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社戏》中考能力拓展练C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
第1课《社戏》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后附答案)

1.《社戏》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作业分层一:语言运用与积累1.根据拼音写汉字(重点词语积累)(1)piān pì (2)háng bèi (3)zhào lì(4)qīwǔ (5)kuān wèi (6)zhǔ fù (7)dài màn (8)lǐ shù (9)cuān duo (10)fú shuǐ (11)yǒng yuè (12)jiā juàn (13)hǎo dǎi情景化:jiǎo jié的月光如水般倾泻在寂静的大地上,梧桐树y ì lì在夜间,疏疏朗朗的枝叶,像是那深蓝的天空的温暖笑容。
2.根据意思写词语(重点词语积累)(1):回娘家探望父母。
(2):荒僻,交通不便。
(3):欺负。
(4):表示宽解安慰。
(5):表示招待不周到。
(6):礼节;礼貌的等级。
(7):在一旁鼓动人做某事。
(8):跳跃。
(12):不知道轻重,不论好坏。
(9):形容声音高低起伏、悦耳和谐而传播很远。
(10):高耸挺立。
(11):(月光)明亮洁白。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科学幻想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并不是无根无据、虚无缥缈的胡思乱想。
B.贵阳市开展“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以来,市容市貌的变化我是有目共睹的。
C.今年入夏以来酷热难熬,这使得原来滞销的空调一下子成了踊跃的商品。
D.一个学校如果需要考量长足的发展,不能只重视智育而怠慢德育和体育。
4.下列句子表达有误的一项是()A.保护和了解“社戏”这种传统艺术,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我们能否弘扬传统文化,关键在于各级部门的重视。
C.《社戏》是闻名世界的中国作家鲁迅的作品。
D.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冰雪比赛项目,有滑雪、冰球等7个大项组成。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第1课《社戏》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

1.《社戏》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作业分层一:语言运用与积累1.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文句中空白处相应的词语。
(1)一轮jiǎo jié( )的圆月,照耀着chán chán( )的流水,远处yìlì( )着黑色的群山,仿佛是yǒng yuè( )的铁的兽脊,想不到这样piān pì( )的所在,竟有如此美丽的景色。
(2)依着老友的zhǔfù( ),我zhào lì( )对他的jiājuàn( )多方照顾,从来不敢dài màn(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经过老师的讲解,我终于恍然大悟,明白了错误的症结所在。
B.愿意对我们絮絮叨叨的人,大多数都是爱我们的。
C.这一片新栽的小树现在还是疏疏朗朗,过几年就会绿树成荫了。
D.许多青少年痴迷于网络游戏,早出晚归,长时间待在网吧,对身心健康非常不利。
3.下列句子表达有误的一项是()A.借助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平台,贵阳参会企业签约项目金额达367 亿元。
B.科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重点在于早隔离、早治疗、早发现、早报告。
C.2021 年元旦、春节期间,贵阳拟围绕“爽爽贵阳·消费天堂”的主题,重点开展跨年迎新狂欢购等活动。
D.青春不仅是一个年龄阶段,更是一种砥砺前行、勇于担当的精神状态。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B.鲁迅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C.《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
《社戏》《藤野先生》均选自其中。
D.小旦、小生、小丑、老旦都是戏曲行当的角色,分别扮演年轻女子、年轻男子、滑稽人物、老年女子。
作业分层二: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一)课内精读阅读课文选段“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回答问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社戏同步测练习题(含答案)

社戏一、基础操练1.以下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所有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C) A.归省 (x ǐng)赤膊行辈(xíng)撺掇..B.凫水(h ú).C.蕴藻 (z ǎo).D.踱步(d ù).隐约洁白家属潺潺(ch án).旺相 (xi àng).忌惮 (d àn).疏郎舟楫底细( 分析: A 项“行”应读作“ háng”; B 项“凫”应读作“ f ú”,“郎”应写作“朗”; D 项“踱”应读作“ duó”。
)2.填入横线上的关系词语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A)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荒僻的,临河的小乡村;住户不满三十家,都耕田,捕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但在我是乐土:________我在这里 ________获得厚待,________能够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A.因为不只又B.因为所以才C.所以不只还D.不过因为才( 分析:第一层是因果关系,第二层是递进关系。
)3.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B)A.据业内专家估量,仅在我国,将来 5 年内大数据人材缺口就将超出130 万人以上。
B.“曲靖舰”不单是曲靖走向远洋的亮丽名片,也是曲靖市踊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表现。
C.三月的昆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节气就会有大量的中外旅客慕名前来。
D.因为电影《摔交吧!爸爸》以真感情人,使它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美。
( 分析: A 项语意重复,“超出”与“以上”应任删其一; C 项搭配不妥,应将“三月的昆明”改为“昆明的三月”; D 项缺乏主语,删去“因为”或“使”。
)4.挨次填入下边横线处的句子,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C)大千世界,千姿百,物流。
迅以____________ ,葛亮以 ____________,司迁以 ____________ ,文天祥以 ____________⋯⋯人生百,百人生,却不知“ ”里透着人生的真,也折射着人生的价。
中考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社戏》(同步习题解析版)

