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气片热量计算方法
北方暖气的供热面积与功率计算方法

北方暖气的供热面积与功率计算方法在北方地区,供暖是一项必备的设施。
为了确保房间的温暖舒适,需要正确计算供暖面积和功率。
本文将介绍北方暖气供热面积和功率计算的方法。
首先,供热面积的计算是根据房间的尺寸和使用情况来确定的。
通常,一个常见的计算公式是:供热面积 = 房间长 ×房间宽 ×供热系数。
供热系数是根据不同的建筑和使用情况分别确定的。
例如,对于普通住宅来说,供热系数可以设置为80-120W/㎡如果是商业建筑,可能会有更高的供热系数,以应对更大的人流量和热损失。
此外,如果房间四周有较多的外墙,也需要适当增加供热系数。
通过乘以供热系数,我们可以得到供热面积。
接下来,我们需要根据供热面积计算所需的供热功率。
通常,一个普通住宅的供热功率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估算:供热功率 = 供热面积 ×设计温度差 ×单位面积功率。
设计温度差是指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之间的差异。
在北方地区,冬季室外温度非常低,因此设计温度差常常为20℃。
单位面积功率是指每个平方米的房间所需的供热功率。
对于一个常见的房间来说,单位面积功率可以设置为70-100W/㎡。
通过这两个值的乘积,我们可以得到所需的供热功率。
除了以上的公式,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需要考虑。
例如,房间的朝向、是否有阳台或玻璃窗等因素会影响到室内温度的变化和热量损失。
这些因素都可以通过增加供热面积或功率来进行调整。
另外,不同的取暖设备具有不同的供热功率。
例如,常见的暖气片功率通常为100-150W/㎡,而地暖的功率则为80-120W/㎡。
因此,在选择供热设备时,需要根据房间的供热功率要求来决定。
综上所述,北方暖气的供热面积和功率计算方法可以根据房间的尺寸、供热系数、设计温度差和单位面积功率来进行估算。
通过正确计算供热面积和功率,可以确保房间的温暖舒适,并提高供热效率和节能效果。
因此,在进行供热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时,应该仔细计算并与专业人士咨询,以确保达到最佳的供热效果。
热量计算公式

供热简单知识1.供热系统:供热系统分一次和二次供热系统,一次由热源单位来提供热源,二次是经过换热站对用户采暖供热(蒸汽系统除外),我公司分东西部供热系统。
2.热量计算公式:Q=C*G(T2-T1)÷1000二次网流量选择原则:G=KW*0.86*1.1/(T2-T1)(地热温差取10℃;分户改造取15℃;二次网直连取25℃)。
采暖期用热:Q*24*167*0.64分户估算水量:一般情况下为3-3.5KG/㎡老式供暖水量:一般情况下为2-2.5KG/㎡地热供暖水量:一般情况下为3.5-5KG/㎡,根据外网负荷确定。
根据45W,50W,55W计算流量情况能得出调整水平关系。
可以实际计算。
3.一、二次网的热量相等:Q1=Q2,C1*G1*(T22-T21)=C2*G2*(T22'-T21'),水C1=C2,一次网温差一般取45℃,直连系统一般选用25℃。
但要和设计联系在一起,高值也可取65℃。
从公式看出温差和流量决定一、二次网热量计算。
4.板式换热器系统阻力正常范围应在5-7mH2O5.民用建筑室内管道流速不大于1.2m/s。
6.压力与饱和水温度关系:7.单位换算:W=1J/S例子:45W/㎡的采暖期的耗热量45*3600*24*167*0.64=0J变成GJ: 0÷00=0.41555GJ/㎡8.比摩阻:供热管路单位长度沿程阻力损失。
若将大管径改为小一号管径,比摩阻增加1-2倍。
9.集中供热管网布置与敷设:管网主干线尽可能通过热负荷中心;管网力求线路短直;管网敷设应力求施工方便,工程量少;在满足安全运行、维修简便前提下,应节约用地;在管网改建、扩建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到新设计的管线不影响原有管线正常运行;管线一般应沿路敷设,不应穿过仓库、堆场以及发展的预留地段;尽可能不通过铁路、公路及其他管线、管沟等,并适当注意整齐美观等,还有许多这里不做介绍。
管网布置有四种形式:A:枝装布置,B:环装布置,C:放射布置,D:网络布置。
供暖热耗量的估算公式

供暖热耗量的估算公式
供暖热耗量的估算可以使用热负荷计算公式来进行。
一般而言,热负荷是指建筑物或特定空间需要供暖的能量量,其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估算:
