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成像-光谱整理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光学问题中的光的偏振和光谱仪的计算方法

高中物理光学问题中的光的偏振和光谱仪的计算方法

高中物理光学问题中的光的偏振和光谱仪的计算方法光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等现象,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光学的学习中,光的偏振和光谱仪的计算方法是两个常见的问题,本文将以具体题目为例,分析解题方法和考点,并给出一些解题技巧。

一、光的偏振问题光的偏振是指光波中的电矢量在空间中只沿着一个方向振动的现象。

光的偏振问题在高中物理中经常出现,考察学生对偏振光的性质和特点的理解。

例如,如图1所示,一束不偏振光通过偏振片P1,然后通过偏振片P2。

偏振片P1的透过轴与P2的透过轴夹角为θ,当θ=45°时,透过P2的光强最小,请问P1的透光轴与光的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是多少?解题思路: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光通过偏振片后,只有与偏振片的透过轴平行的光才能透过。

根据题目中的描述,当θ=45°时,透过P2的光强最小,说明光的偏振方向与P2的透过轴垂直。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P1的透光轴与光的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

这个问题考察了对偏振光的理解和应用,学生需要了解偏振片的工作原理以及光的偏振方向与偏振片透过轴的关系。

二、光谱仪的计算方法光谱仪是一种用于分析光的波长和光强的仪器。

在高中物理中,光谱仪的计算方法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考察学生对光谱仪原理的理解和计算光谱特征的能力。

例如,如图2所示,一束白光通过光栅,产生一级衍射。

光栅的刻线间距为d,入射角为α,观察到红光和蓝光的一级衍射最大角分别为θ1和θ2。

已知红光波长λ1=700nm,蓝光波长λ2=400nm,请计算光栅的刻线间距d。

解题思路:根据光栅衍射的衍射条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系式:dsinθ1 = mλ1dsinθ2 = mλ2其中,m为衍射级数。

由于题目中只给出了一级衍射的角度,我们可以令m=1,代入已知的数据,得到:dsinθ1 = λ1dsinθ2 = λ2将两个方程相除,得到:sinθ1/sinθ2 = λ1/λ2根据三角函数的性质,我们可以将上式转化为:sin(π/2 - θ1)/sin(π/2 - θ2) = λ1/λ2由于红光波长较长,可以近似认为sin(π/2 - θ1)≈1,sin(π/2 - θ2)≈1,代入已知数据,得到:1/1 = λ1/λ2因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光栅的刻线间距d与红光和蓝光的波长之比相等。

偏振光谱

偏振光谱

波长,
单位微米
透过率 %
17:39:22
波数, 单位cm-1
4.2.2 红外谱图的信息
谱带的数目 谱带的位置
每个基团的振动都有特征振动频率,表现 出特定的吸收谱带位置,对应相应的特征 频率 分子中某一特定基团的振动频率总 是可能在一个范围较窄 的频率区域出现。 谱带的强度
17:39:22
17:39:22
水的三种振动都在在红外谱图上出现了吸收 峰,那是不是所有的分子的振动都能产生红 外吸收呢?
17:39:22
CO2分子的红外谱
1388
2349
667
667
17:39:22
4.1.2.3 红外吸收的条件
分子振动产生偶极矩的变化 分子的振动能量与辐射光子的能量相同。
17:39:22
谱带的数目很多,往往很难给予明确的归属
17:39:22
4.2.3 红外谱带的划分
特征频率(官能团)区的划分 1. 4000-2500cm-1,X-H伸缩振动区,
(X=C,O,N,S)
H-O吸收峰通常出现在3650-3200 cm-1之间 N-H的伸缩振动在3500-3100cm-1。 饱和碳原子上的C-H伸缩振动出现在3000
4.2.4.2 影响谱带位置(位移)的因素 分子结构及相互作用 氢键
17:39:22
4.2.4 影响红外谱图的因素
4.2.4.2 影响谱带位置(位移)的因素 分子结构及相互作用 空间效应
17:39:22
4.2.4 影响红外谱图的因素
17:39:22
4.2.4 影响红外谱图的因素
4.2.4.2 影响谱带位置(位移)的因素 分子结构及相互作用 诱导效应

