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
流行病学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流行病学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传染病的预防性措施最合适的含义是A、指疫情未出现时,针对病原体可能存在的实体或可能受病原体威胁的人群所采取的预防措施B、对疫情存在时的措施C、针对传播途经的措施D、针对传染病病人的措施E、对疫情出现后的措施正确答案:A2、天花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主要有利条件是A、有行之有效的免疫手段B、动物间五天花病毒宿主C、天花患者是主要传染源D、无病毒携带者E、人群对天花普遍易感正确答案:A3、某医院收入1痢疾患者,该患者在入院时又感染了白喉杆菌。
入院后发生白喉,这属于:A、交叉感染B、自身感染C、医源性感染D、带人感染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4、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B、提供诊断依据C、研究疾病的病因学D、不涉及药物治疗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正确答案:A5、与队列研究相比,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某病的可疑因素的作用的主要缺点是:A、在确定所研究疾病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B、花费昂贵,并且拖延时间较长C、难于保证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D、较难获得对照E、在确定可疑因素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正确答案:E6、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长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A、个案调查B、现况调查C、典型调查D、爆发调查E、问卷调查正确答案:B7、在队列研究中,不可避免的偏性是A、信息偏性B、测量偏性C、选择偏性D、失访偏性E、混杂偏性正确答案:D8、关于前瞻性队列研究基本特征的叙述,下列哪项最恰当?A、调查者必须选择病例和对照,并测量暴露B、调查者必须比较队列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C、调查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开始研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D、调查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已存在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加以分组,并能发现该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E、调查者必须在研究开始时就分清人群队列正确答案:C9、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的分布有严格的地方性,因此该病主要分布在南方12个省(市区),说明与该地的环境有关,这种现象确切称为A、自然地方性B、地方高发性C、自然疫源性D、统计地方性E、外来性正确答案:A10、连续传播造成的流行或爆发的特点是A、病例分批出现,可以划分成代B、发病曲线突然升高,很快下降C、有一个流行高峰D、全部病例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E、流行曲线一般不留拖尾现象正确答案:D11、下列哪项不是人工自动免疫使用的制剂?A、麻疹活疫苗B、卡介苗C、脊髓灰质炎活疫苗D、白喉类毒素E、丙种球蛋白正确答案:D12、HIV感染人数最多的是A、血友病病人B、卖淫女C、性病病人D、归国人员E、静脉药瘾者正确答案:E13、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一级预防?A、合理营养B、消除病因C、定期复查D、保护环境E、预防接种正确答案:C14、在诊断试验中,并联试验是指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A、诊断时,其中只要一个试验有一个阳性即诊断为阳性B、同时使用两个试验C、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每个试验都有阳性时才诊断为阳性D、同时使用两个以上的试验E、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阴性即诊断为阴性正确答案:A15、在一个比较稳定的人群,某病患病率的增加下列正确的是A、该病的病程肯定增加B、以该病的发病率与病程的乘积增加C、该病的死亡率增加D、该病的病程缩短E、该病的发病率肯定增加正确答案:B16、在A、B两组人群中进行筛选、假定筛选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已知的,A人群患病率为lO%,B人群为1%,则下列哪种结论是正确的?A、A人群阳性结果者中真阳性的比例低于B人群B、A人群中特异度低于B人群C、A人群中可靠性高于B人群D、A人群阳性结果者中假阳性者所占比例低于B人群E、A人群中灵敏度高于B人群正确答案:D17、在Framingham研究的最初检查中,人们发现30一44岁男女两组人群的冠心病患病率均为5%,那么,该年龄组男女两性具有发生冠心病同等危险的结论是:A、不正确的,因为没有对照组B、不正确的,因为没有区分发病率和流行率C、不正确的,因为当要求用率来支持这一推论时却采用了百分比D、正确的E、不正确,因为没有识别可能的队列现象正确答案:B18、在联合诊断试验中,平行试验是指:A、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只要一个试验有一个阳性即诊断为阳性B、同时使用两个试验C、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每个试验都有阳性时才诊断为阳性D、同时使用两个以上的试验E、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只要一个试验有一个阴性即诊断为阴性正确答案:A19、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组合是A、年龄、肥胖、遗传、性格B、高血压、高胆固醇、肥胖、吸烟C、高血压、环境、遗传、紧张D、年龄、性格、糖尿病、吸烟E、高血压、肥胖、年龄、性别正确答案:B20、某病在当地居民的发病率均高,并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其他地区相似人群该病的发病率