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植物生长特性

合集下载

各种植物的生长方法及特点

各种植物的生长方法及特点

各种植物的生长方法及特点1. 树木类植物树木类植物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植物类型之一。

它们以木质的茎和分支为特点,生长缓慢但寿命长。

树木类植物的根系往往深入地下,以获取更多的水分和养分。

其中,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生长方式:1.1 直立生长直立生长是最常见的树木生长方式。

这些植物的茎直立向上,呈圆柱形或锥形。

它们的分支从主茎上伸出,并逐渐增长。

直立生长的树木们通常生长缓慢、高度较大,并具有较为稳定的结构。

1.2 蔓生生长与直立生长相反,蔓生生长的树木的茎较长而松散,常借助其他植物或物体进行攀附和支撑。

它们的特点是茎较细、柔软、易弯曲,通常能够迅速向周围环境扩展。

1.3 林缘生长林缘生长的树木指生长在森林边缘或树冠层中的植物。

它们有着适应不同环境的特性,既能在树冠层内获取充足的阳光和营养,又能在林缘处抵御风雨和日晒。

这些树木通常矮小、密集,并能从树冠底部生长。

2. 草本植物草本植物是指不具备木质部分的植物,通常以其多年生茎和叶片为特点。

由于在茎的基部具有裂解组织,草本植物在长度上有很大的扩展余地。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草本植物生长方式:2.1 匍匐生长匍匐生长的草本植物的茎会平躺或爬行在地面上,形成匍匐茎。

这些茎会在节点处生长根系,继续向土壤中延伸。

匍匐生长的草本植物能够迅速覆盖大量的土地,帮助减少土壤流失,形成绿色的地被。

2.2 簇生生长簇生生长的草本植物具有由基部分枝而成的簇生茎。

这些茎密集而直立,形成矮小的机构。

这种生长方式通常适用于干燥或环境恶劣的地区,可以保持水分并减少蒸发。

2.3 单莖生长单莖生长是指由一个唯一的垂直茎形成的生长方式。

单莖生长的草本植物能够将水分和养分储存在茎内,以便在干旱或寒冷的季节使用。

3. 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是以水域为生长环境的植物。

它们的根系具有适应水中环境的特点,并通过水中吸收营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生长方式:3.1 漂浮生长漂浮生长的水生植物没有根系,它们能在水面上漂浮。

