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估环境质量B. 监督污染源C. 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个参数不是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二氧化碳D. 颗粒物3. 水质监测中,常用的物理指标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 温度B. pH值C. 溶解氧D. 悬浮物4. 土壤污染监测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重金属的检测?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色谱法D. 生物指示法5. 噪声监测的主要频率范围通常是:A. 20Hz-20kHzB. 50Hz-50kHzC. 100Hz-100kHzD. 200Hz-20kHz二、填空题1. 环境监测可以分为________监测、________监测和________监测。
答案: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2.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严重影响的颗粒物,通常用________表示。
答案:PM2.53. 水质监测中,________是指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是评价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指标。
答案:溶解氧4. 土壤污染程度的判断通常依据________标准来进行。
答案: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5. 噪声监测时,声级计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分贝(dB)三、判断题1. 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不会受到监测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
(错)2. 环境监测只针对已经出现污染的环境进行。
(错)3. 水质监测中,化学需氧量(COD)是反映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对)4. 土壤污染的治理和修复通常比大气和水体污染更为困难。
(对)5. 噪声污染只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产生影响,对其他生物没有影响。
(错)四、简答题1. 简述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
答: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包括系统性、连续性、代表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系统性原则要求监测工作全面覆盖各种环境要素;连续性原则要求监测工作持续进行,以掌握环境变化趋势;代表性原则要求监测点位和样本能够代表整体环境状况;准确性原则要求监测数据真实可靠;及时性原则要求监测结果能够快速反馈,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一、选择题1.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评估环境质量- B. 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C. 促进环境教育- D. 所有以上选项2.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对象?- A. 大气- B. 水体- C. 土壤- D. 月球表面3. 环境监测中,水样的采集应遵循什么原则?- A. 随机采样- B. 均匀采样- C. 代表性采样- D. 任意采样4. 环境监测中,大气污染物的监测通常采用哪种方法? - A. 直接观察- B. 实验室分析- C. 遥感监测- D. 以上都是5.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A. 样本的代表性- B. 监测时间- C. 监测方法的准确性- D. 所有以上因素二、填空题1.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2. 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生物等。
3. 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取决于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1. 简述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监测方法。
2. 描述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流程。
四、案例分析题某地区进行环境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超过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监测和治理建议。
### 环境监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D. 所有以上选项2. D. 月球表面3. C. 代表性采样4. D. 以上都是5. D. 所有以上因素二、填空题1.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评估环境质量、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促进环境教育。
2. 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等。
3. 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取决于样本的代表性、监测时间和监测方法的准确性。
三、简答题1. 常用的环境监测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遥感监测和自动监测系统等。
这些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环境介质和污染物进行监测,以获取准确的环境数据。
