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 章 无形资产

合集下载

第七章 无形资产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 无形资产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无形资产习题及答案二、例题解析(一)单选题1.某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7月1日,以50万元的价格转让一项无形资产所有权,同时发生相关税费3万元。

该无形资产系2021年7月1日购入并投入使用,其入账价值为3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为6年,该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摊销。

转让该无形资产发生的净损失为()万元。

A.70 B.73 C.100 D.103 【答案】B【解析】该项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为300万元,在存在不同的摊销年限选择时,应选择短者,本题则应按照5年时间摊销,平均每年应摊销60万元。

至出售日已摊销60×3=180(万元),因此,出售时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其处置损益=50-3-120=-73(万元)。

2.下列有关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无形资产后续支出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B.购入但尚未使用的无形资产的价值不应进行摊销 C.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应全部转入当期损益D.只有很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且成本能够可靠计量的无形资产才能予以确认【答案】B【解析】无形资产应当自可供使用时起选择适当的摊销方法予以摊销。

3.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A.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B.发生无形资产后续支出C.摊销无形资产D.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答案】B【解析】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摊销无形资产、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均会减少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发生无形资产后续支出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影响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4.下列关于无形资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合并方在合并日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当按被合并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合并基础B.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净残值一般应视为零C.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各期末也应进行减值测试D.在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情况下,接受投资的无形资产应按公允价值入账【答案】C【解析】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期末如果发生了减值的迹象,就应进行减值测试,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按其差额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第七章 无形资产练习题 答案

第七章 无形资产练习题 答案

第七章无形资产练习题答案第七章无形资产练习题答案无形资产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自行开发研制的无形资产,应当(a)。

a、将开发过程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资本化。

B.在开发过程中花费高昂地将支出资本化。

C.仅根据申请和其他发生的费用录入账户。

D.根据相关部门评估确认的价值入帐2、下列有关无形资产转让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d)a、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取得的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B。

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取得的收入,计入其他营业收入C。

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发生的费用,计入其他营业成本D.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发生的费用,计入其他营业成本3、企业为建造固定资产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土地出让金,应计入(b)a、在建工程B.无形资产C.管理费用D.固定资产4、企业在研究开发无形资产项目并研发成功后,为运行该项无形资产发生的培训费用应计入(c)科目。

a、无形资产B.研发费用C.管理费用D.销售费用5、如果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不再符合无形资产定义,应将其转销作报废处理。

转销时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a)科目。

a、营业外支出B.管理费用C.资产减值损失D.其他业务成本6、某企业出售一项3年前取得的专利权,该专利权取得时的成本为20万元,按10年摊销,出售时取得收入20万元.营业税率5%.不考虑其他税费,则出售该项专利权时影响当期的损益为(a)万元.a、 5b。

6c。

15天。

十六7、某生产企业将一项专利权出租给另一企业使用,该企业收取的租金应记入(b)a、主营业务收入B.其他业务收入C.营业外收入D.投资收入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无形资产摊销表正确()a、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b、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下月开始摊销c、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d、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下月不再摊销2、关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

第七章 无形资产

第七章 无形资产

第七章无形资产•本章主要专业名词英汉对照无形资产 invisible capital 专利权 exclusive right非专利技术 non-patented technology 商标权 trade mark right著作权 copyright 土地使用权 land occupancy right特许权 franchise 无形资产摊销 amortization of intangible 无形资产减值 decrement of intangible 无形资产处置 disposal of intangible asset第一节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一、无形资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一)含义1、定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可辨认性标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能够从企业中分离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

2、源自合同性权利或者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种转移或者分离。

货币性资产,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非货币性资产,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2、无形资产内容包括: 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等。

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不属于本准则所规范的无形资产。

土地使用权通常作为无形资产核算,但属于投资性房地产或者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土地使用权,应当按投资性房地产或固定资产的核算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二)无形资产的确认以下条件必须同时满足:1、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2、符合以下条件(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由职业判断确定(2)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基本条件(三)来源外购投入自行开发购入土地使用权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取得政府补助企业合并取得(四)使用的主要账户无形资产(项目)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调整)增加原值冲减原值冲减计提或补提已提未转---资本化支出累计摊销(项目)研发支出(成本)---费用化支出冲减摊销归集转出累计摊销研发中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二、研究与开发指出(一)研究与开发的区分本准则对自行的研究开发项目,区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1、研究阶段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等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的调查。

