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电大考试《新地域文化(本)》(山西》形成性考核四
电大形成性考核《地域文化(本)》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陈规发明“木牛流马”B. 陈规反对攻势防御C. 陈规是宋代人D. 《守城录》为陈规所作反馈正确答案是:陈规发明“木牛流马”, 陈规反对攻势防御题目2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标记题目题干《六韬》的作者是诸葛亮。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标记题目题干墨子思想的核心是()选择一项:A. 兼爱B. 节用C. 尚贤D. 非攻反馈正确答案是:兼爱题目4不正确获得4.00分中的0.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齐宣王时期,曾对齐国政治进行批评,使齐宣王“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的一位思想家是()选择一项:A. 韩非子B. 孔子C. 孟子D. 墨子反馈正确答案是:孟子题目5不正确获得4.00分中的0.00分标记题目题干鲁国的稷下学宫,在齐鲁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6不正确获得2.00分中的0.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孙武本为齐国人B. 孙子主张务求全胜C. 《孙子兵法》为“兵学圣典”D. 孙武本姓陈反馈正确答案是:孙武本姓陈, 孙武本为齐国人, 《孙子兵法》为“兵学圣典”, 孙子主张务求全胜题目7不正确获得2.00分中的0.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下列对鲁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重视工商业B. 地势平坦C. 首都是曲阜D. 土质肥沃反馈正确答案是:土质肥沃, 地势平坦, 首都是曲阜题目8不正确获得2.00分中的0.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下列人物中,没有到过“稷下学宫”讲学收徒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老子B. 邹衍C. 孔子D. 荀子反馈正确答案是:孔子, 老子题目9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标记题目题干封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祭泰山的形式来神化帝王,以树立帝王的威信。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山西电大新地域文化(专)形考作业(四)_0003

B. 正确
参考答案:B
5.
1959年在西侯度遗址出土了大批古脊椎动物化石、32件石制品,带有切割和刮削痕迹的鹿角,火烧过的骨、角、牙等。
A. 错误
B. 正确
参考答案:B
6.
西侯度遗址发现前,在襄汾县丁村就发现了多处旧石器早期(较晚)、中期文化遗址,出土了三棱大尖状器、小尖状器、斧状器等典型石器物。
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在今天的河南原阳西南大会诸侯,被推举为诸侯之长。周襄王也被迫承认晋文公为霸主。
晋国的霸业从晋文公开始,一直延续到公元前482年晋吴黄池之会。在整整一个半世纪中,晋国的霸业使山西成为左右天下大局的中心。
、论述题(共1 道试题,共 30 分。)
1.
请分析论述晋国为什么能够称霸。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翻开中国古代史,就可以发现,古代山西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接地带,又是中原文明东西亚文化交汇之处,同时还有自己独特的三晋文化。多元文化汇聚的冲突往往以军事冲突为最高表现形式。
山西又因其特殊的山川地形和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兵家逐鹿的大舞台。当中央王权强盛统一的时候,山西就成为安国抚民的战略据点,一旦中央政权衰弱崩溃,手握重兵的将领们又以山西作为窥视中央政权的制高点,趁机称王称霸,割据一方。难怪清初著名地理学家顾祖禹提出了“天下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的观点。
新地域文化(专)形考作业(四)_0003
山西电大省开课课程代码:1405882
、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尧出陶唐氏。史称尧都平阳,即今()。
A.
晋城市
B.
临汾市
C.
大同市
D.
阳泉市
参考答案:B
2.
