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

合集下载

钢筋长度计算规则,下料规则

钢筋长度计算规则,下料规则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 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 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 XM, 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 35m计算。

(二)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式中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以及各种类型钢筋设计长度的计算公式见以下:1、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2)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且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且有质量可靠保证措施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室内正常环境中的构件的保护层厚度数值采用。

钢筋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调整值与弯钩计算一、弯曲调整值的概念对于单根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是不同的,预算长度是按照钢筋的外皮计算,下料长度是按照钢筋的中轴线计算例如一根预算长度为1米长的钢筋,其下料长度不需要1米,是小于1米的,因为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会变长,如果按照1米下料,肯定会长出一些,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的差值也就是钢筋的弯曲调整值,也称为量度差值它实际上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是由于量度的不同,例如下面这根钢筋,预算的长度是100+300=400mm,而实际上在下料时只需要截取100-d/2+300-d/2长的一段钢筋即可弯制成下面的形式二是由于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长度会变化:外皮伸长内皮缩短中轴线不变二、弯曲调整值的计算在这里用到一个弧度和角度的换算公式:1rad=3.14*r*2/360,即一度角对应的弧长是0.01745r另外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204-2002)规定180度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2.5d,在下面的推导中D取2.5d1、180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AE水平段的长度+CD水平段长度=300+3d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水平长度=300-D/2-d+0.01745*(D/2+d/2)*180+3d=300+6.25d,弯曲调整值=L1-L2=3.25d 2、90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0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竖直长度=300-D/2-d+0.01745*(D/2+d/2)*90+100-D/2-d=300+100-1.75d,弯曲调整值=L1-L2=1.75d3、135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d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D段弧长+DE段长度=300-D/2-d+0.01745*(D/2+d/2)*135+10d=300+10d+1.9d,弯曲调整值=L1-L2=1.9d三、弯钩长度的计算1计算弯钩时的原则是无论下料长度还是预算长度都按照中轴线计算可以想一下,我们做预算时直钢筋180度弯钩时取的长度是6.25d,历来我们都是这么做的,没有人问为什么,而实际上6.25d取的钢筋的中轴线长度,其实箍筋拉筋末端135弯钩的长度计算也是一个道理,规范规定的长度是10d,而我们计算时取11.9d,同样也是遵循上面的原则2需要指出的是,无论箍筋弯钩还是拉筋弯钩,弯折角度都是135度,这在03G101-1第35页有明确的说明因此如果在计算拉筋弯钩长度时取12.5d是错误的四、弯曲调整值的应用1尽管我们对这个名词可能不了解,但实际上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在应用它例如上面所说的180度的弯钩平直段长度本来是3d,而计算时取6.25d;135度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而计算时取11.9d2当我们知道了90度弯钩的弯曲调整值以后就可以根据预算长度计算下料长度了:如下图:梁截面尺寸a=300,b=500计算箍筋的预算长度(按外皮计算):L1=(a-25*2+b-25*2)*2+(2*11.9+8)d这里对于8d是否有疑问,实际上这涉及到保护层的概念钢筋的保护层指的是主筋外皮到构件外边缘的尺寸,而我们要计算箍筋的外皮长度,因此,上式中每-25就多减了一个箍筋的直径,因此在后面要加上8d计算箍筋的下料长度(按中轴线计算):L2=(a-25*2+b-25*2)*2+(2*11.9+8)d-3*1.75d这里就利用了90度弯钩的弯曲调整值,箍筋有三个90弯钩,应该减去3*1.75d 在施工中有个计算箍筋长度的公式是2A+2B+26.8d就是这样推导出来的,当然,这里AB都是指箍筋的内皮长度。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一) 箍筋简化计算方法:
度量方式:内空尺寸 箍筋下料长度=内空尺寸(a+b)*2+26.5d
计算方法: 箍筋度量尺寸:内空尺寸 (a、b);弯钩平直长度 10d。
箍筋轴心(下料)长度:(a1+b1)*2+3L1+2L2+20d
其中: a1=a-1.25d*2 b1=b-1.25d*2 L1=3.14*3.5d/4=2.749d L2=3.14*3.5d*135/360=4.123d 得箍筋轴心(下料)长度: (a+b-5d)*2+3*2.749d+2*4.123d+20d
轴心(下料)长度:40d+3L+2*a2+a1
其中: a1=b+100-tan(22.5)*2d*2=b+100-1.657d a2=(h-d)/sin(45)-tan(22.5)*2.5d*2 =1.414h-3.485d *5d*45/360=1.963d 轴心(下料)长度: 40d+3*1.963d+2(1.414h-3.485d)+ (b+100-1.657d) =2.828h+b+100+31.373d
度量方式:外包尺寸
下料长度=外包尺寸 a+3. 25d 为便于施工,弯钩平直段应有 3d
下料长度修正=外包尺寸 a+3. 5d
计算方法:度量尺寸:外包长度 a;直钩外包长度 5d
轴心(下料)长度:a1+a2+L
其中: a1=a-1d-1.25d a2=5d-1d-1.25d=2.75d L=3.14*3.5d*90/360=2.749d
轴心(下料)长度: a-2.25d+2.75d+2.749d =a+3.249d =a+3.25d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方法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方法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方法柱钢筋1.柱纵筋单根长度=柱基础内插筋+柱净高+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搭接长度(Lle):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a.柱基础内插筋长度=基础高-基础保护层+弯折长度搭接长度(Lle):如果考试时候题中说明为不考虑,不用计算弯折长度: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max(6d,150)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15db.柱净高长度:基础顶面——顶层梁地面之间的垂直高度c.顶层锚固长度:①中柱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②边、角柱锚固长度:⑴内侧钢筋锚固长度同中柱⑵外侧钢筋锚固长度:1.5LaE(考试用)2.柱箍筋:单根长度=(b-2c+h-2c)*2+2* max(10d,75)b.柱宽;h.柱高;c.柱保护层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加密区长度:①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hn/3(hn本层柱净高)②非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max(hc,hn/6,500)(考试用)③柱梁节点加密区长度为:梁高+max(hc,hn/6,500)(考试用)④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钢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