2.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流程通常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验证、数据分析和数据报告。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排放B. 汽车尾气C. 土壤侵蚀D. 燃烧化石燃料答案:C2. 以下哪种污染物不属于水体污染的范畴?A. 重金属B. 农药残留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答案:D3. 环境监测中,土壤污染的主要监测指标不包括以下哪项?A. 重金属含量B. 有机污染物C. 土壤湿度D. 土壤pH值答案:C4. 环境噪声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噪声的主要来源?A. 交通噪声B. 工业噪声C. 建筑施工噪声D. 植物生长答案:D5.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监测的内容?A. 物种多样性B. 生物量C. 土壤肥力D. 生态系统功能答案:C6.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固体废物的监测指标?A. 化学需氧量B. 重金属含量C. 有机物含量D. 放射性水平答案:A7.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目的?A. 评估环境质量B. 制定环境政策C. 预测环境变化D. 制造污染源答案:D8.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方法?A. 现场采样B. 实验室分析C. 遥感监测D. 人工模拟答案:D9.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仪器设备?A. 气相色谱仪B. 质谱仪C. 电子显微镜D. 离心机答案:D10.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数据处理方法?A. 数据整理B. 数据分析C. 数据预测D. 数据销毁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环境监测中,大气污染的主要监测指标包括哪些?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一氧化碳D. 颗粒物答案:A, B, C, D12. 环境监测中,水体污染的主要监测指标包括哪些?A. 化学需氧量B. 悬浮固体C. 氨氮D. 总磷答案:A, B, C, D13. 环境监测中,土壤污染的主要监测指标包括哪些?A. 重金属含量B. 有机污染物C. 微生物数量D. 土壤湿度答案:A, B, C14. 环境监测中,生态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A. 物种多样性B. 生物量C. 生态系统功能D. 土壤肥力答案:A, B, C15.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包括哪些?A. 气相色谱仪B. 质谱仪C. 电子显微镜D. 光谱仪答案:A, B,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对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保护环境B. 促进经济发展C. 评价环境质量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常用方法?A. 化学分析法B. 物理分析法C. 微生物检测法D. 基因工程法3. 环境监测中,水样的采集需要注意哪些事项?A. 采集时间B. 采集地点C. 采集方法D. 以上都是4. 环境监测中,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A. 工业排放B. 交通排放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5. 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数据收集B. 数据整理C. 数据分析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环境监测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 环境监测的常用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3. 环境监测中,土壤样品的采集通常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因素。
4. 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以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来保证。
5. 环境监测报告通常包括监测目的、监测方法、监测结果和________等部分。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 描述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生物监测方法及其优缺点。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为500mg/L。
若该工厂日排放废水量为1000立方米,请计算该工厂一年排放的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总量。
2. 假设某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为0.02ppm,若该地区居民平均每天吸入的空气量为20立方米,请计算该地区居民一年内吸入的二氧化硫总量。
五、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环境监测技术在现代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D4. D5. D二、填空题1. 监测对象、监测指标、监测方法2. 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3. 土壤类型、土壤类型、采样深度4. 标准物质、平行样5. 监测结论三、简答题1.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包括:(1)及时发现环境污染问题,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2)评估环境质量,为环境规划提供数据支持;(3)监督污染源排放,确保环境法规的执行;(4)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环境监测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A. 水质监测B. 大气监测C. 噪声监测D. 电磁辐射监测A. 科学性B. 客观性C. 实用性D. 保密性3. 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A. 实验室分析B. 现场监测C. 模型预测D. 社会调查A. 数据审核B. 数据整理C. 数据统计D. 数据保密A. 监测目的B. 监测方法C. 监测结果D. 监测建议二、判断题1. 环境监测是为了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 环境监测可以全面了解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必须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环境监测报告应定期编制,及时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5.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内容,必须加强其建设和完善。
