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交通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高速隧道应急预案

高速隧道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络的不断完善,隧道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营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高速公路隧道突发事故,降低事故损失,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隧道内车辆、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损失;2. 提高隧道事故应急处置效率,缩短事故处理时间;3. 健全隧道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高速公路隧道发生交通事故、火灾、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高速公路隧道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具体指挥和协调;(2)救援小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救助、伤员救治等;(3)交通管制小组:负责现场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通行畅通;(4)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伤员救治和医疗救护工作;(5)信息宣传小组:负责事故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6)后勤保障小组:负责事故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设备、人员等保障工作。

五、应急处置措施1. 事故发生时,现场指挥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

2. 救援小组迅速开展现场救援工作,包括:(1)现场侦察:了解事故原因、人员伤亡情况、车辆受损情况等;(2)人员救助:对被困人员进行救助,并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3)火灾扑救:对隧道内火灾进行扑救,防止火势蔓延;(4)交通管制:对隧道内车辆进行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通行畅通。

3. 医疗救护小组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4. 信息宣传小组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5. 后勤保障小组负责事故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设备、人员等保障工作。

六、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发生后,现场指挥小组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决定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隧道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隧道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提高隧道交通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事故现场快速、有序、安全地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隧道内发生的交通事故,包括单车事故、多车事故、火灾事故等。

1.3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2)快速反应,协同作战;(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4)信息畅通,科学决策。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隧道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成立隧道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监督隧道交通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1.1 指挥部组成指挥长:由隧道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副指挥长:由隧道所属单位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交警、路政、消防、医疗、养护、救援等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

2.1.2 指挥部职责(1)统一指挥、协调隧道交通事故应急处置工作;(2)决定应急处置措施,下达应急指令;(3)监督、检查应急处置工作落实情况;(4)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2.2 专项工作组根据事故性质和应急处置需要,设立以下专项工作组:2.2.1 交通管制组负责现场交通管制,疏导交通,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2.2.2 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包括人员救助、伤员转运等。

2.2.3 消防组负责现场火灾扑救和灭火工作。

2.2.4 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伤员救治,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2.2.5 现场勘查组负责现场勘查、取证、绘图等工作。

2.2.6 清障组负责现场事故车辆、障碍物清理。

2.2.7 通信保障组负责现场通信保障,确保信息畅通。

三、应急处置流程3.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隧道所属单位报告,同时拨打110、120、119等紧急电话。

3.2 启动应急预案接到事故报告后,隧道所属单位应立即启动本预案,并报告指挥部。

3.3 交通管制交通管制组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迅速实施交通管制,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救援组根据事故情况,立即开展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救助、伤员转运等。

3.5 灭火消防组根据事故情况,迅速开展灭火工作,防止火灾蔓延。

公路隧道应急演练预案

公路隧道应急演练预案

一、预案背景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公路隧道数量逐年增加,隧道交通事故、火灾、坍塌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提高公路隧道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隧道应急处置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协同作战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2. 建立健全隧道应急处置机制,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3. 降低隧道突发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减少财产损失。

三、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公路隧道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交通事故、火灾、坍塌、中毒、环境污染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隧道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应急处置工作。

(1)指挥长:由市交通运输局主要领导担任;(2)副指挥长:由市交通运输局分管领导担任;(3)成员:市公路局、市交警支队、市消防支队、市卫生局、市环境保护局、市气象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

2. 隧道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和调度应急处置工作;(2)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伤员救治和财产损失评估;(3)交通管制组:负责隧道内、外交通管制和疏导;(4)通信保障组:负责现场通信保障和应急信息报送;(5)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调拨和供应;(6)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和医疗救护工作;(7)环境保护组:负责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和环境保护工作。

五、应急处置程序1. 信息报告(1)隧道监控人员发现险情后,立即向隧道应急指挥部报告;(2)隧道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2. 现场指挥(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和调度应急处置工作;(2)救援组、交通管制组、通信保障组、物资保障组、医疗救护组、环境保护组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到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救援行动(1)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伤员救治和财产损失评估;(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和医疗救护工作;(3)交通管制组负责隧道内、外交通管制和疏导;(4)环境保护组负责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和环境保护工作。

隧道应急预案及处置方案

隧道应急预案及处置方案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隧道应急预案及处置方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隧道施工、运营、维修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三、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由领导小组下设,负责具体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行动。

3. 应急救援队伍:负责现场救援、疏散、医疗救护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3. 以人为本,确保生命安全。

