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派文学试题1+答案word版本

合集下载

现代派试题1答案

现代派试题1答案

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参考答案1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0分)1、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2、法国,通感3、后期象征主义,《荒原》4、《美国》,狄更斯5、意识流,《喧嚣与骚动》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计20分)1、新小说:20世纪50年代形成于法国。

主张彻底的打破传统小说模式,革新小说艺术,消解深度,瓦解叙事。

代表作家有罗伯·格里耶其代表作是《嫉妒》。

(其他作家作品亦可)2、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是20世纪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

20世纪60年代形成热潮。

这些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各国的现实生活,“把神奇和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反映到反映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使拉丁美洲现实的政治社会变成了一种现代神话,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人鬼难分,幻觉与现实相混。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本质是借助魔幻表现现实,而不是把魔幻当成现实来表现。

代表作家有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其代表作是《百年孤独》。

(其他作家作品亦可)三、简析(共30分)《秃头歌女》的荒诞性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于1950年在巴黎上演后引起戏剧界的轰动,它的荒谬性在于:①文不对题:剧名为《秃头歌女》,但全剧根本没有这个人物,也没有涉及到她的事,只是消防队队长下场时突然问了一句“倒忘了,那秃头歌女呢?”②时空倒错:舞台开始时是下午5;00,但舞台上的钟一会敲七下,一会敲三下,一会半下也不敲。

③夫妻不相识。

④视听混乱。

⑤人兽结婚:消防队队长给大家讲了一个牛犊吞下玻璃碴儿又生了一个母牛,而后又同人结了婚。

⑥语言断裂:剧中人讲话无逻辑,不连贯,人们相互对话常失去内在联系。

⑦情节散乱:无戏剧冲突,更无展开、高潮解决的传统形式。

⑧历史循环:戏剧结束时马丁夫妇一成不变的念史密斯夫妇在本戏开场时的台词,戏仿佛回到了开场处。

这出戏是对传统戏剧模式的全面反叛,成为荒诞戏剧的开端。

(说明:答出5个以上得满分,没有简析酌情扣分)四、综述(共40分)1、人与人之间互相戒备、倾轧、欺瞒与职责的关系。

外国文学基础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外国文学基础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被马克思称之为“永久的规范和高不可及范本”的文学是( A )A.古希腊文学 B.古罗马文学C.文艺复兴文学 D.古典主义文学2.古希腊人对特洛伊战争的起因所做的神话性解释是(B )A.潘多拉的诅咒 B.不和的金苹果C.诸神争当神王 D.诸神争当雅典城的保护神3.中世纪城市文学的代表作是( C )A.《神曲》 B.《罗兰之歌》C.《列那狐传奇》 D.《伊戈尔远征记》4.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最有代表性的小说是( B )A.《堂·吉诃德》 B.《巨人传》C.《坎特伯雷故事集》 D.《老实人》5.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的创始人是( C )A.莎士比亚 B.本·琼生C.马洛 D.乔叟6.英国革命诗人弥尔顿在《失乐园》中塑造的反抗者形象是(C )A.亚当 B.夏娃C.撒旦 D.参孙7.代表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C )A.《鲁滨逊飘流记》 B.《格列佛游记》C.《汤姆·琼斯》 D.《感伤的旅行》8.被称为“浪漫主义运动之父”的法国启蒙作家是(B )A.伏尔泰 B.卢梭C.狄德罗 D.孟德斯鸠9.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是( C )A.毕巧林 B.罗亭C.奥涅金 D.奥勃罗摩夫10.长篇小说《红字》的作者是(A )A.霍桑 B.华盛顿·欧文C.库柏 D.爱伦·坡11.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别称是(B )A.“白桦派” B.“自然派”(同于第1套的33题)C.“旅美派” D.“唯美派”12.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是(A )A.《红与黑》 B.《高老头》C.《红与白》 D.《巴马修道院》13.创造了“自由诗体”的美国浪漫主义诗人是(C )A.爱默生 B.马克·吐温C.惠特曼 D.威廉·豪威尔斯14.屠格涅夫在《前夜》中塑造的保加利亚革命者形象是(D )A.叶琳娜 B.拉夫列茨基C.罗普霍夫 D.英沙罗夫15.法捷耶夫在卫国战争期间创作的表现革命英雄主义的著名作品是(A )A.《青年近卫军》 B.《日日夜夜》C.《前线》 D.《瓦西里·焦尔金》16.1958年,因小说《日瓦戈医生》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苏联作家是(C )A.肖洛霍夫 B.索尔仁尼琴C.帕斯捷尔纳克 D.艾特玛托夫17.英国小说家毛姆以一位法国印象派画家为原型创作了小说《月亮和六便士》,其主人公原型是(B )A.莫奈 B.高更C.塞尚 D.德加18.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开创美国文学中美国梦幻灭题材先河的自传体小说是(C )A.《铁蹄》 B.《美国的悲剧》C.《马丁·伊登》 D.《幻灭》19.卡夫卡以格里高尔·萨姆沙为主人公的小说是(D )A.《在流放地》 B.《判决》C.《饥饿艺术家》 D.《变形记》20.印度古代杰出诗人迦梨陀娑的戏剧代表作是(C )A.《云使》 B.《优哩婆湿》C.《沙恭达罗》 D.《时令之环》21.波斯文学史上的“诗歌之父”是(D )A.哈菲兹 B.内扎米C.萨迪 D.鲁达基22.日本近代文坛上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学流派是(C )A.批判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C.自然主义(P421) D.表现主义23.日本开创现代新感觉派的作家是(A )A.横光利一和川端康成 B.夏目漱石和松尾芭蕉C.二叶亭四迷和坪内逍遥 D.井上靖和三岛由纪夫24.“埃及现代派”的代表作家是(B )A.纪伯伦 B.塔哈·侯赛因((同于第1套的24))C.蒲绥里 D.安塔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西方现代派文学史试题

