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中金燕西的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金粉世家》中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分析

《金粉世家》中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分析
《 金粉世家》 中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分析
围 马 春 花
内容摘要 :金 燕西与冷清秋 的爱情 悲剧贯 穿于 《 金粉世家》 的整部小说。他们所处 的时代环境对 他们 的
感 情发展起 了很 大 的作用 ,但 正是这 一特殊 时代 ,让他们 的爱情注定走 向失败。冷清秋 的悲剧 可悲、可 叹, 具 有一种悲剧美。金燕 西这个人 物身上体 现 出来的更 多的是封建纨绔 子弟 的劣根 性,婚前婚 后他对冷清秋的 态度 形 成 鲜 明 的反 差 。 他 们 二人 的 爱 情 悲 剧 看 似 偶 然 ,其 实 必 然 。 关键词 : 《 金粉世家》 时代环境 爱情 悲剧
有 关 系 。我 们 是 娶 人 家 孩 子 ,不 是 娶 人 门第 。 ”【 父 亲 金 铨 见 过 冷
来 ,他内心深处还 是有极 深 的阶
级 成 见 的 。而 他 所 追 求 的 “ 不受 干 涉”的 “ 自由 ” 生 活 实 质 上 是 他 猎艳 、玩乐 生 活的无 拘 无束 ,
是寒 门平 民女 。两 人 的结 合却 颇
为顺 利 ,然 而 走 进 婚 姻 殿 堂 的 他
他们 的婚姻并 没有 遇到障 碍 ,而
是 很 顺 利 的 进 行 了 。这 样 一 来 , 让 冷 清 秋 认 为 嫁 了这 样 一 个 男 子 实 在 是 她 的 福 气 , 自己 的 一 生 是 有 了依 托 了 。 冷 清 秋 的 母 亲 原 本 也 在 担 心 , 自 己家 里 门 户 低 ,怕 金 家 瞧
Hale Waihona Puke ( 俭 粉 世 家》 是 作 者 张 恨 水
都 出 过 洋 ,都 接 受 了 西 方 文 明 的 或 多 或 少 的 思 想 ,在 回 国后 的家 庭 生 活 中也 会 有 所 表 现 ,对 金 燕

热闹中的孤寂——解读张恨水《金粉世家》作品中人物悲剧

热闹中的孤寂——解读张恨水《金粉世家》作品中人物悲剧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热闹中的孤寂——解读张恨水《金粉世家》作品中人物悲剧孙小敏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摘 要:本文对张恨水《金粉世家》作品中的人物悲剧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如王国维所说:“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无愧色也”。

它之所以享有如此高的声誊,是与它的艺术舵力和美学价值分不开的。

本文从两个角度探讨张恨水《金粉世家》作品中悲剧意识,并以此为研究依据,可以充分展现当时中国社会黑暗、残酷、混乱的悲剧封建时代,同时也能深入感受到在热闹时代背景中爱情的孤寂。

关键词:张恨水;金粉世家;人物悲剧作者简介:孙小敏(1995-),女,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36-02一、作者及作品简介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 ,是我国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

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慨时代的变迁,岁月流逝,人生冷暖。

在“冷暖人间”中可以体会他内心的冲动、热忱,使人感同身受。

在文革后张恨水的作品虽少了些青春灵动、朝气蓬勃但更多的是沉静忧思,这也是张恨水留给时代的遗产。

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形式是内容的外在表达,也是内容的载体,张恨水作品内容的批判性体现在他文章的叙事风格、文章结构和语言的特点上,这些共同构成了张恨水的艺术风格。

本文所探讨的《金粉世家》是他最喜欢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当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成为了造就这部作品的关键因素,也承载着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张恨水就是通过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表达作品的艺术追求,展现作品的时代风貌。

在张恨水的笔下《金粉世家》描写最多的是金家的风光与落败,公子哥金燕西与寒门小姐冷清秋的爱恨情仇。

这两条矛盾主线完美叙述这这场时代背景。

二、《金粉世家》人物悲剧结局(一)风光的金氏家族落败《金粉世界》中的金家是当时的权贵代表,那个时代的豪门,代表着官僚资产阶级,生活奢靡西式,家中的主人、少爷小姐姐夫等基本上都有留过洋,虽有着传统的官僚主义但却也凸显出了其先进性。

