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流行病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疾病 B.病人 C.人群 D.无病的人2.流行病学是【】A.研究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科学B.研究非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科学C.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及其分布的原因,以及制订预防、控制和消灭这些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对策与措施的科学D.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科学3.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使用最多的是【】A.观察法B.实验法C.理论法D.方法学研究4.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A.进行统计学检验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C.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D.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5.关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人群现场是流行病学主要的实验室B.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又称数理流行病学研究C.分析性研究可人为控制研究条件D.流行病学研究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价6.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7.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A.实验室方法 B.临床诊治方法C.现场调查与现场实验研究方法D.临床诊治与统计学方法8.流行病学研究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A.设立对照组 B.不设立对照组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D.盲法9.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不包括【】A.病例对照研究B.临床试验C.队列研究D.回顾性队列研究10.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 A.普查 B.抽查 C.队列研究 D.现患调查11.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A.年龄、性别和种族 B.职业、家庭和环境C.国家、地区和城乡 D.时间、地区和人间分布12.流行病学描述疾病分布最常用的指标是【】 A.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B.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C.发病率,死亡率,感染率 D.发病率,死亡率,罹患率13.衡量疾病危险程度的指标是【】A.患病率B.感染率C.引入率D.发病率14.某地流感爆发流行,经调查该地3789人中当月有837人发生流感,这些人中有14人曾在一个月前发生过感冒,计算得837/3789=22.1%,这个率应是【】A.罹患率 B.患病率 C.发病率 D.感染率15.1994年5月平山县发现喘憋性肺炎的流行,暴露总人口数为883 271人,经调查诊断发病例数共1478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 B.罹患率 C.时点患病率 D.感染率16.某县有人口 10万人,1997年因各种疾病死亡1000人。

基于历年考题的流行病学考试复习资料

基于历年考题的流行病学考试复习资料

基于历年考题的流行病学考试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C )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B.无症状的健康人;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D.传染病患者;E.亚临床型病人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普查优点的是( B )A.早发现、早诊断病人;B.验证病因;C.普及医学知识;D.为病因分析研究提供线索;E.抽样误差小3、在现况研究过程中,按抽样方案抽中的调查对象没有找到,而随意以其他人代替,从而破坏了调查对象同质性的偏倚属于( E )A.混杂偏倚;B.调查员偏倚;C.回忆偏倚;D.测量偏倚;E.选择性偏倚4、在队列研究中,随访资料与基线资料相比更着重收集( D )A.暴露因素;B.对象的个人生活习惯;C.对象的家庭疾病史;D.结局变量;E.家庭环境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暴发调查特点的是(A )A.复杂性;B.现场特点;C.实用性;D.及时性;E.重复性6、疾病三间分布是指( B )A.年龄、性别、季节分布;B.时间、地区、人群分布;C.年龄、季节、地区分布;D.病因、宿主、环境分布;E.年龄、地区、人群分布7、对某地40万人进行某病普查,共查出病例60人,因此得出( B )A.该地该病发病率为15/l0万;B.该地该病患病率为15/l0万;C.该地该病罹患率为15/10万;D.该地该病累积发病率为15/10万;E.该地该病续发率为15/10万,8、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中,为了组织方便和节约费用,最合适的抽样方法是(D )A.单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E.多级抽样9、影响筛检试验阳性预测值的是(B )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患率; D.死亡率;E.治愈率 10、假如某因素与某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的OR值为0.3(P<0.01),最可能的解释是( B )A.该因素与该病无关联;B.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保护因素;C.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D.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但作用不大;E.该因素不是该病的致病因素11、流行病学实验选择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则不包括( B )A.选择对干预措施有效的对象;B.选择预期发病率低的对象;C.选择干预对其无害的对象;D.选择能将实验坚持到底的对象;E.选择依从性好的对象12、以下不属于病因推断准则的是( E )A.关联的强度;B.终止效应;C.关联的可重复性;D.关联的合理性;E.剂量-时间关系;1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队列研究特点的是( C )。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1、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2、发病率(I、incidence rate):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3、罹患率(attack rate):也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4、患病率(P、prevalence):亦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5、散发(sporadic):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6、流行(epidemic):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7、暴发(outbreak):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病人。

