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
呼吸机操作步骤及使用方法

呼吸机操作步骤及使用方法呼吸机(也称为人工呼吸器或机械通气装置)是一种用于提供机械通气支持的医疗设备,常用于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包括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中枢性呼吸衰竭等疾病。
下面是使用呼吸机的操作步骤及使用方法的详细说明。
1.预备工作:-确保呼吸机连接正确的电源,并插入床边。
-检查呼吸机管路和面罩(或气管插管)是否清洁和完好。
2.调整参数:-打开呼吸机电源,按照说明书或医生的指示进行设定参数,如呼吸频率、潮气量、吸气时间和PEEP等。
-确保呼吸机的报警参数设定正确,如低氧报警、高压报警等。
3.连接管路:-将呼吸机的气管插座连接到呼吸机管路的气管插头上,并确保连接安全可靠。
-将另一端的管路连接到患者的面罩或气管插管上,确保连接紧密,避免气体泄漏。
4.配置模式:-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模式,如辅助呼吸模式(如辅助控制通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等)或控制模式(如压力控制通气、容量控制通气等)。
-调整相应的参数,如控制通气压力、通气频率和PEEP等。
5.启动呼吸机:-将呼吸机调至启动状态,并观察呼吸机是否正常工作,以及是否有不正常的报警声音或显示。
-检查呼吸机显示屏上的参数,确保它们与预期参数一致。
6.监测患者:-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等。
-观察患者是否适应呼吸机,如有不适或异常需要及时记录并通知医护人员。
7.安全措施:-确保呼吸机气管插头和管路安全,避免拔插或脱落。
-定期检查呼吸机管路是否有积水或异物,必要时清理或更换管路。
8.故障排除:-当呼吸机发生报警时,首先检查是否有气道堵塞或通气管路脱落等常见问题。
-如果报警无法解决,立即通知相关医护人员,并按照其指示进行相应操作。
9.收尾工作:-当不再需要使用呼吸机时,将其关闭并拔掉电源插头。
-清洁和消毒呼吸机的管路和面罩,并将其存放在干燥和清洁的地方。
操作规程的使用方法与操作步骤详解

操作规程的使用方法与操作步骤详解一、背景简介在现代社会中,各种行业和机构都需要规范化的操作程序来保证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操作规程作为一种明确的工作指南,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操作规程的使用方法以及操作步骤,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操作规程。
二、操作规程的概述操作规程是指在特定工作场合中,为了解决问题或实现特定目标而预定的系统化方法和步骤。
通过规定明确的操作流程和标准化的操作要求,操作规程可以确保工作人员在执行任务时有一个清晰的指导,并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错误。
三、使用方法1. 阅读理解在使用操作规程之前,首先要对其内容进行仔细的阅读理解。
了解每个步骤的具体要求,掌握关键词和关键操作,确保能够准确理解规程的意图。
2. 准备工作在执行操作规程之前,必须保证有充足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准备所需材料、检查设备和确保操作环境的适宜。
3. 操作过程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逐步执行每个步骤。
注意在操作过程中保持专注和细心,确保符合操作规程中的每个要求。
4. 错误处理如果在执行操作规程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应该立即停止操作,及时汇报,并按照规程中的错误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四、操作步骤详解以下是操作规程的一般步骤,不同的操作规程具体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1. 起始步骤在起始步骤中,操作者应该检查所有操作设备是否正常运作,并准备好所需材料和工具。
2. 操作准备在操作准备中,操作者需要检查操作场所,确保其满足操作规程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检查并确认自己的操作权限和操作资格。
3. 操作执行在操作执行阶段,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一步一步地进行操作。
对于复杂的操作,可以根据规程中给出的提示进行处理。
4. 完成步骤在完成步骤中,操作者需要确认操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并进行必要的清理和整理工作。
五、总结操作规程作为一种规范化的操作指南,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错误非常重要。
通过正确使用操作规程,并按照规程中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可以帮助操作者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并且为工作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保证。
对讲机使用操作方法及对讲功能操作步骤

对讲机使用操作方法及对讲功能操作步骤对讲机是一种可以进行无线通信的便携式设备,广泛应用于军队、工地、旅行以及其他需要远程通信的场合。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对讲机的使用操作方法以及对讲功能的操作步骤。
