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穴位详解:期门穴

合集下载

艾灸期门穴养肝护肝,让您的心情变舒畅!

艾灸期门穴养肝护肝,让您的心情变舒畅!

艾灸期门穴养肝护肝,让您的心情变舒畅!春回大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人体的阳气也跟着一起上升,这个时候肝火特别旺,各种肝病容易复发。

这个时候是补肝养肝的最好时期。

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一个很好的人体自带的护肝良药”-期门穴,经常喝酒的朋友不妨试试。

期门穴是足厥肝经上的穴位,好比是肝的幕僚,只要肝有麻烦,它就能帮“将军之官”排忧解难,是肝的要穴,在胸部,第6肋间隙,当乳头直下,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

此穴是人体自带的疏肝理气丸,它有健脾疏肝、活血化瘀、化痰消积、清血热、降逆止痛、利胆和胃、理气活血的作用。

人体肝气郁结会引起食少、胃痛、呕吐、呃逆、食不化、胁痛等症;气郁还能化火,中医讲“肝火犯肺”,肝盛化火、上逆侮肺可导致咳引胁痛、咳喘症。

这个时候,艾灸具有疏肝郁、清肝热、泻肝实之功的期门穴,从而改善肝的疏泄,调理情志,使人心胸开阔、肝气顺达,自然诸症消除。

现代多用期门穴治疗胆囊炎、胸膜炎、肝炎、肝萎缩、肋间神经痛、心肌炎等。

临床上还用这个穴位艾灸调理肝硬化效果显著,肝硬化一般是因各种原因长期引起的肝损害,导致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长,可并发多种危急病症,艾灸调理肝硬化主要是祛湿排毒、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利润行水的作用。

穴位配伍:配大敦穴调理疝气;配肝俞、膈俞有疏肝活血化瘀的作用,调理胸胁胀痛;配肝俞、中脘、内关、肝俞、公孙、太冲调理肝胆疾患、胆结石、胆囊炎及肝气郁结之胃痛、呕吐、泄泻、胁痛、呃逆、食少、食不化、乳少等;配内关、足三里有和胃降逆的作用,调理呃逆;阳陵、日月、胆俞、太冲、足临泣调理急性胆囊炎配阳陵泉、中封有舒肝利胆的作用,调理黄疸;配膈俞、肝俞、三阳络、阳陵泉,调理肝脏;配天池、肩井预防乳腺癌;配肝俞、脾俞、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溪、太冲可调理因肝脾两虚引起的眼皮跳动;配阿是穴、中脘、关元、痞根、肝俞、八髎、三阴交艾灸调理子宫肌瘤。

阿是穴就是长肌瘤的部位,还有一个痞根穴、期门、配肝俞、膈俞,有疏肝活血化瘀的作用,主要调理胸胁胀痛。

期门穴

期门穴

期门穴
归经
足厥明肝经
部位
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针技
斜针3—5分;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主治
胸胁疼痛,腹胀,胸满,呕吐,呃逆,黄疸等。

解剖解说
1、针体穿过皮肤、浅筋膜的浅层和深层,经腹外斜肌进入肋间外肌内。

支配该皮区的神经是第五及第六肋间神经外侧支的前皮支。

肋间肌内,针体的上方分布有第六肋间神经及其肋间动、静脉。

2、要严格拿捏深度,多采用斜刺,太深会伤胸膜引起气胸。

3、留针时,也要注意观察,防止病人由于深呼吸或体位的变化等原因,使针体进一步深刺而进入胸腔内。

作用解说
①期门穴是肝经循行的最后一个部位,是肝的募穴,放有硫肝理气,治疗肝胆疾病的作用,临症时可与太冲、阳陵泉、肝俞等穴配伍使用。

②期门是肝之募穴,又是十二经最终穴位,伤寒热入血室针刺期门穴可愈。

《伤寒论》说“妇人个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

得之七八日,热徐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

”临床上,妇女患感冒月经来潮,常致停经并出现低热、胸闷、焦虑烦躁、迁延不孕,泻期门穴可以收效。

女人乳房附近的穴位按摩与清洗方式

女人乳房附近的穴位按摩与清洗方式

女人乳房附近的穴位按摩与清洗方式乳房是女性身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位,不仅仅是一个女性性别的象征,同时乳房也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情况。

而且在乳房的附近还有很多的穴位哦。

以下是小编推荐女人乳房附近的穴位按摩知识,欢迎阅读!女人乳房附近的穴位按摩第一:檀中穴这个穴位的位置在双乳的正中间,并且他和女性分泌的荷尔蒙分泌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所以说,日常生活中按摩这个穴位,不仅具有丰胸的效果,同时还能够令肌肤越来越好,令女性越来越漂亮。

按摩檀中穴除了上面所说的一些好处之外,还能够有效的治疗支气管性哮喘,并且对于一些胸闷或者是胸郁都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

