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朝鲜族文化

合集下载

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现代价值

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现代价值

Yan bian di qu chao xian zuchuan ton min ju jian zhu wen hua de xian dai jia zhi 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現代价值我国的朝鲜族自19世纪60年代从朝鲜半岛迁入后,渐渐形成为我国境内又一支民族共同体。

朝鲜族,丕凶寺)又称韩民族,岂別青)、朝鲜民族、韩族和高丽族等,是东 亚主要民族之一。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邑岂的朝鲜和韩国、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他原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其余韩裔散居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

(图1)朝鲜族经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

朝鲜族民族建筑,作为其文化的重要载体,演变过程充分体现了朝鲜族民族文化的建构历程。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充分利用、继承和发展民族建筑文化遗产,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民族地区城市的文化品位,也可以避免千城一面的城市同质化现象。

一、朝鲜族建筑的渊源与内涵及建筑的基本横式朝鲜族建筑来自于朝鲜半岛。

从历史继承性来看,与在朝鲜半岛的建筑文化有紧密的联系。

早期移居的朝鲜族先民和我国大陆内地移民共同开拓封禁了二百年的蛮黄土地,他们在努力恢复固有的生产方式的同时恢复了居住文化,形成了迥异于其他民族的建筑样式。

有一部分建筑,可以说几乎是原封不动的完全的移植。

甚至有的较富裕的移民,连建筑材料也是用牛车从半岛搬运到异国的新的居住地的,他们盖起的房屋与家乡一模一样,这些建筑至今在延边等地还可以看到(图2,图3)。

但是,更多的人,选择了有限的改变,这种改变据于地域气候、建筑材料、民族交流、时代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图1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图(图片来源:延吉市志)图2朝鲜族最典型的居屋泥草房图3百年老屋和红瓦房共陈列,岁月的沧桑让传承更显意义图4朝鲜移民入住垦荒图(图片来源:延吉街市变迁图)朝鲜半岛的人民是由农耕民族、狩猎民族和海洋民族融合成为单一的民族,其所创造的建筑艺术历来同中原大陆、日本列岛有相同的美学观念、技巧和表现形式。

延边朝鲜族文化特色作文素材

延边朝鲜族文化特色作文素材

延边朝鲜族文化特色作文素材朝鲜族,不管是建筑、服饰、饮食都非常具有特色。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吧。