低或不发病;外来人进入该地后发病率逐步增加并与当地居民接近;迁出该地的居民发病率降低,说明这种疾病是A、性传播性疾病B、遗传性疾病C、非传染病D、与地理环境无关E、地方性疾病正确答案:E21、下列哪项不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特性A、对脂溶剂和酸性敏感,但对温度有一定耐受性B、基因组为双链DNAC、汉坦病毒间存在有较广泛的交叉抗体反应D、包膜糖蛋白具有血凝活性E、目前至少发现有6种抗原性明显不同的血清型正确答案:B22、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抽样调查要进行随机分组B、抽样调查的结果可以提供某病的病因线索,供分析流行病学研究C、普查可以验证病因假设D、研究变量最好使用主观指标E、现患研究通常设立对照组正确答案:B23、普查妇女乳腺癌时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B、罹患率C、期间患病率D、发病专率E、时点患病率正确答案:B24、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A、亚临床型病人B、人群C、病人D、健康人E、疾病正确答案:B25、个例调查的内容不包括A、采取可行的有效的防治措施B、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C、追查传染来源和可能的传播途径D、核实诊断E、查明密切接触者,确定疫源地的范围正确答案:B26、筛检诊断时间与临床诊断时间之差被解释为因筛查而延长的生存时间,这种偏倚称为A、病程长短偏倚B、领先时间偏倚C、信息偏倚D、混杂偏倚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27、为了预防麻疹发生,进行人工自动免疫最佳时期在A、接触麻疹病人后5天B、生后8-12月C、半岁以内D、3岁E、5岁以上正确答案:B28、下列哪种是最重要的医院感染的传播媒介?A、手B、医疗器械C、衣物D、饮水E、食品正确答案:A29、在进行药物疗效分析研究时A、只要求试验组有统一的标准B、诊断标准过宽易混入假阴性C、诊断标准过宽易混入假阳性D、病诊断不需要有统一的标准E、只要求对照组有统一的标准正确答案:C30、下列哪条不是狂犬病毒的特征A、其血凝素是一种脂蛋白,能与新生小鸡和鹅红细胞凝集B、鸡胚对本病毒敏感C、可被日光紫外线、超声波等破坏D、病毒形态呈圆形、因而被划为弹状病毒组E、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正确答案:D31、下列表达哪项是错误的A、并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B、诊断试验的可靠性是指同一方法在同样条件下,多次对相同人群进行调查,结果的恒定性C、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相符合的程度D、误诊率又称为假阳性率E、串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正确答案:E32、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意义,选用A、归因危险度百分比B、相对危险度C、特异度D、人群归因危险度E、绝对危险度正确答案:A33、传播途径是指A、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B、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的过程C、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D、传播机制包括三个阶段,病原体从宿主排出,污染外界环境与病原体侵入新的易感者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34、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在有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当地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决定,可采取下列哪一项除外的紧急措施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或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B、停工、停业、停课C、停水、停电D、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E、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正确答案:C35、慢性病原携带者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A、所携带病原体的类型B、病原携带者的职业、个人卫生习惯以及当地卫生防疫工作的质量C、病原携带者的活动范围D、排菌数量的多少E、排菌持续时间的长短正确答案:E36、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主要取决于A、人们与受感染动物接触的机会B、人们与受感染动物接触的机会和密切程度C、人们与受感染动物接触的密切程度D、动物传染源的种类E、动物传染源的密度正确答案:B37、下列哪项不是爆发终止的条件A、暴露者已明显减少或已没有B、易感者已明显减少或已没有C、接触者已进行预防接种D、传递环节中断E、污染源已被消除正确答案:C38、我国1989年规定法定报告的病种中属于甲类的是A、霍乱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流行性乙型脑炎D、流行性感冒E、病毒性肝炎正确答案:A39、预防流感的主导措施是A、对病人做到“三早”B、加强对流感疫情和病毒变异的监测C、应用灭活疫苗D、应用与流行型相同的减毒活疫苗E、应用化学药物预防正确答案:B40、如果某项检验指标高滴度与疾病有联系时,将诊断标准降低一个稀释度则很可能会导致A、灵敏度、特异度都减少B、灵敏度增加,特异度则根据周围情况增加或减少C、特异度减小而灵敏度增加D、灵敏度减小而特异度增加E、灵敏度和特异度都增加正确答案:C41、关于相对危险度,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相对危险度的取值范围在0-∞之间B、相对危险度等于1,说明暴露与疾病无联系C、相对危险度为0.001时,比相对危险度为1.1时的联系强度更弱D、相对危险度小于1,说明其间存在负联系E、相对危险度大于1,说明其间存在正联系正确答案:C42、两名儿科医生想研究一个新的用来证明链球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王医生用标准的传统检查,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96%,李医生用新的检查,灵敏度为96%,特异度为96%,如果对200名病人实施两种检查,则:A、王医生比李医生检查出更少的链球