第二:天池穴天池穴的位置和女性乳头属于同一个高度,并且在于女性乳房的外围轮廓上面,在我们按压骨头和骨头之间会出现疼痛感。

天池穴共有两个,也就是在我们左右两边的乳房上。

建议每天都能够用大拇指贴在穴位上面,然后在乳房的外面进行按压,进行动作的时候就像是要将乳房抬起来一样。

老中医告诉我们,按摩这个穴位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圆形进行按摩,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胸部周围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胸部健康。

第三:中脘穴这个穴位的位置在肚脐还有胸口的正中间位置,我们可以用手指在这个穴位的周围进行按摩,最好能够画圆的按摩方法,这样对于胸部周围的血液循环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四:神藏穴神藏穴的位置在乳头所在的直线上方,也就是乳房稍微往上一些。

另外,这个穴道和天池穴一样都是有两个的,在左右两边。

除此之外,老中医还告诉我们,这个穴位和女性的荷尔蒙分泌以及血液的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所以说,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这个穴位进行刺激或者是按摩对于身体具有很好的作用,例如丰胸、美容护肤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们的身体出现了感冒的情况,按摩这个神藏穴会感觉到非常的疼痛。

第五:鹰窗穴鹰窗穴的位置在乳头和锁骨之间,也就是在乳头直线的正上方。

另外,如果对这个穴位进行按摩,能够最为直接的刺激乳房,保持体内血液循环,同时还能够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并且还能够激活荷尔蒙分泌的活化性,令乳房更加的健康。

仲景针刺期门穴浅析

仲景针刺期门穴浅析

仲景针刺期门穴浅析
孙永沛;郑艺钟
【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
【年(卷),期】1984(000)006
【摘要】“仲景学说”之内函极为丰富,但历来治《伤寒论》的学者,常忽略其中针灸学这一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拟就《伤寒论》关于针刺期门穴的记载,探讨仲景运用针刺经络俞穴,调整脏腑气血的理论。

不当之处,望同道斧正。

【总页数】1页(P25-25)
【作者】孙永沛;郑艺钟
【作者单位】佳木斯医学院;佳木斯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强刺激手法针刺期门穴治疗顽固性呃逆20例 [J], 刘强
2.《伤寒论》针刺期门穴的应用 [J], 陈树楷;曾子育;刘乃刚;郭长青
3.仲景独取期门穴治疗妇人病的思路探讨 [J], 张亚雪;朱雅凡;屈会化;赵琰
4.浅析仲景辨证运用期门穴 [J], 王梦琳;牛永宁
5.利胆、理气中药和针刺日月、期门穴对人Oddi氏括约肌的影响 [J], 齐清会;吴成中;陈灼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灸穴位 后期门穴 说明指导书

针灸穴位 后期门穴 说明指导书

针灸穴位后期门穴说明指导书总述后期门,经外奇穴名。

出自《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福建民间针灸经验录》。

位于髂嵴上缘,正对大转子与尾骨尖连线之中点,在环跳穴直上方,髂骨嵴上缘取之,左右计2穴。

浅层布有第4、5腰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有第4、5腰神经后支的肌支。

主治腰髋痛、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难产、膝关节痛、腓肠肌痉挛等。

直刺1.5-3寸。

1.名称后期门穴2.别名暂无资料。

3.出处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福建民间针灸经验录》4.隶属经外奇穴5.位置位于髂嵴上缘,正对大转子与尾骨尖连线之中点,在环跳穴直上方,髂骨嵴上缘取之,左右计2穴6.主治腰髋痛、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难产、膝关节痛、腓肠肌痉挛7.功能暂无资料。

8.操作直刺1.5-3寸9.主要配伍暂无资料。

10.定位位于髂嵴上缘,正对大转子与尾骨尖连线之中点,在环跳穴直上方,髂骨嵴上缘取之,左右计2穴。

11.解剖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和背阔肌腱膜→竖脊肌→腰方肌,浅层布有第4、5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4、5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有关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12.名词释义暂无资料。

13.功能作用暂无资料。

14.详细主治腰髋痛、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难产、膝关节痛、腓肠肌痉挛等。

15.详细操作直刺1.5-3寸,除局部酸胀麻木外,有时可放散到整个臀部,留针30分钟。

灸3-7壮,或温灸5-15分钟。

16.临床运用暂无资料。

17.配伍暂无资料。

18.附注暂无资料。

19.相关论述1、《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后期门,奇穴。

……针十五至三十分。

灸三至七壮。

主治难产;亦治坐骨神经痛。

”2、《福建民间针灸经验录》:“期门穴在腿轮头骨衕。

可刺三寸。

治妇人生产不出。

”。

《伤寒论》针刺期门穴的应用

《伤寒论》针刺期门穴的应用

《伤寒论》针刺期门穴的应用作者:陈树楷曾子育刘乃刚郭长青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年第06期摘要:期门穴是《伤寒论》中使用频次较高的一个穴位,本文通过对选用期门穴的相关条文的分析和考辨,探讨了其取穴依据和取穴时机,并总结了仲师运用期门穴的规律和特色,使后学能一窥仲师立法之精微,以供临证参考。