50种草本植物

50种草本植物

50种草本植物班级:环艺11姓名:吴春培学号:111092001221.雏菊:菊科,雏菊属。

(意大利国花)别名:春菊,马兰头花,延命菊,幸福花。

形态特征:株高15-20厘米。

叶基部簇生,匙形。

头状花序单生,花径3-5 厘米,舌状花为条形。

有白、粉、红等色。

通常每株抽花10朵左右。

生态习性:花期3-6月。

雏菊耐寒,宜冷凉气候。

在炎热条件下开花不良,易枯死。

应用:药用价值,绿化环境2.金盏菊:菊科,金盏菊属。

别名:黄金盏、长生菊、醒酒花、常春花、金盏等。

形态特征:金盏菊株高30~60cm,株被白色茸毛。

单叶互生,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全缘,基生叶有柄,上部叶基抱茎。

头状花序单生茎顶,形大,4-6cm ,舌状花一轮,或多轮平展,金黄或桔黄色,筒状花,黄色或褐色。

生态习性:喜阳光充足环境,适应性较强,能耐-9℃低温,怕炎热天气。

不择土壤,以疏松、肥沃、微酸性土壤最好,能自播。

应用:适用于中心广场、花坛、花带布置,也可作为草坪的镶边花卉或盆栽观赏。

长梗大花品种可用于切花。

叶的水提取物有加速血凝的作用(凝血酶元时间缩短),但此与其中所含的鞣质和钙盐有关。

根:行气活血。

花:凉血,止血。

3.百日草:菊科,百日草属。

别名:百日菊、步步高、火球花、对叶菊、秋罗、步登高。

形态特征:茎直立粗壮,上被短毛,表面粗糙,株高40~120cm。

叶对生无柄,叶基部抱茎。

叶形为卵圆形至长椭圆形,叶全缘,上被短刚毛。

头状花序单生枝端,梗甚长。

舌状花多轮花瓣呈倒卵形,有白、绿、黄、粉、红、橙等色,管状花集中在花盘中央黄橙色,边缘分裂,瘦果广卵形至瓶形,筒状花结出瘦果椭圆形、扁小。

生态习性:喜温暖、不耐寒、怕酷暑、性强健、耐干旱、耐瘩薄、忌连作。

应用:清热;利湿;解毒。

主湿热痢疾;淋证;乳痈;疖肿4.虞美人:罂粟科,罂粟属。

(比利时国花)别名: 丽春花、小种罂粟花、苞米罂粟、蝴蝶满园春、赛牡丹。

形态特征:虞美人株高40~70cm,分枝细弱,被短硬毛。

芍药花的生长发育特性和生长周期介绍

芍药花的生长发育特性和生长周期介绍

芍药花的生长发育特性和生长周期介绍芍药花的生长发育特性和生长周期介绍芍药花的生命周期和年周期芍药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从种子萌芽直至死亡,在一生的生命活动中,经历生长、开花、结实、衰老、死亡等生命过程,这一全过程称生命周期,也称大发育周期。

就实生植株而言,生命周期可分为3个发育时期,实生苗约4年开花,开花前为幼年期,播种出苗后第一年,株离3~4厘米,长1~2片叶,根长8~10厘米,根上部较粗,直径约0.4~0.5厘米;第二年春天,株高达7~8厘米,生长较好的植株可达15~29厘米,株幅30厘米左右;第三年春天,有少数植株即已开花,株高15~60厘米,仅一主根发达;株幅30~40厘米,第四年植株皆可开花。

进入成年期后,生长旺盛,开花繁茂,处于最佳观赏期。

只要环境适宜,成年期可持续二三十年,然后进入衰老期,直至死。

分株苗直接进入成年期,二三十年后逐渐衰老。

年周期,也称小发育周期,是指芍药植株在一年当中,随着气候节律的变化,而产生的阶段性发育变化。

主要表现为生长期和休眠期的交替变化。

其中以休眠期的春化阶段和生长期的光照阶段最为关健。

芍药的春化阶段,要求0℃低温下,经过40天左右才能完成.然后混合芽方可萌动生长.芍药属长日照植物,花芽要在长日照下发育开花,混合芽萌发后,若光照时间不足,或在短日照条件下通常只长叶不开花或开花异常。