西方现代派文学史试题

1.后期象征主义——出现于一次大战后的世界性文学潮流,20年代达到高潮,40年代接近尾声,其创作手法延续到后来的各种写作中。

它的主要特点是: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增加冥想效应。

代表作家有瓦雷里、叶芝、艾略特等。

2.达达主义——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艺术流派。

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

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

3.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在法国开始的文学艺术流派,源于达达主义,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

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

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

超现实主义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

也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

或简称为超现实。

4.黑色幽默——写出流派出现的时间60年代、地点美国、及其存在主义的哲学基础,流派的主要特征,主要代表作家与作品。

5.未来主义——未来主义是发端于20世纪的艺术思潮。

未来主义的滥觞最早出现于1907年,意大利作曲家弗鲁奇奥·布索尼的著作《新音乐审美概论》被看作未来主义的雏形。

未来主义思潮主要产生和发展于意大利一国,却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影响,俄罗斯尤为明显。

二、简答题1.简答卡夫卡《变形记》的主题内容。

答:《变形记》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描写人的异化这一主题的杰作。

小说写的是人变成虫的荒诞离奇故事,通过格里高尔变成一只大甲虫的荒诞故事,表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异化现象。

20世纪以来,随着大工业的发达,科技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尤其是紧张激烈地生存竞争,过细的社会分工,使许多人精神畸变及至崩溃,人更加依赖物质,转而成为物质的奴隶,最终导致了人性的异化,自我的丧失。

外国文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_2022_背题版

外国文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_2022_背题版

***************************************************************************************试题说明本套试题共包括1套试卷每题均显示答案和解析外国文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500题)***************************************************************************************外国文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1.[单选题]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主题是A)封建文学B)教会文学C)民间文学D)人文主义文学答案:D解析:2.[单选题]被称为“在拉丁美洲引起了一场文学地震”的作品是______。

A)《荒原》B)《静静的顿河》C)《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D)《百年孤独》答案:D解析:3.[单选题]古希腊最著名的女诗人是( )A)萨福B)赫西俄德C)品达D)阿那克瑞翁答案:A解析:4.[单选题]高尔斯华绥最有影响的作品是( )A)《尾声》三部曲B)《现代喜剧》三部曲C)"欲望三部曲”D)《福尔赛世家》三部曲答案:D解析:5.[单选题]《包法利夫人》的作者是( )。

