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材料成本(实际成本法)测试表

合集下载

成本会计-计算题(题库)

成本会计-计算题(题库)

6、某工业企业制造费用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进行分配,有关资料如下:年度制造费用的计划总额为55296元。

要求:计算(1)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2)本月甲、乙产品各应分配的制造费用;(3)本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答:年度计划分配率=55296/9216=6 本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563。

2*6=3379.2 本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320*6=1920 本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3379.2+1920=5299。

2或883。

2*6=5299。

28、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材料费用计划完成情况如下:要求:采用差额计算法计算、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总差异的影响程度.答:产量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490-500)*40*10=(-10)*40*10= -4000 单耗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490*(42-40)*10=490*(+2)*10= +9800 单价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490*42*(9—10)=490*42*(-1)= -20580因产量、单耗、单价三个因素变化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为:(—4000)+9800+(-20580)= —14780分析:该企业甲产品材料费用虽然比计划减少14780元,主要由于产品产量减少和材料单价下降引起的,而单耗却上升了,使材料费用增加9800元,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所以,从实质上看,该企业甲产品没能完成材料费用计划。

9、某企业某月份生产丙产品,本产品产量为450件,月末在产品盘存数量为100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期末在产品成本和本期发生的费用如下表所示: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答:直接材料分配率=(1550+10000)/(450+100)=21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450*21=9450(元)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100*21=2100(元)直接人工分配率=(1000+3500)/(450+100*50%)=9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人工费用=450*9=4050(元)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人工费用=100*50%*9=45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1100+4000)/(450+100*50%)=10.2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450*10.2=4590(元)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00*50%*10。

产品成本分析报告(范文)

产品成本分析报告(范文)