财务会计第七章无形资产和商誉

财务会计第七章无形资产和商誉
商誉所具有的超额获利能力有很大的不确定 性,且未必一定有为其而发生的各种成本。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25
第二节 商誉
二、商誉的确认与计量
商誉的确认
自创商誉—企业内部发展形成,会计上不
商誉
予以确认
外购商誉—企业购并形成;会计上予以确认
自创商誉: 企业内部发展所形成 成本难以可靠地计量 有关经济利益能否流入企业难以合理估计
将其账面价值转销,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支 出)。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23
第二节 商誉
一、商誉的概念与特征
商誉的概念
商誉是指企业拥有的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
商誉的特征
商誉与企业作为同一整体、不能单独存在,不
具有可辨认性。
商誉形成的各种因素,不能单独地采用有效 的
方式进行计量。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24
第二节 商誉
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条件的,予以资本化 不符合条件的,费用化, 计入当期损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10
二、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归集
结转
(期末)
管理费用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无形资产
归集
结转
(形成无形资产时)
从满足资本化条件开始至达到预定用途前的支出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11
二、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3
第一节 无形资产
一、无形资产的特点及内容
无形资产的概念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
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一)无形资产的特征
1.不具有实物形态 通常表现为由法律或合同关系所赋予企业的
权利或为企业特有的技术优势等。

中级财务会计(第七版)第07章无形资产

中级财务会计(第七版)第07章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的含义 我国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
国际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指为用于商品或劳务的 生产或供应、出租给其他单位、或管理目的而持 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包括的内容:有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 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2021
11
注意
企业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无形资产,企 业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 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按照 规定无形资产的成本应以购买价款的现值 为基础加以确定。购买价款与购买价款现 值之间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在付 款期内按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各年 财务费用中。 例题见教材【例7-2】
第七章 无形资产
2021
1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无形资产概述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无形资产的处置
2021
2
第一节 无形资产概述
一、无形资产的含义及特征 二、无形资产的分类 三、无形资产的确认
2021
3
一、无形资产的含义及特征
例题见教材【例7-3】
2021
14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无形资产
如果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交换的业务具有 商业实质,而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公允 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换入的无形资产应 当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 税费作为换入无形资产成本(入账价值),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 差额作为交换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入企业; 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021
8
第二节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一、外购的无形资产 二、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无形资产 四、债务重组取得的无形资产 五、政府补助取得的无形资产

第七章无形资产评估

第七章无形资产评估

第三节 无形资产评估的收益法
一、无形资产的功 能特性 1.附着性 2.共益性
• 序号 商标名称 商标价值(亿元) 所在行业 1 红塔山 46.866 卷烟 2 五粮液 44.337 白酒 3 联想 43.531 计算机 4 海尔 39.523 电冰箱 5 东风 39.116 汽车 6 长虹 37.284 电视机 7 万科 36.225 不动产出租、不动产管理 8 娃哈哈 36.011 饮料 9 张裕 34.339 葡萄酒 10 格兰仕 32.117 微波炉 11 贵州茅台 31.262 白酒 12 长安 31.008 汽车 13 金六福 30.994 白酒 14 夏利 30.991 汽车 15 江铃 30.584 轻型汽车 16 昌河 30.569 客货两用车 17 白沙 30.425 卷烟 18 999 30.311 药品 19 长城 29.554 润滑油 20 双汇 29.256 肉制品
计算分成率的方法1
1.边际分析法(该方法的适用情况:能够确定 无形资产投入后可带来的追加利润) 边际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对受让方企业在 使用无形资产上进行有无对比分析 利润分成率 =∑追加利润现值/∑利润总额现值
边际分析法案例
某企业将一专有技术许可受让方使用 5年,经评估人员分析,未来5年受让方 如果不使用该技术分别可实现利润120万 元、150万元、150万元、180万元、200 万元;使用该技术以后分别可实现利润 150万元、200万元、200万元、220万元、 250万元。折现率取10%,计算利润分成 率。
无形资产评估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无形资产及其估价特点 无形资产评估的成本法 无形资产评估的收益法 技术类资产价值的评估 商标权价值的评估
第一节无形资产及其估价特点