1 《社戏》(同步习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诓.骗( kuāng)逃遁.(dùn)桑梓.(zǐ)顿开茅塞.(sāi)B.停滞.(zhì)作揖.(yī)流俗.(shú)孜孜.不倦(zī)C.豢.养(quān)栈.桥(zhàn)遵循.(xùn)鸠.占鹊巢(jiù)D.懦.夫(nuò)掺.杂(chān)中.伤(zhòng)不省.人事(xǐng)【答案】D【解析】A.有误,“顿开茅塞”的“塞”应读作“sè”;B.有误,“流俗”的“俗”应读作“sú”;C.有误,“豢养”的“豢”应读作“huàn”,“遵循”的“循”应读作“xún”,“鸠占鹊巢”的“鸠”应读作“jiū”;D.正确。
故选:D。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绝壁膝盖脑怒欺侮B.困惑挑剔胆祛委曲C.叛徒诚肯鉴别宛转D.惊异鞠躬奖励家眷【答案】D【解析】A项“脑”应为“恼”;B项“祛”应为“怯”。
C项“肯”应为“恳”;D项正确。
故选:D。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
B.通过哈桑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使我懂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
C.航天员举着国旗,通过摄像机镜头送出了节日的问候。
D.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答案】C【解析】A.语序不对,将“圆梦”放在“追梦”之后;B.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C.正确;D.缺少宾语,在“灵活”后面加上“的特点”。
故选:C。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B.这次巴勒斯坦人士遭暗杀的事件,使得中东和平的前景再一次成为海市蜃楼....。
初中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社戏》拓展阅读及答案解析

《社戏》类文阅读大青衣胡玲①原本宁静的村庄突然热闹了,乡亲们雀跃着欢呼着,纷纷奔走相告:今晚李大户家请柳月如来唱戏。
②说起柳月如,在当地可谓声名赫赫,她是县剧团的名角,能听她唱戏,一睹她的风采,是很多人的梦想。
③日落黄昏,乡亲们潮水般涌向李大户家,青莲好奇地跟在人群后。
李大户家院里,灯火通明,高高的戏台前挤满了人,他们昂着头,瞪着眼,屏住呼吸,焦急地等待柳月如出场。
青莲猫起身子,铆着劲儿朝前钻,像一尾滑溜的小鱼儿,钻到了人群最前面。
④锣鼓铿锵,乐声四起,柳月如一袭飘逸的青色长裙,款款从幕布后走出来,身姿婀娜,莲步轻移,宛如踩在云端的仙女。
喧闹的人群瞬间寂静。
柳月如眼波流转,一跷兰花指,一抖水袖,行云流水,灵动自如。
柳月如轻启朱唇,黄鹂一样清脆婉转的声音脱口而出。
人们看呆了,听痴了,像木头人立在当地。
青莲尚小,看不懂剧情,听不懂戏文,可柳月如仿佛带着一股子魔力,深深诱惑着青莲,让青莲的目光无法从她身上移走。
她哭,青莲跟着哭;她笑,青莲也笑。
⑤戏散,柳月如谢幕退下,乡亲们依依不舍地离去。
青莲不走,她悄悄来到后台。
⑥柳月如对镜卸妆,从镜子里看到了身后的青莲。
小丫头,怎么还不回家?青莲紧盯柳月如,紧闭双唇不语。
柳月如回头,上上下下打量着青莲,见青莲面容清秀,身形纤细,眼神里有股子坚毅倔强劲儿,说,真是个唱青衣的好坯子。
可不管柳月如说什么,青莲就是不说话。
最后,柳月如问,愿意跟我学戏吗?青莲终于开口,愿意,我要唱戏,像你一样。
⑦青莲跟着柳月如学戏,大家都说青莲家祖坟冒青烟了,要知道,柳月如不轻易收徒的。
柳月如对青莲很严,唱念做打,手把手教青莲,青莲学得稍有不佳,必然受罚。
名师出高徒,十年勤学苦练,青莲成了剧团最出色的青衣。
她扮相清丽端庄,音色清澈圆润,表演细腻庄重,秦香莲、白素贞、王宝钏,所有青衣角色被她演绎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⑧不知从何时起,看戏的人少了。
台上,青莲卖力表演;台下,看客寥寥无几。
青莲的满腔激情,在日积月累中慢慢消散。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1课《社戏》同步练习C卷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1课《社戏》同步练习C卷一、积累运用 (共8题;共20分)1. (2分)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大抵(dǐ)归省(shěng)惧惮(dàn)怠慢(dài)B . 凫水(fú)松懈(xiè)撺掇(cuān)踱来踱去(duò)C . 行辈(háng)桕树(jiù)一哄(hǒng)潺潺(chán)D . 舟楫(jí)旺相(xiàng)漂渺(miǎo)皎洁(jiǎo)2. (2分)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 . 喧腾训戒啜泣瘦骨嶙峋B . 隐秘呐罕辜负恶运C . 酒酿缀连洗濯渴望不可及D . 糟蹋笼罩繁密险象叠生3. (2分)读《社戏》,“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其中“似乎““料想”、“也许”在文中的作用是()A . 表推测,表达“我”急于到达赵庄的心情。
B . 表推测,表达“我”愉快欢乐的心情。
C . 表想象,表达“我”急于到达赵庄的心情。
D . 表想象,表达“我”愉快欢乐的心情。
4.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明天下雨,我是骑车子去学校呢?还是乘公共汽车去学校呢?B . 教室里有四、五十个学生。
C . 通过看地图上等高线的分布和疏密情况,可以知晓大致的地形:等高线越密集,这一带的地势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这一带的坡度越缓。
D . “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
”5. (2分)(2018·乌鲁木齐)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运动,自有其力量之美。
而静,则是一种精神之美、觉悟之美、灵动之美。
静,_______自然之美的精彩呈现,_______内心修为的_______展示。
平心静气、心无旁骛,方能专注于_______本质、解析机理,从而抽丝剥茧,让问题迎刃而解。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1《社戏》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1《社戏》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怠慢(dài)皎洁(jiǎo)凫水(fù)欺侮(wǔ)B.蕴藻(zǎo)行辈(háng)宛转(wǎn)忌惮(dàn)C.旺相(xiàng)纠葛(gē)踊跃(yǒng)模样(mú)D.潺潺(chán)家眷(juàn)归省(shěng)弥散(mí)2.下列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1)母亲便宽尉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
()(2)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浮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3)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幽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4)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蓬。
()3.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
B.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
C.母亲便勉慰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
D.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近台没有什么空了,我们远远的看罢”。
阿发说。
B.其余的都是小船,不合用,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早都给别人定下了。
C.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D.双喜终于熬不住了,说道,怕他会唱到天明还不完,还是我们走的好罢。
5.【了解民俗文化】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在绍兴是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散文《社戏》中少年鲁迅在赵庄看到的戏便是社戏。
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安塞腰鼓中考能力拓展练C卷无答案新人教版

