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影视鉴赏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五章中外经典电影鉴赏ppt

影舞 时空
关于沃尔克•施隆多夫的评价
影舞 时空
施隆多夫擅长导演艺术片,是一个“在所有导演中 最具现代电影语言表现手段的人”,也是一个注意市场 和同观众交流的人。
——互动百科
影片鉴赏
丑怪人物
影舞 时空
奥斯卡以停止长高对抗人 墙和社会之墙,却由此成 了“丑怪人物”。
施隆多夫认为,奥斯卡首 先是“我们这一世纪的怪 物,也许还是我们德国文 化的怪物”。他要用一种 怀旧的方式使奥斯卡同德 国人失去的童年产生联系。
思考
影舞 时空
• 1.本片对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写实风格有哪些继承? • 2.试分析影片的时间结构。
《阿甘正传》
【电影资料】
影舞 时空
中文名称:阿甘正传
英文名称:Forrest Gump
导演:罗伯特·钟
获奖情况:1995年第67届13项奥斯卡提名,并获得最佳影片
影舞 时空
1、构图上给人以窒息感; 2、大量采用关系镜头; 3、对摄影机的运动完成依据情节发展、情绪积累进行, 这些运动使得整部影片具有一种律动感、流动感
思考
影舞 时空
• 1、电影《罗生门》的主题是什么?如何理解“罗生门” 这一意象在电影中的作用。
• 2、《罗生门》中摄影机运动的拍摄手法对人物性格的 塑造作用。
《天堂电影院》
【电影资料】
影舞 时空
中文名称:天堂电影院 英文名称:NuovocinemaParadiso 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 年代:1988年 片长:123分钟 获奖情况:1989第42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1990年美国第 62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90年美国第47届全球奖最佳外语 片奖,1989年第二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男演员奖,1989年第二届 欧洲电影奖评审委员特别奖,1991年第四十四届英国电影学院 最佳外语片奖、最佳电影配乐奖、最佳原著剧本奖、最佳男演 员奖、最佳男配角奖。
中外经典电影赏析.ppt

盗火线 (穷追不舍 )
导演:迈克尔· 曼 主演:罗伯特· 德尼罗 阿什莉· 朱迪 瓦 尔· 基尔默 阿尔· 帕西诺 娜塔莉· 波特曼 问题: 1、影片为什么将帕西诺饰演的洛杉矶警 探写成脾气暴躁、家庭生活失败的“反 派”而将德尼罗饰演的强盗集团头子刻 画成 冷静、有情有义、举止文雅,风度翩翩,极富男性魅力的硬汉?影
《姐妹坡》(《四姐妹》)赏析
导演:大林宣彦 主演:泽口靖子 富田靖子 绀野美沙子 浅野温子 [提示与问题] 1.四个姐妹在人物表演上有何特征? 2.影片从哪些方面表现人物形象? 3.影片用季节的变化来表达什么? 4.影片中有许多象征手法是如何表现的?
魔鬼代言人
导演:泰勒-海克福德(Taylor Hackford) 主演: 阿尔· 帕西诺 基努· 里维斯 查理兹· 塞 隆(Charlize Theron ) 杰弗里· 琼斯 希瑟· 马特拉佐 康妮· 尼尔森 1、阿尔· 帕西诺扮演的米尔顿代表什么? 2、影片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3、影片中出现的壁画幻影是什么意思? 4、影片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5、影片中律师死时为何化为天使? 6、影片结尾为何记者的影像又变为米尔顿?
《魂断蓝桥》赏析
1940年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出品 编剧:S· N · 伯尔曼、乔治· 弗罗塞、汉斯· 雷谬 导演:茂文勒洛伊 主演:费文丽 罗伯特· 泰勒 [提示与问题] 1.影片为何以二次战争为背景? 2.影片从哪些方面表现了英国的等级制对人性残害? 3.影片在画面及节奏的把握上有何特性? 4.影片中桥出现了几次?吉祥符为何贯穿全片? 5。演员表演上有何特色?