《金粉世家》的读后感

《金粉世家》的读后感

《金粉世家》的《金粉世家》的《金粉世家》的1 爱,因为执着而美丽,也因执着而残忍。

这句话很好的描绘了《金粉世家》里那对凄美的爱情悲剧,为冷清秋和金燕西的爱情最完美的阐述。

当然这部小说并不单单只写爱情。

张恨水通过冷清秋和金燕西的爱情悲剧,还有金家这个大舞台折射的就是北洋政府时的中国,反映了整个北洋政府上层社会的众生相。

其实对于金燕西和冷清秋两人的爱情悲剧。

我认为这是必然性的,首先他们两个悬殊的社会地位和不同的文化背景。

金燕西是总理之子,出身于钟鼎之家,而冷清秋那么是个普通的平民之女,但独立自主的意识却很强烈,这与金燕西相比是完全不同的。

其次是两人的个性迥异,冷清秋独立自主喜欢清静,而金燕西那么喜欢交际应酬,整日交友,捧戏子,生活挥霍无度,我认为这是他们婚姻走向破灭的主要原因,至于类似白秀珠,金三太太等外因那么是最后的稻草。

冷清秋在金家是孤独的寂寞的与其是格格不入的再加上两人婚后几乎没有什么交流和沟通,所以两人的爱情悲剧是必然的。

与之相比照的是柳春江和小莲的爱情完美和婚姻幸福,一样的社会地位差异,不一样的结局。

小莲只是个小丫鬟比平民出身的冷清秋的身份还有卑微,而柳春江是前总长家的少爷与金燕西一样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两人地位悬殊最后却是琴瑟和鸣,结局圆满。

当柳春江夫妇去金府认亲时,正是冷清秋被金燕西遗弃,独守小楼的时候,这强烈的反差令人唏嘘不已,让我悲喜交加。

在小说最后,冷清秋决然带着孩子分开金家,挣脱了封建牢笼的束缚。

与金燕西错之交臂,对于曾经的我来说对这个结局是非常不满的,觉得两人破镜重缘才是最好的结局。

可如今我认为这对孤傲的冷清秋来说才是最好的结局,在最后都出淤泥而不染。

《金粉世家》的2 终于把《金粉世家》看完,结局大半在意料之内然而离圆满是远之又远,内心一直不断的感慨却始终是有一口气不能长吁。

清秋的出走,燕西的不成器,金太太的心灰意冷前途未卜,盛极一时的金家最终四分五裂,儿女各立门户。

03年的电视剧,假期的时候拿着遥控器不停地换台时看到,沙宝亮的暗香悲凄却又豪放,让我突然地对金粉世家产生兴趣。

浅论《金粉世家》中的婚姻悲剧

浅论《金粉世家》中的婚姻悲剧

浅论《金粉世家》中的婚姻悲剧发布时间:2021-08-18T14:48:00.79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2期作者:李天舒[导读] 《金粉世家》是张恨水早期具有现代意义的鸿篇巨制李天舒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71摘要:《金粉世家》是张恨水早期具有现代意义的鸿篇巨制,小说主要讲述了金燕西和冷清秋两人的悲剧故事。

造成金燕西和冷清秋爱情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时代背景、封建婚姻体系和金冷二人的性格都使得二人的婚姻矛盾加深,最终不可化解沦为悲剧。

张恨水塑造的悲剧故事不是完全并空想象,而是在《金粉世家》中注入了自己的婚姻爱情观,映射出自身对美好婚姻的不信任。

这是作家本人的局限,也是时代的局限。

关键词:金粉世家,爱情悲剧,张恨水《金粉世家》作为张恨水创作的以家族婚姻爱情为主线的悲剧故事,在人物的塑造和雕琢中作者用心颇深。

作者用几百万字洋洋洒洒的文字构造出整部小说一二百个人物性格特征和生活模式,整部作品将重点放在“家”上,男女主人公则作为贯穿全文的人物串联和丰富起整个故事的起承转合。

张恨水笔下的这个“家”以国务总理金铨金氏家族为代表,“家”中弥漫着奢靡、浮华、堕落与纸醉金迷的味道,“家”中的女性都或深或浅地陷入婚姻的牢笼、金钱的坟墓中无法自拔,看似万人敬仰、众人歆羡的生活实则一地鸡毛虱子,看似精致的外表下掩藏着虚伪、腐臭的心。