芍药花的生长发育特性(1)花芽结构和生命周期:芍药的芽为混合芽,属地下芽类型,萌发后伸出地面既抽桂长叶,又展蕾开花。

混合芽是多种原基的复合体,由顶端生长点、芽鳞、芽鳞腋内的腋芽原基、叶原基、叶原羞腋内的腋芽尿原基、苞片原基、萼片原基、花瓣原基、雄蕊原基、雌蕊原基等组成。

这芽称之为母代芽,则芽鳞和叶原基腋内的腋芽原基就是子代芽的原始体。

叶原基腋内的及其腋芽原基不产生芽鳞为裸芽;而鳞片腋内的腋芽原基有芽鳞,形成鳞芽。

春天鳞芽萌发,子代裸芽随母代混合芽的节间伸长而伸出地面,形成主干上的花枝或分枝;其子代鳞芽不露出地面。

各类植物简介及其特性

各类植物简介及其特性

1.3 植物栽培管理
土壤 黄菖蒲既可以保护地种植,也可以露地种植。任何类型的土壤,只要排水良好、保湿 性强并且不板结,都可种植鸢尾。沙壤土通气透水性好,栽培效果最好。 消毒 种植鸢尾的土壤最好每年消毒一次,土壤消毒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采用深翻晾 晒或化学消毒的方法。化学消毒一般采用百菌清或五氯硝基苯喷洒进行消毒。 种植 种植鸢尾时,要求土温低于20℃。种植深度以种球顶部距土表7-10厘米为宜。种植密 度以每平方米80-100个球茎为宜。 温度 种植后的土壤温度很重要,最低温度为5-8℃,最高温度20℃,最适温度为16-18℃。 浇水 栽培过程中应保持土壤湿润,秋末要灌足防冻水。鸢尾对盐份敏感,因此,灌溉水的 EC值最好不大于0.5ms/cm。 施肥 种植前可施入牛马粪或烘干鸡粪作基肥,春季栽植成活后,可于初夏追施一次尿素, 初秋追施一次磷钾肥,秋末结合浇冻水再浅施一次牛马粪,也可直接撒于圃地。 除草 栽植鸢尾的圃地,要提前做好灭草工作。栽植过程中如有杂草应及时人工拔除,尽量 不采用化学除草剂来清除杂草。 采收 秋天,当花顶以下3厘米均着色时便可采收。
6.燕子花
6.1 植物简要介绍 与黄菖蒲同属于鸢尾,植株基部围有棕褐色毛发状的老叶残留纤维。根状茎 粗壮,斜伸,棕褐色;须根黄白色,有皱缩的横纹。叶灰绿色,剑形或宽条形。 6.2 植物生活习性 鸢尾在野生状态下生长于灌木林缘,阳坡地、林缘及水边湿地。种植环境喜 湿润且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或轻黏土,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在pH值 为8.7、含盐量0.2%的轻度盐碱土中能正常生长。喜光,也较耐阴,在半阴环境下 也可正常生长。喜温凉气候,耐寒性强。 6.3 植物栽培管理 同菖蒲 6.4 植物病虫害防治 同黄菖蒲
5.再力花
5.1 植物简要介绍 竹芋科,再力花属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叶卵状披针形,浅 灰蓝色,边缘紫色,长50厘米,宽25厘米。复总状花序,花小, 紫堇色。全株附有白粉。花柄可高达2米以上,细长的花茎可高 达3公尺,茎端开出紫色花朵,像系在钓竿上的鱼饵,形状非常 特殊。 5.2 植物生活习性 原产于美国南部和墨西哥的热带植物。再力花主要生长于河流、水田、池塘、 湖泊、沼泽以及滨海滩涂等水湿低地,适生于缓流和静水水域。最适生长温度为 20-30℃,低于20℃生长缓慢,10℃以下则几乎停止生长,能短暂忍耐-5℃低温。 5.3 植物栽培管理 栽植:圃地生产的栽植密度一般要大些,株行距可控制在1米×1米。 观赏栽 培的密度应小些,以利快速成景,株行距可控制在0.6米×0.6米左右。、 土壤:再力花对土壤适应性较强,无论在黏土、壤土或砂质土中均能生长。 对土壤的肥力也要求不高,在贫瘠的泥土中也能生长。 5.4 植物病虫害防治 再力花一般没有病虫害。一般要防止其在国内的入侵危害。

常见草本植物

常见草本植物

6.1 地肤Kochia scoparia (L.) Schrad. var. scoparia【科属名称】藜科Chenopodiaceae ,地肤属Kochia Roth.【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50~100cm 。

根略呈纺锤形。

茎直立,圆柱状,淡绿色或带紫红色,有多数条棱,分枝稀疏,斜上。

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无毛或稍有毛,先端短渐尖,基部渐狭,通常有3条明显的主脉,边缘有疏生的锈色绢状缘毛,茎上部叶较小,无柄,1脉。

花两性或雌性,通常1~3个生于上部叶腋,构成疏穗状圆锥状花序,花被近球形,淡绿色,花被裂片近三角形,无毛或先端稍有毛,翅端附属物三角形至倒卵形,膜质,边缘微波状或具缺刻;柱头2,丝状,紫褐色,花柱极短。

胞果扁球状五角形,果皮膜质,与种子离生。

种子卵形,黑褐色,稍有光泽。

花期7~9月,果期8~10月。

【分布与习性】分布几遍全国,多生于荒地、路边、田间、河岸、沟边或屋旁。

地肤适应性较强,喜温、喜光、耐干旱瘠薄,耐寒,耐热;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较耐碱性土壤,肥沃、疏松、含腐殖质多的壤土利于地肤旺盛生长。