8、地方性:称地方病,指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相对稳定并经常发生的疾病。

9、移民流行病学:是通过比较移民人群、移民地当地人群和原居住地人群的某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分析该病的发生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它是一种综合描述疾病三间分布的方法。

10、危险因素: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精神心理以及遗传等。

11、概率论因果观:因果联系是一种“或然性”,即确定的原因导致不确定的结果。

12、混杂偏倚(confounding bias):是指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在估计暴露与疾病之间的联系时,受到一个或多个既与研究的疾病有密切关系又与暴露因素有密切联系的潜在危险因素的影响,从而歪曲(低估或高估)了所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

13、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三间分布的特征,进而提出病因假设和线索。

14、现况调查(prevalence survey):指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特定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变量的资料,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与疾病分布有关的因素。

流行病复习资料精华版

流行病复习资料精华版

分析方法可以说明同一时期死亡率的变化。( )
四、单选题
1.发病率的定义是( )A.某一时期内发生某病新旧病例的频率 B.某一时期内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
率 C.某一时期内患某病频率 D.某一时期内所有患病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E.某一时期内某病发病
人数占病人的比例
2.患病率的定义是( )A.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B. 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
7. 疾病负担
二、填空题
1. 疾病的分布指疾病在


的分布特征。2.患病率也

,计算该率的分子为
。3.计算某病发病率的分子为

4.呈现周期性病率或死亡率时,首先应注意两组人群的
是否

同。6.确定某病在某地区是否属于散发,应参照当地
该病的发病率。7.描述疾病流行
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值。3.感染率:是指在检查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的比
例。4.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一般为1年)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5.病死率:表示一定时间内患某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者的比值。6.流行:是指某地区某病发病率显
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7.疾病负担:是指发病以及疾病所造成的残疾(失能)和过早死亡给
5.疾病与病因因果关系论证强度最大的研究方法是( )
A.生态学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横断面研究
E.临床
试验
6.下列属于分析性研究方法的是( )
A.现况调查
B.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C.生态学研究 D.现场试验
E.理
论流行病学
五、简答题1.流行病学定义包含哪些基本点?2.临床流行病学常见的研究设计类型有哪些?3.临床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部分666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部分666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名称解释部分第一部分、往年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20 分)1、长期趋势: 也称长期变异,是对疾病动态的连续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观察,在这个长时间内观察探讨疾病的病原体、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等的变化或它们同时发生的变化情况。

2、类实验:不能作到随机分组或没有平行对照的实验。

3、金标准: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可靠方法。

4、行为:是指人或动物为适应环境生存所作出反映或活动,它是脑功能或内在心理需要的外部表现。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12 分)1、简述普查的优点与缺点。

答:普查的优点:(1)调查对象为全体目标人群,不存在抽样误差;(2)可以同时调查目标人群中多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3)能发现目标人群中的全部病例,在实现“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的同时,全面地描述疾病的分布与特征,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

缺点:(1)不适用于患病率低且无简便易行诊断手段的疾病;(2)工作量大,工作不易做细,难于保证调查质量。

(3)费时、费力、成本高。

2、简述常用因果推断标准。

答:(1)关联的时间顺序;(2)关联的强度(3)关联的重复性(4)关联的合理性(5)研究的因果论证强度。

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20分)1、疾病的季节性:指疾病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

2.安慰剂效应:是指某些研究对象,由于依赖医药而表现的一种正向心理效应,这种心理效应甚至可以影响生理效应。

3.正确指数:是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减去1,表示筛检方法发现真正病人与非病人的总能力。

4.行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是研究行为因素与行为相关的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改变行为因素促进和维护、预防疾病,同时进行措施效果评价。

