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经验:蜜蜂割脾育王技术

合集下载

蜂王培育:截脾育王

蜂王培育:截脾育王
将切好的巢脾块移入育王框,并放入蜜蜂幼 虫。
观察
观察蜜蜂幼虫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温 度和湿度,并做好记录。
收尾阶段
移虫
当蜜蜂幼虫长成蛹后,将其移入王台中。
保温
保持王台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进蜂王羽化 。
收尾
在蜂王羽化后,进行收尾工作,包括清理残 渣、消毒工具等。
03
CATALOGUE
截脾育王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截脾育王的技术优势与局限
技术要求高:截脾育王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 ,操作不当容易导致蜜蜂群势下降。
不适用于所有蜂种:截脾育王适用于意蜂、中蜂等蜂种 ,对于一些特殊品种的蜜蜂可能不适用。
技术局限
对蜜蜂有损伤:截脾育王过程中需要移走蜜蜂,对蜜蜂 有一定的损伤。
02
CATALOGUE
截脾育王的技术流程
的生长发育。
湿度控制
维持适宜的湿度,一般为40%60%,有利于蜂王幼虫的生存和发 育。
光照控制
避免强光直射,选择柔和的光线, 有利于蜂王幼虫的生长和发育。
育王营养管理
饲料选择
选择优质的花粉或人工饲料,确保提供充足的营养。
饲料添加
定期添加花粉或人工饲料,以满足蜂王幼虫的生长发育需求。
饲料更换
随着蜂王幼虫的生长,逐渐更换更优质的饲料,以保证其健康发育 。
控制蜂脾比例:合理控制蜂脾 比例,避免过度拥挤或空巢现 象。
定期更换蜂王:根据种群状况 和生产需求,定期更换蜂王以 保证生产效率。
截脾育王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发展趋势
01
02
03
精细化养殖: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 截脾育王技术将更加精细化、专业化 。
联合育王:多个蜂场联合育王,实现 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养殖蜜蜂时人工培育蜂王的方法

养殖蜜蜂时人工培育蜂王的方法

养殖蜜蜂时人工培育蜂王的方法人工育王须选择气温稳定、外界蜜源丰富的春、夏季进行。

(1)选择繁殖快、采蜜多、抗病强的蜂群作为父本与母本。

(2)在母本群中将3日内的幼虫移到事先制好的养王框的蜡丸内。

(3)将移好虫的养王框放在养王群。

(4)在王台中的蜂王出房前3天组织好交尾群。

(5)在处女王出房前1-2天,将王台介绍到交尾群。

(6)交尾群中的处女王交尾成功,开始产卵后,将新王装入幽王罩内,并事先杀死老王,造成蜂群缺王情绪。

(7)在蜂群平静后,发现蜂群内工蜂开始饲喂新王时,就要除去幽王罩,然后轻轻放好巢脾,关好蜂箱。

(8)过2-3天后检查蜂群,若发现新王已开始产卵,就说明换王成功了。

人工育王的时间一般在蜜源初期、蜜粉源充足时为好。

人工育王的最佳时期是在4月,此时正逢油菜、紫云英花期。

人工育王须选择好父、母群。

应选择繁殖能力强、群势发展快、采集、生育能力强、不喜欢分群、盗性小且抗盗力强,抗病、抗巢虫力强、性情温驯、产蜜量高的蜂群作为父、母群。

如引进纯种蜂王进行杂交换种,应根据中国南北气温和蜜源的差异。

中国北方地区多引进耐寒的高加索蜂王、喀尔巴干蜂王,与“本意”雄蜂杂交;长江以南地区应引进适应暖湿气候的“纯意”,喀尼阿兰纯种蜂王,宜与“本意”雄蜂杂交,全部换王换种。

