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肾与膀胱 肾与膀胱辨证34页PPT
中医诊断学肾与膀胱病辨证

水湿泛溢 水湿泛溢 腹部胀满,尿少
水气凌心射肺
心悸气短
咳喘痰鸣
辩证要点:水肿,腰以下肿甚,伴腰膝酸冷,畏寒 肢冷
膀胱湿热证
指湿热侵袭,蕴结膀胱,以小便频急、灼 涩疼痛及湿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常见病因
•外感湿热之邪,侵袭膀胱
•饮食不节,嗜食辛辣,化 生湿热,下注膀胱
膀胱气机不畅
➢病机分析及临床表现 尿频急灼涩疼痛
命门火衰,温煦失职, 性欲减退,火不暖土, 气化不行。
➢病机分析及临床表现
男子阳痿,早泻,精冷
生殖功能减退
女子宫寒不孕
肾病理
膀胱开合失度 小便频多,夜尿
现象 二便失司
肾阳虚 +
大肠传导失度 大便稀溏或五更泄泻 气化功能减弱 尿少浮肿
腰膝失于温养 腰膝酸冷
阳虚 表现
形体失煦
形寒肢冷,下肢发冷甚
阳虚阴盛 气血温运无力,面失所荣 面色晄白
辨证要点 腰膝酸痛,眩晕耳鸣,男子遗精,女子 月经失调伴虚热症状
肾精不足
指肾精亏损,脑与骨、髓失充,以生长发育 迟缓、早衰、生育机能低下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 证候。
➢常见病因
•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肾精不充 •因久病劳损,房事不节,耗伤肾精
➢病机分析及临床表现
肾精亏虚
身材矮小,智力及动作迟钝,
肾阳虚证
肾
虚证 肾阴虚证
与 膀
肾精不足证
胱 病
肾气不固证
辨
证
实证
膀胱湿热证
虚实夹杂证 肾虚水泛证
类证鉴别
肾阳虚证
指肾阳亏虚,机体失却温煦,以腰膝酸冷、 性欲减退、夜尿多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又名 元阳亏虚[虚衰]证、命门火衰证。
肾与膀胱病辨证护理

肾与膀胱病辨证护理1.肾病辨证肾藏元阴元阳,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根,脏腑功能活动之本,故肾之精气只宜封藏,不宜耗泻,故肾多虚证。
肾的病变主要表现在生长发育、生殖功能、水液代谢的异常和脑、髓、骨以及某些呼吸、听觉、大小便的异常等,临床常见症状有腰膝酸软而痛、耳鸣耳聋、发白早脱、牙齿松动、男子阳痿遗精、精少不育,女性经少经闭、不孕,以及水肿、呼吸气短而促、二便异常等。
(1)肾阳虚证指肾脏阳气虚衰,机体失于温煦所表现的虚寒证候。
多由素体阳虚,或年高肾亏,或久病伤肾,以及房劳过度,阴损及阳所致。
1)临床表现:腰膝酸软而痛,面色咣白或黧黑,形寒肢冷,腰膝以下尤甚,男子阳痿、冷精不育,女性官寒不孕,小便清长,夜尿多或尿少水肿,腰以下肿甚,按之没指,舌淡胖或舌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弱。
2)病机概要:腰为肾之腑,肾主骨,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腰腑及骨骼,则见腰膝酸软而痛;阳虚温运无力,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咣白;甚则阴寒内盛,气血运行不畅,可见面色黧黑;肾阳亏虚,不能温煦肌肤,则形寒肢冷;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生殖功能减退,男子则阳痿、冷精不育,女性宫寒不孕;肾阳不足,则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清长,夜尿多或尿少水肿;舌淡胖或舌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弱均为肾阳虚衰之征。
3)治疗原则:温补肾阳。
4)辨证要点:以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全身功能低下、性功能障碍为辨证依据。
5)代表方剂:金匮肾气丸。
(2)肾阴虚证指肾脏阴液不足,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多由禀赋不足,或久病伤肾,或房劳过度,早婚产育过多,或年高肾亏,或过食温燥劫阴之品,或情志内伤暗耗肾阴所致。
相当于西医中的肺结核,肾结核,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炎,高血压,阿狄森病,神经衰弱,绝经期前后诸证,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官出血,泌尿系感染。
1)临床表现:腰酸腿软而痛,头昏耳鸣,少寐健忘,失眠多梦,或有男子遗精早泄、女性经少经闭或崩漏,形体虚弱,五心烦热或骨蒸潮热,两颧潮红,口干,尿黄便干,舌红少苔、脉细。
辩证脏腑辩证PPT课件(1)