大物课件光的偏振概要

大物课件光的偏振概要

4. 晶体的主折射率 正晶体与负晶体

o 光的速度为 vo
,o光的折射率为
n0
c o
e 光在垂直光轴方向的速度,即 e 光的振动
光轴方向 O光
方向与光轴平行时的速度用
的折射率为
ne
c e
ve
表示
,此时e 光 负晶体
e光
称 no 和 ne 为晶体的主折射率。
② 正晶体: Vo Ve 即 no ne 的晶体 ,
a. 令入射光依次通过
四分之一 波片和偏振
片II,改变 II的透振方 向P2,观察透光强度变
化。
II
I
4
P2
有消失 无消失
b. 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方向
必须与椭圆主轴重合。
4
有消失
II
无消失
结论
圆偏振光 自然光 椭圆偏振光 部分偏振光
19.6 偏振光的干预
27
偏振光的干预为分振动面干预,它把某一点的光矢量沿互
式中α为入射光振动方向与透光轴的夹角。
应用:立体电影=
19.3 反射和折射起偏 布儒斯特定律
1. 布儒斯特定律
——产生线偏振光的方法之二
自然光在两种各向同性介
质分界面反射和折射时,一 般情况反射光和折射光都将 成为部分偏振光。
入射 ii
反射
n 1 玻璃 n2 折射
7
在以特殊的入射角 i0 入射时,反射光成为完全偏振光, 其光振动方向垂直入射面。
偏振片 14
e光
——产生线偏振光的方法之三
o光
一束光射入各向异性的晶体,折射光
分成两束的现象,叫双折射现象
双折射的两束光都是完全线偏振光。 图 o光和e光 其中一束遵守折射定律,叫寻常光〔o光〕;

偏振成像研究综述

偏振成像研究综述

偏振成像研究综述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学生:刘彬彬指导老师:高明摘要:偏振成像技术是光学领域得一项新技术,国内外十分重视对该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

地球表面和大气中的目标在反射、散射、透射及发射电磁辐射的过程中,会产生由它们自身性质决定的特征偏振。

由于大气及地物光谱辐射的偏振敏感性,又由于偏振特性与物体的表面状态和固有属性密切相关,加上不同种类的目标具有不同的偏振特性,使得偏振成像逐步发展成地基、航空和卫星观测的新技术手段。

在全球气候变迁研究,对地遥感探测和天文研究等领域得到应用。

根据不同探测目标,从偏振分析机制和偏振信息获取模式等方面介绍了光学偏振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偏振成像实验研究结果,描述了偏振成像技术在大气、自然地物、人工目标、医学诊断以及天文学探测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情况,最后总结和展望了偏振成像技术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字:偏振成像技术;特征偏振:遥感探测。

1 引言光波的信息量是非常丰富的。

依据光波的电磁理论,光波包含的信息主要有:振幅(对应于光强),波长(频率),相位,偏振态。

通常的光辐射成像是获取目标的光谱,辐射强度及空间状态等信息,用于反演目标性质参数。

但是,从电磁波的横波性质来看,偏振或称极化也是电磁波的重要特征之一。

偏振特性与物质性质密切相关,是遥感需要获取的主要信息参数。

在光学波段,无论是可见还是红外谱段,不同目标都具有各自一定的偏振特性。

偏振参数能够很好的表征被探测目标的性质特征。

因此,人们将光学遥感与偏振测量技术相结合,促进了偏振成像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遥感方法获取的信息主要是电磁强度特征和几何特征,而偏振特性取决于其表面的固有属性,如其介质特征,结构特征,粗糙度,水分含量等,还与观察角度和辐照条件有关,正是由于偏振测量同非偏振测量(通常为光强测量)相比能获得与物质自身特性相关的偏振信息,所以,通过解析目标的偏振信息可以更加容易的识别目标,同时由于偏振测量所具有的上述优点,它在云和大气气溶胶的探测、地质勘探、海洋开发、农牧业发展和军事等相关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光的偏振和光谱分析

光的偏振和光谱分析

光的偏振和光谱分析光是人类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物理现象,它不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还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光的偏振和光谱分析是光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本文将对光的偏振和光谱分析进行深入探讨,并介绍它们的原理、应用以及相关技术。

一、光的偏振1. 原理与特点光的偏振是指光波在传播过程中振动方向的特性。

正常情况下,光波的振动方向在各个方向上均匀分布,称为自然光。

而偏振光是指光波的振动方向在某个特定平面内的光波,其具有振动方向集中的特点。

2. 光的偏振现象光的偏振现象存在于许多光学现象中。

例如,透过偏振片的自然光,会发生部分光线被偏振片吸收或透射的现象。

在大自然中,例如阳光经过大气层的散射,会发生偏振现象,表现为颜色的变化。

3. 应用领域光的偏振在许多实际应用中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在液晶显示器中,通过控制电场来改变液晶分子的取向,实现光的偏振状态的改变,从而显示不同的图像。

此外,光的偏振还广泛应用于光学传感器、激光技术、光通信等领域。

二、光谱分析1. 原理与分类光谱分析是通过分析光的频谱特征来研究物质的一种方法。

光谱分析可以分为两大类:连续谱和线谱。

连续谱是指光波在频谱上连续分布的现象,例如,太阳光就是一种连续谱。

线谱是指光波在频谱上只出现某些特定波长的现象,例如,氢原子发射光谱就是一种线谱。

2. 谱仪的原理与应用光谱分析中使用的主要设备是谱仪,它能够将复杂的光信号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谱。

