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场地设计

合集下载

图书馆设计说明

图书馆设计说明

图书馆设计说明设计说明一、设计构思我们的图书馆主要运用了形状和大小等两个方面的渐变,将基本形大小和形状的渐变在图书馆各个平面,立面以及广场中体现出来,给读者以特殊的视觉享受。

二、项目概况本项目为九江学院主图书馆设计,图书馆南面蝶湖,背靠望庐楼,东临志敏路,西接山谷大道,总用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

三、设计要求整体要求:1、造型独特,创意且简洁明快。

2、内部空间布置合理,创造舒适宜人的阅览空间。

3、充分考虑外部空间的利用和图书馆的整体感。

规范要求:占地面积:约10000㎡容积率:2.0以下建筑密度:0.4以下建筑高度:20m以下(5层以下)绿化率:30%以上四、总平面设计(场地设计)图书馆场地大体为长方形,为满足两股主要人流,图书馆在南面和北面各开一个门。

场地的设计主要是对南面和北面留出的大片场地的设计。

图书馆南北入口前均设计成圆形广场,通过曲线分,将剩余地块分割成由小到大的几块,并在内部设计有大小渐变的喷泉,亭子,花池等景观节点。

此外,东面临路空余部分设计成停车场。

五、平面设计一层平面一层以四边形为基本形来进行空间设计。

图书馆四个角设计成逐渐往内缩小的嵌套形空间,主要用于藏书和阅览,剩余空间用于入口和辅助用房设计。

总体来看,一层的主要空间特点就是层层会聚缩小和嵌套的环形空间。

二层平面二层以六边形为基本形来进行空间设计。

通过大小的渐变将二层设计成紧靠外墙的独立相连的大小不同的空间和由小到大的连贯空间两种空间形式,空间布置不同的阅览室,给人以更多的选择和空间享受。

三层平面三层以八边形为基本形来进行空间设计。

三层八边形设计成分离式的独立空间,在图书馆开敞的大空间内,能一眼尽观各个分离的房间,由大到小的房间无疑给人以很强的节奏感。

同时,与外墙分离的房间,又给了处在外面大空间的读者以在室内又若置身室外的错觉。

此外,与外墙分离的独立空间,又提供读者更多的休闲和观赏室外景观的平台。

四层平面四层以椭圆为基本形来进行空间设计。

图书馆建筑设计说明

图书馆建筑设计说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西院图书馆改扩建建筑设计说明第一章设计总说明1.1 设计依据1.1.1. 业主提供的工程基地的地形图和规划设计条件1.1.2. 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与规定:《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之——房屋建筑部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1.2 工程概况◆ 1.2.1. 本方案位于位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园之内(长沙校区西园),北侧与玉兰路相望,东侧为教学楼,南侧规划中的综合实验楼,西侧为办公楼。

西园图书馆改扩建建设项目,是在旧址上将原有建筑进行改造,并拆除毗邻的办公楼建筑用以扩建部分场馆,新老建筑需有机结合,拟新建图书馆为一座9层的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为17492.8㎡,其中新建面积11120㎡,保留面积6372.8㎡。

◆ 1.2.2. 设计宗旨:◆通过对工程自身因素和周边环境的分析,我们确定了以下的设计目标:◆通过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创造出合理方便的功能流线,形成丰富而有序的空间感和良好的形体视觉效果,使本工程成为校园内具有鲜明特色的智能化学习阅览大楼。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设计,使图书馆成为校园内一个具有良好景观视野且宜人的学习、阅览场所。

摆脱图书馆惯有的单调沉闷的氛围。

另外新老建筑的有效结合也是本次设计要主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我们希望能通过本次设计,对校园和城市空间形态的构成作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使图书馆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超前性,其造型新颖别致,个性开朗而温馨,大气却又不失雅致。

◆在满足国家及当地有关规范和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考虑到社会效益和经济适用双收益。

第二章总平面及建筑设计一、概述本项目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建设项目,其鲜明的地域环境在城市规划、校园规划中具有的重要位置,决定了本项目将成为校区乃至周边地区的又一标志性建筑。

二、区位分析●位置重要随着高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图书馆将成为具有多功能空间、优良景观空间和交往空间的校园建筑新名片,将进一步推动校园建设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

