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技术理论考试试卷(模拟卷)及答案2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估环境质量B. 监督污染源C. 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个参数不是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二氧化碳D. 颗粒物3. 水质监测中,常用的物理指标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 温度B. pH值C. 溶解氧D. 悬浮物4. 土壤污染监测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重金属的检测?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色谱法D. 生物指示法5. 噪声监测的主要频率范围通常是:A. 20Hz-20kHzB. 50Hz-50kHzC. 100Hz-100kHzD. 200Hz-20kHz二、填空题1. 环境监测可以分为________监测、________监测和________监测。
答案: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2.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严重影响的颗粒物,通常用________表示。
答案:PM2.53. 水质监测中,________是指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是评价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指标。
答案:溶解氧4. 土壤污染程度的判断通常依据________标准来进行。
答案: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5. 噪声监测时,声级计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分贝(dB)三、判断题1. 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不会受到监测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
(错)2. 环境监测只针对已经出现污染的环境进行。
(错)3. 水质监测中,化学需氧量(COD)是反映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对)4. 土壤污染的治理和修复通常比大气和水体污染更为困难。
(对)5. 噪声污染只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产生影响,对其他生物没有影响。
(错)四、简答题1. 简述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
答: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包括系统性、连续性、代表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系统性原则要求监测工作全面覆盖各种环境要素;连续性原则要求监测工作持续进行,以掌握环境变化趋势;代表性原则要求监测点位和样本能够代表整体环境状况;准确性原则要求监测数据真实可靠;及时性原则要求监测结果能够快速反馈,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020年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比武理论考试模拟题-试卷end

2020年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比武理论考试模拟题(含答案)一、填空题(20题,每题0.5分,共10分)1.在空气和废气监测中,如果现场污染物浓度不清楚,采气量或采样时间应根据()和()来确定。
2.色谱柱的分离度取决于固定液的选择性和()。
3.为减少随机误差,除必须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正确执行操作规程外,还可用增加()。
4.目前环境统计工作中“三废”及所含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通常采用3种方法,即实测法、()和排放系数法。
5.为了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国在80年代制定并实行了“()”、“ 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
6.对拟修约的数字,在确定修约位数后应该()获得结果,而不得()。
7.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应在()布点采样。
8.气相色谱分析兼有酸性或碱性的极性组分时,应选用带有()基团的高分子多孔小球,组分大致按()大小顺序流出色谱柱。
9.一般说,沸点差别越小、极性越相近的组分其保留值的差别就(),而保留值差别最小的一对组分就是()物质对。
10.表观COD指在一定条件下,由水样所消耗的()的量,换算成相对应的氧的()浓度。
11.土壤的对角线采样法适用于()。
12.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是对环境大气进行()的监测,以获得大气污染信息。
13.在大气采样系统中常用的恒流装置(流量控制装置)有流量控制阀和()。
14.遥感数据分辨率一般分为光谱分辨率、()和()三种。
15.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的总称。
16.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标准、()标准和()标准。
17.城市区域内的环境空气监测布点,常用的方法有()和()。
18.空气环境质量评价中,除统一评价项目外,根据各地实际监测的能力和管理的需要可增加评价项目,如降尘、硫酸盐化速率、一氧化碳、臭氧及挥发性有机物等项目。