产品成本分析报告龙基公司成本核算工作分为以下三大部分独立进行:PTC车间成本核算,装配1(四楼)车间成本核算及装配2(三楼)车间成本核算.现根据( )月份的成本计算结果,结合目标成本(定额成本)的执行情况,简要分析如下:一,( )月份XX公司各车间产品种数及其盈亏状况,如下表:车间/部门产品种数盈利产品亏损产品PTC车间装配1车间装配2车间亏损产品成本资料:详见"XX公司目标成本控制结算表"(表1-1);二,对产品盈亏状况简要分析如下:1,PTC车间(1)据统计,( )月份PTC车间生产产品种,其中盈利产品种,占 %;亏损产品种,占 %;(2)盈利的种产品中,按边际贡献率由大到小排列,前名产品见下表:序号边际贡献率品名/规格本月产量12345678…(3)亏损的种产品中,按边际贡献率绝对值从大到小,倒数种产品排列如下: 序号边际贡献率品名/规格本月产量12345678910…2,装配1车间(1)……(2)……(3)……3,装配2车间(1)……(2)……(3)……三,对主要产品成本项目简要分析如下:1,本次分析将① ,② ,③ …… 等确定为主要产品,其相关成本资料见"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对"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作如下分析:(1)从表中数据可知, 产品的"本月实际"单位成本( )元比本年计划( )上升/下降了元,(上升/下降百分比为 %);比上年实际( )元上升/下降了元,(上升/下降百分比为 %); 比历史先进水平( )元上升/下降了元, (上升/下降百分比为 %).(2)根据上述变动结果,现对产品各成本项目作如下分析:(Ⅰ)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分析:【见后(Ⅳ)①主要材料成本分析】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产品名称: 产品销售单价:规格: 本月实际产量:计量单位: 本年累计产量:编制单位: 年月金额单位:元成本项目历史先进水平上年实际平均本年计划本月实际本年累计实际平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产品单位成本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用量用量用量用量用量主要材料a.b.c.2. 耗用电费(Ⅱ)直接人工成本项目分析:(采用差额计算分析法)XX产品单位直接人工成本对比表单位产品工时每小时工资直接人工成本计划/目标a0b0C0本月实际a1b1C1差异ΔaΔbΔC由此可见,XX产品直接人工成本本月实际比计划/目标成本降低(升高)了ΔC元,有关计算如下:单位产品工时变动的影响=(a1-a0)* b0 =x1每小时工资变动的影响= a1*(b1- b0 )=x2影响程度合计= x1+x2=x(元)以上计算表明:该产品直接人工成本节约(超支)ΔC元,完全是单位产品工时消耗节约的结果,而每小时的工资费用则是超支的,它抵消了一部分由于工时消耗节约所产生的成本降低额.应该进一步查明单位产品工时消耗节约和每小时工资费用超支的原因.(Ⅲ)制造费用成本项目分析:XX产品单位制造费用成本对比表单位产品工时每小时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成本计划/目标a0b0C0本月实际a1b1C1差异ΔaΔbΔC由此可见,XX产品制造费用成本本月实际比计划/目标成本降低(升高)了ΔC元,现采用差额计算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有关计算如下:单位产品工时变动的影响=(a1-a0)* b0 =x1每小时制造费用变动的影响= a1*(b1- b0 )=x2影响程度合计= x1+x2=x(元)以上计算结果表明:该产品制造费用成本超支(节约)了ΔC元,完全是由每小时制造费用超支造成的,而从单位产品工时消耗来看,还是节约的,它抵消了一部分由于每小时制造费用超支带来的制造费用成本超支额.应该进一步查明单位产品工时消耗节约和每小时制造费用超支的原因.(Ⅳ)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的分析:①主要材料:XX产品单位直接材料成本对比表某某材料材料消耗量(单位)材料单价(元/单位)直接材料成本(元)计划/目标a0b0C0本月实际a1b1C1差异ΔaΔbΔC从上表可以看出,XX产品某某直接材料成本本月实际比计划/目标成本节约(超支)了ΔC元,现采用差额计算分析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关计算如下:材料消耗数量变动的影响=(a1-a0)* b0 =x1材料单价变动的影响= a1*(b1- b0 )=x2影响程度合计= x1+x2=x(元)以上计算结果表明:该产品由于材料超定额消耗Δa单位,是材料成本超支了x1元;而由于材料价格将的(由b0元降为b1元),使材料费用节约了x2元.相抵之后,净节约x元.由此可见,该种产品材料价格降低的节约掩盖了材料超额消耗所引起的材料成本的超支,直接材料成本虽然账面上显示为节约了ΔC元,却不是成本管理工作的成绩.应该进一步查明材料超额消耗的原因,并于生产管理中采取措施减少浪费.②耗用电费:(参考上述方法进行分析.从略)四,有关建议:根据以上几点分析可知,XX车间仍未摆脱成本居高不下的状况.主要表现为材料损耗较大,返修率高,工薪制定不够合理,产量不饱和及生产效率不高……等方面.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严格执行各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控制生产成本.(2)继续加强材料消耗的跟单盘点工作,严格办理对多余物料的退仓手续.(3)增加产量,提高生产效率,进而降低产品的单位直接人工成本.(4)实行对车间可控成本的控制,减少开支,从而使产品费用最小化.(3)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实行制度化的控制,以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5)挖掘产品成本潜力,调整产品结构.(6)…………★东莞市XX电子有限公司★ ◆产品成本分析报告◆●报告格式●仅供参考!!●。

成本会计制度测试包括哪些?【精心整编最新会计实务】

成本会计制度测试包括哪些?【精心整编最新会计实务】

2017-2018年度会计实操优秀获奖文档首发!
否正确;并注意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在当年度内有何重大变更。 ②直接人工成本测试。 对采用计时工资制的企业。获取样本的实际工时统计记录、职员分类表和职 工工资手册及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 检查下列事项。成本计算单中直接人工成 本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样本的直接人工费用核对是否相符;样本 的实 际工时统计记录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样本的实际工时核对是否相符。抽 取生产部门若干天的工时台账与实际工时统计记录核对是否相符。当没有实际 工时统计记录时, 则可根据职员分类表及职员工资手册中的工资率 , 计算复 核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样本的直接人工费用是否合理。
①直接材料成本测试。 对采用定额单耗的企业,可选择并获取某一成本报告期若干种具有代表性的 产品成本计算单,获取样本的生产指令或产量统计记录及直接材料消耗定额, 根据材料明细账或采购业务测试工作底稿中各该直接材料的单位实 际成本。 计算直接材料的总消耗量和总成本。与该样本的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成本核 对。并注意下列事项:生产指令是否经过授权批准;单位消耗定额和材料成本 计价方法是否适当。在当年度有何重大变更。 对非采用定额消耗的企业,可获取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 材料明细账中各该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检查下列事项。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 料成本与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中各该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费用是否相 符,分 配的标准是否合理,抽取材料发出汇总表或领料单中若干种直接材料的发出总 量和各该种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之乘积与材料费用分配汇表中各该种材料费用 进行比较,并注意领料单的签发是否经过授权批准;材料发出汇 总表是否经 过适当的人员复核。材料单位成材计价方法是否适当。在当年度有何重大变 更。 对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获取样本的生产指令或产量统计记录、直接材料 单位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单价及发出材料汇总表或领料单,检查下列事 项:根据生产量、直接材料单位标准用量及标准单价计算的标准成本与 成本计 算单中的直接材料成本核对是否相符;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与账务处理是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一、计算题(共5题,100分)1、已知:某企业根据以下资料制定甲产品耗用材料的标准成本见表10-2。