(完整版)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

(完整版)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

某高校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一)项目名称: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二)建设地点: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校园内(三)项目概述学校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扩大办学规模,完善教学环境,征得有关部门批准,根据校园规划,拟在校区中心建图书馆一座,规模为藏书62万册。

建筑面积为1hm2。

(四)用地概况该项目位于校园内,居校园新建教学楼旁。

该地段四周环以校园道路,靠近学生生活区,图书馆选址地段为山地地形,用地面积约7600m2。

(五)规划设计要求1、规划建筑依据城市技术管理规定相关条例进行退让。

2、建筑覆盖率不得大于70%。

3、规划建筑高度不得大于24m,以二至五层为宜。

4、做好场地的环境设计,做好交通人流组织设计,考虑非机动车的停放。

5、规划布局功能分区合理,空间形式规整。

6、做好无障碍设计。

(六)建筑组成及设计要求1、书库区 3000 m2(1)基本书库1400 m2(320册/ m2)计40万册;(2)报刊库1600 m2(156册/ m2)计22万册。

2、阅览区 3500 m2(1)综合期刊阅览室;(2)专业期刊阅览室;(3)中文图书室;(4)外文图书室;(5)参考阅览室2;(6)电子文献阅览室;(7)教师研究室12间;(8)学生自修室2间。

3、采编区及办公区 520 m2(1)采购20 m2;(2)中文编目60 m2;(3)外文编目60 m2;(4)装订40 m2;(5)馆长40 m2;(6)办公2X40 m2;(7)接待兼会议80 m2;(8)监控中心80 m2;(9)保安20 m2;(10)储藏40 m2。

4、读者服务区 1260 m2(1)出纳目录厅500 m2;(2)报告厅450 m2(含声光控制室、报告人休息室);(3)新书展览;(4)读者服务部;(5)书店;5、公共辅助部分 1720m2包括各功能组成部分的水平与垂直交通面积、卫生间和其它必要面积。

以上各面积均以轴线计,总建筑面积为 1 hm2,允许面积误差增减1000 m2(士10%)。

图书馆-场地设计

图书馆-场地设计

1、交通网格规整;2、轴线清晰; 3功能划分明确。
交通组织
My class one, our hom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1、人车分流,避免干扰。 连接两馆的广场下有进入 地下停车场的入口,停车 场两馆共用。首层入口主 要面对驾车来宾,广场上 的入口面对行人来宾。 2、益田路成为主要后勤干道
国家图书馆新馆
平面上,是一个近似正方
形的简洁外形,与以前旧 馆平面尺度和体量上又相 互呼应,同时又有明显的 对比。
第一部分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My class one, our home
历史情况
国家图书馆新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高粱河畔, 紫竹院公园旁。坐落在中关村南大街33号
国家图书馆新馆
第二部分 二部分 第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My class one, our home
周围建筑布局 及视线分析
出入口设置: 国家图书馆新馆总共设置了2个出入口,主入口位于 地块的东侧,次入口位于建筑物的北侧。2者均选择靠近 城市主干道的方向上,其最大的考虑就是满足大量人流 的便利通行。另一方面也方便使用者和管理者的使用。 车流人流: 国家图书馆利用自身场地的树阵以及地形的起伏处 理,用于分隔车流和人流,由于其室外场地较小,不便 于大量车辆的进出,固在场地内通过一定的处理隔绝车 辆,同时也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人流的需要。 朝向: 在朝向的选择上,国家图书馆选择了东侧的主干道。 主要有一下几点原因: 第一,国家图书馆在屋顶开设大面积的天窗,加之其 特殊的室内布局,能够使得内部空间有足够的光照。
第一部分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幼儿园绘本天地:图书馆建设方案

幼儿园绘本天地:图书馆建设方案

幼儿园绘本天地:图书馆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幼儿园教育中,图书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儿童文化素养的重要来源,也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能力的重要场所。

而在图书馆中,绘本更是孩子们喜爱的读物之一。

如何为幼儿园打造一个适合儿童阅读的绘本天地,是每个幼教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图书馆建设方案1. 空间规划:在幼儿园中设置图书馆,应该选取一个安静、明亮、通风的位置,能够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可以利用宽敞的角落或者多功能活动室等场地来打造图书馆空间。

