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检验

合集下载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与计数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与计数

▪ 耐热,经100℃煮沸30min不被破坏,也不受胰 蛋白酶的影响。食物中的肠毒素耐热性更强,一 般烹调温度不能将其破坏。218~248 ℃的油中 需30min才能被破坏。可引起急性胃肠炎。
▪ 根据肠毒素的血清型,可分A、B、C(C1、 C2)、D、E 5 个型。A型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 毒较多,约占50%左右。其他依次为D、C、B 和E型。也有A+D、A+B、A+C、B+C等。
---某一稀释度平板的菌落大于200 cfu且有典 型菌落,且上一稀释度平板上有典型菌落, 其平板上的菌落数不在20 cfu~200 cfu之 间,计数该稀释度平板上的典型菌落;
公式一
T=AB/Cd T: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落数; A:某一稀释度典型菌落的总数 ; B:某一稀释度血浆凝固酶阳性的菌落数 ; C:某一稀释度用于血浆凝固酶试验的菌落数; d:某一稀释度。
▪ 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至盛 有225mL磷酸盐缓冲稀释液或生理盐水的无 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 中,充分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增菌与分离培养
▪ 增菌培养:吸取5mL上述样品匀液,接种于 50mL 7.5%氯化钠肉汤或10%胰酪胨大豆肉 汤培养基内,36℃±1℃培养18h~24h。金 黄色葡萄球菌在7.5%氯化钠肉汤中呈混浊生 长,污染严重时在10%胰酪胨大豆肉汤内呈 混浊生长。
血浆凝固酶试验
▪ 挑取Baird-Parker平板或血平板上可疑菌 落1个或以上,分别接种到5mL BHI和营养 琼脂小斜面,36℃±1℃培养18 h~24 h。
▪ 取新鲜配置兔血浆0.5mL,放入小试管中, 再加入可疑菌落的BHI培养物0.2mL~ 0.3mL,振荡摇匀,置36℃±1℃温箱或水浴 箱内,每半小时观察一次,观察6h,如呈现 凝固(即将试管倾斜或倒置时,呈现凝块) 或凝固体积大于原体积的一半,判定为阳性 结果。

实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

实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

实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实验5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1目的和要求(1)掌握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方法(2)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各检验步骤的依据及原理2基本原理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人体内,可引起局部的痈疾和蜂窝组织炎,还可以引起肺炎、心肌炎、骨骼炎、肾盂肾炎等系统化脓性感染,甚至可发展成败血症。

此外,食品中生长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食品卫生中的一种潜在危险,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是中会产生肠毒素,食用后将引起食物中毒,这在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中,仅次于沙门氏菌和副溶血弧菌。

因此,检验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实际意义。

绝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产生金黄色色素,菌落周围有透明的溶血圈,在厌氧条件下能分解甘露醇产酸,产生血浆凝固酶和耐热的DNA 酶。

3实验材料3.1检样乳与乳制品(如奶粉、消毒乳)、肉制品、饮料3.2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八叠球菌斜面培养物。

3.3培养基7.5%氯化钠肉汤、肉浸液肉汤、血琼脂平板、Baird-Parker氏培养基3.4试剂与染色剂无菌生理盐水、兔血浆、革兰氏染色液等。

3.5仪器与其他用具无菌吸管(1mL、5、10)、无菌试管、载玻片、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均质器、恒温箱等。

4检样程序5操作步骤5.15.1.1样品的处理称取25g样品至盛有225mL7.5%氯化钠肉汤或10%氯化钠胰酪胨大豆肉汤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r/min~10000r/min均质1min~2min,或放入盛有225mL7.5%氯化钠肉汤或10%氯化钠胰酪胨大豆肉汤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in~2min。

若样品为液态,吸取25mL样品至盛有225mL7.5%氯化钠肉汤或10%氯化钠胰酪胨大豆肉汤的无菌锥形瓶(瓶内可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振荡混匀。

