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水准测量手薄及计算成果表汇总

二等水准测量手薄及计算成果表汇总
二等水准测量手薄及计算成果表汇总

二等水准测量手簿

观测日期:_2016_ 年_3_ 月日

二等水准测量手簿

观测日期:_2016_ 年_3_ 月日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二等水准测量手簿

观测日期:_2016_ 年_3_ 月日

2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二等水准测量手簿

观测日期:_2016_年_3_ 月日

4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2006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全国建立一、二等水准网的布设原则、施测方法和精度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一、二等水准网的布测。区域性的精密水准也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3161 光学经纬仪 GB/T10156 水准仪 GB/T16818 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 GB/T18314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CH1001 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CH1002 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CH1003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CH/T1004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CH/T2004 测量外业电子记录基本规定 CB/T2006 水准测量电子记录规定 JJG8 水准标尺检定规程 JJG414 光学经纬仪检定规程 JJG425 水准仪检定规程

JJG703 光电测距仪检定规程 JJF1118 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测地型和导航型)校准规范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结点node 水准网中至少连接三条水准测线的水准点。 3.2 水准路线levelling line 同级水准网中两相邻结点间的水准测线 3.3 区段section 水准路线中两相邻基本水准点间的水准测线 3.4 测段levelling section 两相邻水准点间的水准测线 3.5 连测connect levelling 将水准点或其他高程点包含在水准路线中的观测。 3.6 支测branch levelling 自路线中任一水准点起,至其他任何固定的观测。 3.7 接测adjioning levelling 新设水准路线中任一点连接其他水准路线上水准点的观测。 3.8 检测check levelling 检查已测高差的变化是否符合规定而进行的观测。

工程测量计算题

1.已知H A=358.236m, H B=63 2.410m,求h AB和h BA 分析:h AB指B点相对于A点高差,即B点比A点高多少(用减法),h BA亦然。 解:h AB=H B-H A=632.410-358.236=274.174m h BA=H A-H B=358.236-632.410=-274.174m 2.设A点高程为101.352m,当后视读数为1.154m,前视读数为1.328m时,问高差是多少,待测点B的高程是多少?试绘图示意。 分析:高差为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B点高程可用仪高法或高差法,高差已求,故用后者。 解:h AB=1.154-1.328=-0.174m H B=H A+h AB=101.352-0.174=101.178m 3.已知H A=417.502m,a=1.384m,前视B1,B2,B3各点的读数分别为:b1=1.468m,b2=0.974m,b3=1.384m,试用仪高法计算出B1,B2,B3点高程。 分析:仪高法先求视线高程,再按分别减去各前视读数,求得高程。 解:i=H A+a=417.502+1.384=418.886m H B1=i-b1=418.886-1.468=417.418m H B2=i-b2=418.886-0.974=417.912m H B3=i-b3=418.886-1.384=417.502m 5.闭合水准路线计算。

f h=57mm<f h容=±12=±90mm f h=50mm<f h容=±40=±89mm

f h=20mm<f h容=±40=±99mm 8.一支水准路线AB。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为75.523m,往、返测站平均值为15站。往测高差为-1.234m,返测高差为+1.238m,试求B点的高程。 解:高差闭合差: 高差容许闭合: ; 改正后高差: B点高程: 测 点距离(km)实测高差(m)改正数(m m)改正后高差(m)高程(m) BM7 130 0.533 -30.530 47.040 A 47.570 200 -0.166 -4-0.170 B 47.400 490 0.193 -100.183 C 47.583 370 0.234 -70.227 D 47.810 410 1.028 -8 1.020 BM8 48.830 Σ1600 1.822-32 1.790 测站目标竖盘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 °′″ 一测回角 °′″ O A 左 90 01 06 89 59 48 89 59 57 B 180 00 54 A 右 270 00 54 90 00 06 B 0 01 00 分析:差值为负,加360°。半测回较差不超过40″。 11.完成以下水平角计算表格

