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考点复习1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名著阅读之《朝花夕拾》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名著阅读之《朝花夕拾》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 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 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 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充满了尊 敬和感激之情。关于长妈妈的六个情节: ①阿长名字的由来。②切切察察的毛病。③睡相不好,在床上摆成一个“大”字。④令 人烦恼的规矩。 ⑤讲长毛的故事。⑥给“我”买《山海经》。
人物 形象
长妈妈: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富有爱心,热心帮助孩子。
体验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阿长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也揭示了封建社会黑暗、 看法 腐朽的事实。
【能力训练】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 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复习
黄金考点讲练测
第一部《朝花夕拾》
目录
01 作者简介 02 写作背景 03 作品主题 04 艺术特色 05 情节勾连
01 作者简介
作者: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字豫才。 1898年改为周树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 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 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初中语文中考高频考点(知识点)梳理

初中语文中考高频考点(知识点)梳理

中考语文知识点梳理大集合(整理一)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侧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画图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考点01字音(考题精练)-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与考题精练(原卷版)

考点01字音(考题精练)-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与考题精练(原卷版)

考点01 字音(考题精练)1.(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愧怍.(zuò)翩.然(piān)拈.轻怕重(zhān)B.震悚.(sǒng)亘.古(gèng)坦荡如砥.(dǐ)C.汲.取(xī)酝.酿(yùn)人迹罕.至(hǎn)D.摇曳.(yè)遵循.(xún)不屑.置辩(xiè)2.(2023·四川德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粗犷.(guǎng)绯.红(fēi)屏.息(bǐng)戛.然而止(gá)B.侥.幸(jiǎo)拘泥.(nì)稽.首(qǐ)拾.级而上(shè)C.门框.(kuàng)龟.裂(guī)缄.默(jiān)鲜.为人知(xiǎn)D.盘桓.(huán)诡谲.(jué)炽.热(zhì)矫.揉造作(jiǎo)3.(2023·内蒙古·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分歧.(qí)汲.取(xī)告诫.(jiè)信手拈.来(niān)B.伫.立(zhù)闭塞.(sè)胆怯.(què)惟妙惟肖.(xiào)C.称.职(chèng)赃.物(zāng)格调.(diào)戛.然而止(jiá)D.卑劣.(liè)粗犷.(guǎng)狭隘.(ài)不省.人事(xǐng)4.(2023·四川南充·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憎.恶(zēng)积攒.(zǎn)豢.养(huàn)锐不可当.(dàng)B.恪.守(kè)称.职(chēng)飞窜.(cuàn)强.词夺理(qiǎng)C.诘.难(jié)禁锢.(gù)翘.首(qiào)花团锦簇.(cù)D.桑梓.(zǐ)箴.言(zhēn)折.扣(zhé)挑拨离间.(jiàn)5.(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各种花的香都在空气里酝酿.(niàng)。

考点1:字音-2023届中考备考语文(A3 word版)

考点1:字音-2023届中考备考语文(A3 word版)

考点1:字音真题演练(2022年湖北十堰中考真题)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稽.首(jī)蓦.然(mò)惟妙惟肖.(xiāo)箪.食壶浆(dān)B.彩釉.(yòu)羸.弱(léi)仰之弥.高(mí)彬.彬有礼(bīn)C.殉.职(xùn)鲜腴.(yú)笔耕不辍.(zhuì)吹毛求疵.(cì)D.豢.养(juàn)龟.裂(guī)拈.轻怕重(niān)接踵.摩肩(zhǒng)(2022年四川成都中考真题)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丘壑.(hè)呢喃.(nán)目不窥.园(kuī)B.喷薄.(bó)薪.金(xīn)草长.莺飞(zhǎng)C.悄.然(qiāo)抖擞.(sǒu)刨.根问底(páo)D.主宰.(zǎi)空旷.(kuàng)语无伦.次(lún)(2022年湖南中考真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干涸.(hé)撺.掇(cuān)缥.缈(piāo)不修边幅.(fú)B.吞噬.(sì)屏.息(píng)踌.躇(shòu)坦荡如砥.(dǐ)C.狭隘.(ài)蜷.伏(juǎn)腈.纶(jīng)面面相觑.(xū)D.睥睨.(nì)羸.弱(yíng)怂.恿(cóng)吹毛求疵.(cī)(2022年山东济南中考真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凯歌(kǎi)契约(qiè)弧度(hú)千钧之力(jūn)B.竭力(jié)吟唱(yín)余晖(huī)意趣盎然(ǎng)C.偏僻(bì)倔强(jué)嗔怪(chēn)妇孺皆知(rú)D.绽放(zhàn)执着(zhuó)涵养(hán)接踵而至(zhǒng)(2022年江苏镇江中考真题)阅读语段,在下面的括号内依次填写加点字的拼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

