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气散热量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57836_暖气片计算工式

57836_暖气片计算工式


A=100mm , B3=1.15
B3=1.00
散热器用挡板挡住,挡板下端留有空气孔。其高度为0.8A
B3=0.9
0.8 K=2.5△t0.239 0.6 K=3.53△t0.235 0.6 K=1.23△t
0.246
1 K=2.07△t0.14 1 K=1.3△t
0.18
1 K=1.88△t0.的组装片数修正系数 6~10 11~20 0.95 1 1.05 注:仅适用各种柱型,长翼和圆翼型不修正.
8 1.32 1.16 1.03 1.35 1.4 4.42
28 7 6.6 5.7 6 8 38.2
0.4 K=1.743△t0.28 0.5 K=2.426△t 0.5 K=2.503△t 0.5 K2.02△t
0.286 0.293
5.59 7.99 8.49 7.13 6.25 7.87 5.81 5.08 4.65
0.3069 2
备注
8.94 钢板厚1.5mm,表面涂调合漆 6.76 钢板厚1.5mm,表面涂调合漆 9.4 钢板厚1.5mm,表面涂调合漆 3.4 钢板厚1.5mm,表面涂调合漆 3.71 对应流量G=50kg/h时的工况 2.75 对应流量G=150kg/h时的工况 2.97 对应流量G=250kg/h时的工况
0.5 K=3.663△t0.16
0.271 0.302
0.5 K=2.237△t 0.5
k 钢制散热器规格及散热系数,w/m2 ·c ° 型号 钢制柱式散热器600*120 钢制板式散热器600*1000 钢制扁和散热器 单板520*1000 单板带对流片624*1000 闭式钢串片散热器 150*80 240*100 500*90 每片散热量/m 每片水容量L 每片质量/kg 工作压力/MPa 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热水热媒△t=64.5° c时k 0.15 2.75 1.151 5.55 3.15 5.72 7.44 1 4.6 4.71 5.49 1.05 1.47 2.5 2.2 18.4 15.1 27.4 10.5 17.4 30.5 0.8 K=2.489△t

暖气片流量计算方法

暖气片流量计算方法

暖气片流量计算方法暖气片流量是指暖气系统中通过暖气片的水流量,它是决定暖气片散热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确计算暖气片流量对于保证暖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舒适的室内温度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暖气片流量计算方法。

暖气片流量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测量暖气片的尺寸首先需要测量暖气片的尺寸,包括暖气片的长度、高度和宽度。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直接测量或查找暖气片产品规格手册来获得。

第二步:计算暖气片的表面积根据测量得到的暖气片尺寸,可以计算出暖气片的表面积。

一般情况下,暖气片的表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表面积 = 长度× 高度× 2 + 宽度× 高度× 2第三步:确定暖气片的设计温差设计温差是指暖气片的进水温度与回水温度之间的温差。

不同的房间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设计温差要求,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室内舒适温度要求来确定。

第四步:计算暖气片的散热功率暖气片的散热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暖气片释放的热量。

根据暖气片的表面积和设计温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散热功率 = 表面积× 温差× 热传导系数其中,热传导系数是暖气片的物理特性参数,一般可以从暖气片的产品规格手册中获得。

第五步:确定暖气系统的总流量根据暖气片的散热功率和设计温差,可以计算出暖气系统的总散热功率。

然后根据暖气系统的设计温差,可以确定暖气系统的总流量。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总流量 = 总散热功率 / (设计温差× 热容)其中,热容是水的热容量,一般可以取4.18 kJ/(kg·K)。

第六步:计算每个暖气片的流量根据暖气系统的总流量和暖气片的表面积,可以计算出每个暖气片的流量。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每个暖气片的流量 = 总流量× (暖气片表面积 / 所有暖气片的总表面积)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计算出每个暖气片的流量,从而确保暖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室内的舒适温度。