证候鉴别
(九)食滞胃脘证 1.含义
由于饮食停积胃肠,以脘腹胀满疼痛,呕泻酸腐为主 症的证候。 2.病因及症状分析
3.辨证要点 ①伤食病史。 ②脘腹胀痛,嗳腐吞酸,便下臭秽。
(十)胃阳虚证 1.含义 由于胃阳不足,虚寒内生,以致胃失温煦所表现的 证候。 2.病因及症状分析
心神失养——心悸,失眠,多梦 血不荣上——头晕,面白,舌淡 血脉失充——脉细无力
3.辨证要点
血虚证
+
心失濡养
(淡、晕、细、弱) (心悸,失眠,多梦)
无明显的寒热症状。
(四)心阴虚证
1. 含义:由于心阴亏损,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2.病因及症状分析
心血亏甚 劳神耗阴 热病伤阴 肝肾阴亏
心阴 亏少
心失所养——心悸、心烦,失眠、多梦 虚热内扰——潮热、盗汗、咽干、颧红
(1)有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的火热脉症。 (2)有小便涩痛等小肠火热的典型脉症。
肺与大肠辩证
(一)生理
1.位置:肺居胸中,上连息道,合称肺系。 2.络属: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 3.联系: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体合皮,外应胸膺。 4.五行:五行属金,五季为秋,在声为哭,在志为悲,
在液为涕,在味为辛,在色为白,变动为咳。 5.功能:主气,司呼吸(行清浊之气交换);
1.含义 由于肝阳上亢,升发太过,亢逆无制所导致的动风证候。
2.病因及症状分析
3.辨证要点 肝阳上亢+阳亢风动
Ⅱ.热极生风证
1.含义 由于邪热炽盛,伤津耗液,筋脉失养所表现的动风证
候。
2.病因及症状分析
3.辨证要点 肝风内动
+ 里实热
五脏六腑辩证课件

津液的生成 主要是通过胃对水谷的“游溢精气”小肠的“分清泌浊”大肠吸收部分水液其清
经脾运化,即为津液。
津液的功能
津的作用:
①布敷周身,滋润和充养脏腑肌肉,经脉皮肤等各组织。 ②组成血液,不断补充血液中的水分,以使血液在全身环流不息。
液的作用 ①填精补髓 ②滑利关节、濡润空窍、滋润皮肤。
脏腑辨证讲座
各种损伤气血 的原因
脏腑辨证讲座 心气虚与心阳虚的主要证状
心悸 气短 自汗 活动后症 状加重
心气虚:面色不华,体倦乏力舌淡胖嫩,苔白, 脉虚。
心阳虚:形寒肢冷、心胸憋闷、面色苍白、舌 淡或暗、脉沉弱或结代。
心阳虚脱的主要证状 心阳虚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脉微 欲绝。
脏腑辨证讲座
脏腑辨证讲座 1、心 火 亢 盛
多见于情志 之火内发
过食辛辣食品
病因
六淫内郁化火 过服温补药物
脏腑辨证讲座
心火亢盛的主要症状: 心中烦热、急躁失眠、口舌糜烂而疼痛、口渴、 舌红、脉数。 *辨证:心火亢盛 *立法:清泻心火 *方药:导赤散(丹) 导赤散的组成: 生地、竹叶、木通、甘草稍
脏腑辨证讲座
脏腑辨证讲座
一、精
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来源
精
功能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称为先天之 精,因为它有繁衍后代的功能,又叫生殖之精。
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水谷的化生,饮食物经人体消化吸 收后变成水谷精微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中营养五脏六腑,由 于这种水谷精微是后天脾胃所化生称为后天之精,后天之 精输布于脏腑又叫脏腑之精
脏腑辨证讲座
3 开窍于舌
(1)心血不足:可出现舌质淡白 (2)心火上炎或心阴虚:可见舌体糜烂 (3)心血瘀滞:可见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古人有
中医学基础课件-肾与膀胱辨证