2019-2020年电大考试《新地域文化(本)》(山西》形成性考核四

地域文化课程(本科)第四次作业任务: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汉高祖二年,刘邦乘项羽攻打田荣之际,采纳韩信的建议,“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还定三晋。
(错误)2、韩信大军横扫河东,河东52城尽数攻占,韩信在这里设置了汉的河东郡,这是刘邦直接统治山西的开始。
(正确)3、井陉之战的胜利,使赵归属西汉王朝的统辖,汉又设置了太原郡和上党郡。
(正确)4、西汉的政治体制基本上“汉承秦制”。
(正确)5、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刘邦又立第4子刘恒为代王,其封地领有太原郡、雁门郡、代郡,共辖53县。
初都晋阳,后徙都中都(今山西榆次)。
(正确)6、吕后死,丞相陈平、太尉周勃、朱虚侯刘章等大臣在诛灭诸吕势力之后,一致主张迎立代王刘恒为帝。
(正确)7、刘恒得知拥立是真之后,刘恒才赴京即位,是为汉文帝。
(正确)8、汉武帝在位23年,继续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赋,约法省禁,使社会稳定,生产发展,形成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
(错误)9、山西不仅是汉文帝的发迹之地,也是保卫京师的边陲要地,汉文帝在他在位的23年时间里,曾先后2次巡游山西。
(错误)10、汉文帝前元三年(前177),文帝出京东巡,在太原居留十余天,召见代国旧臣,给予丰厚赏赐,还免除晋阳、中都百姓三年租税。
(正确)11、汉文帝四次巡视,对于显示皇恩、鼓舞民心、稳定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正确)12、汉武帝在称帝的第二年(前178),封子刘武为代王,刘参为太原王,把代国一分为二。
(错误)13、“白登之围”迫使刘邦放弃了进击匈奴的计划,采用娄敬建议的“和亲”政策。
(正确)14、汉武帝刘彻即位后,汉朝经过几代人的励精图治,休养生息,中央集权大大加强,经济实力空前雄厚,反击匈奴的条件已完全成熟,汉武帝决定抛弃“和亲”政策,展开对匈奴的大规模反击,反击匈奴战争的序幕是从山东拉开的。
(错误)15、马邑之谋掀开了反击匈奴大战的序幕。
(正确)。
16、,在汉匈战争中,为西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就是河东人卫青、霍去病。
电大标准答案新地域文化(本)形考(山西历史与文化)单元4

地域文化课程(本科)第四次作业任务: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汉高祖二年,刘邦乘项羽攻打田荣之际,采纳韩信的建议,“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还定三晋。
(错误)2、韩信大军横扫河东,河东52城尽数攻占,韩信在这里设置了汉的河东郡,这是刘邦直接统治山西的开始。
(正确)3、井陉之战的胜利,使赵归属西汉王朝的统辖,汉又设置了太原郡和上党郡。
(正确)4、西汉的政治体制基本上“汉承秦制”。
(正确)5、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刘邦又立第4子刘恒为代王,其封地领有太原郡、雁门郡、代郡,共辖53县。
初都晋阳,后徙都中都(今山西榆次)。
(正确)6、吕后死,丞相陈平、太尉周勃、朱虚侯刘章等大臣在诛灭诸吕势力之后,一致主张迎立代王刘恒为帝。
(正确)7、刘恒得知拥立是真之后,刘恒才赴京即位,是为汉文帝。
(正确)8、汉武帝在位23年,继续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赋,约法省禁,使社会稳定,生产发展,形成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
(错误)9、山西不仅是汉文帝的发迹之地,也是保卫京师的边陲要地,汉文帝在他在位的23年时间里,曾先后2次巡游山西。
(错误)10、汉文帝前元三年(前177),文帝出京东巡,在太原居留十余天,召见代国旧臣,给予丰厚赏赐,还免除晋阳、中都百姓三年租税。
(正确)11、汉文帝四次巡视,对于显示皇恩、鼓舞民心、稳定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正确)12、汉武帝在称帝的第二年(前178),封子刘武为代王,刘参为太原王,把代国一分为二。
