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PC及应用讲座1
工业化PC项目介绍ppt课件

ppt课件
7
成都万科工业化PC体系
成都万科五龙山工业化项目预制构件分布图
11/13/2019
ppt课件
8
成都万科工业化PC体系
2、內浇外挂体系:外墙板通过墙板上端U型钢筋锚固在结构梁上承重, 墙板下口加固角码只限制墙板不内外移动。
11/13/2019
ppt课件
9
成都万科工业化PC体系
A、PC构件生产流程
第1天:放线、焊竖 向钢筋
第2-3天:墙板吊装、 剪力墙柱钢筋绑扎
第4天:支模架体搭 设
第5-6天:梁板底模 支设
11/13/2019
第7天:梁板钢筋绑 扎、剪力墙模板加固
ppt课件
第8天:砼浇筑
13
成都万科工业化PC体系
3、无外架体系
11/13/2019
ppt课件
14
1 成都万科工业化PC项目概况 2 成都万科工业化PC项目体系 3 工业化PC项目的优点
工业化优势
6-8天/层
比传统工艺项目增 加部分工期
封顶后采用吊兰施工局
部涂料和缝口打胶预计 30天完成
节约工期明显
室内装饰
砌体抹灰时间长
装配式内墙施工周期短, 装修可提前进入施工
建造周期缩短
11/13/2019
ppt课件
19
成都万科工业化PC优点
5、PC采用无外架施工优势
• 节约外架成本; • 主体施工完成后即可展示外立面效果,为销售提供支持;
成都万科工业化PC优点
1、PC项目改善作业环境、质量更稳定、安全性更高
现场作业
在工厂重复生产
PC化
现场工作的减少
砂浆工作的减少
质量的稳定化
浅谈工业化建筑PC外墙施工技术与经济效益

浅谈工业化建筑PC外墙施工技术与经济效益上世纪50年代,工业化建筑理念被引入我国,但目前对于这种理念的应用较少。
限制我国工业化建筑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我国建筑行业理论体系不够成熟,没有较先进的施工技术,这两点都不能达到工业化建筑的要求;二是对于我国的工业化建筑发展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施工技术不完善,成本较高。
通过分析,我们应该将今后的工业化建筑的发展方向定位于提升施工技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方面。
1、工业化建筑PC 外墙施工技术有位日本学者对于工业化建筑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将工业化建筑喻为要像制造汽车那样建造房子,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成本,提升建筑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可以将工业化建筑理解为: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与方法,改造建筑行业使之工业化,使建筑行业不断向集约化发展。
只有将建筑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渗透入工业化建筑的理念,才能够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本文以PC外墙的施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工业化建筑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进行深入研究。
(一)PC 墙板结构1. PC 结构:是一种建筑构件,它是专门为了建筑的施工生产的成品混凝土,这种构件采用的是现浇工艺,它能够使建筑的结构性能与建筑内部的消防系统、电气系统以及排水系统相互结合,使他们能够共同发挥作用。
2. PC 墙板结构:PC 墙板的全称是预制混凝土墙板,它并不承重,只是作为外墙,起到维护作用。
它的优点是能够长时间使用,并且能够保温隔热,还能够有效的防止外墙的渗漏;PC 墙板作为成品混凝土的一个构件,比较容易施工,装修方便;而且比较薄,能够增加建筑的实际使用面积。
同时,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外侧进行加固,如果不采取此措施,就比较容易出现外鼓的现象,因此不适用于抗震区的建筑外墙。
3. 和建筑物主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根据外墙施工方法可以分为两种连接方式,外挂式与侧连式。
(二)工业化建筑PC 外墙施工技术1. PC 外墙的安装流程依次是,柱、剪力墙钢筋绑扎、PC墙板吊装、墙柱模板的安装、梁柱模板支柱、梁板钢筋绑扎、水电预埋、最后是梁板混凝土浇筑。
PC控制技术分解课件

传统的 PLC 和 NC
在自动化结构中, PC实现操作员界面处理 HMI 程序并完成通信任务在三个系统中它的CPU功能最强
传统的 PLC带有协处理器卡的标准 PLC I/0 通过现场总线或并行电缆
Leistung
DU
DU
...