在评价分析光化学烟雾或臭氧污染、交通环境空气质量时,需增加()和()两项。
19.原子吸收法中遇到的干扰初步归纳起来为:()、()、()、光谱干扰、物理干扰和其他干扰几种类型。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考试试卷(模拟卷)及答案2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考试试卷(模拟卷)及答案一、填空题(20个空格×0.5分=10分)1.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流量、时间、气样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2.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时,如显色时室温低于13o C,可在20o C-30o C水浴中显色 15 min.3.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
一般来说,吸光度值在 0.1-0.7范围,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理论上,吸光度值是0.434时,浓度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最小。
4.在气相色谱中,保留值实际上反映的是组分和固定相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5.在地表水采样断面同一条垂线上,水深5m-10m时,设2个采样点,即水面下0.5 m处和河底上0.5m处;若水深≤5m时,采样点在水面下0.5m处。
6.环境空气手工监测时,采样仪器临界限流孔流量每月校准1次,流量误差应小于5%。
7.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 的颗粒物,称为总悬浮颗粒物,简称 TSP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 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简称 PM10。
8.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一般在排放源上风向设1个参照点,在下风向最多设4个监控点。
9.GC-MS的进样口对真空要求最高。
10.土壤混合样的采集方法主要有四种,即对角线法、棋盘式法、梅花点法和蛇形法。
11.测量噪声时,要求的气象条件为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5m/s。
12.一般情况下,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点位应选在法定厂界外1m,高度1.2m以上。
监测时,如是稳态噪声,则采取1min的等效声级。
13.等离子体发射光谱通常由化学火焰、电火花、电弧、激光和各种等离子体光源激发而获得。
14.采集用于监测细菌学指标水样的玻璃瓶,在洗涤干燥后,要在160o C-170o C干热灭菌2h或高压蒸汽121o C灭菌20min。
不能使用加热灭菌的塑料采样瓶应浸泡在0.5%的过氧乙酸中10分钟进行低温灭菌。
15.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内部审核一般每年不少于1次;管理评审每年至少组织1次。
环境监测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A. 水质监测B. 大气监测C. 噪声监测D. 电磁辐射监测A. 科学性B. 客观性C. 实用性D. 保密性3. 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A. 实验室分析B. 现场监测C. 模型预测D. 社会调查A. 数据审核B. 数据整理C. 数据统计D. 数据保密A. 监测目的B. 监测方法C. 监测结果D. 监测建议二、判断题1. 环境监测是为了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 环境监测可以全面了解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必须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环境监测报告应定期编制,及时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5.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内容,必须加强其建设和完善。
()三、简答题1. 简述环境监测的基本任务。
2. 简述环境监测的主要方法。
3. 简述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性。
4. 简述环境监测报告的主要内容。
5. 简述如何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环境监测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A. 气相色谱仪B. 质谱仪C. 水质自动监测仪D. 红外光谱仪A. 仪器校准B. 样品保存C. 人员培训D. 数据传输8.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基本程序?A. 监测方案设计B. 样品采集C. 数据处理D. 报告编写A. 数据的完整性B. 数据的准确性C. 数据的合理性D. 数据的安全性A. 监测目的B. 监测方法C. 监测结果D. 监测经费二、判断题6. 环境监测可以全面了解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7.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必须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8. 环境监测报告应定期编制,及时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9.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内容,必须加强其建设和完善。
