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运维作业指导书模板
IT设备运维巡检操作指导书

XXXXX 有限公司
2011 年 8 月
� 注意事项 本文档中的观点和决定都不代表任何官方立场。它仅用于交流科技信息。 本文档中所列内容操作的技术人员应通过原厂商专业认证后方可操作在线系统巡检。 本文中所有内容均属 XXXXX 有限公司和(客户)的商业秘密。未经允许,不得作任何 形式的复制和传播。
四、 IT 巡检工具方法...................................................................................................15 (一) 概述.......................................................................................................... 15 1. 范围定义....................................................................................................15 2. 内容说明....................................................................................................15 (二) 巡检维度................................................................................................... 15 1. 基础设施状况............................................................................................ 15 2. 容量状况....................................................................................................16 3. 性能状况....................................................................................................16 4. 信息安全....................................................................................................17 5. 业务连续性................................................................................................ 20 (三) 巡检内容................................................................................................... 22 1. 系统整体架构............................................................................................ 22 2. 机房环境....................................................................................................22 3. 网络系统....................................................................................................23 4. 存储系统....................................................................................................24 5. 主机系统....................................................................................................24 6. Oracle 数据库系统..................................................................................... 25 7. 备份与恢复系统.........................................................................................26 (四) 巡检方法................................................................................................... 28 1. IBM 主机.................................................................................................... 28 2. IBM HACMP Cluster.................................................................................. 29 3. PC Server 主机.......................................................................................... 30 4. Oracle 数据库.............................................................................................31 5. 网络部分....................................................................................................34 (五) 巡检过程分析............................................................................................35 1. 机房环境....................................................................................................35 2. 网络系统....................................................................................................35 3. 存储系统....................................................................................................36 4. 主机系统....................................................................................................39 5. PC Server 系统.......................................................................................... 41 6. Oracle 数据库系统..................................................................................... 47 Page 4 of 50
信息技术系统运维作业指导书

信息技术系统运维作业指导书第1章系统运维概述 (4)1.1 系统运维的定义与职责 (4)1.1.1 定义 (4)1.1.2 职责 (4)1.2 系统运维的发展历程 (4)1.3 系统运维的关键指标 (5)第2章系统运维基础设施 (5)2.1 网络基础设施 (5)2.1.1 网络架构 (5)2.1.2 网络设备 (5)2.1.3 网络安全 (6)2.2 服务器硬件设施 (6)2.2.1 服务器选型 (6)2.2.2 服务器部署 (6)2.2.3 服务器维护 (6)2.3 存储设施 (6)2.3.1 存储架构 (6)2.3.2 存储设备 (6)2.3.3 数据保护 (7)2.4 数据中心设施 (7)2.4.1 数据中心布局 (7)2.4.2 环境设施 (7)2.4.3 安全管理 (7)第3章操作系统运维 (7)3.1 操作系统概述 (7)3.2 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 (7)3.2.1 操作系统安装 (7)3.2.2 操作系统配置 (8)3.3 操作系统优化与调优 (8)3.3.1 系统优化 (8)3.3.2 系统调优 (8)3.4 操作系统安全管理 (8)第4章数据库运维 (9)4.1 数据库概述 (9)4.1.1 数据库的定义 (9)4.1.2 数据库的分类 (9)4.1.3 数据库的作用 (9)4.2 数据库安装与配置 (9)4.2.1 安装环境准备 (9)4.2.2 数据库安装 (9)4.2.3 数据库配置 (9)4.3.1 功能监控 (9)4.3.2 索引优化 (9)4.3.3 查询优化 (10)4.3.4 数据库参数调整 (10)4.4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10)4.4.1 备份策略 (10)4.4.2 备份操作 (10)4.4.3 恢复操作 (10)4.4.4 备份验证 (10)第5章应用系统运维 (10)5.1 应用系统概述 (10)5.2 应用系统部署与维护 (10)5.2.1 