热负荷= 建筑物的散热量+ 人员、设备、照明等的热负荷+ 空气变化热负荷+ 其他附加热负荷
这些要素的计算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但总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物的散热量:建筑物的散热量是指在保持室内温度的情况下,建筑物因传导、
对流和辐射等方式失去的热量。
这个部分的计算通常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尺寸、材料、隔热性能、窗户和门等因素。
2.人员、设备、照明等的热负荷:人员在室内活动、设备的运行以及照明等都会产生
热量。
这部分的计算通常基于人数、设备功率和照明的能耗等因素。
3.空气变化热负荷:这指的是因为室内外温度差异而进行通风换气引起的热量损失。
它的计算涉及到室内空气变化的频率、通风量和室内外温度差等因素。
4.其他附加热负荷:包括特殊需求下的附加热负荷,比如厨房、暖气设备的额外热量
需求等。
需要指出的是,计算热负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因素和变量。
最准确的方法是由专业的供暖、通风和空调(HVAC)工程师进行详细的热负荷计算,考虑到建筑物的具体特征和需求,使用专业的软件工具和标准公式来进行估算。
供暖每平米耗热量计算公式

供暖每平米耗热量计算公式在冬季寒冷的天气里,供暖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要确保供暖效果,就需要对供暖每平米耗热量进行计算。
供暖每平米耗热量是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单位面积的建筑物所需的热量,通常以千焦或千瓦时为单位。
通过合理计算供暖每平米耗热量,可以为供暖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供暖每平米耗热量的计算公式一般为,Q=U×A×ΔT,其中Q为供暖每平米耗热量,U为传热系数,A为建筑物的外墙面积,ΔT为室内外温差。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参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首先是传热系数U。
传热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热量传递量与温度差之比。
传热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建筑物的材料和结构,通常由建筑设计规范或相关标准提供。
在实际计算中,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确定传热系数的数值。
其次是建筑物的外墙面积A。
建筑物的外墙面积是指建筑物外墙的总面积,包括墙体、窗户、门等。
在计算供暖每平米耗热量时,需要将建筑物外墙的总面积考虑在内,以确保供暖系统能够充分覆盖整个建筑物的热量需求。
最后是室内外温差ΔT。
室内外温差是指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之间的差值。
室内外温差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供暖系统的工作负荷,温差越大,建筑物所需的供暖每平米耗热量就越大。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隔热性能确定室内外温差的数值。
通过上述公式和参数的计算,可以得到建筑物的供暖每平米耗热量。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居住人数、供暖设备的热效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定最终的供暖设计方案。
除了以上介绍的基本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额外考虑。
例如,对于有地暖系统的建筑物,需要考虑地暖系统的散热面积和散热能力;对于有玻璃幕墙的建筑物,需要考虑玻璃的隔热性能和日射热量的影响等。
因此,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供暖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达到最佳效果。