一、对讲机的使用操作方法:1.手机开关:通常对讲机的开关位于机身顶部或侧面,通过将其推到ON或OFF位置来分别打开或关闭对讲机。
2.通道选择:对讲机通常配备多个频道,用于避免频道间的干扰。
通常情况下,对讲机的频道选择按钮位于机身顶部或侧面。
通过按下频道选择按钮,然后使用向上或向下按钮来选择需要的频道。
3.语音功能:对讲机通常具备语音功能,允许您通过话筒发送声音。
当你想要用对讲机和其他人进行通话时,只需按住对讲按钮,然后说话。
放开对讲按钮后,你就可以听到其他人的回应。
4.音量调节:对讲机通常也提供音量调节功能,以便你能够根据需要调整音量大小。
音量按钮通常位于机身顶部或侧面。
通过按下音量按钮,然后使用向上或向下按钮来调整音量。
5.电池管理:对讲机通常使用可充电电池。
在使用对讲机之前,确保电池已经装入并充满电。
如果对讲机的电池电量变低,可以使用充电器将其连接到电源进行充电。
二、对讲功能的操作步骤:1.打开对讲机:将对讲机的开关推到ON位置。
2.选择频道:按下频道选择按钮,然后使用向上或向下按钮选择所需的频道。
3.调整音量:按下音量按钮,然后使用向上或向下按钮调整需要的音量大小。
4.调用对讲功能:按住对讲按钮,并说话。
当你松开对讲按钮后,你可以听到其他人的回应。
5.结束对讲:松开对讲按钮即可结束对讲。
6.监听功能:一些对讲机具有监听功能,允许你听取其他频道的信息。
按下监听按钮以激活此功能。
7.通话确认功能:在有些对讲机中,当你按下对讲按钮时,它会发出一声“滴滴”声用于确认你正在发送通话。
8.通信范围:了解对讲机的通信范围很重要。
通常情况下,对讲机的通信范围在一定范围内有效。
在使用对讲机时,确保你和其他人不要超出通信范围。
呼吸机操作步骤及使用方法

呼吸机操作步骤及使用方法呼吸机是一种生命支持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工作。
由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大部分都身患重病或呼吸衰竭,因此呼吸机操作步骤及使用方法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呼吸机操作流程、呼吸机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呼吸机维护等几个方面,对呼吸机的使用进行详细的介绍和阐述。
一、呼吸机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①检查呼吸机的工作状态,确保呼吸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连接正确的管路。
检查呼吸机连接的管路、面罩、氧气管等是否松动或堵塞。
②清洁呼吸机,包括清洁呼吸机外壳、吸氧、呼氧管路等设备。
③准备好呼吸机设备所需的供气、电源等设备,使其保持充足的供氧和电源,不会因为断电等事故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2、正确连接管路①首先将正常呼吸机的供氧管路连接到呼吸机的出气口上,并检查管路连接是否紧固。
连接后启动呼吸机,并等待呼吸机从待机状态转换为工作状态。
②将面罩、鼻导管、气管插管等插入患者鼻腔、喉咙或口中,做好患者与呼吸机的连接。
连接时需注意面罩、鼻导管、气管插管等器械的选择及使用方法。
面罩、鼻导管等设备需要选择正确的型号和尺寸,且连接到患者身体部位后,不能出现气漏。
③确保氧气管路、呼氧管路连接正确,无口径不匹配、松脱等情况,并检查氧气流量是否正常。
3、设置呼吸机参数设置呼吸机参数一般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进行,医生或护士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①安全检查:检查呼吸机设置是否正确,警报设置是否正确,防护措施是否正确,如过滤器是否更换或清洗。
②设置控制模式:根据患者的情况设置控制模式,选用MMV、SIMV、PRVC、PCV、A/C 等控制模式。
③设置呼吸频率:呼吸机可以调节呼吸频率,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呼吸频率,并将呼吸频率设置到相应的数值上。
④设置氧气浓度:呼吸机可以通过控制氧气浓度来给予患者适当的氧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来设置氧气浓度。
⑤设置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吸气时间由吸气流量、气道压力等因素决定,一般为 0.6 秒至 1.2 秒;呼气时间一般为吸气时间的两倍以上,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调整。
胶装机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胶装机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一、胶装机概述胶装机,也被称为胶订机或无线胶订机,是印刷品装订的重要设备,主要用于书籍、杂志、文件夹等制作。
它采用热熔胶作为粘合剂,将内页与封面紧密结合,形成美观且结实的成品。
胶装机操作简便、效率高、质量稳定,因此在印刷、出版、办公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胶装机使用步骤1. 准备工作- 检查电源线是否完整无损,并确保电源插座与胶装机要求的额定电压相匹配。
- 检查胶装机各部件,如热熔胶锅、输送带、夹紧装置等,确保它们处于良好状态。
- 将热熔胶棒放入胶锅中,并加热至适当温度,使其完全熔化。
2. 参数调整- 根据印刷品的厚度、纸张类型等特性,调整胶装机的上胶量、上胶位置等参数。
- 调整夹紧装置的压力,确保能牢固夹住印刷品,同时避免对纸张造成损伤。