5.1.2增菌和分离培养将上述样品匀液于36℃±1℃培养18h~24h。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7.5%氯化钠肉汤中呈混浊生长,污染严重时在10%氯化钠胰酪胨大豆肉汤内呈混浊生长。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免疫学方法
抗原制备
从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提取特异性抗原,制备 成免疫原。
抗体制备
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凝集 反应、沉淀反应等方法检测样品中的金黄色
葡萄球菌。
抗原抗体反应
将免疫原注射到动物体内,刺激机体产生特 异性抗体。
结果判定
根据反应结果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金黄色葡 萄球菌。
分子生物学方法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金黄 色葡萄球菌检验
目录
• 引言 • 金黄色葡萄球菌概述 • 样品采集与处理 • 微生物学检测方法 • 理化检测方法 • 结果分析与报告 • 质量控制与实验室安全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保障食品安全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污染源,可引起食物中毒,对公众健康构成威胁。因此,检测食品中的金黄 色葡萄球菌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适量性
根据检测方法和目的,采 集适量样品,以满足检测 需求。
样品保存与运
低温保存
样品应尽快放入低温环境 (如4℃冰箱)中保存,以 减缓微生物的生长速度。
避免反复冻融
尽量避免样品在保存过程 中反复冻融,以免影响微 生物的存活和检测结果的 准确性。
快速运输
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 低温,并尽快送达实验室 进行检测。
04
微生物学检测方法
传统培养法
增菌培养
将液体样品接种到选择性增菌液 中,于适宜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 ,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得以增殖。
鉴定
通过观察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 、血浆凝固酶试验等生化特征进 行鉴定。
01
02
样品处理
取适量食品样品,进行均质化处 理,得到均匀一致的液体样品。
03
04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实验报告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实验报告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能够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方法,准确检测出样本中是否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并确定其数量和特性,为食品安全、临床诊断和环境卫生等领域提供可靠的检测依据。

二、实验原理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些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生化反应,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检测:1、血浆凝固酶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产生血浆凝固酶,使血浆发生凝固。

2、甘露醇发酵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发酵甘露醇产酸。

3、革兰氏染色: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葡萄串状排列。

三、实验材料1、样本:食品样本(如乳制品、肉类)、临床样本(如脓液、血液)等。

2、培养基和试剂:血琼脂平板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兔血浆革兰氏染色液生理盐水3、仪器设备:恒温培养箱显微镜无菌接种环、移液管等四、实验步骤1、样本处理食品样本: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加入适量生理盐水进行均质处理,制成稀释液。

临床样本:直接进行涂片或适当稀释。

2、增菌培养将处理后的样本接种于 75%氯化钠肉汤中,置于 36±1℃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18 24 小时。

3、分离培养从增菌培养物中分别划线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和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上,于 36±1℃培养 18 24 小时。

4、形态观察观察血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形态,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呈金黄色,周围有明显的透明溶血圈。

观察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使培养基变黄。

5、革兰氏染色挑取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葡萄串状排列。

6、血浆凝固酶试验取兔血浆与可疑菌落混合,置于 36±1℃培养箱中观察,若血浆发生凝固,则为阳性。

7、甘露醇发酵试验接种可疑菌落于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中,观察是否产酸。

五、实验结果1、形态观察在血琼脂平板上观察到金黄色、周围有透明溶血圈的菌落。

在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上观察到变黄的菌落。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技术介绍及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技术介绍及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技术介绍及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同时也是人体皮肤和黏膜的正常微生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是人体病原微生物中的一种,并且可以引起一系列的感染疾病,包括皮肤感染、肺炎、败血症等严重疾病。

及时、准确地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预防和控制与该菌相关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技术主要包括细菌培养、生化鉴定、药敏试验等,下面将对这些技术进行介绍。

一、细菌培养1. 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可在营养琼脂、大豆肉汤琼脂、牛肉心脏培养基等细菌培养基上生长。

营养琼脂是最常用的培养基,可用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初步筛查。

2. 培养条件金黄色葡萄球菌在37°C下培养24-48小时,产生充分的菌落。

3. 形态特征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琼脂培养基上可形成金黄色的圆形菌落,直径一般在1-2mm左右。

二、生化鉴定1. 皮肤试验皮肤试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性鉴定方法之一,又称为凝集素试验。

通过皮肤试验,可以判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否具有产生凝集素的能力。

2. 协和试验协和试验又称凝集酶试验,是用于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凝集酶的一种生化试验。

该试验通过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液加入到含有凝集酶专一底物的试管中,观察底物被溶解的情况,用于判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否产生凝集酶。

3. 床旋试验床旋试验又称为巯基甲酸盐试验,是一种利用巯基甲酸盐来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性试验。