常见的谱仪有分光计、光谱仪和质谱仪等。

谱仪通过将光分散成不同波长的光线,并使用探测器对各个波长的光强进行检测,从而得到光谱图像并进行分析。

3. 应用领域光谱分析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天文学中,通过观测宇宙中的天体光谱,可以了解宇宙的组成和演化过程。

在化学分析中,光谱分析可以用于分析物质的成分和结构。

此外,光谱分析还在医学和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

结语光的偏振和光谱分析是光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光学实验利用偏振光的特性来解析光谱 (2)

光学实验利用偏振光的特性来解析光谱 (2)

实验注意事项与安全防范措施
实验操作前必须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实验设备和操作规程。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室整洁,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现场,确保实验室安全。
07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实验数据的采集与整理
采集方法:采用光谱仪对偏振光 进行测量,记录不同波长下的光 强和偏振态。
实验结论为进 一步研究偏振 光解析光谱的 特性和应用提 供了有力支持。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偏振光的基本特性
偏振光是指光波的振动方向在传播方向上保持不变的光线 偏振光可以分解为两个正交的分量,即水平分量和平行分量 偏振光在通过某些介质后,其偏振状态会发生变化 偏振光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散射和吸收的影响
偏振光的应用场景
光学干涉实验 偏振光通信 偏振光成像 偏振光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04
光谱分析技术
光谱分析的原理
光谱分析基于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的物理现象 物质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后,会产生光谱 光谱的形状和强度取决于物质的组成和浓度 通过测量和分析光谱,可以确定物质的成分和含量
不同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场景
物质鉴定:通过光谱分析确定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环境监测:利用光谱分析技术检测空气、水质等环境指标 医学诊断:通过光谱分析技术对生物样本进行检测,辅助医生诊断疾病 农业应用:利用光谱分析技术检测土壤、作物营养成分等信息,指导农业生产
偏振光谱分析的实验案例及解析
实验案例:利用偏振光进行光谱分析,测 量物质的光学常数
实验解析:通过偏振光谱分析,可以了 解物质对不同偏振方向光的吸收和反射 特性,进而推导出物质的光学常数和分 子结构信息

光的偏振状态概要

光的偏振状态概要

n1
n2
n2 taniB n1
n1 tan r n2
在任一面上的入射角均为 布儒斯特角。
返回
退出
§12-15 光的双折射
一、寻常光和非常光 一束光经各向异性晶体(如方解石、 石英等) 折射后可分成两束光线的现象称为双折射。
若旋转晶体, o光不动,e光 随晶体转动。 寻常光(o光) :恒遵守折射定律的光线。
o
返回
退出
三、单轴晶体的子波波阵面
各向异性晶体
e 与方向有关 v
1
e
晶体内光的传播速度与光的传播方向有关 光在晶体内传播速度的大小和光矢量与光轴间的 相对取向密切相关。 o光振动方向垂直于主平面(垂直于光轴), 沿各方向传播速度相同: vo
e光振动方向平行于主平面(与光轴有一定 夹角),沿各方向传播速度不同: [vo,ve]
I2 A 2 cos I1 A
I2
I1
I 2 I1 cos
2
线偏振 光
线偏振 光
马吕斯定律
返回
退出
I 2 I1 cos
2
讨论: 1. 适用条件:线偏振光入射于理想偏振片 2. 当: 0 , π
3.自然光依次通过两个偏 振片后的光强:
2
π 3π 当: , I2 0 2 2
——干涉相长 ——干涉相消
以单色光入射,晶片厚度不均匀,出射光强度空间 分布不均匀,看到的是明暗相间的等厚干涉条纹。 以复色光入射,晶片厚度均匀,出射光强度空间分 布均匀,看到的是某种颜色的均匀视场;晶片厚度 不均匀,出射光强度空间分布不均匀,看到的是明 暗相间的彩色干涉条纹 ——(显)色偏振
返回
退出
I 2 I1