片是如何刻画两位对立的主角的?在两位主角的服装上有何特点? 这刻画两位主角有何意义? 2、影片与一般的枪战片有何不同? 3、影片的主线有哪两条?为什么影片中对双方家庭生活的描写占 极大篇幅? 4、影片的片头拍摄有何特点?是如何来营造气氛的? 5、影片将最后两位主角的枪战放在什么场景中拍摄?为什么要放 在这样的场景中拍摄?影片中还有哪些地方有异曲同工之妙?
影视鉴赏【ppt】

品,主演RAIN、林秀晶
第二章 电影艺术的表现方式
第二节 影视艺术的特征
(4)真性与假定性 1、真性 ——真实感、接近生活的自然形态。 2、假定性 ——创造性、人为性、主观性。非自然、非现实性 形态。 “假定性是艺术家的伟大的同盟者。” 电影艺术的假定性:a 时空的假定性 b 冲突的假定性 c 造型构图的假定性 d角色的假定性 e 声音(音响)的假定性。 《越空行者》——时空穿越特效
摄影机与被摄物体水平之间形成的夹角被称为镜头角度。 • 平拍 :与被摄镜头保持基本相同水平 • 效果 :人眼的正常视觉效果 • 俯拍 :镜头低于水平角度,从上向下拍摄 效果 :产生居高临下的心理,展示开阔的空间环境 • 仰拍 :镜头高于水平角度,从下向上拍摄 • 效果:使影象体积夸大,使被拍摄物体更加高大、威严; 观众产生压抑感或崇敬感,可以创造悲壮和崇高 的效果;有时模仿儿童的视角
第一章 电影艺术的诞生
• 代表作品:
• 查尔斯· 卓别林的一系列喜剧影片,大 胆而夸张地、极富个性品格的表演。 主要作品有《摩登时代》、《淘金记 》、《舞台生涯》等。
第一章 电影艺术的诞生
描述一个被大机器工业 时代异化的小人物命运。他 被生产线吞噬的情景令人嗟 叹。故事发生在美国二十年 代经济萧条时期,卓别林饰 演工业社会中的一名不幸工 人查理,他在工厂干活、发 疯,这一切都是与当时的经 济危机给人们带来的生存危 机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艰 难的生活中,查理曾在街头 搭救一位偷面包的流浪女。 查理和孤女相濡以沫,场面 温馨感人,焕发着人性的光 辉。
第二章 电影艺术的表现方式
平拍
第二章 电影艺术的表现方式
仰拍
第二章 电影艺术的表现方式
俯拍
第二章 电影艺术的表现方式
第二章 电影艺术的表现方式
第二节 影视艺术的特征
(4)真性与假定性 1、真性 ——真实感、接近生活的自然形态。 2、假定性 ——创造性、人为性、主观性。非自然、非现实性 形态。 “假定性是艺术家的伟大的同盟者。” 电影艺术的假定性:a 时空的假定性 b 冲突的假定性 c 造型构图的假定性 d角色的假定性 e 声音(音响)的假定性。 《越空行者》——时空穿越特效
摄影机与被摄物体水平之间形成的夹角被称为镜头角度。 • 平拍 :与被摄镜头保持基本相同水平 • 效果 :人眼的正常视觉效果 • 俯拍 :镜头低于水平角度,从上向下拍摄 效果 :产生居高临下的心理,展示开阔的空间环境 • 仰拍 :镜头高于水平角度,从下向上拍摄 • 效果:使影象体积夸大,使被拍摄物体更加高大、威严; 观众产生压抑感或崇敬感,可以创造悲壮和崇高 的效果;有时模仿儿童的视角
第一章 电影艺术的诞生
• 代表作品:
• 查尔斯· 卓别林的一系列喜剧影片,大 胆而夸张地、极富个性品格的表演。 主要作品有《摩登时代》、《淘金记 》、《舞台生涯》等。
第一章 电影艺术的诞生
描述一个被大机器工业 时代异化的小人物命运。他 被生产线吞噬的情景令人嗟 叹。故事发生在美国二十年 代经济萧条时期,卓别林饰 演工业社会中的一名不幸工 人查理,他在工厂干活、发 疯,这一切都是与当时的经 济危机给人们带来的生存危 机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艰 难的生活中,查理曾在街头 搭救一位偷面包的流浪女。 查理和孤女相濡以沫,场面 温馨感人,焕发着人性的光 辉。
第二章 电影艺术的表现方式
平拍
第二章 电影艺术的表现方式
仰拍
第二章 电影艺术的表现方式
俯拍
第二章 电影艺术的表现方式
《影视鉴赏》PPT课件

情节模式化
人物类型化
强烈的感染力
《美国丽人》
图2-1
《美国丽人》 (美国,1999)(图2-1) 片种:彩色故事片 片长:122分钟 导演:萨姆·门德斯 编剧:阿伦·波尔 摄影:康拉姆·L. 霍尔 主演:凯文·史派西、安妮特·贝宁
故事梗概
