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6 宇宙的另一边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六课《宇宙的另一边 》大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六课《宇宙的另一边 》大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六课《宇宙的另一边》大单元
教案
一、课本内容概述
本课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十六课,主要讲述的是有一个异想天开的小女孩,她想象着去到宇宙的另一边,想知道那里是什么样子,要怎么到达它。

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着学生实际和日常生活。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能够初步认识天文术语,了解日、月、星、太阳系等概念;
•能够感悟宇宙的无限广阔,萌发对宇宙的探索好奇心;
•能够通过阅读体验不同文化蕴含的智慧和精神。

2. 能力目标
•改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三、教学重点
•学生会初步认识日、月、星、太阳系等概念;
•学生能够体验不同文化蕴含的智慧和精神。

四、教学难点
•学生能否进一步深入理解宇宙的广阔无限的概念;
•学生能否理解到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

《宇宙的另一边》说课稿

《宇宙的另一边》说课稿

《宇宙的另一边》说课稿《宇宙的另一边》是一篇科幻小说,作者是刘慈欣。

该小说被收录于《超新星纪元》中,讲述了一个关于宇宙旅行的故事。

本次说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文本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安排。

一、文本分析《宇宙的另一边》是一篇描写宇宙旅行的科幻小说。

故事的背景是人类拥有了一种超空间航行技术,可以实现超光速旅行。

主人公是一个宇航员,他乘坐着一艘探险船飞往宇宙的边缘,寻找宇宙的秘密。

在旅途中,他发现了宇宙的另一边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充满未知与奇迹。

但同时,他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和考验。

二、教学目标1.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和表达方式;2.理解宇宙旅行的意义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渴望;3.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科幻小说的能力;4.培养学生对于未知世界和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并解读科幻小说中的太空旅行和超空间技术;2.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创作手法;3.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解读小说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安排1.导入(5分钟)通过谈论学生对于宇宙和太空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导入到本课讲的科幻小说《宇宙的另一边》。

2.阅读与理解(20分钟)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小说,并进行讨论,理解故事的整体框架和情节,解释其中的科幻元素和意象。

3.分析与解析(1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创作手法,讨论作者使用隐喻和象征手法的目的和效果。

4.思考与讨论(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宇宙旅行和未知世界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科学探索欲望和对未知的好奇心。

5.拓展与延伸(10分钟)通过介绍其他科幻小说作品,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并鼓励学生尝试写一篇自己构思的科幻小说。

六、板书设计《宇宙的另一边》故事背景:超光速旅行人物形象分析:宇航员创作手法分析:隐喻和象征科幻小说的意义:探索未知世界七、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根据小说的情节和主题,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于未知世界的想象和科学探索的兴趣。

16 宇宙的另一边-说课稿

16 宇宙的另一边-说课稿

《宇宙的另一边》说课稿一、说教材《宇宙的另一边》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课文阅读训练的重点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要求学生在读懂、读通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想象的神奇。

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陈诗哥的一本儿童绘本《宇宙的另一边》的一部分内容。

文章充分发挥想象,设想了宇宙的另一边和我们这一边完全相反的事情,激发了学生想象大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吁”这个生字,会写“淌、秘”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都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3.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试着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都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是本课的重点。

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试着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是本课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1.朗读感悟法。

文章语言新奇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办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

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激发想象。

2.质疑问难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3.发挥想象法。

启迪学生联系生活,充分发挥想象,看看宇宙的另一边还有哪些新奇的事情会发生,开拓学生思路。

四、说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激趣导入师:在宇宙的另一边到底有什么?有像这边一样的国家、一样的城市、一样的街道、一样的孩子吗?那里的孩子怎么生活,怎么学习呢?那里的孩子会看见什么样的自然风景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索宇宙另一边的秘密吧。

板书:宇宙的另一边。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6 宇宙的另一边》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6 宇宙的另一边》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

备课素材【写作背景】《宇宙的另一边》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精读课文,讲了作者趴在窗台,看着浩瀚的星空,产生的无尽遐想。