供暖热耗量的估算公式

供暖热耗量的估算公式

供暖热耗量的估算公式
供暖热耗量的估算可以使用热负荷计算公式来进行。

一般而言,热负荷是指建筑物或特定空间需要供暖的能量量,其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估算:
热负荷= 建筑物的散热量+ 人员、设备、照明等的热负荷+ 空气变化热负荷+ 其他附加热负荷
这些要素的计算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但总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物的散热量:建筑物的散热量是指在保持室内温度的情况下,建筑物因传导、
对流和辐射等方式失去的热量。

这个部分的计算通常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尺寸、材料、隔热性能、窗户和门等因素。

2.人员、设备、照明等的热负荷:人员在室内活动、设备的运行以及照明等都会产生
热量。

这部分的计算通常基于人数、设备功率和照明的能耗等因素。

3.空气变化热负荷:这指的是因为室内外温度差异而进行通风换气引起的热量损失。

它的计算涉及到室内空气变化的频率、通风量和室内外温度差等因素。

4.其他附加热负荷:包括特殊需求下的附加热负荷,比如厨房、暖气设备的额外热量
需求等。

需要指出的是,计算热负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因素和变量。

最准确的方法是由专业的供暖、通风和空调(HVAC)工程师进行详细的热负荷计算,考虑到建筑物的具体特征和需求,使用专业的软件工具和标准公式来进行估算。

暖气散热量计算方法

暖气散热量计算方法
S=π×D×1.5D×K×N
图三
式中D——直径;
K——1.05;
N——法兰个数。
(5)设备和管道法兰翻边防腐蚀工程量计算式:(图四)
图4
S=π×(D+A)×A
式中D——直径;
A——法兰翻边宽。
(6)带封头的设备防腐(或刷油)工程量计算式:(图五)
图五
S=L×π×D+(D[]22)×π×1.5×N
式中N——封头个数;
总结一句,也就是说正常集中供暖,房间阳面,可按每平米80W散热量计算,要是阴面则需要按105W来计算.要是一楼、顶楼、端头户(也就是把边),则还需要加大散热量,独立供暖、别墅则阳面最少要按105W的散热量来计算,设计的以上因素还是要按比例加大。这才能达到国家标准温度。
第十一册 刷油、防腐蚀、绝热工程
采暖地点1 2 3 4 5 6
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
居民住宅80 105 122 159 114 137 139 168 213 257 166 200
3、独立供暖楼房:按集中供暖状态热指标X110%
4、独立别墅:按集中供暖状态热指标X130%
5、联体别墅:按集中供暖状态热指标X120%
6、平房:按集中供暖状态热指标X150%:
2、集中供暖楼房常规状态单位面积热指标:
常规状态指进水温度80度,回水温度60度、室温18度(结合北京实际供暖情况)
单位面积热指标:
无保温层
采暖地点1 2 3 4 5 6
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
居民住宅105 126 153 183 166 199 158 191 228 272 175 195
有保温层
首先,我们要了解,暖气片的购买单位是组,它是由多少片暖气片组成的,大多数暖气片厂家都可以定制。其次了解暖气片的高度,市面上常见的一般有670mm、1500mm、1800mm三种,不同高度的暖气片散热量也不一样,高度越高散热量越大。

暖气片的散热量计算方法详解

暖气片的散热量计算方法详解

暖气片的散热量计算方法详解暖气片是一种常见的供暖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将热能传递给室内空气,提供舒适的温暖环境。

那么,如何计算暖气片的散热量呢?本文将详细介绍暖气片的散热量计算方法。

暖气片的散热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暖气片释放的热能,通常以瓦(W)为单位。

计算散热量的方法主要涉及暖气片的尺寸、材质、工作温度等因素。

我们需要了解暖气片的尺寸。

暖气片的尺寸包括长度、宽度和高度。

这些尺寸可以通过实际测量或者产品说明书中查找。

尺寸的大小直接影响暖气片的散热面积,散热面积越大,散热量也越大。

暖气片的材质也是影响散热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常见的暖气片材质有铸铁、钢铁、铝合金等。