- 调节输送带的速度,以匹配胶装机的工作速度。
3. 操作过程- 将内页按顺序放置在胶装机的进料台上,注意页码顺序和方向。
- 将封面放在内页上方,确保两者对齐。
- 按下启动按钮,胶装机开始自动工作。
内页和封面在输送带的带动下进入机器,经过夹紧、涂胶、冷却等步骤,完成装订。
- 完成后,胶装机将自动将装订好的成品送出,此时应检查装订质量,如有需要,及时调整参数。
4. 关机与清理- 工作完成后,按下停止按钮,关闭电源。
- 清洁胶装机表面和进料台,保持设备整洁。
- 清理剩余的热熔胶,避免其在胶锅内凝固。
三、操作注意事项1. 在操作前,请仔细阅读胶装机的使用说明书,了解设备的性能、参数及操作方法。
2. 操作时请佩戴防护用品,如手套和口罩,以防止烫伤和吸入有害气体。
3. 调整参数时,请逐步进行,避免一次性调整过大,影响装订质量。
4. 在胶装机工作过程中,请勿随意触摸运动部件,以确保安全。
5. 如遇设备故障,请立即关闭电源,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四、维护与保养1. 定期检查设备的紧固件,如发现松动,请及时紧固。
2. 定期清理设备,包括灰尘、纸屑等杂物,以保持设备的清洁和高效运行。
操作规程的使用方法及步骤详解

操作规程的使用方法及步骤详解操作规程是一种重要的文档,用于指导和规范特定工作或任务的执行。
它通常由专业人员编写,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高效性和一致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操作规程的使用方法及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操作规程。
一、了解操作规程的基本结构操作规程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前言、目的、范围、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常见问题解答等。
在阅读操作规程之前,首先应该了解这些部分的含义和作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操作规程。
二、仔细阅读操作规程的前言和目的操作规程的前言和目的部分通常会对该规程的编写目的、适用范围和重要性进行说明。
阅读这些部分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该操作规程的背景和意义,为后续的操作步骤做好准备。
三、熟悉术语和定义操作规程中常常会使用一些特定的术语和定义,这些术语和定义对于正确理解和执行操作步骤至关重要。
在阅读操作规程时,应该仔细研究并理解这些术语和定义,以免产生误解或错误操作。
四、按照操作规程的步骤进行操作操作规程的核心部分是操作步骤,它详细描述了执行特定任务的步骤和顺序。
在执行操作之前,应该仔细阅读和理解每一步的要求和要点。
如果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参考其他相关文档或向专业人员咨询。
在执行操作步骤时,应该按照规程中的要求进行,确保每一步都得到正确执行。
五、注意安全事项在操作规程中,通常会包含一些安全注意事项,这些事项旨在保护执行操作的人员的安全。
在执行操作之前,应该仔细阅读和理解这些安全注意事项,并严格遵守。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安全的情况,应该立即停止操作,并向相关人员报告。
六、常见问题解答操作规程中的常见问题解答部分通常会回答一些读者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阅读操作规程时,如果遇到问题,可以查阅这部分内容,以获得帮助和指导。
七、反复学习和实践操作规程是一种指导性文档,它的正确应用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
在初次阅读操作规程后,应该不断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以确保自己对操作规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操作规程的使用方法与操作步骤详解

操作规程的使用方法与操作步骤详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操作规程无处不在。
无论是使用家用电器、操作工业设备,还是进行一项复杂的实验,都离不开操作规程的指导。
正确地理解和遵循操作规程,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还能有效地避免事故和错误的发生。
那么,究竟什么是操作规程?如何正确地使用它?又有哪些具体的操作步骤需要我们掌握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
一、操作规程的定义与重要性操作规程,简单来说,就是对某项工作或活动的操作流程、方法、要求和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规定的文件或指南。
它是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制定出来的,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
操作规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能够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无论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都能够得到相对稳定和可靠的结果。
其次,操作规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因为它明确了操作的最佳顺序和方法,避免了不必要的摸索和错误。