《金粉世家》善于从看似平淡的家庭伦理生活中,通过语言和行为表现封建社会的落寞腐朽和家庭重男女地位差异。

在《金粉世家》中婚姻悲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女人独立自主意识的丧失和对男人经济社会地位的依附。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女子嫁入夫家的全部任务在于相夫教子、孝敬公婆,这是封建社会的残余难以消解。

他们不能独立生活,依附于丈夫的金钱度日,她们出嫁后,也从未想过独立谋生,在这种毒药般的精神和身体的双重依赖下,一旦丈夫停止了她们依赖的权利,她们的境遇将会凄惨悲苦。

她们虽然是家庭成员,但是更像是寄人篱下般的外姓人不受重视,甚至被轻视,没有了尊严。

张恨水笔下女性形象分析

张恨水笔下女性形象分析

张恨水笔下女性形象分析引言张恨水,原名张心远。

“恨水”这一笔名取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句。

张恨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通俗文学大师,是二三十年代国内最走红的作家之一,“他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

《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这些在当时风靡全国的小说皆是张恨水的代表作品。

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造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以作品多产出名,总字数近三千万言的数字,堪称著作等身。

在他大量的小说创作中,各式各样的女性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在众多女性当中,有《金粉世家》中的白秀珠及《啼笑因缘》中的何丽娜这样出身于富贵之家的时尚小姐,也有《金粉世家》中冷清秋这样饱读诗书的平民女性,有《啼笑因缘》中关秀姑这样充满侠气的传奇女子,也有《金粉世家》中白莲花姐妹这样出身低微的风月场女子。

并且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往往和婚恋联系在一起,或是婚恋的当事人,或是婚恋的旁观者。

爱情与婚姻是张恨水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

在张恨水的长篇小说中,他着力塑造各种阶层各种类型各种年龄的女性形象,关注她们的日常生活、婚姻和恋爱,从各个方面或直白或隐晦的描述她们的社会境遇。

“张恨水的小说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独特的男权社会的女性命运图。

”我们知道,作家的作品与作家本身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形象,或多或少带着作家自身对女性的认知、期待以及作家自身的婚姻观念、作家身处时代的社会影响。

在这里,我以《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为例,浅析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形象,以了解女性的生存状态。

一、张恨水笔下的“红颜”形象张恨水少年时便熟读《红楼梦》,《红楼梦》对张恨水的创作影响不可谓不深刻。

早在40年代,有人就称誉《金粉世家》是“民国红楼梦”。

如同《红楼梦》中出场的众多女性人物一样,张恨水很擅长女性的刻画,在《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中塑造了大量身份性格各异的“红颜”。

如同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说出的年轻女孩儿是珍珠,光滑美丽惹人喜爱。

冷清秋和金燕西爱情悲剧简析

冷清秋和金燕西爱情悲剧简析

xx秋和xx爱情悲剧简析《金粉世家》自序中说:“人生宇宙间,岂非一玄妙不可捉摸之悲剧乎?”在这部巨著的诸多悲剧中,冷清秋与金燕西爱情悲剧大概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自身的局限性使冷清秋的爱情悲剧成为必然。

一方面表现在她的虚荣心上,在爱情面前,看重了物质基础,忽视了对方的自身价值。

婚前金燕西一次又一次送给了冷家许多贵重的东西。

然而金燕西的学问、性格她又了解甚少,这便是悲剧的开端。

如果一开始就被金钱迷住了双眼,那就注定要失败,女子爱慕虚荣最终都没有好的结局。

冷清秋为嫁到金府而自得其乐。

她自认为是力争上流,可以永远摆脱贫穷。

虽然她本意上不图金家富贵,但能嫁入豪门也是满足了一个少女本有的虚荣。

但“金钱买来的爱情,终究是靠不住的。

”另一方面她过分的温和与迁就使金燕西更加放荡。

冷清秋奉子成婚,这在当时是有悖伦理的,是难以被接受的。

冲动成就了恋爱的浪漫,也为婚姻埋下了不幸的种子。

自古以来,女子一旦犯了这种错误,多数得不到幸福。

婚后一味迁就,不会经营爱情。

只是抱着“大事化小”的原则,冷清秋无法改变金燕西以后,自己搬到西楼独住,使自己陷入悲剧的深渊。

二、两人的家庭背景差别过大,贫富悬殊,造成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显不同。

两个家庭环境截然不同的人,性格是不会相同的。

尽管他们对爱情如痴如狂地执著追求,但是水火不相容的性格造成他们的悲剧命运。

燕西出身豪门贵族,养尊处优,由于他生活的特殊环境,造成了他自身的弱点难以克服;冷清秋生长在平常人家,她有文化,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摆脱贫困,融入社会,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是一个精神上的富有者。