菌感染者B、王医生比李医生检查出更多的非链球菌感染者C、链球菌患病率的确定取决于那为医生能正确的检查出更多的患病者D、王医生比李医生能检查出更多的链球菌感染者正确答案:A43、队列研究的对象是:A、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病人B、暴露于某种特定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C、未暴露于某种特定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D、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E、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健康人正确答案:E44、消毒是消除或杀灭停留在外界环境中的A、细菌芽胞B、细菌C、病原体D、微生物E、病毒正确答案:C45、大规模灭鼠中最经济的方法是A、生物灭鼠法B、机械灭鼠法C、化学灭鼠法D、物体灭鼠法E、挖洞法正确答案:C46、在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中,计算比值比的公式中的分子的含义是:A、病例暴露、对照非暴露于某因素的对于数B、病例和对照均暴露于某因素的对于数C、病例非暴露、对照暴露于某因素的对子数D、病例和对照均不暴露于某因素的对于数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47、在临床试验中,某种方法无需事先完全规定好实验人数,边作试验,边设置试验对象,边统计结果,一旦试验结果在统计学上取得显著性意义时,试验即可中止。
流行病学试题+参考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最确切的含义是:A、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B、指疫情未出现时,针对病原体可能存在的实体或可能受病原体威胁的人群所采取的预防措施C、针对疫情存在时的措施D、针对疫情出现后的措施E、针对传染源的措施正确答案:B2、衡量病因危害强度的指标为:A、rB、xC、PD、RRE、平均数正确答案:D3、发病率指标来自:A、对住院病人的调查B、对门诊病人的调查C、对社区人群的调查D、对所有病人的调查E、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正确答案:C4、患病率指标来自:A、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正确答案:A5、真正的普查是指:A、对某人群的大部分人进行筛查B、以发现隐性感染为目的的调查C、对某人群中的部分人进行调查D、对某人群的系统追踪观察E、对某人群中某事件的完全调查正确答案:E6、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意义,宜选用:A、绝对危险度B、特异度C、人群归因危险度D、相对危险度E、归因危险度百分比正确答案:E7、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用的疾病的频率测量指标是:A、罹患率B、发病率C、期间患病率D、发病专率E、时点患病率正确答案:B8、该试验的假阴性率为:A、53,B、92,C、8,D、89,E、47正确答案:E9、病例对照研究的病例组最好选择:A、新发病例B、可疑病例C、死亡病例D、旧病例E、有待确诊的病例正确答案:A10、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A、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B、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C、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D、进行统计学检验E、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正确答案:E11、关于前瞻性队列研究基本特征的叙述,下列哪项最恰当?A、调查者必须比较队列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B、调查者必须选择病例和对照,并测量暴露C、调查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已存在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加以分组,并能发现该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D、调查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开始研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E、调查者必须在研究开始时就分清人群队列正确答案:D12、两名儿科医生想研究一个新的用来证明链球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王医生用标准的传统检查,灵敏度为 90%,特异度为 96%,李医生用新的检查,灵敏度为 96%,特异度为 96%,如果对 200 名病人实施两种检查,则:A、链球菌患病率的确定取决于那为医生能正确的检查出更多的患病者B、王医生比李医生检查出更少的链球菌感染者C、王医生比李医生能检查出更多的链球菌感染者D、王医生比李医生检查出更多的非链球菌感染者正确答案:B13、在进行队列研究时,队列必须:A、有共同的疾病史B、暴露于同种疾病C、居住在共同地区D、有相同的出生年代E、经过相同的观察期限正确答案:E14、与队列研究相比,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某病的可疑因素的作用的主要缺点是:A、在确定所研究疾病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B、难于保证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C、较难获得对照D、花费昂贵,并且拖延时间较长E、在确定可疑因素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正确答案:E15、我国规定发现乙类传染病及其疑似病人时,应以最快方式向卫生防疫站报告,其报告时限是:A、48 小时之内B、6 小时之内C、24 小时之内D、3 小时之内E、12 小时之内正确答案:C16、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A、防治实验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干预试验D、临床试验E、人群现场试验正确答案:B17、该试验的特异度为:A、53,B、89,C、8,D、47,E、92,正确答案:E18、衡量医院感染的常用指标不包括:A、患病率B、发病率C、时点患病率D、漏报率E、比值比正确答案:E19、在一项有 500 名病例和 500 名对照的研究中,分别在 400 名病例和 100 名对照中发现可疑病因因素。