(杭州专版)中考语文专题一 第一类 散文阅读( 考点一、二、三、四)

(杭州专版)中考语文专题一   第一类 散文阅读( 考点一、二、三、四)

范文剖析:《老王》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 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他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 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他物质上艰苦,精神上凄苦。 因为是单干户,没有组织,思想上怀有极大的恐惧。他愿意给 作者家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 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接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 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 门感谢),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 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的关心、同情 和尊重。老王去世几年后,作者感到当年对老王的行为“是一 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引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 问题:社会应不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
而且比较零碎(当然这 以致后来猫死在邻居的屋脊上。作者对这只
中心事件 是表达中心的需要), 猫的亡失比前两只的亡失更为难过。因为是
提炼法 但其中必有一件是中心 作者自己判断的过失,冤枉了一只不会说话、
事件。这时候,就需要 不能辩诉的小生灵。因此,作者的良心受到
以中心事件为材料来归 了刺激,对自己的暴怒、虐待进行了自我谴
范文剖析:《精神的三间小屋》是毕淑敏的一篇带有比喻 和哲理意蕴的关于“精神大厦建设”的散文。作者以一般家庭 ,住上三居室算是有了容身之所,来阐述我们心灵的空间也需 要三间小屋,可以盛放下情感、事业和我们自己的思想。文章 独辟蹊径,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提出人类精神大厦的建设问题, 令人耳目一新。强调布置情感小屋时要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 让这间小屋光明温暖;布置事业小屋时,要自我寻找,要慎重 规划,使这间小屋坚固优雅;布置思想小屋时,要有自己独特 的思考,要留下自己独特的声音,使这间小屋独特丰富。当我 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后,不妨扩大 疆域,增修新舍,处理我们的精神大厦。

中考语文复习第一部分 积累 专题三 文学、文化常识(共48张PPT)

中考语文复习第一部分 积累 专题三 文学、文化常识(共48张PPT)

3.哀挽联 又称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其内 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其风格一 般是哀痛、肃穆、深沉、庄严的。 4.行业联 是指专门为某一行业或机构创作的一种对联。 行业联要能表述该行业或机构的突出特征,让
5.名胜联 是指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多用 于亭台楼榭、殿阁寺庙、名山大川等古迹处。 就创作手法而言,名胜联可以分为写景、咏史、 叙事、抒情、议论等。 6.题赠联 是专门指题赠给他人的对联,内容一般带有某
◆行孝百态
四、节日文化
【春节】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 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 个传统节日。按照我国历史,正月初一古称元 日、元正、元旦,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 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 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春节有贴春联、贴年 画、除夕守岁,放鞭炮、吃饺子、拜年等习俗。
3.年号纪年法,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 春”。 4.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 列后。如《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
(二)纪月法 1.序数纪月法,如《记承天寺夜游》中“元丰 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2.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 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 《草堂即事》诗:“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 “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
高朋、高邻 贤 贤弟、贤侄
(二)谦辞类

舍 小 愚 拙 敝
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 慈 舍弟、舍妹 小弟、小儿、小女、小店 愚兄、愚见 拙作、拙著、拙见 敝人、敝姓、敝校
七、古代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 (一)纪年法 1.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如《曹刿论战》中 “十年春,齐师伐我”。 2.干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1字音重点难点(解析版)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1字音重点难点(解析版)

字音课标要求语音、文字、书写都是重要的语文素养之一。

课标在“识字与写字”中明确指出: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考点梳理1.多音字【考点讲解】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达的意思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大多不同。

如:“数”有三种读音。

①shǔ 动词,数落;②shù作数词用,数字;③shuò副词,数次。

【解题技巧】辨别多音字的读音,最关键的是根据这个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来判断。

1、根据词义来判断读音如:“差”,表示“不好,不够标准”时,读作chà,如“差等”、“成绩差”;表示“被派遣去做的事”时,读作“chāi”,如“出差”“公差”。

2、根据词性来判断读音如“处”,作名词时读chù,表示某个地方,如“处所”、“办事处”;作动词时读chǔ,表示与人的交往,或是置身在什么地方,如“相处”、“处境”等。

