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基本测量

合集下载

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基本测量

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基本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实验名称:基本测量学院名称: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实验地点:基础实验大楼D508座位号:32实验时间:第三周周二下午一点开始实验一长度和圆柱体体积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游标的原理,学会正确使用游标卡尺2.了解螺旋测微器的结构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螺旋测微器3.掌握不确定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正确表达测量结果二、实验仪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三、实验原理:当待测物体是一直径为d,、高度为h的圆柱体时,物体的体积为V=πd²h/4,只要用游标卡尺测出高度h,用螺旋测微器测出直径d,代入公式就可以算出该圆柱体的体积.一般说来,待测圆柱体各个断面大小和形状都不尽相同.从不同方位测量它的直径,数值会稍有差异;圆柱体的高度各处也不完全一样。

为此,要精确测定圆柱体的体积,必须在它的不同位置测量直径和高度,求出直径和高度的算术平均值。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用游标卡尺测量圆柱的高度h(1)利用表达式a/n(其中a为主尺刻线间距,n为游标分度数)确定所用的游标卡尺的最小分度值(2)检查当外卡钳口合拢时,游标零线是否和主尺零线对齐,如不对齐,则读出这个初读数(即零点偏差)(3)用游标卡尺在圆柱体不同部位测量高度五次,将测得的结果填入自拟表中2。

用螺旋测微器测圆柱直径d(1)弄清所用螺旋测微器的量程、精度和最大允差,并读出零点偏差(2)在圆柱体的不同部位测直径五次,分别填入自拟表中五、实验数据与处理:实验二密度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物理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2.用流体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测定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和液体的密度3.进一步练习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传递运算,正确表达测量结果二、实验仪器:物理天平、烧杯、比重瓶、温度计、待测物等三、实验原理:若一物体的质量为m,体积为V,则它的密度为ρ=m/V,由公式可知,密度是间接测量.实验中,可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之长度基本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之长度基本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姓名 学号 学院 班级实验日期 2017 年5 月23 日 实验地点:实验楼B411室 实验名称 长度的基本测量组号 第 组【实验目的】1.掌握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和读数显微镜的原理。

2.学会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和读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运用误差理论和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完成实验数据处理,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实验器材】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读数显微镜、待测物体(铁制圆筒、金属丝、小钢珠、毛细管各一件)。

【实验原理】1、游标卡尺构造及读数原理游标卡尺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在一毫米为单位的主尺上附加一个能够滑动的有刻度的小尺(副尺),叫游标,利用它可以把主尺估读的那位数值较为准确地读出来。

图1评 分游标卡尺在构造上的主要特点是:游标上N 个分度格的总长度与主尺上(N -1)个分度格的长度相同,若主尺上最小分度为a ,游标上最小分度值为b ,则有1()Nb N a =- (式1)那么主尺与游标上每个分格的差值(游标的精度值或游标的最小分度值)是:11N a b a a a N Nδ-=-=-= (式2)图2常用的游标是五十分游标(N =50),即主尺上49mm 与游标上50格相当,见图2–7。

五十分游标的精度值δ=。

游标上刻有0、l 、2、3、…、9,以便于读数。

毫米以上的读数要从游标“0”刻度线在主尺上的位置读出,毫米以下的数由游标(副尺)读出。

即:先从游标卡尺“0”刻度线在主尺的位置读出毫米的整数位,再从游标上读出毫米的小数位。

游标卡尺测量长度的普遍表达式为l ka n δ=+ (式3)式中,k 是游标的“0”刻度线所在处主尺刻度的整刻度(毫米)数,n 是游标的第n 条线与主尺的某一条线重合,a =1mm 。