2. 绘本分类:在图书馆中,应当根据不同芳龄段的孩子来设置不同的绘本区域,比如3-4岁的绘本、4-5岁的绘本等,让孩子们能够方便选择适合自己芳龄的绘本进行阅读。

3. 书架设计: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示绘本,书架的设计也非常重要。

可以选择多层架、可移动的书架等,方便孩子们自行取书,同时也要考虑到安全性和稳定性。

4. 阅读区域:在图书馆中还要设置舒适的阅读区域,可以放置一些软垫和小桌椅,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

5. 活动丰富:除了传统的阅读,图书馆还可以举办一些与绘本相关的活动,比如绘本共享会、绘本故事会等,让孩子们通过活动更好地了解绘本的魅力。

三、个人观点对于幼儿园绘本天地的建设,我认为应该注重孩子们的阅读体验和需求。

图书馆不仅应该是一个存放书籍的场所,更应该是一个能够吸引孩子们阅读的文化空间。

在绘本的选择上,要注意书籍的内容和质量,让孩子们能够接触到更多有意义的绘本。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绘本知识和阅读指导能力,能够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推荐适合的绘本。

总结回顾通过对幼儿园绘本天地的建设方案进行全面评估,我们发现了图书馆在幼教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打造一个适合孩子们阅读的绘本天地。

在实际建设中,我们需要关注空间规划、绘本分类、书架设计、阅读区域和丰富的活动,这些都是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们能够在其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在幼儿园中打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绘本天地,帮助孩子们在阅读中茁壮成长。

图书馆设计 ppt课件

图书馆设计  ppt课件

•新建、扩建、改建的图书馆设计中,充分利用原有建筑 以利发展
21
图书馆选址及场地设计实例
22
图书馆选址及场地设计实例
23
第三章 图书馆建筑功能构成及空 间组织设计
第一节图书馆建筑的基本功能关系及要求
•灵活 合理布置柱网尺寸、层高、应有较大的灵活性 •紧凑 合理安排借、阅、藏、管四者之间运行路线及关系
5
依弗塞斯图书馆
提姆加德图书馆遗址
最初的单一形态:古埃及、希腊罗马帝王、皇室出资修建的皇家、贵族图书 馆,空间单一,馆藏有限、规模不大,以藏书为主,藏阅一体,功能简单, 空间却极度高大豪华。
6
宗教影响下的发展:12世纪欧洲出现了中世纪的大学。随着大学规 模的扩大.大学图书馆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大学图书馆都以教堂 或修谴院的图书馆为蓝本。典型实例为英国三一学院图书馆。
•舒适 改善阅览环境、创造舒适、安静的气氛
•稳定 保持环境的稳定性、适宜的温湿度、杜绝污染 •经济 讲求效率、节约能源
24
生活 区 办公 区 阅览 区
公共 活动 区 情报 中心 区
设备 区
藏书 区
入口 区
表3-1 图书馆建筑的功能组成关系
25

书籍运送路线


馆员工作路线
读者活动路线
表3-2 图书馆内人流基本流线分析
7
15世纪后,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期,继而西方掀起产业革命;当时活字印刷书 籍的大量普及、图书馆藏书倍增、促使图书馆正式向公众开放。于是便出现了 一种圆形屋顶下设中央大厅的屋筑构造形式。在空间形式上依然比较单一。这 在设计、建筑技术上都是很大的迸步。在精神上也给人以宁静肃穆、博大崇高, 置身其中。如入知识宝殿的感觉。

图书馆设计说明

图书馆设计说明

上街购书中心上街书店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项目建设用地位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淮阳路与漓江路交叉口,建筑占地面积为3741.7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5452.74平方米,建筑东西长59米,南北长54.5米。

