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儿的写作技巧评析

合集下载

宠儿的写作技巧评析

宠儿的写作技巧评析
关键词: 《宠儿》; 写作技巧; 闪回; 象征; 非线性多角度叙事 中图分类号:I106.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98(2012)02—0029—02
20 世纪,黑人文学已成为研究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化的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历史上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黑人女性 作家得主,托妮·莫里森为 20 世纪的美国文学竖起了又一 座里程碑。莫里森所有的作品都在向人们展示和挖掘黑人 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她精湛的写作技巧使她的作品拥 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也使她成为成就卓著的小说家。《宠儿》 则恰好完全展现了莫里森的运用语言讲述故事的能力。《宠 儿》是托妮·莫里森的第五部小说,为她赢得了 1988 年的普 利策奖。小说中,莫 里 森 远 离 了 当 下 的 场 景,将 小 说 的 背 景 设置在美国内战结束之后的“重建时期”,女黑奴塞丝只身一 人逃离种植园,在赶来抓她的奴隶主到达时,为了使孩子不 再遭受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她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儿,十八 年后,女儿的鬼魂回来与赛丝纠缠,向赛丝索爱。《宠儿》中, 莫里森充分运用熟练的写作技巧呈现给我们一个既怪诞又 真实的故事,莫里森所运用的写作技巧恰如气氛地推动了小 说的发展,营造了悲凉的气氛,真实地反映了黑人的悲惨境 遇,引发人们思考,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大的震 撼力。
一、“闪回”的运用 闪回( Flashback) ,是一种用闪回的短暂形象来表现人物 精神活动、心理状态和情感起伏的一种艺术手法。它不同于 倒叙和回忆。倒 叙 或 回 忆 是 通 过 对 某 一 情 节、细 节 的 回 忆, 来交代事件、叙述故事。闪回,展现的时间比较短促,常常是 几个闪念像电影镜头一样在大脑中一闪而过。闪回的主要 作用,在于表现人物一瞬间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用看得 见的画面来表现人物看不见的内心变化和发展。但它必须 与人物此时此刻的行为、感受以及固有的思想、感情、性格相 联系,并符合人 物 或 情 节 的 逻 辑,具 有 它 的 特 定 性。闪 回 可 以表现人物性格,窥视人物的心灵奥秘,较一般回忆,能更直 接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宠儿》的故事骇人听闻,非比寻常,因此莫里森也没用 常规的叙述来手法。小说的主要人物都是在不断的对往事 的回忆中逐渐走出杀婴事件的阴影的,因而,闪回贯穿整部 作品。一开始,赛 丝 回 忆 起 为 了 给 她 死 去 的 女 儿 刻 块 墓 碑,

小说《宠儿》文体特征

小说《宠儿》文体特征

试析小说《宠儿》文体特征摘要:《宠儿》是美国黑人作家莫里森的代表作。

长期以来,已经有很多作家、评论家对这部小说的很多方面进行了研究。

本文试从语音、语法和叙述结构等层面来研究《宠儿》的文体特色。

关键词:《宠儿》;文体特征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1《宠儿》作为莫里森的代表作,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小说语言的运用可以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本文试从语音、语法和叙述结构三个方面来具体探讨作品的文体特点。

一、语音特点在《宠儿》写作中,莫里森特别注重语音层面的写作技巧,这一技巧主要体现在重复、拟声和格律上。

(一)重复1、行内重复:头韵。

头韵是两个以上的词的词首辅音相同,相当于汉语中的“双声”。

头韵在整篇小说的散文行文当中比比皆是。

2、行间重复:重复是对某个词语或句子成分或结构的重复。

重复能加强语气和渲染人物的感情。

(二)拟声《宠儿》的另一种修辞形式是拟声。

作家通过对外界真实、自然的声音的模拟,使语音的音韵与作品的意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声觉形象来表现人物的思维表象。

18年后再次见面的塞丝和保罗·d,他(她)们都已成为自由人,对保罗·d来说,能找到124号,最主要的是能找到在124号中住的塞丝,使他感到由衷的高兴。

塞丝一直是他暗恋的女人,也是他的好友,因此见面时的兴奋溢于言表;同时保罗·d也为塞丝怀着身孕却能成功地出逃感到高兴。

莫里森用了“chuckle”一词表现了保罗·d的喜悦与对生活的向往。

可以说,莫里森以声觉形象来表现人物的心理,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在由拟声手段塑造的声觉形象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含义,具有极强的表意功能。