...
32 \
32 \
Windows NT和 HMI程序
NC 服务
PLC 服务
在PC 上 一个 PLC 程序和 NC 控制的实时运行
PLC 周期 (例如. 2ms)
PLC 周期
PC控制的基本任务
在 PC 上运行 PLC 和 NC
NC 周期 (例如. 1ms)
NC 周期
NC 周期
NC 周期
1ms
2ms
3ms
4ms
读输入
程序运算
写输出
Windows NT和 HMI 程序
读输入
程序运算
程序运算
读输入
写输出
PC控制的基本任务
在 PC 上运行 PLC
Windows NT和 HMI程序
软件 PLC: 预留了操作系统的计算容量 PC 上 一
PLC 任务 和 NC 任务定时地通过多任务去运行 周期性地获取操作系统的计算时间
坐标类型伺服轴: 电动的, 液压的步进电机驱动变频驱动
坐标功能PTP 定位主/从功能电子变速箱凸轮系统飞轮前馈
PLC 接口坐标控制功能块通过 NC<->PLC 结构实现 循环接口
PTP 定位: s, v, a, da/dt
坐标结构
通过功能块实现动作控制
PC控制的基本任务
TwinCAT NC PTP
计算机应用软件系列讲座(1)MS Word字排版软件

个 外码 对 应 多个 内 码 , 会 出现 “ 码 ” 象 ) 便 重 现 。
关键词 : 计算机 ; 用软 件 ; 应 字排版 ; 电子表格 ; 示又稿 ; 学; 演 数 网络会 议 中图分 类号 : P 1 T 37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 157 02 O 090 17—2 620 )104 —3 c
r eS r so etrs HC mp tr pi o t ae P r ) h e i f cu e o ue l dS f r( at1 e L o Ap e w
一
b “ ( id” )宏 ( c ) 如 果 不 会 用 “ )域 Fe ) ;e“ Mar ” l o 样 式”其 所掌 握 的 Wod 能肯定 在 2 % 以下 , 于 , r功 0 属 “ 级用 户” 如 果 会 用 “ 式 ” 其 所 掌 握 的 Wod 初 样 , r 功 能可 以达 到 3 % 以上 , 于 “ 0 属 中级 用 户” 这 种 人 就能 “ 成批 ” 设 置 字符 或 段 落 格 式 并 使 整个 文 地
不 到 2 %的功 能 0 Wod 三项 标 志性 技 术 :a “ 式 ( tl) ; r有 )样 Sye ”
11 汉 字 的输 入 .
写 文章 一般 总会 牵涉 到汉字 的 内码 和输人 法 。 由于汉 字相 当复 杂 , 必须 规定一 种所 谓 “ 内码 ” 为 作 基础 。其 它汉字输 人 法 的实质在 于 : 设计 另一 套代 码 ( 为 “ 码” 系统 ; 建 立 外码 的对 应关 系 ( 称 外 ) 并 若
S HE S u f n N h) —a ’
c a j gUnv r t f c nea dT cn l y J mig2 0 9 , hn ) ni ies yo i c n eh o g ,SNa n 1 0 4 C ia N n i Se o
数控机床维修系列讲座 第1讲 一个新兴的工业领域——机床大修与数控化改造

势,机床 制造者在不断努 力跟踪 时代 的 步伐 ,机床 的使 用者、堆修 者也要努 力跟 上 。为使 读者及 时 了解数
控机床 的技 术与知识 ,加深数控机床使 用与维修 理念上 的认识 ,组织 了此讲座 ,力 图对读者 有所帮助 。
第 1讲 一 个 新 兴 的工 业 领 域—— 机 床 大 修 与数 控 化 改造
一
发挥 作用 而 闲置 的尴 尬局 面。其 中不乏 有为改 造后 投入 使用 而 引进 的旧机 床和 生产线 。这 里多数 的二
手机 床 只要再 有适 当 的资金投 入 ,经过 大修改 造 即 ( )我 国现有 的 、数 以万 计 的陈 旧 、落后 的机 可 发 挥 作 用 。 1 床 是 机床大修 与数 控化改 造行 业产 生的现 实基 础
业家 在不 断探索 新形势下 的各种 先进制造 技术 及制 能满 足使 用 要 求 ,但是 多数 由于 缺 少 经验 、技 术 、
造业 的发展 战 略。作为 制造业 核 心的机床 制造 业则 资料 及备 件 等因素 ,造成 虽 廉价 购进但 却不 能继续 是 支柱的基 石 ,是任何行 业都 不 可或缺 的 。
维普资讯
・
技 术讲 窿 ・
数 控机床维 修 改造 系 列讲 座
机床作 为 工作母机 和 维修工 具 ,早 巳成为 各个工 业领域 不可或缺 的 必要 装 备。数 控机床 的产 生 与发