4. 信息畅通,及时上报。

五、应急处置流程1. 险情预警(1)建立险情预警系统,实时监测隧道周边环境。

(2)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预警机制。

2. 应急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

(2)通知应急救援队伍和相关部门。

3. 现场处置(1)现场救援:立即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现场救援,包括人员疏散、伤员救治、财产保护等。

(2)现场勘查: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分析事故原因。

(3)应急处置:根据事故原因,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如封堵隧道、排除险情等。

4. 应急恢复(1)事故处理后,进行现场清理和修复。

(2)恢复正常运营,确保隧道安全。

六、应急处置措施1. 自然灾害(1)地震:迅速组织人员疏散至安全地带,确保生命安全。

(2)洪水:加强排水设施,防止隧道内积水。

2. 事故灾难(1)火灾:立即启动消防系统,组织人员疏散,扑灭火源。

(2)坍塌:及时采取支护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 公共卫生事件(1)传染病:对隧道内人员进行健康监测,防止疫情扩散。

(2)食物中毒:及时处理食物中毒事件,保障人员健康。

4. 社会安全事件(1)恐怖袭击:加强隧道安保措施,提高警惕。

(2)盗窃:加强隧道监控,预防盗窃事件。

七、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提高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范。

3. 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公路隧道发生的交通事故。

二、组织体系1. 领导机构成立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

2. 工作机构应急指挥部下设事故现场处置组、交通管制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组、信息宣传组等。

三、应急处置程序1. 紧急启动(1)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成立现场处置组、交通管制组、医疗救护组等。

(2)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勘查、交通管制、事故车辆拖移等工作。

2. 交通管制(1)交通管制组负责对事故现场周边道路进行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通行。

(2)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短交通管制时间。

3. 医疗救护(1)医疗救护组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将伤员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2)加强与医院的沟通协调,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4. 物资保障(1)物资保障组负责调配应急救援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2)与周边单位、企业建立物资储备和调配机制。

5. 信息宣传(1)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及时向公众通报事故进展情况。

(2)加强与媒体、网络的沟通,确保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6. 恢复交通(1)事故现场处理完毕后,交通管制组负责恢复正常交通。

(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防范措施。

四、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组建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资金保障(1)设立专项基金,用于事故应急处置和物资储备。

(2)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合理、高效。

3. 物资保障(1)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医疗救护器材、交通管制设备等。

隧道应急预案应急措施

隧道应急预案应急措施

一、前言隧道作为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安全风险高、突发性强、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为了提高隧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隧道内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隧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全面领导、协调和指挥。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救援指挥、协调和调度。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医疗救护和转运。

(3)消防灭火组:负责火灾扑救、现场警戒和交通疏导。

(4)工程抢险组:负责隧道结构稳定、事故现场清理和设备抢修。

(5)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供应、生活保障和应急通信。

三、应急响应流程1. 隧道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组,迅速开展救援工作。

2. 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治,并立即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3. 消防灭火组迅速扑灭火灾,确保现场安全。

4. 工程抢险组对隧道结构进行加固,确保事故现场稳定。

5. 后勤保障组提供必要的物资和后勤保障。

6. 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提出整改措施。

四、应急措施1. 事故现场处置(1)现场警戒:设置警戒区域,确保救援人员安全。

(2)伤员救治: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治,并迅速送往医院。

(3)火灾扑救:使用消防设备扑灭火灾,确保现场安全。

(4)工程抢险:对隧道结构进行加固,确保事故现场稳定。

2. 交通疏导(1)关闭隧道入口,引导车辆绕行。

(2)设置临时交通标志,确保交通秩序。

(3)加强路面巡逻,确保交通安全。

3. 信息发布(1)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告知公众隧道封闭情况。

(2)通过媒体、网站等渠道,发布事故进展和处理情况。

4. 后续处置(1)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提出整改措施。

(2)善后处理:对伤亡人员及其家属进行安抚和赔偿。

(3)总结经验:对本次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五、结语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隧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隧道内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隧道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三篇)

隧道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三篇)

隧道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一、预案制定的背景和目的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隧道被修建,隧道安全问题也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为了在隧道发生灾害或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隧道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就显得非常必要。

本预案旨在明确隧道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应急处理流程,从而提高隧道安全管理的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公众的安全。

二、预案的适用范围和对象本预案适用于所有的隧道工程,包括道路隧道、地铁隧道、铁路隧道等,适用于隧道安全管理部门、相关行业部门以及隧道使用者等相关主体。

三、预案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1. 隧道安全管理部门负责隧道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制定隧道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组织实施隧道巡查和安全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报告上级。

2. 相关行业部门负责按照规定对隧道的安全设施和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3. 隧道使用者负责遵守隧道交通规则,确保隧道内交通秩序的安全。