她对金燕西的爱是毫无保留的,冷清秋的思想中,自己敢于上嫁给总理的公子,主要是因为她的才华。

冷清秋用自己的行动竭力为女子们去掉寄生虫的徽号,冷清秋与金燕西的人生观形成了强烈反差,观念上的冲突和生活道路的选择使他们的爱情成为悲剧。

冷清秋坚决反对做寄生虫,金燕西却甘心做寄生虫,并且随心所欲,这两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截然不同,分手已在所难免了。

探析《金粉世家》中金燕西冷清秋爱情悲剧因素

探析《金粉世家》中金燕西冷清秋爱情悲剧因素

探析《金粉世家》中金燕西冷清秋爱情悲剧因素作者:张璠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13期摘要:《金粉世家》的故事主线是北洋军阀内阁总理之子金燕西和平民女学生冷清秋的爱情故事,两人跨越巨大的门第差异相识相恋走入婚姻殿堂,但最终却离异反目以悲剧收场。

他们的爱情悲剧与当时那个特殊年代以及自己个人性格有很深联系,本文将从金燕西与冷清秋的生活时代背景与性格因素探析分析其爱情悲剧。

关键词:《金粉世家》;爱情悲剧;时代因素;人物性格因素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金粉世家》是张恨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时代背景为北洋军阀混乱争夺权力的民国初期,围绕着北洋军阀内阁总理金铨这一封建大家族,讲述一对门第悬殊的男女主角相识相恋步入婚姻到最后反目的故事。

主角金铨之子金燕西与平民女学生冷清秋跨越悬殊门第恋爱、结婚却最终走向悲剧结局。

小说里二人的结合并没有出现太多的阻力,但在进入婚姻后不久,两人逐渐产生矛盾最终劳燕双飞。

他们两人的爱情悲剧与当时社会大背景以及两人性格因素有很大关系。

1时代背景造成爱情悲剧主角金燕西与冷清秋身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军阀在推翻了腐朽的清政府封建帝制后试图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西方追求民主的思想开始传入,社会上出现了妇女解放的思想浪潮。

女子可以走出深闺走上街头甚至进入学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女子社会地位也有所提高。

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以男性为主导,女性受封建儒家思想禁锢,女人被认为是男性的附庸,被男权要求“三从四德”,这种思想根深蒂固、难以消除。

西方民主思想与封建儒家传统思想相互冲击,当时人们受到西方思想冲击想要追求民主,但同时又受到封建思想的禁锢,金燕西与冷清秋正是其中代表,二人的爱情悲剧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这种思想碰撞造成。

金燕西,出身豪门大族,父亲是政府内阁总理,父亲母亲包括哥哥姐姐都出过国留过洋,在这种家庭氛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接受西方文明影响较早程度相对也比较深。

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论《金粉世家》、《啼笑因缘》中的女性形象--毕业论文

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论《金粉世家》、《啼笑因缘》中的女性形象--毕业论文

【标题】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论《金粉世家》、《啼笑因缘》中的女性形象【作者】展辉【关键词】《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女性形象反抗力传统现代【指导老师】袁联波【专业】中文【正文】张恨水的小说在20世纪30、40年代风行一时,并引起了文学界的激烈论争。

论争的焦点大致包括:张恨水小说的雅俗定位问题;如何看待他的保守思想和章回体小说题材;张恨水是否属于鸳鸯蝴蝶派等问题。

这些论争不仅仅涉及小说本身的问题,而且触及到文学制度、文学类型、作家群体之间的权力斗争问题。

从这些论争可以看到,文学作品的意义不仅仅是由作品的思想内容决定的,文学作品也承载了各种权力的斗争。

文学作品不是一个封闭的的系统,它的意义是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研究与创新。

除了以上论争焦点,张恨水小说还有两个突出的矛盾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研究,那就是他对传统和现代的矛盾态度,以及他对女性人物的矛盾态度。

而这两个矛盾又是相互交织地呈现在小说中的。

张恨水在“迷恋骸骨”和“追随时代”二者之间孤芳自赏地徘徊着,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世界。