A)巴尔扎克B)梅里美C)福楼拜D)都德答案:C解析:6.[单选题]浪漫主义是西方文化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对文化与文明的自觉( )。

A)疏离B)传承C)追寻D)张扬答案:A解析:7.[单选题]法国文学中第一个“世纪病"的形象是( )A)欧那尼B)勒内C)夏克塔斯D)黛尔菲娜答案:B解析:8.[单选题]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抒情诗人是(.)A)茹科夫斯基.B)普希金C)雷列耶夫.D)莱蒙托夫答案:A解析:9.[单选题]果戈理的“震撼了整个俄罗斯”的作品是A)《外套》B)《钦差大臣》C)《狄康卡近乡夜话》D)《死魂灵》答案:D解析:10.[单选题]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是( )。

A)《红与黑》B)《白鲸》C)《见闻札记》D)《红字》答案:D解析:11.[单选题]《巨人传》的作者拉伯雷是_______。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试题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试题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试题A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时间长度上主要是指的文学,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它们是和。

2、象征主义文学的创始人是,他的代表作是诗集《》。

3、美国诗人艾略特是后期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是长诗《》,代表了象征主义诗歌的最高成就。

4、表现主义文学在小说领域的代表人物是,他的代表作是《变形记》;在戏剧领域的代表人物是奥尼尔,他的代表作是。

5、著名的“意识流”小说家有法国的普鲁斯特,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英国的,她的代表作是《到灯塔去》;美国的福克纳,他的代表作是《》;爱尔兰的乔伊斯,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

6、存在主义哲学集大成者是,他的代表作是《》与《》;重要代表是加缪,他的代表作是《》。

7、剧作家尤金·尤奈斯库的独幕剧《》和贝克特的剧作《》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

8、“黑色幽默”作家群中最有影响的是,他的《》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二、判断题(每题一分,共10分)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非现实主义创作往往被称为现代主义。

()2、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影响最大的是法兰克福学派。

()3、超现实主义是从达达主义的耳朵里跳出来的。

()4、克洛德·西蒙被称为“新小说之父”。

()5、瓦雷里的《海滨墓园》是前期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6、《审判》是“卡夫卡式小说”正式形成的标志。

()7、“他人就是地狱”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

()8、《佩德罗·帕拉莫》是墨西哥小说家胡安·卢尔弗的代表作。

()9、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开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先河。

()10、阿伦·雷乃执导的《广岛之恋》是先锋派电影。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意识流小说2、存在主义3、黑色幽默4、新浪潮电影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2、简述荒诞派戏剧的艺术特点。

3、简述的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

西方现代文艺流派第1次答案

西方现代文艺流派第1次答案

《西方现代文艺流派》作业学号:709039572001 姓名:张江一、现代西方文学流派概论(一)选择题1.下面哪位哲学家的哲学思想没有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提供思想基础(B )A笛卡尔B叔本华C尼采D柏格森2.不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特征的是(D )A突出异化意识B突出荒诞意识C提倡原始主义D强调符合事实3.哪部作品没有体现现代主义提倡的原始主义(B)A乔伊斯的《尤利西斯》B康拉德的《黑暗的心》C兰波的《醉舟》D司汤达的《红与黑》4.石破天惊地宣称:“上帝死了!”“天经地义的时代结束了”,给西方文化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震动。

(A )A尼采B叔本华C萨特D弗洛伊德5.生命哲学是的观点。

(B)A尼采B柏格森C叔本华D荣格6.的精神分析学为现代主义文学探索人类深层心理提供了学理基础。

(B )A尼采B弗洛伊德C叔本华D柏格森7.“集体无意识积淀而成的象征性的原型意象或模式,通过神话、童话或其他文学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是的理论。

(C)A尼采B弗洛伊德C荣格D柏格森8.下面哪位作家没有在其作品中体现荒诞意识。

(D )A 尤奈斯库B贝克特C卡夫卡D叶芝9.意识流小说家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对古希腊神话进行了仿作。