朝鲜族的多数村落坐落在依山的平地,房屋别具一格。

屋顶四面斜坡,屋里用木地板隔成单间,各个屋之间有门道相连通。

屋内设有平地火道,即使在严冬,在室内也非常的温暖。

内部设置的都是推拉门,大部分人家中都是木制家具。

屋内没有床和桌,吃饭只用小的茶几,进屋时一定要脱鞋,里面是没有椅子的,只有坐垫,进去后都是盘腿而坐在地板上,非常具有传统特色。

朝鲜族人比较喜欢穿素白衣服,白色象征纯洁、善良、高尚、神圣的意义。

妇女穿短衣长裙,这是朝鲜族妇女服装的一大特点。

短衣朝鲜语叫“则高丽”,是一种斜领、无扣用带子打结、只遮盖到胸部的衣服,虽然简洁,但是看起来非常美丽长裙,朝鲜语叫做“契玛”腰间有细褶,宽松飘逸。

这种衣服大多用丝绸缝制而成,色彩鲜艳。

朝鲜族妇女现在依然穿这种衣服,保持了他们的传统特色。

朝鲜族男子一般穿素色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裤脚腿宽大的长裤。

外出时,多穿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穿这衣服,显得人很直爽豪气。

朝鲜族的传统食品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打糕、冷面、泡菜。

打糕是用藤熟的糯米打成团,切切,撒上豆面并加稀蜜,白糖制成的,是一种非常美味的点心。

冷面是在养麦面中加淀粉、水,和匀成面條,煮熟后用冷水冷却,加香油、辣椒、泡菜、酱牛肉和牛肉汤等制成,入口后,柔韧耐嚼,凉爽清淡,滑顺润喉。

让人回味无穷。

泡菜是将大白菜浸泡几天,漂净,大缸密封制成。

泡菜的时间越长,味道就越可口。

泡菜味道的好坏,还能辨出主妇烹调手艺的高低。

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很想吃。

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和我一样喜欢朝鲜族了呢?。

浅谈延边朝鲜族文化的风格特点

浅谈延边朝鲜族文化的风格特点

浅谈延边朝鲜族文化的风格特点摘要朝鲜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既继承和发扬自己固有的传统文化,保持民族生活方式中的优良传统和民族风格,又在同其他兄弟民族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汲取和吸收周边兄弟民族的优秀文化,以适应具有中国多民族特色的新型生活方式,从而建构了既与朝鲜半岛生活文化有一定的差异。

本文主要分析了延边朝鲜族文化的风格特点。

关键词:延边朝鲜族;文化;特点1.引言研究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应要充分注意到民俗传承主体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以及文化地位在民俗传承过程中的作用。

朝鲜族的民俗文化带有朴素、粗放的风格,显得原始、简约。

这与朝鲜族作为民俗传承主体的一些特点密切相关。

2.延边朝鲜族的发展从历史上看,作为朝鲜族民俗形成期的解放前,朝鲜族民俗的主要负载者和传承者是出身贫寒的下层社会平民以及由他们组成的群体社会。

当时,迁入的朝鲜族大致有如下三个类别:一为潜入私垦的北部边民和遭遇天灾而逃荒的北部难民。

二为被日寇抢夺土地而失去生计基础的破产农民。

三为因日寇强制移民而迁来的“开拓民”。

上述的朝鲜族迁入者,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都属于缺衣少食、无权无势的穷苦农民。

据历史资料,清末民初,朝鲜族人口中农民一直占90%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是佃农。

他们在迁入我国之前,其经济状况更是一贫如洗。

这决定了朝鲜族民俗的社会基础,即朝鲜族民俗立足于下层贫民的生活文化,而这与朝鲜半岛,特别是其南部以上层生活文化为主体的风俗习惯有较大的差异。

3.延边朝鲜族文化风格特点(1)具有朴素性与原文化性迁入之前朝鲜族的第一代,他们以温暖的人情去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形成了符合自己生活实际的平民生活习俗,而朝鲜族的第一代迁入我国时带过来的也正是这种平民生活习俗。

这种平民生活习俗成为我国朝鲜族生活文化的基石,它在解放后继续延续下来,成为中国朝鲜族民俗的主导传统。

立足于下层民生活文化的朝鲜族民俗所具有的朴素性,主要体现在饮食风俗、家庭生活习俗、人生仪礼以及娱乐活动等方面。

浅谈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

浅谈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

浅谈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1. 引言1.1 背景介绍延边朝鲜族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朝鲜族自治州,位于中国东北部的吉林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是朝鲜族群体在中国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辽宁、吉林、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州三角地带,东临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南连吉林省四平市、通化市,西与辽宁省丹东市、通化市接壤,北界中国和朝鲜的界河鸭绿江。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东亚交汇处,东邻东北亚经济圈,是中国、俄罗斯及朝鲜半岛的交通枢纽和经济合作区。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成立,使得朝鲜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朝鲜族是一个勤劳、善良的民族,他们传承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延边朝鲜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社会文化和习俗,这些文化传统不仅体现在他们的生活方式中,也体现在他们的语言、宗教信仰等方面。

对于理解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背景介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1.2 研究意义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早已深深地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了解和研究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形成背景、历史渊源以及文化传承。

通过深入研究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文化特征、社会风俗习惯、语言和宗教特征等,从而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研究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借鉴其文化传承和发展经验,为我国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供借鉴和参考。

也可以为推动跨文化交流和融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发展。

2. 正文2.1 延边朝鲜族的形成延边朝鲜族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2000多年前,中国东北地区就已经有朝鲜族的先民居住。

