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各地级市常住人口排名

合集下载

人教A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综合题专题训练 (23)(含答案解析)

人教A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综合题专题训练 (23)(含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综合题专题训练 (23)一、综合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0分)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示意2017年我国部分省份+直辖市发展潜力。

其中气泡大小表示近一年的人口增量,气泡越大,增量越大,空心气泡表示人口减少。

灰色气泡表示人口规模较大居全国前列,但老龄化现象却较突出,城镇化率并不高(低于全国平均城镇化率水平)的省份。

(1)分析灰色气泡表示的省市老龄化现象突出的主要原因。

(2)推测空心气泡表示的省区2017年人口转为负增长的主要原因。

(3)说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量上升显著的原因。

2.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2015年9月,联合国发布数据称,欧洲将迎来“战后最大难民潮”。

源源不断的难民主要来自叙利亚、利比亚等战争、局势动荡地区。

据了解,此次难民潮有大批难民选择前往德国。

德国的经济发达,当前人口出生率和失业率都很低,政府和民众对难民持欢迎态度。

(1)分析大量叙利亚难民选择到德国避难的原因。

(2)分析大量难民涌入将会对德国带来哪些影响。

3.麻涌镇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以麻涌为中心,一小时即可到达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

麻涌人口约11万,其中外来人口3万多。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依托港口,引进外资企业近200家,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

⑴比较说明广州、东莞、麻涌三个城镇的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大小目前,东莞2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能够开发利用的所剩不多;东莞的1200万人口中1000多万是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难度很大;东莞的产值很高,但污染也很厉害。

⑵简述大量人口流入东莞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⑶简述东莞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争雄之时,蜀丞相诸葛亮挥师南下擒孟获后,见攀枝花悬崖峭壁,草木不生,仰天叹曰:此地粮草无补,屯兵险矣!急忙撤兵而返。

如今,攀枝花市辖三区两县,面积七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一百二十余万人。

浙江省温州乐清市常住人口数量和财政主要指标数据研究报告2019版

浙江省温州乐清市常住人口数量和财政主要指标数据研究报告2019版

浙江省温州乐清市常住人口数量和财政主要指标数据研究报告2019版引言本报告针对温州乐清市常住人口数量和财政主要指标现状,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温州乐清市常住人口数量和财政主要指标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温州乐清市常住人口数量和财政主要指标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温州乐清市常住人口数量和财政主要指标数据研究报告对关键因素年末常住人口数量,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

相信温州乐清市常住人口数量和财政主要指标数据研究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第一节温州乐清市常住人口数量和财政主要指标现状 (1)第二节温州乐清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3)一、温州乐清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三、温州乐清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四、温州乐清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温州乐清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温州乐清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温州乐清市财政总收入指标分析 (7)一、温州乐清市财政总收入现状统计 (7)二、全省财政总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三、温州乐清市财政总收入占全省财政总收入比重统计分析 (7)四、温州乐清市财政总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温州乐清市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省财政总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省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温州乐清市财政总收入同全省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标分析 (11)一、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 (11)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11)三、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统计分析 (11)四、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14 第五节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指标分析 (15)一、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 (15)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 (15)三、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统计 (15)四、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18图表目录表1:温州乐清市常住人口数量和财政主要指标现状统计表 (1)表2:温州乐清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温州乐清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温州乐清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温州乐清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温州乐清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6表10:温州乐清市财政总收入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财政总收入现状统计表 (7)表12:温州乐清市财政总收入占全省财政总收入比重统计表 (7)表13:温州乐清市财政总收入(2016-2018)统计表 (8)表14:温州乐清市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财政总收入(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省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温州乐清市财政总收入同全省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统计表 (11)表21: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表 (15)表28: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统计表 (15)表29: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表33: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第一节温州乐清市常住人口数量和财政主要指标现状温州乐清市常住人口数量和财政主要指标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温州乐清市常住人口数量和财政主要指标现状统计表第二节温州乐清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指标分析一、温州乐清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2:温州乐清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二、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3: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三、温州乐清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表4:温州乐清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四、温州乐清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5:温州乐清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五、温州乐清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6:温州乐清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7: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8: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温州乐清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9:温州乐清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三节温州乐清市财政总收入指标分析一、温州乐清市财政总收入现状统计表10:温州乐清市财政总收入现状统计表二、全省财政总收入现状统计分析表11:全省财政总收入现状统计表三、温州乐清市财政总收入占全省财政总收入比重统计分析表12:温州乐清市财政总收入占全省财政总收入比重统计表四、温州乐清市财政总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表13:温州乐清市财政总收入(2016-2018)统计表五、温州乐清市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表14:温州乐清市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财政总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表15:全省财政总收入(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表16:全省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温州乐清市财政总收入同全省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17:温州乐清市财政总收入同全省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四节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标分析一、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表18: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表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分析表19: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表三、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统计分析表20: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统计表四、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表21: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表五、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表22: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表23: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表24: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25: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五节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指标分析一、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表26: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表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表27: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表三、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统计分析表28: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统计表指标数量(亿元)占总值比重四、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6-2018)统计分析表29: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6-2018)统计表五、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分析表30: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6-2018)统计分析表31: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分析表32: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33:温州乐清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