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doc

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1.流行病学:它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制订防治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病例对照研究:是选择一组有研究疾病的病人(病例组)与一组无此病的"正常人"(对照组),调查他们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以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
3.特异度或(真阴性率):即实际无病按该诊断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无病的百分率。
特异度(%)=d/(b+d)×100%4.预后: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后,对将来发展为各种不同结局(治愈、复发、恶化、并发症发生、伤残、死亡等)的预测或事先估计。
5.一级预防:又称为病因预防,主要是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所采取的措施。
6.流行过程:与传染过程完全不同,它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
7.传播途径: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者机体前,在外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
8.冠心病事件:指冠心病的急性发作形式,包括心肌梗塞和冠心病猝死。
一般以28天为界,超过28天记为另一事件。
9.罹患率:指短时间或小范围内,某一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出现的频率或强度。
10.外对照:一般用于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一个职业人群作为暴露组,以另一个人群作为对照组。
11.归因危险度(AR):疾病的发病归因为暴露因素的程度,一般暴露组的发病率减去非暴露组的发病率二、填空(每空1分)1.流行病学研究的观点(或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群体性;对比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特征;预防医学的特征;社会医学的特征2.现况调查的种类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答案】普查;抽样调查;筛检3.筛检试验不是诊断试验,仅是一项______,对筛检试验阳性和可疑阳性的人,必须进一步进行______,并对确诊病人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临床流行病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临床流行病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临床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发生、分布规律和控制方法的学科。
而临床流行病学的学习,离不开期末考试的检验和总结。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临床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和复习。
1. 什么是流行病学?答: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分布和控制的学科,它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大规模人群中的资料,以确定疾病的原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伤害和健康问题。
3. 什么是疫情?答:疫情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某种特定的疾病或健康问题在人群中发生的程度和范围。
4.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调查方法有哪些?答: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的调查方法包括横断面调查、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
5. 什么是横断面调查?答:横断面调查是指在某一时点或一段时间内,对特定人群进行观察和测量,了解某种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发生情况。
6. 什么是队列研究?答:队列研究是指在一个定义的人群中,根据暴露程度将人群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然后长期跟踪观察,比较两组人群发生疾病的差异,从而推断某种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7. 什么是病例对照研究?答:病例对照研究是指在某一时间点,选取已经患病的病例和没有患病的对照进行比较,分析两组人群暴露因素的差异,从而推断某种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8. 流行病学中的疾病传播途径有哪些?答:疾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和昆虫传播等。
9. 什么是爆发性疾病?如何进行爆发性疾病的监测?答:爆发性疾病是指在特定地点和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的发病数目明显超过正常水平的疫情。