(三)格律格律经常在英诗中出现,格律就是重音节与非重音节在诗歌中的组合形式。

莫里森在小说叙述中也注重重音与格律的密切关系。

她的小说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通常是短小的诗化叙述。

莫里森运用高雅文风,同时注重语音技巧,使读者不但感受到小说的形式之美,而且感受到它的节奏之美。

《宠儿》中的语相特征及语用功能赏析

《宠儿》中的语相特征及语用功能赏析

《宠儿》中的语相特征及语用功能赏析《宠儿》是鲁迅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

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宠儿的故事,揭示了当时社会上假装道貌岸然、讲究权力欺压的陋习。

在《宠儿》中,鲁迅运用了特定的语相特征和语用功能,凸显了小说的讽刺意义。

首先,《宠儿》中的语相特征体现在对语言形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上。

整篇小说以叙述性的语言为主,句式简练,段落短小,完整而有序地呈现了故事的发展进程。

鲁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借代、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加了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其次,《宠儿》中的语相特征还表现在对口语化语言的运用上。

小说中许多角色的对话使用了当时流行的口语,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例如,“瞧,那人脖颈上有记;跪了,瘪瘪瘦瘦的,皮精蓝脚的;蹲了,肚皮紧似正中心的;望了,眼白暗黑,豆大瞳子”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普通民众的形象。

在语用功能方面,《宠儿》中的语言主要具有讽刺和批判的功能。

通过对主人公,宠儿的描写,鲁迅揭露了当时社会上权力滥用、道德沦丧的现象。

宠儿作为一个虚伪、自私、附庸风雅的人物,代表了一类喜欢奉承权贵、追逐权力的人。

他虚情假意地装作为他人着想,实则只顾自己的私利,虚伪的表现让人生厌。

通过对宠儿的描写,鲁迅借讽刺手法抨击了这种为了迎合权贵而放弃原则的人。

此外,《宠儿》中的语言还具有启示作用。

通过对宠儿的形象描写和周围人对他的态度,鲁迅警示读者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为了迎合权贵而丧失自我。

小说通过描写宠儿最终遭受到的失败和唾弃,给人们以警醒,让人们反思自己是不是也在人前一套,背后一套,是否真正坚守自己的原则。

总之,《宠儿》中的语相特征和语用功能使得小说更加生动有趣、诙谐幽默。

通过对宠儿形象的描写和对社会陋习的讽刺,鲁迅在小说中传达了自己的思想和社会观点,挖掘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问题。

读者在阅读中不仅能够体会到鲁迅独特的文学风格,还能在娱乐中获得对现实的启示。

评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后现代叙事手法及叙事话语

评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后现代叙事手法及叙事话语

评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后现代叙事手法及叙事话语摘要:后现代主义以其反传统的叙事策略成为了二十世纪文学创作的主要体裁之一。

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宠儿》被看作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名篇佳作。

本文从该小说的叙事手法和叙事话语角度,分别论述该作品的碎片式叙事模式,多重叙事视角以及该作品的哥特式叙事话语,布鲁斯音乐风格等,进而探讨了该作品的后现代特色及其艺术风格。

关键词:碎片式叙事模式多重叙事视角重现回布鲁斯音乐《宠儿》是二十世纪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小说发表后,在美国文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宠儿》不仅“深深根植于美国黑人独特的历史、传说和现实生活之中”,而且“在叙述手法的运用上,将黑人小说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小说中莫里森采用了碎片式叙事模式和多重叙事视角等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并通过哥特式的叙事话语和具有布鲁斯音乐风格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充满悬念与神秘气氛的故事,从而使小说具有深刻的震撼力。

形成了作者独特的后现代风格,成为“表达后现代的另一种声音”。

1碎片式叙事模式和多重叙事视角莫里森在《宠儿》中没有像传统小说那样线性展开情节,而是采用碎片式叙事模式打破时空界限,把不同时间、地点组合交织在一起,在现在与过去之间自由穿梭。

在小说的开始,读者首先看到的是:一所整天闹鬼的房子——蓝石街124号。

就此展开的叙事支离破碎,时空不断错置。

与现实的故事交织在一起的是多种层次的过去:有作为历史回忆的贩奴船的故事,有在昔日农场“甜蜜之家”黑奴受到的种种磨难,有赛斯于逃亡途中生下丹芙的情景……这些过去的故事时而出现在人物的回忆中,时而出现在现实的故事里,仿佛成了正在发生的故事。

