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绣制作工艺微课脚本设计课程名称堆绣制作工艺总时长10分钟
刺绣工艺课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背景刺绣,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它不仅是一种装饰艺术,更是一种表达情感、传承文化的方式。
为了让学生了解和传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本课程旨在通过刺绣工艺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刺绣的历史、发展、分类和基本技法。
2. 技能目标:掌握基本的刺绣工具使用和刺绣技法。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对象本课程面向初中一年级学生,学生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和手工制作能力。
四、教学时间共8课时,每周1课时。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刺绣概述- 讲解刺绣的历史、发展、分类和基本技法。
- 展示刺绣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第二课时:刺绣工具及材料- 介绍刺绣所需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 演示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3. 第三课时:刺绣基础技法- 学习基本的刺绣针法,如平针、十字针、菊花针等。
- 实践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针法。
4. 第四课时:刺绣图案设计- 学习图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 学生自主设计图案,进行刺绣练习。
5. 第五课时:刺绣作品制作-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刺绣作品。
-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第六课时:刺绣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刺绣作品,互相评价。
-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
7. 第七课时:刺绣文化传承与创新- 讲解刺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学生思考如何将刺绣技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8. 第八课时:课程总结与拓展- 总结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回顾所学知识。
-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学习刺绣,参加相关活动。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刺绣的历史、发展、分类和基本技法。
2. 演示法:演示刺绣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基本针法。
3. 实践法:学生自主设计图案,进行刺绣练习。
蜀绣研学课程设计案例

蜀绣研学课程设计案例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蜀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掌握蜀绣的基本知识,如绣品种类、针法特点等。
2. 学生能了解蜀绣的图案寓意和地域特色,能够识别并描述不同风格的蜀绣作品。
3. 学生掌握蜀绣的制作工艺流程,了解并区分蜀绣中常用的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熟练掌握蜀绣的基本针法,如平针、乱针等,具备独立完成简单蜀绣作品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蜀绣作品,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2. 学生通过学习蜀绣,培养耐心、细心和专注的品质,提高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沟通与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综合性课程,结合历史、美术、手工等多学科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素养。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内容设置在知识深度上适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学生在课程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蜀绣历史与文化:介绍蜀绣的起源、发展历程,蜀绣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和价值,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让学生了解蜀绣的历史背景。
- 教材章节:《中国民间艺术》第四章第二节“蜀绣艺术”2. 蜀绣的分类与特点:讲解蜀绣的分类、针法特点、图案寓意,分析不同风格蜀绣作品的特色,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掌握蜀绣的基本知识。
