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教学设计
外科护理学教案--19-1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教案第次课
5.按梗阻现象发生的快慢分为急性和慢性肠梗阻。
6.如一段肠袢两端完全阻塞,如肠扭转,称闭袢性肠梗阻。
(二)病理生理
1.肠管局部:①肠蠕动增强;②肠腔积气、积液、肠膨胀;
③肠壁充血、水肿、血运障碍
2.全身改变:肠管膨胀——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体液丧失——水、电解质、酸硷平衡紊乱
感染及毒素吸收——腹膜炎、全身中毒感染(三)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基础治疗)——同急性腹膜炎
2.手术治疗——肠切除吻合、肠扭转复位、粘连松解、肠短路
吻合、肠造口术等
二、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共有的表现是腹痛、呕吐、腹胀及
停止排便排气。
不同临床特征(244页)
3.心理状况
4.辅助检查
三、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四、护理目标
1、疼痛:病人腹痛程度减轻
2、体液不足:病人体液平衡得以维持
3、腹胀:病人腹胀缓解,舒适增加
4、知识缺乏:病人能说出相关手术配合知识和术后康复知识
5、潜在并发症:肠坏死、腹腔感染、感染性休克
病人的并发症得到有效的预防,或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了解原则把握要点
指出共同表现中的不同点
讨论
课堂小节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参考资料及教具:
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外科护理学》
参考书: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一版《外科护理学》。
安医大外科护理学教案16肠梗阻病人的护理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教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考勤
展示目标:1、2、3、4、5、6、7、8
回顾性评价:
小肠的解剖生理
导入新课: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患病因素(二)病理生理变化(三)主、客观密料
(0)心理反应以及对疾病的认知情况CAJ治疗情况
二、护理问题三、护理措施
(一)基础疗法:非手术及手术前护理
(二)线率性(三)术后护理r四)健康教育
直肠胆管前性疾病的护理
回顾性评价:直肠肛管的解剖生理
问题讨论:
1、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痿、肛裂、痔各自的局部症状有哪些?
2、各自的治疗原则是怎样的?
3、共同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瘠是怎样分期的?各有什么特点?教学活动教学媒体
提示重难
占
,、、、
学生回顾。
肠梗阻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医学相关专业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肠梗阻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 肠梗阻的定义、分类、病因。
2.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教学难点:1.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
2. 肠梗阻的治疗原则及并发症的预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肠梗阻的概念,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什么是肠梗阻?肠梗阻有哪些类型?二、讲授新课1. 肠梗阻的定义、分类、病因- 肠梗阻的定义: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
- 肠梗阻的分类: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
- 肠梗阻的病因:肠腔内阻塞、肠壁病变、肠外压迫。
2.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腹痛:机械性肠梗阻的典型症状。
- 呕吐:早期呕吐,晚期呕吐物带粪臭味。
- 腹胀:肠管扩张引起。
- 便秘:机械性肠梗阻患者。
- 腹泻:血运性肠梗阻患者。
3. 肠梗阻的诊断-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腹痛、呕吐、腹胀、便秘等症状。
- 体格检查:注意腹部体征,如腹壁紧张、压痛、反跳痛等。
- 辅助检查:腹部X光片、CT、B超等。
4. 肠梗阻的治疗原则-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 抗感染治疗。
- 非手术治疗:胃肠减压、灌肠等。
- 手术治疗:适用于绞窄性肠梗阻、肿瘤性肠梗阻等。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鉴别机械性肠梗阻和动力性肠梗阻?2. 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肠梗阻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了肠梗阻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在课堂讨论环节,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肠梗阻的教学课堂设计

肠梗阻的教学课堂设计
一、课程目标
1.了解肠梗阻的定义和病因;
2.掌握肠梗阻的症状和临床表现;
3.学习肠梗阻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4.熟悉肠梗阻的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式。
二、教学内容
1.肠梗阻的定义和病因
a.什么是肠梗阻?
b.肠梗阻的病因有哪些?
c.如何预防肠梗阻的发生?
2.肠梗阻的症状和临床表现
a.肠梗阻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b.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c.如何判断肠梗阻的严重程度?
3.肠梗阻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a.如何进行肠梗阻的诊断?
b.肠梗阻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c.如何处理肠梗阻的并发症?
4.肠梗阻的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式
a.哪些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
b.常见的肠梗阻手术方式有哪些?
c.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三、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肠梗阻的症状、诊断方法和手术过程;
2.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病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3.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肠梗阻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肠梗阻的定义、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临床思维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肠梗阻的重视,提高关爱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肠梗阻的定义及分类2. 肠梗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3.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及诊断4. 肠梗阻的治疗方法5. 肠梗阻的预防及护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肠梗阻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因、诊断、治疗和护理要点。
3. PBL(问题导向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实践操作法:现场演示肠梗阻手术操作,使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案例分析,引入肠梗阻这一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系统讲解肠梗阻的定义、分类、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因、诊断、治疗和护理要点。
4. PBL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肠梗阻的某个方面进行讨论,如病因、诊断、治疗等。
5. 实践操作现场演示肠梗阻手术操作,使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6. 总结回顾教学重点,强调肠梗阻的防治要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2.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思维深度、问题解决能力等。
3. PBL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精神、观点表达等。
4.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熟练程度、操作规范等。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以适应医学教育的发展。
肠梗阻护理教案模板

