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
超声雾化吸入法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超声雾化吸入法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作者:郑金波王建伟周玮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年第10期【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22-01超声雾化吸入法是应用超声波声能,使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在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效果的给药方法。
特点:雾量大小可以调节;雾滴小而均匀,药液随着深而慢的吸气可到达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
超声雾化吸入法目的:1.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帮助祛痰,改善通气功能。
常用于气道切开术后、痰液黏稠等。
2.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以消除炎症。
减轻整理呼吸道黏膜水肿,保持呼吸道通畅。
常用于胸部手术前后、呼吸道感染等。
3.解除支气管痉挛,使气道通畅,改善通气状况。
常用于支气管哮喘等病人。
4.治疗肺癌,可间歇吸入抗癌药物以达到治疗效果。
超声雾化吸入法是利用超声波功能,将药液变成细微的雾状,随病人的呼吸而吸入呼吸道,达到治疗呼吸道疾病等目的。
超声雾化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精神护理:对初次雾化吸入者,要做好解释工作,介绍吸入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其合作,并消除其紧张心理,对曾做过雾化吸入者,则要他们熟练掌握吸气、呼气及吸入面罩的放与按的联合动作。
二、体位护理:其目的是通畅气道,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除,减轻不适以及使药液到达就需部位。
1.肺底部炎症者,取健侧侧卧位,这样有利于气雾进入肺内至底部。
2.呼吸困难者,取半坐位或坐位,以减轻呼吸困难。
3.对身体虚弱、老年患者可取侧卧位。
4.气管切开者其分泌物较多,以及神志不清者,取头低脚高位,床尾抬高15℃,使呼吸道分泌物顺体位而接近咽喉部,便于咯出或易于抽吸。
三、操作前准备:1.方盘内盛超声雾化器1台。
导气管2根、面罩及口咀1个。
备弯盘、插销板、冷水计、药液、砂轮、干毛巾2块。
2.检查雾化器各部件是否连接良好,将所有开关关好,水槽内加冷水250ml浸没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罐内按医嘱放入30~50ml药液3.病人准备四、操作方法及观察护理:1.接通电源,预热3~5分钟(冬天8~10分钟),再开起雾化开关,这时药液呈白色雾状即冲入导管内,将雾化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或套管口,嘱病人作均匀的深呼吸运动。
雾化吸入疗法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雾化吸入疗法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摘要雾化吸入疗法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在急诊临床中应用广泛。
本文根据专家共识,从适应症、禁忌症、药物选择、药物剂量、设备选择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雾化吸入疗法在急诊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1. 雾化吸入疗法的定义和原理雾化吸入疗法(Nebulization Therapy)是一种利用压缩空气或超声波等技术将药物喷雾成细小颗粒,通过口腔、鼻腔或气管等呼吸道吸入人体的治疗方法。
其通过雾化药物的形式,使药物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减轻了常规给药方式所带来的不适感和副作用。
2. 雾化吸入疗法的适应症作为一种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雾化吸入疗法在急诊临床中常见的适应症包括:•急性哮喘•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炎•气胸等对于这些疾病,雾化吸入疗法可以提供快速、高效的治疗效果,并且不易引起患者的不适感和副作用。
此外,在缓解季节性过敏性哮喘等症状方面,雾化吸入疗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 雾化吸入疗法的禁忌症虽然雾化吸入疗法作为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禁忌症。
例如对药物过敏的患者、心肌梗死前期患者、肺部感染患者等均不适合进行雾化吸入疗法。
因此,在应用雾化吸入疗法时需要对患者进行严格的评估,避免恶化病情和增加治疗风险。
4. 雾化吸入疗法的药物选择和剂量在一些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药物选择和剂量的合理性同样影响着治疗的效果。
