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九地市2018届中考语文质检试卷分类汇编:_议论文阅读专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2018福建质检语文试题

2018福建质检语文试题

2018年福建省质检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1分)1、古诗文默写。

(12分)(1)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2)虽有至道,弗学,__________________,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

(《虽有嘉肴》)(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

(《黄鹤楼》)(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

(《甫乡子·登京口北辅亭有怀》)(5)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6)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

(《雁门太守行》)(7)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

(《过零丁洋》)(8)《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鱼我所欲也》一文中体现大义为重的生死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陋室铭》《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铭”“书”“序”都是古代的文体。

B、菲利普、安东尼奥、奥楚蔑洛夫分别出自《我的叔叔于勤》《威尼斯商人》《变色龙》。

C、《故乡》这篇散文选自鲁迅的作品集《朝花夕拾》,在对比中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D、“垂髫”指小孩,“古稀”指七十岁,“婵娟”指月亮,“芙蕖”指荷花。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的浩荡……一切景语皆情语。

语文的风铃敲开了我们的心fēi,让我们一起去踏寻语文的足迹吧!(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静谧.( ) ②心fēi( )(2)根据画横线句子,适合填入甲处的一项是()(2分)A、语文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豁达。

2018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及解析

2018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及解析

2018年福建省初中毕业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分)(1)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3)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4)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5)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6)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7)何处望神州?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8)子曰:“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9)酒酣胸胆尚开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0)《陋室铭》中表现室中人交友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儒家经典之一,又称为“诗三百”。

B.冰心和巴金都是现代诗人,代表作分别为《繁星》和《我爱这土地》。

C.戏剧往往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形象。

D.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著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闽江流域是我国东南区域重要的文明发祥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①(A.diàn B.dìng),是福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江流域重峦②(A.叠 B.迭)嶂,地理环境相对隔绝。

这样的环境为闽越古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2018年福建九地市质检语文试卷汇编——语段阅读专题

2018年福建九地市质检语文试卷汇编——语段阅读专题

语段阅读专题(2018漳州质检)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6 分)2018 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八分钟”表演甲(A、美轮美奂B、富丽堂皇)、科技感十足,为观众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

24台移动机器人携.①(A、xiéB、jiá)带“冰屏”与舞蹈演员配合完成了一系列màn ②(A、曼B、嫚)妙复杂的舞美动作,展现了人工智能与中华文化的完美融合,让观众乙(A、惊讶B、惊叹)。

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表明八分钟的演出完美成功。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2 分)①处:②处:(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2 分)甲: 乙:(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2 分)原句: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表明八分钟的演出完美成功。

修改句:(2018三明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最近,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满屏甲(A.喧嚣 B.喧腾)浮躁的泛娱乐化包围中乙(A.一鸣惊人B. 脱颖而出)。

此档栏目,和①(A.hé B.hè)诗以歌,让诗文与音乐“金风玉露一相逢”,将传统经典诗词与新时代流行元素相结合,为古雅的字句注入时尚新鲜的旋律血液。

在音乐竞演节目大行其道、传统文化节目屡遇瓶颈之时,这种结合的尝试无疑是一次颇具巧思的突破。

传统文化因与时俱进的创意融入,发挥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因此,当某些传统文化走入困境,陷入迷wǎng②(A.惘 B.罔),我们不必束手无策,只需要一双创意的翅膀,便能飞跃阻挡的高墙,奔向新的远方。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2分)①处__________ ②处__________(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2分)甲__________ 乙__________(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福建省九地市2018届中考语文质检试卷分类汇编:_诗词鉴赏专题

福建省九地市2018届中考语文质检试卷分类汇编:_诗词鉴赏专题

诗词鉴赏(2018.福州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1-2题。

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以下对诗的前两句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中的“离愁”一词直接表现了诗人的心境。

B.第二句中的“吟鞭”指诗人的马鞭。

吟,指吟诗。

C.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D.诗的前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哀怨的愁绪。

诗人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2.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以落红自喻,表明心志。

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答案】1.D 2.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

(意思对即可)(2018.南平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词眼是“狂”字,它既是词人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更是词人内在感情的高度概括。