成像光谱偏振仪研究进展

成像光谱偏振仪研究进展
值。
得 目标 的二维图像信息和图像 中每一点 的光谱信息 ,以及每

点各单谱段的偏振态信 息。
光 的偏 振 态 有 多 种 表 述 方 式 ,为 了 方 便 ,可 以 采 用
So e tks向量 表 述 方 式 _ 。 tk s 量 能 够 完 全 描 述 光 的 偏 振 3 So e 向 ] 态 ,其 表述 方式 为 ss, , , , 中 S 表 示 光 的 总 强 度 、 (。 S 5 5) 其 z o
收 稿 日期 : 0 00 一1 修 订 日期 : 0 00 —0 2 1—5l 。 2 1 —81
IP一般都能够获得图像 中各 点 的光谱 , 是光谱 的偏 S 但
振态根据需要可以获得全部 的 So e tks分量或 So e 分量 的 tk s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0 0 0 3  ̄ 1 4851)1 1 N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 划项 目(0 9 B 2 05 资助 2 0 C 74 0 )
l , )
研制的 IP进行 r农业环境观测 、地球环境 观测 、水体污染 S
监测 等 试 验 。意大 利 也 于 19 年 开 始 , 99 利用 在 相 机 镜 头 前 安 装 L TF和薄膜偏振 片的方式设计 了 I1 , C S s 在设计 中尽
2 , )
可能多地选用 了现货商品 , 降低 厂 成本 。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光科学 巾心 与美国陆军工程研发中心 合作 , 19 于 99年在 C S的基础 卜 TI 通过在物镜前方添加偏振
( o u e o r p i g n h n ee p c r p l r t r c mp t rt mg a hc i ma ig c a n ld s e to o a i e , m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偏振探测原理
在介质中传输的光,与介质发生相互作用后,其偏振状态的斯托克斯参数或琼斯矩阵会发生变化,改变的程度与介质的物理特性(如其介质特性、结构特征、粗糙度、水分含量、观察角、辐照度等条件)密切相关。

利用光(主要为偏振光)来照射被测物质,经被测物与偏振光的相互作用后偏振光的偏振信息将按规律产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检测这种偏振信息的变化来实现测量该被测物的属性,是偏振探测的物理基础。

偏振光的检测是偏振光的应用和偏振探测的一个重要问题,偏振光的检测主要包括偏振光的强度、相位、和取向三个参量的定性分析和定量测量,其基本方法是把上述三个参量的测量转化为光强的测量。

二、偏振探测与雷达探测的对比
在目标识别应用上,与主动雷达扫描方式不同,偏振成像设备体积小、功耗低,探测对象是物体主动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中的偏振部分,便于自身隐蔽。

三、偏振探测与传统成像的对比
在传统的图像处理、分析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都是基于光的强度特征和波长特征所提供的信息,这使现有的图像处理、分析以及理解算法很复杂,并且只能对图像中目标的轮廓、类别等做一些初步的分析和理解[5];而偏振图像有其自己统一简单的算法[6],其结果在图像
目视效果方面明显。

偏振探测的特点(相对于普通成像技术):
①偏振探测有助于辨别具有不同质地的目标;
②偏振图像与光强度图像相比,对比度提高;
③偏振图像对置于在背景之上物体的边缘增强效果明显;
④偏振图像与波段有依赖关系;
⑤偏振度与物体表面粗糙度、观测角等依赖关系较
四、多光谱技术
物质的化学组成或结构的不同,导致它们的能带结构以及转动、振动能级不同,其结果使它们的发射光谱、反射光谱、荧光光谱或拉曼光谱也会不同。

因此,可通过探测空间光谱分布来探测物质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特性。

这种技术称为多光谱技术,它建立在能带理论基础之上,其技术基础是光谱分辨和光谱探测技术。

目前多光谱技术有两种不同的含义[1]:一是利用物体的发光或反射光特性,通过光谱分辨技术获取物体的特征光谱信息,来识别物体;二是利用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使光发生某种变化,并探测光的变化来获取物质的有关特征信息。

后一种多光谱技术所探测的光的变化可能是光谱的变化,或是光强度、偏振等参量的变化。

我国的偏振探测技术起步较晚,其仪器主要有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偏振光的三维测量仪器;中科院安光所地面偏振成像光谱仪器样机,可调波段偏振CCD相机;安徽光机所还研制了一种新型偏振辐射计[3]。

此外,还有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研制的一台6通道全偏振态遥感仪原理性样机[4]。

偏振成像探测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要干探测技术,与传统光学和辐射度学探测技术相比,可以获取目标光学辐射的偏振强度值、偏振度、偏振角、偏振椭率和辐射率等参数,大大的增加了被探测目标的信息量。

偏振遥感成像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可同时获取地面目标的偏振太和辐射强度两种信息;
2.能敏锐地探测到由目标的表面粗糙度、边缘和纹理等属性特征
引起的偏振态变化;
3.能探测到一些发射率较低的按目标和处于其他物体阴影下的
目标;
4.能揭露一些传统的防光学探测的伪装目标。

目前军用目标的伪装手段主要依靠涂覆在表面的伪装涂料和伪装网、伪装遮障等器材,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模拟植被、土壤等背景的反射光谱,以对抗光谱特征侦察。

但是在偏振光遥感中,具有相同反射光谱的目标可能有很大的偏振状态差异。

振度图像能分辨普通图像难以分辨的颜色和反射率相近的物体,显示了偏振度图像的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