- 教材章节:《美术》第六章第三节“中国传统刺绣艺术”3. 蜀绣制作工艺流程:详细介绍蜀绣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材、设计、针法、配色等,结合实践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蜀绣的基本技能。
堆绣艺术欣赏

堆绣的原生态堆绣作品欣赏
寺院艺术
佛经故事(五子闹佛)
佛像(吉祥天目)
原生态堆绣作品欣赏
民间艺术
背 水 姑 娘
农村妇女作品绣鞋
猫趣
堆绣课堂教学
原生态的堆绣艺术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寺院走向民间, 为了让他的发展更具有科学性和理论性,更能满足更多人的学习 需求,它又从民间艺术走向了中职的美术课堂。
堆绣概况
堆绣在寺院里的表现
原生态的堆绣表现内容以佛像和佛经故事为主, 多悬挂在经堂内,给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以美的艺术 享受。其特点是色彩绚丽、对比分明、质感饱满、做 工考究、具有很强的鉴赏性、工艺性。塔尔寺每年农 历四月、六月两次大法会上所晒的“大佛”,也是艺 僧们在巨幅锦幔上堆绣的大型佛像。大佛长十余丈, 宽六七丈,从山顶一直展到山腰,气势壮观,供数万 游客信徒瞻仰膜拜。堆绣是塔尔寺独特的传统艺术, 是艺僧们美妙的艺术佳作。
堆绣艺术欣赏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职业技术学校 赵财兄
提纲
一、堆绣概况 二、堆绣的原生态 三、堆绣课堂教学 四、堆绣的市场化
目录
堆绣概况
•堆绣的起源
1
•原生态堆绣的技法
2
3
•原生态堆绣的表现
•目前堆绣的发展状况
4
堆绣概况
堆绣起源
它起源于唐朝,前身是丝绫堆绣,到了清朝有了 进一步的发展。据说乾隆的母亲就曾亲自带领宫 女们用这种工艺做出了很多花鸟、人物作品。其 色彩艳丽、层次分明、神态逼真、生动活泼、故 宫博物院至今还收藏、陈列着很多堆绣作品早在 明清就由寺院高僧艺人创作、进贡(445年历 史),迄今深藏在塔尔寺、布达拉深宫内殿的堆 绣珍品似锦,融合藏、汉艺术风格,具有极高的 艺术价值。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职业技术学校早在2003年将当时的工艺美 术专业进行了改制,为了给原有的工艺美术专业增添活力,是学 生学有所用,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变,在基础美术的基础上开设 了唐卡、堆绣专业,当时吸引了好多初中毕业的孩子到学校学习。 学校在当地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邀请了塔尔寺艺僧曲吉昂秀到 学校亲自带领老师转型,在艺僧的精心指导和老师们的勤奋学习 下五个老师在一年之内顺利转型,能胜任一年级学生的教学工作, 老师一边教学生一边自己努力学习,三年后一批学生毕业了,老 师们也提高了很多。由于这个专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 二,所以从校本教材的开发,教学大纲的设置,再到课堂教学的 升华都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先例。所以老师们不断摸索,不断学 习、不断在教学中总结经验。
手工刺绣培训教学计划

手工刺绣培训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了解手工刺绣的历史渊源,传统工艺和现代发展。
2. 掌握手工刺绣的基本工具、材料和技术。
3. 学习不同的刺绣针法和绣线使用技巧。
4. 能够设计并完成一幅基本的刺绣作品。
5. 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和手工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刺绣基础知识(1)手工刺绣的历史渊源和发展(2)刺绣工具和材料的介绍(3)基本的刺绣技术和针法2. 刺绣基本技术(1)国画线描绣(2)针法练习(3)颜色运用和搭配(4)刺绣花样和图案的绣制3. 刺绣实践(1)绣制基础图案(2)完成简单的装饰品(3)绣制边角花样(4)绣制小型绣品4. 刺绣设计(1)设计图案和构思思路(2)图案的转移和拼接(3)刺绣设计实操5. 作品加工(1)作品的清洗和整理(2)作品的装裱和收尾(3)作品的保养和保存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演示和举例等方式,向学员介绍手工刺绣的基础知识和技术要点。
2. 实践操作安排学员进行绣线的选配、刺绣的练习和实际作品的绣制,帮助学员掌握刺绣的基本技术。
3. 课堂讨论组织学员就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搜集和分享刺绣技术和经验。
4. 教学考核定期组织学员进行刺绣作品的评比和展示,激励和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安排1. 教学周期:40课时,每周2-3次课程,共3个月完成。
2. 教学进度:第1-10课时:刺绣基础知识的介绍和学习。
第11-20课时:刺绣基本技术的讲解和练习。
第21-30课时:刺绣实践和设计创作。
第31-40课时:刺绣作品的加工和展示。
3. 教学进度安排:每次课程1小时30分钟,包括课堂讲授、实践操作和讨论交流。
五、教学设施和器材1. 教学场地: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足够的画板和讲台。
2. 器材设备:刺绣针、绣线、绣布、刺绣架、绣花图案等基本刺绣工具和材料。
六、教学资料和参考书目1. 《手工刺绣基础教程》2. 《手工刺绣技法与实践》3. 刺绣图案设计资料七、教学评估1. 学员的课堂表现对学员的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态度进行评估,记录到课情况和表现考核。
苗族堆绣的制作方法

苗族堆绣的制作方法苗族堆绣是苗族传统手工艺之一,以其精巧的细节和丰富的图案而闻名。