(错误)13、“白登之围”迫使刘邦放弃了进击匈奴的计划,采用娄敬建议的“和亲”政策。
(正确)14、汉武帝刘彻即位后,汉朝经过几代人的励精图治,休养生息,中央集权大大加强,经济实力空前雄厚,反击匈奴的条件已完全成熟,汉武帝决定抛弃“和亲”政策,展开对匈奴的大规模反击,反击匈奴战争的序幕是从山东拉开的。
(错误)15、马邑之谋掀开了反击匈奴大战的序幕。
(正确)。
16、,在汉匈战争中,为西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就是河东人卫青、霍去病。
2020年电大考试地域文化试题及答案

《地域文化》课程综合练习一、多选题1、黑龙江省总体生态环境呈现特殊的多样性和相对的整体性,居全国之首的有()。
A、森林覆盖率B、木材蓄积量C、木材产量D、矿产资源2、漫长历史传承中,黑龙江流域养育了为数众多的古代民族,这些民族分为三个族系,即()。
A、匈奴、鲜卑、柔然、敕勒B、东胡族系的乌桓、鲜卑、契丹、蒙古C、束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洲D、濊貊族系的夫馀、高句丽3、在黑龙江的历史文化中,高峰是()。
A、渤海文化B、大汶口文化C、金源文化D、龙口文化4、中原文化进入黑龙江主要是通过历代()。
A、移民B、流民C、士大夫D、士兵5、“闯关东”文化的影响()。
A、“闯关东”铸就了黑龙江人独有的性格特征B、“闯关东”带来了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C、“闯关东”丰富了黑土文化的内涵D、“闯关东”促进了东北方言的形成6、黑土文化的特征是()。
A、黑土文化的厚重性B、黑土文化的包容性C、黑土文化的多元性D、黑土文化的边缘性7、黑土文化的包容性突出体现在()。
A、北大荒是“流人”、“右派”的安身地B、北大荒是“知识青年”的第二故乡C、善待犹太人是人道主义的光辉记录D、接纳“日本遗孤”是博大胸怀的展现8、黑土文化的多元性除城市建筑的多元,还表现在()。
A、宗教信仰的多元B、文化消遣的多元C、风俗习惯的多元D、方言词汇的多元9、黑土文化的边缘性表现在()。
A、黑龙江历史文化的边缘性B、黑龙江近代文化的边缘性C、黑龙江当代文化的边缘性D、黑龙江原住民文化的边缘性10、黑土文化的精神内涵()。
A、英勇不屈的抗争精神B、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C、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D、和谐友爱的团队精神11、黑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A、黑土文化对文明起源的贡献B、黑土文化对观念制度的贡献C、黑土文化对精神气质的贡献D、黑土文化对文化艺术的贡献12、鲜卑族人的“贵少贱老”的伦理习俗的价值核心是()。
A、“崇武”B、“尚勇”C、“伦理”D、“道德”13、渤海国教育分为以下几种()。
国开电大《地域文化》形考任务4

《地域文化》作业4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安徽绘画起源于四世纪,最早出现的画家是晋代戴逵。
明清时期是安徽绘画的高峰期,有詹景凤、丁瓒、丁云鹏等绘画高手;清初,则出现以渐江为首的新安画派,以梅清为首的宣城画派,以萧云从为首的姑熟画派。
乾嘉年间,萧县兴起龙城画派。
这些画派对中国的绘画传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明代是徽派版画的极盛期,明末胡正言印制的《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为徽派版画最高成就。
十九世纪中叶,徽派版画随着近代印刷术的兴起而逐渐没落。
3、徽州三雕,指砖雕、石雕、木雕,其中尤以砖雕历史悠久,别具特色。
4、黄山自然景色秀丽绝伦,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后又加上冬雪并称五绝,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5、安徽的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东南第一山”之誉。
6、齐云山位于安徽休宁县城以西,古称白岳,与黄山南北相望,风景绮丽,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誉。