他们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社会制度。

在后来的历史过程中,朝鲜族不断与其他民族融合,形成了延边朝鲜族。

浅谈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

浅谈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

浅谈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延边朝鲜族是中国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是富有传统和文化特色的民族群体。

其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源远流长,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变革。

第一阶段:建州女真领土时期(公元7-12世纪)建州女真是在公元7-12世纪活动于中国东北地区的民族之一。

在该时期,朝鲜族主要居住在延边地区,与女真族和汉族等民族相处。

在这些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中,朝鲜族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并且开始形成朝鲜族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二阶段:高丽时期(公元918-1392年)公元10世纪,高丽王朝开始逐渐形成,延边地区从此开始与高丽王朝建立了密切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在高丽王朝的领导和建设下,朝鲜族的文化和社会结构得以发展和完善。

这个时期的朝鲜族开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宗族和家庭制度,并且逐渐将其崇尚的原始思想与高丽王朝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思想文化。

毛里求斯朝成立后,朝鲜族地位开始发生变化。

随着君主制度的演变,朝鲜族开始逐渐进入朝鲜王朝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并且得到了更好的社会地位和保护。

这个时期,对朝鲜族社会文化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朝鲜王朝的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

在这种影响下,朝鲜族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宗教和文化信仰,并且得到了更加丰富和完善的发展。

第四阶段:现代时期(1910年至今)公元1910年,日本占领了朝鲜半岛,并且开始侵占中国东北。

这个时期,朝鲜族地位开始受到挑战,社会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战后,中国掌握了延边地区的控制,朝鲜族开始逐渐融入中国文化,并且通过改革和开放,得到了更加广阔和多元化的发展机会。

至今,朝鲜族在中国境内的社会文化已经逐渐成熟和完善,而且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和尊重。

综上所述,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是一个漫长而丰富多彩的过程,不断吸收了各种文化宝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文化特点。

现代社会,延边朝鲜族的文化价值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成为中国文化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

浅谈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

浅谈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与朝鲜国接壤。

延边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身上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历史过程,这一历史过程充满着跌宕起伏和独特的魅力。

我们需要了解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据历史文献记载,延边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的活动。

在中国封建王朝时期,这一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朝鲜族为主体的聚居区。

在历史的长河中,延边地区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包括高句丽、汉唐等朝代都曾在这一地区留下过痕迹。

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中,中朝两国之间的互动交融是不可忽视的。

作为中国和朝鲜的交界地区,延边地区承载着双重文化的影响。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延边朝鲜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不仅继承了朝鲜族的传统文化,还吸收了中国的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朝鲜族文化。

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中,朝鲜族特有的语言、宗教、习俗等元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延边朝鲜族使用汉字和朝鲜文,同时也有自己特有的语言文字。

朝鲜族信仰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和儒教,同时还有丰富的民间信仰和宗教仪式。

在生活习俗方面,朝鲜族有着独特的饮食、服饰、乐舞等传统,这些都丰富了朝鲜族的文化内涵。

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历史上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延边地区曾属于高句丽、辽、金等国家,后来成为明朝的疆域,也曾归属于清朝的领土。

在这些政治实体的统治下,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得到了不同层面的影响。

延边地区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经济区域,这一地区的经济活动和发展也对朝鲜族社会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振兴和发展。

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保护和传承朝鲜族的传统文化,加强朝鲜族的民族团结,促进了朝鲜族社会文化的蓬勃发展。

【2017年整理】延边朝鲜族风情风俗

【2017年整理】延边朝鲜族风情风俗

朝鲜族简介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三省。

朝鲜族聚居的地区,特别是延边地区,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全面发展。

延边地区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稻之乡,又是中国主要的烤烟产区之一。

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于世。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辽宁省丹东地区。