C.“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气势磅礴,何等雄壮。

D.“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D 2.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2018.龙岩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用一“破”字极写山河依旧,国家衰败,一片荒凉残破之景,与“城春”形成强烈反差,体现诗人归家途中的艰难。

福建省九地市2018届中考语文质检试卷分类汇编:_名著阅读专题

福建省九地市2018届中考语文质检试卷分类汇编:_名著阅读专题

名著阅读专题(2018.福州质检)名著阅读,完成1-2题。

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这流沙河的妖怪,因为在天有罪,堕落此河,忘形作怪。

他曾被菩萨劝化,愿归师父往西天去的。

——文中的他指猪八戒。

(《西游记》)()(2)《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一部代表作,祥子与车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虎妞。

()(3)我们熟知的“龟兔赛跑”“农夫和蛇”等有趣的故事,都出自著名的寓言故事集《伊索富言》。

()2.阅读《水浒传》选段,按要求作答。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挎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

文中“胖大和尚”的名字叫,他打那两个公人的原因是【答案】1.(1)×(2)√(3)√2.鲁智深两个公人要杀害林冲(或:鲁智深要救林冲)(2018.南平质检)名著阅读。

1.下面对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西游记》的主人公孙悟空,按先后顺序,有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行者、斗战胜佛等称呼。

B.草料场被烧之后,走投无路的林冲依照柴进的指点,在一个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夜晚来到朱贵的酒店,投奔了梁山。

C.鲁滨孙把从狗嘴里救下的小山羊,带回家饲养,驯养为家畜。

后来羊群越来越多,不但随时有羊肉吃,还有羊奶喝。

D.婚礼前夜,简·爱的婚纱被一个身材高大、面目可憎的女人给撕成碎片。

然而,正如罗切斯特告诉她的一样,那不过是一个梦。

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

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

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

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两年,至多两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可是,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非例外。

2018福建中考语文试题附含答案解析

2018福建中考语文试题附含答案解析

2018省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成绩: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分)(1)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渊明《饮酒》)(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之塞上》)(3)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颢《黄鹤楼》)(4)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5)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6)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7)何处望神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8)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9)酒酣胸胆尚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0)《陋室铭》中表现室中人交友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儒家经典之一,又称“诗三百”。

B、冰心和巴金都是现代诗人,代表作分别为《繁星》和《我爱这土地》。

C、戏剧往往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形象。

D、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著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闽江流域是我国东南区域重要的文明发祥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①(A、diàn;B、dìng),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福建省九地市2018届中考语文质检试卷分类汇编:_说明文阅读专题

福建省九地市2018届中考语文质检试卷分类汇编:_说明文阅读专题

说明文阅读(2018.福州质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湿地和森林一样重要①大家知道,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天然工厂”。

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要吸收4000亿吨二氧化碳,释放2000亿吨氧气,这绝大部分....是森林的“功劳”。

人类和绝大多数生物,都需要靠绿色植物制造的氧气来生存。

除此之外,森林还是天然的吸尘器,1亩森林一年能吸附2.4吨粉尘。

森林中有许多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杀死空气中的病菌,从而净化大气环境。

②相比森林来说,湿地似乎离我们比较远,它对生态环境的贡献,在过去更是受到较少的关注。

所谓湿地,一般是指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由于长期被水淹没或有大片浅水区域,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土壤系统。

我国湿地面积约有6600万公顷(还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总面积的10%,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我国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沼泽、湖泊、河流、浅海水域、水库、河口、海岸滩涂、池塘、稻田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③别小看湿地,它可是和森林、海洋并列的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

这是因为湿地对各种各样的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净化和分解作用,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巨大的“解毒”功能。

在湿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植物,伴生其中的有各种水生动物以及肉眼不可见却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体。

随水流入湿地的各种污染物,或直接被土壤阻截,或被湿地动植物利用,或被湿地微生物分解。

整体上看,湿地就像一个巨大的天然净水器。

④湿地还有很重要的蓄水功能。

在天气多雨、河流涨水的时候,湿地就像“海绵”一样储存过量的水分,减缓洪水的流速和流量。

等天气转好,洪峰退去,储存在湿地中的水再通过下渗的方式来补充地下水。

⑤由此可见,湿地对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一点也不逊于森林。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湿地、森林、海洋是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