碎片式叙事模式还体现在对小说的中心事件——赛丝杀婴的叙述上。

小说第一章提到孩子的阴魂不散,为“割断脖子”怒气冲冲,但并未点出是谁割的。

第三章里赛丝向保罗介绍丹芙,说她命大,当初坐牢时,“耗子什么都咬,但就不碰她”。

评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后现代叙事手法及叙事话语

评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后现代叙事手法及叙事话语
在 宠 中多 处体 现 了历 史 与虚 构 , 幻 魔
段 组 成一 个 完 整 的故 事 。” 莫里森在《 儿》 宠 中不 仅 采用 多 重 叙 事 视 角和 叙 事 声音 而且 在 一 段 文字 中出 现频 繁 的视 角转 换 ,跳 跃 式进 入 各 个 人 物 内心 世 界 : 宠 A 你 是 我 的 姐 姐/ 是 我 的 女 儿 , 是 我 的 面 孑 / 是 “ i d 你 你 L你 我 的 宠儿 ”[ 一 段 内心独 白 以丹 芙 的话 语 为 开端 , 着却 变成 3 1 这 接 了 一 句一 行 , 同诗 歌 一般 的文 字 。 一 部 分 成 为丹 芙 、 丝 、 如 这 赛 宠 儿 三 个女 人 同 时 在 自言 自语 , 在 交 叉对 话 。 渐 地谈 话 者 融合 也 渐 为 一 体 , 心独 白变 成 了深 层 次 的 心灵 交 换 。 内
中 图分 类 号 :I 0 1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6 2 1 7 ( 0 ) 2 0 4 — 2 17— 5 82 1 0— 0 2 0 1 剧 性 、 能 以各 个 角 度 反 照 叙述 者 的 思 想感 情 。 四 宠 儿 》 更 ”《 中的 主
《 儿》 宠 是二 十世 纪美 国黑 人 女作 家托 尼 ・ 里 森 的 代 表作 , 莫
2 哥 特 式叙 事 话 语和 布 鲁 斯 音 乐风 格
莫里森在《 儿》 宠 中没 有 像 传 统 小 说 那 样 线 性 展 开 情 节 , 而 是 采用 碎 片 式叙 事模 式 打 破 时空 界 限 , 不 同 时 间 、 点 组合 交 把 地
织 在一 起 , 在现 在 与 过 去之 间 自由 穿梭 。在 小 说 的开 始 , 者首 读 先 看 到 的是 : 所 整 天 闹 鬼 的房 子— — 蓝 石 街 14号 此 展 开 一 2 就

论《宠儿》多视角叙事的创作手法

论《宠儿》多视角叙事的创作手法

作者: 鲜于静
作者机构: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英语旅游文化系,北京,100000
出版物刊名: 文教资料
页码: 36-38页
主题词: 《宠儿》;多视角;真实;模糊
摘要: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作家,她的<宠儿>被公认为是她最好的作品.<宠儿>写作手法别具一格,本文通过分析该小说多视角叙事的创作手法,来探讨其创作效果.小说中多视角叙事模式使故事的讲述具有客观性、真实性、模糊性和重复性等特点.多视角叙事呈现的真实画面有力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和人物的心灵创伤,同时为读者提供了再创造的广阔空间,解放了读者的审美意识,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小说真正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托妮莫里森《宠儿》分析解析

托妮莫里森《宠儿》分析解析



宠儿化作肉身

莫里森:“使其真实的目的在于使历史可能, 使记忆真实——如果有人走进你的家门,坐 在你桌边,你就不得不去思考,不管她们可 能是什么?”
宠儿的叙事功能
廖炳惠: “莫里森运用小说中被杀害的小孩的灵魂向 母亲质疑这种直接的叙事策略,使人置身于 暴力与种族歧视的机制下,观看人如何在行 为和抉择的过程中,产生一种伦理与道德责 任,并利用语言的反省,来加深我们对人的 限制,以及多种选择之可能性 深刻探讨。