培育优质蜂王的两种方法

培育优质蜂王的两种方法

特种养殖·养殖培育优质蜂王两种方法一、切脾培育法此法是把整个巢房切下来,然后再把它们逐个粘在台基条上;或是设法将留作育王用的卵或幼虫原封不动地留在原巢脾的原巢房内,不作任何移动,所以不会有任何震动,更不会有任何接触损伤。

此法容易掌握,工作效率高,蜂王质量有保证。

适用于大、中、小规模的育王场和生产蜂场。

操作方法:从母群中提出适龄的卵脾或不超过20时龄的幼虫脾,选择最理想的一面,把一个个适于育王的巢房(内有卵或20时龄之内的幼虫)切下来,用锋利的刀片切去巢房的上部(如同生产蜂王浆在取浆前削去王台边一样),然后逐个粘贴在育王框的板条上,每条粘贴8~12个巢房(王台)。

粘贴好后,再用蜡碗棒将巢房基的边口扩大至正常王台基口径一样大小。

全部扩大好后,立即插回母群哺育群。

巢房中如果是幼虫一定要保证工作环境的温度在25℃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在75%左右,巢房中如果是卵,室温也应在25℃左右;扩大巢房口时,切勿触及蜂卵或幼虫。

供作切脾畜王用的巢脾,必须是未育过子的新脾。

二、凯斯培育法此法适用于夏季和初秋,要求育王群的蜂量一定要相当密集,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操作方法:挑选1张从未育过蜂、巢房深度约8毫米的新脾,插入事先选择好并且蜂王幽闭8天、能上能下的母群内,让蜂王在新脾上产大粒卵。

第3天,选择一群群势相当强壮的母群组织为老王群,使其处于失王状态。

该老王群的蜂脾关系应是蜂明显多于脾;群内最好无幼虫脾,该群准备作为始王群。

另外再选择一群势在16框以上的母群做哺育群,即完成群,蜂王隔在巢箱内。

第4天,新脾上的首批卵已经孵化成幼虫,提出这张卵虫脾,选择比较理想的一面作为选台用,方法是从框梁开始,第3排工蜂房毁二留一,横向也采用毁二留一,留下的内有工蜂幼虫的巢房在巢脾上成为棋盘式分布,较高的工蜂房要用薄刀片削去1/2,余下5毫米左右的工蜂房台基。

为了工蜂便于将其改造为王台,工蜂房口径要用蜡碗棒扩大到2~2.5毫米,经过这样处理后,即把这张凯斯王脾平悬在始工群框梁上方,45~50毫米高度。

浅谈养蜂中蜂王的培养方法

浅谈养蜂中蜂王的培养方法

浅谈养蜂中蜂王的培养方法
法1:一次可培育12只蜂王。

选择1个11.4厘米×12.7厘米小群,傍晚在群内插入空脾,第2天早上蜂王已在巢脾上产卵,4天后群内则有足够相应日龄的幼虫,这时可开始培育蜂王。

将蜂王移走,用熏烟和敲打巢心的方式使蜜蜂大量吸蜜。

几小时后,将有小幼虫的巢脾切成巢脾条,巢脾条上的幼虫应是1日龄的,条上的巢房高度切成自然巢房高度的1/3,然后将巢脾条固定在其它巢脾的底部,巢房朝下,工蜂会在巢脾条上改造王台。