不同材质的暖气片导热性能不同,散热效果也会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铝合金暖气片的散热效果较好,散热量较大。

暖气片的工作温度也会影响散热量的计算。

一般来说,暖气片的工作温度由供暖系统决定,通常在60摄氏度左右。

在计算散热量时,需要确定暖气片的工作温度,并结合热传导理论进行计算。

具体计算散热量的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散热量 = 散热面积× 热传导系数× 温度差其中,散热面积指的是暖气片的表面积,可以通过尺寸计算得到。

热传导系数是材料的属性,反映了热量在材料中传导的能力,不同材质具有不同的热传导系数。

温度差指的是暖气片表面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之间的差值。

在实际计算中,我们可以先计算出散热面积,然后根据材质的热传导系数和温度差进行相应的修正。

最终得到的结果即为暖气片的散热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方法仅适用于理想条件下的计算,实际情况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暖气片的布局、周围环境的温度等。

此外,不同类型的暖气片(如平板暖气片、螺旋暖气片等)的散热量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暖气片的散热量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因素的综合考虑。

通过合理计算暖气片的散热量,可以为室内供暖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舒适的温暖环境。

同时,在选择暖气片时,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尺寸和材质,以实现最佳的散热效果。

散热器的散热量计算公式

散热器的散热量计算公式

散热器的散热量计算公式散热器是一种用于降低电子设备或机械设备温度的装置。

它通过将设备产生的热量转移到周围环境中,从而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温度。

散热器的散热量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和热量传递效率。

散热器的散热量计算公式如下:Q = U * A * ΔT其中,Q表示散热器的散热量,U表示散热器的传热系数,A表示散热器的表面积,ΔT表示散热器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我们来了解一下散热器的传热系数U。

传热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传递量与温度差之间的比值。

它决定了散热器传热的效率和能力。

散热器的传热系数受到散热器材料、散热片结构和流体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散热器的表面积A也是计算散热量的重要参数。

表面积越大,散热器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热交换面积就越大,从而能够更快地将热量散发出去。

温度差ΔT是指散热器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

温度差越大,散热器的散热能力越强。

散热器的散热量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通过调整散热器材料、改进散热片结构和优化流体状态,可以提高散热器的传热系数和表面积,从而提高散热器的散热能力。

除了散热器自身的设计和性能,散热器的散热量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设备的功率和工作状态等都会对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产生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设备的功率、工作温度和环境温度等参数,计算出散热器所需的散热量。

然后,根据散热器的传热系数和表面积,选择合适的散热器型号和规格。

散热器的散热量计算公式是评估散热器散热性能的重要工具。

通过合理选择散热器和优化散热系统设计,可以有效降低设备温度,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期待散热器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提高,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散热需求。

散热量计算公式

散热量计算公式

一、标准散热量标准散热量是指供暖散热器按我国国家标准(GB/T13754—1992),在闭室小室内按规定条件所测得的散热量,单位是瓦(W)。

而它所规定条件是热媒为热水,进水温度95摄氏度,出水温度是70摄氏度,平均温度为(95+70)/2=82.5摄氏度,室温18摄氏度,计算温差△T=82.5摄氏度—18摄氏度=64。

5摄氏度,这是散热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散热器厂家在出厂或售货时所标的散热量一般都是指标准散热量。

那么现在我就要给大家讲解第二个问题,我想也是很多厂商和经销商存在疑问的地方。

二、工程上采用的散热量与标准散热量的区别标准散热量是指进水温度95摄氏度,出水温度是70摄氏度,室内温度是18摄氏度,即温差△T=64。

5摄氏度时的散热量。

而工程选用时的散热量是按工程提供的热媒条件来计算的散热量,现在一般工程条件为供水80摄氏度,回水60摄氏度,室内温度为20摄氏度,因此散热器△T=(80摄氏度+60摄氏度)÷2—20摄氏度=50摄氏度的散热量为工程上实际散热量.因此,在对工程热工计算中必须按照工程上的散热量来进行计算。