(A)A 爱尔兰B英国C法国D美国10.“人与自我的异化”的体现不包括(C)A自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B机械主义和分工制下现代人自我的丧失和个性的丧失C现代社会需要人扮演更多的角色,套上人格面具,人与面具的冲突导致自我的丧失;D“反英雄”的出现。

(二)名词解释1.异化:异化能够很好地保留和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使译文具有异国情调,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

但对于不熟悉源语及其文化的读者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

异化和同化具有相对性,随着各国文化交流愈来愈紧密,原先对于目标语读者很陌生的词句也会变得越来越普遍,即异化的程度会逐步降低。

2.原始主义:安利·卢梭是法国十九世纪末的“稚拙主义”画家。

所谓“稚拙主义”是就绘画的艺术风格有浓厚的稚拙味而言,如就其表现的内容来说,实是原始主义,就是以表现人的原始本性为创作目的。

当代西方文论作业及答案

当代西方文论作业及答案

《当代西方文论》作业一、名词解释1.意识流意识流文学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

“意识流”一词是心理学词汇,是在1918年梅·辛克莱评论英国陶罗赛·瑞恰生的小说《旅程》时引入文学界的。

意识流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主要成就局限在小说领域,在戏剧、诗歌中也有表现。

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的,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

詹姆斯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并不是由一个一个分离的、孤立的部分组成,而是一条连续不断的、包含各种复杂的感觉和思想"流"。

2.新批评派新批评派(The New Criticism),20世纪20至50年代英美批评界影响较大的一支批评流派,得名于美国约·兰塞姆所著论文集《新批评》(1941)。

这部文集赞扬托·斯·艾略特等人的批评见解和以文字分析为主的批评方法,称之为“新批评”,以别于19世纪以来学院派的传统的批评。

在具体作品的评论上,新批评派推崇象征派和玄学派,贬低弥尔顿、拜伦和雪莱等诗人。

他们的理论和活动为现代派诗歌开辟了道路3.艺术即直觉即表现意大利克罗齐在1902年出版的《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

“直觉即表现”,为表现主义美学的核心命题。

克罗齐认为直觉就是见到一个事物时,不假思索,不审意义,心中只领会该事物的意象这样一种认识活动,它可以不依赖于概念赋予无形式的物质以形式。

直觉活动能创造出表现人的主观感情的个别意象,直觉本质上就是一种表现,表现也总是一种直觉,是赋予所直觉到的东西以形象形式。

直觉所表现的是主观的情感,一切直觉都是抒情的表现。

克罗齐在“直觉”这一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推演出一系列基本美学观点。

它们可以概括为五个“肯定”(直觉即表现;直觉即艺术,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是一致的;美就是成功的表现;语言就是艺术)和五个“否定”(艺术不是物理的事实;艺术不是功利的活动;艺术不是道德的活动;艺术不具有概念知识的特性;艺术不可以分类)。

西方现代派文学试卷答案

西方现代派文学试卷答案

西方现代派文学试卷答案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西方现代派文学》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1、卡夫卡是()世纪()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

A、20,现代主义B、20,现实主义C、19,浪漫主义D、20,自然主义2、下列不属于卡夫卡“孤独三部曲”的作品是()。

A、《美国》B、《地洞》C、《诉讼》D、《城堡》3、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卡夫卡的是()。

A、《变形记》B、《地洞》C、《尤利西斯》D、《饥饿艺术家》4、下列不属于艾略特作品的有()。

A、《空心人》B、《普鲁弗洛克的情歌》C、《四个四重奏》D、《海滨墓园》5、“世界就是这样告终/还是嘭的一响,而是嘘的一声”出自艾略特的()。

A、《荒原》B、《四个四重奏》C、《灰星期三》D、《空心人》6、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尤奈斯库的是()。