图3所示的情况,即l =。

图3在用游标卡尺测量之前,应先把量爪A 、B 合拢,检查游标的“0”刻度线是否与主尺的“0”刻度线重合。

如不重合,应记下零点读数,加以修正,即待测量l=l 1-l 0。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之长度基本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之长度基本测量
2、测量前应把卡尺揩干净,检查卡尺的两个测量面和测量刃口是否平直无损,把两个量爪紧密贴合时,应无明显的间隙,同时游标和主尺的零位刻线要相互对准.这个过程称为校对游标卡尺的零位。
3、移动尺框时,活动要自如,不应有过松或过紧,更不能有晃动现象。用固定螺钉固定尺框时,卡尺的读数不应有所改变。在移动尺框时,不要忘记松开固定螺钉,亦不宜过松以免掉了。
2.用游标卡尺测圆筒的内径、外径、深度和高度,填入表一。注意要取不同的位置反复测五次,按表中的要求填写各项,并求出圆筒内体积、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测量结果。
二、螺旋测微计的使用
1.掌握螺旋测微计注意事项,熟悉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后,再开始测量。
2.记下零点读数,测量小钢球和金属丝的直径各五次。将测量值填入表二中,并求钢球的体积和金属丝的截面积以及它们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测量结果。
1
2
3
4
5
平均值
绝对误差
平均绝对误差
测量结果
【原始实验数据粘贴处】
【思考题】
1.使用游标卡尺时应该注意什么?
1、游标卡尺是比较精密的测量工具,要轻拿轻放,不得碰撞或跌落地下。使用时不要用来测量粗糙的物体,以免损坏量爪,避免与刃具放在一起,以免刃具划伤游标卡尺的表面,不使用时应置于干燥中性的地方,远离酸碱性物质,防止锈蚀。
4、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时,不允许过分地施加压力,所用压力应使两个量爪刚好接触零件表面。如果测量压力过大,不但会使量爪弯曲或磨损,且量爪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使测量得的尺寸不准确(外尺寸小于实际尺寸,内尺寸大于实际尺寸)。
5、在游标卡尺上读数时,应把卡尺水平的拿着,朝着亮光的方向,使人的视线尽可能和卡尺的刻线表面垂直,以免由于视线的歪斜造成读数误差。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基本测量(1)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基本测量(1)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基本测量(1)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基本测量一、引言实验是物理学学习的重要环节,而实验报告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报告中基本测量是必须要进行的,本文将介绍实验报告基本测量的要求和相关事项。

二、基本测量1.测量原理和方法:指明测量所用的物理量和测量方法,并解释测量结果的意义。

2.测量精度和误差:首先进行误差分析,解释误差的来源,并计算总误差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3.结果处理:包括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展示三个方面。

数据处理包括原始数据处理、数据检查和数据样本处理;数据分析包括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差、相对误差等统计量;数据展示则包括图表、曲线等数据呈现方式。

4.实验结论:根据以上的测量结果,进一步得出实验的结论,即分析该实验所探讨的物理问题,进一步发现本实验中的物理规律。

三、实验报告基本要求1.实验目的:介绍该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2.实验器材:详细介绍实验所用的仪器、量具和器材。

3.实验方法:介绍实验过程和操作。

4.实验结果:结合实验目标和仪器器材进行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和分析,并提供数据表格、折线图、统计图等,方便读者直观地了解数据变化过程。

5.实验结论:在研究了实验结果及有关物理规律的基础上,得出本实验中的实验结论,并进行探讨。

四、实验报告注意事项1.报告应简洁明了,用词准确,不可出现错字和语法错误。

2.注意附上所有的数据和表格,并在文字中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和解释,避免遗漏和误解。

3.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结果分析过程应详尽和科学,以便于他人重现实验和进一步探究。

4.实验结果要充分表现出实验的特征和规律,使读者能够深刻理解实验原理和结果。

总而言之,基本测量是一份实验报告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准确测量,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既可以帮助提升实验结果的精确度,也可以促进对物理规律的深入了解,从而推动物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大学物理实验基本测量实验报告模版-V1

大学物理实验基本测量实验报告模版-V1

大学物理实验基本测量实验报告模版-V1
很多大学物理课程都要求学生进行基本的测量实验,为了帮助学生更
好地完成实验报告,下面我们整理出一份基本测量实验报告模版。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流程:
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列出所有需要准备的器材和材料,并做好相应的标记和标注)
2. 实验步骤
(列出实验的具体步骤,要求详细、清晰,每一步都要有相应的记录,尽量遵守规定的实验程序)
3.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按实验要求,完成数据处理及分析,解释结果,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和分析思路。

如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也需加以解释并提出合理的解
决措施)
4.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要求结论简明扼要,语言精练明确,确
保准确性和科学性)
5.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分别列出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按照自己的理解提出的改进措施)
以上是一份基本的测量实验报告模版,但在写作实验报告之前,还需
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实验过程要准确无误地呈现,理论知识要充分解释,计算也需原始
记录。

2. 实验数据要以清晰的表格或图形形式呈现,计算式要清晰、简便易
操作。

3. 实验报告要形式规范,版面整齐、美观,字迹清晰,数字、公式和
图表要标清,报告全文要通顺、流畅。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实验报告,加深实验理论的理
解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提高实验成绩。