【水土保持功能】地肤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可在多种土壤环境下自然繁殖生长。

地上部分生长繁茂,具有截留降水、覆盖地表、保持水土的作用。

且具有一定的抗盐碱能力,可用于盐碱地改造。

【资源利用价值】果实称“地肤子”,为常用中药,能清湿热、利尿,治尿痛、尿急、小便不利及荨麻疹,外用治皮肤癣及阴囊湿疹。

地肤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化学成分,每百克可食部分含维生素B 1 0. 13mg 、维生素C62mg 、胡萝卜素5 012mg 、蛋白质502g 、脂肪0. 8g 、糖类8g 、硫胺素0.15g 、核黄素0.31g 、抗坏血酸39mg 、尼克酸1.6mg 、另外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种子中含有三萜甙和脂肪油,碘值约140 左右,具十分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医疗保健作用。

地肤还是一种理想的、又极具开发价值的野生食用油脂植物资源,其种子含油量为16%,其中亚油酸占48%,油酸占38%。

50种草本植物

50种草本植物

50种草本植物|环牟艺素 11 婷1.百日草[菊科] [百日草属]形态特征: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100cm,茎直立,有刚毛。

叶对生,椭圆形,全缘,有短刺毛。

头状花序着生于枝顶,舌状花扁平、反卷或扭曲,常多轮呈重瓣状,有白、绿、黄、粉、红、橙等色,或有斑纹,或瓣基有色斑。

栽培品种可分为大轮型、中轮型、小轮型三类。

生长习性:喜温暖,不耐寒。

宜阳光充足,在长日照条件下舌状花增多。

耐干旱,忌连作。

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花期6~10月。

开花期间需追肥。

园林用途:百日草花期长,为夏、秋季花坛常用花坛。

这是夏季花坛布置最理想之草花。

高型品种可用于切花,水养持久。

矮型品种用于花坛,也可作盆栽观赏。

繁殖培育:播种法繁殖,发芽适温20~25℃,7~10天萌发,幼苗经2~3次移植后定植。

欲供秋季花坛使用,应于夏季播种,并摘心2~3次。

2.百子莲[石蒜科] [百子莲属]形态特征: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有根状块茎,叶直立,线状披针形,近革质。

花葶直立,高至60cm,伞形花序,有花10~50朵,花漏斗状,深蓝紫色,花期7~8月。

生长习性:要求温暖湿润环境,喜光照充足,砂质壤土。

越冬温度不得低于8℃。

园林用途:温暖地区宜庭院种植,可以观叶、赏花或作切花。

寒冷地区盆栽观赏。

繁殖培育:用分株或播种法繁殖,生长期间应多浇水,多施肥。

北方寒冷地区盆栽室内越冬。

也可作促成栽培。

3.半枝莲[唇形科]产地分布: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区。

河南省确山县为现在主产区,近年来发展量较大。

形态特征:一二年生草本花卉,株高30-40厘米。

花期5-6月,果期6-8月。

生态环境:多见于沟旁、田边及路旁潮湿处。

过于干燥的土壤不利生长。

半枝莲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

4.波斯菊[菊科] [秋英属]产地分布:原产墨西哥及南美其他地区。

在中国各地广泛栽培形态特征: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株高120~150cm。

茎纤细而直立,株形洒脱。

花色从白、粉红至紫红。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分类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分类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分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是植物界中两个重要的分类群体。

它们在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以及经济意义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

草本植物多年生,主要以叶绿素为主要光合色素,在生活史中通常有一个花果期。

木本植物则长寿而大型,由茎干、根系和树冠组成,在地理分布上广泛存在。

通过对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分类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些植物群体。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进行分类及比较:引言部分首先对文章进行一个总体介绍;接着将分别阐述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各自的定义与特征,并介绍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然后通过外部形态差异、生活习性差异和经济意义差异三个方面对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进行对比;最后对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分类方法进行总结,并评估它们的应用价值。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全面介绍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分类方法,并对它们之间的区别进行比较。

通过对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分类与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它们各自的特征和生活习性,为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基础参考。