肠梗阻护理教案模板教案标题:肠梗阻护理教案模板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护理人员提供关于肠梗阻护理的指导和建议。
肠梗阻是一种严重临床疾病,护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来进行综合护理。
本教案将涵盖肠梗阻的定义、病因、症状、诊断方法以及护理干预等内容,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优化护理质量。
教案内容:一、肠梗阻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1. 肠梗阻的定义和分类2. 肠梗阻的病因和常见发病机制二、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1. 肠梗阻的常见临床症状和体征2. 肠梗阻的常用诊断方法及其原理三、肠梗阻的护理干预1. 早期护理干预a. 病情评估:观察疼痛、呕吐、腹胀等症状变化b.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c. 禁食与卧床休息:避免食物进入肠道,减少刺激2. 中期护理干预a. 导尿护理:避免膀胱尿液滞留b. 引流护理:观察引流液性状、量及颜色变化c. 疼痛控制:按时给予止痛药物3. 晚期护理干预a. 术前准备:协助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手术准备b. 术后护理:观察伤口引流液、留置导尿管情况四、并发症及护理防控措施1. 肠穿孔的护理干预a. 观察腹部伤口、引流液等情况b. 及时向医生汇报异常情况2. 肠坏死的护理干预a. 观察肠鸣音、肠搏动等情况b. 合理调整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五、护理常规与技巧1. 定期测量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2. 监测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3. 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遵循医嘱4. 提供情绪支持与安慰,增加患者合作性5. 加强患者家属教育和沟通六、教案评估与反馈1. 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测试,评估理解程度2. 接受护理人员的反馈和问题整理3. 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进行教案改进和优化教案要点:1. 了解肠梗阻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
2. 掌握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和常用诊断方法。
3. 掌握肠梗阻的早、中、晚期护理干预措施。
4. 了解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及防控措施。
5. 掌握肠梗阻患者的常规护理与技巧。
肠梗阻的教学设计

肠梗阻的教学设计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学设计
己可能的疾病,利用刚刚学过的知识,独立解决问题,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主
动思考的能力,使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能够更好的融会贯通。
⑤课后自学环节:课程结束前,提出问题,建议学生课下去自主查阅资料,利用CNKI、万方数据库,学校图书馆等平台,帮助自主思考、开展自主学习;对于课上留下的问题自主解答,下次上课老师引导讨论后得出结论。
这样能够
充分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抽象难懂的医学课程也能够充分吸引学生注意,不是填鸭式的一言堂,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接受讲课内容。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医学的热爱,有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板书设计:
①黑板(白板)设计:
黑板分为两个区域,左侧板书书写区,右侧画图区板书书写区:
第十二章肠梗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肠梗阻定义
二、肠梗阻分类
(一)按病因
(二)按部位
(三)按程度
(四)是否有血运障碍
三、肠梗阻诊断
1.体征
2.实验室检查
3.物理检查
四、肠梗阻的病理生理
五、肠梗阻的治疗
画图区:②现代信息媒体设计:
多媒体内图画以图片和表格的方式展现肠梗阻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采用直观病例分析的方式和视频演示使同学对肠梗阻的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明确的认识。
利用PPT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内容,留下课后思考题,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肠梗阻护理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肠梗阻的定义、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2. 技能目标:掌握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病情观察和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3. 情感目标:培养关爱患者、耐心细致的护理态度。
教学重点:1. 肠梗阻患者的心理护理。
2. 肠梗阻患者的饮食护理和体位护理。
3. 肠梗阻患者的病情观察和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教学难点:1. 肠梗阻患者的心理护理。
2. 肠梗阻患者的饮食护理和体位护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肠梗阻?引起肠梗阻的原因有哪些?2. 引导学生思考:肠梗阻对患者有哪些危害?二、讲授新课1. 肠梗阻的定义、病因、分类2.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3. 肠梗阻的治疗方法三、案例分析1. 案例一:一位老年患者因便秘导致肠梗阻,请分析该患者的护理措施。
2. 案例二:一位小儿患者因肠套叠导致肠梗阻,请分析该患者的护理措施。
四、小组讨论1. 肠梗阻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哪些措施?2. 肠梗阻患者的饮食护理有哪些要求?3. 肠梗阻患者的体位护理有哪些注意事项?4. 肠梗阻患者的病情观察有哪些要点?5. 肠梗阻患者的并发症有哪些?如何预防与处理?五、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肠梗阻患者的护理要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1. 肠梗阻的定义、病因、分类2.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3. 肠梗阻的治疗方法二、小组讨论1. 肠梗阻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哪些措施?2. 肠梗阻患者的饮食护理有哪些要求?3. 肠梗阻患者的体位护理有哪些注意事项?4. 肠梗阻患者的病情观察有哪些要点?5. 肠梗阻患者的并发症有哪些?如何预防与处理?三、实践操作1. 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生命体征、腹部体征等。
2. 进行胃肠减压,注意操作规范。
3. 观察患者饮食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饮食护理。
4. 观察患者体位变化,指导患者进行体位护理。
5.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学设计
己可能的疾病,利用刚刚学过的知识,独立解决问题,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主
动思考的能力,使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能够更好的融会贯通。
⑤课后自学环节:课程结束前,提出问题,建议学生课下去自主查阅资料,利用CNKI、万方数据库,学校图书馆等平台,帮助自主思考、开展自主学习;对于课上留下的问题自主解答,下次上课老师引导讨论后得出结论。
这样能够
充分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抽象难懂的医学课程也能够充分吸引学生注意,不是填鸭式的一言堂,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接受讲课内容。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医学的热爱,有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板书设计:
①黑板(白板)设计:
黑板分为两个区域,左侧板书书写区,右侧画图区板书书写区:
第十二章肠梗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肠梗阻定义
二、肠梗阻分类
(一)按病因
(二)按部位
(三)按程度
(四)是否有血运障碍
三、肠梗阻诊断
1.体征
2.实验室检查②现代信息媒体设计:
多媒体内图画以图片和表格的方式展现肠梗阻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采用直观病例分析的方式和视频演示使同学对肠梗阻的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明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