对于急诊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一般采用下列药物进行雾化吸入疗法:•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倍他米龙等,主要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呼吸道通气。
•抗胆碱能药:如异丙托溴铵、托特罗品等,主要用于缓解哮喘症状,同时可能会出现口干、视力模糊等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在急性哮喘和COPD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药物的剂量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来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药物剂量的选择与生理年龄、体重、病情的轻重程度等有关。
雾化吸入临床应用

雾化吸入临床应用一、概述雾化吸入是指将药物溶解在水或其他溶液中,通过雾化器将药物转化成微小颗粒状的气溶胶,通过口腔或鼻腔吸入到呼吸道中,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式。
雾化吸入具有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局部效果好、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二、适应症1.哮喘:雾化吸入能够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局部效果好,因此在哮喘急性发作时使用雾化吸入能够快速缓解哮喘症状。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患者常伴有支气管收缩和分泌物增多等问题,使用雾化吸入能够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缓解支气管收缩和分泌物增多等问题。
3.肺部感染:雾化吸入能够将药物直接送到肺部,对于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较好。
4.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能够使支气管扩张剂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局部效果好,能够缓解支气管收缩和呼吸困难等问题。
5.其他:雾化吸入还可以应用于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喉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三、药物选择1.β2受体激动剂:β2受体激动剂是治疗哮喘和COPD的常用药物之一,包括沙丁胺醇、布地奈德等。
2.抗胆碱能药物:抗胆碱能药物是治疗COPD的常用药物之一,包括异丙托溴铵、特罗托品等。
3.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和COPD的常用药物之一,包括倍他米松、地塞米松等。
4.抗生素:抗生素可以应用于肺部感染的治疗,包括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等。
5.其他:还有一些药物可以应用于雾化吸入治疗,例如黄连素、丙酸氟替卡松等。
四、雾化器选择1.压缩式雾化器:压缩式雾化器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雾化器之一,它通过压缩机将空气压缩成高压气体,使药物溶液产生霧状颗粒。
2.超声波雾化器:超声波雾化器是利用超声波振动原理将溶液转化为微小颗粒的雾化器,具有噪音小、稳定性好等优点。
3.网状膜雾化器:网状膜雾化器是利用微孔网膜将溶液分散成微小颗粒的雾化器,具有操作简便、清洁方便等优点。
4.其他:还有一些新型的雾化器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例如电子喷雾技术和振动网膜技术等。
应用氧气雾化吸入的原理

应用氧气雾化吸入的原理1. 引言在医疗领域中,氧气雾化吸入是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和血氧供应。
本文将介绍氧气雾化吸入的原理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
2. 氧气雾化吸入的目的氧气雾化吸入的目的是通过将液态氧气转化为雾状氧气,使氧气能够更好地被患者吸入到肺部,从而提高血氧饱和度。
雾化的氧气能够深入到肺部,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3. 氧气雾化吸入的原理氧气雾化吸入的原理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3.1 氧气雾化装置氧气雾化装置是氧气雾化吸入的关键设备,它通过将液态氧气转化为雾状氧气。
氧气雾化装置通常包括雾化器、压力调节器和流速控制器等组成。
雾化器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可以将液态氧气转化为极小的气溶胶颗粒,方便被患者吸入。
3.2 雾化器的工作原理雾化器通过产生高速气流,使液态氧气在雾化器内被剪切成细小的气溶胶颗粒。
这些细小的颗粒能够悬浮在空气中,并且随着患者的吸入进入肺部。
细小的颗粒能够更容易地被肺组织吸收,提高氧气的吸收效率。
4. 氧气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氧气雾化吸入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特别是在呼吸科和急救医学中常被使用。