表10-2 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资料标准A材料B材料C材料预计发票单价(元/千克)155023装卸检验等成本(元/千克)120.5小计165223.5材料设计用量(千克/件)301540允许损耗量(千克/件)0.510小计30.516402004年3月,该企业实际购入A材料2600千克,其中生产甲产品领用2500千克,采购材料时实际支付39000元,本期生产出甲产品80件。

要求:(1)确定甲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2)计算A材料的总差异和分差异。

正确答案:(1) A材料标准成本=16×30.5=488(元/件)B材料标准成本=52×16=832(元/件)C材料标准成本=23.5×40=940(元/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488+832+940=2260(元/件)(2) A材料实际分配率=39000/2600=15(元/千克)A材料成本差异=15×2500-80×488=-1540(元)A材料价格差异=(15-16)×2500=-2500(元)A材料用量差异=(2500-80×30.5)×16=960(元)2、已知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其标准成本的相关资料如下:单件产品耗用A材料10千克,每千克的标准单价为3元;耗用B材料8千克,每千克标准单价为5元;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标准工资率为12元/小时;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率为8元/小时;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率为12元/小时。

假定本期实际产量1300件,发生实际工时4100小时,直接人工总差异为+3220元,属于超支差。

要求:(1)计算甲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

(2)计算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

(3)计算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

正确答案:(1)A材料标准成本=10×3=30(元/件)B材料标准成本=8×5=40(元/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30+40=70(元/件)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2×3=36(元/件)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8×3=24(元/件)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2×3=36(元/件)甲产品单位标准成本=70+36+24+36=166(元/件)(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300×36=46800(元)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46800+3220=50020(元)(3)直接人工效率差异=(4100-1300×3)×12=2400(元)实际分配率=50020/4100=12.2(元/小时)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2.2-12)×4100=820(元)3、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24元/件(8元/小时×3小时/件)。

成本测算表格案例

成本测算表格案例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成本测算表格案例,实际的企业成本测算可能更加复杂,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和数据。
万元/年
30
300
9000
总计(1+2+3+4+5+6)
5491000(元)
在这个案例中,表格列出了制造企业的主要成本项目,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间接人工成本、租金及物业费、水电费用以及其他费用。通过填写数量、单价和总价等信息,可以计算出每个项目的总成本。最后,将所有项目的总成本相加,得到企业的总成本。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成本测算表格案例,以一家制造企业为例: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总价(元)
1
原材料成本

1000
5000
5000000
2
直接人工成本
人/月
50
5000
250000
3
间接人工成本
人/月
20
3000
60000
4
租金及物业费
万元/年
10
100
1000
5
水电费用
万元/年
20
200
4000
6
其他费用(如物流、设备维护等)

材料成本核算方法(一)

材料成本核算方法(一)

材料成本核算方法(一)材料成本核算引言在制造业和一些其他行业中,准确计算材料成本是非常重要的。

材料成本的准确核算有助于企业合理定价、控制成本、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利润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材料成本核算方法。

1. 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是最基本、最直接的核算方法。

按照实际采购材料的成本记录,计算材料成本。

具体步骤如下: - 每次采购材料时,记录采购单价和数量。

- 根据采购记录,计算每次采购的材料成本。

- 将每次采购的材料成本累加得出总成本。

2.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将每次采购的材料成本按照其数量加权平均计算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 每次采购材料时,记录采购单价和数量。

- 将每次采购的材料成本乘以数量得到金额。

- 将所有的金额加总得到总金额。

- 将总金额除以所有数量得到加权平均单价。

3.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根据制定的标准,预先计算材料的成本,并以此为基准核算实际的材料成本。

具体步骤如下: - 制定标准成本,包括单位材料数量和标准价格。

- 根据标准成本计算出预计的材料成本。

- 每次采购材料时,记录采购单价和数量。

- 将采购的材料成本和预计成本进行比较,计算差异。

- 根据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4. 直接材料成本率法直接材料成本率法是将直接材料成本与工厂生产的产品数量相除得到的比率,用于核算产品的材料成本。