梁钢筋1.梁上部纵筋长度=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搭接长度: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左(右)锚固长度:当hc-保护层<LaE时,弯锚,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当hc-保护层≥LaE时,直锚,锚固长度= max(LaE,0.5hc+5d)保护层:是柱保护层2.下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左(右)锚固长度:同梁上部钢筋(下部钢筋在中支座中的锚固能直锚的时候直锚) 3.上部端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第二排=1/4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左(右)锚固长度:同梁上部钢筋4.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第二排=1/4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5.架立筋单长=净跨长-净跨长/3*2+150*26.箍筋单长(2肢箍)=(长-2保+宽-2保)*2+2* max(10d,75)根数加密区根数=[(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2*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加密区长度:一级抗震:max(2Hb,500)二级——四级抗震:max(1.5Hb,500)7.侧面纵向钢筋(腰筋)构造筋长度(G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15d抗扭筋长度(N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锚固长度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钢筋8.拉筋: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计算工程量时用¢6.5来计算)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拉筋单长=梁宽-2*保+2* max(10d,75)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区间距*2)+1]*(腰筋根数/2)9.附加吊筋:吊筋单根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sin45°(sin60°)+2*20d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45度;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60度.备注:主次梁相交处,注意附件的箍筋10.屋面框架梁屋面梁上部通长筋=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搭接长度: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左(右)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梁高-保护层(保:为柱的保护层)板钢筋1.板底受力筋单根长度=净跨长+左伸长度+右伸长度+弯钩长度*2板面受力筋单根长度=净跨长+锚固长度*2板底受力筋根数=板面受力筋根数=分布范围/板筋间距+1伸出长度:端支座为梁、圈梁、剪力墙时,伸出长度= max(1/2支座宽,5d)端支座为砌体墙时,伸出长度=max(1/2墙厚,120,板厚)180°弯钩长度=6.25d(当钢筋为一级钢时,末端需加180°弯钩)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la时,直锚,直锚长度=la支座宽-保护层<la时,弯锚,弯锚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分布范围=净跨长-1/2板筋间距*22.端支座板负筋长度=锚入长度+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中间支座板负筋长度=左标注长度+右标注长度+弯折长度*2(注意标注的长度是否含支座宽)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板负筋间距+1锚入长度:支座宽-保护层≥la时,直锚,直锚长度=la支座宽-保护层<la时,弯锚,弯锚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保护层为板的保护层)布筋范围:净跨长-1/2板筋间距*23.分布筋单根长度=净跨(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搭接长度:分布筋与负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端支座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中间支座分布筋根数=(左侧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右侧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独立基础钢筋1.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时X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X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X方向底板钢筋根数=(Y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S为X方向独立基础钢筋的分布间距Y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Y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Y方向底板钢筋根数=(X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S为X方向独立基础钢筋的分布间距2.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时X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①外侧钢筋单根长度=X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外侧钢筋根数:2根②其余钢筋单根长度= X方向的基础边长-保护层**.1* X方向的基础边长其余钢筋根数=(Y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Y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①外侧钢筋单根长度=Y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外侧钢筋根数:2根②其余钢筋单根长度= Y方向的基础边长-保护层**.1* Y方向的基础边长其余钢筋根数=(X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