展 ,更是 制造 高质量 、 高效率 、高一致 性 产品 的有 力保 障 。 随着人 类社 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飞 速发展 与进 步 ,各 种新 材
料 、新技 术 、新工 艺、新 结构 、新配件 不 断 涌现 ,各 个领域 不断提 出新 的要 求 ,这一切 都使 得机床 的结
PC施工中-灌浆工艺讲座

灌浆施工
将配制好的浆液通过灌浆管灌入钻 孔中,控制好灌浆压力和流量,确 保灌浆均匀、密实。
灌浆效果检测
灌浆完成后,对灌浆效果进行检查 和测试,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
灌浆质量检测与验收
检测方法选择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验收标准,选择 合适的检测方法,如压水试验、超声 波检测等。
检测实施
验收判定
根据检测结果和验收标准进行判定, 若满足要求则通过验收,若不满足要 求则进行整改或返工。
按照选定的检测方法对灌浆质量进行 检测,获取相关数据和结果。
04
灌浆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施工前准备
确保施工队伍具备相应的资质和 经验,检查施工设备是否完好,
确保施工材料质量合格。
现场勘查
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查,了解 地质条件、水文情况等,以便制
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设计
根据工程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 制定详细的施工设计,明确各项
灌浆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灌浆不饱满
总结词
灌浆不饱满是指灌浆过程中,浆液未能完全填充预定区域,导致 结构不密实或出现空洞。
详细描述
灌浆不饱满的原因可能包括浆液配比不当、灌浆压力不足、灌浆 管路堵塞或泄漏等。为解决这一问题,应检查浆液配比和灌浆设 备,确保灌浆压力符合要求,同时及时处理堵塞或泄漏问题。
pc施工中-灌浆工艺讲座
目
CONTENCT
录
• 灌浆工艺简介 • 灌浆材料的选择与制备 • 灌浆施工工艺流程 • 灌浆施工质量控制 • 灌浆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 案例分析
01
灌浆工艺简介
灌浆工艺的定义
灌浆工艺是一种将按比例配制好的灌浆料通过压力注入到地层或 缝隙中的施工方法,主要用于加固地层、堵漏、抬升建筑物等。
中建三局工业化建筑PC培训全解

中建三局工业化建筑PC培训全解随着工业化建筑的逐步普及,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注重在该领域的建筑技术上进行培训和研发,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建筑质量。
中建三局作为一家全国性的大型建筑企业,一直致力于工业化建筑的推广和应用。
本篇文章将介绍中建三局工业化建筑PC培训的内容和全貌。
培训目标中建三局工业化建筑PC培训的目标主要是培训参与者对于工业化建筑PC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从而更好地推进企业的工业化建筑进程。
培训内容中建三局工业化建筑PC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业化建筑PC的基本概念在本课程中,参与者将了解到工业化建筑PC的基础知识,包括PC的概念、PC的分类和PC的特点。
工业化建筑PC的材料和构造本课程将介绍工业化建筑PC的材料,包括水泥、混凝土、砂浆等,以及工业化建筑PC的构造设计和施工流程。
工业化建筑PC的应用在工业化建筑PC培训课程中,参与者将学习到工业化建筑PC的应用,并掌握相关的技术和方法。
例如,参与者将了解到不同类型的工业化建筑PC如何使用,以及相关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
工业化建筑PC的质量和安全在本课程中,参与者将学习工业化建筑PC在实际应用中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并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和方法。