具体步骤如下: - 统计工厂的直接材料成本和生产的产品数量。

- 将直接材料成本除以产品数量得到直接材料成本率。

- 将直接材料成本率乘以每个产品的数量得到产品的材料成本。

5.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相结合法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相结合法综合了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 制定标准成本,包括单位材料数量和标准价格。

- 每次采购材料时,记录采购单价和数量。

- 将每次采购的材料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计算差异。

- 分析差异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几种成本计算的方法

几种成本计算的方法

几种成本计算的方法(一)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1、直接成本计算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计算。

2、间接成本计算法:解决间接费用如何计算成本的方法。

制造费用分配的计算一般以生产工时、机动工时、产值、直接成本为标准。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间接费用额= 该种产品分配标准数×间接费用分配率完工成本及未完工成本计算法:(1)约当产量法。

约当产量即月末在产品的实际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

定额耗用量比例法。

即将各种产品成本按完工产品定额耗用量和在产品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别成本项目计算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3)在产品定额成本扣除法。

定额成本是根据消耗定额资料对各加工步骤的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确定的单位定额成本。

(二)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品种法。

按产品品种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分批法。

按批别产品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及企业新产品试制、大型设备修造等。

3、分步法。

按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步骤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大批连续式多步骤生产企业。

又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指按照产品生产加工的先后顺序,逐步结转产品生产成本,直至最后一个步骤算出产成品成本。

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按照各步骤归集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最后从各步骤一起将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结转出来,再汇总计算产成品成本。

分类法。

按照类别产品汇集生产费用,计算出各类产品的总成本,然后将总成本按一定标准在该类产品的各种产品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

适用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一定标准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别的制造企业。

1、制造成本的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2、成本核算的基本账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基本账务处理程序(1)直接材料的账务处理。

)直接人工及福利费的账务处理。

(3)辅助生产成本的账务处理A 直接分配法,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商品和劳务,将辅助生产成本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对象。

第 12 章标准成本法

第 12 章标准成本法

五、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 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控制主要采用总额预算控制, 即主要考察实际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与事先预 计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以评价 企业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是否超过预算水平等。 • 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分析,是以固定性制造费用 预算为参照,将其分解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也可进一步细分。
案例12—1 华南公司生产的产品需要耗用A,B两 种原材料。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制定过程如表所示
二、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 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 • 直接人工的“用量”标准是指在现有正常的生产 经营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耗用的工时数, 其中包括生产过程直接耗用工时、设备故障及日 常维修停工时间、员工必要的休息时间。 • 单位产品的直接人工标准成本计算公式: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标准工资率×标准 工时数
2.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分析 • 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数量差异:实际耗用工时偏离 标准工时而形成的差异,也称变动性制造费用效 率差异(variable overhead efficiency variance)。 • 计算公式: 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变动性制造 费用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变动性制造费用标 准分配率 =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标 准工时)
2.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分析 •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direct labor efficiency variance):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实际工时数 偏离标准工时数形成的差异。 • 计算公式: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标准 工时×标准工资率 =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时) •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通常由生产部门负责,但由于 生产部门不可控因素(如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的 效率低下,则应该由相关部门负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分配依据是否得到一贯执行。 6、分配依据是否合理。
7、计算是否正确。 8、核对直接材料成本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是否相符。
9、原材料按计划价核算的材料成本差异分摊是否合理,计算是否正确。
10、与基本生产明细帐核对是否相符。
有关测试说明及结论:
随机抽查本公司6个月内30个批次的生产,其材料成本计算相符。










2
……
……
……
……
……










3
……
……
……
……
……










4
……
……
……
……
……










合计
核对说明:
1、是否遵循了材料发出计价原则。
2、材料发出计价方法是否遵循一贯性,若有变化说明原因及影响。
3、复核材料发出汇总表与材料明细帐是否相等。
4、抽取材料发出汇总表中若干直接材料的发出总量,将其与实际单位成本相乘并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该材料成本核对。
被单位:ABC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XXX
日期:2004-2-1
项目页次:
期间/时点:2003-12-31
复核:
日期:
索引号:
直接材料成本(实际成本法)测试表
序号
日期
名称
规格
材料明细帐
材料发出汇总表
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
成本计算单
备注
数量
单价
金额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003-8-2
川芎
120
5.20
624.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