应用系统部署 (10)5.2.2 应用系统维护 (11)5.3 应用系统功能监控 (11)5.4 应用系统安全管理 (11)第6章系统监控与报警 (12)6.1 系统监控概述 (12)6.2 常用监控工具介绍 (12)6.2.1 功能监控工具 (12)6.2.2 网络监控工具 (12)6.2.3 应用程序监控工具 (12)6.3 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12)6.3.1 报警级别划分 (12)6.3.2 报警方式 (13)6.3.3 报警阈值设置 (13)6.4 监控数据可视化 (13)6.4.1 图表展示 (13)6.4.2 面板展示 (13)6.4.3 地图展示 (13)6.4.4 3D展示 (13)第7章系统安全管理 (13)7.1 系统安全概述 (13)7.2 网络安全防护 (13)7.2.1 网络安全策略 (13)7.2.2 网络设备安全 (14)7.2.3 网络边界防护 (14)7.2.4 网络安全监控 (14)7.3 主机安全防护 (14)7.3.1 主机安全策略 (14)7.3.2 主机操作系统安全 (14)7.3.3 主机恶意代码防护 (14)7.3.4 主机访问控制 (14)7.4.1 应用安全策略 (14)7.4.2 应用系统安全 (14)7.4.3 应用数据安全 (14)7.4.4 应用系统监控 (14)第8章灾难恢复与备份策略 (15)8.1 灾难恢复概述 (15)8.1.1 灾难恢复定义 (15)8.1.2 灾难恢复重要性 (15)8.1.3 灾难恢复等级 (15)8.2 备份策略与实施 (15)8.2.1 备份策略制定 (15)8.2.2 备份实施 (15)8.3 数据恢复与验证 (16)8.3.1 数据恢复 (16)8.3.2 数据验证 (16)8.4 灾难恢复演练与优化 (16)8.4.1 灾难恢复演练 (16)8.4.2 灾难恢复优化 (16)第9章系统功能优化 (16)9.1 系统功能概述 (16)9.2 系统功能评估 (16)9.2.1 功能评估指标 (16)9.2.2 功能评估方法 (16)9.3 功能优化策略与实施 (17)9.3.1 优化策略 (17)9.3.2 优化实施 (17)9.4 功能监控与调优 (17)9.4.1 功能监控 (17)9.4.2 功能调优 (17)第10章系统运维管理流程与规范 (18)10.1 系统运维管理流程 (18)10.1.1 运维任务分配 (18)10.1.2 运维计划制定 (18)10.1.3 运维执行 (18)10.1.4 运维监控 (18)10.1.5 运维报告 (18)10.2 系统运维规范 (18)10.2.1 运维人员职责 (18)10.2.2 运维操作规范 (18)10.2.3 运维工具使用 (18)10.2.4 运维文档管理 (18)10.3 变更管理 (18)10.3.1 变更申请 (18)10.3.3 变更实施 (19)10.3.4 变更记录 (19)10.3.5 变更回顾 (19)10.4 问题管理及持续改进 (19)10.4.1 问题发觉 (19)10.4.2 问题分析 (19)10.4.3 问题处理 (19)10.4.4 问题记录 (19)10.4.5 持续改进 (19)第1章系统运维概述1.1 系统运维的定义与职责1.1.1 定义系统运维,即信息技术系统运维管理,是指通过运用专业的方法、工具和流程,对组织的信息技术系统进行有效管理、监控和维护的活动。
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维护技能作业指导书

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维护技能作业指导书第1章计算机硬件维护基础 (5)1.1 计算机硬件概述 (5)1.2 硬件维护工具与设备 (5)1.3 计算机硬件维护方法 (5)1.4 硬件故障排查与处理 (6)第2章计算机软件维护技巧 (6)2.1 软件维护概述 (6)2.2 操作系统优化与维护 (6)2.2.1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 (6)2.2.2 系统清理 (6)2.2.3 磁盘整理 (6)2.2.4 系统备份与恢复 (7)2.3 应用软件维护 (7)2.3.1 软件更新 (7)2.3.2 软件卸载 (7)2.3.3 软件设置优化 (7)2.4 软件故障处理策略 (7)2.4.1 故障诊断 (7)2.4.2 故障排除 (7)2.4.3 预防措施 (7)2.4.4 数据恢复 (7)第3章电脑操作系统安装与升级 (7)3.1 操作系统安装准备 (7)3.1.1 确认电脑硬件配置:在进行操作系统安装之前,需详细检查电脑的硬件配置,以保证其满足操作系统安装的最低要求。
(7)3.1.2 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版本:根据用户需求及电脑硬件配置,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版本。
(7)3.1.3 准备安装介质:制作操作系统安装盘(如USB闪存盘、DVD光盘等),并保证其可正常使用。
