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5.1不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合集下载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5.1 混合运算(一)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5.1 混合运算(一)

解题思路:
一班的人数是46人,其余每班的人 数是45人,就是说有3个班每班有45人, 所以求一共有多少人,需要先求出其余3 个班的人数,再加上一班的人数。
正确解答:
46+45×3 =46+135 =181(人) 答:一共有181人。
2.展览馆举行画展,下午参观的有87 人,上午参观的人数是下午的3倍。 这一天一共有多少人参观?
应按( 从左到右 )的顺序计算。 (2)如果一个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要先算(乘、除)法。
(3)计算25×4+8时,先算( 乘 )法,再算( 加 )法, 结果是( 108 )。
(4)
写成一个综合算式:____1_3_×__5_+__5_=__7_0_(元)
2.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340-7×18 (2)13×7=91 91+28=119
13×7+28 (3)18×5=90 90-25=65
18×5-25
3.实验小学三年级有男生87人,女生人 数比男生的3倍少3人。你知道实验小 学三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吗?
87×3-3 =261-3 =258(人) 87+258=345(人) 答:实验小学三年级有学 生345人
7.你知道( )里应填多少吗?
( 1)-3724×5=17
96÷3+( 18 )=50
( )1×3 2+10=36
( 92 )÷2-10=36
5.妈妈想给小明买1双鞋和4双袜子,一共需要多少 元钱? 75+8×4=107(元) 答:一共需要107元钱。
6.李老师3分钟打了312个字,刘老师每分钟可以打120个 字。请你提出需要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李老师平均每分钟比刘老师少打多少个字? 120-312÷3=16(个) 答:李老师平均每分钟比刘老师少打16个字。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5.2 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5.2 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58 + 34)÷4=23(本) 答:平均每层要放23本书。
5.图书馆王老师不小心把买书的发票弄脏了,你能 帮她算出每本《汉语词典》的价格是多少元吗?
(422-294)÷4 =128÷4 =32(元)
答:每本《汉 语词典》的价 格是32元。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在将分步计算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算 式时,如果算式中既有乘法、除法,又有 加法、减法,并且需要先算加、减法时, 只需把加法或减法算式加上小括号,就可 以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ຫໍສະໝຸດ )被除数 135-35 64
除数
4
72÷9
(135-35)÷4=100÷4=25 64÷(72÷9)=64÷8=8
(2)
乘数
5 98-47
乘数 45+56
6
5×(45+56)=5×101=505 (98-47)×6=51×6=306
2.张大爷家的果园里栽了125棵苹果树和91棵梨树,将
所有树平均栽成8行,每行栽多少棵树?
先算出买橘子和香蕉一共 是多少千克。
15+28=43(千克) 43×2=86(千克)
一个算式里,如果 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 面的。
写成一个算式要加小 括号。
(15+28)×2 =43×2 =86(千克)
答:买来苹果86千克。
课堂练习
1.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78 -25×4
45+234÷9
164 -96=68 3×68=
3×(164 -96) =3×68 =204
3.王霞买来一本14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86页。剩 下的计划6天看完,每天要看多少页?
(140 - 86)÷6=9(页)
答:每天要看9页。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5四则混合运算(一)教案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5四则混合运算(一)教案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结合买书包和鞋的问题情境,经历自主尝试连减运算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过程。

2. 能力目标:了解小括号的重要作用,会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式题。

3. 情感目标:在与他人交流个性化算法的过程中,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增强自主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小括号的作用以及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过程。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境创设师:小华带100元钱到商店买了一个书包和一双运动鞋,小华还剩多少元钱?师:要想知道小华还剩多少元,必须先知道什么?(让学生弄明白问题与条件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生:先说一说了解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探究体验观察情景图师:你从图里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师:我们怎么就知道小华还剩多少元了呢?你们会算吗?(自己在本上写一写,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算法)师巡视,找不同算法来展示并请学生说一说生:我知道了小华买书包花了20元,买鞋花了56元。