该项目地下两层地上五层,功能包括售书、文体用品、餐饮、儿童游乐、培训、电影院线等,拟建的是一座稳重、大气、经济合理的现代化文化综合体。

基地的周边是建业联盟新城居住区,沿漓江路为居住区配套商业街,书店则位于商业街的中心位置。

建业联盟新城的建筑风格为中式的多层及高层建筑,在这个核心位置上,我们设计的是一个既能融入又能突出的现代风格。

淮阳路为主要的城市道路,漓江路为主要的商业街,主要由商业建筑组成,设计应考虑周边建筑的体量呼应。

二、主要设计依据: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甲方提供的地形图;国家颁布的各专业相关法规规范及必须遵守的相应地方法规等。

三、设计构思该书店位于商业街的核心位置,必然需要具备闪亮,理性,稳重的性格,由于建设用地狭窄,设计时必须“量体裁衣”。

虽然建设用地有限,但是我们的建筑师却极力避免把建筑铺满整个地块,在设计中,尽量减小占地面积,优化布局,来获得更加丰富,因此要求该建筑是一个方盒子,但一定不是一个盒子,于是,我们引进了一个“书山”的概念,叠书为山,不同的盒子代表不同的书,盒子与盒子穿插交错,形成一种自然形态下的“书山”。

除了稳重、大气,设计还要带有时代感,它能体现出一种年轻,向上,与时俱进的品质,因此在材质的选择上我们有所考究,石材的厚重、加上穿孔板的轻盈、以及玻璃的通透构成完美的组合。

每种材料并不在一个平面上,他们之间互相错开,造成一定的前后关系,创造出立体有层次的造型,虚实结合,给视觉充分的丰富感。

通透的玻璃和细致的金属分割使人联想到现代科技的力量;厚重有质感的石材又隐隐透出稳重,高贵的品质。

在这栋建筑上,轻盈与稳重、古老与现在产生着对比,却丝毫看不到矛盾之处,它们融为一体,就像现在的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创新拼搏的现代精神共存于我们身上。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GBJ 38—99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的通知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七年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第一批)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1997]71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的《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经审查,批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JGJ38-99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原部标准《图书建筑设计规范》JGJ38-87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设计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负责管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999年6月14日l 总则1.0.1 为适应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使图书馆建筑设计符合使用功能、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科学研究图书馆及各类专门图书馆等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建筑设计。

1.0.3 图书馆建筑必须满足文献资料信息的采集、加工、利用和安全防护等功能要求,并为读者、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工作条件。

1.0.4 图书馆建筑设计应结合图书馆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趋势,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适应现代化服务的要求,并力求造型美观,与环境协调。

1.0.5 图书馆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具备收藏、管理、流通等一整套使用空间和技术设备用房,面向社会大众服务的各级图书馆,如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地区、县图书馆,其特点是收藏学科广泛,读者成份多样。