此外,本文还旨在评估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在经济上的意义,探讨它们在环境保护、农业、园林景观等领域的作用。

最终,通过总结文章主要内容,使读者能够对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有一个整体且清晰的认识。

2. 草本植物分类2.1 定义与特征草本植物是一类具有矮小生长习性的植物,其主要特征是没有明显的木质部分,茎柔软而多汁。

通常,草本植物高度不会超过2米,有些甚至只有几厘米高。

叶片较为薄嫩,通常呈线形、剑形或羽状分裂。

根系主要由浅根和纤维根组成。

2.2 分类方式一按照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可以将草本植物分为两类:一年生和多年生。

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子发芽后在一个季节内完成整个生命周期,并结出种子;而多年生草本植物则在一个季节内完成繁殖,但能存活数年甚至更久。

另外,草本植物还可以根据它们的用途进一步分类。

例如,可以按照饲养牲畜的草食性质将它们分为家畜饲料、野牧幼苗或牧场牧草等类型。

50种草本植物

50种草本植物

机关院落花池绿化植物考察小叶女贞别称:小叶冬青,小白蜡、楝青、小叶水蜡树科属:木犀科,女贞属小叶女贞是木犀科女贞属的小灌木;叶薄革质;花白色,香,无梗;花冠筒和花冠裂片等长;花药超出花冠裂片。

核果宽椭圆形,黑色。

生境是沟边,路旁,河边灌丛中,山坡。

小叶女贞主枝叶紧密、圆整,庭院中常栽植观赏,为园林绿化的重要绿篱材料;叶入药,具清热解毒等功效,治烫伤、外伤;树皮入药治烫伤。

抗多种有毒气体,是优良的抗污染树种;它叶小、常绿,且耐修剪,生长迅速,也是制作盆景的优良树种。

杜鹃花别名:映山红。

科属: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形态:小乔木或灌木。

主干直立,叶形多变,有卵形、心形,但不呈条形,叶质为革质或纸质,有常绿、落叶、半常绿之分。

花常为顶生总状花序或伞房花序,花冠明显成漏斗状、钟形,单、重瓣皆有,花色丰富,有白、红、粉红、紫、紫红、偏蓝色、红白复色,并有条纹和斑点等种种变化;有的具有芳香,有的则无味;花期1-7月,因品种不同而异。

盆栽株高30-100厘米。

蒴果开裂,种子多呈粉末状或糠秕状。

杜鹃种类多,根据花期和引种来源分为毛鹃、夏鹃、东鹃、西鹃4类。

红花继木,又名:红继木、红梽木、红桎木、红檵花、红梽花、红桎花、红花继木,拉丁学名: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为金缕梅科、檵木属檵木的变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树皮暗灰或浅灰褐色,多分枝。

嫩枝红褐色,密被星状毛。

叶革质互生,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5cm,先端短尖,基部圆而偏斜,不对称,两面均有星状毛,全缘,暗红色。

花瓣4枚,紫红色线形长1~2cm,花3~8朵簇生于小枝端。

蒴果褐色,近卵形。

花期4~5月,花期长,约30~40天,国庆节能再次开花。

花3~8朵簇生在总梗上呈顶生头状花序,紫红色。

果期8月。

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印度北部。

花、根、叶可药用。

栀子花色泽白皙,小枝绿色,叶对生,革质呈长椭圆形,有光泽。

属于灌木,高0.3-3米;嫩枝常被短毛,枝圆柱形,灰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本植物生长特性白色系野花耧斗花生态习性:原产欧洲,我国华北有野生。

