫。
在上述严重征象的基础上进而有抽搐发生,或伴有昏迷,则称为子痫.1、病室要求:病室拉上窗帘,保持病室光线暗淡,患者戴墨镜避光。
床旁备子痫抢救盘,吸痰器.2、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有假牙者取下假牙。
3、特级护理,禁食,防止坠床.4、密切观察血压、呼吸、脉搏和尿量,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5、正确记录子痫抽搐时间、次数、持续时间及状况。
产后出血的评估及护理

失血性休克的处理
体位 给氧 保温 静脉通道 尿管 床旁监护
补充血容量 纠正酸中毒 心、血管活性药 防止肾功能衰竭 抗感染
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平卧位 ↓
立即通知医生,主任、护士长、备好抢救物品及药物,阴道检查用物 ↓
迅速建立两条有效静脉通路,遵医嘱予配血、输血、输液及应用药 物
子宫收缩乏 力性出血
产 后
胎盘剥离不全及胎盘滞留在子宫内,当徒手剥离 胎盘时,发现胎盘全部或部分与宫壁连在一起, 剥离困难
胎盘因素出血
出
发生在第二产程或孩子娩出后或者剖腹产术后持
血
续的阴道出血、色红、量多、子宫轮廓清晰、胎 软产道损伤性
盘完整
出血
在孕前或在妊娠期已有比较容易出血的倾向,胎 凝血功能障碍
失血性休克的处理v体位v给氧v保温v静脉通道v尿管v床旁监护n补充血容量补充血容量n纠正酸中毒纠正酸中毒n心血管活性药心血管活性药n防止肾功能衰竭防止肾功能衰竭n抗感染抗感染病人绝对卧床休息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平卧位平卧位立即通知医生立即通知医生主任护士长备好抢救物品及药物主任护士长备好抢救物品及药物阴道检查用物阴道检查用物迅速建立两条有效静脉通路迅速建立两条有效静脉通路遵医嘱予配血输血输液及应用药遵医嘱予配血输血输液及应用药物物给与氧气吸入给与氧气吸入保暖保暖监测生命体征监测生命体征心理疏导心理疏导安抚
胎盘因素
⒈胎儿娩出后过早或过重按摩子宫,促使胎盘娩 出,干扰了子宫的正常收缩和缩复,致胎盘部分 剥离,剥离面血窦开放而出血不止
⒉宫缩乏力或因膀胱充盈压迫子宫下段,致胎盘 虽已剥离而滞留于宫腔,影响子宫收缩止血
⒊宫缩剂使用不当或粗暴按摩子宫等,刺激产生 痉挛性宫缩,在子宫上、下段交界处或宫颈外口 形成收缩环,将剥离的胎盘嵌闭于宫腔内,妨碍 正常宫缩引起出血,血块多聚于子宫腔内,呈隐 性出血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评估孕产史及健康史,了解分娩全过程;评估产后出血的诱因。
2.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及生命体征。
评估患者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情况。
3.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二)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子宫收缩及膀胱充盈情况,观察阴道流血的颜色及量,寻找出血原因。
2.产后出血多者,应立即输液、输血,给予保暖。
尿潴留者给予导尿。
大出血者应特别注意预防感染给予抗生素。
3.子宫收缩乏力者,遵医嘱使用宫缩剂,并按摩子宫;子宫收缩好,阴道流血为鲜红者,应行产道检查,如有裂伤行伤口缝合,并给予平卧或头低脚高位预防休克。
4.凡多胎、双胎、晚期妊娠出血的患者,易发生产后出血,应遵医嘱给予宫缩剂。
24小时内密切注意宫缩和阴道流血情况。
5.嘱咐患者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尿潴留影响子宫收缩。
嘱咐患者改变体位宜缓慢,防止直立性低血压。
6.休克者按休克护理常规。
7.给予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
(三)健康指导
1.针对产后出血的不同原因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应对的信心。
2.指导患者按摩子宫以促进子宫收缩。
1。
产后出血急救护理措施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一般有观察病情、保持身心愉悦、注意休息、保持卫生、合理饮食等。
建议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有助于身体早日恢复。
1.观察病情:如果存在产后出血的情况,建议每天观察会阴伤口变化、阴道流血的情况,以了解身体的恢复情况。
2.保持身心愉悦:女性应保持身心愉悦,不可过度紧张、忧虑、愤怒,否则可能会使不良的情绪刺激身体,从而引起其他不适。
3.注意休息:如果出现该情况,女性应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不可熬夜或过度劳累,以免加重身体不适,使出血的情况更加严重。
4.保持卫生:女性应保持外阴的卫生,并定期清洁局部,还应勤换内衣内裤,以免细菌滋生而引发炎症,不利于身体的正常恢复。
5.合理饮食:饮食方面应注意食用清淡、营养的食物,而不宜摄入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如火锅、烧烤、冰淇淋等,否则可能会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身体不适。
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新鲜全血, 补充. J 、 血/ 纤维蛋白原或凝血酶原复仑沏、 顺 凝血因子。团
2 1 护理 评估 . 2 11 病史 重点收集与产后出血有关的病史, .. 如孕前所患
作 者单 位 :1 10 黑 龙江 省齐 齐哈 尔市 第 二医 院 l 60 6 兰静 ) 省齐 齐哈 尔市 妇 幼保健 院 ( 秀玲 韩 葛 利丽 庄林) 黑 龙江
1 临床观察
11 密切观察脉搏、 . 血压变化 产后短时间发生阴道大量出血 导致失血 胜休克而出现相应的症状 和体征。 在休克早期常常出现脉
21 诊断检查 .- 3 2 2 护理措施 .