二、简答题(每题6 分,共12分)1、简述现况研究的优缺点。

答:优点:(1)研究结果有较强的推广意义,以样本估计总体的可信度较高;(2)结果具有可比性;(3)一次调查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

流行病复习资料-题库

流行病复习资料-题库

流行病第一章绪论三、判断题(正确打“√” ,错误打“×” )1.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的实践者是流行病学工作者。

()2.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病人群体。

()3.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内容是各种临床问题,包括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以及影响因素等,不包括临床决策和临床经济学评价等问题。

()4. DME是临床流行病学所特有的内容。

()5. 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群群体,而临床研究的对象是病人个体。

()四、单选题1.接种牛痘的发明者是()A.詹姆斯·林德 B.琴纳 C.约翰·斯诺D.峨嵋山人 E.李时珍2. 应用标点地图的方法论证了当年伦敦宽街霍乱流行与水井的关系的是()A.詹姆斯·林德B.琴纳C.约翰·斯诺D.峨眉山人E.李时珍3. 关于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开创了慢性病病因学研究的是()A.约翰·斯诺 B.Doll和Hill C.James Lind D. Ignaz Philipp SemmelweisE. 琴纳4. 通过对坏血病的治疗研究开创了临床试验的先河的是()A.约翰·斯诺 B.Doll和HillC. James Lind D. Ignaz Philipp Semmelweis E. 琴纳5.疾病与病因因果关系论证强度最大的研究方法是()A.生态学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D.横断面研究 E.临床试验6.下列属于分析性研究方法的是()A.现况调查 B.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C.生态学研究 D.现场试验 E.理1.×2.√3.×4.×5.×四、单选题1.B 2.C 3.B 4.C 5.E 6.B第二章疾病的群体现象三、判断题(正确打“√” ,错误打“×” )1.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认识疾病的流行特征,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2.发病率是指新旧病例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周期性:疾病经一定的年限发生一次流动,并具有规律性,称为疾病的周期性。

短期波动:又称爆发或时点流行。

在一个集体或固定人群中,短时间内某病发病数突然增多,称为短期波动。

患病率:亦称现病率、流行率。

是指在特定时间内观察人口中某病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抽样调查:是用客观的方法,从某一总体人群中抽取一部分人进行调查,并作其结果去推论总体。

普查:是指在特定时间对特定范围内的全体人员进行的调查。

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通常用年)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频率及其决定因素的科学。

流行:是指某病在某地、某时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同一病散发发病率水平。

爆发:在一个集体或固定人群中,短时间内某病发病数突然增多,称为爆发。

现况调查:又称横断调查,它是一种在短时间内(或某一时点)调查一个特定人群中的疾病或健康状态,以及相关因素的断面情况,通过对资料的整理与描述,去揭示其分规律及特点、影响因素及潜在因素。

队列研究:即选择两组人群,一组为暴露人群,另一组为非暴露人群,然后随访观察、比较两组人群中某疾病的发病率(或此疾病导致的死亡率),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疾病有无因果联系及其联系大小。

病例对照研究:是通过选择患者某病和未患该病的人群,分别调查其既往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危险因素的情况及程度,以判断暴露危险因素与某病有无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二、填空题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观察性研究或非实验性研究、实验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

2、描述疾病分布重要的指标有(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

3、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在(人群、地区及时间)的存在特征。

4、疾病的时间分布形式可分为(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动)。

5、疾病的人群分布可从以下方面描述(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和民族、社会阶层及行为)_。

6、队列研究选择的两组人群是(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

7、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有(散发、流行_和爆发)_。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考试必过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考试必过

1. 简述统计学联系与因果联系的区别。

1. 统计学联系:两者的联系消除了抽样误差因果联系:必须具备统计学系,同时还必须排除是由各种偏倚引起,并且符合因果推断标准。

2. 简述病因判断的常用标准。

2.(1)关联的时间顺序(2)联系的强度(3)剂量-反应关系(4)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5)关联的可重复性(6)关联的合理性(7)暴露终止效应3.简述流行病学实验的分类其设计原则。