五、肾不纳气证
【基本概念】肾虚,摄纳肺气功能失常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肾失纳气 肾气亏虚
若兼阴虚
久喘不止,呼多吸少,动则喘甚
腰膝酸软,自汗神疲,声音低怯 舌淡苔白脉沉弱 兼气促、颧红,盗汗,五心烦热
若兼阳虚 兼喘息、肢冷面青
★ 六、膀胱湿热证
【基本概念】膀胱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膀胱,气化功 能失常所表现的证候。 常由外感湿热邪,或湿热内生,下注膀 胱引起。
【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道灼痛、 尿血、尿有沙石、或尿浊、尿短赤 小腹胀痛急迫 或见发热,腰酸胀痛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膀胱病常见证候 膀胱湿热
★ 一、肾阳虚证
【基本概念】 肾阳亏虚,温煦失职,气化失权所表 现的症候。
【临床表现】 腰膝痠软冷痛,畏寒肢冷,下肢尤甚
面色白光白或黧黑,神疲乏力 或见性欲减退,男子阳痿、滑精早泄 女子宫寒不孕,白带清稀量多 或见大便稀溏或五更泄泻,尿频清长,夜尿多 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
【临床表现】
小儿----发育迟缓:囟门早闭,智力低下,身材矮小,动作迟 钝,骨骼痿软
成人----性机能减退: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少或闭经不孕 早衰:发脱齿摇,耳鸣耳聋,健忘痴呆,足痿无力 舌淡,脉细弱
四、肾气不固证
【基本概念】肾气不足,封藏固摄功能失职所表现的 证候。
【临床表现】 腰膝痠软,神疲乏力
第五节 肾与膀胱病辨证
【肾脏生理与病理】
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 肾藏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 肾主水,主纳气 肾主骨生髓充脑,其华在发 在体为骨,开窍于耳及二阴 肾与膀胱为表里
脏腑1PPT课件

热阻窍之不同。
痰火扰心(痰火扰神证)
定义:火热、痰浊之邪,侵扰心神所表现
出来的证候。
成因:情志不遂,气机不舒,郁而化火,灼津
成痰,内扰心神所致。
表现:痰致病特点+热证之表现+心神失常的表现
以痰盛、高热、神志不清为其辨证要点
治则方剂:涤痰泻火
•
礞石滚痰汤
瘀阻脑络证
1.含义 由于瘀血犯头,阻滞脑络,表现以头痛、头晕为主症 的证候。
2.心阳虚脱证的辨证分析要点Δ
(1)本证常由心阳虚证进一步恶性发展而成,亦可因寒邪暴 伤心阳或痰瘀阻塞心窍所致。
(2)本证是在心阳虚证表现的基础上更见亡阳的见症,如四 肢厥冷,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呼吸微弱,甚或神志模糊,脉微 欲绝等。
3.心阳虚脱证是以心阳虚和亡阳的临床表现为诊断依据Δ
[讨论] 心血虚证和心阴虚证;心气虚证和心阳虚证、 心阳虚脱证之间的鉴别。
脉细涩或结代
口唇青紫、甚至神昏
心阳暴绝 , 血脉凝
脉微欲绝
滞不通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
[讨论]:不同原因所至心脉痹阻证的表现各有何 特点?
1若瘀阻心脉,则以刺痛为特点,伴见舌质紫暗或有瘀点、
瘀斑,脉细涩等症;
2若痰阻心脉,则以闷痛为特点,伴见身重困倦,体胖痰多, 苔白腻等症;
3若寒凝心脉,则以痛势剧烈,突然发作,得温痛减为特点;
治则方药:涤痰开窍
导痰汤合苏合香丸
成因:多因外感热病或其它疾病生痰, 痰浊 阻闭于心神所致。
了解肾脏ppt课件