42岁的中年男人莱斯特在一家杂志社工作,住在市郊带有花园的 房子里,妻子卡洛琳是个房地产商,女儿正在读高中。莱斯特在家里 无法和妻女沟通,一家人的关系紧张而冷漠。虽说莱斯特在杂志社工 作十几年了,但是至今没有什么建树,于是成为上司首先考虑的裁员 对象。莱斯特对公司内部的黑暗和年轻的上司也非常不满。与此同时, 莱斯特被女儿的同学安吉拉的美貌和激情吸引。
近一百年来,家庭伦理片在格里菲斯铺就的道路上发展,内涵和模 式不断有所更新,但核心要素始终没有变化:引人入胜的情节、变化多 端的动作、打动人心的惩恶扬善。家庭伦理片强调以情动人,但要以 “明了的道德结构叙述基本动人的故事”(罗伯特·B.海尔曼)。具体讲, 家庭伦理片通常具备如下特征:
鲜明的 道德对比
《推手》
《推手 》(中国台湾,1991) 导演/编剧:李安 主演:郎雄、王莱、王伯昭、李涵、黛博拉·史赖德 时长:105分钟 类型:剧情/喜剧片 获奖情况:1991年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 主角等。
鉴赏解读
《推手》是李安的成名之作,影片一经推出便获得了极大的轰动。 影片围绕一个移民美国的家庭发生的故事,表现了中国传统伦理与美国现 代生活方式之间的冲突。美国是青年人的天堂,富裕的物质虽能够保障老年人 的生活,然而,儿女的温情却不像传统中国社会那样浓厚。《推手》与李安其 后导演的《喜宴》《饮食男女》并称为“家庭三部曲”,由于影片中都有一个 代表中国传统家庭权威的父亲角色,并且父亲都由演员郎雄扮演,因此,“家 庭三部曲”也被称为“父亲三部曲”。用李安自己的话说,这三部曲讲述的都 是“一个家庭的解构和重新结构的过程”。
(完整版)影视鉴赏课件

影片《集结号》中,紧张的 战斗场面和激烈的枪炮声就是用 声画同步的方式来营造扣人心弦 的搏斗效果。
声画对位
✓指声音和画面之间在情绪、内容、艺术形象的表述上 是相互独立的对比性关系,它们通过差异来达成和谐, 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贾樟柯导演的影片《小武》中运 用“霸王别姬”的音乐隐喻进退 两难,徘徊不定的情绪。
• 电影是在媒介技术推动下出现和发展的艺术,体现的正是 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一部电影的产生与其他艺术创作不同,更多 的依赖于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合作与支持。
以《英雄》为例,看其剧组阵容:
《英雄》(2002年,中国)剧组阵容 导 演:张艺谋 编 剧:李冯 张艺谋 主 演:李连杰 梁朝伟 张曼玉 陈道明 章子怡 甄子丹 摄 影:杜可风 侯咏 录 音:陶经 武术指导:程小东 服 装:和田惠美 作 曲:谭 盾 特效制作:Animal Logic The Orphanage 制 片:William kong 出 品: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银都机构有限公司、精英娱乐有限公司 发 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发行
第二次大变革 从黑白到彩色
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 世界》; 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是1948年舞台艺术 片《生死恨》
人工为胶片上色 彩色胶片的发明
第三次大变革 中国第一部立体电影:1981年《欢欢笑 电子三维技术 立体电影的出 笑》 现
电影艺术发展的五次重大变革
电影艺术发展 代表作品
第四次大变革 进入电子计算 机时代
色彩的变化:画面中的色彩还可以借助于色彩与人的情 绪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色彩的组合和变化来制造艺术 效果。
影片《重庆森林》用红 色、蓝色的交替变化来表现 现代都市的灯红酒绿。
声画对位
✓指声音和画面之间在情绪、内容、艺术形象的表述上 是相互独立的对比性关系,它们通过差异来达成和谐, 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贾樟柯导演的影片《小武》中运 用“霸王别姬”的音乐隐喻进退 两难,徘徊不定的情绪。