钢筋中按外皮计算和按中轴线计算有何区别?

钢筋中按外皮计算和按中轴线计算有何区别?

钢筋中按外皮计算和按中轴线计算有何区别?
解,是钢筋外皮的长度。

而中轴线长度从字面上讲,就是钢筋的中轴线长度。

那么外皮长度和中轴线长度有什么关系吗?
如果是一根直的钢筋,那么外皮长度=中轴线长度。

如果钢筋有弯折,则外皮长度>中轴线长度。

因为钢筋弯折时,外皮伸长,内皮收缩,中轴线不变,所以外皮长度肯定大于等于中轴线长度。

因此通常人们使用计算出来的外皮长度计算中轴线长度。

中轴线长度=外皮长度-弯曲调整值
如果选择按中轴线计算时,软件在输出报表时,会在外皮长度上减掉弯曲调整值。

所以在钢筋明细表中都可以看到计算公式后面会减掉一个多少倍的d。

附:钢筋弯曲调整值的计算
一、弯曲调整值的概念
对于单根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是不同的,预算长度是按照钢筋的外皮计算,下料长度是按照钢筋的中轴线计算。

例如一根预算长度为1米长的钢筋,其下料长度不需要1米,是小于1米的,因为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会变长,如果按照1米下料,肯定会长出一些。

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的差值也就是钢筋的弯曲调整值,也称为量度差值。

它实际上由两方面。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施工)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施工)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施工)一般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1.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2.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折量度差值)+弯钩增加长度3. 箍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弯折量度差值)或=箍筋周长+箍筋长度调整值4. 曲线钢筋下料长度=钢筋长度计算值+弯钩增加长度曲线钢筋:环形钢筋、螺旋钢筋、抛物线钢筋等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mm)一个Ⅰ(Ⅱ)级钢筋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直径d)钢筋弯曲量度差值表4 (我们统一采用)箍筋弯钩增加长度计算箍筋弯钩形式——结构抗震时,一般为135°/135°或90°/135°;结构非抗震时为:90°/90°或90°/180 °箍筋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非抗震结构为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为箍筋直径的10倍,且不小于75mm。

一个箍筋弯钩增加长度表(Ⅰ级钢筋,直径d)注:由于一般结构均抗震,箍筋弯钩形式多为135°/ 135°即为箍筋弯钩的一般默认形式箍筋调整值钢筋的锚固长度钢筋的锚固长度,是指各种构件相互交接处彼此的钢筋应互相锚固的长度。