()10. 环境监测可以全面了解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1. 简述环境监测的基本任务。
12. 简述环境监测的主要方法。
环境监测考试题及答案.docx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试卷及答案1(检测公司)姓名:得分:阅卷签名:一、填空题(每空分,共20 分)1.水系的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原则上应设在或答案:水系源头处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2.在采样 ( 水 ) 断面同一条垂线上,水深5-10m时,设2个采样点,即m处和m处;若水深≤ 5m时,采样点在水面m处。
答案:水面下0. 5河底上0.5下0.53.测、和等项目时,采样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
间,并有水封口。
答案:溶解氧生化需氧量有机污染物4.地下水采样前,除、采样器和水样容器2~3 次后再采集水样。
答案:五日生化需氧量有机物细菌类5.采集地下水水样时,样品唯一性标识中应包括和监测项目外,应先用被采样水荡洗、采样日期、编号、序号和监测项目等信息。
答案:样品类别监测井样品6.工业废水的分析应特别重视水中对测定的影响,并保证分取测定水样的性和性。
答案:干扰物质均匀代表7.水质采样时,通常分析有机物的样品使用简易(材质)采样瓶,分析无机物的样品使用(材质)采样瓶(桶)。
自动采样容器应满足相应的污水采样器技术要求。
答案:玻璃聚乙烯塑料8.往水样中投加一些化学试剂( 保护剂 ) 可固定水样中某些待测组分,经常使用的水样保护剂有各种、和,加入量因需要而异。
答案:酸碱生物抑制剂9.文字描述法适用于天然水、水、水和水中臭的检验。
②答案:饮用生活污工业废10.水温测定时,当气温与水温相差较大时,尤应注意立即,避免受影响。
答案:读数气温11.透明度是指水样的澄清程度,洁净水是透明的,水中存在和时,透明度便降低。
④⑤答案:悬浮物胶体12.浊度是由于水中含有泥沙、黏土、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悬浮物质所造成的,可使光被散射或吸收。
①②13.测量水的pH 值时,应适当进行搅拌,以使溶液均匀并达到电化学平衡,而在读数时,则应,,以使读数稳定。
④答案:停止搅动静置片刻14.当水深大于cm、流速不小于m/s时,可用流速计测量流速。
(完整版)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卷试题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应用化学系《环境监测》试卷(含答案)(说明:考试时间110分钟)一、填空(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1、我国环境标准中的“三级”指国家级、地方级、行业级;2、水中氨氮是指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的氮。
3、误差的大小是衡量准确度高低的尺度.4、对河流污染的监测,布设在进入城市、工业排污区的上游、不受该污染区域影响地点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5、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COD时,所用催化剂为Ag2SO4.6、测定80.0ml水样的DO,消耗0。
010mol/L的Na2S2O3 14.24ml,该水样的DO(O2,mg/L)为14。
24。
7、两份水样pH值的测定结果分别为4.0和7.0,这两份水样的氢离子活度相差1000倍。
8、I2+2S2O32—= 2I- + S4O62-9、用容积为20L的配气瓶进行常压配气,如果原料气的纯度为50%(V/V),欲配制50ppm的SO2标准气,需要加入2ml原料气。
10、将下列数值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14。
0500→14.0 ; 14。
1501→14.2。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采集废水样,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采样监测A类污染物,在总排污口采样监测二类污染物。
A、一B、四C、三D、二2、用于采集总悬浮颗粒的滤膜在采样前、后应在A条件下称重。
A、恒温、恒湿B、装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内干燥后C、105 5℃烘箱内烘干D、室内自然干燥3、实验数据中对于可能会歪曲试验结果,但尚未经检验断定的测量数据称为B .A、离群数据B、可疑数据C、正常数据D、剔除数据4、环境监测实行C监测原则。
A、总体B、平均C、优先D、综合5、大气污染物监测布点时,对有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比较集中的地区,一般采用 A 布点法.A、同心圆B、扇形C、网格D、分散式6、标准状态下测定某汽车尾气中CO含量为2.8mg/m3,若用ppm表示,则CO含量为 A ppm。
环境监测模拟考试题(附答案)

环境监测模拟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分光光度法与普通比色法的不同点是()。
A、检流计不同B、工作范围不同C、光源不同D、检测器不同正确答案:B2、有关水体中Do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体被易于氧化的有机物所污染,水中溶解氧下降;B、水中溶解氧在3—4mg∕1时,鱼类能生存;C、水中溶解氧的浓度与溶解氧饱和百分率相等;D、电化学探头法(膜电极法)适用于溶解氧小于0.1mg∕1的水样。
正确答案:A3、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对0的管理。