下面将详细介绍苗族堆绣的制作方法。
一、设计图案苗族堆绣的首要步骤是设计图案。
设计师通常会根据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等元素来创作图案。
图案可以是花卉、鸟兽、山水等各种形式,寓意吉祥和美好。
设计师会先在纸上勾勒出图案,然后将其转移到绣布上。
二、准备材料制作苗族堆绣所需的材料主要有绣布、刺绣针、丝线等。
绣布一般选用细密而坚韧的棉布或丝绸,以便于绣针的穿插和绣线的固定。
三、绣针与绣线绣针是制作苗族堆绣的重要工具,一般为细长的金属针。
绣线则有丰富的颜色和质地可供选择,常见的有丝线、棉线和金银线等。
不同的图案需要不同颜色和粗细的线,绣针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
四、绣制图案绣制苗族堆绣的图案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
绣工一般会根据设计好的图案,在绣布上使用刺绣针逐针逐线地进行绣制。
绣针穿过绣布的同时,将绣线穿过绣针的孔洞,形成不同的针法和线迹,从而呈现出丰富的绣花效果。
五、堆绣技法苗族堆绣采用的是一种特殊的绣制技法,即“堆绣”。
堆绣是指将绣线在绣布上反复堆叠,形成立体的绣花效果。
绣工通过不同的堆绣技法,使绣花在图案上呈现出层次感和立体感,增加了绣品的观赏价值。
六、绣制细节在绣制苗族堆绣的过程中,细节的处理非常重要。
绣工需要准确地把握每一根绣线的位置和角度,以确保绣花的线条流畅、形状准确。
同时,绣工还需要注重绣花的色彩搭配和渐变效果,使绣品更加绚丽多彩。
七、整理收尾绣制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整理收尾的工作。
这包括修剪绣线的杂乱部分,清除绣布上的杂质,使绣品更加整洁美观。
如果绣品需要装裱,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后续的装饰和处理。
苗族堆绣作为苗族传统手工艺的代表,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通过细腻的刺绣技巧和精美的图案设计,苗族堆绣成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同时,苗族堆绣也是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苗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织绣工艺品作业设计方案-导游基础知识》

《织绣工艺品》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织绣工艺品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通过织绣工艺,可以传承和宏扬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织绣工艺的历史渊源、技艺要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手工技能。
二、设计目标:1. 了解织绣工艺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2. 掌握织绣工艺的基本技艺和要领;3. 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审美能力;4.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设计内容:1. 进修织绣工艺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了解织绣工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塞位;2. 进修织绣工艺的基本技艺和要领,包括选材、绣线、绣针的选择和应用等;3. 制作一件简单的织绣工艺品,可以是花草图案、动物图案或抽象图案,要求色彩搭配和细节处理;4. 展示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设计步骤:1. 第一堂课:介绍织绣工艺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织绣工艺的重要性和美学价值;2. 第二堂课:讲解织绣工艺的基本技艺和要领,包括选材、绣线、绣针的选择和应用方法;3. 第三至四堂课:学生开始制作织绣工艺品,老师提供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4. 第五堂课:学生展示作品,互相欣赏和交流,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夸奖优秀作品。
五、评判方式:1. 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专注度、耐心和创造力);2. 作品的完成度和美学价值;3. 学生展示时的表现和交流能力。
六、设计意义: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可以了解织绣工艺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掌握织绣工艺的基本技艺和要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通过展示作品和互相交流,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认识和团队精神,增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本次作业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让他们在制作织绣工艺品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