第七章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第七章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35
(2)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
贷:长期待摊费用
(二)其他长期资产
企业发生此类业务,可自行设置会计科
目核算,期末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单列。(
如银行冻结存款、诉讼中的财产等)
•36
附:1999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
① 红塔山:423亿元
② 海尔: 265亿元
③ 长虹: 260亿元
••
摊销额记入“管理费用”
• ◆摊销的账务处理
•一般情

摊销额记入“其他业务支出 况

•出租

•20
• ★ [例3] 某企业2005年8月无形资产摊销情况

如下表:

无形资产摊销表

2005年8月
项 目 入账价值 摊销期限 月摊销额
A项土地使用权 B项土地使用权
C项专利 D项专利 合计
48 000 79 200 12 480 5 400 145 080
再列入“管理费
•30

四、无形资产的减值


(一)减值的判断标准
(P277)

◆无形资产应当按账面价与可收回金额

孰低计量。
• • ◆当可收回金额 < 账面价

→计提减值准备

•请参看 •《资产减值》准则
•31
• (二)减值准备的计提 •★[例5] 资料见教材P278[例7-9]
• 借:资产减值损失
▲期末将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研发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16
[例2] 资料详见教材P267 [例7-2]。
华联股份公司应作会计分录如下:

7第七章 无形资产评估

7第七章 无形资产评估

7第七章无形资产评估7第七章无形资产评估一、单项选择题1.一种技术替代另一种技术,一种工艺替代另一种工艺,无形资产的这种特性称作()。

a.共益性b.积累性c.替代性d.附着性2.一项无形资产可以在不同地点由不同的主体同时使用,它体现了无形资产固有特性中的()。

a.不完整性b.非实体性c.共益性d.效益性3.无形资产在不同的地点,同一时间由不同主体使用这一特性称为()。

a.共益性b.积累性c.替代性d.附着性4.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在其施行的《无形资产评估指南》中,将商誉列入()。

a.权利无形资产b.关系型无形资产c.组合型无形资产d.知识产权5.将无形资产进行转让、投资、出售后,失去了现有及潜在的全部或部分产品销售市场即盈利机会,而造成的可能的经济损失属于()。

a.开发成本b.交易成本c.机会成本d.管理费用6.甲企业拟通过许可使用合同允许乙企业使用甲企业的注册商标k,乙企业委托某评估机构对k商标本次使用权转让价值进行评估,评估人员在采用收益法评估k商标本次使用权转让价值时,作为收益法参数的收益额应为()。

a.甲企业通过使用该商标所能取得的超额收益b.乙企业通过使用该商标所能获得的超额收益c.乙企业全部超额收益d.甲企业与乙企业通过采用该商标获得的全部超额收益7.某专利技术保护期自1998年10月1日起20年,2000年12月15日作为评估基准日,预计在2021年1月会有更新的技术替代该专利技术在生产上得到广泛运用。

该专利技术的预期收益期限较为合理的年限为()。

a.20年b.10年c.9年d.12年8.无形资产收益通过分成率的方法来获得,是目前国际和国内技术交易中常用的一种实用方法。

按照分成对象的不同,可分为销售收入分成率和销售利润分成率。

二者的关系可以通过下面那个公式来说明()。

a.销售收入分为率为=销售利润分为率为+销售利润率b.销售利润分为率为=销售收入分为率为×销售利润率c.销售收入分为率为=销售利润分为率为×销售利润率d.以上均不对9.法律或合同、企业申请书中分别规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确定无形资产有效期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无形资产第一节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与特征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商誉不属于无形资产。

(新规定) 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无形资产特征: (1)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并能为其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不具有实物形态; (3)具有可辨认性; (4)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二、无形资产的主要内容 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也可能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或固定资产)、特许权等。

三、无形资产的确认 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也不属于本章所指无形资产。

四、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企业通常是按实际成本计量,即以取得无形资产并使之达到预定用途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

对于不同来源取得的无形资产,其成本构成不尽相同。

(一)外购 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同固定资产) 【例7—2】20×5年1月8日,甲公司从乙公司购买一项商标权,由于甲公司资金周转比较紧张,经与乙公司协议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款项。