4. 公众应积极遵守隧道交通规则,当出现应急情况时,应按照预案规定的流程进行自救和互救。

四、隧道安全管理的措施和要求1. 隧道安全设施和设备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设施和设备的完好性和可靠性。

2. 隧道巡查工作应定期进行,巡查人员应具备相关职业资格,巡查内容应包括隧道内交通秩序、设施设备的完好性和运行状态等方面。

3. 隧道安全教育应不断加强,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隧道使用者应坚守交通规则,不超速、不占用对向车道、不逆行等,确保隧道内交通秩序的安全。

5. 隧道应急通道的畅通是保障隧道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应保持通道畅通,并定期检查通道的状况,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及时疏散人员和救援车辆。

6. 隧道内应安装监控摄像头等设备,对隧道内的交通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同时配备报警设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隧道各类事故的应急预案

隧道各类事故的应急预案

一、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隧道运营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隧道运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火灾、坍塌、交通事故、人员中毒、爆炸等。

三、事故分类1. 火灾事故:包括电气火灾、油料火灾、车辆火灾等。

2. 坍塌事故:包括隧道洞顶坍塌、隧道衬砌坍塌等。

3. 交通事故:包括车辆相撞、车辆起火、车辆失控等。

4. 人员中毒事故:包括有害气体泄漏、毒物泄漏等。

5. 爆炸事故:包括隧道内爆炸、外部爆炸等。

四、事故应急响应1. 火灾事故应急响应(1)发现火灾时,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迅速报警。

(2)组织人员进行灭火、疏散和救援。

(3)封锁火灾现场,确保火势得到控制。

(4)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2. 坍塌事故应急响应(1)发现坍塌时,立即启动坍塌应急预案,迅速报警。

(2)组织人员进行救援,确保被困人员安全。

(3)封锁坍塌现场,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4)对坍塌原因进行调查,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3. 交通事故应急响应(1)发现交通事故时,立即启动交通事故应急预案,迅速报警。

(2)组织人员进行救援,确保伤员安全。

(3)封锁事故现场,确保交通秩序。

(4)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4. 人员中毒事故应急响应(1)发现人员中毒时,立即启动人员中毒应急预案,迅速报警。

(2)组织人员进行救治,确保中毒人员安全。

(3)封锁事故现场,防止有毒气体扩散。

(4)对中毒原因进行调查,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5. 爆炸事故应急响应(1)发现爆炸时,立即启动爆炸应急预案,迅速报警。

(2)组织人员进行救援,确保伤员安全。

(3)封锁爆炸现场,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4)对爆炸原因进行调查,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五、事故善后处理1.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

2. 对事故损失进行评估,制定赔偿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预案意义第二条遵循原则第三条适用范围`第二章隧道事故应急处置要求第四条适用范围第五条事故应急处置原则第六条组织分工第七条物资准备第八条事故分级报告制度第九条事故分级标准第十条隧道所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图第三章安全预警预案第十一条安全预警作用第十二条安全预警分类第四章隧道应急处置预案第十三条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第十四条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第十五条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第十六条非正常情况应急处置预案第十七条大雾封道隧道照明节能预案第五章隧道事故救援预案第十八条到达事故现场预案第十九条现场伤员处置预案第二十条隧道事故应急疏散预案第六章附则附录事故处理中的安全知识一、常见化学危险品及其处理方法二、常见火灾分类及灭火物质适用范围三、简单急救常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管理,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建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体系和科学、依法、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保证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畅通地运行,减少高速公路隧道突发事件,根据交通部、国家安监局有关法规的要求,结合诸永高速公路隧道实际情况,特制定隧道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第二条应急处置预案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快速反应、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快速有效处置隧道交通事故为重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减少国家财产损失,使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第三条本预案适用于诸永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所属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及各类隧道事故应急处置。

各管理处可以结合各自管辖路段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安全管理部备案。

第二章隧道事故应急处置要求第四条适用范围1、高速公路隧道的养护、维修作业时的安全预警。

2、高速公路隧道的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及化学危险品事故的应急处置。

3、发生于高速公路隧道的各类非正常情况的应急处置。

包括:台风、雪灾及冰冻、山体滑坡、隧道停电等。

4、本应急预案对事故的处理主要建立在交警和其他专业处理部门未到场的情况下,若他们已到场,则专业的抢险救灾宜以他们为主,各隧道管理所(以下简称隧道所)提供协助。

第五条事故应急处置原则1、及时发现与处置。

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中控员要及时发现各种紧急情况及事故,并在3分钟内通知到各相关事故处理部门。