在解释完上面的术语以后,下面我介绍一下采暖散热器的欧洲标准(EN442).欧洲标准(EN442)是由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技术委员会CEN所编制.按照CEN内部条例,以下国家必须执行此标准,这些国家是:澳大利亚、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典、英国等18个国家。

而欧洲标准(EN442)的标准散热量与我国标准散热量是不同的,欧洲标准所确定的标准工况为:进水温度80摄氏度,出水温度65摄氏度,室内温度20摄氏度,所对应的计算温差△T=50摄氏度。

欧洲标准散热量是在温差△T=50摄氏度的散热量。

那么怎么计算散热器在不同温差下的散热量呢?散热量是散热器的一项重要技术参数,每一个散热器出厂时都标有标准散热量(即△T=64.5摄氏度时的散热量)。

但是工程所提供的热媒条件不同,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工程所提供的热媒条件,如进水温度,出水温度和室内温度,来计算出温差△T,然后计算各种温差下的散热量。

散热器面积计算公式

散热器面积计算公式

散热器面积计算公式
对散热器来说,散热量用公式表示为Q=K。

F。

△T,其中Q代表散热量,K代表传热系数,F代表散热面积,△T是指标准传热温度。

标准传热温度值是64.5,根据国家标准工况得出:Tin(进水温度)=95℃,Tout(出水温度)=70℃,Tromm(室温)=18℃,温差△t=1/2(Tin+Tout)-Troom=64.5℃。

散热器的散热量与传热系数、散热面积成正比例关系,在△T 一定时,散热面积F值大,传热系数K越大,那么散热量便越大。

一般在散热器表面上会有标签,上面标明了每片散热器的散热量W。

要达到供暖的效果,实际上是让散热器散热量与房屋所需热量相匹配。

居室面积*每平方米热量=居室所需热量,为避免暖气热量不够,一般在房屋所需热量的基础上再适当加上20-50%,最终数值将是该房屋的所需热量。

接下来根据散热器每片的散热量,可以直接推算出所需的散热器片数。

以上是对散热量散热面积的计算,但是影响散热的,不只是暖气片的数量,还有很多因素。

暖气片十大品牌金旗舰在这里提醒,影响散热的因素的还和家庭所在地,房屋的朝向有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 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首先,我们要了解,暖气片的购买单位是组,它是由多少片暖气片组成的,大多数暖气片厂 家都可以定制。

其次了解暖气片的高度,市面上常见的一般有 670mm、1500mm、1800mm 三种,不同高度的暖气片散热量也不一样,高度越高散热量越大。

暖气片片数需要根据房间面积来计算的。

首先选择一款性价比最高的暖气片,记住它每片的 散热量,用这个【散热量】除以 100 就得到【每平米需要的片数】,然后用【房间面积】 除以【每平米需要的片数】,就得到这个房间需要的【总片数】。

举个例子:小编客厅面积 为 20 平米,选中鲁本斯塞尚大水道 1800 高的暖气片,每片的散热量是 260W,算法是: 用散热量 260W 除以 100 等于 2.6(每平米需要的片数),(房间面积)20 除以 2.6 等于 7.7,所以 20 平房间需要 8 片一组的暖气片。

最后,建议房屋密封性不好的买家在此算法的基础上多买一到两片,这样能达到更好的采暖 效果。

1)影响散热量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散热器本身的特点,如它的材料、形状、壁厚、焊接质量 和表面处理等;二是它的使用条件,也就是外界条件,如流过散热器的热媒种类、温度、流量,进出水的 方式,房间里的空气温度和流速,四周墙面的颜色和温度,散热器的安装方式,组装片数等。

因此,不仅 不同的散热器散热性能不同,而且同一片或同一组散热器在不同外界条件下的散热性能也不相同。

散热器的散热量可用下式表示: Qs=KsFs(tp-tn)式中 Qs——散热器的散热量(W); Ks——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m2•℃)]; Fs——散热器的散热面积(m2); tp——散热器内热媒的平均温度(℃); tn——散热器所在室内的空气温度(℃)。