采用这种育王法,虽然强群每次能培育多个蜂王,但最好是一次培育12只蜂王,这样有利于王台内幼虫能得到充分的哺育。

待王台成熟后将其移到交尾群中,交尾群应无幼虫,这样哺育蜂会用充足的王浆饲喂新蜂王。

注意育王巢脾间一定要大量补充饲喂蜂群。

法2:适用于培育少量蜂王。

在强群中挑选2张幼虫脾,将1张巢础切成3个至4个锯齿状,插入这2张幼虫脾间。

工蜂造脾后,蜂王便开始产卵。

当锯齿状巢脾边缘的卵孵化成为1日龄小幼虫时,便可开始修整巢房,将未造好的巢础边割去,去掉卵或部分已孵化的幼虫,每隔3个至4个巢房保留1个小幼虫。

然后将锯齿状巢脾放到无王群中,无王群蜂会选择将其培育成蜂王。

通常蜜蜂喜爱选择新巢础修筑王台。

当王台成熟后应立即放到交尾群中。

蜜蜂人工育王技术

蜜蜂人工育王技术

蜜蜂人工育王技术
时间选择
地点选择
目录
蜜蜂的人工育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每年对于养殖蜜蜂的人来说都要淘汰一批旧的蜂王,一般正常生产用蜂王的平均利用时间为2-3年,过了这段时间后就会影响蜂群的繁育,所以需要淘汰!
时间选择
一般蜂王培育的时间在春季和秋季,大多数时间集中在春季的油菜花期和秋季的茶花期,因为这两个时间气候比较适宜,外界蜜源丰富,培育的蜂王品质比较好交尾成功率也高。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秋季茶花期需要注意胡蜂的危害,一般这个时候胡蜂比较多,很多胡蜂徘徊在蜂箱门口容易对处女网造成伤害所以要及时消灭掉。

地点选择
一般培育蜂王的地方要避风,特别是避免有大风吹袭而且向阳,特别是春季外界温度还比较低,防止蜂王受冻,另外,培育蜂王用的蜂群群势要强一般最好12框足蜂以上,食物充足,并却最好本群蜜蜂的蜂王品种优良,有不错的采蜜采浆表现,在外界蜜源粉源不足的时候要注意补饲,进行适当的奖励饲喂,促进蜜蜂的积极性特别是王台还没有封盖前,要促进工蜂大量分泌优质蜂王浆饲喂蜂王幼虫。

蜜蜂养殖的蜂王繁殖与交配技术大全

蜜蜂养殖的蜂王繁殖与交配技术大全

蜜蜂养殖的蜂王繁殖与交配技术大全蜜蜂业是一种重要的农业产业,而蜂王是蜜蜂族群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负责着卵的产生以及新一代的繁衍。

因此,如何科学地培育、繁殖和交配蜂王,是蜜蜂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旨在介绍蜜蜂养殖中有关蜂王培育和交配的技术。

一、蜂王的繁殖技术1. 自然繁殖法自然繁殖法是蜜蜂养殖中最基础的一种繁殖方法。

这种方法不需要人工干预,完全靠蜜蜂自己完成。

具体来说,就是在蜂群中,蜂后会选出一只体格较强、卵巢发育较好的工蜂,钻进蜂巢深处,成为有育卵功能的蜂王。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其缺点在于繁殖出来的蜂王品质有限,不够稳定,且无法保证其纯种性。

2. 人工繁殖法人工繁殖法是指通过人工干预,使蜂王产生更多的卵,培育出一批品质较高、纯种性良好的蜂王。

这种方法包括了人工开窝繁殖法、引王繁殖法等多种方式,其中最为常用的是人工开窝繁殖法。

人工开窝繁殖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 筛选出品种良好的蜂王,并进行标记。

(2) 在开窝前,使用新蜂房代替原有的蜂房,防止蜜蜂依赖原来的蜂王。

(3) 在蜂巢的两个不同位置插入两个饲养盒,每个饲养盒内各放入一只蜂王,分别为母王和公王。

(4) 接下来,将骨髓脆骨棒放置于蜂房中央,在蜂房壁上钉上竹签,作为蜂王产卵的支架。

(5) 大约8~10天后,将母王所在的饲养盒从蜂巢中取出,并用小笼进行封笼。

(6) 约24小时后,将小笼插入公王所在的饲养盒内,等待公王与母王交配。

3. 蜂王接合法蜂王接合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人工繁殖方法,可以大量培育高质量、纯种性好的蜂王。

其原理是将不同种源的卵配对,并通过蜂王接合的方式使其繁殖出新一代的蜂王。

这种方法有着高效,品质稳定等优点,但其缺点在于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并且成本较高。