设计图有明确规定的,钢筋的锚固长度按图计算;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则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计算。

GB50010—2002规范规定:(1)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普通钢筋La=a(fy / ft)d预应力钢筋 La=a(fpy / ft)d式中 fy fpy —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40时,按C40取值;d —钢筋直径; a —钢筋的外形系数(光面钢筋a取0.16,带肋钢筋a取0.14)。

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 / mm2)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 / mm2)注:当符合下列条件时,计算的锚固长度应进行修正:1、当HRB335、 HRB400及 RRB400级钢筋的直径大于25mm时,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1;2、当HRB335、 HRB400及 RRB400级的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25;3、当HRB335、 HRB400及 RRB400级钢筋在锚固区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钢筋直径的3倍且配有箍筋时,其锚固长度可应乘以修正系数0.8;4、经上述修正后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按公式计算锚固长度的0.7倍,且不应小于250mm;5、纵向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的0.7倍。

钢筋加工及下料长度要求及指标

钢筋加工及下料长度要求及指标

钢筋加工及下料长度要求及指标1)钢筋加工在现场加工,钢筋应严格按翻样单和图纸施工,下料前详细阅读图纸及设计变更,钢筋翻样单应分出工程部位和具体位置,翻样单的检查由项目技术人员及质量员负责,钢筋在加工场制作成型后,挂料牌分类堆放,运送到现场前,下料人员应配合施工员分类交底。

钢筋加工包括盘条调直与除锈,断料与成型、直螺纹过丝等。

根据钢筋翻样单采用切断机切断钢筋,切断后应按不同的样式、型号、规格分别放置。

2)箍筋成型采用成型机,每个样式的箍筋先做一个样板,然后校核各部位尺寸及角度,无误后批量生产。

3)主筋采用两台成型机加工,可避免钢筋过长需要调头而浪费人工。

制作时应按钢筋翻样单规格尺寸和规范的规定,端部的锚固应符合要求,光圆钢筋应有弯钩。

4)直螺纹钢筋过丝:1.钢筋端部不得有弯曲,出现弯曲时应调直后再进行加工。

2、钢筋下料时宜用砂轮锯等机具;不得用电焊、气割等切断。

钢筋端面应平整并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扭曲。

3、钢筋规格应与滚丝器调整一致,螺纹滚丝的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及丝头加工长度为标准型套筒长度的1/2,其公差为+2P(P为螺距)o4、钢筋直螺纹滚丝加工时,应使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不得使用油性润滑切削液,也不得在没有切削润滑液的情况下进行加工。

5、钢筋丝头加工自检完毕后,应立即套上保护帽,防止损坏丝头并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5)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1、HPB300级钢筋末端应作180。

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做135。

弯钩时,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做不大于90。

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4、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第2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②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应为135。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1、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弯钩增加长度—保护层厚度—弯曲调整长度
2、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长度+弯钩增加长度
3、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弯曲调整长度+弯钩增加长度
钢筋弯曲调整值
4、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半圆弯钩增加长度6.25d,直弯钩3.5d,斜弯钩4.9d。

5、HPB300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的3倍;HRB335、HRB400级弯弧内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平直长度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作不大于90°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箍筋末端作135°弯钩,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和75mm中的最大值。