A、物B、技术C、资金D、人正确答案:D4、测定水中总磷时,采集的样品应储存于()。
A、玻璃瓶B、细口瓶C、聚乙烯瓶D、硼硅玻璃瓶正确答案:D5、扑救易燃液体火灾时,应用那种方法。
()A、用灭火器B、用水泼C、扑打D、以上都可以正确答案:A6、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0.908g,滴定耗去EDTA标准溶液20.50m1,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O。
A、10%B、10.1%C>10.08%D、10.077%正确答案:C7、下列情况不适用混合采样:O0A、计算一定时间的平均污染物浓度;B、计算单位时间的污染物质量负荷;C、污水特征变化小;D、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等相关环境管理工作中规定可采集混合水样的情况。
正确答案:C8、用于()组分测试的样品容器在采样前应保证包装完整,避免采样前造成容器污染。
()A、微生物B、动植物油类C、挥发性有机物D、悬浮物正确答案:A9、定性分析中进行空白试验时取的试液是()。
A、用已知离子代替试液B、用纯有机试剂代替试液C、用蒸储水代替试液D、用待鉴定的试液正确答案:D10、校准曲线的斜率通常不随()等实验条件的改变而变动。
A、试剂的储存时间B、标准溶液浓度C、环境温度D、试剂批号正确答案:B11、实验室中用以保干仪器的CoC12变色硅胶,变为()时表示已失效。
A、红色B、蓝色C、黄色D、绿色正确答案:A12、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时,水体中含有还原性物质,可产生()。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估环境质量B. 监督污染源C. 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个参数不是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二氧化碳D. 颗粒物3. 水质监测中,常用的物理指标包括以下哪些?A. 温度B. pH值C. 溶解氧D. 化学需氧量4.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哪些?A. 工业废水排放B. 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C. 城市垃圾堆放D. 以上都是5. 噪声监测的单位通常是:A. 分贝(dB)B. 米(M)C. 克(G)D. 秒(S)二、填空题1. 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进行定性、定量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以了解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2. 大气污染物按照存在状态可分为_____________态和_____________态污染物。
3. 水质监测中,化学需氧量(COD)是指_____________所需的氧的质量,它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4.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方法。
5. 噪声监测时,为了减少风的影响,应将噪声监测仪器放置在离地面_____________米的高度。
三、判断题1. 环境监测只针对污染物质的监测,不包括对环境背景值的监测。
(对/错)2. 大气中的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对/错)3. 水质监测的生物指标主要是指水体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对/错)4. 土壤污染会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阻,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对/错)5. 噪声污染只会影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不会造成其他健康问题。
(对/错)四、简答题1. 简述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 阐述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 描述水质监测的基本流程和常用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考试试卷(模拟卷)及答案、填空题(20个空格X0.5 分=10分)1. 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流量、时间、气样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2.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时,如显色时室温低于13C,可在20C-30C水浴中显色J5 min.3.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
一般来说,吸光度值在0.1-0.7 范围,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理论上,吸光度值是0.434时,浓度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最小。
4. 在气相色谱中,保留值实际上反映的是组分和固定相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5. 在地表水采样断面同一条垂线上,水深5m-10r时,设2个采样点,即水面下0.5 m处和河底上0.5m处; 若水深w5m寸,采样点在水面下0.5m处。