四等水准测量

四等水准测量实习指导书 一、测量实习的一般规定 (1)实习前,必须阅读《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教材的有关章节及《水准测量实习指导书》的相应实验项目内容。测量过程中,必须携带《四等水准测量实习指导书》,便于参照实习内容、记录有关数据和计算。 (2)实习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各小组具体工作。实习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应在指定的实习场地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地点。实习应听从教师的指导,严格按照实习要求,认真、按时、独立地完成任务。 (3)测量记录应该用正楷书写文字及数字,不可潦草,并在规定表栏中填写。记录应用2H或3H铅笔。 (4)记录者听取观测者报出数据后,应向观测者回报所记录的数据,以免记错。 (5)记录数字若发现有错误,不得涂改,也不得用橡皮擦拭,而应该用细横线划去错误数字,在原数字上方写出正确数字,并在备注栏内说明原因。 (6)若整站观测成果不合格(观测误差超限),则用斜细线划去该栏记录数字,并在备注栏内说明原因。 (7)根据观测结果,应现场进行必要的计算,并进行相应的成果检验,以决定观测成果是否合格、是否需要进行重测(返工)。 (8)实习结束时,应把观测记录和实验报告交指导教师审阅。经教师认可后,方可收拾仪器和工具,作必要的清洁工作,向实验室归还仪器和工具,结束实习。 二、测量资料的记录要求 测量资料的记录是测量成果的原始数据,十分重要。为保证测量原始数据的绝对可靠,实习时即应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记录的要求如下: (1)实习记录应和正式作业一样必须直接填写在规定的表格上,不得转抄,更不得用零散纸张记录,再行转抄。 (2)所有记录与计算均用绘图铅笔(2H或3H)记载。字体应端正清晰,字体只应稍大于格子的一半,以便留出空隙作错误的更正。 (3)凡记录表格上规定应填写之项目不得空白。 (4)禁止擦拭、涂改与挖补,发现错误应在错误处用横线划去。淘汰某整个部分时可用斜线划去,不得使原字模糊不清。修改局部错误时,则将局部数字划去,将正确数字写在原数上方。 (5)所有记录之修改及观测结果之淘汰,必须在备注栏内注明原因。 (6)禁止连环更改,即已修改了平均数,则不准再改计算得此平均数之任何一原始读数,改正任一原始读数,则不准再改其平均数。假如两个读数均错误,则应重测重记。 (7)原始观测之尾部读数不准更改,如角度读数度、分、秒而秒读数不准涂改,应将该部分观测结果废去重测。 三、测量成果的整理、计算及计算作业要求 (1)测量成果的整理与计算应在规定的打印表格或事先画好的计算表格进行。 (2)内业计算用钢笔书写,如计算数字有错误,可以用刀刮去重写,或将错字划去另写。 (3)上交计算成果应是原始计算表格,所有计算均不许另行抄录。 (4)成果的记录、计算的小数取位要按规定执行。各等级的水准测量的记录和计算的小数位取位列表于表1。

水准测量规范

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 国家水准测量依精度不同分为一、二、三、四等。一、二等水准测量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全面基础,三、四等水准测量直接为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提供所必须的高程控制。精度低于四等的水准测量称为等外水准测量。本节阐述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的布设形式、技术要求、选点埋石、外业施测和内业计算等有关内容。 一、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 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称为水准路线。水准路线每隔一定的距离需要埋设一个固定点,称为水准点。水准测量的目的就是以已知高程点为起算点,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水准点的高程。根据已知水准点的情况和测量工作的实际需要,水准路线可以布设成以下三种形式。 (1) 附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上。 (2) 闭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一条环形路线进行水准测量,测定沿线上水准点的高程,最后又回到该水准点。 (3) 支水准路线:从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一条水准路线测定沿线上其他水准点的高程,最后不与任一已知高程点连测。为了提高成果的精度及其可靠性,规范规定支水准路线必须进行往返观测或单程双转点观测,且应限制支水准路线的长度。 (4)水准网 二、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各等水准测量对所使用的仪器类型、水准路线长度、不符值或闭合差的限差等都有相应的规定,其中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表4-27所列。 三、水准路线选线和水准标石埋设 (1)收集资料 在确定水准路线布设形式之前,首先要收集已有的水准测量资料,包括水准路线图、水准点“点之记”、成果表、技术总结等。而且还应到实地调查,确

工程水准测量实验报告簿.doc

工程水准测量 ( 实验报告簿 )

工程测量实验报告写法 以水准测量为准 一、实习目的: 二、实习设备: 三、实习内容: 四、实习步骤: 1.水准测量: (1)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 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设水准测量的进行方向为从 A 至 B, A 称为后视点, a 为后视读数; B 称为前视点, b 称为前视读数。如果已知A 点的高程 HA ,则 B 点的高程为: HB=HA+hab HA+a=HB+b HA=HB+a-b B 点的高程也可以通过水准仪的视线高程Hi 来计算,即 Hi=HA+a HB=Hi - b (2 )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 1 )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的点。 2)当预测高程的水准点与已知水准点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两点之间安置一次仪器九无法测出其高差。这时需要连续多次设站,进行复合水准测量。每测站高差之和即可得预测水准点到已知水准点的高差,从 而可得其高程。

