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国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专题-中外学前教育史

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1 .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包括劳动技能教育、社会道德观念的养成、体格和军事训练等内容.2 .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叫“痒”。
3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公育4.中国古代儿童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5.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孝悌,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
6 .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儿童教育中,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7 .教儿宜早、教子义方、信而勿诳、潜移默化、量资循序、有教有爱等家庭教育原则,出自古代中国8 .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最易也。
这两个比喻符合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教儿宜早_原则。
9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有( ) A.大器晚成 B.教子义方 C.放任自主 D.体罚10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包括( ) A.体罚B.读经C.讲故事D.游戏11我国古代第一个专门教育太子的教育文件是《世子法》,它为我国保傅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
12 .宫廷儿童教育与一般家庭儿童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有制度保证。
这便是保傅制度和三母制度。
13 .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
14.在中国古代宫廷儿童教育中,主要负责对太子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是子师15 .在我国,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初步形成于两汉16.中国古代胎教的内容包括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与陶冶.重视饮食的影响与调摄、选择良好的外界环境、保持良好的起居与生活习惯。
17 .把监督法、小劳法和瘦身法作为胎教方法的国家是中国18 .童蒙教材的编写进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是在宋代19 .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的《三字经》20 .全文共300多句,1000多字,三字一句,六字一韵,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童蒙读物是《三字经》21 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训诫类和知识掌故类。
22 .《千字文》均为四言韵语,共250句,主要供儿童识字,也介绍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人伦、生活、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一)
一.简述题
1.张雪门提出的实习计划与传统师范学校实习的区别及其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启示。
2.结合史实试述外国儿童观的历史演变。
3.简述陈鹤琴的关于幼稚园的课程理论。
4.二战后日本学前教育的主要特征。
二.论述题
评论陶行知对儿童创造力培养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启示。
《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一)答案
一.简述题
1.张雪门提出的实习计划与传统师范学校实习的区别及其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启示。
①在空间上,他把幼师生的实习场所从幼稚园扩大到婴儿园和小学,从校内扩大到校外,从城市扩大到农村;
②在时间上,他从只集中在三年中的最后一学期,增加到三年六个学期中均有实习;
③在内容上,他从仅仅实习幼儿教育扩展到婴儿保育、小学教育,从只实习教育和教学扩展到实习行政管理以及缝纫炊事等。
联系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师资培训进行阐述。
2.结合史实试述外国儿童观的历史演变。
(1)没有儿童的儿童观。
(2)中世纪:欧洲的中世纪社会由教会统治,其鼓吹的“原罪说”被普遍接受。
“原罪说”认为人生而有罪,从儿童时期起就具有原罪,要通过不断地惩罚而赎罪。
因此,中世纪的儿童观是“儿童生而有罪”。
(3)文艺复兴:把儿童作为自然界一个组成部分的儿童观。
(4)近代以来:把儿童当做儿童的儿童观。
3. 简述陈鹤琴的关于幼稚园的课程理论。
(1)课程应为目标服务。
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提纲1、原始社会是中国儿童教育发展的初期,这个时期儿童教育的特点主要是:(1)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2)原始群落的老人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主要承担者;(3)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与儿童日后将要进行的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4)原始社会教育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模仿、口传身授,在实际活动中进行教育。
(最大的特点:公养公育)2、保傅之教:是指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谕的制度。
3、乳保教育制度:是指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姆等,以承担保育,教导太子、世子事务的制度。
4、三公:太保、太傅、太师的合成。
“三公”对太子实施教育时有着明确的分工,其中,“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道之教训。
”5、南朝周兴嗣的《千字文》宋代的王应麟的《三字经》无名氏的《百家姓》6、唐代名医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中,提出了胎教作用的一个基本理论,即“外象内感”。
“外象”是指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内感”是指母体内的胎儿对外部客观事物的感应。
“外象内感”的意思是说孕妇所接触的外界物象会直接感应到体内胎儿。
(正确观点)7、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一、固须早教颜之推认为早期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二、威严有慈颜之推要求父母对子女威严有慈,慈严结合,但他对棍棒教育推崇备至,显然是不可取的。
三、均爱勿偏颜之推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应当切记偏宠,不论子女聪慧与否,都应以同样的爱护与教育标准来对待。
四、应世经务颜之推主张要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学习各种杂艺,还要熟悉农业生产知识。
五、重视风化陶染家长是儿童感情上最亲近的人,也是儿童心目中的权威,他们的言行常被儿童奉为金科玉律,父母对子女的影响远远超过他人,故为父母者必须加强自我道德修养。
风化:家庭中父母或其他成年人对年幼者的示范作用。