B.森林被誉为天然的氧气制造工厂和净水器。

C.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福建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初中毕业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完整资料).doc

福建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初中毕业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2018年福建省质检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1分)1、古诗文默写。

(12分)(1)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2)虽有至道,弗学,__________________,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

(《虽有嘉肴》)(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

(《黄鹤楼》)(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

(《甫乡子·登京口北辅亭有怀》)(5)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6)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

(《雁门太守行》)(7)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

(《过零丁洋》)(8)《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鱼我所欲也》一文中体现大义为重的生死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陋室铭》《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铭”“书”“序”都是古代的文体。

B、菲利普、安东尼奥、奥楚蔑洛夫分别出自《我的叔叔于勤》《威尼斯商人》《变色龙》。

C、《故乡》这篇散文选自鲁迅的作品集《朝花夕拾》,在对比中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D、“垂髫”指小孩,“古稀”指七十岁,“婵娟”指月亮,“芙蕖”指荷花。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一切生活皆语文”,春日融融,语文是“乱花渐欲迷人它是那种“小桥流水”的静谧.,是那种“大江东去”的浩荡……一切景语皆情语。

语文的风铃敲开了我们的心fēi,让我们一起去踏寻语文的足迹吧!(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阅读(2018.莆田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阅读旅程中拥有“心力量”朱永新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个方面。

伟大的书,本身就同时拥有安顿灵魂和激发创造的力量。

物质的发展永远会受到各种制约,精神的蓬勃才是不竭的源泉。

毫无疑问,阅读正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更有智慧。

我们需要用阅读来重建信仰。

社会需要诚信,人们需要信仰。

读书会让人知道世界的深奥,会让人明白自己的无知与渺小,会让人产生敬畏之心。

而敬畏之心是建立信仰的重要基础。

阅读是为了帮助我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共读共行,才能同心同行。

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创新创造。

好的书会让我们更年轻、更有活力。

读书,应该是一种挑战,向未知世界同时向自己智力的一种挑战。

虽然批评式的阅读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不过读书不是为了批评书中的缺点与错误,而是为了创新创造。

尤其对于研究问题与建构理论而言,阅读应该以学其所长为主。

我们需要用阅读来探索世界。

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近视”“老花”等原因,或者“粗心”“马虎”等心理,让我们无法清晰把握这个世界。

而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反思自我。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本书里,每个读者所读到的,所汲取的,都带有个人色彩。

每个真正用心阅读的人,总是能够在书中找到自己,从而通过行动,去寻找有意义的人生。

当然,读书需要循序渐进。

不同的书会组成一个自然的阶梯,引导我们去攀登思想与智慧的高峰。

所以,当我们被一本书阻拦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可以寻找另外更合适的书作为再次攀越这本书的阶梯。

没能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不妨从现在开始行动。

即使不能以书为友,也应对阅读的好处有所了解,对爱书人、读书人保持尊敬。

我们的古人对于书籍、阅读、读书人,都是尊敬的。

在古代,连有字的纸张也不能随便乱扔。

对这些保持必要的尊敬,本身就是对文化的尊敬,是一种修养。

对于已经养成阅读习惯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要提高标准。

读书也是思维与智力的体操。

如果不能读一些有挑战性的书、能够刺激自我超越的书,很难有真正的成长。

跳一跳才能摘智慧之果。

同时还要注意读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在朱子24字读书法中,熟读精思是最主要内容。

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是很难真正把握书中精髓的,正如饮食,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有补于身体。

虽然,现在很多人说书价贵,但毕竟还有公共图书馆和网上阅读等途径,对于想读书的人来说,不会因为没有钱而不去读书。

把阅读当作像吃饭、睡觉一样的基本需要与日常习惯,对财力的要求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