3)水准测量的检核 计算检核:闭合导线的高差和等于个转点之间高差之和,又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因 此利用该式可进行计算正确性的检核。 测站检核:对每一测站上的每一读数,进行检核,用变更仪器法进行检核。变更仪器法要求变更的高 度应该大于10cm ,两次高差之差不应超过规定的容许值,即6mm 。 闭合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测:理论上各测段高差之和应等于零,实际上上不会,存在高差闭合差,其不 应该大于你容许值,即,若高差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4)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检查水准测量手簿;填写已知和观测数据;计算高差闭合差及其限差;最终结果见附表。 五、实验表格: 实验报告 程名称:工程量目:普通水准量( 2)成???? 指教????? ??? ..院(直属系)??? .. 学生??? . 学号 ???? .. ..........年?.月?..日 普通水准测量手薄 点后前高差改正后高点站号数数(米)高差程号(米)(+-((米) 米)米)

水准测量成果书报告

新建贵阳枢纽西南环站前一标 水准控制测量成果书 编号: 版本号: 修改状态: 编制: 复核: 审核: 有效状态: 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3月5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水准测量人员安排 四、水准测量仪器 五、水准点标注 六、水准测量方法及要求 七、测量结论 八、附件 1、三等水准测量高程计算表; 2、高程点的平面布置图 3、天宝DINI03仪器校准证书。 中国中铁四局贵阳枢纽西南环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位于贵阳市境内,新建正线里程D1K0+950 ~D4K4+700 ,北起龙洞堡片区的小碧线路所,南至小碧乡马寨村,先后跨鱼梁河,贵新高速,客车外绕 线,贵都高速,线路长 3.838km ;另马寨联络左、右线里程LZD1K0+000 ~LZD1K1+707.55 、LYDK0+000 ~LYDK1+221.91 ,线路长2.93km 。 二、编制依据 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 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91 ; 3.有关铁路工程测量的参考资料。 三、水准测量人员安排 姓名技术职称测量分工 工程师复核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技术员 四、水准测量仪器 水准点高程测量使用天宝DINI03 型仪器,水准尺采用2m 因瓦尺;参加本次复测的水准仪使用前均送有效仪器检定单位进行了检定,并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 限内。 作业前对水准仪的水准器、水准管轴、十字丝及水准标尺等均进行了检校, 并在每次架设过程中均进行检查,其状态良好。 作业中,水准仪安置严格精平,因瓦尺均保持气泡居中。 使用的仪器设备 使用仪器规格型号仪器级别送检情况自检情况水准仪天宝DINI03 S05 合格合格 五、水准点标注 根据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有限公司所交的《水准点表》上水准点及施 工调查资料,我部于2014 年2 月22 日至3 月2 日对管段内加密的水准点进行了测量,以满足水准贯通复测及现场施工需要。加密水准点均匀分布于路线两侧, 部分水准点与导线点共用,均采用混凝土钢筋桩标注。 六、水准测量方法及要求

三、四等水准测量手薄

§2.6实训项目5:四等水准测量综合训练 一、实训目的 1、熟练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和检核的方法; 2、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闭合差调整及求出待定点高程; 3、独立进行连续的四等水准测量; 4、独立完成一条单一水准路线的观测记录、计算; 5、独立完成合格的单一水准路线观测成果。 二、实训内容 1、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计算的快速算法; 2、进一步规范四等水准测量的测量方法; 3、提高水准测量成果的方法和措施。 三、实训仪器及工具 每4~5人为一个实训小组,每组领用水准仪一台,水准尺2根,尺垫2个。自备铅笔、小刀、测距手簿。 四、实训步骤及要点 1、背离已知点方向为前进方向,在每两点之间设置偶数站,前、后距离大约相等,其距离不超过50米; 2、每一测站的操作程序是“后—前—前—后”,详细步骤见“实训情景3: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记录”,记入表1中并立即对该站进行各项差检核的计算(每站各项限差的计算内容详见“实训情景4:四等水准测量的计算和限差检核”)和高差中数的计算; 3、迁下一测站,继续上述操作程序,直到最后回到A 点(或另一个已知水准点); 4、根据已知点高程及各测站高差,计算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并检查高差闭合差是否超限,其限差公式为: ) (20mm L h f ±=容 或(mm) n 8容 h f ±= 式中:n ——测站数 L ——水准路线的长度,以km 为单位。 5、若高差闭合差在容许范围内,则对高差闭合差进行调整,计算待定点的高程。 五、注意事项 1、在每次读数之前,要消除视差。 2、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严格居中(自动安平水准仪没有此项)。