• 电影是在媒介技术推动下出现和发展的艺术,体现的正是 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一部电影的产生与其他艺术创作不同,更多 的依赖于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合作与支持。
以《英雄》为例,看其剧组阵容:
《英雄》(2002年,中国)剧组阵容 导 演:张艺谋 编 剧:李冯 张艺谋 主 演:李连杰 梁朝伟 张曼玉 陈道明 章子怡 甄子丹 摄 影:杜可风 侯咏 录 音:陶经 武术指导:程小东 服 装:和田惠美 作 曲:谭 盾 特效制作:Animal Logic The Orphanage 制 片:William kong 出 品: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银都机构有限公司、精英娱乐有限公司 发 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发行
第二次大变革 从黑白到彩色
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 世界》; 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是1948年舞台艺术 片《生死恨》
人工为胶片上色 彩色胶片的发明
第三次大变革 中国第一部立体电影:1981年《欢欢笑 电子三维技术 立体电影的出 笑》 现
电影艺术发展的五次重大变革
电影艺术发展 代表作品
第四次大变革 进入电子计算 机时代
色彩的变化:画面中的色彩还可以借助于色彩与人的情 绪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色彩的组合和变化来制造艺术 效果。
影片《重庆森林》用红 色、蓝色的交替变化来表现 现代都市的灯红酒绿。
《影视鉴赏》课件

02
逼真性在影视艺术中具有重要作用
逼真性不仅能够增强观众的代入感,还能够使观众更加深 入地理解和感受影视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03
影视艺术的逼真性还体现在对细节的刻画上
通过对人物表情、动作、服饰等细节的精细刻画,影视艺 术能够使观众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 化。
03
影视艺术的审美元 素
画面美
构图
通过巧妙的构图,将人物 、景物、道具等元素有机 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 美感的画面。
色彩
运用色彩对比、调和等手 法,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 情绪,增强画面的感染力 。
光线
利用光线的明暗、方向、 质感等特性,塑造人物形 象、表达情感,营造特定 的环境氛围。
音乐美
旋律
音效
优美的旋律能够深入人心,唤起观众 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影视鉴赏的方法与技巧
• 比较分析法:通过对不同影视作品或同一作品不同版本的 比较分析,发现其异同和优劣。
影视鉴赏的方法与技巧
01
02
03
观察细节
注意观察影视作品中的细 节和元素,如服装、道具 、背景等,从中发现其艺 术特点和思想内涵。
理解背景
了解影视作品的创作背景 和历史背景,有助于更好 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
影视艺术的综合性还体现在对多种艺术手段的借鉴与融合上
影视艺术不仅借鉴其他艺术的表现手法,还通过蒙太奇、长镜头、特写等电影语言,形 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
视觉性艺术特征
影视艺术以视觉形象为主
影视艺术通过画面和形象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感官,具有显著的视觉性特征。