由式中可见,温差 tp-tn 越大,散热量也越大。

如果它们成直线关系变化,则 Ks 就应该是常数。

但是,事 实上散热量的增大倍数要高于温差的增长倍数。

Ks 值并不能直接测得,即便有了 Qs、tp、tn 的数值之后,Ks 还和散热器的面积 Fs 有关。

准确测量 Fs 是 十分困难的,而 Fs 的取值又影响到 Ks 值的大小。

同一组散热器,采用的 Fs 越大,Ks 就越小;Fs 越小, Ks 就越大。

由于 Ks 值不能单独用来评价散热器的优劣,可见公式 Qs=KsFs(tp-tn)用来表达散热器的热工 特性也不完全适宜。

国际标准规定,在评价散热器时,只给出散热量,而不再给出 Ks 值。

(2)由于采暖系统的热媒和管道布置方式的不同,散热器的计算选择也不相同,我们通过例题来进行分析。

【例】单管系统温降计算及散热器选择: 已知:供水温度为 95℃,回水温度为 70℃,各层热负荷如图 18 59 所示,房间设计温度为 18℃,计算 选择各层散热器。

图 18 59 【解】(1)计算立管的总热负荷Q=6550kcal/h (2)计算立管的用水量 G=655095-70kg/h=262kg/h (3)计算立管上各段的温度 t1=95℃ t2=(95-1500262)℃=(95-5 73)℃=89 27℃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 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t3=(89 27-1250262)℃=(89 5-4 77)℃=84 5℃ t4=(84 5-1250262)℃=(84 5-4 77)℃=79 73℃ t5=(79 73-1250262)℃=(79 73-4 77)℃=74 96℃ t6=(74 76-1300262)℃=(74 96-4 96)℃=70 0℃ (4)计算各层散热器的平均温度 tpj;及散热器平均温度 tpj;与室内温度 tn 的温度差 Δt 散热器平均温度 tpj=t1+t22 散热器与室内的温差 Δt=tpj-tn tpj1=95+89 272℃=92 14℃ Δt1=(92 14-18)℃=74 14℃ tpj2=89 27+84 52℃=86 89℃ Δt2=(86 89-18)℃=68 89℃ tpj3=84 27+79 732℃=82 12℃ Δt3=(82 12-18)℃=64 12℃ tpj4=79 73+74 962℃=77 35℃ Δt3=(77 35-18)℃=59 35℃ tpj5=74 96+702℃=72 48℃ Δt5=(72 48-18)℃=54 48℃ 计算到此,若不考虑对散热器的散热量进行修正,则可根据各层房间的热负荷 Q 及各层的 Δt,直接查选合 适的散热器(由于目前各散热器的产品说明书 Q 的单位还采用 kcal/h,为便于选择,本例题 Q 的单位也采 用了 kcal/h)。

计算散热器面积(m2),按公式: F=QK(tpj-tn)β1β2β3式中 F——散热器表面积(m2); Q——散热器的散热量(kcal/h); tpj——散热器热媒平均温度(℃); tn——室内供暖计算温度(℃); β1——散热器的片数修正系数(指柱型),6 片以下为 0 95,6~10 片为 1;11~20 片为 1 05,20 片为 1 10; β2——管道冷却系数,明装为 1;暗装为 1 03~1 05; β3——安装形式修正系数,明装或半明半暗安装为 1,其他形式为 1 1~1 2 之间; K——散热器传热系数(kcal/m2•℃•h),见表 18 40。