3、必须在每一测站的各项限差达到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迁移测站。 4、在已知点和待定点上不能放置尺垫,但转点必须用尺垫,在仪器迁站时,前视点的尺垫不能移动。 六、上交资料 实训结束时,每组必须完成一份合格的实训报告五。

二等水准测量方法与步骤1

二等水准测量方法与步骤 (1)从实验场地的某一水淮点出发,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或从一个水准点出发至另一水淮点,选定一条附合水准路线。路线长度为2000-3000m。 (2) 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量距使其相等,其观测次序如下:往测奇数站的观测程序:后前前后;往测偶数站的观测程序: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的观测程序:前后后前;返测偶数站的观测程序:后前前后;(3)手薄记录和计算见表“二等水准测量记录”中按表头的次序次序(1)-(8)、(9)一(10)为计算结果:后视距离(9)=100×((1)-(2)) 前视距离(10)=100×((5)-(6))视距之差(11)=(9)-(10) 视距累计差(12)=上站(12)十本站(11)基辅分划差(13)=(4)+K -(7),(k=30155或60655视标尺而定) (14)=(3)+K -(8)基本分划高差(15)=(3)-(4),辅助分划高差(16)=(8)-(7)高差之差(17)=(14)-(13)=(15)-(16)平均高差(18)={(15)+(16)}/2 每站读数结束记录(1)-(8),随即进行各项计算(9)一(10),并按上表进行各项检查后,满足如下限差后,才能搬站。 (4) 依次设站,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观测,直至线路终点,计算线路的高差闭合差,按二等水准测量的规定,线路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4。 水准测量作业技术要求 注:K——测段、区段或路线长度,km;测自-______至________ 20 年月日时间始______时______分末______时______ 分成像_____________ 温度____________云量______________ 风向风速_____________ 天气____________

四等水准测量手薄

仪器:年月日观测者:记录者: 测站编号立尺 点号 后尺 上丝 前尺 上丝 方向及 尺号 水准尺读数(m) K+黑-红 (mm) 平均高差 (m) 备注下丝下丝 黑面红面 K1= K2= 后视距前视距 视距差d(m) Σd (m) (1)(4)后(3)(8)(14) (18)(2)(5)前(6)(7)(13) (9)(10)后-前(15)(16)(17) (11)(12) 1 1798 159 2 1922 6605 4 222.5 2048 1805 1697 6485 -1 250 213 225 120 5 37 37 2 5597 2008 94 3 5730 0 -1108 5861 2293 2051 6738 0 264 285 -1108 -1008 0 -21 16 3 540 2421 735 5421 +1 -1911 931 2872 2648 7430 +5 391 451 -1913 -2009 -4 -60 44 4 6551 608 5 1933 6725 -5 351 6899 6267 1581 6275 -7 348 182 352 450 2 166 210 5 1315 6218 1570 6255 2 -118 1826 6737 1685 6476 -4 511 519 -115 -221 6 -8 202 6 6318 6378 1435 6222 0 -566 6929 7003 2000 6689 -2 611 625 -565 -467 2 -14 188 7 1735 6163 1989 6672 4 385 2241 6611 1602 6389 0 506 448 387 283 4 58 246 计算校核Σ(9)= Σ[(3)+(8)]= -Σ(10)= -Σ[(6)+(7)]= Σ[(15)+(16)]Σ(18)= 2Σ(18)= 总视距=Σ(9)+Σ(10)= 第六组四等水准测量手簿