培训方式中建三局工业化建筑PC培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线下课程中建三局会定期开展线下工业化建筑PC培训课程,参与者可以通过线下课程学习到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技能。
例如,参与者可以观察工业化建筑PC的施工现场,并与相关的专家进行交流和学习。
在线课程中建三局也会通过网络形式开展工业化建筑PC的在线课程,参与者可以通过网络在线学习和交流。
例如,参与者可以参加在线的工业化建筑PC课程,了解工业化建筑PC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
实践项目中建三局将安排实践项目,通过实践锻炼参与者的工业化建筑PC应用能力。
例如,参与者可以参加工业化建筑PC施工项目,亲身体验工业化建筑PC的施工过程,并通过实践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PC-DMIS初级培训讲义-第1课

19
定义标准球
• 校验模式:一般应采用用户定义,在采点数为9~12点时,层数应选 择3层。起始角和终止角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一般球形和柱形测针采 用0~90度。对特殊测针(如:盘形测针)校验时起始角、终止角要 终止角 进行必要调整。如:-10、+10 。
起始角 参考轴
•
可用工具列表:是校验测头时使用的校验用工具的定义。点击添加工 具,弹出添加工具窗口。在工具标识窗口添加“标识”,在支撑矢量 窗口输入标准球的支撑矢量(指向标准球,如:0,0,1),在直径/ 长度窗口输入标准球检定证书上标注的实际直径值,按下确定键。
20
校验测头步骤
测头校验
测头校验的目的和原理
• 坐标测量机在测量零件时,是使用测针的宝石球与被测零件表面接触,接触 点坐标与系统传输的宝石球中心点坐标相差一个宝石球的半径,需要通过校 验得到的测针的半径值,对测量结果修正。 • 在测量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不同测头角度、长度和直径的组合来完成测量 任务。不同位置的测量点必须要经过转化才能在同一坐标下计算,这就需要 通过测头校验来获得不同测头角度之间的位置关系。 • 所以,测量开始前,测头的校验工作是必要并且重要的,直接影响整体的测量 精度。
12
测头组件
13
校验测头步骤
• 校验测头的一般步骤
配置测头操作包括定义测头文件名、定义测座、定义测座与测头的转换、定义 加长杆和测头、定义测针;完成软件定义设置开始校验测针。
14
测头功能框
• 在测量新零件时,进入测量软件后,软件会自动弹出测头功能的窗口。也可 以在插入--硬件定义--测头菜单中选择进入测头功能窗口。
测量(校验)
4.测量 点击测量按钮,在弹出来的测头检验进行参数设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VME总线工业计算机
Motorola PowerPC VMEbus Single Board Computer
of Motorola Computer Group
1.3 VME总线工业计算机
Low Power Pentium III Single Slot VME Processor Board of Concurrent Technologies
1 工业计算机的发展与回顾
1.2 STD总线工业计算机 STD总线在1978年最早由Pro-Log公司作为工业标准发明 的,由STDGM制定为STD-80规范,随后被批准为国际 标准IEEE961。STD-80/MPX作为STD-80追加标准,支 持多主(MultiMaster)系统。STD总线工控机是工业型 计算机,STD总线的16位总线性能满足嵌入式和实时性 应用要求,特别是它的小板尺寸(4.5英寸x 6.5英寸)、垂 直放置无源背板的直插式结构、丰富的工业I/O OEM模 板、低成本、低功耗、扩展的温度范围、可靠性和良好 的可维护性设计,使其在空间和功耗受到严格限制的、 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1.3 VME总线工业计算机