2019年浙江省人口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2019年浙江省人口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城市名称
杭州市 宁波市 温州市 嘉兴市 绍兴市 台州市 金华市 湖州市 舟山市 丽水市 衢州市
2019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亿元)
1966 1469 579 566 528 438.5 411.3 316 154.9 139.83 137.12
浙省2019财政收入分布图
浙江省2019人口分布图
浙江省2019GDP分布
在各地级市中,杭州市生产总值排 名第一,达15373亿元,紧随其后的 是宁波市,前两名城市大大领先于 第三名温州市。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城市名称
杭州市 宁波市 温州市 绍兴市 嘉兴市 台州市 金华市 湖州市 衢州市 丽水市 舟山市
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亿 元)
15373 11985 6606.1 5781 5370.32 5134.05 4559.91 3122.4 1573.51 1476.61 1371.6
浙江省2019gdp分布图
浙江省2019财政收入分布
在各地级市中,杭州市地方一般公共预 算收入最高,达1966亿元。其次是宁波 市。与GPD相似,前两名仍然大大领先 于第三名温州市。
浙江省2019人均生产总值分布
在各地级市中,不论是人均生产总值还是 总量,杭州和宁波均遥遥领先,但值得注 意的是,环绕杭州、宁波的周边城市,人 均生成总值均处于全省前列,北片地级市 普遍好于南片,即使是像温州市这样总量 较高的,人均方面仍然处于劣势。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城市名称 杭州市 宁波市 舟山市 绍兴市 嘉兴市 湖州市 台州市 金华市 温州市 衢州市 丽水市

2019年浙江各市gdp排名.doc

2019年浙江各市gdp排名.doc

2019年浙江各市gdp排名篇一:20XX中国城市GDP排名出炉20XX中国城市GDP排名出炉!近日,全国主要城市20XX年经济运行数据陆续公布,20XX年中国主要城市GDP排行榜火热出炉。

你所在的城市排第几?你所在的省份有多少城市上榜了呢?快来看看吧!20XX年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XX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为1990年以来首次“破7”,增速创25年新低。

城市GDP方面:截至20XX年1月19日,全国大部分城市的20XX 年经济运行数据已经公布,根据信息汇总,20XX年中国城市GDP 排名前十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重庆、苏州、武汉、成都、杭州。

另外,根据统计数据,GDP最高的四大经济强省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

广东21个省辖市中,9个进入全国百强;江苏13个省辖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是唯一所有省辖市都跻身全国百强的省份;山东17个省辖市中,15个进入全国百强,百强城市数量居全国各省首位;浙江11个省辖市中,8个进入全国百强。