进行爆发性疾病的监测需要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分析疫情资料,判断疫情的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0. 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流行病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的发生规律和传播途径,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流行病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临床流行病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流行病学的基本特点是()A. 观察性B. 控制性C. 可比较性D. 统计性答案:C. 可比较性2. 下列哪种研究设计用于了解疾病的发生原因与效果的关系()A. 病例对照研究B. 横断面研究C. 纵向追踪研究D. 断面调查答案:C. 纵向追踪研究3. 流行病调查中的“发病率”指的是()A. 病例数与人口数的比值B. 人群某一时间内发生疾病的个体数C. 病例在总体中所占比例D. 发病人数与总病人数比值答案:A. 病例数与人口数的比值4. 下列属于偏倚的是()A. 选择偏倚B. 测量偏倚C. 回忆偏倚D. 急性偏倚答案:B. 测量偏倚5. 流行病学仅仅研究了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与遗传无关。
()A. 正确B. 错误答案:B. 错误二、问答题1. 请解释人群平均期望寿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答:人群平均期望寿命是指在特定时期、特定人群中,从出生到死亡平均所经历的岁数。
其计算方法是将人群年龄分布情况与相应年龄组的生存人数相乘,再将乘积相加,最后除以人口总数,得到人群平均期望寿命。
2. 请列举流行病学调查中常用的研究设计,并简要说明其适用场景。
答: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设计有: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以及纵向追踪研究。
- 横断面研究适用于了解某一时点上个体的暴露与某一疾病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暴露程度的人群进行调查比较,可以初步了解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 病例对照研究适用于研究低发病率的疾病。
通过选取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回顾性的基础上比较两组的暴露情况,从而寻找与疾病发生相关的因素。
- 纵向追踪研究适用于了解某一暴露因素与某一疾病的发生原因与效果之间的关系。
通过长期追踪被研究个体的暴露与疾病发生情况,可以分析暴露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
三、简答题1. 请解释流行病学中的“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概念。
答:感染源是指某一疾病的病原体在人群中存在的来源,可能是患者、带菌者或者是环境中的某种物品。
滨医成人教育《流行病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滨州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流行病学》试题(A卷)(考试时间:100 分钟,满分:100分)1.流行病学中的人群是指A.有典型临床表现的病人B.无症状的健康人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班级或家庭,大到全人类D.潜伏期病人E.在一定范围内的健康人2.最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 B.实验法C.理论法 D.横断面调查 E.病例对照研究3.下列哪一项常用作计算某病发病率的分母A.观察到的新病例数B.观察到的病例数C.健康人数D.观察人年数E.无症状的病例数4.流行病学医师进行社区诊断最常用的流行病学方法是A.病例系列研究B.横断面调查C.生态学研究D.队列研究E.纵向研究5.流行病学上因果关系是指A.暴露—疾病有较强的统计学关联B.暴露—疾病排除偏倚后存在关联C.暴露—疾病有正确时序关系的无偏关联D.暴露—疾病有正确时序关系的直接关联E.暴露—疾病排除机遇后存在关联6.在估计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含量时,不需要下列哪项参数? A.对照组暴露率 B.OR值 C.α值 D.β值 E.2χ值7.描述一个人群中某种疾病的频率指标,最常用的三个指标为A.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B.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C.发病率、死亡率、感染率D.发病率、患病率、生存率E.死亡率、患病率、续发率8.1994年某县发现喘憋性肺炎的流行,暴露总人口数为83271人,经调查诊断发病例数共1478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B.罹患率C.感染率D.患病率E.续发率9.欲调查某地人群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A.个例调查B.前瞻性调查C.抽样调查D.爆发调查E.回顾性调查10.流行病学中的偏倚是指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逻辑误差E.数据误差11.Doll和Hill对英国35岁以上的开业医生进行吸烟与肺癌的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的吸烟情况将其分成不吸烟和每日吸不同支数的几组,追踪4年5个月,收集死亡资料。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4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2.队列研究是属于()的研究方法A、描述流行病学B、分析流行病学C、实验流行病学D、理论流行病学 3.流行病学研究范围为()A、传染病B、非传染病C、健康问题D、一切疾病和健康 4.疾病分布是指 () A、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 B、季节、地区和年龄分布 C、性别、人群和地区分布D、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5.当一种疗法可以延长病人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则人群中 ()A、该病的发病率会升高B、该病的患病率会升高C、该病的患病率会降低 D、该病的发病率会降低 6.食物中毒爆发调查时,应选用的指标是 ()A、患病率B、罹患率C、感染率D、续发率7.某市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其流行强度为 ()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8.现况调查的结果常用下列哪种指标 ()A、发病率B、死亡率C、患病率D、病死率 9.拟调查某地人群高血压的现患率,可采用的研究方法为 ()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C、实验研究D、现况研究10.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小 ()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11.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