生:我知道了小华带了100元。

①生:我是这样算的100―29=71(元)71―56=15(元)我想先用100减去买书包的29元钱等于71元,再用71减去买鞋的56元钱就是剩下的钱。

师: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师:你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师:你的想法和刚才那位同学的一样,只是写的算式不一样。

那你在计算的时候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呀?师:你说的真棒!这样的算式是连减算式,我们在计算的时候要从左往右算。

那你们能用完整的竖式把它计算出来吗?师:好,在你的本上试着算一算。

师:谁愿意把你的计算过程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师:大家和他的计算方法一样吗?师:除了这两种算式之外,你还有不同的算式吗?师:真不错,这种方法也很简便,还有谁是用这种方法做的呢?你们都很聪明!师:你还有和他们不一样的算式吗?师:你这个算式挺有意思,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吧!生:我是先算29+56=85,在用100减85就是剩下的钱。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教材内容说明 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教材内容说明 冀教版

《四则混合运算(一)》教材内容说明(一)单元教育目标1、结合现实素材,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整数混合运算。

2、在把分步算式改写为综合算式,总结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体会四则运算顺序的合理性,能清楚地表达自己改写的思考过程。

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式。

4、在白主解决问题、尝试把分步改成综合算式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单元教材说明《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内容要求是“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本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是在二年级上册学生认识了小括号,掌握了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会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安排的。

主要内容包括:不带括号和带括号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有三个运算符号,可以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充分体现本套教材“解决问题中学数学”的特点,打破传统教材“先学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再解决应用问题”的教材结构。

全部选择学生熟悉的、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够解决的问题素材,先让学生分步列式解答,再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进而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这样设计的思考有以下三点:第一,给学生创造利用已有知识自主解答问题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第二,为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生成课程资源,使学生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第三,体验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解答,提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共安排4课时,内容编排如下:第1课时(教科书66页、67页),不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1,乘加问题。

教材选择了学生非常熟悉的饮料(一般都是每箱24瓶),以图示的方式呈现出3箱和12瓶。

蓝灵鼠特别提示:“每箱有24瓶。

”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瓶饮料?”接着用兔博士的话提出要求:“自己试着算一算。

”教材以学生个性算法交流的方式,呈现了丫丫和聪聪的不同算法。

2019年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一)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2019年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一)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第1课时混合运算(1)【教学目标】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

【教学重难点】正确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

一、板书课题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找学生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

三、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66页。

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

请看出示自学指导(老师读)。

认真看课本第66~67页1、从图上能知道些什么,谁能算一算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2、看例2的情境图,仔细观察,了解观察到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独立试算。

3、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先自学4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姿势正确,自学效果最好。