性强健,耐寒、喜肥沃、湿润、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土壤。

要求较高的空气温度,夏季应在半阴条件下养护。

耧斗花栽培管理:耧斗花播种和分株法繁殖,于3~4月或8~9月进行。

直播需翌年开花。

幼苗10cm左右即可定植,株行距30~40cm。

花前应施追肥一次。

夏季需遮荫。

寒冷地区冬季需稍微加覆盖。

3年以后植物易衰退,应及时进行分株,促其更新。

长春花:生态习性:长春花喜温暖、稍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

生长适温3~7月为18~24℃,9月至翌年3月为13~18℃,冬季温度不低于10℃。

长春花忌湿怕涝,盆土浇水不宜过多,过湿影响生长发育。

尤其室内过冬植株应严格控制浇水,以干燥为好,否则极易受冻。

露地栽培,盛夏阵雨,注意及时排水,以免受涝造成整片死亡。

长春花为喜光性植物,生长期必须有充足阳光,叶片苍翠有光泽,花色鲜艳。

若长期生长在荫蔽处,叶片发黄落叶。

宜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壤士,耐瘠薄土壤,但切忌偏碱性。

板结、通气性差的黏质土壤,结果植株生长不良,叶子发黄,不开花。

百合花性喜湿润、光照、要求肥沃、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排水性极为良好的砂质土壤,多数品种宜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生长。

百合喜凉爽潮湿环境,日光充足的地方、略荫蔽的环境对百合更为适合。

忌干旱、忌酷暑,它的耐寒性稍差些。

百合对温度较为敏感,管理上有三个时期较为关键。

第一个时期为种植后20~30天内,要求温度不可超过30℃,其中亚洲百合要求不高于25℃。

第二个时期为现蕾后至切花采收前,温度若持续低于5℃或高于30℃均会引起裂萼。

第三个时期为花后低温处理阶段,白天最高温度应控制在15~18℃以下,最低气温应控制在0℃以上。

夏季生产要适度遮光,以降低温度。

种植时间主要依切花上市时间及百合品种的生育期而定,在昆明周年可种植,以正常产花计,11月下旬到元月上旬切花上市,可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定植;如要在11月至翌年4月连续产花,可将种球冷藏,在元月前陆续取出定植。

银叶菊习性:银叶菊在长江流域能露地越冬,不耐酷暑,高温高湿时易死亡。

喜凉爽湿润、阳光充足的气候和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或富含有机质的黏质土壤。

种子繁殖:银叶菊常用种子繁殖。

一般在8月底9月初播于露地苗床,约半个月左右出芽整齐,苗期生长缓慢。

待长有4片真叶时上5寸盆或移植大田,翌年开春后再定植上盆。

生长期间可通过摘心控制其高度和增大植株蓬径。

银叶菊为喜肥型植物,上盆一、二个星期后,应施稀薄粪肥或用0.1%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喷洒叶面,以后每星期需施一次肥。

由于在整个生长期比较怕热,并且播种最适温度为15~20℃,故常在9月中下旬以后进行秋播在秋季播种后,遇到寒潮低温时,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来,以利保温保湿;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把薄膜揭开,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照,否则幼苗会生长得非常柔弱;大多数的种子出齐后,需要适当地间苗:把有病的、生长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当大部分的幼苗长出了2片或3片以上的叶子后就可以移栽上盆了。