(8)3.1.4 备份数据:在进行操作系统安装之前,务必备份电脑中的重要数据,以防数据丢失。
(8)3.1.5 调整BIOS设置:启动电脑时,进入BIOS设置,调整启动顺序、硬盘模式等参数,以便顺利安装操作系统。
(8)3.2 操作系统安装过程 (8)3.2.1 启动电脑并进入BIOS:重启电脑,根据提示进入BIOS设置。
(8)3.2.2 设置启动顺序:在BIOS设置中,将启动顺序调整为从安装介质(如USB闪存盘、DVD光盘等)启动。
(8)3.2.3 开始安装操作系统:保存BIOS设置并退出,启动安装程序,按照提示进行操作系统安装。
(8)3.2.4 分区与格式化硬盘:根据需求对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
IT运维人员工作手册通用版

企业运维(IT)人员工作手册作者:职道1.目地:为了明确运维技术人员工作职责、规范运维人员工作行为、保证运维服务质量和做好运维服务管理工作。
2.范围:适用范围:企业总部各中心各部门、分公司、子公司的运维部门发布范围:企业总部各中心各部门、分公司、子公司、各门店的运维部门3.运维人员工作职责:3.1.电脑设备软、硬件维护和周边外设的维护;3.1.1.新电脑的硬件安装须做到安全、整洁、规范3.1.1.1.不带电安装操作,安装过程防止静电,安装完成后进行各种连接线的整理,设备、配件的摆放合理,如显示器调整到最适合的高度等。
3.1.1.2.硬件安装完成后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和设置,如果安装的是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硬盘分区应为NTF格式,以利于将来的安全设置;3.1.1.3.设置计算机名,如果是个人使用的电脑,可以人员姓名为计算机名,如果是多人共用的电脑,以部门名字相关设置计算机名;3.1.1.4.分配网内已规划好的唯一固定的IP地址,分配计算机登录帐号,如果使用域控制器管理则建立与域服务器的连接并分配域帐号。
进行计算机的安全设置,如组策略设置等;3.1.1.5.安装安全软件(杀毒软件\防火墙软件等);3.1.1.6.安装办公软件、业务软件;3.1.1.7.互联网上网配置,如浏览器的配置;3.1.1.8.如果有需要,进行打印机等外围设备的安装与调试;3.1.1.9.响应使用人的合理需要安装其它工作软件;3.1.1.10.所有软件安装完成并调试正常后,进行系统备份,备份文件存于电脑的最后一个分区,在最后一个分区内建立运维文件夹,并留下“不可删除”的提醒标志,将备份文件、已装软件的安装程序(通用超大文件除外)、相关设置信息存于此文件夹内。
3.1.2.日常维护工作3.1.2.1.主动维护工作:运维人员应定期对电脑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如设备的硬件的清洁、线路的整理、性能的检测;软件系统的维护主要在非工作软件的清理、病毒木马的检测、工作软件稳定性检测和文件数据备份。
IT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

IT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第1章系统维护概述 (4)1.1 系统维护的定义与目的 (4)1.2 系统维护的分类 (4)1.3 系统维护的基本要求 (4)第2章系统维护的组织与管理 (5)2.1 系统维护的组织架构 (5)2.1.1 维护部门设置 (5)2.1.2 岗位设置 (5)2.1.3 人员配置 (5)2.2 系统维护的流程管理 (5)2.2.1 维护需求收集 (5)2.2.2 维护计划制定 (6)2.2.3 维护实施 (6)2.2.4 维护监控与评估 (6)2.3 系统维护的岗位职责 (6)2.3.1 系统维护主管 (6)2.3.2 子部门主管 (6)2.3.3 系统维护工程师 (6)第3章硬件设备维护 (6)3.1 硬件设备检查与保养 (6)3.1.1 定期检查 (6)3.1.1.1 检查周期:根据设备类型及使用频率,制定合理的检查周期。
(6)3.1.1.2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外观、连接线缆、电源、散热系统、指示灯等。
(7)3.1.1.3 检查方法:通过观察、触摸、听声等方式进行。
(7)3.1.2 保养措施 (7)3.1.2.1 清洁: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去除灰尘、杂物等。
(7)3.1.2.2 润滑:对设备活动部件进行适当的润滑处理。
(7)3.1.2.3 防潮防尘:保证设备在适宜的环境下运行,避免潮湿和灰尘影响设备功能。
73.2 硬件设备故障处理 (7)3.2.1 故障排查 (7)3.2.1.1 收集故障信息:了解故障现象、时间、地点等,便于快速定位故障原因。
(7)3.2.1.2 故障分析: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可能的原因,制定排查方案。