莫里森的作品充满魔幻现实主义的神秘因素。《所罗门之歌》 之歌中,派特拉平坦、没有肚脐眼的腹部;戴德一世的鬼魂; 奶娃与神话小说中寻宝人经历相似的自我发现之旅;取材于 黑奴传说的“飞回非洲的黑人”;《柏油娃儿》中来自非洲 的“柏油夫人”这些超现实因素及黑人传说和神话,为莫里 森的小说蒙上了一层神秘和魔幻色彩。莫里森的语言吸取了 黑人口头文学的传统,看似简单却幽默,机智。那是经过精 雕细琢之后又不留痕迹的文学语言。她的作品还随处可见色 彩和音乐的意想,语言的美感更是得到了加强。 西方评论界普遍认为莫里森继承了拉尔夫· 埃利森和詹姆 斯· 鲍德温的黑人文学传统,她不仅熟悉黑人民间传说、希 腊神话和基督教《圣经》 ,而且也受益于西方古典文学的熏 陶。在创作手法上,她那简洁明快的手笔具有海明威的风格, 情节的神秘隐暗感又近似南方作家福克纳,当然还明显地受 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但莫里森更勇于探索和创新, 摒弃以往白人惯用的那种描述黑人的语言。
一、《宠儿》: 美国黑人历史的重写



LindaKrumholz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重新定义了美国历史。小说 中很明显具有历史的视角:莫里森通过非裔-美国奴 隶的行为和意识建构了历史,而不是通过白人主流 阶级的视角来建构历史。” “历史的方法论在《宠儿》中采用了另一种重要的 转变,即制造历史为作品中的人物、读者和作者形 成了一个治愈心灵创伤的过程。” ——《〈宠儿〉评论文集》107页