A、《秃头歌女》B、《椅子》C、《等待戈多》D、《犀牛》7、()有“新小说派之父”之称。

A、西蒙B、罗布——格里耶C、布托尔D、萨洛特8、下列不属于新小说派的作家是()。

A、西蒙B、海勒C、萨洛特D、罗布——格里耶9、下列不属于艾黑色幽默作家的是()。

A、海勒B、冯尼洛特C、布托尔D、品钦10、出现于拉丁美洲的现代主义创作流派是()。

A、表现主义B、黑色幽默C、荒诞派戏剧D、魔幻现实主义二、名词解释1、达达主义: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其期间产生于瑞士。

1915年,一群罗马尼亚、法国、德国的艺术家来中立国瑞士避难,他们在苏黎世的咖啡馆相遇,形成一个以来自罗马尼亚的法国诗人斯当·查拉为首的艺术小集体,他们要组建一个有不同艺术家参加的团体。

1916年2月在这个团体的第一次集会上,查拉把一把刀子随手插入德法字典,然后把刀尖所指的那词“达达”拿来作为他们这个团体的名称。

它纯粹是出于偶然,没有任何意义。

达达主义的成员陆续出版了一些小册子、着作,举办画展,并创办《达达》杂志。

1918年,查拉起草的《宣言》发表后,又发表了几个宣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现代派文学》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不属于乔伊斯的作品是()。

A、《喧哗与骚动》B、《都柏林人》C、《死者》D、《尤利西斯》2、乔伊斯带自传性的作品是()。

A、《都柏林人》B、《青年艺术家的肖像》C、《尤利西斯》D、《芬妮根们的守灵》3、加缪写了一场瘟疫的作品是()。

A、《局外人》B、《鼠疫》C、《西绪弗的神话》D、《正义者》4、()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

A、尤奈斯库B、贝克特C、品钦D、阿达莫夫5、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加缪的是()。

A、《鼠疫》B、《局外人》C、《西绪弗的神话》D、《禁闭》6、下面不属于萨特的作品是()。

A、《局外人》B、《恶心》C、《苍蝇》D、《自由之路》7、下面萨特作品中()属于文学作品。

A、《想象》B、《墙》C、《存在与虚无》D、《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8、下面萨特作品中()属于小说。

A、《死无葬身之地》B、《禁闭》C、《恶心》D、《苍蝇》9、下面不属于贝克特的作品是()。

A、《等待戈多》B、《剧终》C、《啊!美好的日子》D、《秃头歌女》10、下面不属于贝克特的作品有()。

A、《局外人》B、《出了毛病》C、《最后一幕》D、《第二十二条军规》二、名词解释1、后期象征主义:出现于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性文学潮流,20年代达到高潮,40年代接近尾声,其创作手法延续到后来的各种写作中。

它的主要特点是: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增加冥想效应。

代表作家有瓦雷里、叶芝、艾略特等。

2、表现主义文学:出现于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流派,它涉及绘画、音乐、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等各个领域。

该流派强调要突破事物的内在表象,表现内在世界,用“表现”取代“再现”,注重抽象化、变形,在戏剧中运用面具,注重时空的真幻错杂,使用象征和荒诞的手法。

代表作家有卡夫卡、奥尼尔等。

3、“境遇剧”:萨特对自己戏剧的称谓。

其剧作不按传统原则处理环境与人物的关系,而是给人物提供一定的环境,强调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选择自己的行动,造就自己的本质,表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

这种剧实际上是在演绎萨特自己的“存在先于本质”、“他人即地狱”、“自由哲学”等存在主义哲学观点。

这些剧曾在上演时造成轰动效应。

4、新小说派: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

新小说派的作家认为世界是荒诞的、虚无的和不真实的,这种虚构情节、编造故事、塑造人物的传统小说是对读者的愚弄和欺骗,小说以描写人物性格与感情为主的时代已经过去,传统小说无法表达现代人复杂多变的内心生活。

他们主张作家“毅然决然地站在物之外”,原封不动地照搬荒诞世界里的存在,不赋予它任何意义和感情色彩。

他们在小说中拼贴散乱的碎片,以物代人,创立纯粹的写作风格。

代表作家有罗布—格里耶、西蒙等人。

三、简答题1、简答卡夫卡《变形记》的主题内容。

答:《变形记》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描写人的异化这一主题的杰作。

作品通过格里高尔变成一只大甲虫的荒诞故事,表现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异化现象。