3. 分类 1.临床试验 2.现场试验 3.社区干预试验设计原则:设立对照;随机化;盲法。

4.什么是筛检?常用的评价指标有哪些?4.筛检:是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它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人,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

评价指标:真实性: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阴性)率,阳性阴性似然比,约登指数可靠性:变异系数,符合率,KAPPA一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5. 简述RCT的基本原理及主要用途.5. RCT 即随机化对照试验,是在病人中进行的,通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而确定某项治疗或预防措施的效果与价值的一种前瞻性研究。

基本原理:选定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住院病人或非住院病人),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施加某种预防或治疗的干预措施后,随访并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病人的发病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预防或治疗效果。

主要用途:治疗研究诊断研究筛检研究预后研究病因研究试述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1)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调查他们发病前对某个(或某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以研究该疾病与这个(或这些)因素的关系。

优点:l所需样本量小,病例易获取,因此工作量不大,所需人力物力较少,易于进行,出结果快2可以同时对一种疾病的多种病因进行研究3适合于对病因复杂、发病率低、潜伏期长的疾病进行研究4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对治疗措施的疗效与副作用做出初步的评价缺点l由于受回忆偏倚的影响,选择合理的对照又比较困难,因此结果的可靠性不如队列研究2不能计算暴露与无暴露人群的发病率,只能计算OR试述混杂偏倚的产生及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历年考题的流行病学考试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C )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B.无症状的健康人;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D.传染病患者;E.亚临床型病人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普查优点的是( B )A.早发现、早诊断病人;B.验证病因;C.普及医学知识;D.为病因分析研究提供线索;E.抽样误差小3、在现况研究过程中,按抽样方案抽中的调查对象没有找到,而随意以其他人代替,从而破坏了调查对象同质性的偏倚属于( E )A.混杂偏倚;B.调查员偏倚;C.回忆偏倚;D.测量偏倚;E.选择性偏倚4、在队列研究中,随访资料与基线资料相比更着重收集( D )A.暴露因素;B.对象的个人生活习惯;C.对象的家庭疾病史;D.结局变量;E.家庭环境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暴发调查特点的是(A )A.复杂性;B.现场特点;C.实用性;D.及时性;E.重复性6、疾病三间分布是指( B )A.年龄、性别、季节分布;B.时间、地区、人群分布;C.年龄、季节、地区分布;D.病因、宿主、环境分布;E.年龄、地区、人群分布7、对某地40万人进行某病普查,共查出病例60人,因此得出( B )A.该地该病发病率为15/l0万;B.该地该病患病率为15/l0万;C.该地该病罹患率为15/10万;D.该地该病累积发病率为15/10万;E.该地该病续发率为15/10万,8、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中,为了组织方便和节约费用,最合适的抽样方法是(D )A.单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E.多级抽样9、影响筛检试验阳性预测值的是(B )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患率; D.死亡率;E.治愈率 10、假如某因素与某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的OR值为0.3(P<0.01),最可能的解释是( B )A.该因素与该病无关联;B.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保护因素;C.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D.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但作用不大;E.该因素不是该病的致病因素11、流行病学实验选择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则不包括( B )A.选择对干预措施有效的对象;B.选择预期发病率低的对象;C.选择干预对其无害的对象;D.选择能将实验坚持到底的对象;E.选择依从性好的对象12、以下不属于病因推断准则的是( E )A.关联的强度;B.终止效应;C.关联的可重复性;D.关联的合理性;E.剂量-时间关系;1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队列研究特点的是( C )。

A.能准确计算发病率;B.由“因”及“果”;C.适用于暴露多,发病率低的的疾病研究;D.设立对照组;E.能确证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因果联系及联系程度。