浅析莫里森《宠儿》的独特创作思想和技巧

浅析莫里森《宠儿》的独特创作思想和技巧
167165312014160013022014年8月第30卷第16期长春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ofchangchuneducationinstituteaug2014vol30no16下转15页13人街搬到高级日落住宅区经历了两段和美国白人男子的婚姻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善了自己的生存状态和初到美国的母亲相比晋升为美国中产阶级事业婚姻都很美满取得了和母亲们相反的结果即从无产阶级到资产阶级成功融入美国主流社会诠释了美国梦
《 宠儿》 告 诫 黑 人 根 据 自 己 的 标 准 而 不 是 白人 的 标 准 去 找 寻 失 去 的 爱 及 自我 。
关键词 : 托尼・ 莫 里森 ; 《 宠 儿》 ; 美国 黑人 文学 ; 乌托 邦理想 ; 现 代 主义 中 图分 类 号 : I 1 0 6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1 — 6 5 3 1( 2 0 1 4 )1 6 — 0 0 1 3 — 0 2 甜蜜 之家 ” , 体 现黑人 的 乌托邦 理想 , 它 《 宠儿 》是 1 9 9 3年 诺 贝尔文 学 奖获得 者一 非洲 裔美 国黑 隶 工作 的白人 家称 为“ 圣经 》 中的伊 甸 园 , 然而 , 正 是 在 这人 类 的乐 园 中 , 塞 丝 人 女作 家托 尼 ・ 莫里 森 的代表 作之一 。 曾荣 获美 国全 国书评 界 好 似 《 她 的背上 被 打 出了“ 智 慧 之树 ” 。同时 , 她 还通 过 奖提名 。后 又 获美 国全 国 图书 奖 、 1 9 8 8年普 利 策奖 以及 罗 伯 险些 送 了命 。 沛德 不 敢敲 塞丝 的 门及 保罗 ・ D五次 出逃 失败 等 细节 特・ 肯尼迪 奖 , 被认 为 是莫里 森 的最优 秀小 说 。《 宠儿 》 是莫 里 斯坦 普 ・ 森 的第五部 作 品 。 也 是莫 里森 小说 中创 作思 想最 为独 特 、 结 构 来讽 刺黑 人不 可 能实 现的 乌托邦 理想 。 最为 复杂 的一 部 。它打破 了传 统模 式 ,同一事 件不 是 以一 个 三、 《 宠J L ) 的现 代主 义特 征 人 或一个 声音 为 中心 . 而是 通过 多个 中心讲 述 的。在 多层 次 、 《 宠儿 》 貌 似一 个鬼 怪故 事 , 其实 不然 。鬼 魂 出现 , 是 魔 幻 现 实 主义 的表 现 ,故 事本 身是 现实 主义 的故 事 。现 代 主义 小 多文 化 的框架 中 , 故 事情 节扑 朔迷 离 , 时 空顺 序颠 倒错 位 , 事 说 与传 统 小说 的时 空框 架 不 同 , 否 定事 件 发展 的线性 因果 关 实 的叙述 与 虚构 的幻想 结合 , 历 史 的 回忆 与神话 镶嵌 , 阴 阳交 系 , 认 为 人 的内心 世界 不受 现实 与时 空 的束缚 , 有 一种 纯属 内 叉。 人 鬼合 一 。 作 者用夸 张 、 荒诞 及象 征等 写作方 法 , 打 破 了主 观和客 观世 界 的界限 , 成 功地再 现 了黑人 的生 活 与内心世 界 。 心世界 的 时 间和空 间 。这 部小 说 中的 时空结 构安 排正 是体 现 《 宠儿 》 以1 8 7 3年美 国 莫 里森 运 用 多线 条 、 泛 中心 的独特 创 作 技 巧为 《 宠儿》 织 了一 了这 种现 代 主义时 空概念 一不 连续 性 。 张 网。 俄 亥 俄州 辛辛 那提 小镇 的生 活为 背景 。那 一年 距离林 肯 总统 发表 废 除奴隶 制声 明 已经 9年 .距 离 故事 中的 杀婴事 件 已经 《 宠 儿》 的历 史重 现 8年 . 母 亲塞 丝 尽量 不 去记 忆 , 因 为 她 觉 得 只 有 这 样 才 《 宠儿》 是 一 部历 史 性小 说 , 通过 非 裔美 国人 民的 民 间文 过 去 1 是 安 全 的 。 遗 憾 的 是 , 她 的 脑 子 有 时 不 听安 排 。两个 儿子 多年 化传 说 , 运用 魔幻 现 实主义 手法 , 重 组历 史 , 让人 民通过 “ 再 回 前 已 逃 离 凶 宅 , 祖 母 贝 比 ・ 萨 格 斯 也 已 辞世 , 小 女 儿 丹 荚 离 奇 忆” 而 面对 历史 , 摆脱 精神 包袱 , 勇敢 地 面对 现实 生 活。 l 9岁 地 失去 了 听力 ,生活 在貌 似平 静 的麻 木 中 。不 愿 回忆往 事 的 的女 黑奴 塞丝 怀着 身孕逃 离奴 隶 主魔爪 ,来 到 了俄 亥俄 的辛 辛那 提 , 奴隶 主 寻踪 而至 。 为 了使儿 女不 再重 复 自己的 悲惨命 母 亲 和 无 法 听 到 真相 的女 儿 不 得不 面对 房 子 里 另 一 个 隐 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闪回”的运用 闪回( Flashback) ,是一种用闪回的短暂形象来表现人物 精神活动、心理状态和情感起伏的一种艺术手法。它不同于 倒叙和回忆。倒 叙 或 回 忆 是 通 过 对 某 一 情 节、细 节 的 回 忆, 来交代事件、叙述故事。闪回,展现的时间比较短促,常常是 几个闪念像电影镜头一样在大脑中一闪而过。闪回的主要 作用,在于表现人物一瞬间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用看得 见的画面来表现人物看不见的内心变化和发展。但它必须 与人物此时此刻的行为、感受以及固有的思想、感情、性格相 联系,并符合人 物 或 情 节 的 逻 辑,具 有 它 的 特 定 性。闪 回 可 以表现人物性格,窥视人物的心灵奥秘,较一般回忆,能更直 接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宠儿》的故事骇人听闻,非比寻常,因此莫里森也没用 常规的叙述来手法。小说的主要人物都是在不断的对往事 的回忆中逐渐走出杀婴事件的阴影的,因而,闪回贯穿整部 作品。一开始,赛 丝 回 忆 起 为 了 给 她 死 去 的 女 儿 刻 块 墓 碑,