()三、简答题1. 简述环境监测的基本任务。
2. 简述环境监测的主要方法。
3. 简述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性。
4. 简述环境监测报告的主要内容。
5. 简述如何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环境监测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A. 气相色谱仪B. 质谱仪C. 水质自动监测仪D. 红外光谱仪A. 仪器校准B. 样品保存C. 人员培训D. 数据传输8.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基本程序?A. 监测方案设计B. 样品采集C. 数据处理D. 报告编写A. 数据的完整性B. 数据的准确性C. 数据的合理性D. 数据的安全性A. 监测目的B. 监测方法C. 监测结果D. 监测经费二、判断题6. 环境监测可以全面了解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7.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必须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8. 环境监测报告应定期编制,及时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9.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内容,必须加强其建设和完善。
()10. 环境监测可以全面了解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1. 简述环境监测的基本任务。
12. 简述环境监测的主要方法。
本科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

本科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环境治理B. 环境评价C. 环境规划D. 环境管理答案:D2. 水质监测中,pH值的测定通常使用哪种仪器?A. 紫外分光光度计B.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C. pH计D. 气相色谱仪答案:C3. 以下哪种污染物属于大气中的有害气体?A. 二氧化碳B. 氧气C. 二氧化硫D. 氮气答案:C4.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不包括以下哪项?A. 工业废水B. 农业化肥C. 城市垃圾D. 海洋沉积物答案:D5. 环境噪声监测中,声级计是用来测量什么的?A. 声源的功率B. 声源的频率C. 声音的强度D. 声音的波长答案:C6. 环境监测中,生物监测的主要对象不包括以下哪项?A. 植物B. 动物C. 微生物D. 岩石答案:D7. 环境监测中,哪种方法可以用来测定水中的溶解氧?A. 化学滴定法B. 电化学法C. 红外光谱法D. 紫外光谱法答案:B8. 以下哪种污染物属于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A. 重金属B. 农药C. 放射性物质D. 悬浮颗粒物答案:B9. 环境监测中,哪种仪器可以用于测定空气中的颗粒物?A. 气体检测仪B. 颗粒物监测仪C. 噪声监测仪D. 温度计答案:B10. 环境监测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土壤重金属的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比色法D. 紫外分光光度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环境监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水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A. 采样方法B. 样品保存C. 实验室环境D. 仪器校准答案:ABCD12. 环境监测中,以下哪些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排放B. 交通运输C. 农业活动D. 自然界排放答案:ABCD13. 环境监测中,以下哪些是土壤污染的主要指标?()A. 重金属含量B. 有机污染物含量C. 微生物数量D. pH值答案:ABCD14. 环境监测中,以下哪些是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设备B. 交通噪声C. 建筑施工D. 娱乐场所答案:ABCD15. 环境监测中,以下哪些是生物监测的常用方法?()A. 生物富集系数法B. 生物效应法C. 生物指示法D. 生物毒性测试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本科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

本科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估环境质量B. 制定环境政策C. 环境教育D. 环境治理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常规项目?A. 空气质量B. 水质C. 土壤质量D. 噪音答案:D3.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直接采样B. 间接采样C. 随机采样D. 系统采样答案:B4. 环境监测中,对水样进行分析时,通常需要测定哪些基本参数?A. pH值B. 溶解氧C. 悬浮固体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环境监测中,大气污染物的监测不包括以下哪项?A. 颗粒物B. 一氧化碳C. 臭氧D. 土壤湿度答案:D6.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回归分析D. 非参数统计答案:D7. 环境监测中,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A. 随机采样B. 系统采样C. 表层采样D. 深层采样答案:A8. 环境监测中,生物监测的目的是什么?A. 评估生物多样性B. 监测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C. 预测环境变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环境监测中,噪声监测的常用单位是什么?A. 分贝(dB)B. 赫兹(Hz)C. 瓦特(W)D. 牛顿(N)答案:A10. 环境监测报告中,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A. 监测目的B. 监测方法C. 监测结果D. 监测费用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包括代表性、_______、_______和可比性。