中考能力拓展练C卷-《安塞腰鼓》一、综合性学习(共2题,共9分)1.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请仿照示例,为你所在地区富有特色的一种民间艺术写一条宣传语。
要求:突出该民间艺术的特点,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示例:奔放欢快的二人转,好比是阳光、空气和水,是东北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zào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jiàn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好一个黄土高原! 好一个安塞腰鼓!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
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
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 (A.蔚为壮观B.叹为观止C.广为流传)。
(1)给加线字注音。
困倦( ) 战栗(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ào ( )热飞jiàn ( )(3)文段中有一个词的意思为“极度兴奋”,这个词是?(4)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二、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21分)1.(一)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艾叶香中寻玉佩邹凤岭①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
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
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 迎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
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
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
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
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
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棟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能力拓展练C卷-《社戏》
一、综合性学习(共4题,共11分)
1.
学习了《社戏》后,同学们一致认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有责任把我国的传统戏曲发扬光大。
为此,他们决定以“拯救戏曲”为题,举行一次主题班会。
(1)
(设计开场白] 请你为本次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
(50-100字)
(2)
(谈谈看法] 同学们针对“中国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请谈谈你的看法。
(3)
[认识脸谱] 在这次班会中,特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请你写出下列脸谱的行当。
______ ______
(4)
今天是公历 6 月20 日,也是我国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这个传统节日,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今天你也许会吃到粽子,但你的家乡可能没有赛龙舟了,现在,很多传统民俗正在被人们淡忘,你认为是要将这些传统民俗坚持传承下去,还是随它消亡?谈谈你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12分)
1.
(一)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①开船,在桥石上一②,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③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④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
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
如果给这几段文字加上小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看戏途中
渔火点点
月夜行船
水乡夜景
(2)
对画横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A.
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语言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纯真的精神世界。
心理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复杂的精神状态。
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3)
文中①②③④处应填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点磕夹飞
点敲混飞
磕点混箭
点敲夹箭
(4)
节选文字第二自然段的描写角度依次是( )
A.
味觉视觉听觉
嗅觉听觉视觉
嗅觉视觉听觉
味觉听觉视觉
(5)
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感受?正确的一项是( )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A.
惊喜惬意
迷茫困惑
沉醉忘我
孤独冷清
(6)
这几段文字的语言特点是( )
A.
冷峻犀利,富含人生哲理
华美绚丽,摇曳多姿,生动形象
清新自然,充满诗情画意
古朴典雅,委婉含蓄,表意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