再者,操作规程是保障安全的重要防线。
对于一些具有危险性的操作,如果不遵循规程,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对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害。
二、操作规程的使用方法1、仔细阅读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一定要认真仔细地阅读操作规程。
不仅要了解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还要注意其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提示。
对于一些关键的步骤和要求,要重点标记或牢记在心。
2、理解原理仅仅知道操作的步骤是不够的,还需要理解背后的原理。
这样在遇到特殊情况或问题时,才能灵活应对,而不是机械地按照规程执行。
3、做好准备根据操作规程的要求,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比如,准备好所需的工具、材料,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等。
4、按步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步骤进行,不得随意跳过或更改。
每完成一个步骤,要进行检查和确认,确保操作的准确性。
5、及时记录对于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数据、现象和问题,要及时进行记录。
这不仅有助于后续的分析和总结,还能为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追溯依据。
6、遇到问题及时停止如果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或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操作,并按照规程中的应急处理措施进行处理。
呼吸机操作步骤及使用方法

呼吸机操作步骤及使用方法呼吸机(Respirator)是一种电子医疗设备,用于支持或代替患者的自主呼吸功能。
它可用于治疗一系列呼吸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以及危重病人的呼吸支持等情况。
下面将介绍呼吸机的基本操作步骤及使用方法。
1.设置出厂参数:首先,将呼吸机放置在平稳的表面上,连接好电源。
打开电源开关,进入呼吸机系统。
在显示屏上,选择相关的患者身高、体重等参数,这些参数将影响到气流速度和潮气量等。
2.连接到气源:使用高压和低压气管连接器将呼吸机连接到气源。
高压气管接头通常位于呼吸机顶部的气源进气口,低压气管接头位于气管插座处,用于将气管导入患者的呼吸道。
在连接气源之前,请确保气源的供气压力稳定,通常为2-3巴。
3. 调整呼吸参数:根据医嘱和患者情况,设置相应的呼吸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呼气末正压(PEEP)、潮气量(Tidal Volume)、吸呼比(Inspiratory-to-Expiratory Ratio)等。
调整这些参数的目的是保持患者的呼吸功能,防止肺部塌陷。
4. 模式选择:呼吸机通常提供多种工作模式供选择,常见的有控制通气模式(Controlled Ventilation)、辅助通气模式(Assist-Control Ventilation)、同步间歇强制通气模式(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等。
根据医嘱和患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式。
5.插入气管插管或面罩: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气管插管或面罩。
气管插管适用于气道保护或长时间通气,面罩适用于辅助通气或康复治疗。
插入气管插管时,注意确保插入深度和位置正确,并固定好。
6.调整气道压力限制:通过调节呼吸机的气道压力限制,确保患者的气道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过高的气道压力可能导致肺损伤,而过低的气道压力可能无法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7. 启动呼吸机:在检查所有连接后,按下呼吸机的开始按钮,启动呼吸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
使用方法与操作步骤可参照GB8074-87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现摘录如下:
(1)仪器的校正
1、标准物料:使用比表面积接近2800cm2/g和4000 cm2/g的标准物料对试验仪器进行校正。
标准样品在使用前应保持与室温相同。
2、试料层体积的测定
测定试料层的体积用下述水银排代法
A、将二片滤纸沿筒壁放入透气圆筒内,用推杆(附件一)的大端往下按,直到滤纸平正地放在穿孔板上,然后装满水银,用一薄玻璃板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表面与圆筒上口平齐,从圆筒中倒出水银称重,记录水银质量P1。
B、从圆筒中取出一片滤纸,然后加入适量的粉料,再盖上一层滤纸用捣器压实,直到捣器的支持环与圆筒顶边接触为止,取出捣器,再在圆筒上部空间加入水银,同上述方法使水银面与圆筒上口平齐,再倒出水银称重,记录水银质量P2。
(称重精确到0.5g)
C、试料层占有的体积用下式计算:(精确到0.005cm3)
V=(P1-P2)/ρ水银
式中:V——试料层体积(cm2);