二、蜂王的交配技术1. 纯粹交配技术纯粹交配技术是指将一只纯种蜂王和一只纯种公蜂放入蜂箱内,从而使其自然交配的技术。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其缺点在于不同品种之间交配的成功率较低,且难以保证所产下的后代的纯种性。

适合年龄大的中蜂养殖者的育王方法之一——裁脾育王

适合年龄大的中蜂养殖者的育王方法之一——裁脾育王

38蜜蜂杂志(月刊)JOURNAL OF BEE(Monthly)NO.32021Mar.•饲养管理适合年蛉大的中蜂养殖者的育王方法之一------裁脾育王何旭(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天水741020)人工育王是养蜂生产中技术含量较高、难度较大的环节。

中蜂饲养者多为定地养殖,普遍年龄大、视力差、手脚不灵活,并且中蜂容易失王。

有的养了20箱,失王8箱,失王率达40%,因为失王无王不会人工育王而十分头痛,面临着工蜂产卵、垮群的危险。

裁脾育王适合年龄大、视力差、手脚不方便的养蜂人员,相比人工移虫育王方便简单,技术含量低。

甘肃省天水市起武山县山丹镇任师傅养中蜂二十多年,在中蜂饲养管理上有独特的见解,养蜂技术在当地很有名气,虽然年近七旬,没有文化。

他在分蜂季节裁脾育王,新王多、质量好,每年无偿赠送给周边蜂农,他的具体做法超出了我的想象。

在有雄蜂出房的强群里,裁脾的头一天取走蜂王,并毁除所有自然王台,暂寄别的蜂箱中,造成裁脾群失王状态24h,利用蜂群失王急造王台的原理进行裁脾。

第二天挑选小幼虫多的巢脾1张,抖落蜜蜂后,仔细査看脾上的小幼虫,用快刀顺着小幼虫多的一行进行裁脾,根据幼虫的情况可裁成直线或弧线的形状。

裁脾时要注意所留巢脾下端与巢框底梁之间的距离,白活性,增加抗体生成,能够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尤其对革兰氏病毒感染),本身虽然不具有抗原特性但能起到免疫佐剂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刀蜂胶中的微量元素硒(Se),具有活化免疫系统,预防癌症的功效。

研究发现,人体中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瘤产生有密切关系,硒和维生素E、胡萝卜素搭配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延缓衰老,并能有效抑制癌瘤生长,对手术和放化疗治疗后的患者有保持在3cm以上,以免影响王台的高度,形成歪斜。

裁好后把所裁的巢脾放入蜂箱的中间位置,当天晚上用稀蜂蜜水连续进行奖励饲喂,1~2d后工蜂接受裁脾外露出的小幼虫并加高王台后,再取回寄存在别的蜂箱。

中蜂蜂王的人工育王方法

中蜂蜂王的人工育王方法

中蜂蜂王的人工育王方法中蜂蜂王的人工培育:蜂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蜂群的发展和蜂产品的产量。

目前,多数蜂农饲养中蜂采用粗放管理方式,使用自然王台育王。

由于工蜂建造自然王台育王受气候、蜜源、群势、群蜂群,人工培育优质蜂王显得尤为重要。

本人从事养蜂工作多年,在养蜂生产实践中观察到,优质蜂王具有良好的遗传性状,能维持强大的群势,工蜂采集力强,蜂群抗病力强。

一、培育优质蜂王蜂群的条件中蜂在自然界群体性能差异较大,有的蜂群存在分蜂性强、喜迁飞、性情暴烈等缺点,这些不良特性对于中蜂在自然界的生存斗争是有利的,但却不符合人类生产的要求。

1、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蜂群培育蜂王蜂群的优良性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分蜂性弱,能维持强大的群势在我国南北中蜂群势差异大。

在华南,能维持7-8框蜂不分2、培育优质蜂王的群内条件蜂王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幼虫期得到蜂乳的数量和稳定的巢温。