读书,不是无奈的选择,不是为了打发无聊的光阴。

最伟大的知识总是藏在最伟大的著作中,只有通过我们的阅读才能转化为力量。

以阅读重建心态,从而拥有“心力量”,必然创造新未来。

(原载《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是阅读带有个人色彩。

B.阅读帮助我们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

C.批评式的阅读是不可取的,因为读书不是为了批评书中的缺点和错误。

D.阅读可以成为一种习惯,它对财力的要求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2.文章认为阅读能给人哪些“心力量”?3.文章认为如何才能将阅读转化为力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答案】1.C2.阅读可以重建信仰;阅读可以创新创造;阅读可以探索世界;阅读可以反思自我。

3.①把阅读当作习惯。

②保持对文化(书籍、阅读、读书人)的尊敬。

③要提高标准,自我超越。

④注意读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

(2018.泉州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国古代社会,有知识、有文化、有名望、有社会地位的“士”这一阶层最为人推崇的品质有三点:一是风骨,二是风雅,三是风流。

其中,风骨是指士人有刚健气质和耿介性格,风流指其出众才华和不拘于世俗的放逸洒脱。

而风雅则相对中道一些,它处于三种人格中间地带:它强化骨鲠、端正之气就是风骨,增加超迈、俊爽之气则为风流。

②孔子讲“温柔敦厚,诗教也”。

这是讲“温柔敦厚”是风雅所应具备的最重要品质。

但孔子以“温柔敦厚”为风雅定调,并不意味着人性因此柔顺软弱,而恰恰是要由此彰显人超越世俗价值之上的雄强和果敢,面对世间种种不平和险境,以泰然心态面对方为真勇者和大丈夫。

如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大军围困鲁国曲阜,面对行将降临的屠城灾难,“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弦歌之音不绝”,这种对文明价值的无畏坚守,显然是一种大风雅和大勇敢。

同时,儒家的温柔敦厚,也不是不讲原则,而是外圆内方,怨刺不失善意,在坚持原则前提下待人接物不伤大雅。

③在中国文明以教化为本的传统中,奠基于诗教的风雅之教是一切人文教化的始基。

孔子之所以将诗教排在“三教”首位,原因无非在于诗总是传达关于自然和人生的美好情愫,能够使人在受教育之初,就因感悟世界美好而兴发良善心志,进而使人性变得积极、健康、乐观。

风雅之教,从而具有了在人性源头处发蒙人性、重建人性的性质。

④在中华文明史上,风雅不仅关乎士人个体的精神养成,而且更关乎家国天下的风尚再造。

它是一个从个体修身逐步向国家等宏大问题蔓延的价值连续体。

其中,在个体层面,风雅表现为士人文质一体、彬彬有礼的君子之风。

在家族层面,它表现为对人文教养和知识文化学习的重视,古人所谓诗礼传家、耕读传家、“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之论,无一不是将良好家风的养成作为家族延续最重要支撑力量。

在国家层面,周公制礼作乐是中国数千年风雅传统的开端,此后的中国史,就是对这一传统不断追忆、回溯、复归并发扬的历史。

孔子讲:“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这种对风雅传统的不断复归,有效保证了中国文明的历史连续性,同时也使中华民族在与其他民族竞合中,始终保持着文化优越性。

⑤这种具有鲜明审美特质的立人、立国之道,在世界文明史中显现其独特性。

我们今天提倡的“美丽中国”建设,不仅应指自然界山川秀美,当然也应将风雅纳入其中。

(摘编自刘成纪《走向风雅》)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第①段将风雅与风骨、风流进行比较,让读者对“风雅”这一概念有了初步认识。

B.第②段引用孔子的话和举“鲁中诸儒”的例子进一步阐释风雅“温柔敦厚”的品质。

C.第③④段着重分析了“风雅”在中国文明史上具有的重大价值及风雅传统的意义。

D.第⑤段高度肯定了“美丽中国”建设中自然界山川秀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独特性。

2.“温柔敦厚”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3.文章认为我们今天提倡的“美丽中国”建设,“也应将风雅纳入其中”,理由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案】1.D2.超越世俗价值之上的雄强和果敢,以泰然心态面对不平与险境;外圆内方,怨刺不失善意,在坚持原则前提下待人接物。