以下是氧气雾化吸入的常见临床应用:4.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氧气雾化吸入可以帮助改善COPD患者的呼吸状态,并缓解其症状。
通过雾化后的氧气吸入,可以有效地提高COPD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减轻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
4.2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氧气雾化吸入可用于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的症状。
氧气的雾化吸入可以促进支气管扩张,减轻气道痉挛,缓解呼吸困难和喘息等哮喘症状。
4.3 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在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中,氧气雾化吸入可以提供高浓度的氧气,以满足患者的呼吸需求。
特别是对于呼吸功能受限的患者,氧气雾化吸入能够改善他们的血氧供应,减轻呼吸困难,并保护患者的呼吸系统免受进一步的损害。
雾化吸入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氧气驱动,调整大小 6-8l/分
连续雾化吸入1520min,检测不良反
应并及时处理
治疗结束后,漱口, 口腔护理、拍背
统计疗效及不良反应, 按需调整方案
注意事项
雾化器、呼吸管道及雾化面罩等应专人专用,推荐一 次性装置;
提议指导患者采用正确旳呼吸方式;
治疗前若患者涂有油性面膏需清除,嘱咐患者勿让药 液或气溶胶进入眼中以降低刺激;
注意:剧烈震荡可使药 液加温,可能影响药物 稳定性
超声振动膜剧烈 震动,使药液经 过固定直径旳细 小筛孔挤出,形 成细小颗粒
吸入装置与药物选择
一、常用雾化装置类型
吸入装置与药物选择
二、常用雾化吸入药物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国内已上市雾化剂型ICS涉 及 布 地 奈 德 ( BUD) 和 丙 酸倍氯米松(BDP)
单词
单字
不能讲话
精神状态
可有焦急尚平 时有焦急或烦 有焦急、烦躁 嗜睡或意识模
静
躁
糊
出汗
无
有
大汗淋漓
辅助呼吸肌活 常无 动及三凹征
可有
常有
矛盾呼吸
哮鸣音
散在,呼吸末 响亮、弥散 响亮、弥散 无 期
二、A级
呼吸频率
20-30次/min
II级 >30次/min
III级 >30次/min
• 异丙托溴铵为常用旳SAMA吸 入制剂
• 需注意:复方异丙托溴铵不能 与其他药物混在同一雾化器中 使用
药物
特布他林 沙丁胺醇 异丙托溴铵
常用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比较
起效时间 达峰时间 连续作用
(min)
(h) 时间(h)
5~15
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

于药物深入肺组织深部
2、雾化前1-2h不进食,雾化前漱口,清 除口腔内食物残渣,避免误吸。
3、清洗面部,不擦油性面膏,以免药物 附着于皮肤,引起皮肤过敏或受损。幼 儿面部皮肤薄且血管丰富,残留药液可 被吸收,有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4、雾化前,尽量清除痰液,有利于药物 进入呼吸道。
雾化进行时
5、使用压缩空气\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治疗时,应保持一定的流量(6~8L\min )和管道的通畅。
6、超声雾化具有加热的作用,可能破 坏药物的成分(如: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后用物处理
常见问题:
雾化器雾量过小或不出雾
检查雾化器的喷雾孔是否堵塞 以氧气做动力时,注意是否因氧气流速
过低或漏气,导致雾速减低,雾量减少 雾化器一定要保持与地面垂直,倾斜也
湿化气道,稀释痰液,可以普遍用于各 种呼吸道疾病的治疗。
对于某些病毒感染为主的、可自愈的疾 病(如:感冒),雾化吸入治疗可明显 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药物作用直接,优于其他治疗方式,甚 至在危重时刻能够挽救病人的生命
雾化吸入以达到消炎、解痉、祛痰等局 部治疗目的,从而提升疗效。
适用雾化吸入的人群及疾病
目前我院临床使用的雾化器
氧动喷射雾化器 超声波雾化器
氧动喷射式雾化器
雾化器连接氧气装置利用压缩高速氧气 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 入,并且氧气又可解决缺氧问题,达到 治疗的目的。
超声波雾化器
应用超声波声能,使药液变成细微的气 雾,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目的,其 特点是雾量大小可以调节,雾滴小而均 匀。
适应于: 痰液黏稠患者
不良反应:偶尔有气道高反应表现
雾化吸入时的注意事项
雾化前: 1、体位: ①尽量坐位或者半卧位,这样利于药物沉 积到细支气管及肺泡。(对于意识模糊、 呼吸无力者,将床抬高30°,侧卧位,这 样可使膈肌下降,增大气体交换量,提高 呼吸深度,有利于雾滴在终末支气管沉降) ②一定不要躺着,如果雾化器与嘴巴成直 线,不仅容易把药弄得到处都是,还不利
雾化吸入疗法全解

Nebulizer(雾化器):超声雾化器、气动雾化器等
1.定量吸入器(Metered dose inhalers,MDI) 利用操 作过程中液化气体在突然减压瞬间急剧氧化而将药物切割 成微粒并分散在空气中,由患者吸入呼吸道和肺内的一种 方法。具有外形轻巧、高度便携、使用方便等优点 助推剂是氟里昂。 代表:万托林气雾剂,爱全乐气雾剂 ,必可酮气雾剂