白花雏菊习性:雏菊生长期喜阳光充足,不耐阴。

花期3-6月。

雏菊耐寒,宜冷凉气候。

在炎热条件下开花不良,易枯死。

可在8月中旬或9月初于露地苗床播种繁殖,播种后,宜用苇帘遮荫,不可用薄膜覆盖。

幼苗出齐,撤去帘子。

长出二、三片叶时第一次分植,裸根不带宿土,畦地土壤需湿润,浇水要及时,必要时苇帘遮荫分苗两三天后,土壤干燥时可再浇-次水。

两天后松土保墒蹲苗。

待幼苗生出3-4片真叶时,带土坨移植一两次,可促发大量侧根,防止徒长。

栽培技术1、8月中旬或9月初于露地苗床播种繁殖。

2、播种后,宜用苇帘遮荫,不可用薄膜覆盖。

3、幼苗出齐,撤去帘子。

4、长出二、三片叶时第一次分植,裸根不带宿土,畦地土壤需湿润,浇水要及时,必要时苇帘遮荫分苗两三天后,土壤干燥时可再浇-次水。

5、两天后松土保墒蹲苗。

待幼苗生出3-4片真叶时,带土坨移植一两次,可促发大量侧根,防止徒长。

畦内施适量基肥。

来年株形矮壮,抗逆性强,花大丰满色艳。

6、10月底浇一次透水,当畦土不粘不散时,起坨囤人阳畦越冬,晚间盖蒲席防寒。

7、雏菊越冬耐冷凉,但怕严霜和风干。

蒲席的薄厚和盖撤时间早晚,视花苗长势和天气冷暖灵活掌握,以防徒长和有效地控制花期。

8、秋季经过一两次移植的,春季可在见花时直接定植花坛。

秋季分苗后未经倒畦移植过的,春季宜在加足基肥的畦地养护成型后,入花坛定植或出圃上市。

9、定植时,施腐叶肥或厩作底肥,株距15厘米。

定植后,宜每7-10天浇水一次。

10、施肥不必过勤,每隔2-3周施一次稀薄粪水,每月中耕1次,待2月开花后,停止施肥。

红色系长春花习性:长春花喜温暖、稍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

生长适温3~7月为18~24℃,9月至翌年3月为13~18℃,冬季温度不低于10℃。

长春花忌湿怕涝,盆土浇水不宜过多,过湿影响生长发育。

尤其室内过冬植株应严格控制浇水,以干燥为好,否则极易受冻。

露地栽培,盛夏阵雨,注意及时排水,以免受涝造成整片死亡。

长春花为喜光性植物,生长期必须有充足阳光,叶片苍翠有光泽,花色鲜艳。

若长期生长在荫蔽处,叶片发黄落叶。

宜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壤士,耐瘠薄土壤,但切忌偏碱性。

板结、通气性差的黏质土壤,结果植株生长不良,叶子发黄,不开花。

粉花雏菊习性:雏菊生长期喜阳光充足,不耐阴。

花期3-6月。

雏菊耐寒,宜冷凉气候。

在炎热条件下开花不良,易枯死。

可在8月中旬或9月初于露地苗床播种繁殖,播种后,宜用苇帘遮荫,不可用薄膜覆盖。

幼苗出齐,撤去帘子。

长出二、三片叶时第一次分植,裸根不带宿土,畦地土壤需湿润,浇水要及时,必要时苇帘遮荫分苗两三天后,土壤干燥时可再浇-次水。

两天后松土保墒蹲苗。

待幼苗生出3-4片真叶时,带土坨移植一两次,可促发大量侧根,防金鱼草习性:较耐寒,不耐热,喜阳光,也耐半阴。

生长适温,9月至翌年3月为7~10℃,3~9月为13~16℃,幼苗在5℃条件下通过春化阶段。

高温对金鱼草生长发育不利,开花适温为15~16℃,有些品种温度超过15℃,不出现分枝,影响株态。

金鱼草对水分比较敏感,盆土必须保持湿润,盆栽苗必须充分浇水。

但盆土排水性要好,不能积水,否则根系腐烂,茎叶枯黄凋萎。

土壤宜用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

金鱼草为喜光性草本。

阳光充足条件下,植株矮生,丛状紧凑,生长整齐,高度一致,开花整齐,花色鲜艳。

半阴条件下,植株生长偏高,花序伸长,花色较淡。

对光照长短反应不敏感,如花雨系列金鱼草对日照长短几乎不敏感。

播种:一般认为发芽的适当温度为15-20℃,夜间为10℃左右,因此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播种。

因为种子小,为避免撒得厚,用沙子或干土搀和之后进行散播或条播,不用覆土,从花盆底吸水。

过7-10天发芽。

用土是将红玉土与腐叶土等量混和。

长出2-3片本叶后即移植到2.5-3号盆。

定植土壤以沙质壤土为最佳。

定植前,要施足基肥,每100㎡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600kg,均匀翻入耕作层内。