影视艺术的视觉性体现在对现实世界的再现上
的故事。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工匠精神
中外电影鉴赏(第三讲)PPT课件

Ⅰ Ⅰ
赏鉴影电 二
影电识认
广角镜头(wide-angle lens)夸张透视感:在 中景和近距离特写时扭曲景框四周景物;夸张了透 视感,使前景物体和后景物体的距离看上去比实际 更大;人物在镜头前移动步伐显得大且速度快。
《生死时速》
Ⅰ Ⅰ
赏鉴影电 二
影电识认
《公民凯恩》
《生死时速》
Ⅰ Ⅰ
赏鉴影电 二
培恩炸掉了一辆巴士, 并打电话告诉杰克,他已 在另一辆巴士里安装了定 时炸弹,时速低于50英里 就会自动引爆。杰克驾车赶上了这辆巴士。一路上 险象环生,而杰克要做的是保持这致命的生死时 速……
《生死时速》
Ⅰ
Ⅰ
赏鉴影电 二
析赏段片
《生死时速》
Ⅰ Ⅰ
赏鉴影电 二
析赏段片
幽闭恐怖的营造:电梯被困是人们生活中可体验 到的感觉。影片把这种感觉移植到被恐怖分子劫持 的惊险情境中,成为一种孤立无援的幽闭恐怖。片 头幽深莫测的电梯井、冰冷的电梯机械、淡蓝色的 反光渲染了这种恐怖。
《生死时速》
Ⅴ
Ⅱ
赏鉴影电 三
析赏段片
《生死时速》
Ⅴ Ⅱ
赏鉴影电 三
析赏段片
层递式的险象渲染:在时速50英里这一达摩克利 斯之剑下,影片还营造了层层递式的险象渲染:设 法追上大巴;惊险莫名的堵车;巨大缺口的高架路; 油箱漏油难以为继等等,不断威胁着这个致命速度, 始终揪心,似乎难以逃遁。
《生死时速》
Ⅵ
Ⅱ
赏鉴影电 三
析赏段片
《生死时速》
Ⅵ Ⅱ
赏鉴影电 三
析赏段片
节奏:性格与场景的张弛:即便是惊险片,也需 要保持张弛有度的节奏。本片中两个主角都处于生 死时速的风口浪尖上,但出场时,一个口嚼口香糖、 一个因超速扣驾照;一些场景也于情节紧张中有幽 默轻松的调节意味。比如,一妇女手推婴儿车被大 巴撞飞,后来方知是一车罐头,原来是虚惊一场。
影视鉴赏与评论ppt精品课件

四是战争片。影视从战争的外部 转向内部进行人文关怀,探索人与 战争的关系,更思索人类未来的进 步与相处的法则。如《辛德勒的名 单》、《美丽人生》。
五是灾难片。灾难在一瞬间爆发, 在性命遭遇巨大考验之际,人性赤 裸裸展现带来一系列的审美效果和 间接的生命能力和生存智慧的教育 作用。借助高科技、电脑三维所制 造的虚假灾难情景已达到以假乱真 的地步。如《后天》、《龙卷风》、 《未来水世界》。
二是社会伦理片。涉及家庭、亲情、 爱情、伦理等。如反映现代年轻人情 感纠葛《牵手》;妥当处理家庭伦理 与情感欲望关系的《廊桥遗梦》;反 映中国传统大家庭婆媳、妯娌之间关 系电视剧《婆婆、媳妇、小姑》,反 映家庭暴力《不要和陌生人讲话》均 属此类。
三是爱情片。爱情是人类最美好感 情是影视永恒主题。纯真的爱情在 体现人的理想给人带来美好享受的 同时更让人感受到一种纯真的引导。 《魂断蓝桥》被认为世界电影史上 的爱情经典之作,《当一个男人爱 上一个女人时》、《远山的呼唤》 也是爱情片的经典之作。
六是科幻片。借助高科技极大地拓 展了创作空间。如《E.T.外星人》 、 《指环王》。
七是美术片。它通过形象的变形夸张, 幽默滑稽动作语言设计,鲜明色彩使 用,超现实节奏安排,用三维动画、 绘画、木偶、剪纸、折线、皮影等造 型手段,给人们创造丰富生动、别开 生面的故事及画面。如《白雪公主》、 《猫和老鼠》、《大闹天宫》。 音像1 音像2
第五代:大多是1982年前后毕业于北 京电影学院(包括其后的进修班), 作为代表的张艺谋、陈凯歌、吴子牛 等使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第六代:也称新生代,90年代现身影 坛的一批青年导演,代表有贾樟柯、 管虎、王小帅等,注重于作品原创性 的表达。
第一代导演:郑正秋
1889年生于上海。 1913年,与张石川合 组新民公司,专事承 包亚细亚影戏公司的 编、导、演业务。 1922年,与张石川、 周剑云等共同创办明 星影片公司并设立明 星影戏学校,任校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
二、蒙太奇的诞生及发展