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面高程控制测量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一般规定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程测量应采用统一的高程系统,并应与现有城市高程系统相一致。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程控制网为水准网,应分两个等级布设:一等水准网是与城市二等水准网精度一致的水准网,二等水准网是加密的水准网。现有城市一、二等水准点间距小于4km时,应一次布设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二等水准网。 水准网应沿线路附近线路布设成附合线路、闭合线路或节点网。二等水准点间距平均800m,联测城市一、二等水准点的总数不应少于3个,宜均匀分布。 水准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水准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2 采用数字水准仪测量的技术要求与同等级的光学水准仪测量技术要求相同。 水准点应选在施工影响的变形区域以外稳固、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的地方,宜每隔3km埋设1个深桩或基岩水准点。车站、竖井及车辆段附近水准点布设 数量不应少于2个。 当水准路线跨越江、河、湖、塘且视线长度小于100m时,可采用一般水准测 量方法进行观测;视线长度大于100m时,应进行跨河水准测量。跨河水准测量可采用光学测微法、倾斜螺旋法、经纬仪倾角法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等,其 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的相关 规定。 水准点标石和标志应按本规范附录B中的图、图、图和图的形式和规格埋设适宜的水准标石。水准点也可以利用精密导线点标石,墙上水准点应选在稳固的 永久性建筑上。

水准点标石埋设结束后,应绘制点之记,并办理水准点委托保管书。 对已建成的水准网应定期进行复测,第一次复测应在开工前进行,之后应一年复测一次,且应根据点位稳定情况适当调整复测频次。复测精度不应低于原测 精度,高程较差不应大于√2倍高程中误差。当水准点标石被破坏时,应重新埋设,复测时统一观测。 水准网测量 作业前,应对所使用的水准测量仪器和标尺进行常规检查与校正。水准仪i角检查与校正。水准仪i角检查,在作业第一周内应每天一次,稳定后可半月一次。一等水准测量仪器i角应小于或等于20“。 一等及二等水准网测量的观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往测奇数站上:后—前—前—后 偶数站上:前—后—后—前 2反测奇数站上:前—后—后—前 偶数站上:后—前—前—后 3 使用数字水准仪,应将有关参数、限差预先输入并选择自动观测模式,水准路线应避开强电磁场的干扰。 4 一等水准每一测段的往测和返测,宜分别在上午、下午进行,也可以 夜间观测。 5 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水准尺必须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 4..2. 3 水准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度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水准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度的要求(m) 表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限差(mm)

(参考)测量实习指导书及记录手簿

广州大学 实习报告 项目名称:广州大学计算机楼地形图测量 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组号: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实习地点:校内 实习时间:20 15 年06月08 日—20 15年06月19 日

目录 1、实习指导书 2、实习概况 3、仪器检查记录 4、水准测量外业测量手簿; 5、水准路线示意图; 6、导线测量外业测量手簿; 7、导线布置示意图; 8、测设报告及外业记录手簿; 9、实习报告 10、实习报告 11、实习报告 12、实习报告 13、实习报告

14、实习报告 测量实习指导书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 测量学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兼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学习者不但要掌握基本理论,还要掌握基本技能,两者缺一不可。通过课堂教学,对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有一定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利用两周时间集中学习和强化基本技能,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测量实习是各项课堂实验的综合应用,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理论的必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但能够了解基本测绘工作的全过程,系统地掌握测量仪器操作、施测计算、地形图绘制等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专门测绘工作或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基础,还能在业务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在实习中要求具有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踏实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献身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希望每位同学要珍惜机会,重视本次实习,脚踏实地,按质按量完成本指导书中规定的实习任务。 二、实习任务 1、测量指定范围内1:500比例尺的地形图; 2、完成设计建筑物的实地测设; 三、实习内容 1、对所用的仪器进行检查和检验;

2、在实习区内布设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3、地形图测量、建筑物主要轴线的测设。 四、平面控制网测量要求 1、坐标系统:校内独立坐标系 2、根据实习区内(或附近)的已知点,在实习区内按闭 合导线或附合导线的形式布设首级控制网,首级控制 网的等级为图根控制; 3、导线测量要求 (1) 角度测量: 用DJ6型经纬仪测量1测回,对中误差应小于1mm,一测回观测过程中,水准管气泡的偏离值不得超过1格,角 度半测回互差应不大于40"。 角度(或方位角)闭合差限差:60"n (2) 距离测量 用钢尺或全站仪测量。用钢尺测量时,每条边均应往返测量各1次,往返测互差应小于1/3000;用全站仪测量时, 应往测或返测2次,两次互差应小3mm。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1/2000. 五、高程控制网测量要求 1、高程系统:校内独立高程系 2、高程测量:根据实习区内(或附近)的已知点,布设 一条图根闭合水准或附合水准作为首级控制网,水准 用DS3型水准仪测量,高差闭合差限差为12n(mm)。 六、碎部测图 碎部测图采用经纬仪测绘法, 困难地区可角度交会、距离交会或