通过观察琼脂培养基上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周围出现的红色环的形成情况,判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否产生巯基甲酸盐酶。

4. 溶血酶试验溶血酶试验是一种通过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溶血酶来鉴定其特性的生化试验。

溶血酶试验主要有两种方法:血凝素试验和牛血红蛋白试验。

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细胞造成的溶血现象来判断其产生的溶血酶。

三、药敏试验药敏试验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的一种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技术介绍及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技术介绍及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技术介绍及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存在于人体的鼻腔、口腔、皮肤和肠道中。

虽然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无害的,但也有些菌株可以引起感染,导致严重的疾病。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及时而准确的检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技术及分析。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技术介绍1. 大肠杆菌萤光素酶法大肠杆菌萤光素酶法是一种快速、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技术。

该方法基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蛋白A(Protein A)的特性,利用蛋白A对大肠杆菌萤光素酶的亲和力来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

具体步骤如下:- 取一定数量的待测样品,加入培养基中,并培养一定时间使细菌繁殖;- 加入大肠杆菌萤光素酶,与待测样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合;- 通过检测发光信号的强度来判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存在。

2. PCR技术PCR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

该方法利用PCR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定基因序列,然后通过凝胶电泳等手段对扩增产物进行分析,从而确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存在与否。

3. 生化检验生化检验是通过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代谢产物来确定其存在与否。

常用的生化检验方法包括酶活性检测、代谢产物检测等,通过观察细菌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反应来判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存在。

以上介绍的几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技术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

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技术分析1. 大肠杆菌萤光素酶法的优点是快速、敏感,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检测结果。

但该方法对培养基的选择要求严格,容易受到其他细菌的干扰,且需要特殊设备(如发光计)进行检测,成本较高。

2. PCR技术的优点是高度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以检测样品中极微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PCR技术无需培养细菌,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测,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中。

PCR技术需要特殊的实验条件和设备支持,成本较高。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定性检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球菌,直径为0.8-1.0微米,镜检时呈单个、成对、四联或不规则的簇群;无芽孢,无鞭毛、无荚膜、不运动;兼性厌氧菌,在好氧条件下生长最好;大多数菌株产生类胡萝卜素,使细胞团呈现出深橙色到浅黄色,色素的产生取决于生长的条件,故称金黄色葡萄球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7℃,最适生长pH 7.4。

普通平板上菌落厚、有光泽、圆形凸起,直径1-2mm。

血平板菌落周围形成透明的溶血环。

主要存在于主要为淀粉类(如剩饭、米面、粥等)、牛乳及乳制品,以及鱼、肉、蛋类等。

二、培养基7.5%的氯化钠(三角瓶135mL);BP平板培养基;血平板培养基;BHI肉浸液肉汤培养基(试管5个)。

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性检测主要包含四个步骤:样品处理;增殖培养;平板分离培养;鉴定(染色镜检和血浆凝固酶实验)。

1.样品的处理和增殖培养:样品为冷冻鱼丸,每组称量15g,放于研钵中,用研磨棒捣碎,放于135mL 7.5%的氯化钠肉汤中进行增菌培养,36℃±1℃培养18h~24h后,可观察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在7.5%氯化钠肉汤中呈混浊生长。

2.血平板划线培养:将样品增菌培养物,用接种环取一环划线接种于血平板上,36℃±1℃培养18h~24h。

(每组2个血平板接种增殖样品,1个平板划线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每组共3个血平板)。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的菌落特征:菌落较大,圆形,光滑突起,湿润,金黄色(有时为白色),菌落周围为完全透明溶血圈。

3.BP平板划线培养:将样品增菌培养物,用接种环取一环划线接种于BP平板上,36℃±1℃培养18h~24h。

(每组2个BP平板接种增殖样品,1个平板划线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每组共3个BP平板)。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P平板上的菌落特征:菌落直径2-3mm,颜色从灰色到黑色,边缘为淡色,周围有一浑浊带,其外层有一透明圈,用接种针触碰有奶油树脂的硬度。