答案:准确性,完整性2. 环境监测中,大气污染物的监测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答案: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3. 水质监测中,常用的生物指标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4. 土壤监测中,重金属污染的监测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环境监测专业题库及答案

环境监测专业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价环境质量B. 预测环境变化趋势C. 制定环境政策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个是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氮气D. 一氧化碳3. 水质监测中,pH值的测定主要用于反映什么?A. 水的硬度B. 水的酸碱性C. 水的溶解氧D. 水的矿物质含量4.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哪项?A. 工业废水排放B. 农业化肥使用C. 城市生活垃圾D. 以上都是5. 噪声监测中,分贝(dB)是用来表示什么?A. 声音的频率B. 声音的响度C. 声音的波长D. 声音的传播速度二、多选题6.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包括哪些?A. 随机采样B. 系统采样C. 分层采样D. 等距采样7. 以下哪些属于环境监测的物理指标?A. 温度B. 湿度C. 光照强度D. 土壤pH值8. 环境监测中,生物监测的目的包括哪些?A. 评估生物多样性B. 监测生物群落结构C. 检测生物体内的污染物D. 预测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9. 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哪些?A. 数据整理B. 数据统计C. 数据分析D. 数据预测10. 环境监测中,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A. 仪器精度B. 操作者技能C. 环境条件D. 采样方法三、判断题11. 环境监测只能用于评估当前的环境状况,不能预测未来的环境变化。
(错误)12. 所有污染物的监测都需要使用高精度的仪器。
(错误)13. 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只与采样方法有关。
(错误)14. 环境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揭示环境问题的趋势和规律。
(正确)15.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对于制定环境政策和法规至关重要。
(正确)四、简答题16. 简述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17.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重金属,如何进行监测以确保排放标准符合法规要求?六、计算题18. 如果某地区噪声监测得到的分贝值为70dB,计算该地区在距离声源100米处的噪声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分析》期末考试试卷(B卷)学院: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10分)1.综合水样;2. 等速采样;3.硫酸盐化速率;4.土壤单项污染指数二、问答题(共50分)1.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有什么区别?二者在数量上有何关系?为什么?(9分)2.直接采样法和富集采样法各实用于什么情况?怎样提高溶液吸收法的富集效率?(9分)3.比较重量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和非色散红外吸收法三种测定水中石油类物质的原理和优缺点。
(9分)4. 常用哪些方法提取生物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脂肪提取器提取法有何优点?(8分)5. 有一地势平坦的田块,由于用污水灌溉,土壤被铅、汞和苯并(a)芘污染,试设计一个监测方案,包括布设监测点、采集土样、土样制备和预处理,以及选择分析测定方法。
(15分)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 监测某水样的BOD5时,采用稀释法测定数据为:水样在培养前溶解氧浓度是4.73mg/L;水样在培养后溶解氧浓度是2.16mg/L;取原水样100mL加稀释水至1000mL。
稀释水在培养前溶解氧浓度是0.12mg/L;稀释水样在培养后溶解氧浓度是0.04mg/L,求水样的BOD5为多少?2. 监测某采样点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时,用装有5 mL吸收液的筛板式吸收管采样,采样流量为0.30 L/min,采样时间为60 min,采样后用光度法测定并计算得知全部吸收液中含2.0μg NO2,已知采样点的温度为5℃,大气压为100 Kpa,求大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
《环境监测分析》期末考试试卷( B 卷)3. 采用重量法测定某采样点中的TSP时,用中流量采样器进行采样,采样温度25℃,大气压101.3Kpa,采样流量0.12m3/min,采样时间2h,空白滤膜质量282.6mg,样品滤膜质量282.9mg,求大气中TSP的浓度。
4.三个声源作用于某一点的声压级为65dB、68dB和71dB,求同时作用于这一点的总声压级为多少?附:分贝和的增值表《环境监测分析》期末考试试卷(B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10分)1.综合水样: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
2.等速采样:测定烟气、烟尘浓度必须采用等速采样法,即烟气进入采样嘴的速度应与采样点烟气流速相等,否则,过大、过小均会造成测定误差。
3.硫酸盐化速率: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SO2、H2S、H2SO4蒸汽等含硫污染物,经过一系列氧化演变和反应,最终形成危害更大的硫酸雾和硫酸盐雾,这种演变过程的速度称为硫酸盐化速率。
4.土壤单项污染指数:用于评价土壤的环境质量,其值等于土壤污染物实测值/污染物背景值。
二、问答题(共50分)1.答:化学需氧量是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
一般将酸性重铬酸钾法测得的值称为化学需氧量。
(2分)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耗氧量称为高锰酸盐指数,以氧的mg/L 表示。