1生看书自学,将自学成果和疑问记录在堂清本上。

师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不宜辅导学生。

2看完的学生举手示意3秒钟后继续复看,示意给同伴和教师,待第二个同伴举手后开始交流。

主要交流下一步的展示。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成果的汇报。

针对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可以口答、板演或提出问题。

小组与小组4同学们学得不错,下面就来解决问题吧。

67页练一练的第1题。

抽后进生先说再到到台上做题。

老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1老师:做完的请举手,全部做完了。

请大家一起观察台上同学做的,如果有不同的答案,可以举手上台来订正。

也可以站到台下补充。

上台订正的时候用其他颜色的粉笔。

2大家积极踊跃的写出自己的答案,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

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六、练一练中第2、3题要求:1、独立完成、互相讨论。

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终形成统一答案。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学法指导:由组长分工、板演、检查、预展、讲解者。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课件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课件
简单的三步混合 运算
小学数学课件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解答问题、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 综合算式计算的过程。 2、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 正确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 3、感受数学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同一 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解决。
小学数学课件
学校计划给每个班配置一个保温桶和一个 垃圾桶。
小学数学课件
学校计划给每个班配置一个保温桶和一个 垃圾桶。6个班一共要用多少钱?
①分步计算:先算每个班买保温桶和垃圾桶 一共需要多少钱,再计算6个班需要多少钱。
65+17 =82(元) 82×6 =492(元)
小学数学课件
学校计划给每个班配置一个保温桶和一个 垃圾桶。6个班一共要用多少钱?
②分步计算:先算6个班买保温桶共需要多少 钱。再算6个班买垃圾桶共需要多少钱,再把 两份钱数加起来。
390+102 =492(元)
65×6+17×6
=390+102
=492(元) 答:6个班一共要用492元钱。
小学数学课件
如果把问题改为:买6个保温桶比买6个 垃圾桶多花多少钱“,该怎样计算?
小学数学课件
1.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2+28)×6
(325 -244)÷9
91÷(101 Βιβλιοθήκη 94) 28×(64÷8)65×6 =390(元) 17×6 =102(元小)学数学3课9件0+102=492(元)
③列综合算式 65+17 =82(元) 82×6 =492(元)
(65+17 )×6 =82×6 =492(元) 答:6个班一共要用492元钱。
小学数学课件
③列综合算式
65×6 17×6
=390(元) =102(元)

精编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5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一)

精编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5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一)

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第1课时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66~67页例1、例2及第67页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为列综合算式计算的过程。

2.结合具体事例,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感受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在学生分步解答的基础上,把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

【教学难点】运算顺序的概括总结。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课设计的两个例题,如果不要求用综合算式计算,学生都能解答。

所以本课的重点我放在学生分步计算的基础上,把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的部分,让学生通过例题中实际的情况理解并掌握为什么先算乘法或除法。

[不足之处]总结归纳时,我着急结束课程,直接归纳给出结论,没有给学生总结的时间。

[再教设计]再教学时,在完成两个例题后,要让学生观察、分析两个算式和计算顺序,试着总结归纳出不带括号的四则运算顺序。

第2课时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例3、例4及第69页练一练第2题。

【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为列综合算式计算的过程。

2.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进行带括号的简单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把分步计算改写为综合算式的初步经验。

【教学重点】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

【教学难点】概括、归纳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PPT课件。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以及不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学习的。

因此我安排从复习小括号入手,通过例题在让学生探索从分步计算到综合列式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小括号的作用,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顺序。

新冀教版三上数学 第五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一)第五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一) 小达标【习题课件】