当卢米埃尔兄弟在19世纪末拍出历史上最早的 影片时,他是不需要考虑到蒙太奇问题的。因为他 总是把摄影机摆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即全景的距 离(或者说是剧场中中排观众与舞台的距离),把 人的动作从头到尾一气拍完。后来,发现胶片可以 剪开、再用药剂黏合,于是有人尝试把摄影机放在 不同位置,从不同距离、角度拍摄。他们发现各种 镜头用不同的连接方法能产生惊人的不同效果。这 就是蒙太奇技巧的开始,也是电影摆脱舞台剧的叙 述与表现手段的束缚,有了自己独立的手段的开始。
.
12
• 蒙太奇学派出现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 期的苏联,以爱森斯坦、库里肖夫、普多 夫金为代表,他们力求探索新的电影表现 手段来表现新时代的革命电影艺术,而他 们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对蒙太奇的实验与研 究上,创立了电影蒙太奇的系统理论,并 将理论的探索用于艺术实践,创作了《战 舰波将金号》《母亲》《土地》等蒙太奇 艺术的典范之作,构成了著名的蒙太奇学 派。
是对现实时空的记录,经过剪辑,实现对时空的
再造,形成独特的影视时空。
.
17
• 叙事蒙太奇 这种蒙太奇由美国电影大师格 里菲斯等人首创,是影视片中最常用的一种 叙事方法,它的特征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 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 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从而引 导观众理解剧情。这种蒙太奇组接脉络清 楚,逻辑连贯,明白易懂。 叙事蒙太奇又包含 下述几种具体技巧:
.
16
三、蒙太奇的功用
• 蒙太奇的功能主要有:
•
* 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分切与组接,对
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以使表现内容主次分明,
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
•
* 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每
个镜头虽然只表现一定的内容,但组接一定顺序
的镜头,能够规范和引导观众的情绪和心理,启 迪观众思考。
•
* 创造独特的影视时间和空间。每个镜头都
中外影视欣赏
管理学院 李洪宇
.
1
第一章 电影发展史
.
2
第一节 世界电影发展史
.
3பைடு நூலகம்
• 1、十九世纪30年代,电影开始了它的诞生 前的技术准备期,也叫做发明期
• 2、1896-1912年,电影从幼年期迅速成为 一种艺术
• 3、1913-1926年,无声电影走向成熟
• 4、1927-1945年,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走向 成熟
.
6
第二章 影视艺术的基本理论
.
7
第一节 关于蒙太奇
.
8
一、蒙太奇概述
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 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 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一言以 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 由此可知,蒙太奇就是将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镜头, 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作者的观点倾向及其美 学原则联结起来的手段。首先,它是使用摄影机的 手段,然后是使用剪辑的手段。当然,电影的蒙太 奇,主要是通过导演、摄影师和剪辑师的再创造来 实现的。电影的编剧为未来的电影设计蓝图,电影 的导演在这个蓝图的基础上运用蒙太奇进行再创造, 最后由摄影师运用影片的造型表现力具体体现出来。
.