她出卖了自己 的 肉 体,与 雕 刻 匠 发 生 了 性 行 为。接 着,保 罗 ·D 出现在了 124 号。赛丝和保罗·D 他们两个在逃跑后都 遭受了很多苦难,再次碰面后,都不愿意提过去的事情,回忆 只会带给他们更多的痛苦。保罗·D 把他的记忆存放在烟 草盒里。赛丝则认为“没有什么比开始一天的辛苦劳作以抵 制对过去的回忆更好的事情了”。〔1〕但是两人曾在一起生活 很多年,有很 多 共 同 的 记 忆,因 此 不 可 避 免 地 会 想 到 过 去。 闪回帮助将事情的真相一步一步揭露出来。宠儿出现后,他 们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很多事情因此被揭示出来。在被“学 校教师”和他的侄子追上后,保罗·D 的嘴里被塞上了金属 马勒,并被上了镣铐,之后,他们把他卖到了另一个种植园。 他还曾因谋杀罪被关在监狱,与另外四十五个囚徒被锁链绑 在一起做 苦 工。赛 丝 的 经 历 更 加 不 寻 常,她 成 功 地 逃 离 了 “甜蜜之家”,在逃难途中生下丹芙,到达了已获自由的婆婆 家里。但她并非一直幸运,二十八天后,学校教师追了过来, 为了使孩子免受身为奴隶的困难,赛丝亲手割断了她第三个 孩子的喉咙。所有这一切都是通过凌乱的闪回揭示出的,一 次次的闪回,不完整的叙述,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重构故事 情节。
2012 年第 2 期
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总 80 期)
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 2 2012
General No. 80
《宠儿》的写作技巧评析
梁 艳1 宫金玲2
( 1、2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关键词: 《宠儿》; 写作技巧; 闪回; 象征; 非线性多角度叙事 中图分类号:I106.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98究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化的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历史上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黑人女性 作家得主,托妮·莫里森为 20 世纪的美国文学竖起了又一 座里程碑。莫里森所有的作品都在向人们展示和挖掘黑人 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她精湛的写作技巧使她的作品拥 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也使她成为成就卓著的小说家。《宠儿》 则恰好完全展现了莫里森的运用语言讲述故事的能力。《宠 儿》是托妮·莫里森的第五部小说,为她赢得了 1988 年的普 利策奖。小说中,莫 里 森 远 离 了 当 下 的 场 景,将 小 说 的 背 景 设置在美国内战结束之后的“重建时期”,女黑奴塞丝只身一 人逃离种植园,在赶来抓她的奴隶主到达时,为了使孩子不 再遭受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她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儿,十八 年后,女儿的鬼魂回来与赛丝纠缠,向赛丝索爱。《宠儿》中, 莫里森充分运用熟练的写作技巧呈现给我们一个既怪诞又 真实的故事,莫里森所运用的写作技巧恰如气氛地推动了小 说的发展,营造了悲凉的气氛,真实地反映了黑人的悲惨境 遇,引发人们思考,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大的震 撼力。
收稿日期:2012 - 03 - 04 作者简介:梁艳( 1978 - ) ,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师范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外语教学研究。
·29·
被揭露出来。莫里森通过一个又一个闪回不断向读者提供 线索,事件的真相被一步一步推进,作为旁观者的读者能够 发掘真相,接受这个恐怖事件,用心感受当事人内心的痛苦 和煎熬。
在大多数的小说中回忆的内容多是幸福欢乐的时光,但 是《宠儿》中,回忆过去会带来刺骨的伤痛,没有人愿意回忆, 想让他们讲述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则更是没有可能,他们更 愿意选择忘记。这是小说闪回看似凌乱的原因。事实上,所 有的闪回都是莫里森精心安排的,过去与现实被巧妙地糅合 在一起,看似不 着 痕 迹,实 则 匠 心 独 具。闪 回 凌 乱 的 另 一 个 原因则与小说非同寻常的故事情节有关。杀婴时间恐怖异 常,不易于读者接受,所以作者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而是一点 一点地透露出事情的真相。小说第一章提到,“婴儿被割断 喉咙的愤怒”〔1〕5,没有告知行凶者。第三章,赛丝告诉保罗 ·D 她带着丹芙坐了牢,“老鼠什么都咬,就是不咬她”〔1〕, 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被捕入狱,留下了一个悬念。在第九 章,奈尔逊说道: “难道你妈妈没有因谋杀而被关起来吗? 她 去的时候没有带着你吗?”〔1〕这可以帮助读者间接地判断出 赛丝是因为犯了谋杀罪而入狱。但事情的来龙去脉还远没
摘 要: 托妮·莫里森作为历史上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黑人女性作家得主,在运用传统文学形式手法的同时,又以自己独特的 方式进行创作。《宠儿》是莫里森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她以高超的写作技巧向人们讲述了一家人的一段不堪回首的生活。她在 这部作品中运用了闪回、象征、非线性多角度叙事等写作技巧,这些手法自然地推动故事向前发展,营造压抑与哀怨的气氛,并有效地 揭示了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