金鱼草通常在苗高10~12cm时为定植适期。

定植时,以15×15cm的支撑网平铺于畦面,在每一网眼栽种1株。

幼苗定植初期应适当遮荫天。

在金鱼草整个生长过程中,一般架设三层网,防止花茎弯曲或倒伏。

耧斗花生态习性:原产欧洲,我国华北有野生。

性强健,耐寒、喜肥沃、湿润、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土壤。

要求较高的空气温度,夏季应在半阴条件下养护。

耧斗花栽培管理:耧斗花播种和分株法繁殖,于3~4月或8~9月进行。

直播需翌年开花。

幼苗10cm左右即可定植,株行距30~40cm。

花前应施追肥一次。

夏季需遮荫。

寒冷地区冬季需稍微加覆盖。

3年以后植物易衰退,应及时进行分株,促其更新。

羽扇豆羽扇豆,较耐寒(- 5℃以上),喜气候凉爽,阳光充足的地方,忌炎热,略耐荫,需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主根发达,须根少,不耐移植。

根系发达,耐旱,最适宜砂性土壤,利用磷酸盐中难溶性磷的能力也较强。

多雨、易涝地区和其他植物难以生长的酸性土壤上仍能生长;但石灰性土壤或排水不良常致生长不良。

可忍受0℃的气温,但温度低于-4℃时冻死;夏季酷热也抑制生长。

黄色系野花金叶珍珠菜生长习性:喜光,适宜于种植在肥袄、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中,该品种耐寒性强。

高温加积水或水分过多易造成病害,因此梅雨季节应进行防病处理。

1、基质消毒先用2‰高锰酸钾对水消毒,24小时后浇清水使基质的水量为60%左右。

2、在母本繁殖地截取嫩茎,10至20条整理成捆,用菜刀切成1.5至2厘米短枝,每短枝保持二三个叶芽,放置阴凉处,并保持湿润。

3、将短枝均匀撒布于床面,用硬纸板轻压,使之与基质紧贴,再薄撒一层基质。

埋后洒清水,保持基质的表面湿润。

之后每隔3-5小时洒水一次。

4、用双层遮阳网或其他材料遮阳,防止阳光直射。

7-10天生根后逐步拆除遮阳网,增加光照。

15天后全部拆除遮阳网。

5、发根后用过磷酸钙对水,浇施一二次。

溶液为100倍或用0.5%磷酸二氢钾液喷施1-2次。

6、一般40天至50天即可移栽。

为提高成活率,加快移栽的生长速度,减少杂草为害和除草用工,选用农用黑膜覆盖,开孔种植,效果较好。

耧斗花生态习性:原产欧洲,我国华北有野生。

性强健,耐寒、喜肥沃、湿润、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土壤。

要求较高的空气温度,夏季应在半阴条件下养护。

耧斗花栽培管理:耧斗花播种和分株法繁殖,于3~4月或8~9月进行。

直播需翌年开花。

幼苗10cm左右即可定植,株行距30~40cm。

花前应施追肥一次。

夏季需遮荫。

寒冷地区冬季需稍微加覆盖。

3年以后植物易衰退,应及时进行分株,促其更新。

羽扇豆羽扇豆,较耐寒(- 5℃以上),喜气候凉爽,阳光充足的地方,忌炎热,略耐荫,需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主根发达,须根少,不耐移植。

根系发达,耐旱,最适宜砂性土壤,利用磷酸盐中难溶性磷的能力也较强。

多雨、易涝地区和其他植物难以生长的酸性土壤上仍能生长;但石灰性土壤或排水不良常致生长不良。

可忍受0℃的气温,但温度低于-4℃时冻死;夏季酷热也抑制生长。

花菱草习性:耐寒力较强,喜冷凉干燥气候、不耐湿热,炎热的夏季处于半休眠状态,常枯死,秋后再萌发。

属肉质直根系,须深厚疏松的土壤,要求排水良好,大苗不宜移栽。

能自播繁衍。

繁殖与栽培要点:花菱草是直根性,种子繁殖,宜直播,冬季土壤不冻结的地区秋播(撒播或条播)。

北方地区一般10月下旬露地条播,11月上旬设风障,露地越冬,春季移植。

也可在来年春季直播花坛解冻土中,株行距l5X2Ocm,穴播多粒、间苗,夏季开花。

注意幼苗期要保持充分的水分和养分,花后30天萌果易自裂出种子,宜适时在清晨采收。

每次浇水不宜过大,施肥适量即可。

繁殖:花菱草较耐寒,喜阳光,花多在阳光下开放,阴天及夜晚闭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