18
四、蒙太奇的种类
• 1.平行蒙太奇 这种蒙太奇常以不同时空(或同时 异地)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并列表现,分 头叙述而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 格里菲斯、 希区柯克都是极善于运用这种蒙太奇的大师。平 行蒙太奇应用广泛,首先因为用它处理剧情,可以删 节过程以利于概括集中,节省篇幅,扩大影片的信息 量,并加强影片的节奏;其次,由 于这种手法是几条 线索平列表现,相互烘托,形成对比,易于产生强烈 的艺术感染效果。如影片《南征北战》中,导演用 平行蒙太奇表现敌我双方抢占摩天岭的场面,造成 了紧张的节奏扣人心弦。
.
10
• 一般电影史上都把分镜头拍摄的创始归功于美国 的埃德温·鲍特,认为他在1903年放映的《火车大 劫案》是现代意义上的“电影”的开端,因为他 把不同背景,包括站台、司机室、电报室、火车 厢、山谷等内景外景里发生的事连接起来叙述一 个故事,这个故事里包括了几条动作线。但是, 举世公认还是格里菲斯熟练地掌握了不同镜头组 接的技巧,使电影终于从戏剧的表现方法中解脱 出来。蒙太奇在无声片时期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
.
11
• 从1927年起,电影有了声音,这时电影从 创作到理论都发生了一次极大的震动。画 面有了声音,不再是单纯的视觉的解释, 电影能够更逼真地反映生活,原来无声片 合法的许多假定性的东西,以及作者直接 表达自己见解的方法,不再适用了。这就 是为什么当时有不少著名的电影艺术家如 卓别林和雷内·克莱尔,都有一段时期对有 声电影抱怀疑的态度,而理论家爱因汉姆 更对有声电影始终予以否定。
• 5、1946-1959年,电影艺术进入了重要的 发展时期
• 6、1960年至今,世界电影从突破创新中走 向多样化发展
.
4
第二节 中国电影发展史
.
5
• 1、发展时期(1922-1926) • 2、危机时期(1927-1930) • 3、左翼电影运动(1932-1937) • 4、中国抗战电影(1937-1945) • 5、战后中国电影(1946-1949)
.
15
• 人声里又包括台词、解说词、内心独白以及人群 的杂声。因此,画面与声音的结合涉及画面与人 声、与自然音响、与音乐的各种结合,声音与声 音的结合涉及这种种声音之间的结合。由于这样 的复杂性,使电影的声音构成和声画构成有了无 限丰富的可能性,给视听艺术开阔了无限广阔的 新天地(见电影声音)。电影从黑白片发展成彩 色片,色彩成为电影的表现手段之一,给电影带 来色彩的蒙太奇新课题,又一次丰富了电影蒙太 奇的世界。
.
14
• 另一方面,又有人以为蒙太奇是无声电影的产 物,在有声电影的土壤上已经没有生存的地位。 事实说明,有声虽然限制了某些蒙太奇方法的运 用,但是电影从单纯的视觉艺术变为视听艺术, 银幕上的人物成为可见又可闻的完整形像,这就 大大地扩大了蒙太奇的用武之地。画面加上了声 音,从此蒙太奇不只是画面与画面的关系,而且 又有了声音与声音,声音与画面的关系。而所谓 声音,又包括人声、自然音响与音乐三者。
.
13
• 爱森斯坦是蒙太奇理论大师,1922年,他在《左 翼艺术战线》杂志上发表了《杂耍蒙太奇》,这 是第一篇关于蒙太奇理论的纲领性宣言。在爱森 斯坦看来,蒙太奇不仅是电影的一种技术手段, 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哲学理念。他指出:两个并 列的蒙太奇镜头,不是“二数之和”,而是“二 数之积”。《战舰波将金号》是爱森斯坦1925年 拍摄的,是蒙太奇理论的艺术结晶,片中著名的 “敖得萨阶梯”被认为是蒙太奇运用的经典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