在现代资本主义,特技与工业的迅猛发展,大大降低了人的价值,商品化和拜金主义的大潮,淹没了正常的人性,人的所有创造物都变成了与人的对立的力量,形成了物操纵人、奴役人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本质特征逐渐物化,逐渐丧失,而变成罪人。

格里高尔一生疲于奔命,拼命工作,为的就是养家糊口,工作和生活毫无乐趣可言,自己完全变成了劳动和挣钱的机器。

就是晚上睡上几个小时,也是为了第二天能继续奔走。

甚至在变成甲虫之后,也摆脱不了小职员唯唯诺诺、战战兢兢的性格特征。

变形后他首先担心的是失掉工作,后来又为失掉工作而焦虑不安。

临死时还幻想“下一次门再打开时他就要象过去那样重新挑起一家的担子”。

小说还揭露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是关系的“异化”。

公司老板只把他当作挣钱的机器,父母也将他视为养家的工具,他变成甲虫后,父亲给他的只是冷酷和威吓,母亲认为他是个累赘,妹妹也渐渐讨厌他。

只有他的死才使全家人觉得获得了解脱,这种亲人间的冷漠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暴露得淋漓尽致。

小说写了格里高尔变形后的内心活动,焦虑、孤独、痛苦,深刻揭示了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危机。

但作者在揭露“异化”现象时,却不能揭示造成“异化”的真正根源,找不到消除“异化”的正确途径。

因而作品充满了悲观绝望的情绪。

2、简述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答:荒诞派戏剧是有名的“反戏剧”,其特征大体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荒诞、抽象的主题。

荒诞派作家认为是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

因此其创作充斥着丑恶、恐怖、痛苦、绝望。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在毫无希望的等待中打发着无聊、琐碎、猥琐的日子,可以说是人类一连串失败的记录;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陌生与无个性;贝克特的独幕剧《剧终》,可以说表现了人类文明的可怖结局:哈姆下肢瘫痪,终日坐在轮椅里,由身痪一种“只能站不能坐”的怪症的仆人推着走。

哈姆的父母生活在两个垃圾箱里,饿了就伸出头来向儿子讨粥喝。

全剧没有情节,只有这些残疾人“完了,完了,完了”恐惧。

因此,荒诞戏剧都是以一种夸张的荒诞手法,表现绝望悲观的哲学主题。

第二,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

其剧既无时空观念,又无戏剧结构;既无性格人物形象,又无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在舞台上只有一群被世界挤压扁了的可怜虫,这些人举止怪异语言颠三倒四,思路混乱不清,动作毫无连贯性。

作家以些表现世界的“真相”。

第三,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

荒诞派剧作家提倡“纯粹戏剧性”,认为“艺术通过直喻把握世界”。

他们让舞台形象、道具、灯光“说话”,通过物体把人物的局促不安加以外化,把自己的思想变为视觉形象,延伸了戏剧语言。

这种隐藏在荒诞外形下的痛苦与恐怖更深沉、更强烈,是西方社会不少人心理特征的真实写照。

四、论述题1、结合作品内容论述《荒原》的象征意义。

答:艾略特的《荒原》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它的构思来自弗雷泽的《金枝》和魏士登女士的《从祭仪到神话》,将古代的祭奠仪式与中世纪的圣杯传说结合到一起,构成作品深层的结构框架。

圣杯故事主要讲古代渔王患病丧失的性机能,于是大地一片荒芜,渔王坐在河边垂钓,等待少年骑士的到来,寻找到圣杯,然后大地万物复苏,一片生机。

这一故事沉浸着危机与拯救的意义指向,是《荒原》一诗的总体象征构架。

《荒原》共5章,第一章《死者的葬礼》全面展示现代西方文化的危机。

西比尔在瓶子里求死不得的枯萎形象,寓示了一种虽生犹死的枯败与荒芜。

第二章《对弈》,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以女性及其情欲为主体去展示西方文明堕落的景象。