这种抽样方法为 ()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多级抽样12.下列哪一种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中不会出现 ()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回忆偏倚D、失访偏倚13.欲进行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下列不能作为对照的是()A、支气管炎病人B、胃病病人C、意外损伤病人D、肠道传染病人 14.队列研究的对象是 ()A、未患某病的人群B、患某病具有暴露因素的人群C、患某病的人群D、未患某病而有暴露因素的人群15.队列研究中,如果随访时间较长,观察人数变动较大时,多采用下列哪种指标表示发病水平 () A、年发病率 B、发病密度 C、累积发病率 D、罹患率16.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采用盲法是为了控制 () 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回忆偏倚17.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根本区别是 () A、设立对照组 B、不设立对照组C、样本含量存在差别D、是否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18~20题请参照下列资料)某社区年均人口为9万,年内共死亡150人,其中60岁以上死亡100人;在全部死亡者中,因肿瘤死亡人数为50人。
流行病学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流行病学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3题,每题1分,共103分)1.实际有病,用该诊断标准正确判为阳性的能力称:A、阳性结果的预测值B、阴性结果的预测值C、阳性似然比D、灵敏度E、特异度正确答案:D2.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长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A、问卷调查B、个案调查C、现况调查D、典型调查E、爆发调查正确答案:C3.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A、防治实验研究B、临床试验C、病例对照研究D、人群现场试验E、干预试验正确答案:C4.在队列研究中:A、不能计算发病率B、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C、只能计算比值比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E、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正确答案:D5.一位伤寒患者住在传染病房治疗,此时应采取:A、预防性消毒B、紫外线消毒C、化学消毒D、终末消毒E、随时消毒正确答案:D6.关于相对危险度(RR)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不是流行病学病因调查的测量指标B、在估计公共卫生措施的影响时比特异危险度更有用C、在调查特定疾病的病因时比归因危险度更有用D、无效假设值为零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7.预防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是:A、病死B、保护C、比值比D、患病E、死亡正确答案:C8.自病原体侵人机体到临床症状最早出现的一段时间称为:A、传染期B、隔离期C、发病前期D、潜伏期E、前驱期正确答案:D9.关于相对危险度,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相对危险度的取值范围在 O—?之间B、相对危险度等于 1,说明暴露与疾病无联系C、相对危险度为 O(001 时,比相对危险度为 1.1 时的联系强度更弱D、相对危险度小于 1,说明其间存在负联系E、相对危险度大于 l,说明其间存在正联系正确答案:C10.流行病学研究病因出发点是宏观:A、生态水平B、团体水平C、队列水平D、个体水平E、群体水平正确答案:E11.慢性病原携带者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A、病原携带者的活动范围B、排菌持续时间的长短C、排菌数量的多少D、所携带病原体的类型E、病原携带者的职业、个人卫生习惯以及当地卫生防疫工作的质量正确答案:B12.诊断试验可:A、由技术人员进行B、用于人群组C、用于表面健康的人D、用一个标准武断结果E、用于有可疑检出结果的人正确答案:E13.在队列研究中,在对象暴露以前选择限定人群开始研究而不是选择暴露或非暴露的个体,好处在于:A、研究可被更快的完成B、结果可被同时研究C、暴露数被同时研究D、实施花费少E、A 和 D正确答案:D14.一份有关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x ,12.36,p,0.05, OR,3.3,正确的结论是:A、对照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病例组B、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小于吸烟者C、病例组肺癌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D、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大于病例组E、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大于对照组正确答案:B15.一种疾病的病死率为:A、该病的死亡专率B、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比例C、某疾病的死亡结果D、每 100000 人的粗死亡率E、该病患者的死亡百分比正确答案:E16.关于描述性研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描述性研究总是设立对照组B、生态学研究以个体为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C、描述性研究最大的优点是直接验证病因假设D、现患调查可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其结果可提供某病的病因线索E、抽样调查通常要求进行随机分组正确答案:D17.