【治疗要点】
• 5.肾与其他脏腑在病理上的关系非常密切,治疗肾病应
从整体出发,在治疗肾脏的同时,兼治有关脏腑。如肾 阴亏虚,可导致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治当育阴潜阳; 肾阳虚衰,火不暖土,治当温补脾肾;水不上济,心火 偏旺,心肾不交,治当清心滋肾;或肺虚及肾,肾不纳 气,治当补肺温肾纳气等,皆属从整体出发的治疗。 6.肾膀胱病证的调摄也很重要。应慎起居,以预防外感; 节制房室,注意休息,避免过劳,以免重伤肾气而加重 病情,病情较轻时,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运动,以激 发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注意精神情志的调节,息妄想, 戒忿怒,保持精神愉快,可使气血调和,促进疾病的痊 愈;饮食上应根据“咸伤肾”、“淡渗湿”的原则,宜淡不宜
了解人体肾脏
课程目的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多种常见
中医
肾病的发病原因、危害以及保健方 法。
•养生就是养肾 •养肾就是养命 •补肾不分男女
中西医肾之别
西医的肾脏是一个人体器官
成年人肾正常约11cm长;6cm宽;4cm厚肾, 每天必做的功课是“过滤190公升的血液, 分离出1.9公升的代谢废物和过量的水,废 物和水变成尿,进入膀胱后排出体外。”以 维持人体的体液酸碱平衡和健康 .
•
第六节 阳痿
• 阳痿是指青壮年男子,由于虚损、惊恐、湿热、精神压力、精神紧张
等原因,致使宗筋失养而弛纵,引起房事痿弱不起,临房举而不坚, 或坚而不能持久的一种病证。 • 《内经》把阳痿的病因归之于“气大衰而不起不用”、“热则纵挺不收”、 “思想无穷,所愿不得”和“人房太甚”,认识到气衰、邪热、情志和房劳 可引起本病。 • 中医提出阳痿在临床上常见命门火衰、肾阴亏虚、精瘀精室、心脾两 虚、肝气郁结、湿热下注等六种证型。 • 房劳过度引起者,应清心寡欲,戒除手淫;因全身衰弱、营养不良或 身心过劳引起者,应适当增加营养或注意劳逸结合,节制性欲;由精 神因素引起者,应调节好精神情绪;由器质性病变引起者,应积极治 疗原发病;由药物影响性功能而致者,应立即停用。
中医学-脏腑辨证ppt课件

肺阴虚证
• 阴津不足,肺失濡润所表现的证候。多 由肺病日久,耗伤肺阴所致。
• 临床表现:干咳少痰,或痰粘不易咯出, 或痰中带血,口燥咽干,或喑哑,潮热 颧红,或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
• 病机:肺阴亏耗,阴虚火旺。 • 治法:养阴清肺 • 方剂:百合固金汤
大肠津亏证
• 年老体虚,津液亏损,或久病伤阴,不能濡 润大肠所出现的以便秘为主的证候。
• 临床表现:大便干结如栗,腹胀,拒按,口 干欲饮,内热心烦,小便短赤,舌红少苔或 苔黄而干,脉细数。
• 病机:肠道津亏,传导失司。 • 治法:润肠通便 • 方剂:麻子仁丸
大肠实热证
• 饮食不洁,过食辛辣、肥甘,热邪蕴结 肠道,导致腑气不通所致的实热证。
• 临床表现:发热口渴,大便秘结,腹胀 痞满,疼痛拒按,舌红苔黄而干,脉沉 实有力。
中医学-脏腑辨证
概述
❖ 脏腑辨证,是运用脏 腑的生理病理理论, 对四诊所收集的病情 资料进行分析归纳, 判断疾病的部位、病 因病机、性质和邪正 盛衰的辨证方法。
心与小肠辨证
功能:主血脉—血液运行障碍 主神明—神志异常
心开窍于舌,与小肠互为表里 症状:心悸、心前区疼痛、心神不安、失眠多
梦、谵语。 虚:心气、心血、心阴、心阳虚衰;
寒凝胃脘证
❖ 寒邪损伤胃气,胃失和降所出现的临床证候。 ❖ 临床表现:胃脘冷痛,痛势急剧,呕吐清水,
形寒肢冷,喜温,喜热饮,苔白,脉弦紧。 ❖ 病机:寒凝胃脘,中阳不运。 ❖ 治法:温胃散寒 ❖ 方剂:良附丸
胃热炽盛证
❖ 由胃经蕴热、胃火偏盛所表现的胃实热证。 ❖ 临床表现:胃脘灼痛,拒按,渴喜冷饮,发
• 病机:实热内结,腑气不通。 • 治法:泻下热结 • 方剂:大承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