1987年VXI总线联合会成立,其目标是定义板级仪器标 准 , 即 VME 扩 展 仪 器 仪 表 总 线 。 VXI 总 线 工 控 机 以 VME总线为内核,将欧洲卡尺寸扩展为四种:VXI A (3.9 inch x 6.3 inch)、VXI B(9.2 inch x 6.3 inch)、 VXI C(9.2 inch x 13.4 inch)及VXI D(14.4 inch x 13.4 inch),其中现在最常用的是VXI C规格。 1993年,VXI规范被采纳为国际标准IEEE 1155。VXI 总线工控机规定的操作系统类型有DOS、WINDOW 3.1、 WINDOWS 95、WINDOWS NT、Solaris 1和2、HPUX、MacOS以及SCO Unix。
1.7 ISA/PCI总线IPC工业计算机
虽然加固型工控机对基于大母板的桌面机进行了工业化改 造,但其背板技术仍然存在许多缺点:不良的热设计、不 良的连接方式、不标准的模板尺寸和有限的PCI插槽数(最 大4个)等。虽然可维护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改进,但仍然不 能满足工业控制要求。目前PCI/ISA工控机主要做控制系统 的检测和管理机使用。
1.7 ISA/PCI总线IPC工业计算机
1992年6月,Intel公司开发了快速的开放式PCI总线规范, 作为局部和低层次的内部处理器总线。在两年之内几乎每 个处理器制造商都将PCI作为计算机内部芯片级互连总线, 而且自然地发展成了板极互连总线。1995年6月PCI SIG正 式公布了PCI 局部总线规范 2.1版,同时PICMG推出了第一 个标准PCI/ISA无源背板总线标准,这样,加固性PCI/ISA 总线工控机问世了。目前,PCI/ISA工控机主要制造商有: Texas Microsystems、 Teknor Industrial Computers、 Industrial Computer Source、Trenton Terminals、I-Bus 以 及台湾的衍扬(AAEON)、研华(ADVANTEC)、磐仪 (Arbor)、大众、研祥、华北工控、艾雷斯等企业。
传统PCI结构
处理器
Host to PCI bridge PCI Slots
处理器 PCI卡
PICMG 1.0规范的无缘背板
独立PCI卡
处理器
Host to PCI bridge PCI Slots
1.8 MULTIBUS总线工业计算机
第一个Multibus I标准总线产生于1974年,当时只是一 条CPU与存储器连接的总线。随着微处理器技术的进步, 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成了Multibus II总线。 Multibus I总线(IEEE796)的应用始于1976年,作为 各种结构的系统之间的互联总线使用。在典型的系统中, 底板本身并不采用唯一的总线形式,如在底板上增加扩 展I/O总线,以提高存储器映射I/O与处理器的传输速度, 使中央处理器访问存储器的速度比一般底板要快得多, 提高了底板的性能价格比。
1.4 AT96总线工业计算机
1.4 AT96总线工业计算机
8U机架
6U机架
1.5 PC/104总线工业计算机
在80年代末,Ampro Computers发明了PC/104总线。 1992年3月PC/104总线联合会发布了PC/104规范1.0版, 几 经 修 改 , 于 1996 年 6 月 公 布 了 PC/104 规 范 3.2 版 。 PC/104总线采用自层迭互连方式和3.6 inch x 3.8 inch的 小板结构,抛弃了PC机的大母板,使其更适合在尺寸 和空间受到限制的嵌入式环境中使用,如消费类电子产 品:洗衣机、烘干机、洗碗机、收款机等。近来,紧凑 加固性设计的PC/104工控机在军工产品中开始采用,如 火箭、导弹和战斗机等。
工业PC及应用讲座
第一部分 工业控制计算机概述
刘 鑫
研究员
国家工业控制机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工业计算机的发展与回顾
1.1 引言 我国工业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 STD总线、 PC/104总线、PCI/ISA总线、VME总线、AT96总线到 CompactPCI总线,期间大约用了十五年的时间。由于 Compact PCI总线标准结合了VME的高性能、扩展性和可 靠性以及PCI总线标准的开放性、经济有效和灵活性,所 以发展极为迅速,目前已经有取代VME以及STD工业标 准,成为工业界的新一代主流标准的趋势。早在1999年, 国家就将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ompactPCI总线工控 机系统作为了重点和优先发展的目标之一。