朝鲜族比较讲究卫生,讲究礼貌,特别是敬老美德受到各民族人民的称赞。

“都拉吉,都拉吉,都哦拉吉,迎春花开都拉吉”凡是接触过朝鲜族的人,无不对这载歌载舞“桔梗谣”的画面记忆深刻。

朝鲜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即兴歌唱,翩翩起舞。

这首著名的民歌《桔梗谣》,更是家喻户晓,人人会唱,也使得朝鲜族的风味小吃愈发沾染上了浓郁的饮食文化色彩。

服饰特色朝鲜族历来喜穿白衣素服,故有"白衣民族"之称。

在盛大节日,隆重庆典等场合,朝鲜族男女都习惯穿白色衣衫,故又有“白衣之国”的美称。

迁入初期,朝鲜族人多居于偏僻的山村,服饰的原料主要以自种自织的麻布和土布为主。

二十世纪初,机织布和丝绢、绸缎等面料开始传入,服饰的颜色也随之多样化了。

朝鲜族的传统服饰有男女上衣、裤子、裙子、外套、袍、坎肩及笠帽、船形鞋等。

除了日常的服装外,还有周岁服装、结婚礼服、丧服等礼仪服装。

男子穿白色斜襟短上衣,无纽扣,前襟两侧各钉有一飘带,穿衣时盘结在右襟中上方。

他们还喜欢外套黑色或其他颜色的带纽扣的"背褂"(坎肩)。

冬天多穿短大衣或棉、毛大衣。

下穿灯笼裤,这种裤子裤腰宽,裤裆和裤管肥大,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穿时将裤腰前部折起后系上腰带,裤管下口用布带系绑。

节日时多戴礼帽。

朝鲜族男子通常穿短款上衣,斜襟、左衽,宽型袖筒,下身穿宽腿、肥腰、大裆的长裤。

外出时喜欢穿斜襟长袍,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

朝鲜族女装多采用丝绸或柔软面料制成,其最大特点为短袄长裙,其色彩和纹饰都很讲究,优雅而漂亮。

女袄的袄襟很短,无扣,用绸带系住,襟和下摆略呈弧形,线条柔和。

浅谈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

浅谈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

浅谈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延边朝鲜族地处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其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成历程深受朝鲜族历史、地理和民族特点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宗教、语言、传统文化等多个方面浅谈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

一、历史:延边朝鲜族地处东北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古就是朝鲜半岛与中国东北地区的交通要冲。

这一地区在古代便成为多个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延边朝鲜族的祖先早在唐代就已经开始迁徙到这一地区,随着历史的演变,他们在中国东北地区定居,形成了现在的延边朝鲜族。

延边朝鲜族的历史渊源深厚,他们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与其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吸收和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

这使得延边朝鲜族的社会文化具有了独特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色。

延边朝鲜族的历史也充满了战争和迁徙,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也为其社会文化的形成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二、宗教:延边朝鲜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儒教、佛教和朝鲜族传统的萨满教。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他们不断吸收和融合了汉族和朝鲜族的宗教信仰,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体系。

儒教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刻地影响了延边朝鲜族的社会文化。

在延边朝鲜族的社会生活中,儒教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成为了人们行为准则和生活态度的重要来源。

佛教则是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佛教的传播,延边朝鲜族不仅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融入了朝鲜族传统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萨满教是朝鲜族传统的宗教信仰,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式微,但在一些偏远地区,仍然保持着较高的传承和信仰度。

萨满教在延边朝鲜族的社会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是朝鲜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朝鲜族的历史和传统精神。

三、语言:朝鲜族语言是延边朝鲜族的母语,它属于朝鲜语族,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征。