表 18 40 散热器的传热系数 K 值散热器名称散热面积/m2 热水 Δt=tpj-tn7080 蒸汽(表压力)0 30 71 0 以上 四柱(813)0 286 46 837 257 78 048 448 879 19 75 五柱(760)0 315 215 626 036 446 857 267 858 158 64 五柱(813)0 356 216 586 947 317 667 978 48 659 24 二柱(584)0 255 866 206 556 907 257 618 568 809 42 M-1320 245 956 276 566 907 27 508 358 559 18 M-1500 2655 255 856 176 506 87 148 168 329 00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 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翼形(60 大)1 174 524 975 425 876 326 766 907 037 60 翼形(60 小)0 804 374 775 175 575 976 336 907 037 60 翼形(38 大)1 154 995 305 615 936 246 507 257 457 98 圆翼形管单排 1 804 54 5555666 70 圆翼形管双排 1 80444 254 54 5555 60 圆翼形管三排 1 803 53 54444 54 55 00 光排管单排 9 59 51010 3 4 D40~100 多排 888 2 4计算散热器面积,选择散热器片数。

以四柱为例: F1=15008 20×74 14m2=1500608m2=2 47m22 470 28 片=9 片 F2=12508 0×68 89m2=1250551m2=2 27m22 270 28 片=8 片 F3=12507 84×64 12m2=1250503m2=2 49m22 490 28 片=9 片 F4=12507 67×59 35m2=1250455m2=2 75m22 750 28 片=10 片 F5=13007 45×54 48m2=1300406m2=3 20m23 200 28 片=12 片 对于双管供暖系统,因为各层散热器的进出水温度一样,则散热器的平均温度与室内温度差 Δt 各层也都一 样,所以计算选择散热器比较简单,不再举例。

在选择散热器时,很少有散热器的散热量 Qs 正好等于房间热负荷 Q 的,一般可根据情况适当取舍。

比如 上分式系统容易产生上热下冷的现象,可以考虑上层散热器的散热量稍小一些,下层散热量可稍多一些。

但是,散热量的增减不宜超过设计热负荷的±5%~±10%。

如一种散热器其各种长度都不能满足在此范围以 内,应考虑使用散热量适宜的一另一种散热器。

(责任编辑:栋梁)暖气散热量计算标准 (内部资料)选择暖气的两个原则 选择暖气按标称散热量计算: 关于散热器置换的计算办法: 一、 户型位置分类: 1、 中间层中间户 2、顶层中间户 3、底层中间户 4、中间层端头户 5、顶层端头户 6、底 层端头户。

二、 按散热器标称散热量计算的单位面积热指标: 居民住宅单位面积热指标 1、 按使用面积计算:计算面积应包括过道、阳台、房间等。

2、 集中供暖楼房常规状态单位面积热指标: 常规状态指进水温度 80 度,回水温度 60 度、室温 18 度(结合北京实际供暖情况) 单位面积热指标: 无保温层 采暖地点 1 2 3 4 5 6 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 居民住宅 105 126 153 183 166 199 158 191 228 272 175 195 有保温层 采暖地点 1 2 3 4 5 6 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 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居民住宅 80 105 122 159 114 137 139 168 213 257 166 200 3、 独立供暖楼房:按集中供暖状态热指标 X110% 4、 独立别墅:按集中供暖状态热指标 X130% 5、 联体别墅:按集中供暖状态热指标 X120% 6、 平房:按集中供暖状态热指标 X150%: 7、 对温度要求高的楼房:按集中供暖状态热指标 X130%选择暖气最好“宁大勿小”,因为新型散热器,基本都是一次成型,焊接使用后,要是暖气不 暖和,就单独加不了片了。

只有整组换掉,损失比较大。

因为水温是一定的,你控制不了。

要是选择过大,热了了可以适当的调小阀门或开窗散气。

但也不要过大,否则物业不允许, 允许超大范围在标准散热量的 20%—30%之间。

不要选择加大单片散热量而片数少,显的便宜,冬天肯定不暖和。

.暖气是三分质量,七分安装:百分之八十的漏水事故是因为安装不专业和使用劣质管件造成 的,所以安装一定选择专业和好的管材。

暖气质量也并不是说无所谓,质量的好坏不是靠谁 说出来的,是必须经过供暖市场的考验的,我自己认为一个暖气品牌至少经过三年以上的考 验才可相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