(2分)故二者区别在于所用氧化剂不同。
(2分)对同一种水体,二者在数量上存在如下关系:CODCr﹥高锰酸盐指数,因为在各自规定的实验条件下重铬酸钾的氧化能力比高锰酸钾强,前者的氧化率为90%左右,后者的氧化率为50%左右。
(2分)对不同的水体样品,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1分)《环境监测分析》期末考试试卷(B卷)2.答:直接采样法适用于大气中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监测方法灵敏度高的情况,这时不必浓缩,只需用仪器直接采集少量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即可。
(3分)富集采样法适用于大气中污染物质浓度较低( ppm-ppb )的情况。
采样时间一般较长,测得结果可代表采样时段的平均浓度,更能反映大气污染的真实情况。
(3分)溶液吸收法是采集大气中气态、蒸汽态及某些气溶胶态污染物质的常用方法。
吸收效率主要决定于吸收速度和样气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
增大被采气体与吸收液接触面积的有效措施是选用结构适宜的吸收管(瓶)。
①气泡式吸收管;②冲击式吸收管;③多孔筛板吸收管(瓶)。
(3分)3.答:重量法测定原理:以硫酸酸化水样,用石油醚萃取矿物油,然后蒸发除去石油醚,称量残渣量,计算矿物油含量。
(2分)是常用方法,不受油品种的限制,但操作繁琐,灵敏度低,只适用于测定10mg/L以上的含油水样。
此法所测为水中可被石油醚萃取的物质总量,可能含有较重的石油成分不能被萃取。
蒸发除去溶剂时,也会造成轻质油的损失。
(1分)红外分光光度法原理:用CCl4萃取水样中的油类物质,测定总萃取物,然后用硅酸镁吸附除去萃取液中的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测定吸附后滤出液中石油类物质。
由波数分别为2930cm-1、2960cm-1和3030cm-1谱带处的吸光度A2930、A 2960和A3030进行计算。
(2分)该法不受石油品种的影响,测定结果能较好的反映水被石油类的污染状况。
(1分)非色散红外法原理:是利用石油类物质的甲基、亚甲基在近红外区2930cm-1(3.4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环境监测分析》期末考试试卷(B卷)μm)有特征吸收,作为测定水样中油含量的基础,用非色散红外吸收测油仪测萃取,萃取液经定。
测定时,先用硫酸酸化水样,加Nacl破乳化,再用CCl4无水硫酸钠层过滤、定容,注入红外分析仪测其含量。
标准油可采用受污染地点水中石油醚萃取物或混合石油烃。
(2分)该法实用于所含油品比吸光系数较接近的水样,油品相差较大,测定误差较大。
所有含甲基、亚甲基的有机物质都将产生干扰;此外,石油中有些较重,致使测定结果偏低。
(1分)组分不溶于CCl44.答:提取生物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方法:(1)振荡浸取法:蔬菜、水果、粮食等样品。
将切碎的生物样品置于容器中,加入适当的溶剂,于振荡器上振荡浸取一定时间,滤出溶剂后,所得浸取液供分离、分析用。
(2分)(2)组织捣碎提取法:从动物组织中提取有机污染物。
取定量切碎的生物样品放入组织捣碎杯中,加入适当的提取剂,快速捣碎3-5min,过滤,所得滤液备用。
(2分)(3)脂肪提取器提取法:常用索氏提取器从生物、土壤样品中提取农药、石油类、苯并(a)芘等。
将制备好的生物样品放入滤纸筒或用滤纸包紧,置于提取筒内,再蒸馏浸泡提取。
(2分)优点:因为样品总是与纯溶剂接触,所以提取效率高,溶剂用量小,提取液中被提取物的浓度大,有利于下一步分析测定。
(1分)(4)直接球磨提取法:以己烷为萃取剂,直接将样品在球磨机中粉碎提取,可用于提取粮食中有机氯、有机磷农药。
(1分)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环境监测分析》期末考试试卷(B卷)5.答:采样点的布设:(一) 布设原则(1) 合理地划分采样单元。
(2) 对于土壤污染监测,哪里有污染就在哪里布点。
(3) 采样点不能设在田边、沟边、路边、肥堆边及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层土被破坏处。
(2分)(二) 采样点数量根据监测目的、区域范围大小及其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
一般每个采样单元最少设3个采样点。
单个采样单元内采样点数可按下式估算:(2分)(三) 采样点布设方法地势平坦的田块,由于用污水灌溉,故采用对角线布点法。
(2分)土壤样品的采集:(1). 混合样品:一般了解土壤污染状况时采集混合样品:将一个采样单元内各采样分点采集的土样混合均匀制成;对种植一般农作物的耕地,只需采集0~20cm耕作层土壤;对于种植果林类农作物的耕地,采集0~60cm耕作层土壤。
(2分)(2). 剖面样品:了解土壤污染深度时采集剖面样品:按土壤剖面层次分层采样。
(1分)土样制备:程序是:风干→磨细→过筛→混合→分装(3分)预处理和测定方法:取一定量的新鲜土样,在索氏提取器中用环己烷提取苯并(a)芘,用高效液相色谱或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
(1分)另取制备好的土样用混合酸消解,用气提法分离出汞,用冷原子吸收测汞仪或冷原子荧光法测定。
(1分)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环境监测分析》期末考试试卷(B卷)余下溶液用原子吸收或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测定。
(1分)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 稀释水样培养5天后所消耗的溶解氧浓度为:4.73-2.16=2.57 mg/L (3分)稀释水培养5天后所消耗的溶解氧浓度为:0.12-0.04=0.08 mg/L (3分)BOD5(mg/L)= (2.57-0.08)×(1000/100)=24.90 mg/L (4分)2. 先将采样体积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采气体积:V 0=Vt·[273/(273+t)] ·(P/101.325)=(0.3×60)·[273/(273+5)] ·(100/101.325)=17.45L (5分)样品中含NO2总量为2.0μg (2分)该气体样品中NO2的浓度为2.0/17.45=0.115μg/L (3分)3. 先将采样体积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采气体积:V 0=Vt·[273/(273+t)] ·(P/101.325)=(0.12×120)·[273/(273+25)] ·(101.3/101.325)=13.19m3(5分)样品中含TSP总量为282.9-282.6=0.3mg (2分)该气体样品中TSP的浓度为0.3/13.19=0.0227mg/m3(3分)4. 两两叠加(与叠加次序无关):Lp1和Lp3叠加:LP总1=Lp3+ΔLP1=71+1.0=72dB (5分)LP总1和 LP2叠加:LP总= LP2+ΔLP2=72+1.5=73.5dB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