14、在100名血吸虫病人中,60名有游泳戏水的历史,据此可以推断( C )A.游泳戏水是血吸虫最主要的感染方式;B.游泳戏水引起的血吸虫病发病率为60%;C.该组血吸虫病人中,60%有游泳戏水的历史;D.避免在疫水中游泳戏水可使60%的人不患血吸虫病;E.游泳戏水得血吸虫病的可能性较其他途径高60%。

15、在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果对照组中选人过多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可能会( D )A.高估RR值;B.高估OR值;C.低估RR值;D.低估OR值;E.对结果影响不大 16、某地一项有关高血压的横断面研究表明:男性45~55岁组有高血压者占13%,女性占15%。

从而得出结论,该年龄组男性患高血压的危险性较女性小。

该结论(C )A.正确;B.不正确,因没区分发病率和患病率;C.不正确,因为未用率作性别间比较;D.不正确,因为没有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队列的影响;E.不正确,因为无对照组 17、以下不属于流行病学特征的是(E )A.群体特征;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预防为主的特征;D.对比的特征;E.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1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抽样调查的优点的是( E )A.调查费用相对较少;B.出结果速度快;C.结果正确性高;D.不适宜于少见病的研究;E.覆盖面大 19、现况研究中偏倚的控制不包括(B )A.随机选取研究对象;B.任意选择研究对象;C.检测标准和要求力求一致;D.统一培训调查员E.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和受检率 20、对某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时,最初选择的研究对象应该是(B )A.发现患该病的人;B.未患该病的人;C.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D.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E.具有该病家族史的2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流行病学实验对照设立方式的是( C )A.有效对照;B.自身对照;C.分层对照;D.安慰剂对照;E.交叉对照 22、某病患病率是指( C )A.某病新发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B.某病曾患病的总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C.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D.所有疾病患病人数/年平均人口数;E.某病患病人数/年平均人口数。

23、某镇多年未发现伤寒,某年秋季发现一例伤寒后,在同一街道相继发生了5例二代伤寒病例,这可能是伤寒的一起(B )A.散发;B.爆发;C.流行;D.大流行;E.复发 24、下列选项中,使某疾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比值增大的是( B )A.病死率高;B.该病病程长;C.该病病程短;D.暴露时间长;E.多次暴露。

25、筛检的目的不包括( E )A.早发现某病的可疑患者,早治疗;B.确定高危人群;C.提供人群的患病率资料;D.研究疾病的自然史;E.初步验证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26、下列关于RR,说法错误的是( E )A.RR 大于1,正相关;B.RR具有较高的病因学意义;C.RR等于1,不相关;D.RR小于1,负相关;E.RR具有较高的临床学意义。

27、暴发调查的原则是( D )A.优先性;B.科学性、时效性;C.一致性;D. A和B;E.B和C 28、流行病学实验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标不包括( E )A.入院救治率;B.治愈率;C.保护率;D.效果指数;E.有效率29、队列研究最大的优点是(C )A.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B.发生偏倚的机会多;C.直接地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D.控制混杂因子的作用易实现;E.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 30、以下不属于实验流行病学特点的是( C )A.前瞻性研究;B.必有干预措施;C.可以没有干预措施;D.严格随机分组;E.必有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31、选择100例新诊断的结肠癌病例与200例需做整形手术的病人进行饮酒史的比较,探讨饮酒与结肠癌的关系,这样的研究设计属于( A )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临床试验;D.现况调查;E.筛检试验 32、试验标准确定后,诊断结果的阳性预测值取决于( C )A.灵敏度;B.特异度;C.患病率;D.符合率;E.约登指数 33、某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关于脂肪摄入与男性前列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选择高脂肪和低脂肪摄入者各100名,从65岁对他们随访10年。