总之,供暖每平米耗热量的计算是供暖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重要环节。
房间20度暖气片计算公式

房间20度暖气片计算公式暖气片计算公式。
在冬季寒冷的天气里,暖气片成为了我们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可以让我们的居室保持温暖舒适,让我们远离寒冷。
然而,如何计算暖气片的供热量却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暖气片的计算公式,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暖气片的供热原理。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暖气片的供热原理。
暖气片是通过热水循环来实现供热的,热水通过管道流入暖气片,暖气片表面的金属片受热后再将热量传递给室内空气,从而使室内温度升高。
因此,暖气片的供热量与热水的温度、暖气片的表面积、室内外温差等因素都有关系。
暖气片的供热量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Q = U × A ×ΔT。
其中,Q代表暖气片的供热量,单位为瓦特(W);U代表暖气片的传热系数,单位为瓦特/平方米·摄氏度(W/m²·℃);A代表暖气片的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ΔT代表室内外温差,单位为摄氏度(℃)。
传热系数U是一个与暖气片材质、设计结构等因素有关的参数,通常可以在暖气片的产品说明书中找到。
表面积A可以通过测量暖气片的长度、宽度等尺寸来计算得到。
室内外温差ΔT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确定,一般来说,冬季室内外温差在10℃左右。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暖气片的供热量与各种因素的关系。
当然,实际使用中还需要考虑到暖气片的数量、布局、管道的绝热情况等因素,这些都会对供热量产生影响。
除了供热量的计算,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暖气片的选择和安装。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房间的大小、朝向、保温情况等因素来确定暖气片的数量和布局。
一般来说,南北朝向的房间供热需求会有所不同,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其次,暖气片的安装位置也需要注意,要避免与家具、窗户等遮挡物相互影响,以确保供热效果。
另外,暖气片的运行效率也需要我们关注。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暖气片的温度、调整供热时间等方式来提高供热效率,从而节约能源、降低供热成本。
暖气流速与散热的计算公式

暖气流速与散热的计算公式引言。
在冬季寒冷的天气里,暖气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暖气的作用是通过散热来提供温暖的环境,让人们在寒冷的天气里感到舒适。
而暖气的散热效果与暖气流速息息相关,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暖气流速与散热的计算公式,以便更好地控制暖气的温度和节约能源。
暖气流速的计算公式。
暖气流速是指单位时间内暖气流经管道的速度,通常用立方米/小时或升/小时来表示。
暖气流速的计算公式如下:暖气流速 = 暖气热量 / (暖气温度差×暖气热值)。
其中,暖气热量是指暖气单位时间内散发的热量,通常用千焦或千卡来表示;暖气温度差是指暖气进出口的温度差,单位为摄氏度;暖气热值是指暖气单位质量的燃料所释放的热量,通常用千焦或千卡来表示。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暖气流速,从而了解暖气在管道中的流动情况,为暖气的散热提供参考。
散热的计算公式。
暖气的散热效果与暖气流速息息相关,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散热的计算公式。
散热的计算公式如下:散热 = 暖气流速×管道面积×管道材料的导热系数×(暖气进出口的温度差 / 管道长度)。