不足
吸入技巧要求高,病人不易掌握 需要抛射剂,易引起病人呛咳 口咽部沉积量高,局部及全身副作
方便
输出剂量与标示
量一致
储存方便,不怕
用大
受极端温度影响大
潮湿
多剂量装置
价格便宜
Jackson, 1995
储雾装置的使用
储雾罐(Spacer) 取下盖子,摇动吸入器并插入装 置中,将口器放入嘴中。 按压瓶罐一次,释放出一个剂量 的药物,缓慢而深地吸气。 屏气约10秒钟,然后通过口器呼 气,不压瓶罐再次吸入。 从口中拿出装置。间隔约30秒钟, 可再次吸下一剂量。
便
可使吸入量受到影响
使用金属储雾罐可增加吸
增加吸入肺内药量
可用于几乎所有病人
入量
Jackson, 1995: Bisgaard, 1997
2.干粉吸入器(Dry power inhalers,DPI) 患者的吸气是干粉吸入器的驱动力,需较高的吸气流量 干粉吸入器不需要助推剂 药粉微粒大小理想,直径<5um 目前应用较多的有两种多剂量DPI:
口腔
口咽部 上气道
传导气道
肺泡
<1
不能沉积被呼出
二、雾化吸入疗法优点
雾化吸入疗法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与口服法相比具有以 下优点 1、用药剂量小 2、见效快 3、副作用少 4、使用方便 5、疗效显著 呼吸道局部药物浓度高,可避免或减少全身使用激素,患 者只需被动配合,就能保证药物的发挥,已成为当今较为 理想的一种给药途径
雾化吸入给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

雾化吸入给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摘要:吸入疗法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治疗手段,其主要给药方式包括干粉吸入、定量吸入以及雾化吸入等。
其中雾化吸入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本文将主要针对雾化吸入的给药原理以及应用现状进行相关总结。
关键词:雾化吸入;给药方式;应用进展雾化吸入疗法是目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其具有剂量可调节性且应用方便。
随着雾化吸入的不断发展,针对疾病的治疗药物也在不断更替,可治疗的疾病类型也在不断增多。
本文将对雾化吸入给药的特点、原理及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并且针对雾化吸入剂的临床应用及进展进行分析。
1.雾化吸入给药的特点肺泡具有表面积大、毛细血管网丰富且肺泡细胞膜很薄等生理特性,因此雾化吸入具有药物吸收快、起效迅速、应用药物剂量小等优点。
此外,因局部给药使得全身副作用小并且也能够避免肝的首过效应。
1.雾化吸入作用的原理及影响因素雾化疗法即通过雾化装置将药物的大分子分散为小的雾滴悬浮于气体中,药物通过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及肺部,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气雾颗粒沉淀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雾化颗粒的大小、气道口径的大小以及吸入方式。
有研究表明,最有效的吸入并沉积的雾化颗粒大小为0.5-5um。
雾化颗粒经不同大小的气道口径进入将有不同的运动形式,这也将影响药物的沉积结果[1]。
此外,雾化方式、气流速度、吸入的持续时间等也都将影响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
1.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近年来,随着雾化吸入技术以及相应药物的不断发展,其已大量应用于临床以治疗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囊性纤维化以及肺动脉高压的治疗等[2-5]。
3.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以及支气管哮喘的用药主要有: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痰液溶解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1.β2受体激动剂是预防或缓解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常用药物,首选给药方式为吸入疗法。
其常用药物有沙丁胺醇及特布他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雾化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口腔 口干、恶心、口苦 痉挛性呛咳 、支气管痉挛 呃逆 喉头水肿 支气管、肺水肿(低渗液体)
注意事项
1、定期消毒雾化器,避免污染和交叉 感染,提倡每个患者每人专用一个雾化器 以避免交叉感染。
雾化过程中药物可能引起局部刺激,如发 现患者频繁咳嗽、气促或恶心呕吐等症状 时,应立即停止吸入,然后采用间断吸入 的方法。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 绀、心率加快等症状时,可能为痰液阻塞 ,立即停止吸入,迅速使患者侧卧、吸痰 、吸氧,待症状好转后再行吸入
5、保持与他人≥90cm的距离,避免交叉 感染。
目前我院临床使用的雾化器
氧动喷射雾化器 超声波雾化器
氧动喷射式雾化器
雾化器连接氧气装置利用压缩高速氧气 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 入,并且氧气又可解决缺氧问题,达到 治疗的目的。