20XX年中国城市GDP100强榜单1.2.3.4.5.6.7.8.9.上海25300亿元,同比增长6.8%(人口:2425万)北京23000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2168万)广州(广东1)18100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1667万)深圳(广东2)17500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1077万)天津17200亿元,同比增长9.4%(人口:1516万)重庆16100亿元,同比增长11%(人口:3001万)苏州(江苏1)1440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1060万)武汉(湖北1)11000亿元,同比增长8.8%(人口:1033万)成都(四川1)1080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1442万)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杭州(浙江1)10100亿元,同比增长11%(人口:889万)南京(江苏2)9600亿元,同比增长9.2%(人口:821万)青岛(山东1)9400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871万)长沙(湖南1)8600亿元,同比增长9.7%(人口:731万)无锡(江苏3)8500亿元,同比增长7.1%(人口:650万)佛山(广东3)8200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720万)宁波(浙江2)800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781万)大连(辽宁1)7800亿元,同比增长3.8%(人口:669万)郑州(河南1)7450亿元,同比增长9.6%(人口:937万)沈阳(辽宁2)7280亿元,同比增长3.5%(人口:828万)烟台(山东2)630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702万)济南(山东3)628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706万)东莞(广东4)6200亿元,同比增长7.8%(人口:831万)泉州(福建1)615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829万)南通(江苏4)612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730万)唐山(河北1)6050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753万)西安(陕西1)6000亿元,同比增长7.8%(人口:862万)哈尔滨(黑龙江1)5750亿元,同比增长6.9%(人口:1001万)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福州(福建2)5670亿元,同比增长9.4%(人口:734万)长春(吉林1)5650亿元,同比增长8.8%(人口:767万)石家庄(河北2)562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1049万)合肥(安徽1)5600亿元,同比增长10.5%(人口:769万)潍坊(山东4)532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924万)徐州(江苏5)5250亿元,同比增长9.5%(人口:862万)常州(江苏6)5200亿元,同比增长9.1%(人口:469万)温州(浙江3)461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919万)绍兴(浙江4)4400亿元,同比增长7.1%(人口:501万)鄂尔多斯(内蒙古1)4360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201万)大庆(黑龙江2)4280亿元,同比增长5%(人口:281万)济宁(山东5)4220亿元,同比增长8.4%(人口:808万)淄博(山东6)4200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461万)盐城(江苏7)418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721万)扬州(江苏8)408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461万)昆明(云南1)405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726万)南昌(江西1)4000亿元,同比增长9.6%(人口:524万)临沂(山东7)3820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1083万)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东营(山东8)375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204万)包头(内蒙古2)3689亿元,同比增长7.9%(人口:276万)台州(浙江5)3680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603万)泰州(江苏9)3600亿元,同比增长9.9%(人口:508万)嘉兴(浙江6)3592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455万)洛阳(河南2)3576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662万)厦门(福建3)3565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367万)镇江(江苏10)3560亿元,同比增长9.5%(人口:311万)金华(浙江7)3462亿元,同比增长7.9%(人口:536万)南宁(广西1)3425亿元,同比增长8.8%(人口:666万)沧州(河北3)3420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680万)襄阳(湖北2)340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550万)宜昌(湖北3)3332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405万)邯郸(河北4)3300亿元,同比增长6.5%(人口:917万)泰安(山东9)3292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556万)榆林(陕西2)329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335万)惠州(广东5)314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470万)呼和浩特(内蒙古3)3091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300万)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威海(山东10)306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280万)中山(广东6)301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312万)保定(河北5)2988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1017万)吉林(吉林2)2950亿元,同比增长6%(人口:441万)鞍山(辽宁3)2941亿元,同比增长6%(人口:364万)南阳(河南3)2916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1009万)德州(山东11)2793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650万)岳阳(湖南2)2790亿元,同比增长8.7%(人口:559万)太原(山西1)2753亿元,同比增长8.8%(人口:429万)聊城(山东12)2739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591万)乌鲁木齐(新疆1)2730亿元,同比增长10.1%(人口:353万)常德(湖南3)2720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607万)漳州(福建4)2700亿元,同比增长10.9%(人口:496万)贵阳(贵州1)2692亿元,同比增长12%(人口:468万)淮安(江苏11)265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560万)衡阳(湖南4)2603亿元,同比增长8.7%(人口:810万)茂名(广东7)2534亿元,同比增长7.9%(人口:601万)滨州(山东13)2510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380万)篇二:20XX中国城市GDP排名出炉20XX年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XX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为1990年以来首次“破7“,增速创25年新低。