104总线工业计算机
1.7 ISA/PCI总线IPC工业计算机
现在工业控制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专用的封 闭式的架构迅速被PC技术的开放式架构所取代,其中最 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软件的兼容性。工业控制机用户过 去和现在都希望使用与所熟悉的桌面PC机相同的操作系 统和开发工具,这就导致了开放式桌面PC在工业环境中 的直接应用。然而,桌面PC机技术是面向每年2000亿美 元的商用机市场的,而不是相对比较小的工业计算机市 场的,它不具备工业级性能:抗强震动、冲击、高温、 潮湿和具有快速修复能力(MTTR一般小于5分钟)。 由桌面PC技术衍生的ISA总线加固型计算机在工业上得 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
1.5 PC/104总线工业计算机
虽然PC/104总线工控机的功耗低,但其驱动能力弱 (4mA),其扩展能力和维护性也受到限制,使其在 工业过程控制和自动化领域的应用范围受到局限。 为了兼容PCI总线技术,1997年2月PC/104总线联合会 推出了PC/104-Plus规范1.0版,在PC/104规范3.2版的 基础上,增加了30x4根信号线的J2插座,支持PCI局 部总线规范2.1版。 今天,许多单板计算机(SBC)都设计有PC/104总线 接口,以便通过PC/104总线丰富的I/O模块扩展功能, 满足不同的嵌入式应用要求。
1.8 MULTIBUS总线工业计算机
Multibus总线最早是由Intel公司研制的,因包含四种总 线而得名,即 Multibus System Bus,I/O Expansion Bus (ISBX),Execution Bus(iLBX),Multichannel I/O Bus。Multibus II总线(ANSI/IEEE 1296标准)适用于 性能适中、仅有少量处理器、没有高速缓存一致性要求 得体系结构。对那些有高速扩展缓存,并要求并行一致 共享存储的执行模式的系统,应用会受到一定约束。 尽管存在一些限制,Multibus总线凭借其系统的灵活性、 易使用性以及高可靠性,使之成为历史上得到广泛采用 的总线结构之一。
1.5 PC/104总线工业计算机
1.5 PC/104总线工业计算机
PC/104-plus Single Board Computer for Harsh Environments of Versalogic Corp.
1.5 PC/104总线工业计算机
Jaguar PC/104-plus Embedded Computer
1.3 VME总线工业计算机
1GHz Motorola MPC7455 PowerPC VME64 Processor
Board of Motorola Computer Group
1.4 AT96总线工业计算机
为了将ISA总线PC机应用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中,1994 年由德国SIEMENS公司发起制定了AT96总线欧洲卡 标准(IEEE996),并在欧洲得到了推广应用。AT96 总线=ISA总线电气规范+96芯针孔连接器(DIN IEC 41612 C) +欧 洲 卡 规 范( IEC297/IEEE 1011.1) 。 AT96总线工控机消除了模板之间的边缘金手指连接, 具有抗强震动和冲击能力;其16位数据总线、24位寻 址能力、高可靠性和良好的可维护性,更适合在恶劣 工业环境中应用。
STD总线486 CPU板
STD总线 32路12位光电隔离A/D板
1.3 VME总线工业计算机
1981年,Mostek、Motorola、Philip和Signetics公司 发明了VME总线,从此VME总线工业控制机在图像 处理、工业控制、实时处理和军事通讯中得到了广泛 应 用 。 1987 年 , VME 总 线 被 批 准 为 国 际 标 准 IEEE1014-1987。 VME总线接口为2个96芯的针孔连接器P1和P2(6U欧 洲卡),其中P2的外侧2排针由用户自定义,以满足 用户的特殊要求。VME总线的数据宽度为32位,最大 总线速度是40MB/sec。
1.3 VME总线工业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