7、天柱山位于安庆潜山境内,其主峰海拔1488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称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
天柱山过去还有潜山、皖山、万岁山之称。
8、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西南的翠螺山麓,古称牛渚矶。
它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
以山势险峻、风光绮丽、古迹众多而列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
9、敬亭山的诗歌文化源于南齐诗人谢眺,他在宣州作官时写了不少有关敬亭山的诗歌。
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慕名而来,先后七次登临,留下“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盛赞,于是敬亭山声名鹊起,直追五岳。
10、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安徽省中部,是安徽境内最大的湖泊。
11、醉翁亭坐落在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
因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
文中脍炙人口的佳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是家喻户晓。
12、马鞍山太白楼位于马鞍山市采石矶景区,面临长江,背依翠螺山,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建筑,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历史名楼”。
2019-2020年电大考试《地域文化》精品考题

单选题23题每题2分合计46分(总分46.00)1.孔子还乡祠位于(2.00分)A. 今夏邑县B. 今淮阳县C. 今永城市D. 今睢县2.被孔子称为“瑚琏之器”的弟子是(2.00分)A. 子贡B. 子张C. 曾参D. 子夏3.庄子所属的时代是(2.00分)A. 秦朝B. 春秋时期C. 西汉D. 战国时代4.《白虎通义》的作者是(A)(2.00分)A. 司马迁B. 司马光C. 韩愈D. 班固5.《唐律疏议》的作者是(2.00分)A. 魏徵B. 长孙无忌C. 李世民D. 杜周6.下列法家人物提倡“重术”的是(2.00分)A. 申不害B. 子产C. 慎到D. 商鞅7.律宗东塔派的创始人是(2.00分)A. 怀素B. 竺叔兰C. 神秀D. 僧一行8.《礼记》的作者是(2.00分)A. 戴圣B. 戴德C. 子思D. 子夏9.老子所属的时代是(2.00分)A. 西周B. 春秋末期C. 战国时代D. 秦朝10.制定《大衍历》人物的是(2.00分)A. 慧可B. 竺叔兰C. 僧一行D. 玄奘11.下列儒家人物被誉为汉景帝“智囊”的是(2.00分)A. 尹敏B. 晁错C. 魏满D. 张兴12.“儒”字最早见于(2.00分)A. 《论语》B. 《中庸》C. 《大学》D. 《孟子》13.弦歌台位于(2.00分)A. 今许昌市B. 今濮阳市C. 今汤阴县D. 今淮阳县14.《法经》的作者是(2.00分)A. 李悝B. 李斯C. 商鞅D. 韩非15.《道德经》诞生地是(2.00分)A. 西安终南山B. 今灵宝函谷关C. 新安县函谷关D. 今洛阳市老城16.世称“明道先生”的人物是(2.00分)A. 邵雍B. 程颐C. 张载D. 程颢17.说出“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人物是(2.00分)B. 商鞅C. 子产D. 邓析18.《杨朱》出自(2.00分)A. 《文子》B. 《列子》C. 《道德经》D. 《庄子》19.《论贵粟疏》的作者是(2.00分)A. 刘昆B. 郑兴C. 晁错D. 丁鸿20.下列人物不属于法家的是(2.00分)A. 商鞅B. 管仲C. 曾参D. 李悝21.说出“我以不贪为宝”的人物是(2.00分)A. 吴起C. 子罕D. 申不害22.列御寇是(2.00分)A. 郑国人B. 陈国人C. 宋国人D. 韩国人23.儒家文化在中原传播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是(2.00分)A. 东汉B. 