其中,暖气流速是指单位时间内暖气流经管道的速度,通常用立方米/小时或升/小时来表示;管道面积是指管道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管道材料的导热系数是指管道材料导热性能的指标,通常用瓦特/米·摄氏度来表示;暖气进出口的温度差是指暖气进出口的温度差,单位为摄氏度;管道长度是指暖气流经的管道长度,单位为米。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暖气的散热效果,从而了解暖气在管道中的散热情况,为控制暖气的温度和节约能源提供参考。
实际应用。
了解暖气流速与散热的计算公式对于暖气的使用和维护非常重要。
首先,通过计算暖气流速,我们可以了解暖气在管道中的流动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暖气的温度和流速,保证室内温暖舒适的环境。
其次,通过计算散热,我们可以了解暖气在管道中的散热情况,从而及时清洁和维护暖气管道,保证暖气的散热效果,节约能源并延长暖气的使用寿命。
热量计算公式讲解

供热简单知识1. 供热系统:供热系统分一次和二次供热系统,一次由热源单位来提供热源,二次是经过换热站对用户采暖供热(蒸汽系统除外),我公司分东西部供热系统。
2. 热量计算公式:Q二C*G(T2-T1片1000二次网流量选择原则:G = KW*0.86*1.1/ ( T2-T1)(地热温差取10^;分户改造取15°C;二次网直连取25。
0。
采暖期用热:Q*24*167*0.64分户估算水量:一般情况下为3-3.5KG//老式供暖水量:一般情况下为2-2.5KG//地热供暖水量:一般情况下为3.5-5KG//,根据外网负荷确定。
根据45W,50W,55W计算流量情况能得出调整水平关系。
可以实际计算。
3. —、二次网的热量相等:Q1二Q2 , C1*G1*(T22-T21)=C2柘2*(T22'-T21'),水C1二C2, 一次网温差一般取45C,直连系统一般选用25C。
但要和设计联系在一起,高值也可取65C。
从公式看出温差和流量决定一、二次网热量计算。
4. 板式换热器系统阻力正常范围应在5-7mH2O5. 民用建筑室内管道流速不大于1.2m/s o6. 压力与饱和水温度关系:7.单位换算:W=1J/S例子:45W/rf的采暖期的耗热量45*3600*24*167*0.64=425549440J变成GJ: 425549440 - 1000000000=0.41555GJ/ 皿8. 比摩阻:供热管路单位长度沿程阻力损失。
若将大管径改为小一号管径,比摩阻增加1-2倍。
9. 集中供热管网布置与敷设:管网主干线尽可能通过热负荷中心;管网力求线路短直;管网敷设应力求施工方便,工程量少;在满足安全运行、维修简便前提下,应节约用地; 在管网改建、扩建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到新设计的管线不影响原有管线正常运行;管线一般应沿路敷设,不应穿过仓库、堆场以及发展的预留地段;尽可能不通过铁路、公路及其他管线、管沟等,并适当注意整齐美观等,还有许多这里不做介绍。
暖气片制热面积计算公式

暖气片制热面积计算公式我们需要了解暖气片的制热原理。
暖气片通过热水或蒸汽在内部流动,热量经过金属表面的传导和辐射散发到室内空气中。
因此,暖气片的制热面积直接影响着它所能提供的热量。
制热面积越大,暖气片所能提供的热量也越大。
暖气片的制热面积计算公式如下:制热面积 = (所需供暖热量× 1000) / (每平方米暖气片的热功率)其中,所需供暖热量是根据室内的面积和需要的温度差来计算的。
一般来说,室内面积越大、温差要求越高,所需供暖热量也就越大。
每平方米暖气片的热功率是指暖气片在单位面积上能够释放的热量。
不同类型的暖气片热功率不同,可以在产品说明书或相关资料中找到。
为了更好地理解暖气片的制热面积计算公式,我们举个例子。
假设某个房间的面积为20平方米,需要将室内温度提高20摄氏度。
根据经验,每平方米供暖热量一般为80瓦。
那么,所需供暖热量为20平方米× 80瓦/平方米 = 1600瓦。
假设该暖气片的每平方米热功率为100瓦/平方米。
那么,根据制热面积计算公式,该暖气片的制热面积为(1600瓦× 1000) / 100瓦/平方米= 16000平方米。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暖气片的制热面积计算公式是根据所需供暖热量和每平方米暖气片的热功率来计算的。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调整所需供暖热量和每平方米暖气片的热功率,进而计算出合适的制热面积。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