(7)3.2.1.3 故障排查:按照排查方案,逐步检查相关设备、线缆、连接等。
(7)3.2.2 故障处理 (7)3.2.2.1 更换故障部件:确认故障原因后,及时更换故障部件。
(7)3.2.2.2 修复故障部件:对于可修复的故障部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修复。
IT运维管理作业指导书

IT运维管理作业指导书第1章 IT运维管理概述 (4)1.1 运维管理的定义与目标 (4)1.1.1 运维管理的定义 (4)1.1.2 运维管理的目标 (4)1.2 运维管理的重要性 (5)1.2.1 保障业务连续性 (5)1.2.2 提高运营效率 (5)1.2.3 降低运营风险 (5)1.2.4 保障数据安全 (5)1.3 运维管理的发展趋势 (5)1.3.1 自动化 (5)1.3.2 智能化 (5)1.3.3 云原生 (5)1.3.4 安全性 (5)1.3.5 服务化 (5)第2章运维管理体系构建 (5)2.1 运维组织架构设计 (5)2.1.1 运维部门设置 (6)2.1.2 岗位职责划分 (6)2.1.3 人员配置 (6)2.1.4 培训与成长 (6)2.1.5 沟通与协作 (6)2.2 运维管理制度与流程 (6)2.2.1 运维管理规范 (6)2.2.2 运维流程设计 (6)2.2.3 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 (6)2.2.4 持续改进 (6)2.3 运维管理工具与平台 (6)2.3.1 自动化运维工具 (7)2.3.2 信息化管理平台 (7)2.3.3 监控与预警系统 (7)2.3.4 知识库与经验分享 (7)第3章硬件设备管理 (7)3.1 硬件设备选型与采购 (7)3.1.1 设备选型原则 (7)3.1.2 设备采购流程 (7)3.2 硬件设备配置与部署 (8)3.2.1 设备配置 (8)3.2.2 设备部署 (8)3.3 硬件设备维护与更换 (8)3.3.1 设备维护 (8)第4章软件管理 (8)4.1 软件版本控制 (8)4.1.1 版本控制原则 (8)4.1.2 版本控制流程 (9)4.2 软件部署与升级 (9)4.2.1 部署原则 (9)4.2.2 部署流程 (9)4.3 软件许可管理与合规性 (9)4.3.1 许可管理原则 (9)4.3.2 许可管理流程 (10)第5章网络管理 (10)5.1 网络架构设计与优化 (10)5.1.1 设计原则 (10)5.1.2 设计流程 (10)5.1.3 优化策略 (10)5.2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 (11)5.2.1 设备配置原则 (11)5.2.2 设备配置管理 (11)5.2.3 设备管理策略 (11)5.3 网络监控与故障排查 (11)5.3.1 网络监控 (11)5.3.2 故障排查流程 (11)5.3.3 故障预防措施 (12)第6章系统安全管理 (12)6.1 系统安全策略制定 (12)6.1.1 制定目的 (12)6.1.2 策略内容 (12)6.2 安全设备部署与管理 (12)6.2.1 部署原则 (12)6.2.2 管理措施 (13)6.3 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13)6.3.1 响应原则 (13)6.3.2 响应流程 (13)第7章数据备份与恢复 (13)7.1 备份策略制定 (13)7.1.1 确定备份类型 (13)7.1.2 设定备份频率 (13)7.1.3 确定备份时间窗口 (13)7.1.4 备份存储期限 (14)7.1.5 数据加密 (14)7.1.6 备份介质管理 (14)7.2 备份设备选型与部署 (14)7.2.1 备份设备选型 (14)7.2.3 设备部署 (14)7.2.4 灾难恢复规划 (14)7.3 数据恢复与验证 (14)7.3.1 数据恢复流程 (14)7.3.2 定期恢复演练 (14)7.3.3 恢复结果验证 (14)7.3.4 恢复时间目标(RTO)和恢复点目标(RPO) (14)7.3.5 持续优化 (14)第8章服务器管理 (15)8.1 服务器硬件维护 (15)8.1.1 服务器硬件检查 (15)8.1.2 服务器硬件清洁 (15)8.1.3 服务器硬件更换与升级 (15)8.2 服务器功能监控 (15)8.2.1 功能监控工具部署 (15)8.2.2 功能指标设定 (15)8.2.3 功能监控与报警 (15)8.3 服务器虚拟化与云计算 (15)8.3.1 虚拟化技术选型 (15)8.3.2 虚拟机管理 (15)8.3.3 云计算平台管理 (15)8.3.4 安全与合规性 (16)第9章应用系统管理 (16)9.1 应用系统部署与维护 (16)9.1.1 系统部署准备 (16)9.1.2 系统部署实施 (16)9.1.3 系统维护 (16)9.2 应用功能监控与优化 (16)9.2.1 功能监控 (16)9.2.2 功能优化 (17)9.3 应用系统安全性保障 (17)9.3.1 安全策略制定 (17)9.3.2 安全防护 (17)9.3.3 安全事件应对 (17)第10章运维团队建设与技能提升 (17)10.1 