本文以其代表作品《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主要女性形象,从而了解张恨水对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态度。

《金粉世家》1927年开始在《世界日报》上连载,前有“楔子”后有尾声,中间120回,深得当时读者,尤其是感情细腻的女性读者喜爱。

《啼笑因缘》1930年起在《新闻报》的副刊“快活林”连载,极大地促进了报纸的销售。

小说连载后引起了读者的热烈回应,而文学界对两部小说则是褒贬不一。

对于《金粉世家》很多人提出质疑,认为其只是仿作,只是民国时期的《红楼梦》。

而《啼笑因缘》则更引起了论争。

夏征农在1935年著文分析了《啼笑因缘》风行一时的原因,认为小说不过迎合了有产小市民阶层的趣味,就社会意义和艺术来说,均是失败的。

○1而严独鹤和张有鸾等则非常赞赏小说的艺术技巧。

1980,范伯群从思想内容和协作技巧等方面肯定了小说的价值。

范伯群的研究,对重新评价张恨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做出了一定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粉世家》中金燕西的形象分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题目: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作者:张令华学校:电大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2010春学号:1065001203066 指导教师:贾玉平2011 年12月《金粉世家》中金燕西的形象分析《金粉世家》中金燕西的形象分析目录摘要、关键词----------------------------------------第1页正文----------------------------------------第1页一、张恨水和他的《金粉世家》------------------------第1页二、《金粉世家》中金燕西形象分析---------------------第2页、金燕西生活的社会、家庭环境分析---------------第2页、金燕西的性格特点分析-------------------------第3页、金燕西纨绔子弟形象分析-----------------------第3页三、金燕西形象的现实意义----------------------------第5页参考文献-----------------------------------------第7页写作提纲一、张恨水和他的《金粉世家》二、《金粉世家》中金燕西形象分析、金燕西生活的社会、家庭环境分析、金燕西的性格特点分析、金燕西纨绔子弟形象分析三、金燕西形象的现实意义《金粉世家》中金燕西的形象分析【内容摘要】:《金粉世家》是张恨水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男主角金燕西,家世尊贵,在一个养尊处优的环境中长大,身边有许多阿谀奉承之辈,逐渐养成了玩世不恭的纨绔子弟,面对出身显赫的白秀珍,金燕西骨子里却渴望获得真正自的爱情,在见惯了浓妆丽人后,对出水芙蓉般清丽自然的小家碧玉冷清秋一见钟情,苦苦追求后终于得偿所愿,可惜两人结婚不过短短一年后就戏剧化的决裂。

父亲金铨突然病逝,家道衰败。

通过分析金燕西人物的形象,发掘其性格内涵,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现实社会是很有帮助的。

【关键词】:《金粉世家》;金燕西;悲剧;现实启发;一、张恨水和他的《金粉世家》张恨水,是现代作家,籍贯安徽,一八九五年生于江西广信,一九六七年病逝于北京。

因为喜欢李后主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词,遂截“恨水”二字为笔名。

张恨水一生写了约3000万字的作品,中长篇小说达100余部。

他是深受鸳鸯蝴蝶派影响的旧派小说向现代小说过渡的代表性作家。

20~30年代初所写的言情小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缘》,通过恋爱悲剧反映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

《金粉世家》更是风靡一时,它将言情内容与传奇成分读为一体,在传统章回体式中融入西洋小说技法,吸引了各个层次的广大读者。

张恨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于北京从事新闻工作,《金粉世家》是张恨水早期新闻生涯积累的生活素材的一次喷发,以一个豪门弃妇为贯穿线索,极写平民女子冷清秋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国务总理金铨的小儿子金燕西从恋爱、结婚到婚变、出走的悲剧过程。

在这一出悲剧中,暴露了北洋军阀卵翼下的官僚们如何钩心斗角,如何骄奢淫逸;他们的家庭成员,那一群寄生虫,如何醉生梦死,如何糜烂堕落。

因为小说写的是姓金的国务总理的家庭,于是许多大官僚,尤其是当过国务总理的,特别是姓“钱”的,都以为是写自己,生怕自己的阴私被揭发。

事实上是,他是新闻记者,朋友多,日常闲谈,每以豪门生活为资料,他选取了其中好多模特儿,集中在姓金的一家,谁看像谁,就算是谁吧。

这是一部长途跋涉的连载作品,1926年在北京《世界日报》连载,至1932年刊完,近乎六年。

全文 1 长共九十来万字。

在对两部作品的主人翁金燕西与贾宝玉的对比上,有人评论金燕西“他是把宝玉的劣行发挥到了极致,但却把宝玉的高妙之处抛的一干二净”。

笔者认为,金燕西虽有劣根性,但还不至于连一点值得肯定的东西都没有,此外,尽管金燕西与贾宝玉在很多地方有相似之处,比如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人生际遇等等,但两人所处的历史背景是不相同的,《金粉世家》拥有大量的市民读者群,获一时之誉,世称民国版的《红楼梦》。