3.风雅之教是一切人文教化的始基,能发蒙人性,重建人性。

风雅关乎家国天下风尚再造,能有效保证中国文明的历史连续性并始终保持文化优越性。

(2018.三明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拙诚”赢“百巧”郝启荣①“宁为世人笑其拙,勿为君子病其巧。

”现实生活中,一个质朴拙诚的人,因待人接物老实可靠,往往容易获取信任;经常自作聪明的人,机关算尽、处处讨巧,却令人感觉圆俗奸滑,不能不防。

②为人,贵在朴讷诚笃。

《韩非子》记载,魏文侯与守山的人约定了打猎时间,临出发前刮起大风,遭随从劝阻。

文侯说:“不可。

以疾风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

”于是他亲自驾车前去,告知守山之人作罢。

守诚,是做人之根本,做事的前提。

翻阅史书,晏子为何能被齐景公委以重任?周勃何以被汉高祖托付大事?一个“诚”字,正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对个人来说,诚信重千钧,因拙诚赢得的公信力与感召力,不仅能感染人、打动人,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③与拙诚对应的是“百巧”。

这种行为,看似精明、实则愚笨,时常聪明反被聪明误。

三国时,李康在《运命论》中专为巧伪的滑头画过群像:“俯仰尊贵之颜,逶迤势利之间;意无是非,赞之如流;言无可否,应之如响。

”投机取巧之人,多善于利用花言巧语来苦心钻营,处心积虑谋求私利。

《郁离子》记载,越国商人虞孚在吴国卖漆,本来可以稳获厚利,但他偷偷掺假导致漆料变质,结果弄巧成拙、信誉扫地,最终沦为乞丐。

可见,“取巧”实则“巧取”,尽管占了一时的便宜,但失去的却是众人的信任。

④现实中,坚守拙诚,殊为不易。

在我们身边,有些人虽然在道理上很清楚,但行动上还是喜巧厌拙、外诚内滑。

有的当“两面人”,把忠诚喊得山响,表态时信誓旦旦,暗地里却腐化堕落,直至身陷囹圄;有的在工作中媚上欺下、虚多实少、阳奉阴违,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政绩工程、玩数字游戏……“兵法”太多、“机谋”太深、过度“包装”。

其本质上是诚信不足,缺乏实干与担当精神,其结果,也只能是自欺欺人、适得其反。

⑤没有诚信,人生的高楼便会地基不稳,事业的巅峰也只能昙花一现。

做人如此,为官从政更是如此。

A讲诚信,向来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

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说:“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纯洁,不能欺骗自己,不能欺骗人民,也不能欺骗古人。

这是我们共产党员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点。

” B大道至简,与其热衷搞花活、玩心计,不如静心干事,以徙木立信的拙诚、愚公移山的韧劲克服困难、创造奇迹。

⑥周恩来同志说过,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自觉做老实人而不是“老练人”,讲求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个人才能把做事的原则内化为做人的准则,成就真正的自己。

1.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第②段列举“魏文侯”“齐景公”“汉高祖”事例阐明为人做事应拙诚的道理。

B.第③段列举了种种“取巧”行为,从反面论证了“坚守拙诚”的重要性。

C.第④段认为有些人难以坚守拙诚,是因为诚信不足,缺乏实干和担当精神。

D.这篇文章多处引用名言警句作为道理论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论证更有力。

2.以下事例,更适合放在第⑤段AB两处中的哪一处?请简述理由。

杨善洲恪守“给家乡办一两件事”的诺言,退休第三天就走进大山,绿了荒岭,也造就了一片精神绿洲;黄大发动员村民修渠,“修不通,我拿命来换”,绝壁中凿通一道“天渠”。

3.文末提及“要自觉做老实人而不是‘老练人’”,怎样做“老实人”?请结合全文概括回答。

【答案】1.A2.更适合放在B处,首先,杨善洲和黄大发恪守诺言的事例与本段的观点“讲诚信向来是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是一致的;其次,B处后的总结句内容与之是相呼应的。

3.答案要点:①待人接物老实可靠②为人处世讲诚信,不取巧③言行一致,工作实干有担当④静心干事,不搞花活,玩心计⑤讲求实事求是,把做事的原则内化为做人的准则,做真正的自己(2018.漳州质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