据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由此推论驾驶蓝色车比其他颜色的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专业班级《流行病学》试题A卷一、选择题(共4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2.队列研究是属于()的研究方法A、描述流行病学B、分析流行病学C、实验流行病学D、理论流行病学3.流行病学研究范围为()A、传染病B、非传染病C、健康问题D、一切疾病和健康4.疾病分布是指 ()A、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B、季节、地区和年龄分布C、性别、人群和地区分布D、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5.当一种疗法可以延长病人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则人群中 ()A、该病的发病率会升高B、该病的患病率会升高C、该病的患病率会降低D、该病的发病率会降低6.食物中毒爆发调查时,应选用的指标是 ()A、患病率B、罹患率C、感染率D、续发率7.某市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其流行强度为()A、散发B、暴发C、流行D、大流行8.现况调查的结果常用下列哪种指标()A、发病率B、死亡率C、患病率D、病死率9.拟调查某地人群高血压的现患率,可采用的研究方法为()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实验研究D、现况研究10.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小()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11.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
这种抽样方法为()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多级抽样12.下列哪一种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中不会出现()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回忆偏倚D、失访偏倚13.欲进行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下列不能作为对照的是 ()A、支气管炎病人B、胃病病人C、意外损伤病人D、肠道传染病人14.队列研究的对象是 ()A、未患某病的人群B、患某病具有暴露因素的人群C、患某病的人群D、未患某病而有暴露因素的人群15.队列研究中,如果随访时间较长,观察人数变动较大时,多采用下列哪种指标表示发病水平 ()A、年发病率B、发病密度C、累积发病率D、罹患率16.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采用盲法是为了控制()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回忆偏倚17.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根本区别是 ()A、设立对照组B、不设立对照组C、样本含量存在差别D、是否人为控制研究条件(18~20题请参照下列资料)某社区年均人口为9万,年内共死亡150人,其中60岁以上死亡100人;在全部死亡者中,因肿瘤死亡人数为50人。
A、 0.56‰B、 1.66‰C、 0.33‰D、 1.11‰E、33.33%18.该社区年度总死亡率为()19.该社区60岁以上人口死亡率为()20.该社区肿瘤死亡率为()(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1.流行病学的特征有 ( )A、个体特征B、预防为主的特征C、对比的特征D、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E、社会医学的特征22.流行病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下列 ( )A、分析法B、实验法C、病案分析D、描述法E、数理法23.造成疾病具有周期性的原因有 ( )A、要有足够的易感者B、病后形成免疫C、主要发生在大中城市D、易感者积累的速度E、该病传播机制容易实现24.现况调查的目的是 ( )A、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B、提供疾病的致病因素的线索C、直接验证病因假设D、确定高危人群E、治疗病人25.关于抽样调查,正确的是 ( )A、省时间、省人力物力B、可用于变异较大的资料C、调查范围小D、资料分析比较复杂E、可用于需要普查普治的计划26.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有 ( )A、不适于研究人群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B、一般不能计算发病率C、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常难以判断D、不能同时调查多个因素E、易产生偏倚27.属于人工自动免疫制剂的有()A、减毒活疫苗B、死疫苗C、重组疫苗D、DNA疫苗E、丙种球蛋白28.以下属于病因判断的常用标准的选项有 ( )A、联系的时间顺序B、联系的强度C、剂量-反应关系D、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E、联系的合理性29.现况研究中的偏倚有()A、无应答引起的偏倚B、回忆偏倚C、仪器不准引起的偏倚D、调查偏倚E、报告偏倚30.多因论的形式正确的是()A、有果必有因B、有因必有果C、无因自然无果D、一因多果E、多因一果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免疫预防的主要方法是人工被动免疫。
()2.胎盘传播属于垂直传播。
()3.估计人群发病率是病例对照研究确定样本大小的先决条件。
()4. OR值和发病率是病例对照研究用于判断联系强度的主要指标。
()5.二级预防是针对病因的预防。
()6.实验研究检验假设的真实性很强。
()7.发病率是衡量研究因素与疾病间联系强度的指标。
()8.匹配分为群体匹配和个体匹配。
()9.列研究可研究一种暴露与几种疾病的关系。
()10.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前者是健康人,后者是患者。
()三、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甲类传染病在城镇于小时上报。
2.一级预防指针对的预防。
3.筛检试验的评价真实性指标主要是,,。
4.疾病时间分布类型有,,,。
5.偏倚有,,。