唐朝C. 北宋D. 西汉多选题11题每题2分合计22分(总分22.00)1.魏晋玄学的“三玄”是指(2.00分)A. 《周易》B. 《庄子》C. 《墨子》D. 《老子》E. 《列子》2.“北宋五子”属于中原人的有(2.00分)B. 程颐C. 张载D. 邵雍E. 周敦颐3.下列法家人物属于卫国的有(2.00分)A. 申不害B. 子罕C. 韩非D. 吴起E. 商鞅4.下列篇什属于《列子》的有(2.00分)A. 《说符》B. 《伯乐荐九方皋》C. 《愚公移山》D. 《纪昌学射》E. 《薛谭学讴》5.下列人物属于子夏弟子的有(2.00分)A. 禽滑厘B. 段干木C. 田子方D. 张兴6.下列人物中属于儒家的有(2.00分)A. 韩非子B. 子夏C. 子思D. 荀子E. 孟子7.下列著作属于邵雍的有(2.00分)A. 《皇极经世》B. 《识仁篇》C. 《渔樵问对》D. 《定性书》E. 《伊川击壤集》8.下列人物属于汉代儒家的有(2.00分)A. 京房B. 洼丹C. 徐文远D. 戴凭E. 尹敏9.下列孔子弟子属于中原的有(2.00分)A. 漆雕开C. 颜渊D. 子贡E. 公良儒10.下列法家人物属于韩国的有(2.00分)A. 韩非B. 商鞅C. 吴起D. 李斯E. 申不害11.下列人物属于法家的有(2.00分)A. 管仲B. 申不害C. 子产D. 商鞅E. 李悝判断题30题每题1分合计30分(总分30.00)1.庄子是春秋时代宋国蒙人。
地域文化(本)形成性考核册第四次形考作业

地域文化(本)形成性考核册第四次形考作业(25分)得分1.你最喜欢教材中介绍的的哪一位历史名人?请说明理由。
(10分)答:张轨在经济上注意改进农业技术,兴修水利,发展商业,铸造货币五铢钱;在政治上,立法行令,打击豪强;在教育上,立学校,崇古礼,培养了大批人才。
经营凉州13年,河西一步步走向安定,河西文化也繁荣起来。
张轨虽有割据河西的能力,但始终效忠晋室,多次发兵捍卫晋室,始终以维护西晋的统一为己任。
他临终前给文武将佐留下遗言:“务安百姓,上思报国,下以宁家,素棺薄葬,无藏金玉,善相安逊,以听朝旨。
”西晋末,战乱引起中国分裂,群雄割据,民众颠沛流离。
张轨励精图治,保境安民,使河西出现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发达的局面。
2.请查阅有关材料,写出10种本省被列入国家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举出一二例加以介绍。
(15分)答:环县道情皮影戏、、临夏砖雕、庆阳香包绣制、洮砚制作技艺、木偶戏(闽西客家木偶戏)、惠安石雕(影雕)、木雕(泉州木雕)、酿造酒传统酿造技艺(红粬黄酒酿造技艺)、京西太平鼓(石景山太平鼓)、秧歌(陕北)一、环县道情皮影戏环县道情皮影戏是中国影戏的重要一支,是“借灯传影配声以演故事”的民间戏曲,故称“影子戏”。
道情皮影戏的表演特点是唱念做打,一人包揽,所谓“一口唱尽天下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道情皮影戏的音乐特点是高亢激昂,婉转悠扬,节奏明快。
清唱伴奏相间,具有很强叙述性的说唱与“前台”一人领唱、后台众人帮唱、高度抒情性的“嘛簧”有机结合,引人入胜。
环县道情皮影戏的皮影雕刻精细,风格古雅,兼收并蓄民间剪纸、石刻、雕塑等艺术手法。
它的人物造型风格主要有两种,一种粗犷浑厚,粗中见细,名曰“尺线”;一种精雕细刻,小巧玲珑,名曰“寸线”。
在镂刻手法上,采用正侧面塑造和散点透视来表现人像的侧面、斜侧面、正面、俯视、仰视等多角度特征。
它还采取不同的镂刻造型手法表现各种人物性格。
正面人物用阳刻法刻成空脸,反面人物用阴刻法刻成实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域文化课程(本科)
第四次作业任务: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汉高祖二年,刘邦乘项羽攻打田荣之际,采纳韩信的建议,“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还定三晋。
(错误)
2、韩信大军横扫河东,河东52城尽数攻占,韩信在这里设置了汉的河东郡,这是刘邦直接统治山西的开始。
(正确)
3、井陉之战的胜利,使赵归属西汉王朝的统辖,汉又设置了太原郡和上党郡。
(正确)
4、西汉的政治体制基本上“汉承秦制”。
(正确)
5、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刘邦又立第4子刘恒为代王,其封地领有太原郡、雁门郡、代郡,共辖53县。
初都晋阳,后徙都中都(今山西榆次)。