《金粉世家》的男主人公有才,女主人公貌佳,但这也不等于就是鲁迅所说的“才子﹢佳人”的小说,否则天底下大多爱情小说包括《红楼梦》皆可归入此类了。

正如《金粉世家》被认为是“民国《红楼梦》”,虽未免过誉,然而也说明它具有一定的社会深刻性,它通过金、冷二姓的悲欢离合,展现了民国初年北京一个豪门巨宦的兴盛衰败。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进步的言情小说家,他的作品反封建、反军阀、反官僚、反社会丑恶现象,主张恋爱自、婚姻自主。

而有趣的是,反对“门当户对”的张恨水却在《金粉世家》中写出了“门不当户不对”的恶姻缘。

冷清秋与金燕西从反对“门当户对”出发,轰轰烈烈地爱一场,结果闹了个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咽下了“门不当户不对”的苦果,惊得冷清秋几回感叹“齐大非偶”。

二、《金粉世家》中金燕西形象分析、金燕西生活的社会、家庭环境分析金燕西生活在北伐战争之前, 北洋军阀卵翼下的官僚们勾心斗角,骄奢淫逸;他们的家庭成员,那一群寄生虫,醉生梦死,糜烂堕落。

一切都在崩析与重建的边缘摇摆。

金、白两大豪门家族内部矛盾在激烈冲突,北洋军阀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在“金”和“粉”的奢华后面,却是杀气腾腾的尔虞我诈,温情脉脉的亲情微笑,慈祥的天伦之乐,让金钱侵蚀得狰狞可恶,名门世家开始走向衰落。

金燕西祖上是“钟鸣鼎事之家,翰墨诗书之族”。

然而到金燕西这一代便完全荒废了。

不必再为生计而刻苦用功,仗着金总理这棵大树。

在家庭中,他不仅有叱咤于政坛的父亲,还有严厉而不失慈祥的母亲、懦弱的二姨妈、贪婪的三姨妈。

三对哥嫂、四个姐妹组成了他们复杂的一个大家子。

金碧辉煌的大房子下每天上演的是金铨及其妻妾,四子四女和儿媳女婿寄生虫式的生活。

自命不凡,风流成性的金家男人们每天除了留恋于烟花之地外,就是吃喝玩乐;无所事事的女人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打牌、看戏、妯娌姐妹间的明争暗斗。

再看看少爷们,风流的大少爷,怕事的二少爷,变态的 2三少爷,这都为花心的四少爷树立好榜样。

说这个大少爷自己家里有一位名分好而且又贤惠的老婆非得撞着胆子到处拈花惹草。

怕事的二少爷可没有大少爷那么风流,一旦与妻子吵架就跑到燕西那里去躲避。

大家看看,挺大的一个老爷们,一点骨气也没有!最后金家解散了,他也无事可做。

而三少爷呢,成天捧几个戏子。

爱听戏,可以去听。

金家也是讲自的。

但是毫无制度,泡到戏子之中。

这样的家庭氛围能给燕西树立怎样的榜样?这就是金燕西所生活的家庭环境,整天可以不必为生活担忧,身边还有许多阿谀奉承之辈如金荣。

金燕西的性格特点分析金燕西,是个无所事事的“闲人”,整日与丫鬟玩笑,做些风花雪月的事,这极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

在《金粉世家》第一回中便写道:“在这班公子哥儿里头,有位姓金的少爷,却是极出风头。

他单名一个华字,取号燕西,现在只有十八岁。

兄弟排行,他是老四,若是姐妹兄弟一齐论起来,他又是排行第七,因此他的仆从,都称呼他一声七爷。

他的父亲,是现任国务总理而且还是一家银行的总董。

家里的银钱,每天像流水般进来出去。

所以他除了读书而外,没有一桩事是不顺心的。

”在这短短的不到两百个字的介绍里,简洁地刻画出了一个富家子弟的形象:家里从不缺钱,事事不用自己操劳,——“除了读书而外”,正是这几个字,写出了《金粉世家》中男主角金燕西的“闲”与“不好学”。