朝鲜族语言是保存和传承朝鲜族文化的载体,它不仅是沟通交流的工具,更是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朝鲜族主要从事 农业,以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著称。朝鲜族 是种稻能手,在河谷平原聚居。在东北旅行,看到 朝鲜族聚居的村庄就可以看到水田风光。看到水田 风光,附近一定有朝鲜族居住的村庄。延边朝鲜族 自治州被称誉为“北方水稻之乡”。
• 勇于献身,重教尚学,尊老爱幼,能歌善舞,酷爱体育是 朝鲜族文化的主要特征。 •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三省有6万多朝鲜族青年参军,延边一 地,就有朝鲜族烈士1.3万余人。这是朝鲜族富有正义和 牺牲精神的写照。 • “宁肯卖掉黄牛也要供子女上学。”对子女进行知识、品 德和礼貌的全方位培养是朝鲜族父母的第一义务。延边地 区1952年普及小学教育,1958年普及初中教育,高中教 育也十分普及,七八十岁的老人也能读书看报。根据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朝鲜族受大专程度教育的比重等 于全国2.2倍,在全国34个10万人口以上民族中是最高 的。朝鲜族为我国输送了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文 学艺术工作者。
饮食文化
❖朝鲜族过去生活在滨海多山地带,因而在饮食中“山珍”、“海味”占 很打大比重。 ❖朝鲜族的饮食可分为家常便饭和特制饮食。 ❖家常便饭包括米饭、汤、菜等。米饭是一人三餐中必不可少的主食;汤 是一人三餐中必备的,其种类达30多种。日常一般喜欢喝大酱汤,三伏 天喜欢喝凉汤; ❖朝鲜族的菜肴种类颇多,分生伴和熟食两类。生拌有脍、脯、鱼子酱等 。熟食以烤牛肉和神仙汤最有名。神仙汤是用火锅随煮随食的杂烩汤
二、延边朝鲜族文化
概况
• 朝鲜族是中国东北少数民族,列中国第14大民族。吉林、黑龙江、辽宁 以及内蒙四省区是现代朝鲜族聚居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 居区。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吉林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通常简称延边州 或延边。延边位于吉林省东部的中朝边境,首府为延吉市,辖区面积 43474平方公里,人口约217万人,是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集地。现时 自治州全部人口当中,汉族占超过半数以上,达59%;朝鲜族另占余 下的约39%。
打糕:朝鲜族最爱吃的传统食品之一。早在18世纪朝鲜 族的有关文献中已有记载,当时称打糕为“引绝饼”,并 称引绝饼已称为传统食品之一。
耳明酒:喝“耳明酒”是朝鲜族的风俗。正月十五早晨, 空腹喝耳明酒,以祝耳聪,此酒并非特制,凡是在正月十 五早晨喝的酒,都叫“耳明酒”。
• 三伏与狗肉酱汤: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可是朝鲜 族在三伏天却有宰狗吃狗热汤的习俗。
• 辣白菜:朝鲜族最爱吃的传 统食品之一。每年冬天,大 白菜下来后,他们就开始制 作辣白菜了。
民族传统文学文化
• 朝鲜族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话有 《檀君神话》、 《高朱蒙神话》、《朴赫居世神话 》、《金首露王神话》等。 • 民间文学还有民谣、传说、民谭(故事)、民间 剧等多种形式。朝鲜族民间传说有历史传说、人 物传说、地方风物传说和动植物传说等。
岁首节 岁首节相当于汉族的春 节,“岁酒”以大米为主料, 配以桔梗、防风、山椒、肉 桂等多味中药材,类似于汉 族的“屠苏酒”,但药材配 方有所不同,这种酒多在过 “岁首节”前酿造。用于春 节期间自饮和待客,民间认 为饮用此酒可避邪长寿。
流头节
农历六月十五,是 朝鲜族的传统节日 “流头节”。众多 朝鲜族群众聚在一 起,依照习俗举办 祭祀、舞蹈、洗头 等活动,祝愿风调 雨顺、身体健康。
• 顶多作成四坡式。 • 朝鲜族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信仰宗教的人较少, 信教者有的信佛教,有的信基督教或天主教。
服饰文化