P1——圆筒内未装料时,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P2——圆筒内装料后,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ρ水银——试验温度下水银的密度(g/cm3)(见表一)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至少进行二次,每次应单独压实,取二次数值相差不超过0.005 cm3的平均值,并记录测定过程中圆筒附近的温度。
每隔一季度至半年应重新校正试料层体积。
注:应制备坚实的水泥层,如太松或水泥层达不到要求的体积时,应调整水泥的试用量。
(2)漏气检查
将透气圆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紧,把它接到压力计上用抽气泵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部分气体、然后关闭阀门,压力计中液面如有任何连续下降表示系统内漏气,需用活塞油脂加以密封。
(3)试样准备
1、将经110℃±5℃下烘干冷却至室温的标准试样,倒入100ml的密闭瓶内用力摇动
2 min,将结块成团的试样振碎,使试样松散,静置2 min后,打开瓶盖,轻轻搅拌,使在松散过程中沉到表面的细粉,分布到整个试样中去。
2、水泥试样应先通过0.9mm的方孔筛,再在110℃±5℃下烘干、冷却至室温。
3、确定试样量:校正试验用标准试样重量和测定水泥的重量,应达到制备的试料层中空隙率为0.500±0.005,计算式为:
W=ρv(1-ε)
式中:W—需要的试样量;
ρ—试样密度(g/cm3);
V—按上述测定的试料层体积(cm3);
ε—试料层空隙率(注2)。
表一在不同温度下水银密度、空气粘度η
注2:空隙率是指试料层中孔隙的容积与试料层总的容积之比,一般水泥采用0.5000±0.005,如有的粉料按上式算出的试样量在圆筒的有效体积中容纳不下,或经捣实后,未能充满圆筒的有效体积,则允许适当地改变空隙率。
(4)试料层制备
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的凸缘上,带记号的一面朝下,用推杆把一片滤纸(见注2)送到穿孔板上,边缘压紧。
称取上节确定的水泥量,精确到0.001g倒入圆筒,轻敲圆筒的边,使水泥层表面平坦,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均匀捣实试料直至捣器的支持环紧紧接触圆筒顶边,旋转两周,慢慢取出捣器,制备试样应将透气圆筒插在筒座上进行操作。
注3:穿孔板上的滤纸应与圆筒内径相同,边缘光滑的圆片。
每次测定需用新的滤纸片,采用中速定量滤纸。
(5)透气试验
1、把装有试料层的透气圆筒连接到压力计上,要保证紧密连接,不漏气(注4),并不能再振动所制备的试料层。
2、先关闭压力计臂上之旋塞,开动抽气泵(注5),慢慢打开旋塞平稳地从U型管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直至液面升到最上面的一条刻线时关闭旋塞和抽气泵。
当压力计的液体的凹月面达到第二条刻线时开始计时,当液体的凹月面达到第三条刻线时停止计时,记录液体通过第二、第三条刻线时的秒数并记下试验的温度(℃)
注4:为避免漏气,可先在圆筒下锥面涂一薄层活塞油脂,然后把它插入压力计顶端锥形磨口处,旋转两周。
注5:抽气泵负压的大小可调整橡胶管上管夹的松紧程度,管夹平时应拆下放在附件盒内,以保护橡胶管。
【计算】
1、当被测物料的密度,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试样相同,试验时温度相差≤3℃时,可按下式计算:
如试验时温度相差大于3℃时,则按下式计算:
式中:S —被测试样的比表面积(cm2/g);
SS —标准试样的比表面积(cm2/g);
T —被测试样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s);
TS —标准试样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s);
η—被测试样在实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Pa . s);
ηS —标准试样在实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Pa . s);
2、如被测试样的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试样试料层中空隙率不同,试验时温度相差≤3℃时,可按下式计算:
若二者试验时温差大于3℃时,则按下式计算:
式中:ε—被测试样的空隙率;
εS —标准试样的空隙率;
3、如被测试样的密度和空隙率与标准试样不同,试验时温度相差≤3℃时,可按下式计算:
若二者试验时温度相差大于3℃时,则采用下式计算:式中:ρ—被测试样的密度(g/cm3);
ρS —标准试样的密度(g/cm3);
4、水泥比表面积应由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如两次试验结果相差平均值的1 %以上时,应重新试验。
计算应精确到10 cm2/g,10 cm2/g以下的数值按四舍五入计。
5、以cm2/g为单位算得的比表面积值换算为m2/kg为单位的比表面积值,需乘以系数0.10。
【维护和保养】
1、对仪器要经常擦拭,保持清洁,不用时装入仪器箱内。
2、气压计体中液面应保持规定高度。
3、试验结束后将圆筒及穿孔板擦净,放入附件盒内备用。
4、试验前应注意检查电磁泵运转是否正常,负压要事先调整,防止误将液体吸入电磁泵内。
(试验过程中若发现液面不能上升至最上面一条刻线,或者液面上升太快,升至玻璃管圆球中间泵及阀仍未停止动作,可按“确认”键立即停止试验,打开机箱后盖通过调整带接头节流阀来调整负压变化速率) 。
5、仪器使用时应避免强光直接照射在光电管上或在光线亮度频繁变化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