对于主次梁及井字梁交叉处,要采用变数箍筋。

下料时,严格按照实际情况翻样,次梁箍筋高度要扣掉主梁钢筋直径,并逐渐加大到次梁实际的箍筋尺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5°
(R+d/2)*135*3.14/180
180°
(R+d/2)*180*3.14/180
10d 5d 75mm 10d 5d 75mm
外皮差值是指外皮尺寸与弧长的差值 内皮差值是指内皮尺寸与弧长的差值
钢筋外皮尺寸差值表
平法框架主筋 箍筋 HPB235级主筋 R=2.5d R=1.25d R=4d R=6d 30° 0.305d 0.29d 0.323d 0.348d 45° 0.543d 0.49d 0.608d 0.694d 60° 0.9d 0.765d 1.061d 1.276d 90° 2.288d 1.751d 2.931d 3.79d 135° 2.831d 2.24d 3.539 4.484d 180° 4.576d 3.502d 注意:(1)135°和180°的差值必须具备准确的外皮尺寸值;(2)d小于或等于25mm 时,R=4d(6d);d大于25mm,R=6d(8d).括号内为顶层节点要求。 弯曲角度 钢筋内皮尺寸差值表 箍筋直径d R=2.5d -0.231d -0.285d -0.255d 0.288d 0.003d 0.576d
减去两个保护层厚度,再减去2(R+d)
钢筋弯钩
弯起角度 30° R 钢筋弧中心长度 (R+d/2)*30*3.14/180 钩端直线部分长度 10d 5d 75mm 10d 5d 75mm 10d 5d 75mm 10d 5d 75mm
45°
(R+d/2)*45*3.14/180
60°
(R+d/2)*60*3.14/180
90°
(R+d/2)*90*3.14/180
钢筋弯曲角度 钢筋弯曲调整值
箍筋度量方法 量外包尺寸 量内包尺寸
预算长度只考虑构件的集合长度和弯钩长度,下料长度还要考虑弯钩的调整值包括箍筋调整值 从内涵 精度 按设计规定计算,不考虑设计未规定的长度 预算长度 比较精确 按现场施工情况全都要考虑 下料长度 很精确
施工下料有几个关键因素:可操作性、规范化、优化下料。钢筋预算的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 这应该就是预算和下料最本质的区别了。
弯钩预算和下料都要考虑的 当弯心直径为2.5d时的弯钩增加值,平直部分长度为3d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 直弯钩增加长度 斜弯钩45°增加长度 6.25d 3.5d 4.9d 钢筋弯曲调整值(下料要考虑的) 45° 30° 0.5d 0.35d 箍筋调整值(下料要考虑的) 箍筋直径(mm) D4-5 D6 40 50 80 100
R=8d 0.373d 0.78d 1.491d 4.648d 5.428d HRB335级主筋 R=2d 0.299d 0.522d 0.846d 2.073d 2.595d 4.146d HRB400级主筋 轻骨量中HPB235级主筋 R=2.5d R=1.75d 0.305d 0.296d 0.543d 0.511d 0.9d 0.819d 2.288d 1.966d 2.831d 2.477d 4.576d 3.932d
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 180°
箍筋弯钩处的平直部分等于max(10d,75mm)
横纵向钢筋弯锚的中心线长度比直锚钢筋中心线长度短一个d 带弯钩的主筋算下料时它的纵向平直部分的中心线长度是构件长度减去两个保护层厚度
60° 0.85d
90° 2d
135° 2.5d
D8 60 120
D10-12 70 150-170
+
钩的调整值包括箍筋调整值 难度 相对简单 相对复杂
算的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计算准确。
钢筋弯钩
合计长度 (R+d/2)*30*3.14/180+10d (R+d/2)*30*3.14/180+5d (R+d/2)*30*3.14/180+75 (R+d/2)*45*3.14/180+10d (R+d/2)*45*3.14/180+5d (R+d/2)*45*3.14/180+75 (R+d/2)*60*3.14/180+10d (R+d/2)*60*3.14/180+5d (R+d/2)*60*3.14/180+75 (R+d/2)*90*3.14/180+10d (R+d/2)*90*3.14/180+5d (R+d/2)*90*3.14/180+75
(R+d/2)*135*3.14/180+10d (R+d/2)*135*3.14/180+5d (R+d/2)*135*3.14/180+75 (R+d/2)*180*3.14/180+10d (R+d/2)*180*3.14/180+5d (R+d/2)*180*3.14/180+75
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差值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