基本测量实验报告

基本测量实验报告

基本测量实验报告深 圳 大 学 实 验报 告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实验(一)实验名称: 基本测量实验学 院:指导教师: 报告人: 组号:学号 实验地点实验时间:提交时间:课程编号二、实验原理:1.游标卡尺的基本原理为了使米尺测得更准一些,在米尺上附加一个能够滑动的有刻度的小尺(称为游标),这样就构成了游标卡尺,如图1-1所示。

一般游标卡尺的刻度方法有:游标卡尺的游标上有n个刻度,它的总长与主尺上(n –1)个刻度的总长相等。

设主尺每个刻度的长为y,游标每个刻度的长为x,则有nx = (n – 1) y,由此求得主尺与游标每个刻度的差值δ为:δ= y – x = y / n差值δ正是游标卡尺能读准的最小读数值,就是游标卡尺的分度值,称为游标的精度,按上述原理刻度的方法称为差示法。

2.螺旋测微计(千分尺)的基本原理螺旋测微计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长度测量仪器。

对于螺距为y的螺旋,每转一周螺旋将沿轴线方向移动一个螺距y。

如果转了1 / n周(n 是沿螺旋一周总的刻度线数目),螺旋将沿轴线移动y / n的距离,y / n称为螺旋测微计的分度值。

因此,借助螺旋的转动,把沿轴线方向移动的不易测量的微小距离,转变为圆周上移动的较大距离表示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机械放大原理。

螺旋测微计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常见的螺旋测微计的结构如图1-2所示,它的主要部分是一根测微螺轩,其螺距是0.5mm,当螺杆旋转一周时,螺杆就沿轴线前进或后退0.5mm。

螺杆外部附着一个微分筒,沿微分筒的圆周有50条等分刻度线,当微分筒转过一条刻度线时,测微螺杆就移动0.5/50mm=0.01mm。

因此,螺旋测微计的分度值是0.01mm,即千分之一厘米,千分尺因此而得名。

实验室常用的螺旋测微计的量程是25mm,分度值0.01mm。

螺旋测微计测量前先检查“0”点。

轻轻转动微分筒,推动螺杆前进,当听到“咯、咯”两声时就停止转动。

这时的零点读数若不为零,就有零差出现,其校政方法如下:设零点的读数为L0,待测物的读数为L,则待测物的实际长度L’=L-L0,其零点差值L0可正可负。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基本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基本测量
实验结果1:圆筒的外径: ()
P=
实验结果2:圆筒的内径: ()
P=
实验结果3:圆筒的高: ()
P=
实验结果4:粗铜丝的直径: ()
P=
实验结果5:粗铜丝的直径: ()
P=
实验结果6: ()
P=
讨论:
八、实验总结与思考题
指导教师批阅意见:
成绩评定:
预习
(20分)
操作及记录
(40分)
数据处理及结果表示
得分
教师签名
批改日期
深 圳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一)
实验名称:实验1基本测量
学院:
专业:课程编号:
组号:16指导教师:
报告人:学号:
实验地点科技楼906
实验时间:年月日星期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
仪器名称
组号
型号
量程
△仪
4、 实验内容和步骤
5、数据记录
1、用游标卡尺R测量圆筒的外径D、内径d、和高H
表1
单位:________ 卡尺零点:_________卡尺基本误差:___________
k
D
d
H
1
2
3
4
56Leabharlann 78910
平均
2、用螺旋测微计测量粗铜丝、细铜丝的直径表2
单位:________千分尺零点:____________千分尺基本误差:___________
(40分)
报告整体
印象
总分
k
1
2
3
4
5
6
7
8
9