6. 环境空气手工监测时,采样仪器临界限流孔流量每月校准1次,流量误差应小于5%7.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w i0Q m的颗粒物,称为总悬浮颗粒物,简称TSP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w 10呷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简称PM。
8.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澈监测,一般在排做源上风向设1个参照点,在下风向最多设4个监控点。
9. GC-M的进羊口对真空要求最高。
10. 土壤混合样的采集方法主要有四种,即对角线法、棋盘式法、梅花点法和蛇形法。
11. 测量噪声时,要求的气象条件为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5m/s12. 一般情况下,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点位应选在法定厂界夕卜1m高度12m以上。
监测时,如是稳态噪声,则采取1min的等效声级。
13.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通常由化学火焰电火花、电弧、激光和各种等离子体光源激发而获得。
14. 采集用于监测细菌学指标水样的玻璃瓶,在洗涤干燥后,要在160C-170C干热灭菌2h或高压蒸汽121C 灭菌20min不能使用加热灭菌的塑料采样瓶应浸泡在0.5%勺过氧乙酸中10分钟进行低温灭菌。
15. 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内部审核一般每年不少于1次;管理评审每年至少组织1次。
16. 常用于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自控技术有平行样分析、标准样品分析、加n标回收率分析、空白试验值分析、分析方法比对分析和质量控制图等(至少答出5种)仃.进行水样分析时,应按同批测试的样品数,至少随机抽取10%-20%羊品进行平行双样测定。
18. 湖体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主要是根据总氮、总磷等项目确定的。
(至少答出2种)19. 污染事故发生后应在24小时内报岀第一期环境监测快报,并在污染事故影响期间连续编制各期快报。
20. 环境监测报告按内容和周期分为环境监测快报、简报、月报、季报、年报、环境质量报告书及污染源监测报告。
二、选择题(含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20题X 1分=20分,答案填空格处)1. 在污染物水样的分析中,可以采用预蒸馏的方法将被测组分与干扰物质分离,以下哪种物质用此方法消除干扰ABDA挥发酚B氨氮C硝酸盐氮D氰化物2. 一般万分之一天平的称量误差为土0.2mg在重量分析中使用万分之一天平的称量时,要保证分析结果误差在0.1窥围内,称样量不得少于_B_。
A 0.4gB 0.2gC 0.1gD 0.05g3. 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ABCDE。
A方法误差B仪器误差C试剂误差D操作误差E环境误差F、操作过程中的样品损失。
4. 以下不可以用烘箱干燥的有A C F QA容量瓶B烧杯C移液管D称量瓶E蒸发皿F、量筒。
5. 原子荧光法测定污水样品中的砷时,经常使用_B_消解体系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A HCIB (1+1) HNOHCIQC (1+1)HCI- HPOD HCIO6. 原子荧光法常用的光源是A ,其作用是G。
A高强度空心阴极灯B氘灯C高压汞灯D氢灯E提供试样蒸发所需的能量F、产生紫外光G 产生自由原子激发所需的辐射H产生具有足够浓度的散射光7. 原子荧光法常用的检测器是旦。
A紫外光度检测器B日盲光电倍增管C示差折光检测器D氢火焰检测器8. 不蒯肖除原子荧光光谱中干扰荧光谱线的方法是:A_。
A增加灯电流B选用其他的荧光分析线C力口入络合剂J络合干扰因素D预先化学分离干扰元素9. 气相色谱分析勻非极性组分时应首先选用_B_固定液,组分基本按沸点丿顺序出峰,女如烃和勻非烃混合物,同沸点的组分中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
A极性B加生C极性大D极性小10. 气相色谱法中,色谱柱的柱效率可以用_D_表示。
A分配比B分配系数C保留值D有效塔板高度E、载气流速1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原理_A_。
A基于基态原子对特征光谱的吸收B基于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对光的吸收C基于溶液中的离子对光的吸收D基于基态原子对荧光的吸收12. 原子吸收光度法背景吸收能使吸光度_A_,使测定结果_D_。
A增加B减少G偏低D 偏高13. 在原子吸收定量分析中,基体效应会给测定带来一定的影响,下列哪种方法可消除基体效应的影响CD。
A工作曲线法B标准曲线法G标隹加入法D内标法14. 测定AD项目的水样可加入浓硝酸做保存剂。
A铜铅锌镉B氨氮G色度D砷E、六价铬15. 以下所列中,属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是ACDEFGA总铅B总锌G总砷D总铬E苯并(a)芘F、烷基汞G六价铬16. 用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水中氟化物时,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剂的作用是ABC。
A络合干扰离子B保持溶液中总离子强度C保持溶液适当的pH直17. 供测定有机污染物的土壤样品,应该用_B_ (材质)器具采样,采集的样品置于棕色、_C_(材质、容器)中。
A聚乙烯B金属C (磨口)玻璃瓶D聚乙烯瓶18. 采集区域环境背景土壤样品时,一般采集_B_的表层土。
A 0-20cmB 0-30cmC 0-40cmD 0-50cm19. 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下列哪一类藻类是形成水华的主要因素?(QA金藻B硅藻C蓝藻D甲藻20. 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A当年环境监测工作概况B环境质量状况及主要结论C污染防治对策与建议D环境质量变化态势三、判断题(20题X 0.5分=10分,答案填括号内,正确的填错误的填“X”)1. 用吹脱-捕集气相色谱法分析水样时,吹脱出的气体样品会含有许多水分,有可能会干扰色谱测定,因此要除去水分。