这也是生活在那种家庭中养成的恶习,也看出男主角生活的环境是极富裕的。

于他所生活的独特环境,造成他自身独特性格的弱点,他仰仗着担任国务总理父亲的权势,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没有理想追求,没有责任感,养尊处优,这样独特的生活环境,给他打上了深深地社会烙印。

在感情方面,他追求自纯真的爱,他厌恶花花世界里的依红偎翠。

金燕西的婚姻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说,还算是比较前卫的,很有现代人进步的思想。

他认为婚姻问题,是个人的事,与别人毫不相关,只要男女双方,相互爱慕,这婚约就算成立了。

在第四十七回,他与冷清秋探讨婚姻时,也发出了“爱情根本没有穷富两个字”的声音。

门第之间影响了中国很漫长的历史,金燕西不仅在思想上,更在行动上突破前人的偏见,这一点是很令人钦佩的。

、金燕西纨绔子弟形象分析金燕西,自幼便是除了读书之外,没有一桩是不顺心的。

一单间的书房,除一案 3 一椅一塌之外,便全是书。

咋一看是用功之人。

但看那些书,大部分是中外小说,其次是中外杂志,仔细查看一番,角落处也略微有些传奇和杂志。

这个屋子是专为燕西消遣而设的,并不象旁人的书房,是用功之地。

为在清秋面前显摆,去找俞子文画画,吩咐:留着上下款不必填写。

自己却另找一个会字的人,填了上下款。

把别人的画提自己的名还美其名曰:燕然居士敬赠。

清秋来信后,觉得该回信,最好是写诗,才知自己的诗,做的要不得,只得从写信入手。

咳!不要谈写信,自己几乎有半个月没有动笔了.马上买了风情尺牍,香艳尺牍,寻章摘句,弄成一篇,那些文字.十句到有八句是典故,究竟能用不能用,又实在没有把握,实在不敢动手.终于,搬出>翻了一天,写了百十字小文.自我感觉还好。

总理要检查诗社的诗文了。

燕西叫上几个自命为诗人的参佥之流。

大凡都是公子哥儿,岂能作出好诗。

而燕西更是胸有成竹了。

为何?早已请宋润卿写好了嘛!当然会挂羊头买狗肉的大肆摆文了。

真是:一队诗人兼颂祷,半天韵事斗韵极酸麻!更是把七少爷不学无术,胸无点墨,自命不凡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

除了不学无术外,燕西还具有所有纨胯子弟的秉性:花钱如流水。

为追清秋,包了一辆黄包车接送清秋上学,被清秋谢绝,又利用特殊的身份和权力,使学校给欧阳停课、休假,自己取代了国文老师一职以接近清秋。

当时为了博得清秋的原谅在清秋的学校里从楼顶拉下两个长长的写着“I Love you”的大条幅,在清秋泼下了一盆冷水后还不肯走,当时为了靠近清秋住所,看上落花胡同隔壁的房子,叫金荣不管多少钱,只管给我买下来。

不惜重金在清秋家隔壁买房子,告诉父亲以办诗社为名堂。

和清秋熟识后,更是今天送上一桌山珍海味,明天拿上些绫罗绸缎,要不就是皮鞋,要不就是首饰。

而且还今天包上一场戏,明天再来几场电影消遣。

让家道中落的清秋如何招架的住呢?结婚以后,这个没有一份进帐的小家庭更是财政赤字不断,猪朋狗友三天两头聚会,一次没有几千上万是不可能的。

对于所勾搭上的女戏子,更是出手阔绰了。

拿少了怎奈七爷面子呢?总理过逝后,本应就此打住,但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终落得“两袖清风”。

真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金燕西的性格里还有十分鲜明的固执,他的口头禅“我说的话什么时候变过”把自己拴起来而陷于进退两难的境界。

似乎固执与懦弱是对立的,但是他没有把他的固执用在自己的追求与理想上,反而放在细琐烦事上,所以固执也变得毫无意义。

以致最后家族崩溃他彻底绝望甚至恐慌,更无力挽回失败的婚姻而惨淡收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