例如,房间的保温情况、暖气片的布置方式等都会对制热面积产生影响。
如果房间保温性能好,可以适当减小制热面积;如果采用集中供暖方式,暖气片的布置方式也需要合理安排,以确保室内的温度均匀分布。
暖气片的制热面积计算公式是根据所需供暖热量和每平方米暖气片的热功率来计算的。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灵活调整这两个参数,进而计算出合适的制热面积。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以确保室内温暖舒适。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暖气片的制热面积计算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发暖气片价格热量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要了解,金旗舰暖气片的购买单位是组,它是由多少
片暖气片组成的,大多数暖气片厂家都可以定制。
其次了解暖气片的高度,市面上常见的一般有670mm 、1500mm 、1800mm 三种,不同高度的暖气片散热量也不一样,高度越高散热量越大。
(二)计量单位
1、刷油工程和防腐蚀工程中设备、管道以“m2”为计量单位。
一般金属结构和管廊钢结构以“ kg”为计量单位;H型钢制结构(包括大于400mm 以上的型钢)以“m2”为计量单位。
2 、绝热工程中绝热层以“ m
3 ”为计量单位,防潮层、保护层以“m2”为计量单位。
金旗舰暖气片温暖家居领航者,专业安装,暖通
O2O 第一品牌。
3、计算设备、管道内壁防腐蚀工程量时,当壁厚≥10mm 时,
按其内径计算;当壁厚<10mm 时,按其外径计算。
(三)除锈工程
1、喷射除锈按Sa2.5 级标准确定。
若变更级别标准,如Sa3 级按人工、材料、机械乘以系数 1.1、Sa2 级或Sa1 级乘以系数0.9 计算。
2、本章不包括除微锈(标准:氧化皮完全紧附,仅有少量锈点),发生时按轻锈项目乘以系数0.2。
3、因施工需要发生的二次除锈,其工程量另行计算。
(四)刷油工程
1、本章估价表按安装地点就地刷(喷)油漆考虑,如安装前管
道集中刷油,人工乘以系数0.7(暖气片除外)。
2、标志色环等零星刷油,执行本章估价表相应项目,其人工乘
以系数 2.0。
3、本章估价表主材与稀干料可换算,但人工与材料量不变。
(五)防腐蚀涂料工程
1、本章估价表不包括热固化内容,应按相应项目另行计算。
2、涂料配比与实际设计配合比不同时,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换算,但人工、机械不变。
3、本章估价表过氯乙烯涂料是按喷涂施工方法考虑的,其他涂
料均按刷涂考虑。
若发生喷涂施工时,其人工乘以系数0.3,材料乘以系数1.16 ,增加喷涂机械台班耗量。
(六)手工糊衬玻璃钢工程
1、如因设计要求或施工条件不同,所用胶液配合比、材料品种
与本章估价表不同时,应按本章各种胶液中树脂用量为基数进行换
算。
2、玻璃钢聚合固化方法与估价表不同时,按施工方案另行计算。
3、本章估价表是按手工糊衬方法考虑的,不适用于手工糊制或
机械成型的玻璃钢制品工程。
(七)橡胶板及塑料板衬里工程
1、本章热硫化橡胶板衬里的硫化方法,按间接硫化处理考虑,
需要直接硫化处理时,其人工乘以系数 1.25 ,其他按施工方案另行
计算。
2、本章估价表中塑料板衬里工程,搭接缝均按胶接考虑,若采
用焊接时,其人工乘以系数 1.80 ,胶浆用量乘以系数0.5。
(八)衬铅及搪铅工程
1、设备衬铅是按安装在滚动器上施工考虑的,若设备安装后进
行挂衬铅板施工时,其人工乘以系数 1.39 ,材料、机械不变。
2、本章估价表衬铅铅板厚度按3mm 考虑,若铅板厚度大于3m m 时,人工乘以系数 1.29 ,材料、机械另行计算。
(九)耐酸砖、板衬里工程
1、采用勾缝方法施工时,勾缝材料按相应项目树脂胶泥用量的10%计算,人工按相应项目人工的10 %计算。
2、衬砌砖、板按规范进行自然养护考虑,若采用其他方法养护,按施工方案另行计算。
3、胶泥搅拌是按机械搅拌考虑的,若采用其他方法时不得调整。
(十)绝热工程
1、依据规范要求,保温厚度大于100mm 、保冷厚度大于80m m 时应分层安装,工程量应分层计算,采用相应厚度项目。
2、保护层镀锌铁皮厚度是按0.8mm 以下综合考虑的,若采用厚度大于0.8mm 时,其人工乘以系数 1.2 ;卧式设备保护层安装,其
人工乘以系数 1.05 。
3、设备和管道绝热均按现场安装后绝热施工考虑,若先绝热后安装时,其人工乘以系数0.9。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