在宇宙的另一边有很多神奇的秘密。

有个做着相反动作的一个“我”,所有的事物都和这边截然相反。

文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纯真的想象,给孩子们增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作者介绍】陈诗哥,原名陈开斌, 1981年1月出生于广东肇庆,2003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居深圳。

2009年开始发表童话,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儿童文学》十大金作家、《儿童文学》金近奖、《儿童文学》擂台赛银奖、上海童书奖、深圳青年文学奖、深圳十大童书奖、深圳风尚人物奖、华语儿童文学奖、广东鲁迅文学艺术奖、广东有为文学奖首届“平湖杯”儿童文学奖金奖等,被评为第三届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作家、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

2017年当选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成为最年轻委员。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想象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

想象可以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两类。

1.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的想象。

无意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产生的。

例如梦是一种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的想象。

有意想象中,根据观察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程度,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

2.有意想象(1)再造想象含义: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意义:使人能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空限制,获得更多的知识;使我们更好理解抽象的知识,使之变得具体、生动、易于掌握。

形成正确再造想象的基本条件:一是能正确理解词与符号、图样标志的意义;二是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2)创造想象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

16.宇宙的另一边课型: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宇宙的另一边有哪些秘密。

3.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激发学生的童真童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宇宙的另一边有哪些秘密。

2.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陈诗歌童话故事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出示课本插图)师:同学们,你们心目中的宇宙是什么样的呢?(生自由发言,师出示宇宙图片)看完图片后,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所看到的宇宙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片新课文(板书课题:宇宙的另一边)大家齐读课题,要读出你对宇宙另一边的好奇感。

那么,文中作者猜想宇宙的另一边会有哪些秘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标注自然段序号,把句子读通顺。

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2)汇报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

浩瀚:形容广阔或壮大。

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

白茫茫:形容一望无边的白。

(用于云、雾、雪、大水等)3.认识作者。

(先指名说,教师再相机补充,出示课件)4.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幻想在很远很远的宇宙的另一边,有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所有现实世界存在的事物都和宇宙的另一边的事物一一对应。

三、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师重点指导:“乘”,中间是“禾”,右边是“匕”,不是“七”;“密”与“蜜”字音、字形相近,易混淆。

2.学生每个生字临摹一遍,写5遍,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学生作品,师生互评。

(师点拨:学生评价时,先说写得好的地方,再针对不好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 三年级下册 说课稿第五单元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 三年级下册 说课稿第五单元

《宇宙的另一边》说课稿一、说教材《宇宙的另一边》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课文阅读训练的重点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要求学生在读懂、读通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想象的神奇。

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陈诗哥的一本儿童绘本《宇宙的另一边》的一部分内容。

文章充分发挥想象,设想了宇宙的另一边和我们这一边完全相反的事情,激发了学生想象大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吁”这个生字,会写“淌、秘”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都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更多内容请搜索微信公众号:xxyw1003.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试着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都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是本课的重点。

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试着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是本课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1.朗读感悟法。

文章语言新奇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办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

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激发想象。

2.质疑问难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3.发挥想象法。

启迪学生联系生活,充分发挥想象,看看宇宙的另一边还有哪些新奇的事情会发生,开拓学生思路。

四、说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激趣导入师:在宇宙的另一边到底有什么?有像这边一样的国家、一样的城市、一样的街道、一样的孩子吗?那里的孩子怎么生活,怎么学习呢?那里的孩子会看见什么样的自然风景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索宇宙另一边的秘密吧。

16《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16《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16.宇宙的另一边【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大胆想象”,围绕这一主题编排组织学习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单元读写活动,认识到大胆想象能创造出世界上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对阅读含有丰富想象的文章产生兴趣,激发创作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的欲望。

本单元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两篇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以及一篇自主习作:《奇妙的想象》,这些读写内容的编排,不仅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大胆想象可以在心中实现美好的愿望,更重要的是落实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宇宙的另一边》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精读课文,讲了作者趴在窗台,看着浩瀚的星空,产生的无尽遐想。