新冀教版三上数学 第五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一)第五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一) 小达标【习题课件】
(46+48)×5=470(朵) 答:两个班一共要折470朵小红花。
②三(2)班比三(1)班多折多少朵小红花?
(48-46)×5=10(朵) 答:三(2)班比三(1)班多折10朵小红花。
(3)3个足球225元,4个排球328元,哪种球贵一些?
225÷3=75(元) 328÷4=82(元) 75<82 答:排球贵一些。
200-5×36=20(元) 答:应该找回20元钱。
书包36元/个
②买4支钢笔的钱,可以买几本故事书?
故事书8元/本 钢笔6元/支 4×6÷8=3(本) 答:可以买3本故事书。
(2)三(1)班有46人,三(2)班有48人,为了欢度校庆,两班 准备装扮学校礼堂。他们计划每人折5朵小红花。 ①两个班一共要折多少朵小红花?
5 四则混合运算(一)
阶段小达标 (11)
三年级上册
习题课件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1.填空。(每空2分,共22分)
(1)计算6+3×7时,应先算( 乘 )法,再算( 加 )法,最后结
果是( 27 ),如果想先算加法,需要把算式变为
( (6+3)×7 ),最后结果是( 63 )。
(2)在 里填上“>”“<”或“=”。
16分)
140-42×3 =140-126
65×(35÷7) =65×5
=14 182-45+65
=137+65
=4352×5 5+23×4 =225+92
=202
=317
3.看图列综合算式并计算。(4分) 36÷4-7=2(元)
4.解决问题。(每题6分,共18分) (1)①王阿姨带200元买了5个书包,应该找回多少元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先算3箱的瓶数,再加箱外的12瓶。 24×3 =72(瓶) 72+12 =84(瓶) 答:一共有84瓶饮料。
24×3 =72(瓶) 72+12 =84(瓶)
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
24×3+12
12+24×3
=72+12 =84(瓶)
=12+72
先算乘法。
=84(瓶)
答:一共有84瓶饮料。
买整箱的葡萄酒,平均每 瓶比零售价便宜多少钱?
=405-108
=188
=297
16÷4+64
128-28÷7
(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4+64
=128-4
=68
=124
易错辨析
3.下面的计算错在哪里?请改正。
66-36÷6 改正:
运算顺序错误。
=30÷6
66-36÷6
=5
=66-6
=60
辨析:受数据迷惑,混淆了运算顺序
6.李老师3分钟打了312个字,刘老师每分钟可以打120个 字。请你提出需要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李老师平均每分钟比刘老师少打多少个字? 120-312÷3=16(个) 答:李老师平均每分钟比刘老师少打16个字。
7.你知道( )里应填多少吗?
( 1)-3724×5=17
96÷3+( 18 )=50
冀教版 数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三年级 上册
5 四则混合运算(一)
不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课前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课前导入
先填空,再把下面每组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并计算。 (1)5×8=40 287+40=( 327 ) 287+5×8=287+40=327 (2)98÷7=14 325-14=( 311 )
=200 -162 =38
220 -175÷5
=240 -144 =96
=220 -35 =185
2. 电子城上半月卖出计算机850台,下半月卖出计算机的台数 是上半月的2倍。 (1)这个月共卖出计算机多少台?
850+850×2=2550(台) 答:这个月共卖出计算机2550台。
(2)下半月比上半月多卖出计算机多少台?
先算整箱的每瓶。
可以写成一个算式。
480÷6=80(元) 86 - 80=6(元) 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除法,又
86 -480÷6 =86 - 80 =6(元)
有加法、减法,要先算乘法、除法。
课堂练习
1.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24+246÷6
40×5 -162
=24+41 =65
240 -24×6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5 四则混合运算(一)
第1课时 不带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JJ 三年级上册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知识点 不带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填空。 (1)如果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
应按( 从左到右 )的顺序计算。 (2)如果一个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 )1×3 2+10=36
( 92 )÷2-10=36
要先算(乘、除)法。
(3)计算25×4+8时,先算( 乘 )法,再算( 加 )法, 结果是( 108 )。
(4)
写成一个综合算式:____1_3_×__5_+__5_=__7_0_(元)
2.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28+12×5
405-9×12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128+60
(2)展览馆举行画展,下午参观的有87人,上午参观人数是 下午参观人数的3倍。这一天一共有多少人参观? 87×3+87=348(人) 答:这一天一共有348人参观。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除 法,又有加法、减法,要先算乘 法、除法。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 法或者只有乘、除法,从左往右 按顺序计算。
325-98÷7=325-14=311 (3)36×8=288 288+67=( 355 )
36×8+67=288+67=355
探究新知
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自己试着算一算。
每箱有24瓶
①用连加法计算 24+24+24+12 =84(瓶) 答:一共有84瓶饮料。
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自己试着算一算。
每箱有24瓶
5.公园里有杨树56棵,柳树的棵数比杨树的3倍 少12棵。公园里杨树和柳树一共有多少棵?
56×3-12+56=212(棵) 答:杨树和柳树一共有212棵。
6.(1)展览馆举行画展,下午参观的有87人,是上午参观人 数的3倍。这一天一共有多少人参观? 87÷3+87=116(人) 答:这一天一共有116人参观。
提升点 1 将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
4.在 (1)
里填上合适的数,再写出综合算式。
30 110
综合算式: 140-270÷9=110
(2) 272 366
综合算式: 34×8+94=366
提升点 2 解决问题
5.妈妈想给小明买1双鞋和4双袜子,一共需要多少 元钱? 75+8×4=107(元) 答:一共需要107元钱。
850×2 - 850=850(台)
答:下半月比上半月多卖出计算机850台。
3.学校买来5盒羽毛球,每盒12个。用去20个,还剩 下多少个?
12×5 - 20=40(个)
答:还剩下20个。
4. 学校买3个篮球花294元,买一个足球花了58元。 自己提出一个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 一共花了多少钱? 3×294 + 58=940(元) 答:一共花了94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