关键词:《伤寒论》;期门;应用规律中图分类号:R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0)06-0007-03《伤寒论》中有部分针刺条文中使用期门穴,人身之穴位多矣,何以取期门穴?而伤寒论中所取的其他针刺穴位也不多,值得深究。

《伤寒论》各篇条文中,辨证极细,对于选穴与针刺时机均有独到见解。

本文选取论中数条以期门穴为针刺选穴对象之条文,进行分析,期能一窥仲师立法之精微与苦心,供临证参考。

1肝乘脾证原文第108条:“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脉经》有云:“浮而紧者名曰弦,弦为肝脉。

”《内经》曰:“肝主语”,“肝风盛则多言”。

此条病机为肝气过盛,克伐脾土,故有腹满;肝藏魂,热入肝经血分,魂不归肝,故有谵语。

可知本条诚为肝木乘脾土之证。

取期门穴者,肝之募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难经·六十七难》:“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

《内经·灵枢》:肝乃“阴中之少阳”,体阴而用阳。

今肝气纵行,乘克脾土,故取肝之募穴期门,针引阳气,从阴引阳,使邪气出而诸证俱解。

此条病本在肝,标在脾,仲师刺期门,以泻过盛之肝气,则诸证可愈。

2肝乘肺证原文第109条:“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日横,刺期门。

”此条病机为肝木旺反侮肺金之证。

肺主皮毛,今肝邪盛,肝木不受肺金克制,而反侮肺金,以致肺主皮毛之功能失司,阳气郁闭于内则发热,卫阳不得行于外而致肌表失于温煦故恶寒;木火刑金,消灼津液,故大渴欲饮水;肺主通调水道,今肺受肝侮,其通调水道之职不用,必小便不利,加之饮水多,水阻中焦,故腹满。

期门穴

期门穴

期门穴文章目录*一、期门穴的概述*二、期门穴的取穴方法*三、期门穴的解剖位置*四、期门穴的疗法*五、期门穴的配伍*六、期门穴的功效与作用*七、文献摘要期门穴的概述1、定义期门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2、别名肝募穴3、出处《伤寒论》4、主治疾病期门穴主治脾胃及胸胁部疾患:如心下切痛、饮食不下、呕吐呃逆、伤食腹坚、霍乱泄注、下痢脓血、奔豚上下、消渴、血臌、胸胁支满、积聚痞块、胸中热、卧不安、谵语不止、目眩、面赤、项强、瘖不能言、疟疾、伤寒热入血室、癃闭、遗尿、小便难、妇人产后余疾等。

现代又多用期门穴治疗胆囊炎、胸膜炎、肝炎、肝萎缩、肋间神经痛、心肌炎等。

期门穴主治胸胁满痛、黄疽、呕吐、呃逆、腹胀、胁下积聚等。

消化系统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肠炎,胃炎,胆囊炎,肝炎,肝肿大。

其他疾病:心绞痛,胸胁胀满,癃闭遗尿,肋间神经痛,腹膜炎,胸膜炎,心肌炎,肾炎,高血压。

5、穴位解析期门为经穴名(Qīmén LR14)。

出《伤寒论》。

属足厥肝经。

期门是肝的募穴,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阴维脉的交会穴。

期即周期,门即门户,两侧胁肋如敞开之门户,穴在胁肋部,经气运行至此为一周期,故称期门。

期门。

期,期望、约会之意。

门,出入的门户。

期门名意指天之中部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肝经。

本穴为肝经的最上一穴,由于下部的章门穴无物外传而使本穴处于气血物质的空虚状态。

但是,本穴又因其位处于人体前正中线及侧正中线的中间位置,既不阴又不阳、既不高亦不低,因而既无热气在此冷降也无经水在此停住,所以,本穴作为肝经募穴,尽管其穴内气血空虚,但却募集不到气血物质,唯有期望等待,故名期门。