运维团队的组织与管理 (17)10.1.1 团队组织结构 (17)10.1.2 团队管理策略 (18)10.1.3 团队人员招聘与选拔 (18)10.1.4 团队成员的职业生涯规划 (18)10.2 运维人员技能培训与提升 (18)10.2.1 技能培训需求分析 (18)10.2.2 技能培训计划与实施 (18)10.2.4 运维人员自我提升 (18)10.3 运维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 (18)10.3.1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18)10.3.2 团队协作模式与方法 (18)10.3.3 沟通技巧与规范 (18)10.3.4 冲突处理与团队氛围建设 (18)第1章 IT运维管理概述1.1 运维管理的定义与目标运维管理,即Operations Management,是指通过一系列规划、组织、协调、实施和控制的方法,保证信息技术(IT)基础设施、系统及应用的高效、稳定和安全运行。
电子设备维护作业指导书

电子设备维护作业指导书尊敬的维护人员:欢迎使用我们公司提供的电子设备维护作业指导书。
本指导书将为您提供维护电子设备所需的详细步骤和重要注意事项。
请仔细阅读并按照本指导书执行操作,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一、安全操作须知在维护电子设备之前,请务必遵守以下安全操作须知:1. 关闭电子设备并断开电源,确保设备处于停电状态;2. 穿戴防静电手套,并确保工作环境干燥;3. 严禁在不明确的情况下操作设备,如果遇到问题,请及时咨询专业技术人员。
二、维护步骤详解1. 清洁1.1 用干净的软布轻轻擦拭设备表面,避免使用含有酒精或化学溶剂的清洁剂,以免损坏设备外壳;1.2 定期清理设备内部,首先关闭电源并断开设备连接线;1.3 使用特制的吹气罐或画笔清理设备内部灰尘或细小杂质;1.4 对于难以清理的部位,可使用专业工具进行清洁,务必小心操作,避免对设备造成损伤。
2. 检查连接2.1 定期检查设备连接线是否松动或损坏,在发现问题时及时更换或修复;2.2 保持连接线整洁干燥,且远离高温或湿润环境,以保证连接质量和安全性。
3. 更新软件和固件3.1 定期检查设备的软件和固件更新情况;3.2 根据设备提供商的指引,及时下载和安装最新的软件和固件。
4. 维护电池4.1 对于使用电池的设备,定期检查电池健康状况;4.2 如果发现电池充电异常、容量急剧下降或发热等问题,应及时更换电池。
三、故障处理1. 了解常见故障1.1 在维护电子设备时,了解常见故障现象和处理方法是至关重要的;1.2 阅读设备说明书和维护手册,掌握故障诊断和处理的关键步骤。
2. 处理故障2.1 如果发现设备出现故障,请首先确认设备是否完全断电,并确保维修人员的安全;2.2 尝试排除故障的基本方法,如重新启动设备、检查连接线等;2.3 如果基本方法无法解决问题,及时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
四、保养记录和维护计划1. 保养记录1.1 对于每台维护过的设备,应编制保养记录,并在记录中详细描述维护内容、日期和操作人员;1.2 保养记录应存档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和参考。
IT作业指导书

10.各部门IT相关事项配合完成。
11.定期统计全厂IT信息设备,完善固定资产,每年做一次IT固定资产统计。
统计项目包括,每台电脑IP地址、MAC地址、计算机名、邮箱名。完善IT固定资产表
检查CPU、内存占用是否正常,机器是否卡,有无重要错误日志,AD主域服务器每周重启一次,重启后,查看助讯通服务器服务是否正常运行,杀毒软件定时更新,扫描、查毒。CTBS服务器不定期重启,淘宝ERP每次重启后,‘淘宝接口服务器’‘淘宝接口监控程序’打开。
2.内部电脑IP地址、主机名、邮件规划绑定,并不允许其使用者更改,通过上网行为管理软件对其上网行为进行管控。保障网路畅通。
IP地址按部门划分,对应每个部门相应的权限,首先建立IP组,其次对应部门组设定管控策略,每个IP地址对应唯一的域用户名,域用户名和邮箱统一。
3.邮件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器每3-4日收取邮件、按日期打包备份。
邮件服务器每2天收取邮件,在3000封左右打包至文件夹以日期命名
4.助讯通不定期删除临时文件、留2个月临时文件。
7.解决日常各部门电脑问题。软件、系统、硬件维护维修、保养。
日常电脑问题故障基本分为软件和硬件两类,
硬件类故障首先检查主机,各配件是否正常工作,如发现异常设备就用正常设备来替换异常设备,确定硬件故障后,上报,申请购买。
软件问题,较为复杂,无法详细说明。
8.完成经理交付各电子商务事项。
9.协助K3项目正常开展。
D:\Wineim server\wineimdata\transfer
5.域服务器,账户及时添加、修改,更新使用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