2、安全第一。

首先是确保自身安全,要做到车辆上路开报警灯、警报器,封道按道路交通安全法与安全预警方案要求执行;现场处理要处理好救人与抢险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要首先组织人员对被困人员进行疏散和抢救(尤其是隧道火灾和化学危险品事故)。

3、沉着冷静。

面对事故,必须沉着冷静地做好每一步,不能莽撞。

尤其是火灾事故与危险品车事故,一定要先了解事故状况与载运物品,考虑好处理方案后再靠近处理。

4、服从指挥。

应急小分队队长是事故抢险处置的第一指挥员,但在专业处理部门到场后,则以专业处理部门现场负责人为第一指挥员,应急小分队应服从其指挥,同心合力做好隧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5、保持信息畅通。

要确保现场人员中至少有两部手机保持畅通,保持隧道所中控室与外界的信息畅通,保证现场队员之间的联系。

6、分级上报事故。

中控人员、执勤队长应按事故等级报告制度,分级上报相关部门、领导。

第六条组织分工隧道所在紧急情况下成立应急小分队全面负责事故的抢险救灾工作,以保证隧道事故的及时有效处置。

(一)人员组成。

当班执勤队长为应急小分队队长,成员为当班的安保、机电队员、驾驶员、行政班人员等,其中以男性员工为主。

(二)应急小分队职责1、队长职责(1)队长权限。

在所领导不在场时,担任隧道事故应急处置指挥,负责全所人员的调配。

(2)信息处理。

了解事故现场的基本情况(如有无人员伤亡、路产损失、是否有危险品等),亲自或指定专人将现场信息及时反馈给中控员,告知现场处理措施,并督促中控员通知相关单位及时处置;根据事故分级报告制度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情况。

(3)事故处理。

全面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管理、抢险救灾,统一调配应急小分队队员;在专业处理部门到达后,协助其工作。

2、队员职责。

服从指挥,听从队长的统一调度,互相配合,负责现场的预警、封道、交通疏导、伤员抢救、灭火救灾,在抢险过程中,要及时向队长提供建议,但以服从队长决定为原则。

应急小分队队员在共同协作的基础上,也要兼顾专业分工。

消防、伤员急救方面的问题以安保队员为主,机电方面的问题以机电队员为主,车辆方面的问题以驾驶员为主。

(1)机电队员职责。

配合队长和其他队员做好事故处理工作,负责封道,并处理各类与机电设施相关的工作,随身带配电柜钥匙。

(2)安保队员职责。

配合队长和其他队员做好事故处理工作,确保事故现场安全与畅通,负责伤员急救与消防设施的使用与指导,随身携带消防箱钥匙。

(3)驾驶员职责。

平时注意做好车辆例行保养工作,发现损坏和故障及时修复与排除,保持车容和车辆机件状况良好。

交接班时必须对车辆进行检查(包括车况、油量),确保车辆状况良好以保证应急工作需要。

发生事故时,主要负责驾驶,并协助队长检查事故车的车况。

第七条物资准备1、交通事故。

赶赴现场的工作车辆上应备有封道所需的锥形桩、标志牌、消防箱钥匙、配电柜钥匙、急救箱,抢险人员均应穿反光背心。

2、火灾或危险品泄漏事故。

赶赴现场的工作车辆上应备有封道所需的锥形桩、标志牌、消防箱钥匙、配电柜钥匙、急救箱、强光手电筒。

抢险人员均应带上简易防毒面具,穿反光背心。

3、隧道非正常状况。

由于此类情况差异较大,故应对必需准备的物资在具体处置预案中说明。

第八条事故分级报告制度1、轻微交通事件(如抛锚等短时间就能处理的)由中控值班人员汇报执勤队长。

2、简易事故和一般交通事故(如车辆追尾、碰撞、翻车等无人员伤亡或无长时间封道可能性的)由中控值班人员汇报执勤队长汇报所领导。

3、重大交通事故、一般火灾事故等(须长时间封道或有人员伤亡的)由中控值班人员汇报执勤队长汇报所领导汇报上级领导。

4、特大交通事故、重大火灾事故及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由中控值班人员汇报执勤队长汇报所领导汇报上级领导汇报集团公司及地方政府报告。