三、四等水准测量顺序

三、四等水准测量 控制测量除了要完成平面控制测量外,还要进行高程控制测量。小区域地形测图或施工测量中,多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为高程控制测量的首级控制。 一、三、四等水准测量(leveling)的技术要求 1、高程系统:三、 2一般布设成闭合环 3能长久保存标志和便 5km,山岭重丘区可根 4、三、四等及五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和技术要求列于表中。 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 三、四等水准测量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望远镜成像清晰及稳定的情况下进行。一般采用一对双面尺。

1、三等水准一个测站的观测步骤:(后-前-前-后;黑-黑-红-红) (1)照准后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1)、(2)、(3)。 (2)照准前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 并记为(4)、(5)、(6)。 (3) ( 黑一黑一红一红)”, 对于 红一黑一红) 2 ①视距的计算与检核 后视距 (9)=[(1)—(2)]X100m 前视距 (10)=[(4)—(5)]Xl00m 三等≯75m,四等≯l00m 前、后视距差 (11)=(9)—(10) 三等≯3m,四等≯5m

前、后视距差累积 (12)=本站(11)+上站(12) 三等≯6m,四等≯l0rn ②水准尺读数的检核 同一根水准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前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13)=(6) 后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 ( ③ ±0.100] 或5mm 高差的平均值(18)= [(15)+(16)±0.100]/2 在测站上,当后尺红面起点为4.687m,前尺红面起点为4.787m 时,取十0.100,反之,取—0.100。 3、每页计算校核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全国建立一、二等水准网的布设原则、施测方法和精度指标。本标准适用于国家一、二等水准网的布测。区域性的精密水准也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161光学经纬仪 GB/T10156水准仪 GB/T16818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 GB/T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50007-20RR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CH1001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CH1002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CH1003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CH/T1004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CH/T20RR测量外业电子记录基本规定 CB/T20RR水准测量电子记录规定 JJG8水准标尺检定规程 JJG414光学经纬仪检定规程 JJG425水准仪检定规程 JJG703光电测距仪检定规程

JJF1118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测地型和导航型)校准规范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结点node 水准网中至少连接三条水准测线的水准点。 3.2 水准路线 levellingline 同级水准网中两相邻结点间的水准测线 3.3 区段 section 水准路线中两相邻基本水准点间的水准测线 3.4 测段 levellingsection 两相邻水准点间的水准测线 3.5 连测 connectlevelling 将水准点或其他高程点包含在水准路线中的观测。 3.6 支测 branchlevelling 自路线中任一水准点起,至其他任何固定的观测。 3.7 接测 adjioninglevelling 新设水准路线中任一点连接其他水准路线上水准点的观测。 3.8

四等水准测量

一、测量实习的一般规定 (1)实习前,必须阅读《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教材的有关章节及《水准测量实习指导书》的相应实验项目内容。测量过程中,必须携带《四等水准测量实习指导书》,便于参照实习内容、记录有关数据和计算。 (2)实习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各小组具体工作。实习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应在指定的实习场地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地点。实习应听从教师的指导,严格按照实习要求,认真、按时、独立地完成任务。 (3)测量记录应该用正楷书写文字及数字,不可潦草,并在规定表栏中填写。记录应用2H或3H铅笔。 (4)记录者听取观测者报出数据后,应向观测者回报所记录的数据,以免记错。 (5)记录数字若发现有错误,不得涂改,也不得用橡皮擦拭,而应该用细横线划去错误数字,在原数字上方写出正确数字,并在备注栏内说明原因。 (6)若整站观测成果不合格(观测误差超限),则用斜细线划去该栏记录数字,并在备注栏内说明原因。 (7)根据观测结果,应现场进行必要的计算,并进行相应的成果检验,以决定观测成果是否合格、是否需要进行重测(返工)。 (8)实习结束时,应把观测记录和实验报告交指导教师审阅。经教师认可后,方可收拾仪器和工具,作必要的清洁工作,向实验室归还仪器和工具,结束实习。 二、测量资料的记录要求 测量资料的记录是测量成果的原始数据,十分重要。为保证测量原始数据的绝对可靠,实习时即应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记录的要求如下: (1)实习记录应和正式作业一样必须直接填写在规定的表格上,不得转抄,更不得用零散纸张记录,再行转抄。 (2)所有记录与计算均用绘图铅笔(2H或3H)记载。字体应端正清晰,字体只应稍大于格子的一半,以便留出空隙作错误的更正。 (3)凡记录表格上规定应填写之项目不得空白。 (4)禁止擦拭、涂改与挖补,发现错误应在错误处用横线划去。淘汰某整个部分时可用斜线划去,不得使原字模糊不清。修改局部错误时,则将局部数字划去,将正确数字写在原数上方。 (5)所有记录之修改及观测结果之淘汰,必须在备注栏内注明原因。 (6)禁止连环更改,即已修改了平均数,则不准再改计算得此平均数之任何一原始读数,改正任一原始读数,则不准再改其平均数。假如两个读数均错误,则应重测重记。 (7)原始观测之尾部读数不准更改,如角度读数度、分、秒而秒读数不准涂改,应将该部分观测结果废去重测。 三、测量成果的整理、计算及计算作业要求 (1)测量成果的整理与计算应在规定的打印表格或事先画好的计算表格进行。 (2)内业计算用钢笔书写,如计算数字有错误,可以用刀刮去重写,或将错字划去另写。 (3)上交计算成果应是原始计算表格,所有计算均不许另行抄录。 (4)成果的记录、计算的小数取位要按规定执行。各等级的水准测量的记录和计算的小数位取位列表于表1。 水准测量表1