在宇宙的另一边有很多神奇的秘密。

有个做着相反动作的一个“我”,所有的事物都和这边截然相反。

文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纯真的想象,给孩子们增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宇宙的另一边有哪些秘密。

2.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激发学生的童真童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宇宙的另一边有哪些秘密。

【教学难点】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导入新课1.出示视频:同学们,你们心目中的宇宙是什么样的呢?看完图片后,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所看到的宇宙吗?浩瀚还可以用浩瀚来形容什么?浩瀚的沙漠浩瀚的大海……2.复习本科生字词语,重点指导词语的近义字。

(多种方式朗读)二、自读课文,感知秘密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幻想在很远很远的宇宙的另一边,有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所有现实世界存在的事物都和宇宙的另一边的事物一一对应。

2.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的,文中的哪一句话点明了这个秘密?星光洒进我的眼睛,在我身体里汩汩流淌,告诉我一个秘密: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6 宇宙的另一边(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6 宇宙的另一边(教案)

第五单元 大胆想象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卢梭曾说:“现实的世界是有限度的,想象的世界是无涯际的。

” 在想象的世界里,博物馆里陈列的文物会在夜深人静之时谈天说地;猫和老鼠成了好朋友,携手踏上冒险之旅;人类移民太空,在各个星球之间穿梭往来。

有了想象,我们仿佛插上了翅膀,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里自由翱翔,流连忘返。

走进本单元,你会进入一个奇妙的想象世界:在宇宙的另一边,夏天雪花纷飞,太阳从西边升起,甚至连石头都像花朵一样开放,像人一样行走;一个小孩子变成了一棵树,树上长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鸟窝。

读完本单元的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沉浸在这美好的想象世界里,进而激发自己的想象,编织出一个更为奇妙的世界!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延续了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编排体例。

单元主题是“大胆想象”,旨在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拓宽思路,打开想象的空间。

习作要求是“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故事”,在进行习作指导时,重在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进入无拘无束的想象世界,在想象合理性方面不要作过高要求。

教学中,除了识字写字外,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故事,入情入境地感受想象的神奇。

分类 具体内容 内容简说教学要点 课时安排 课文 宇宙的 另一边 “我”在夜晚遥望星空时、上语文课时、下课后关于宇宙的另一边产生了很多大胆的想象。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23个生字,会写25个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大胆和神奇的2课时我变成了一棵树“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小动物和妈妈住在鸟窝里。

想象。

3.能和同学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内容。

2课时交流平台首先总结了大胆想象的重要作用,然后以学过的两篇精读课文为例,从如何展开想象的角度引导学生进一步梳理回顾,打开大胆想象的思路。

1.能梳理和回顾课文中的想象故事,交流对大胆想象的体会,感受大胆想象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宇宙的另一边》说课稿
一、说教材
《宇宙的另一边》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课文阅读训练的重点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要求学生在读懂、读通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想象的神奇。

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陈诗哥的一本儿童绘本《宇宙的另一边》的一部分内容。

文章充分发挥想象,设想了宇宙的另一边和我们这一边完全相反的事情,激发了学生想象大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吁”这个生字,会写“淌、秘”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都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3.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试着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都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是本课的重点。

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试着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是本课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朗读感悟法。

文章语言新奇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办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

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
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激发想象。

2.质疑问难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3.发挥想象法。

启迪学生联系生活,充分发挥想象,看看宇宙的另一边还有哪些新奇的事情会发生,开拓学生思路。

四、说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趣导入
师:在宇宙的另一边到底有什么?有像这边一样的国家、一样的城市、一样的街道、一样的孩子吗?那里的孩子怎么生活,怎么学习呢?那里的孩子会看见什么样的自然风景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索宇宙另一边的秘密吧。