浙江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浙江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浙江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浙江省政府和省以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主要阶段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省常住人口全省常住人口[3]为5442.69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676.98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65.71万人,增长16.37%,年平均增加76.57万人,增长1.53%。

全省常住人口中省外流入人口为1182.40万人,占21.72%。

二、家庭户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 1885.37万户,家庭户人口为4942.5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9人减少0.37人。

三、性别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796.57万人,占51.38%;女性人口为2646.12万人,占48.62%。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69,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57基本持平。

四、年龄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18.92万人,占13.21%;15-59岁人口为3967.91万人,占72.90%;60岁及以上人口为 755.86万人,占13.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08.17万人,占9.34%。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86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5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50 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507.78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738.12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 1996.41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568.54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浙江市辖区与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浙江市辖区与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第20卷第4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 ol.20 No.4浙江市辖区与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DOI: 10.13669/ki.33-1276/z.2020.066设区市与县在行政隶属上是上下级关系,从行政管辖范围来看市域包涵县域,但由于建国以来浙江“省管县”体制一直存在,因此市域和县域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在实践工作中,通常所谓王晓明(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摘 要] 在市域范围内,浙江市区和县域经济社会之间联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但由于行政管辖范围及职责和权利方面的不同,导致两者在人口构成、发展阶段和产业分布等方面也存在较为明显的一些差异。

与此同时,在人口老龄化、交通便捷化、经济数字化和去周期化的大趋势下,市区与县域经济发展也各自面临着一些新的风险和问题。

为进一步促进市区与县域经济的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必须从健全完善要素指标区域竞争性分配机制、加快建立产业链现代化的区域协调机制以及着力构建县域经济的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等三方面着手,实现市区与县域经济平稳协调发展。

[关键词] 市区;县域;合作竞争;分配协调;防范化解;浙江[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326 (2020) 04-0054-06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weenMunicipal Districts and County Regions in ZhejiangWANG Xiaoming(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iwu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ollege, Yiwu, 322000, China)Abstract: Within the scope of municipal area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municipal districtsand county regions of Zhejiang are close, and they influence and promote each other. 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cope of administrative jurisdiction, responsibilities and rights,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lso exist in population composition, developmental stage and industry distribution, etc. Meanwhile, under the general trend of population aging, traffic convenience, economic digitization and de-periodization, municipal districts and county regions are also faced with some new risks and problems respectively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further facilitate r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municipal districts and county regions, it is required to start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as improving the regional competitive distribution mechanism of factors and indicators, accelera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egional coordination mechanism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industrial chains, and focusing on building a risk prevention and resolution mechanism for economy in county regions to achieve the steady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municipal districts and county regions.Key words: Municipal districts; County regions;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Distribution and coordination; Prevention and resolution; Zhejiang的市域主要指设区市的市辖区(以下简称“市区”)范围①。