超声波雾化器
应用超声波声能,使药液变成细微的气 雾,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目的,其 特点是雾量大小可以调节,雾滴小而均 匀。
可导致不出雾 超声雾化时 检查水槽内水是否够量、
风扇运转情况及风量调节旋钮
于药物深入肺组织深部
2、雾化前1-2h不进食,雾化前漱口,清 除口腔内食物残渣,避免误吸。
3、清洗面部,不擦油性面膏,以免药物 附着于皮肤,引起皮肤过敏或受损。幼 儿面部皮肤薄且血管丰富,残留药液可 被吸收,有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4、雾化前,尽量清除痰液,有利于药物 进入呼吸道。
雾化进行时
5、使用压缩空气\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治疗时,应保持一定的流量(6~8L\min )和管道的通畅成分(如: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后用物处理
常见问题:
雾化器雾量过小或不出雾
检查雾化器的喷雾孔是否堵塞 以氧气做动力时,注意是否因氧气流速
过低或漏气,导致雾速减低,雾量减少 雾化器一定要保持与地面垂直,倾斜也
湿化气道,稀释痰液,可以普遍用于各 种呼吸道疾病的治疗。
对于某些病毒感染为主的、可自愈的疾 病(如:感冒),雾化吸入治疗可明显 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药物作用直接,优于其他治疗方式,甚 至在危重时刻能够挽救病人的生命
雾化吸入以达到消炎、解痉、祛痰等局 部治疗目的,从而提升疗效。
适用雾化吸入的人群及疾病
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
耳鼻喉科 李嘉婷
雾化吸入概念
雾化吸入治疗是指通过雾化器在高速氧 气气流的压力下使药液形成药物微粒, 通过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的目的。 雾化吸入作为吸入疗法中常用的一种给 药方法,在预防与治疗呼吸道疾病、耳 鼻喉常见手术治疗的过程中,起到重要 的作用。
雾化吸入目的
消炎、镇咳、祛痰 缓解支气管痉挛,稀化痰液,改善通气
成年人(老年人):上下呼吸道的各种 急慢性炎症及气道阻塞性疾病:包括急 慢性咽喉炎、鼻炎,哮喘、阻塞性(痉 挛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 管扩张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期;气切后及需要湿化气道、稀释痰液 的患者。
儿童:哮喘、急性喉炎、急性咽炎、上 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 炎、支原体肺炎等。
1、不要端到药杯晃,造成药液抛洒或形成 气泡,影响雾化吸入效果;
2、get正确的吸入方式√:用口吸气、用 鼻呼气;平静呼吸,间断深呼吸;
3、雾化持续15-20分钟就可以!若出现任 何不舒服,应该马上停止雾化,并及时告 诉医护人员,(时间不超过20分钟,盲目 用量过大有引起肺水肿或水中毒的可能)
4、病情观察
功能 在耳鼻喉头颈手术中,预防呼吸道感染 配合人工呼吸作用于呼吸道湿化或间歇
雾化吸入药物 应用抗癌药物辅助治疗
雾化吸入的优点
吸入的药物可直接达到于病变部位,比 口服药起效快,更为直接有效。
药物直接进入呼吸道,其用量最多只需 其他给药方式的十分之一,大大降低药 物的毒副作用。(这点对小孩或老年人 尤为重要)
超声波雾化一体机
五、常用药物
糖皮质激素 代表药: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 适应于:支气管哮喘、重度伴频繁急性加
重的慢阻肺患者、急性会厌炎、急性喉炎、 气管拔管后的气道水肿等 不良反应:声嘶、溃疡、咽部疼痛不适、 舌部和口腔刺激、口干及口腔念珠菌病。
黏液溶解剂 代表药:乙酰半胱氨酸(富露施)
适应于: 痰液黏稠患者
不良反应:偶尔有气道高反应表现
雾化吸入时的注意事项
雾化前: 1、体位: ①尽量坐位或者半卧位,这样利于药物沉 积到细支气管及肺泡。(对于意识模糊、 呼吸无力者,将床抬高30°,侧卧位,这 样可使膈肌下降,增大气体交换量,提高 呼吸深度,有利于雾滴在终末支气管沉降) ②一定不要躺着,如果雾化器与嘴巴成直 线,不仅容易把药弄得到处都是,还不利
2、避免超常剂量使用β受体激动剂,尤 其老年人,以免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
3、少数患者雾化吸入后,不仅没有出 现支气管舒张,反而诱发支气管痉挛,即 所谓“治疗矛盾现象”,其原因可能是:药
液低渗,防腐剂诱发,气雾的温度过低或 对药液过敏。应寻找原因,及时采取防治 措施。
4、对呼吸道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宜作雾 化吸入。碱性药液、高渗盐水以及蒸馏水 可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导致支气管痉挛, 应避免用于雾化吸入。油性制剂也不能以 吸入方式给药,否则可引起脂质性肺炎。
雾化结束后
1、每次雾化完毕,给予翻身、拍背,促进 分泌物排出,协助漱口,擦净口鼻周围雾 水,雾化过程中避免将雾液喷入眼睛,同 时观察口腔黏膜变化,做好口腔护理 。
2、尽量使用一次性管道,若重复使用应及 时清洗雾化管道并晾干(建议反复使用不 超过15次);
3、预防交叉感染 雾化结束后,将整套雾化装 置分离,雾化罐、面罩冲洗,消毒,再冲洗, 晾干或烘干待用,保证一人一套,防止交叉感 染。口含嘴一次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