3、根据使用情况来判断读音如“似”:只有在表示跟某种情况或事物相似,与“的”连用时,读作“shì”;其余情况下读作“sì”,如“似乎”“相似”。

4、根据语体来判断读音如“血”:在口语中读xiě,在书面语中则读作xuè。

2.易误读常见字【考点讲解】易误读的常见字主要包括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

平时学习时要注意读准字音,了解字义,并做到准确书写。

【解题技巧】1、多音字﹣﹣根据字意定音详见考点“多音字”考点卡片2、形近字﹣﹣仔细辨认字形形近字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但含义不同的字。

误读形近字,大多是因为没有看清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如:“亨”与“享”、“概”与“慨”、“刺”与“剌”等。

3、形声字﹣﹣谨防声旁误导形声字由声旁与形旁两部分组成,声旁是表声的,但由于古今字音的差异,现代汉语中,有很多形声字都不能按声旁来确定读音了。

中考语文第1编Ⅰ卷考点复习考点1考点1字音辨析复习精练(2021-2022学年)

中考语文第1编Ⅰ卷考点复习考点1考点1字音辨析复习精练(2021-2022学年)
寒颤(zhàn)发愣(lèng)脸颊(jiá)
徘徊(pái huái)攥着(zuàn)逮着玩(dǎi)
匿笑(nì)菡萏(hàndàn)攲斜(qī)
祷告(dǎo)并蒂(dì)花瑞(ruì)
荫蔽(yìn bì)
第二单元
巍(wēi)芸(yún)痣(zhì)
褪(tuì)焚(fén)磕(kē)
榆钱(yú)纠纷(jiū)时辰(chen)
二、容易读错的字
1.因习惯而错读
有很多因习惯而读错的字(或词),如“气氛(fēn)”的“氛”常被错读为fèn,“混(hùn)为一谈"的“混"常被错读为混hǔn,“刽(ɡuì)子手”的“刽”常被错读为kuài,“细菌(jūn)”的“菌"常被错读为jùn,“剖(pōu)腹”的“剖”常被错读为pāo,“绯(fēi)闻”的“绯”常被错读为fěi……因习惯而错读的字(词)不胜枚举,学生在考试中想要避免这些错误,无捷径可走,一是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注重字词(的读音)的积累,加强识记;二是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规范日常用语的正确发音,并且养成给别人纠正错误发音的习惯(纠正也是一种学习)。如此日积月累,因习惯而错读的字(词)会因习惯而读对。
4.因方言而错读
要注意宜宾方言中与普通话不同的读音.宜宾人说普通话分不清平翘舌、前后鼻音、二声与三声混淆等问题,还有时认字只认半边,选项中常有此类混淆项出现.如,“睡(shuì)觉”在宜宾方言里读“睡(suì)觉”,“声(shēng)音”在宜宾话中就读为“声(shēn)音",“浸(jìn)湿”宜宾话读为“浸(qìn)湿”,“老窖(jiào)"被读为“老窖(gào)”,“汀(tīng)”认半边误读为“dīng”,等等。
2.因多音而错读
如,“处(chǔ)理”而非“处(chù)理”,“强(qiǎng)迫”而非“强(qiáng)迫”。怎样避免错读呢?①依据词性辨别.如,“处”读chǔ时多作动词,读chù时多作名词。所以,像“处理、处罚、处世、处变不惊、处心积虑、处之泰然"等词语中的“处”都读chǔ。②根据字义判断。如“强"理解为“迫使、硬要”之意时都读qiǎng.所以,像“强迫、强辩、勉强、强词夺理、强人所难、强颜欢笑”中的“强"都读qiǎng。另外,有的多音字常被错读是因为大家对它的某个读音不太熟悉,甚至认为它只有一个读音,如“创(chuāng)伤”而非“创(chuàng)伤”,“尽(jǐn)量”而非“尽(jìn)量”,“参与(yù)”而非“参与(yǔ)"。这种多音字依靠大家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加强识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届中考语文考点复习1一、古诗名句分类集锦诗中春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夏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

(杜甫《忸村》)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诗中秋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4.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锅《望洞庭》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8.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遭中》诗中冬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杜甫《兵车行》)2.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四时》)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董思恭《守岁》)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王缴《四气诗》6.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陈毅《梅》)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懦却子珍。

(陆游《秋日郊居》)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杜甫《小至》)诗中山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

(杜甫《春望》)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田园田居》)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诗中水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锝《竹枝词》)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诗中日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汉乐府·陌上桑》)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诗中月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3.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诗中风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王维《观猎》)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诗中花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诗中雨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螟》)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雪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草1.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园田居))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柳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寒食》)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陆游《钗头凤》)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降》诗中树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5.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灏《黄鹤楼》)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诗中鸟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人若耶溪》)诗中河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关雎》)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4.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