评估产后出血, 观察阴道 出血是否凝固, 估计
出血量; 测量生命体征、 中心静脉压。 检查血常规, 凝血时间等。 出、
医用臭氧 自血疗法顺利完成 的有 效措 施。团 参考文献
【 叶任高, 1 】 陆再英. 内科学 第六版.0 4 5 — 5 20,7 6.
程做好医护配合, 访、 及回 心理指导、 宣传教育等工作。
3 结果
经过细心的治疗与护理 , 0 2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中1例 8
病患者取得 了预期 的良好效 果 , 功能恶化进 程得到 了缓解 , 肺 因 再 次急性发作而住 院的间期得 以延长, 取得 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 社会效益 。
产后出血 是指产妇在 胎儿娩 出2 h内出血 量超 过5 0 , 4 0 ml 是 产 科常见 的严 重并发症, 是产妇死亡 的重要原 因之一。 主要 病 因
的出血胜疾病、 重症肝炎 ; 人工流产史、 产后出血史 ; 妊娠期合并妊 高征、 前置胎盘、 胎盘早剥、 多胎妊娠; 产程过长、 软产道裂伤等。
一
2 21 预防产后出血 加强产前、 .. 孕期保健 , 定期接受产前 检查 , 高危患者应提前入 院; 重视分娩 期护理, 防止产程 延长, 注 意保护 会阴, 指导产妇 正确 使用腹压 ; 时正确处理 胎盘娩 出和 及 测量出血量; 加强产后观察和护理 , 定时测量产妇 的血压、 脉搏、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500m1称为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h内占阻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1、执行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2、抢救时需情绪稳定工作有序,立即通知医师,根据出血原因采取相应止血措施:如按摩子宫、建立静脉通道、注射宫缩剂、清理宫腔、缝合裂伤等。
3、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皮肤颜色、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等情况并详细记录。
4、安慰产妇、注意保暖、行平卧位和氧气吸入。
5、患者大量出血可根据医嘱输血和给药预防休克发生。
6、注意患者阴道流血量、观察有无血凝块、警惕DICo如有征象
立即通知医师同时做生化检查。
7、患者注意排空膀胱、必须时放置导尿管、观察尿量及性质。
8、若有宫腔排出物、注意保留并送病理检查。
9、患者出血停止后仍需严密观察一般情况、加强产褥期护理。
患者卧床休息、加强营养、纠正贫血、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出血的护理常规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子宫收缩及膀胱充盈情况,观察阴道流血的
颜色及量,寻找出血原因。
2.产后出血多者,应立即输液、输血,给予保暖。
尿潴留者给予导
尿。
大出血者应特别注意预防感染,给予抗生素。
3.子宫收缩乏力者,遵医嘱使用宫缩剂,并按摩子宫;子宫收缩好,
阴道流血为鲜红者,应行产道检查,如有裂伤行伤口缝合,并给予平卧或头低脚高位预防休克。
4.凡多胎、双胎、晚期妊娠出血的患者,易发生产后出血,应遵医
嘱给予宫缩剂。
24小时内密切注意宫缩和阴道流血情况。
5.嘱咐患者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尿潴留影响子宫收缩。
嘱咐患者改
变体位宜缓慢,防止直立性低血压。
6.休克者按休克护理常规。
7.给予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