第三章《火诫》,诗人以佛对他的门徒布道的形式,以男性及其情欲以及伦敦这个现代都市作为表现主体,从上层到下层两种场景、两个层次上面展示现代文化的破败。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以象征情欲泛滥与死亡的“水”为主题意象,以腓尼基水手弗莱巴斯为典型代表,总结性地写出那种情欲横流的必然结果。

第五章《雷霆的话》,揭示现代荒原超越与拯救的路径。

复活的耶稣出现,然而走出荒原却很艰难,荒原依然是荒原,“这里没水只有岩石/岩石,没有水,有一条沙路/在群山中蜿蜒而上/岩石堆成的群山没有水”,依然是一片枯竭。

但危机意识出现,雷霆出现,与耶稣一起,构成对拯救的期待。

《荒原》将对西方现代文明困境的感受上升到哲理的高度,以深刻的危机与超越意识去深思西方文化的现状与出路,从而展示出一个失却了神性的世界本质状态。

在一个没有上帝、没有神性的,同时也没有了甘霖与翠绿的世界之中,西方文明已全面堕落为干涸的自我沉溺的碎片。

在整个《荒原》一诗中,其危机意识与拯救意识的重要代码是“水”与“火”的意象。

“水”既是生命的源泉,又是死亡的恐怖,象征着情欲泛滥、人欲横流及其整个文化的腐败。

但死的过程也就是生的过程,因此第五章的开篇及为灵魂的反思与追问,进而为“水”之呼唤,这里的水又是生命之水,是再生的圣灵。

而“火”也同样,既是情欲之火,死亡之火,也是再生之火,涅槃之火,“火”的意象是对“水”的补充与强调。

诗中还大量运用了文学与历史的典故,神话与宗教仪式的各种场景及其象征性含义,展示出广泛纵深的各种语境,诗人将自己对人类存在状态的沉思与感受置放其间,使得整个《荒原》的主题意义得到拓展与深化。

(要求结合作品内容展开分析)2、结合作品内容论述《百年孤独》的思想内容。

答:《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是马尔克斯创作的高峰,也是60年代拉美文坛“爆炸文学”和“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小说叙述了布恩地亚族和马孔多小镇的百年兴衰历史。

布恩地来与乌苏拉结婚后担心重蹈覆辙,生下长尾巴的孩子。

后来他和村里的一些年轻人远走他乡,定居在一个名叫“马孔多”的小镇。

布恩地亚夫妇的三个孩子都很正常,小镇居民过着宁静的生活。

不久,吉普赛人来到小镇,他们带来了魔术和当地罕见的冰块,使马孔多人大开眼界。

他们年年都到小镇来,带来了外界的物质文明。

小镇人口逐渐多了起来,布恩地亚的儿女也都长大成人。

若干年后,马孔多繁荣起来,成了市镇,有了商店,来了外国人,电灯、电影、小汽车、香蕉园、果品公司等等,从此劳资矛盾不断发生,党派斗争导致战争,小镇经历了几番薛荣衰,最后,布恩地亚家族最后一代生下一个长猪尾巴的孩子。

一阵飓风把马孔多吹得无影无踪。

作品中的马孔多小镇是以作者故乡为原型创造出来的。

作品通过布恩地亚家族的坎坷兴衰和马孔多小镇一百多年的历史变迁,描绘了拉美农村落后、孤独的现实,展现了居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写出哥伦比亚以及整个拉丁美洲愚昧落后,与世隔绝和被殖民入侵的屈辱历史。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作家把怵目惊心的现实和源于神话传说的幻想结合起来,构成似真似假、色彩斑斓的长卷画面。

作品中既有现实主义的成分,如马孔多人的愚昧落后和与世隔绝,以及战争频繁等,同时又将现实事实置放在现代主义的结构框架中,打破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人间与鬼域的界限,运用象征、隐喻、潜意识、梦境等写作技艺,再掺进拉丁美洲的神话传统的奇幻性,因此有“魔幻现实”之称。

作品风行世界,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制”。

(要求能结合作品内容展开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