在随访期间,高脂肪摄入组中有10人、低脂肪摄入组中有5人被诊断患有前列腺癌。

请问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比(高脂摄入组比低脂摄入组)是(A)A.2.0;B.0.75;C.1.0;D.1.5;E.0.5 34、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A )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C.提供诊断依据;D.不涉及药物治疗;E.不研究疾病预后35、从某市若干个工厂中随机调查一个,在该厂再按不同工种抽一定比例的工人进行某病患病率的调查,属于( D )A.单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整群抽样;D.多级抽样;E.系统抽样 36、流行病学中的偏倚是指(B )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逻辑误差;E.数据误差 37、对某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时,最初选择的研究对象应该是(B )A.发现患该病的人;B.未患该病的人;C.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D.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E.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38、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C )A.抽样调查是一种观察法;B.整群抽样适用于大规模调查;C.单纯随机抽样所得代表性最好;D.普查不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E.抽样调查比普查覆盖面 39、一次简单的同源爆发的特点是(A )A.所有病例都集中在最短与最长潜伏期之间;B.流行持续时间长,并有二代以上病例;C.病例分批出现,可以划分成代;D.两者均是;E.两者均否 40、下列指标中最适合描述妇女激素替代疗法后十年内患乳腺癌的可能性的是( B )A.患病率;B.危险度;C.病死率;D.发病率;E.十年生存率 41、关于筛检的应用,正确的是( A )A.在表面健康人群中发现可疑的肺结核患者;B.某幼儿园的一次食物中毒的调查;C.对个别发生的肺结核病人进行调查;D.调查某学校乙型肝炎感染情况,但不必调查该校的全部学生;E.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肝癌; 42、流行病学实验选择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则不包括( B )A.选择对干预措施有效的对象;B.选择预期发病率低的对象;C.选择干预对其无害的对象;D.选择能将实验坚持到底的对象;E.选择依从性好的对象 43、某镇多年未发现伤寒,某年秋季发现一例伤寒后,在同一街道相继发生了5例二代伤寒病例,这可能是伤寒的一起( B )A.散发;B.爆发;C.流行;D.大流行;E.复发44、以下不属于病因推断准则的是(E )A.关联的强度;B.终止效应;C.关联的可重复性;D.关联的合理性;E.剂量-时间关系 45、队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D )A.描述疾病分布特征,寻找病因线索;B.探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检验病因假说;C.探讨干预措施在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效果及差别,评价干预效果;D.观察并比较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情况及其差别,检验病因假说;E.描述疾病组与对照组的分布特征,进行临床比较 46、一项食管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成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在150例病例组中80例有慢性胃灼热,而300例对照组中20例有慢性胃灼热,则病例组慢性胃灼热的暴露率为( A )A.80/150;B.20/280;C.20/300;D.(80×280)/(20×70);E.(80×100)/(70×350);47、在13题中,慢性胃灼热的OR值为( D )A.80/150;B.20/280;C.20/300;D.(80×280)/(20×70);E.(80×100)/(70×350) 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特异度也称真阴性率;B.特异度也称假阴性率;C.特异度也称真阳性率;D.特异度也称假阳性率;E.特异度与灵敏度之和等于约登指数 49、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D )A.队列研究不易发生偏倚;B.队列研究可直接计算发病率;C.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是材料易于收集;D.队列研究常用于探索罕见疾病的各种因素;E.病例对照研究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结果 50、假定某病的患病率为10‰,用某项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90%的筛检试验检查1000人的人群,则误诊人数为( D )A.891;B.198;C.2;D.99;E.10751、试验标准确定后,诊断结果的阳性预测值取决于( C )A.灵敏度;B.特异度;C.患病率;D.符合率;E.约登指数52、对漏诊后果严重的疾病,要求筛检试验( A )A.灵敏度高;B.灵敏度低;C.特异度高;D.特异度低;E.真阴性率高二、填空题;1、偏倚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2、Mill病因推断形成病因假设的四项法则包括: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排除法;3、筛检方法真实性的评价指标:灵敏度(或真阳性率);特异度(或真阴性率);约登指数、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