(V)2. 采集空气样品时只能用直接取样法而不能用浓缩取样法。
(X)3. 污水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水深/小于或等于1m寸,在水面下0.5m处采样。
(X)4. GC-M选择固定相除了与气相色谱相同的要求之外,要着重考虑高温时固定液的流失问题。
(V)5. 质谱图相对丰度的含义是把原始谱图的分子离子峰定为基峰,其强度定位100,其他离子峰的强度与之比较,用相对百分比表示。
(X)6.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化物时,电池的电动势与溶液中的氟离子浓度呈线性关系。
(X)7.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空气和废气中氟化物含量时,制备好的氟标准储备液应储存于棕色玻璃瓶中。
(X)8. 下列各数字修约至小数后一位,结果哪个正确,哪个不正确? ?A 4. 2468--4.2 (V)B 23. 4548--23.5 (V)C 0.4643--0.5 ( V)D 1.0501--1.0 ( X)9. 有容器包装的液态废物不属于固体废物。
(X)10. 进行易挥发固体废物采样时,应在容器顶部留一定空间,常温方式保存。
(X)11.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工作实行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不实行分级管理。
(X)12. 开展环境监测时,选择监测分析方法的原则是首选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V)13. 最佳测定范围是校准曲线的直线范围。
(X)14. 线性范围是方法检出限到校准曲线最高点之间的浓度范围。
(X)15. 空白试验值的大小仅反映实验用水质量的优劣。
(X)16. 根据《环境监测报告制度》,为提高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及时性和针对性,按其形式分为简本详本领导版三种。
(X) 仃.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戈冲的二类功能区是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X)18. 监测样品浓度低于监测分析方法的最低检出限时,则该监测数据以1/2最低检出限的数值记录并参加平均值统计计算。
(V)19.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溶解氧指标丰平枯水期水质达标率均达100%,该监测点水质方可达标。
(V)20. 未经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外单位提供引用和发表尚未正式公布的监测报告、监测数据和相关资料。
(V)四、简答题(5题X4 分=20分)1. 为保证污染源监督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在废水采样时采样记录应填写那些主要内容?答案:试题集(上) P132. 简述容量分析的误差来源。
答案:(1)(2) (3) (4) (5) (6)答案:试题集(上) P513.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时,其分析方法是由哪两个主要步骤组成? 答案:试题集(上) P1254.简述原子荧光法测砷的测定原理,及原子荧光分析的主要优点。
答案:试题集(上) P19,0 P1875.在环境监测分析中,标准物质有哪些用途?校准分析仪器;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监视和校正连续测定中的数据漂移; 提高协作实验结果的质量; 在分析工作的质量保证中用以了解和监督工作质量;用做技术仲裁的依据; 用做量值传递与追溯的标准。
五、计算题(4题X 5 分=20分)1.请按有效数字及其计算规则进行运算并修约:(1) 24X 1.008X 13.52~24X 1.01X 13.5=3.3X ic f (2) 15.1+37.82-12.13&15.1+37.82-12.14=40.8 (3) 1.212+1.85=1.46+1.85=3.31 (4) lg25=1.40(5) (508.4-438.68+13.046-6.0548X 1/10~ (508.4-438.68+13.05-6.0) X 1/10=7.672. 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时,用0.0141mol/L M 化钠标准溶液25.0m ]力叭25.0ml 蒸馏水后,对一新 配制的硝酸银标准溶液进行标定,用去硝酸银溶液24.78m ,已知空白消耗硝酸银0.25ml,问硝酸银溶液 浓度是多少?假如用其测定水样,50.0ml 水样消耗了硝酸银5.65m ,贝眦水样中氯化物含量是多少?(氯 离子的摩尔质量为35.45)答案:试题集(上) P803. 已知某标样保证直(u )为110mg ;某人对该标样测定5次,其结果为111 mg/L 112 mg/L 110 mg/L 113mg/L111mg/L 求其均值与保证值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5次测定值的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变 异系数)。
答案:均直=111.4 mg/;L绝寸误差 111.4-110=1.4mg/L 相对误差 1.4/110X 100%=1.27% 标准偏差 =1.14mg/L 相对标准偏差=1.02%4.为了狈定某一土壤样品中铜的含量 现称取样品(经系列处理后干样)0.3214g 经消解处理后,定量移入50ml容量瓶定容后(空白样品经过同样处理后测定),用原子吸收法测得如下数据,根据测得数据,计算土壤样品中铜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