微生物检测技术-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

微生物检测技术-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

国内检测标准
GB 4789.10-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T 20944.3200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第3部分:黄曲霉毒素 M1的测定
GB/T 23511.4200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 第4部分:脱氢乙酸含量的 测定
样品中的快速检测。
纳米技术
纳米材料如纳米金、纳米孔等在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中展现出巨 大潜力,具有高灵敏度、低检测
限和快速响应等优点。
未来研究方向
开发更高效、特异性的检测方法
01
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不同表型和基因型,开发更高效、特异
性的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集成化与自动化
02
将多种检测方法集成于一体,实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自动化检
治疗方案的选择。同时,对于流行病学调查和疾病监测也具有重要意义。
05
CATALOGUE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技术展望
新技术发展与应用
基因组学技术
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能够快 速准确地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
并识别其耐药性和毒力基因。
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能够实时、快速地检 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高灵敏 度和特异性,适用于食品和环境
测,提高检测效率,降低人工误差。
多重耐药性研究
03
深入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多重耐药性机制,为遏制耐药性的
传播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对公共卫生的影响与意义
保障食品安全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通过改进检测技 术,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食品中的污染,保障公众的食品 安全。
预防疾病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检验
我们以SN标准中的最近似值(MPN)测定法来进行讲解:
这种方法适用于检测认为带有大量竞争菌的食品及其原料和未经处理的食品中的少量金黄色葡萄球菌。

1、样品制备:
固体或半固体食品: 以无菌操作称取25g样品,放入装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均质杯内,于8000r/min均质1~2min,制成1:10样品匀液。

液体食品: 用灭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放入装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玻璃瓶内 (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经充分振摇制成1:10样品匀液。

供计数检验时,可按十进位递增稀释法将样品匀液再进行适当稀释。

2、选三个连续稀释度,从每个稀释度分别取1 mL稀释样品液,接种3管含10%氯化钠why?还记得么?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高度的耐盐性,可在10-15%NaCl肉汤中生长。

因此,这事实上是一种选择性的增菌。

胰蛋白胨大豆肉汤。

样品的最高稀释度必须达到能获得阴性终点,置36±1℃培养48 h。

3、用3 mm接种环,从有细菌生长的各管中移取1 环,划线接种于表面干燥的Baird- Parker琼脂平板,置36±1℃培养45~48h。

4、从有细菌生长的每一平板上至少挑取1个可疑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移种到肉汤培养基中,置36±1℃培养20~24 h。

5、取肉汤培养物0.3mL同0.5mL凝固酶试验兔血浆于8mm×100mm试管内充分混合,置36±1℃培养,定时观察是否有凝块形成,至少观察6 h,以内容物完全凝固,使试管倒置或倾斜时不流动者为阳性。

试验中需同时做巳知阳性和阴性对照。

对可疑结果,应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和其他辅助试验{如耐热核酸酶试验等} 加以证实。

6、报告结果:根据凝固酶试验结果查最近似值(MPN)表,报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PN/g (mL)。

附:怎样在平板上进行细菌的划线分离。

1.斜线法
2.曲线法
3.方格法
4.放射法
5.四格法
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P平板上的菌落形态-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单个菌落在Baird-Parker琼脂平板上呈圆形,表面光滑、凸起、湿润,直径2~3mm。

灰黑色至黑色,有光泽,常有浅色(非白色)的边缘,周围绕以不透明圈 (沉淀),其外常有一清晰带。

当用接种针触及菌落时具有黄油样粘稠感。

有时可见到不分解脂肪的菌株,除没有不透明圈和清晰带外,其他外观基本相同。

从长期贮存的冷冻或脱水食品中分离的菌落,其黑色常较典型菌落浅些,且外观可能较粗糙,质地较干燥。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P平板上的菌落形态-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单个菌落在Baird-Parker琼脂平板上呈圆形,表面光滑、凸起、湿润,直径2~3mm。

灰黑色至黑色,有光泽,常有浅色(非白色)的边缘,周围绕以不透明圈 (沉淀),其外常有一清晰带。

当用接种针触及菌落时具有黄油样粘稠感。

有时可见到不分解脂肪的菌株,除没有不透明圈和清晰带外,其他外观基本相同。

从长期贮存的冷冻或脱水食品中分离的菌落,其黑色常较典型菌落浅些,且外观可能较粗糙,质地较干燥。

附: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试验
取肉汤培养物0.3mL同0.5mL凝固酶试验兔血浆于8mm×100mm试管内充分混合,置36±1℃培养,定时观察是否有凝块形成,至少观察6 h,以内容物完全凝固,使试管倒置或倾斜时不流动者为阳性。

试验中需同时做巳知阳性和阴性对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