大学物理实验 实验9 光学基本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 实验9  光学基本测量
由于u<v,求出的凹透镜L2的焦距 为负值。 f
注意事项
在实验测试前,进行“共轴等高”的调整
具体调整过程可分两步进行 (1)粗调 先将透镜等器件向光源靠拢,调节高低、左右位置,凭目视 使光源、物屏上的透光孔中心、透镜光心、像屏的中央大致在一 条与光具座导轨平行的直线上,并使物屏、透镜、像屏的平面与 导轨垂直。
2、掌握光学系统的共轴调节和简单光 路的分析及调整方法。
3、掌握薄透镜焦距的常用测定方法。
实验仪器
光具座及附件、 白炽光源、
平面反射镜、
待测凸透镜和凹透镜
实验原理
在满足薄透镜和近轴光线的条件下,物距 之间的关系为:
u 、像距
v 和焦距
f
1 1 1 u v f
这就是薄透镜成像的公式,又称高斯公式。 并规定在上式 中 物距,实物为正,虚物为负;像距 v,实像为正,虚像为负;对凸透镜 为正值,对凹透镜 f 为负值。
(2)细调 利用透镜二次成像法来判断是否共轴,并进一步调至共轴。
思考题
1、在用共轭法测凸透镜的焦距时,D变大,标准误差 是变大还是变小?为什么? 2、什么是实像和虚像?什么是实物和虚物?如何获得虚物? 3、如果进行单凸透镜成像的共轴调节时,放大像和缩小像的中心
f
在像屏上重合,是否意味着共轴?为什么?
光学基本测量
实验背景
透镜是古老的光学元件,透镜分凸透镜 和凹透镜两类,它们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照 相机、摄像机镜头镜片,望远镜、显微镜的 物镜和目镜,眼镜片等都是透镜组成。焦距 是薄透镜的光心到其焦点的距离,是薄透镜 的重要参数之一,测定焦距是最基本的光学
实验。
实验目的
1、 加深对薄透:
1、自准直法
自准直法测量原理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测量
制作:封玲
目录
一、游标卡尺的使用 二、螺旋测微仪的使用 三、数据处理
1.直接测量量的数据处理 2.间接测量量的数据处理 3.补充
一、游标卡尺的使用
内侧量面
内侧量面
固紧螺钉
主尺
外侧量面
内侧量面
游标
仪器误差:0.02mm
二、螺旋测微仪的使用
测砧
测微螺杆
固定套筒
微分筒
棘轮
锁紧装置
仪器误差:0.004mm
螺旋测微计的零差
零点读数: 0.010 mm
零点读数: 0.022 mm
零差修正 修正值 = 测量值-零点读数
三、数据处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D 26.08 26.06 26.28 26.08 26.16 26.08 26.06 26.08 26.06 26.26 26.12
k
Di
求D的平均值:
D i1 26.12mm
k
D的不确定度分析:
DA
k
(Di D)2
i 1
0.026mm
k(k 1)
DB

0.02 3

0.012mm
D DA2 DB 2 0.0262 0.0122 0.03mm
ED

D D
100 %
B D1D2 D1 D2
列出测量结果:
D1 1.724 0.008 mm D2 0.202 0.005 mm
根据公式计算 B 等式两边取对数:
由B D1D2 D1 D2
ln B ln D1 ln D2 ln(D1 D2 )
对直接测量量D1和D2求偏导:
d 22.00 21.98 22.02 22.04 22.02 22.02 22.00 21.98 22.02 22.04 22.01
H 49.62 49.74 49.68 49.78 49.80 49.80 49.78 49.80 49.82 49.70 49.75
1.直接测量量的数据处理
圆柱环的外径D的数据处理

x1

2 x1


f x2 2 x2源自L f xn

2 xn
乘除形式函数f,测量结果N的相对不确定度为:
2
2
2
EN
ln f

x1

2 x1


ln f x2

2 x2
L


ln xn
f

2 xn
例题 (1)和差形式函数
f ax dy
N a22x b22y
(2)乘除形式函数
f xa yb
f (a x)2 (b y )2
f
x
y
(3)混合形式函数
B D1D2 D1 D2
混合形式函数 (书P75)
根据测量所得的D1和D2值,计算间接量B 的不确定度与相对不确定度,给出测量结果。
ln B 1 1 D1 D1 D1 D2
ln B 1
1

D2 D2 D1 D2
代入传递公式:
B [ D1 D2 ]2 [ D2 D1 ]2
B
D1 (D1 D2 )
D2 (D1 D2 )
给出测量结果:

EB
B
B
谢谢
物理教学实验中心

0.03 26.12

0.11%
D 的测量结果:
D (26.12 0.03)mm
P 0.683
ED 0.11 0 0
2.间接测量量的数据处理
圆柱环的体积V的数据处理
V 4
D22 D12
h
乘除形式,取对数: 对各测量量求偏导:
lnV

ln
4

ln
D22
2


h h
2

V
V
V V
V 的测量结果:
V (8.34 0.07)cm3
P 0.683
EH 0.81 0 0
3、补充:间接测量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的传递
N f x1, x2,L , xn
测量结果N 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2
2
2
N
f

D12
ln h
ln V D1


2D1 D22 D12
ln V ( 2D2 )
D2
D22 D12
ln V 1 h h
代入传递公式:
V V

2D2 D2 D22 D12
2


2D1 D1 D22 D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