一二等水准测量

精密水准测量的实施 精密水准测量一般指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在各项工程的不同建设阶段的高程控制测量中,极少进行一等水准测量,故在工程测量技术规范中,将水准测量分为二、三、四等三个等级,其精度指标与国家水准测量的相应等级一致。 下面以二等水准测量为例来说明精密水准测量的实施。 一精密水准测量作业的一般规定 在前一节中,分析了有关水准测量的各项主要误差的来源及其影响。根据各种误差的性质及其影响规律,水准规范中对精密水准测量的实施作出了各种相应的规定,目的在于尽可能消除或减弱各种误差对观测成果的影响。 ( 1 )观测前30 分钟,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观测时应用测伞遮蔽阳光;迁站时应罩以仪器罩。 ( 2 )仪器距前、后视水准标尺的距离应尽量相等,其差应小于规定的限值:二等水准测量中规定,一测站前、后视距差应小于 1.0m ,前、后视距累积差应小于3m 。这样,可以消除或削弱与距离有关的各种误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如i角误差和垂直折光等影响。 ( 3 )对气泡式水准仪,观测前应测出倾斜螺旋的置平零点,并作标记,随着气温变化,应随时调整置平零点的位置。对于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圆水准器,须严格置平。 ( 4 )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螺旋,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以避免倾斜螺旋和测微器隙动差对观测成果的影响。 ( 5 )在两相邻测站上,应按奇、偶数测站的观测程序进行观测,对于往测奇数测站按“后前前后”、偶数测站按“前后后前”的观测程序在相邻测站上交替进行。返测时,奇数测站与偶数测站的观测程序与往测时相反,即奇数测站由前视开始,偶数测站由后视开始。这样的观测程序可以消除或减弱与时间成比例均匀变化的误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如i角的变化和仪器的垂直位移等影响。 ( 6 )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时,应使其中两脚螺旋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而第三脚螺旋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 (7 )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其测站数均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水准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在水准路线上每一测段仪器测站安排成偶数,可以削减两水准标尺零点不等差等误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 (8 )每一测段的水准测量路线应进行往测和返测,这样,可以消除或减弱性质相同、正负号也相同的误差影响,如水准标尺垂直位移的误差影响。 (9 )一个测段的水准测量路线的往测和返测应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进行,如分别在上午和下午观测。 (10) 使用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的操作程序与水准器水准仪相同。观测前对圆水准器应严格检验与校正,观测时应严格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11 )水准测量的观测工作间歇时,最好能结束在固定的水准点上,否则,应选择两个坚稳可靠、光滑突出、便于放置水准标尺的固定点,作为间歇点加以标记,间歇后,应对两个间歇点的高差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符合限差要求(对于二等水准测量,规定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应≤1.Omm ),就可以从间歇点起测。若仅能选定一个固定点作为间歇点,则在间歇后应仔细检视,确认没有发生任何位移,方可由间歇点起测。 二精密水准测量观测 1. 测站观测程序 往测时,奇数测站照准水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