刺绣工艺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刺绣工艺基础课程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刺绣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对刺绣工艺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掌握基本的刺绣针法和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刺绣作品。
课程时间:2课时课程对象:初中、高中学生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刺绣教材、刺绣针线、刺绣底布、剪刀、尺子、彩色绣线等。
2. 学生准备:刺绣底布、剪刀、尺子、彩色绣线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展示刺绣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刺绣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刺绣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让学生对刺绣有初步的了解。
二、讲授新课1. 讲解刺绣的基本针法,包括平绣、平伏针绣、双面平伏针绣、单面接针绣、绳状绣、回式针绣、缎面绣、抢针缎面绣、鱼骨绣、箭状绣、羊齿绣等。
2. 讲解刺绣的基本技巧,如起针、收针、调整针距、保持图案对称等。
3. 介绍刺绣底布的选择、绣线的搭配、色彩搭配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刺绣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按照教材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刺绣。
3. 教师讲解刺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刺绣作品,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
2. 教师点评学生的刺绣技巧、图案设计、色彩搭配等方面。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刺绣工艺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刺绣技艺。
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刺绣工艺的热情。
2.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刺绣技巧。
3. 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刺绣作品的质量。
4. 评价学生作品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增加或减少教学内容。
湖湘工艺美术专业群专业《任务3:多层绣绣稿创意设计流程8》

第五章多层绣绣稿创意设计
——任务3:多层绣绣稿创意设计流程
一、设计定位
选择主题与题材方向。
选择适合多层空间表现的主题和题材,如风景类题材,有远景,中景和近景,适合分解成多层画面表现。
二、查找资料
根据主题收集相关图片资料、资讯。
也可以通过相机拍摄素材。
三、绣稿构思
运用资料进一步进行构图创意和形式表达,画出草图。
注意表现形式与手法的运用。
选择适宜的创作工具与材料。
四、绣稿制作
1.设计色彩,对最正确方案进行色彩设计。
2.正稿绘制,进行绣稿形态具象设计与绘制,注意图形设
计与色彩处理。
可以在电脑里进行绣稿设计。
五、调整完善
对设计图稿完善,修饰,整理,装裱〔或者扫描入电脑,设计成装裱效果〕,形成整体设计方案。
对绣稿设计撰写100字左
右的设计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堆绣制作工艺》微课脚本设计课程名称:堆绣制作工艺总时长:10分钟左右示范教师:王金花
10 11堆法有两种:一是露边堆积,即上层三角堆
在下层三角时,两腰边留出约1毫米的线条,
堆积完成形成一道道曲波折线。
二是露菱堆
积,堆时两个三角块交叠在一个三角块上为
一组,如此交叠便露除一个菱形,不是曲波
线。
堆积时,先在三角形中间锁上一针,使其固
定在绣面上,锁针针脚要让上层三角遮盖,
不露出来。
三角块的堆积,类似于南方老式
房子盖瓦片的做法。
这种技法常用来表现几何纹样,根据图案
的需要选用大小不同的三角块,图案便以
这些三角块贴堆形成。
用这种三角块都只能
做小图案。
有时也会在几何图案中配以平绣表现动物纹
样。
在几何图案中有的配一条鱼或一只鸟。
鱼尾,鸟嘴,鸟尾不使用三角块,另以平绣
来绣。
以鱼图案为例讲解堆绣的制作工艺:
一、在绣布上画出中心线,将鱼花样
中心线与绣布中心线对齐,用棉线穿针将花
样订在绣布上。
二、用笔分出鱼头、鱼尾的界限。
三、鱼头鱼尾用各色丝线穿针,采用
平绣方式刺绣。
四、采用第四种折法,剪一块比鱼身
略宽的长方形蚕丝片,对折。
用黑色棉线穿
针将折好的蚕丝片订于鱼头下方。
五、在鱼身画出蚕丝片堆积的走向
线。
六、以第一种折法折叠蚕丝片,订于
长方形蚕丝片上面,按照走向线层层堆
积。
七、在堆积到接近鱼尾时,折叠长方
形蚕丝片盖住三角形蚕丝片的针脚。
八、剪长条形的白棉布,订于鱼的外
形轮廓。
订完后,白棉布翘起的地方可以用
剪刀修剪。
九、采用第一种折叠方法和第二种
折叠方法折叠蚕丝片,订于白棉布上,将鱼
的外形勾勒出来。
几何图案的堆绣制作工艺
(配
音)
(配
音)
ppt (配
音)
(配音)
ppt (配
音)
如果绣的是几何纹样则需要用笔和尺子在绣布上经过中心点,画出夹角为45度的“米”字型的定位线。
以第一种折法折叠蚕丝片,三角尖对对向中心点,用黑色棉线穿针将三角片订制于绣布上,层层堆积。
在堆积过程中,可灵活采用第一种或第三种折叠方式,以及露边堆积和露菱堆积方式。
(配音)(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