第九条事故分级标准(一)交通事故分类1、简易事故:(1)仅造成事故车辆损失(预计损失30万元以内),无人员伤亡,事故车辆可移动。

(2)造成道路设施损坏较少,无人员伤亡,事故车辆可移动。

(3)在前两项基础上,虽有人员受伤,但明显轻微的。

2、一般事故:(1)造成事故车辆损坏,无人员伤亡,车辆无法移动。

(2)造成道路设施损坏,无人员伤亡,车辆无法移动。

(3)造成事故车辆损坏,预计损失30万元以上,无人员伤亡。

(4)造成道路设施损坏较大,无人员伤亡。

(5)造成人员5人(不含)以下受伤事故。

(6)大客车发生事故,人员受伤明显轻微的。

3、重大事故:(1)造成2人(含)以下死亡事故。

(2)造成5人(含)以上受伤事故。

(3)大客车发生事故,有人员受伤或死亡的。

(4)涉及车辆起火事故,无人员死亡的。

4、特大事故:(1)造成3人(含)以上死亡事故。

(2)造成10人(含)以上受伤。

(3)涉及车辆起火事故,有人员死亡的。

(4)涉及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

(二)火灾事故分类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特大火灾:死亡十人以上(含本数,下同);重伤二十人以上;死亡、重伤二十人以上;直接财产损失一百万元以上。

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重大火灾:死亡三人以上;重伤十人以上;死亡、重伤十人以上;直接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

3、不具有以上两项情形的火灾为一般火灾。

第十条隧道所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图了解情况协助交警、路政等疏导交通抢救伤员扑灭火灾应急小分队第三章安全预警预案第十一条安全预警作用在高速公路流量大,车速快的特点下,一旦发生事故都有可能导致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及时有效的安全预警可以预防事故的扩散和二次事故的发生,也能确保在高速公路上维修作业人员的安全。

第十二条安全预警分类(一)隧道养护维修作业:1、施工时间在一小时以内的(三类施工,图示1):(1)中控员将施工隧道前的可变情报板上的内容改为:图片(施工图片),内容:隧道施工,靠左(右)行驶。

(2)在隧道口放置一块施工告知牌,写明:隧道Xkm处主(超)车道封闭施工。

数字X为可变式(范围为1、1.5、2),可以适用于隧道内不同路段的施工需要。

(3)在施工后方180米处的车道上靠边放置一块可折叠式的施工封道牌,并在靠边的检修道上设置暴闪式警示灯。

(4)在施工封道牌后方设置长20米的斜放锥形桩(俗称小红帽),最后一只放在边缘线上,每只间隔10-15米。

(5)从后方距施工现场180米的施工封道牌处到距施工现场50米的中央分道线,每间隔10-15米斜放一个锥形桩。

(6)从后方距施工现场50米到过施工现场10米的中央分道线上,每间隔10-15米放一个锥形桩。

(7)在施工现场位置靠边停放预警车辆,预警车辆距最后方的一只锥形桩距离为200米。

预警车辆要保证车况良好,在施工区域内要亮警灯,并打开双跳灯。

同时安排一人负责现场维护。

(8)施工人员必须穿反光背心,非必须情况下不得在施工区域外走动。

(9)将施工车道的通行指示灯改为红色“X”形。

(10)隧道内施工后方的可变情报板改为相关施工信息。

(11)将隧道内的灯光打亮,保证施工照明,也便于后方来车及时发现施工情况。

图示1说明:A为施工车辆; B为隧道 x km处主(超)车道封闭施工告知牌; D为可折叠式施工封道牌; I为警示装置; 为锥形桩2、施工时间在一小时以上半天以内的(二类施工,图示2):(1)中控员将施工隧道前的可变情报板上的内容改为:图片(施工图片),内容:隧道施工,靠左(右)行驶。

(2)在隧道口放置一块施工告知牌,写明:隧道Xkm 处主(超)车道封闭施工。

数字X 为可变式的(范围为1、1.5、2等),可以适用于隧道内不同路段的施工需要。

(3)在施工后方300米处的检修道上放置一块“前方300米施工”的告知牌。

(4)在施工后方250米处的检修道上放置一块60公里每小时的限速标志。

(5)在施工后方180米处的车道上靠边放置一块导向标志,并在靠边的检修道上设置暴闪式警示灯。

(6)在导向标志牌后方设置长20米的斜放锥形桩,最后一只放在边缘线上,每只间隔10-15米。

(7)从后方距施工现场180米的导向标志牌到距施工现场50米的中央分道线,每间隔10-15米斜放一个锥形桩。

(8)从后方距施工现场50米到过施工现场10米的中央分道线上,每间隔10-15米放一个锥形桩。

(9)在施工现场位置靠边停放预警车辆,并保证其距最后方一只锥形桩距离为200米。

预警车辆在施工区域内要亮警灯,并打开双跳灯。

同时安排一人负责现场维护。

(10)施工人员必须穿反光背心,非必须情况下不得在施工区域外走动。

(11)将施工车道的通行指示灯改为红色“X ”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