6.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是,,。
7.提出病因假设常用的方法有,,,,。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选择偏倚暴露潜伏期交叉对照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
2.试述队列研究设计的优缺点。
六、分析计算题(10分)有人进行肥胖与冠心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选取首次因心绞痛而入院后按当前最好标准确诊的冠心病病人200例。
选取同一医院同期入院,且年龄范围相同,性别比例相同确诊无冠心病的糖尿病病人200例作为对照。
在200例冠心病病人中按身高体重指数(BMI)>=25kg/m2者诊断为肥胖的110例;在对照中按同一标准肥胖者100例。
问题:1.请将该研究结果整理成标准四格表资料。
(5分)2.请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OR值。
(2分)3.请解释该OR值的含义。
(3分)4.根据你所学医学知识,从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学的角度对该研究进行评价。
西安医学院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预防《流行病学》试题A卷答案一、选择题(共20分)(一)单选体(每小题1分,共20分)BBDDB BACDC BDADB BDBDA(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BCDE ABDE ABCDE ABD ACD ABCE ABCD ABCDE ABCDE ACDE二、判断题(正确的陈述在括号内标为“T”,错误的陈述在括号内标为“F”)(每小题1分,共10分)T T F F F T F T T F三、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6小时。
2、病因。
3、灵敏度、特异度、诊断指数。
4、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
5、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6、真实性、可靠性、收益。
7、求同法、求异法、类推法、排除法、共变法。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选择偏倚(selection bias): 纳入的研究对象中获得的在关因素与疾病的联系不同于源人群中该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产生选择偏倚暴露:是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
暴露在不同研究中有不同的含义,暴露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有益的,但都是需要重点研究的。
潜伏期: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
交叉对照: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在第一阶段,一组人群给予干预措施,另一组人群为对照组,干预措施结束后,两组对换试验,每个研究对象兼作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
答: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1分),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1分),调查他们发病前对某个(或某些)因素的暴露情况(1分),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1分),以研究该疾病与这个(或这些)因素的关系(1分)。
2、试述队列研究设计的优缺点。
答:队列研究的优点有:1.由于研究对象暴露资料的收集在结局发生之前,并且都是由研究者亲自观察得到的,所以资料可靠,一般不存在回忆偏倚。
(0.5分)2.可以直接获得暴露组和对照组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可直接计算初RR和AR等反映疾病危险关联的指标,可以充分而直接地分析暴露的病因作用。
(0.5分)3.由于病因发生在前,疾病发生在后,因果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上合理,加之偏倚又少,又可直接计算各测量疾病危险关联的指标,故其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较强,一般可证实病因关联。
(0.5分)4.有助于了解人群疾病的自然史。
有时还可能获得多种预期以外的疾病的结局资料,分析一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
(0.5分)5.样本量大,结果比较稳定。
(0.5分)队列研究的缺点有:1.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的研究对象数量太大,一般难以达到。
(0.5分)2.由于随访时间较长,对象不易保持依从性,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失访偏倚。
同时由于时间跨度太长,研究对象容易在研究过程中改变他们的态度。
(0.5分)3.研究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较多,其组织和后勤工作亦相当艰巨。
(0.5分)4.由于消耗太大,故对研究设计的要求更严密。
在随访过程中,未知变量引入人群,或人群中已知变量的变化等,都可使结局受到影响,使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复杂化。
(1分)六、计算题(10分)冠心病病例非病例合计肥胖110100210正常体重90100190合计200200400(5分)OR =(110* 100)/ (100*90) = 1.22 (2分)冠心病病人中肥胖的比例是对照组的1.22倍,肥胖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是非肥胖者的1.22倍。
(3分)评价:1.病例对照的选择的合理性:病例:病人从新发病例中选取,代表性较好。
但来源于医院,一般不能代表社区病例(1分)。
对照:来源于医院,代表性较差。
对照为糖尿病病人,因肥胖是糖尿病与冠心病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
该对照会导致低估肥胖与冠心病之间的联系(1分)。
2.病例与对照的一致性:不能评价(1分)。
3.有无其它偏倚:不能评价(1分)。
4.结果的可靠性:存在低估的可能性(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