合同规定,该项商标权总计1 000万元,每年末付款200万元,5年付清。

假定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5%。

为了简化核算,假定不考虑其他有关税费(已知5年期5%利率,其年金现值系数为4.3295)。

[答疑编号11070101]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见表7—1): 表7—1 未确认的融资费用 无形资产现值=1 000×20%×4.3295=865.9(万元) 未确认的融资费用=1 000-865.9=134.1(万元) 借:无形资产——商标权 8 659 000 未确认融资费用 1 341 000 贷:长期应付款 10 000 000 20×5年底付款时: 借:长期应付款 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000 借:财务费用 432 90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432 900 20×6年底付款时: 借:长期应付款 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000 借:财务费用 354 60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354 600 20×7年底付款时: 借:长期应付款 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000 借:财务费用 272 30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272 300 20×8年底付款时: 借:长期应付款 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000 借:财务费用 l85 90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85 900 20×9年底付款时: 借:长期应付款 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000 借:财务费用 95 20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95 200 (二)投资者投入 其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在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情况下,应按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所确认初始成本与实收资本或股本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三)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 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定其成本。

(四)通过债务重组取得 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的有关规定确定其成本。

(五)通过政府补助取得 应当按公允价值确定其成本;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

(六)土地使用权的处理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相关的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不转入在建工程成本。

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分别进行摊销和提取折旧。

但下列情况除外: 1.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2.企业外购的房屋建筑物支付的价款应当在地上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分配,无法合理分配的,应全部确认为固定资产。

企业改变土地使用权的用途,将其作为用于出租或增值目的时,应将其账面价值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例7—4】20×7年1月1日,A股份有限公司购入一块土地的使用权,以银行存款转账支付8000万元,并在该土地上自行建造厂房等工程,发生材料支出12000万元,工资费用8000万元,其他相关费用10000万元等。

该工程已经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假定土地使用权的使用年限为50年,该厂房的作用年限为25年,两者都没有净残值,都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和计提折旧。

为简化核算,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分析:A公司购入土地使用权,使用年限为50年,表明它属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在该土地上自行建造厂房,应将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分别作为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并分别摊销和计提折旧。

[答疑编号11070102] A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支付转让价款: 借: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80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80 000 000 (2)在土地上自行建造厂房: 借:在建工程 300 000 000 贷:工程物资 l20 000 000 应付职工薪酬 80 000 000 银行存款 l 00 000 000 (3)厂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 300 000 000 贷:在建工程 300 000 000 (4)每年分期摊销土地使用权和对厂房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 l 600 000 制造费用 l2 000 000 贷:累计摊销 l 600 000 累计折旧 l2 000 000 (七)企业合并中取得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按被合并企业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确认为取得时的初始成本;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合并方在合并日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当按被合并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合并基础。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取得的无形资产应以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第二节 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现行准则入当期损益) 一、研究与开发的区分 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

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的,为进一步的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例如: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的应用研究、评价和最终选择;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替代品的研究等。

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

例如:生产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等。

二、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 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确认为无形资产。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研究阶段的支出,应于发生时计入“研发支出”科目,期末再将研发支出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

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当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在发生时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例7—5】20×7年1月1日,甲公司经董事会批准研发某项新产品专利技术,该公司董事会认为,研发该项目具有可靠的技术和财务等资源的支持,并且一量研发成功将降低该公司生产产品的生产成本。

该公司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材料费5000万元、人工工资1000万元,以及其他费用4000万元,总计10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6000万元。

20×7年12月31日,该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用途。

分析:首先,甲公司经董事会批准研发某项新产品专利技术,并认为完成该项新型技术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财务等方面能够得到可靠的资源支持,并且一旦研发成功将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因此,符合条件的开发费用可以资本化。

其次,甲公司在开发该项新型技术时,累计发生10 000万元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支出为6 000万元,其符合“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的条件。

[答疑编号11070103]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发生研发支出: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40 000 000 ——资本化支出 60 000 000 贷:原材料 50 000 000 应付职工薪酬 10 000 000 银行存款 40 000 000 (2)20×7年12月31日,该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用途: 借:管理费用 40 000 000 无形资产 60 000 0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40 000 000 ——资本化支出 60 000 000第三节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一、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 (一)分类 1.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估计该使用寿命的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计量单位数量; 2.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企业根据可获得的情况判断,无法合理估计其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应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进行核算。

(二)使用寿命的确定(孰短的原则) 1.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取得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不应超过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的期限。

如果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能够在到期时因续约等延续,且有证据表明企业续约不需付出大额成本,续约期应当计入使用寿命。

2.合同或法律没有规定使用寿命的,企业应当综合各方面因素判断,以确定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

例如与同行业的情况进行比较、参考历史经验或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