• 朝鲜族是一个以水为净的民族,是一个注重仪表,爱好清洁的民族。一 般喜欢素白色,以示干净、朴素、大方,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 之称,自称“白衣同胞”。朝鲜族民族传统服饰叫“则高利”和“契玛 ”。 • 女性的服饰短衣长裙,搭配漂亮的颜色。胶鞋多白色,形状像小船,前 面有上翘小勾,叫“勾勾鞋”。 • 男子服装为短上衣,外加坎肩,裤腿宽大。外出时多穿斜襟以布带打结 的长袍,现在改穿制服或西服。
民间体育
• 朝鲜族人民热爱体育运动。摔跤和跆拳道是朝鲜男青年喜 爱的传统体育活动,反映男子勇猛刚强的性格,素有“摔 跤之乡”之称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具有悠久的摔跤历史 。秋千和跳板是朝鲜女青年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展示飘 逸、温雅的女性美。 • 延边足球运动比较普及。从乡到村一般都有自己的足球队 ,一般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即组织踢足球。近年来又出 现了一些女子足球队。每逢节、假日,常举办以足球为中 心的多种体育比赛。由于足球运动普及,延边已成为全国 闻名的“足球之乡”。
建筑与宗教文化
• 住房的构造,主要是木构架 承重。地基用土垫起30厘米 高的台基,周边再砌上石块 。 • 外墙也是先立起木框架,两 面编织草绳或柳条,外抹泥 浆,白灰罩面,中间充填沙 土;也有不填沙土,做成空 心墙的。
• 内隔墙多用双面抹灰的板条墙。门窗为推拉式,门窗 口的尺寸相同,往往是门窗不分,都可做出入口。窗 棂竖向排列密,横格间隔远,再加门窗口狭长,使得 本来低矮的房身给人以挺拔秀丽之感。
节庆文化
• 朝鲜族的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如春节、清明节、 中秋节等。此外有三个家庭节日,即婴儿周岁、 “回甲节”、“回婚节”。 • 回甲节是朝鲜族为诞生六十周年举行的纪念日; 回婚节是朝鲜族为结婚六十周年举行的纪念日。
婴儿周岁生日节
• 在朝鲜族的人生仪礼中, 婴儿的一周岁纪念日最受 重视。婴儿一周岁纪念日 的庆祝活动也非常隆重。 • 婴儿生日到来之际,得穿 上一套精心制作的民族服 装。 • 孩子从桌子上五花八门的 东西中随便拿自己喜欢的 中意之物。
民族舞蹈
• 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 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 歌善舞,节日或劳动之余,都 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家庭中遇有喜事,便高歌欢 舞,形成有趣的“家庭歌舞晚 会”。 • 伽椰琴弹唱、顶水舞、扇子舞 、长鼓舞、农乐舞,巫舞,扇 舞 ,扁鼓舞,剑舞等都是受 人喜爱的传统歌舞节目。
朝鲜族隆重庆祝老人节和儿童节,反映朝鲜 族尊老爱幼的传统。 1982年延边地区将8月15日定为老人节,各 单位都举行庆祝活动。朝鲜族家庭大都为年满花 甲的老人举办祝寿仪式。儿女们欢聚一堂向老人 跪拜敬酒祝贺。晚辈见长辈施礼问候,在长辈前 不饮酒,不吸烟。 六一儿童节是延边一带最热闹的节日,风雨 无阻,场面火暴。节日那天,男女老少穿上漂亮 的民族服饰,带上美味佳肴,到公园举行庆祝活 动,观看孩子们的文艺表演。关心儿童,爱护儿 童,寄托着民族兴旺的良好愿望。
民间乐器
• 朝鲜族民间乐器原有 40多种,流传至今的 只有伽倻琴、唢呐、 洞箫、长鼓、片鼓、 横笛、短箫、筚篥等 十余种。
民族歌曲
• 朝鲜族歌曲旋律流畅婉转、欢快明朗,朝鲜族称民 歌为“民谣”,其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 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常常是一人放歌,众人随合。 著名的民歌《桔梗谣》、《阿里郎》、《诺多尔江 边》等,几乎家喻户晓,人人会唱。 • 朝鲜族民间盛行歌舞,群众能歌善舞,音乐别具一 格,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歌词朴实淳厚,曲调优 美丰富,情绪热烈欢快, 结构完整匀称。著名的 歌曲有大合唱《长白之歌》、独唱《闺女之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