板书:宇宙的另一边。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认读。

会写的字:淌秘密栋梯铃乘绪篇越会认的字:淌秘栋吁绪篇
3.老师范读读课文,注意感情和节奏。

学生跟读。

4.根据问题,再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对学生读得不对的地方及
时指正。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课文是如何宇宙另一边的世界的呢?请试着划分段落,并总结段意。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浩瀚的星空引发了“我”无限遐思,“我”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第二部分(6—9):“我”始终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想象宇宙另一边神奇的数学课堂。

第三部分(10—12):“我”向大家分享“我”的美好想象,大家被宇宙另一边的世界迷住了。

四、认真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同桌之间互相提问,解答彼此的
疑问。

1.这个“秘密”真的是星光告诉“我”的吗?是什么引起了“我”
的无限遐想?
这个“秘密”不是星光告诉“我”的,而是“我”看着浩瀚的星空,感觉宇宙是那样的广袤而神秘,从而引发了“我”对宇宙的无限遐想。

2.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这里的
倒影指的是什么?(PPT出示倒影的图片,让学生联系生活理解倒影的意思)
“倒影”是指倒立的影子。

它与景物自身总是相反的。

所以宇宙
另一边的世界就像水中的倒影一样,与“我”这边的真实世界是相反的、相对的。

3.你觉得在宇宙的另一边,还有哪些与这边不一样的自然现象?
预设:
师:通过读前文我们知道宇宙另一边有和我们一样的世界,但是那个世界里发生的事情和我们这个世界发生的事情相反,开动你们聪明的小脑筋想一想,还会有哪些奇妙的事情发生?
生1:在宇宙这的一边,候鸟要飞去南方过冬,在宇宙的另一边,候鸟都得飞去北方过冬。

生2:在宇宙的这一边,大树深深地扎根在泥土里;在宇宙的另一边,大树迈开腿到处跑,喜欢呆在哪里就呆在哪里……
五、品读课文第6—9自然段,充分发挥想象。

1.播放课文第6—9自然段范读录音,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同桌之间互相提问,互相解答。

2.“我”为什么感到有些尴尬?
因为“我”想象中的宇宙另一边的世界太神奇、太美好了,“我”沉浸其中,都忘了“我”正在上语文课。

老师发现了“我”想得入出神的情态,所以“我”感到有些尴尬。

3.“早春二月”乘以“竹外桃花三两枝”,再乘以“春雨贵如油”,还可以等于什么?快想一想,说一说吧。

师:这样学乘法真是有趣,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还可以等于“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
堤水满溪”。

哪位自信的小朋友可以大胆地举手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六、品读课文第10—12自然段,充分发挥想象。

在宇宙的另一边,他们的习作课还会写什么?会怎样写?
在宇宙的另一边,在习作课上,如果要写花,就得闭上眼睛,想象花的样子,然后慢慢地变成一粒花的种子,生根、发芽,沐浴阳光雨露,最后看谁的花开得最美,花开得越美,习作的分数就越高。

七、串联线索,整体回顾。

1.读完课文,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宇宙另一边的世界和“我”这边的世界有什么不一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八、拓展延伸
1.想象一下: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和同学交流,看谁想得更奇妙。

预设:
生1:当我考60分的时候,宇宙另一边的他会不会考90分呢?
生2:在宇宙的另一边,果树倒着长在半空中,它们的根努力靠近太阳,吸取更多的能量,树上结出了更多更甜的果实。

一阵风吹过来,苹果呀、梨子呀、枣子呀扑腾扑腾往下掉。

地上的小朋友可开心啦,拿起小篮筐,捡了这个又装那个。

2.课下搜集《宇宙的另一边》这本书的其他作品读一读,并把自己觉得想象奇特的地方摘抄下来和同学交流。

九、课文小结
本文描写了“我”的对宇宙的无穷遐思,“我”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这边的倒影,在那个世界中自界万物与这边截然相反,课堂更是新奇有趣……想象妙趣横生,展现了一个美好的童趣世界。

五、说板书设计
星空引发想象(1—5):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宇宙的想象数学课堂(6—9):神奇、有趣的加法、乘法奇妙的另一边分享“我”的想象(10—12):独特的习作课,大家入迷想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