浙江省各市辖区、县级市、县汇总

浙江省各市辖区、县级市、县汇总

浙江省各市辖区、县级市、县汇总浙江省行政区划:(省会:杭州市)地级市市辖区、县级市、县杭州市(辖8个区,3个县级市,2个县)上城区| 下城区| 江干区| 拱墅区| 西湖区| 高新(滨江)| 萧山区| 余杭区| 建德市| 富阳市| 临安市| 桐庐县| 淳安县宁波市(辖6个区、3个县级市、2个县)海曙区| 江东区| 江北区| 镇海区| 鄞州区| 北仑区| 余姚市| 慈溪市|奉化市| 象山县| 宁海县温州市(3个区、2个县级市、6个县)鹿城区| 龙湾区| 瓯海区| 瑞安市| 乐清市| 永嘉县| 洞头县| 平阳县|苍南县| 文成县| 泰顺县嘉兴市(辖2个区、3个县级市、2个县)南湖区| 秀洲区| 平湖市| 海宁市| 桐乡市| 嘉善县| 海盐县湖州市(辖2个区、3个县)吴兴区| 南浔区| 德清县| 长兴县| 安吉县绍兴市(辖1个区、3个县级市、2个县)越城区| 诸暨市| 上虞市| 嵊州市| 绍兴县| 新昌县金华市(辖2个区、4个县级市、3个县)婺城区| 金东区| 兰溪市| 义乌市| 东阳市| 永康市| 武义县| 浦江县|磐安县衢州市(辖2个区、1个县级市、3个县)柯城区| 衢江区| 江山市| 常山县| 开化县| 龙游县舟山市(辖2个区、2个县)定海区| 普陀区| 岱山县| 嵊泗县台州市(辖3个区、2个县级市、4个县)椒江区| 黄岩区| 路桥区| 临海市| 温岭市| 玉环县| 天台县| 仙居县|三门县丽水市(辖1个区、1个县级市、7个县)莲都区| 龙泉市| 青田县| 云和县| 庆元县| 缙云县| 遂昌县| 松阳县景宁畲族自治县浙江省总人口:5613.7万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浙江省是中国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

杭州市:(910.21万人)杭州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中国东南重要交通枢纽,副省级城市之一,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圈——长三角的副中心城市(辖8个区,3个县级市,2个县)上城区:(36.2万人)下城区:(40.5万人)江干区:(40.4万人)拱墅区:(28.8万人)西湖区:(62.8万人)高新(滨江):(13.1万人)萧山区:(118.53万人)余杭区:(83.2万人)建德市:(50.8万人)富阳市:(62.8万人)临安市:(51.9万人)桐庐县:(40万人)淳安县:(45.3万人)宁波市:(780.50万人)宁波市位于浙东,长江三角洲南翼,北临杭州湾,西接绍兴,南靠台州,东北与舟山隔海相望。

浙江11城人口一览:全省近一半人在杭州、温州、宁波

浙江11城人口一览:全省近一半人在杭州、温州、宁波

浙江11城人口一览:全省近一半人在杭州、温州、宁波浙江省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省域经济发达,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其与江苏、上海所在的江浙沪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在长三角,浙江省是长三角经济区的核心区域之一,民营经济发达,民间富裕程度连续多年领跑全国,是全国民富省份的代表。

浙江省土地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但是浙江省却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

浙江省的经济体量长期稳居全国第四,是我国第四经济强省;2019年浙江省常住人口5850万人,人口规模排名全国第十。

今天就聊聊浙江这个面积小省、人口大省、经济大省的人口分布。

一般而言,人口的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很大的相关性,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人口就越聚集。

对于大城市而言,人口是非常重要的城市发展资源,城市要不断向前发展,就必须不断扩大城市的人口规模,而对于省会来说,人口规模还有提高城市首位度的作用。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具体到浙江省内,浙北地区平原广布,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也是浙江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浙江最大的两个城市杭州、宁波均位于浙北;而浙南地区则多为山地丘陵,自然地理条件较差,除沿海的温州、台州外,其余地区自然条件较差,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浙西南山区,虽然面积广大,但人口较少,自然条件和人口规模都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事实上,浙江的人口分布也的确是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成正比,浙北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集中了全省的大部分人口,而广大的浙西、浙西南地区虽然地域面积广大,但人口分布相对较为稀疏,人口规模仅占全省总人口的一小部分。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具体到浙江省11个地级市,各市人口规模如下:省会杭州位于浙江北部,常住人口1036万人,是全省唯一的千万人口城市;温州位于浙江东南部,是闻名全国的商业名城,常住人口930万人,未来将会是浙江的第二座千万人口城市;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宁波,位于浙江东北部,常住人口854.2万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