8、官办蒙养院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幼儿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改名为武昌蒙养院9、试分析清末蒙养院制度的特点:第一,中国的学前教育完全由家庭负担的历史结束了,在通向学前教育社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中外学前教育史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完整版

中外学前教育史考试重点复习资料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公养公育2.奴隶社会胎教的起源:我国历史上,最早实施胎教的是西周时期被后人誉为“贤妣”的太任与周妃后。
3.奴隶社会的胎教制度:最早起源于西周。
是我国胎教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初始阶段,胎教主要实施于帝王之家,宫廷之内。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胎教之道才开始走出宫廷。
4.贾谊论“早谕教”:婴儿时期就要开始施教。
5.贾谊“慎选左右”的教育思想:慎选左右是对太子进行早期教育取得成功的保证。
人生而同,而后亦有所不同,在于个人所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不同。
主张在宫廷内应设置专门辅导,教育太子的师、保、傅官,建立保傅教育制度。
6.朱熹重视学习“眼前事”:认为儿童“智识未开”,主张小学学习内容应该力求浅近、具体、贴近儿童生活。
还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
代表作《童蒙须知》7.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1)设立学前教育机构幼稚园(2)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分为:日本式和宗教式。
8.1934年2月中央苏区人民政府内务委员部颁布了《托儿所组织条例》,这是红色政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文件。
9.康有为是儿童公育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大同书》中。
10.蔡元培论儿童公育:他提出一个完整的儿童公育体系,即把从胎儿到六岁这个时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胎儿期,母亲怀孕后便入公立胎教院,实施胎教;第二阶段是零岁到三岁,儿童出生后入公立育婴院。
第三阶段是三岁到六岁,儿童满三岁后进入幼儿园,毕业入小学,接受普通教育。
提出五育并举,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11.毛泽东为陶行知题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宋庆龄称他为“万世师表”。
12.张雪门明确提出要“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拟定四项目标:(一)铲除我民族的劣根性;(二)唤起我民族的信心;(三)养成劳动与客观的习惯态度;(四)锻炼我民族为争中华之自由平等而向帝国主义作奋斗之决心与实力。
中外学前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1.蔡元培的“实利主义教育”即A、实用主义教育B、智育C、实业教育D、商业教育答案: B2.曾预言20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纪的教育家是A、蒙台梭利B、麦克米伦C、爱伦·凯D、别劳夫人答案: C3.持“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的是A、贾谊B、朱熹C、颜之推D、王守仁答案: A4.《母育学校》的作者是A、柏拉图B、夸美纽斯C、伊拉斯谟斯D、维吉乌斯答案: B5.我国古代对婴儿实施道德教育的是A、慈母B、子师C、保母D、乳母答案: B6.1966年,英国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长发表了《______》,其中有一章呼吁大力发展英国的幼儿教育。
A、哈多报告B、教育白皮书C、普洛登报告书D、巴特勒报告7.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在道德发展上属于“他律”阶段时,儿童在认知发展上属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 B8.古罗马共和后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A、农夫-军人B、雄辩家C、政治家D、商人答案: B9.外国教会在我国最早设立的一所独立的幼儿师范学校是A、上海崇德女子中学附属幼稚园B、怀德幼稚师范学校C、景海幼稚师范学校D、杭州私立弘道女学答案: B10.日本政府制定的第一个幼儿园教育法令是A、《学制令》B、《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C、《幼稚园令》D、《幼儿教育法》答案: B11.一般来说,我国幼儿园的主要收托形式是A、全日制幼儿园B、寄宿制幼儿园C、学前班D、混合班答案: A12.《爱弥儿》的作者是。
A、杜威B、福禄贝尔C、蒙台梭利D、卢梭答案: D13.将改造中华民族视为幼儿教育目标的是A、谢天恩D、宋庆龄答案: C14.按照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自我中心主义”是其突出的特点儿童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 B15.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师范学校是A、北平幼稚师范学校B、集美幼稚师范学校C、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D、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答案: D16.9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A、克鲁普斯卡娅B、皮亚杰C、加德纳D、布鲁纳答案: A17.在我国,志厚最早介绍了______的幼儿教育思想,赞成其注重儿童早期感觉训练的观点。
中外学前教育史相关复习材料汇总.doc

中外学前教育史相关复习材料汇总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1.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包括劳动技能教育、社会道德观念的养成、体格和军事训练等内容.2.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叫“痒"。
3.“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公育4.中国古代儿童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5.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孝悌, 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
6.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儿童教育中,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7.教儿宜早、教子义方、信而勿诳、潜移默化、量资循序、有教有爱等家庭教育原则,出自古代中国8.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最易也。
这两个比喻符合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教儿宜早—原则。
9.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有()A.大器晚成B.教子义方C.放任自主D.体罚10.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包括()A.体罚B.读经C.讲故事D.游戏11我国古代第一个专门教育太子的教育文件是《世子法》,它为我国保傅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
12.宫廷儿童教育与一般家庭儿童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有制度保证。
这便是保傅制度和三母制度。
13.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