(正确)
6、吕后死,丞相陈平、太尉周勃、朱虚侯刘章等大臣在诛灭诸吕势力之后,一致主张迎立代王刘恒为帝。
(正确)
7、刘恒得知拥立是真之后,刘恒才赴京即位,是为汉文帝。
(正确)
8、汉武帝在位23年,继续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赋,约法省禁,使社会稳定,生产发展,形成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
(错误)
9、山西不仅是汉文帝的发迹之地,也是保卫京师的边陲要地,汉文帝在他在位的23年时间里,曾先后2次巡游山西。
(错误)
10、汉文帝前元三年(前177),文帝出京东巡,在太原居留十余天,召见代国旧臣,给予丰厚赏赐,还免除晋阳、中都百姓三年租税。
(正确)
11、汉文帝四次巡视,对于显示皇恩、鼓舞民心、稳定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正确)
12、汉武帝在称帝的第二年(前178),封子刘武为代王,刘参为太原王,把代国一分为二。
(错误)
13、“白登之围”迫使刘邦放弃了进击匈奴的计划,采用娄敬建议的“和亲”政策。
(正确)
14、汉武帝刘彻即位后,汉朝经过几代人的励精图治,休养生息,中央集权大大加强,经济实力空前雄厚,反击匈奴的条件已完全成熟,汉武帝决定抛弃“和亲”政策,展开对匈奴的大规模反击,反击匈奴战争的序幕是从山东拉开的。
(错误)
15、马邑之谋掀开了反击匈奴大战的序幕。
(正确)。
16、,在汉匈战争中,为西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就是河东人卫青、霍去病。
(正确)
17、卫青是随着他父亲地位的变化才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但他本人绝非无能之辈,他能征善战,大破匈奴,为西汉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过重大贡献,是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常胜将军。
(错误)
18、卫青,西汉河东郡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
(正确)
19、霍去病,河东平阳人。
父亲霍仲孺,原是平阳县小吏,母亲就是卫青的二姐卫少儿。
(正确)
20、霍去病十八岁就为侍中,出于禁宫,侍从武帝,因在抗击匈奴战争中屡立战功,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也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名将之一。
(正确)
21、元狩六年,年仅54岁的霍去病英年早逝,汉武帝为之深深悼痛,下葬之日,自长安至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东)百余里间以军阵为其送葬,并依照祁连山的形势为他建造墓冢,以象征他开辟河西走廊之功。
(错误)
22、卫青“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豪言壮语,也成为鼓舞仁人志士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的座右铭。
(错误)
23、在刘秀占据河北的时候,就开始了对山西的经略。
(正确)
24、东汉在山西设立的政区仍依秦。
(错误)
25、山西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主要居住地和争战场所,两汉时期活动于山西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乌桓、鲜卑和羌族。
(正确)
26、匈奴在建武二十四年(48)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分裂为南北二部,南部归附于汉,入居塞内,北部继续留在漠北,最后东迁。
(错误)
27、鲜卑,也是东胡族的分支,西汉初年,匈奴冒顿单于灭东胡,其退居大兴安岭北段的鲜卑山,因以为族号,遂称鲜卑。
(正确)28、汉灵帝中平五年(188)二月,黄巾军余部郭太等人在西河白波谷(今山西襄汾永固镇)重新发动起义,称白波军。
(正确)29、班婕妤,楼烦(今山西忻州宁武)人,是东汉著名的女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