肝经募穴。

理同其门名解。

附注:肝经募穴。

特异性:期门穴为肝之募穴,交会穴之一,足太阳、厥阴、阴维之会。

期门穴的取穴方法仰卧位,先定第四肋间隙的乳中穴,并于其下二肋(第六肋间)处取穴。

对于女性患者则应以锁骨中线的第六肋间隙处定取。

防治胸胁胀痛的顺气穴——期门

防治胸胁胀痛的顺气穴——期门
( 编 辑/ 高 翔 )
持鞭 屈肘 收 于左 腰 侧 , 鞭 梢 向下 , 右 手 向前 插 掌 , 掌 心 向左 , 掌 指 向 前 。 目视 右 掌 ( 图8 7) 。
不停 , 左 脚 里收 成高 虚步 , 同
【 要点 】
下 垂于 体 两侧 , 左 手持 鞭 , 鞭 梢 向
下 。 目视 前 方 ( 图8 9) 。
【 要点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动 作 要 连 贯 ,高 虚 步 的 形 成 与 亮掌要 一 致。
4 3 . 收 势
时右 掌 向后摆 并 亮掌 , 掌指 向前 ,
掌 心 向 右 。 目视 左 前 方 ( 图8 8) 。
左 脚 向 前 一 步 ,右 脚 在 左 脚 内侧 震脚并 步 , 成并 步 直立 , 两 臂
火、 调 整 自 己 的情 绪 , 都 有很 好 的效果 。
f J T - - 经 从胸腹 两 侧走过 , 我 们说 经络 所 过 , 主 治 所 及 。期 门 穴 作 为 肝 经 的 大 穴 , 按 摩对 于肝 脏上 的疾病 有 特 殊 的 功 效 。它 能 退 除 黄 疸 , 强 化肝 功 能 。只 要 发 现 自 己 的肝 功 能 不 太 好 ,或 者 出 现 类 似 于 黄 疸 的 症 状 的时候 , 或者 s g时 作 为 一 种 保 护 P , T - - 脏 的措施 , 都 可 以 时不时 地用- T -  ̄ 8 按 摩期 门穴。
自我 取 穴按 摩 法 : ( 1) 正 坐 或仰 卧 , 举 起双 手 , 手 掌 心 向下 , 指尖 相对 , 放在 双 乳下肋 骨 上 ; ( 2) 用 大 拇
指 和食 指 直 下掌 根 处像 一条 鱼 的部 位 ( 鱼际 ) , 按 揉 穴位 , 有胀 痛 的感觉 ; ( 3) 左 右两 穴位 , 每 次 大 约 按 揉 2 - 3 分钟 , 或者两 侧穴位 同时按揉 , 每 日早 晚 各 1 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穴位详解:期门穴
解析:
(1)期门。期,期望、约会之意。门,出 入的门户。期门名意指天之中部的水湿之 气由此输入肝经。本穴为肝经的最上一穴, 由于下部的章门穴无物外传而使本穴处于 气血物质的空虚状态。但是,本穴又因其 位处于人体前正中线及侧正中线的中间位 置,既不阴又不阳、既不高亦不低,因而 既无热气在此冷降也无经水
中医穴位详解:期门穴
操作: 刺法:斜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 伤及肝、脾脏。
中医穴位详解:期门穴
操作: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中医穴位详解:期门穴
操作:
按摩法: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 作圈状按摩,进行时需斟酌用力。先用手 掌轻擦双侧胁部至微微发热,然后用拇指 指面着力于期门穴之上,由轻至重,待产 生酸、麻、胀、痛、热合走窜等感觉后, 再施以按揉的坊式,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 组织的深层,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 此反复操作,左右交替,每次每穴按压35分钟,每日二三次。
中医穴位详解:期门穴
气血: 气血物质为散行于天之中部的湿热水气。
中医穴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解:期门穴
附注: 肝经募穴。
中医穴位详解:期门穴
功能: 募集天之中部的水湿风气。
中医穴位详解:期门穴
主治:
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 泄泻,饥不欲食,胸中热,喘咳,奔豚, 疟疾,伤寒热入血室,肝病、胸部疼痛、 荨麻疹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 主要穴位之一。
中医穴位详解:期门穴
配伍:
配大敦穴治疝气;配肝俞穴、公孙穴、中 脘穴、太冲穴、内关穴治肝胆疾患、胆囊 炎、胆结石及肝气郁结之胁痛、食少、乳 少、胃痛、呕吐、呃逆、食不化、泄泻等。
中医穴位详解:期门穴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谢谢!
期门穴 穴位详解
中医穴位详解:期门穴
期门穴
拼音:qīmén 别名:肝募穴 经络:肝经
中医穴位详解:期门穴
中医穴位详解:期门穴
取穴: 患者可采用仰卧的姿势,期门穴位于胸部, 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与巨阙穴齐平)。
中医穴位详解:期门穴
解剖: 有腹直肌,肋间肌;有肋间动、静脉;布 有第六、七肋间神经。
中医穴位详解:期门穴
解析: 在此停住,所以,本穴作为肝经募穴,尽 管其穴内气血空虚,但却募集不到气血物 质,唯有期望等待,故名期门。
中医穴位详解:期门穴
解析: (2)肝经募穴。理同其门名解。
中医穴位详解:期门穴
意义: 天之中部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肝经。
中医穴位详解:期门穴
运行: 由穴外进入穴内后循肝经下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