14.在中国古代官廷儿童教育中,主要负责对太子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是子师15 ,在我国,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初步形成于两汉16.中国古代胎教的内容包括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与陶冶.重视饮食的影响与调摄、选择良好的外界环境、保持良好的起居与生活习惯。
17.把监督法、小劳法和瘦身法作为胎教方法的国家是中国18.童蒙教材的编写进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是在宋代19.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的《三字经》20.全文共300多句,1000多字,三字一句,六字一韵,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童蒙读物是《三字经》21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训诫类和知识掌故类。
中外学前教育史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完整版

中外学前教育史考试重点复习资料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公养公育2.奴隶社会胎教的起源:我国历史上,最早实施胎教的是西周时期被后人誉为“贤妣”的太任与周妃后。
3.奴隶社会的胎教制度:最早起源于西周。
是我国胎教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初始阶段,胎教主要实施于帝王之家,宫廷之内。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胎教之道才开始走出宫廷。
4.贾谊论“早谕教”:婴儿时期就要开始施教。
5.贾谊“慎选左右”的教育思想:慎选左右是对太子进行早期教育取得成功的保证。
人生而同,而后亦有所不同,在于个人所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不同。
主张在宫廷内应设置专门辅导,教育太子的师、保、傅官,建立保傅教育制度。
6.朱熹重视学习“眼前事”:认为儿童“智识未开”,主张小学学习内容应该力求浅近、具体、贴近儿童生活。
还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
代表作《童蒙须知》7.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1)设立学前教育机构幼稚园(2)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分为:日本式和宗教式。
8.1934年2月中央苏区人民政府内务委员部颁布了《托儿所组织条例》,这是红色政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文件。
9.康有为是儿童公育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大同书》中。
10.蔡元培论儿童公育:他提出一个完整的儿童公育体系,即把从胎儿到六岁这个时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胎儿期,母亲怀孕后便入公立胎教院,实施胎教;第二阶段是零岁到三岁,儿童出生后入公立育婴院。
第三阶段是三岁到六岁,儿童满三岁后进入幼儿园,毕业入小学,接受普通教育。
提出五育并举,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11.毛泽东为陶行知题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宋庆龄称他为“万世师表”。
12.张雪门明确提出要“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拟定四项目标:(一)铲除我民族的劣根性;(二)唤起我民族的信心;(三)养成劳动与客观的习惯态度;(四)锻炼我民族为争中华之自由平等而向帝国主义作奋斗之决心与实力。
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育史》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1、唐代孙思邈认为,胎儿虽在母体内,但能感应到外部客观事物的影响,从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2、学生(称艺友)与有经验的教师(称导师)交朋友,在实践中学习当教师,边干边学,陶行知将其称之为艺友制。
3、教以正,即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尽量减少以至杜绝外部的不良影响;教以正还必须始终如一,这就是守以常。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6分)1、备三母制2、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3、正本4、京师同文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5、科举6、癸卯学制;19047、南京鼓楼幼稚园;北京香山慈幼院8、日本式;宗教式9、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10、忠君;尊孔;尚公;尚实;道德;实利主义;军国民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按年龄安排学前教育计划(2)儿童生活常规的培养(3)初步的道德教育(4)早期的知识教育2、(1)重视教育,尤其重视儿童教育(2)引进西方心理科学,促进学前教育的科学化(3)废科举,兴学校,建立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将学前教育纳入教育体系(4)提倡女子教育,为幼儿师资的培养奠定舆论基础3、(1)寄宿制的保育院、托儿所(2)单位所属幼儿园(3)变工托儿所、哺乳室(4)游击式的托幼机构(5)小学附设的幼稚班4、(1)课程须以儿童全面发展为目的(2)课程内容要艺术化(3)课程要多注意动的工作(4)课程要多与自然社会接触(5)多注意个别活动(6)课程要注意沟通小学低年级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幼稚园要适合国情(2)儿童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3)凡是儿童能学的而又应当学的,我们都应当教他们(4)幼稚园的课程应以了解周围的自然和社会为中心(5)幼稚园课程既要预定但又要机动(6幼稚园必须首先注意儿童的健康(7)幼稚园必须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8)幼稚园应特别注意音乐(9)幼稚园应当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10)幼稚园应当采取游戏式的教学法(11)幼稚园的活动应多利用户外生活(12幼稚园应采用小团体进行教学(13)幼稚园的教师应是儿童的朋友(14)幼稚园的教师应当有充分的训练(15)幼稚园应当有各种标准以考察儿童的成绩2、(1)癸卯学制1902,张百熙起草《钦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第一个成文的近代学制,但未实行,1903年,张百熙等人重订学堂章程,即《奏定学堂章程》,也叫癸卯学制,并于1904年正式实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国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876年,在文部大辅田中不二麻吕的倡导下,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正式建立。
这是日本第一所
A.幼儿园
B.保育所
C.托儿所
D.公共学前教育机构
答案:D
德国最早出现的幼儿保育和教育设施是巴乌利勒所设的
A.幼儿园
B.保姆学校
C.夏季学校
D.保育所
答案:D
近代欧洲学前教育设施的胚胎发端于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答案:B
欧洲基督教兴起后,某些教义对幼儿教育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例如基督教神学就奥古斯丁就根据人性本恶的观点,论证了在儿童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是
A..游戏
B..讲故事
C..体罚
D..音乐
答案:C
19世纪西方开始的教育心理学化运动以来最重大的心理学成就之一就是皮亚杰创立的儿童心理学理论,即
A.认知理论
B.成熟论
C.精神分析论
D.认知结构主义儿童心理学理论
答案:D
蒙特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在民国时期传入中国是经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