构造良好的群内环境是培育优质蜂王的先决条件。

有足够的哺育蜂工作蜂羽化第4日龄后,工蜂位于头部前额和两侧的王浆腺开始发育,并分泌王浆,哺育蜂是羽化出房中4-18日龄的年轻工作蜂。

群内哺育蜂多能够分泌充足的蜂王幼虫发育需要的蜂乳。

稳定的巢温蜂王幼虫发育的适宜温度是33℃-35℃,哺育群的温度要保持在33℃-35℃,才能使幼虫健康成长。

群内刚出现雄蜂蛹这时期蜂王的产卵量开始下降,当给蜂群保温。

待雄蜂幼虫封盖后,子脾两面的蜂路保持在12-14mm,避免挤伤雄蜂蛹。

在培育种用雄蜂期间,非种用的雄蜂蛹要及时割除。

2、选择哺育群蜂王在幼虫期得到蜂乳的多少决定蜂王质量的优劣。

因此,选择哺育群特别重要。

在移虫前一个星期,在蜂场挑选性状优良的蜂群作为哺育群。

移虫前一天,对哺育群进行调整。

要求8框蜂以上的群势,巢内有大量的哺育蜂,保留封盖子脾和少量的幼虫脾,抽出空脾使蜂数密集。

中蜂在无王的状态下情绪低落,工蜂泌乳减少。

所以,为增加泌乳量。

根据这一特点,第一次移虫的虫龄可适当大一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蜂王在整个蜂群中是非常重要的存在的,并且也是需要蜂农们在养殖时着重保护的。

一旦蜂王出现点什么问题的话,对整个蜂群的打击是非常严重的。

如果蜂群内长时间没有蜂王的话,那么蜂群便会逐渐灭亡。

因此一旦失王的话,要及时介入新的蜂王。

介王的方法有割脾育王,那么该怎么进行呢?
1、育王原理
割脾育王主要是通过蜂群在失王过久会进行急造王台进行新王培育的原理而进行的。

因为蜂王与工蜂都是通过受精卵而成的,只不过蜂王从幼蜂开始一直到成蜂都是以蜂王浆为食物的。

而工蜂一般只能够在幼蜂前三天的时候吃蜂王浆,过了前三天之后,便会以花粉、花蜜等食物为主。

同理,如果工蜂幼蜂各方面适合的话,那么让幼工蜂从小到大都吃蜂王浆的话,那么也可以成为蜂王。

2、调整蜂群
在割脾育王的时候,我们要人工造成蜂群失王才可正常进行。

首先我们要选择一个群势比较强的蜂群作为母群,然后在蜂群摆上一个蜂箱。

再从母群中提出3个已经封盖的子脾放到新蜂箱当中,然后再将蜂王,与一些还在发育当中,没有进行认巢的幼工蜂放到新蜂箱中。

这样既能够保证幼工蜂的生长发育,而且也能够将母群调整成有一定群势的失王群。

3、割脾育王
当经过上面的准备工作,母群成功成为失王群之后,便可以开始割脾育王工作。

割脾育王时,首先在母群中挑选一张有着受精卵与幼工蜂的子脾,然后在受精卵与幼工蜂比较密集的地方割出一个方形的孔洞,将上部巢房中的卵虫暴露出来。

然后再将这张子脾放到母群当中,在失王的情况下,工蜂便会开始在巢脾切口上开始急造王台,进行新王的培育工作。

4、选留王台
正常情况下,割脾育王的话,一般3天左右在巢脾上便能够发现王台的存在。

这个时候,蜂农们要注意将一些幼蜂发育不正常且位置不适的王台清理掉,因为这些王台不仅无法培育出高质量的蜂王,还会浪费蜂群内的资源。

然后在王台封盖之后,要再次检查一遍王台,对于一些畸形、歪斜的王台都要及时清除。

在割脾育王的时候,要注意母群的群势、气候等,不可盲目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