二等水准测量考评要求及表格

测量员 职业技能竞赛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为了正确评价参赛选手的作业过程和最终成果,特制定测量员竞赛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一、成绩结构 技能操作考核总成绩为100分,其中:仪器操作分值50分,观测时间分值35分,内业计算分值15分。外业施测根据竞赛选手对仪器操作、作业流程、作业技巧的掌握熟练程度,以及观测方法的规范性等测评项完成的质量情况,综合观测所用时间进行评分;内业计算根据计算表格填写的质量、数据取位、数据计算正确性、计算成果是否满足要求等项进行评分。 二、技能操作考核 (一)考核时间 总时间50分钟,其中操作35分钟,计算15分钟 (二)二等水准观测考核 竞赛主要对参赛选手二等水准观测的规范性、熟练程度、观测技巧等方面进行考核。技术工作组根据竞赛内容设置测评点,并为每个测评点预置一定分值。竞赛中,裁判员根据参赛选手在竞赛中对测评点完成的质量情况进行评分。 1、观测技术指标及要求如下: (1)测段、线路往返测高差不符值≤±4K mm,K为测段、线路长度,单位为km。 (2)符合路线不符值、水准路线环闭合差≤±4F mm ,F为符合路线、环线长度,单位为km。 (3)测站观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视线长度≤50m; ◆前后视距差≤1m; ◆任一测站上,前、后视距差累积≤3m; ◆视线高度≤2.80m且≥0.5m。 (4)测站观测顺序为: ◆往测时,奇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 后视→前视→前视→后视 ◆往测时,偶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 前视→后视→后视→前视 ◆返测时,标尺与往测互换一下,使用数字水准仪自带程序 (BFFB)进行观测数据采集时,奇、偶测站照准标尺顺序同往测。 (5)测站观测限差应符合: ◆同一标尺读数差≤0.5mm; ◆所测高差差≤0.7mm。 2、二等水准观测考核总分为50分,各测评点内容、分值设置及评分标准如下表: (三)二等水准内业数据处理 选手统一使用赛区竞赛委员会提供的2H铅笔进行内业数据处理。二等水准内业数据处理总分为15分。按以下技术要求、精度指标进行考核、评判: 1、计算取位应符合: (1)往(返)测距离总和/km,取位:0.01; (2)测段距离中数/km,取位:0.1; (3)各测段高差/mm,取位:0.01; (4)往返测高差不符值及允许值/mm,取位:0.01; (5) 测段高差中数/mm,取位:0.01; (6)路线往返测不符值及允许值/mm,取位:0.01;

水准测量记录手薄

项目一 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项目实施步骤及要求: 一、 仪器工具:水准仪1台、脚架1副、水准尺1把、记录板1块。 二、 实验内容及方法 1、 仪器的安置 首先安放三脚架,使架头大致水平,把三脚架的脚尖踩入土中;再从箱中取出仪器,放上架头,用连接螺旋拧紧。 2、 仪器的认识:对照课本第14-16页的DS 3型水准仪图,熟悉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3、 水准仪的使用 (1) 安置与粗略整平 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只脚螺旋,同时均匀对向(或反向)转动,使圆水准气泡向中间移动;再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拧另一只脚螺旋,是气泡移至圆水准器居中位置。若一次不能居中,重复上述步骤。(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拇指移动方向一致) (2) 瞄准水准尺 ①把望远镜对准明亮背景,调焦至无穷远,再进行目镜调焦,使十字丝最清晰; ②通过望远镜上缺口和准星初步瞄准水准尺,旋紧制动螺旋; ③转动目镜,使十字丝清晰; ④进行物镜调焦,使水准尺分划十分清晰; ⑤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一侧靠近十字丝纵丝,注意消除视差。 (3) 精确整平:转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左右符合。 (4) 读数:用十字丝中丝(横丝)读数,对于倒像望远镜的仪器,从上往下读,估读到毫米。 (5) 记录 项目二 普通水准测量 项目实施步骤及要求: 一、仪器、工具:水准仪1台,三脚架1副,水准尺1对,尺垫1对,记录板1块。 二、实验内容及方法 1、选择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安置4个测站,确定起始点、转点及水准路线的前进方向。注意仪器不能架在路中央,转点注意选在稳固的地点,并做好标记。 2、在起始点和第一个转点分别立水准尺,在距该两点大致等距离处安置仪器。 3、经过粗平、瞄准和精平后,读数。方法参照项目一。先读后视读数a 1,再读前视读数b 1,当场计算高差h 1。 4、依次推进测出h 2,h 3……。 5、根据已知点高程及各测站的观测高差,计算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并检查是否超限。进行高差闭合差调整(高差改正值h h i i i i f f V L or V n L n =- =-),然后推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三、限差 ),h f mm n ≤±为测站数;),h f mm L ≤±为路线长度(所有测站前后视距之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