2.0.2 高等学校图书馆College Library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具有服务性和学术性强的大专院校和专科学校,以及成人高等学校的图书馆,简称高校图书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汽车的主人把汽车存入地下停车库 时, 他可以沿着防烟楼梯步行至地面, 也可以搭 乘电梯到达上层通向主楼。 另外, 该停车库还设有无障碍通 道, 以方便供残疾人使用。 地上五层, 地下三层停车 停车位:地上25个,地 下423个
第 第二部分 二部分
停车分析
My class one, our home
国家图书馆新馆
平面上,是一个近似正方
形的简洁外形,与以前旧 馆平面尺度和体量上又相 互呼应,同时又有明显的 对比。
第一部分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My class one, our home
历史情况
国家图书馆新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高粱河畔, 紫竹院公园旁。坐落在中关村南大街33号
国家图书馆新馆
第二部分 二部分 第
噪音影响
My class one, our hom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中国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一 条特殊的景观带的核心位置,西 面是全开敞紫竹园公园,东面为 高度低矮的建筑群。同时南面为 老馆和紫竹园公园的一部分。所 以周围的建筑并没有对该图书馆 造成太大的影响,周围的天际线 低矮。同时该地块能够或得足够 的日照和东西两侧宽敞的景观视 线。北向虽是高层建筑,但是由 于城市主干道的分隔作用,以及 北向并不影响光照效果,固并不 产生对地块足够的视觉影响。
深圳图书馆
通过公共广场连接
深圳图书馆与音乐厅剖面图 深圳图书馆的地下停车场有两层
第 第二部分 二部分
周围 建筑布局
My class one, our hom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图书馆与音乐厅以这条轴对称
公共文化交流广场
深圳图书馆
(面向广场、中轴景观线的舞台)
第 第二部分 二部分
黑色楼体与市政厅 西端的屋檐并行, 使整个文化设施基 地群更具整体性、 统一性。
图 书 馆
深 圳 书 城
少年 宫
第 第二部分 二部分
周围 建筑布局
My class one, our home
市民广场+市政府
图书馆,文化 宫,深圳书城 的功能重叠, 相互渗透,形 成了文化区域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深圳图书馆
后勤干道
第 第二部分 二部分
益 田 路
交通组织
My class one, our hom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ຫໍສະໝຸດ 后勤服务区深圳图书馆
音乐厅
市民广场
第 第二部分 二部分
噪声影响
My class one, our home
深圳图书馆主要会受到 市民广场、音乐厅、益田路的噪声影响。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建议总结
Proposals
第二部分
停车分析 建筑特点 分析
第三部分
国家图书馆新馆
未来→一个闪闪发光的银色屋
顶“悬浮”于空中,设置了代表着 科技和文化发中关村大街街景
现在→ 通透的玻璃围合连接
全开放式的经典和艺术图书阅览 区,代表人们今天工作交流的平 台,读者可以在这里四面远眺包 括旁边国家图书馆一期在内的城 市景观
建议总结
Proposals
第二部分
景观分析 建筑特点 分析
第三部分
建 筑 初 识 玻 璃 幕 墙
深圳图书馆新馆
图书馆与音乐厅 为一个整体的建 筑,中间连通。 改建后,形成深 圳的文化中心
树状结构体系
人们自由坐在中庭阅览空间
大的中庭空间
第三部分
建筑特点 分析
深圳图书馆新馆
入 口
第三部分
建筑特点 分析
第一部分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My class one, our home
区位分析
中关村南大街,北 京非常重要的一条 道路,车流量较大, 周边建筑密集。
第一部分
区位分析
第二部分
地形与气候 降水
国家图书馆新馆
气候与降水: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 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年平均气温10~12摄氏度。1月-7~-4摄氏度,7月 25~26摄氏度。极端最低-27.4摄氏度,极端最高42摄 氏度以上。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 年平均降雨量600多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 区之一。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 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常有暴雨。 国家图书馆的场地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北京地 区降雨比较集中的特点。通过抬高建筑物底层平面 高度以达到迅速排水的效果。
建 规1001 08 机电 1班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图书馆综合分析
My class one
组员:周心白 王嘉 刘惠惠 印璇 于紫阳 周里蕴 秦岚
国家图书馆新馆/深圳图书馆
历史与区位分析
目 录
交通与场地分析 建筑特点分析
总体概况
历史与区位分析

第一部分
交通与场地分析 建筑特点分析
深圳图书馆
第 第二部分 二部分
自然条件
My class one, our hom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文化中心与深圳 书城遥相呼应, 共用一个巨大的 广场,以两条道 路为分隔,形成 诗,书,礼,乐 四个园地。
深圳图书馆
中心轴线
音乐厅与图 书馆之间的 公共广场
音 乐 厅
第 第二部分 二部分
绿化分析
My class one, our hom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国家图书馆新馆 国家图书馆新馆
特别重要的、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建筑正下 方, 不宜设置停车库。国家图书馆以此为鉴, 委 托设计师改变了最初的设计方案, 将地下停车 库改建在主楼后面的草坪下方。 这样, 万一停车库发生火灾等事故, 就不会殃及 主楼, 从而使数字图书馆的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深圳图书馆新馆
玻 璃 幕 墙
第三部分
建筑特点 分析
幕墙底部开可活动窗,开启时,室内外 的温差产生小型热岛, 形成局部的空气对流,给 室内带来自然 通风。
建筑特点 分析
08 机电1班 谢谢观看!
1、交通网格规整;2、轴线清晰; 3功能划分明确。
交通组织
My class one, our hom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1、人车分流,避免干扰。 连接两馆的广场下有进入 地下停车场的入口,停车 场两馆共用。首层入口主 要面对驾车来宾,广场上 的入口面对行人来宾。 2、益田路成为主要后勤干道
地形:
北京山地约占全市面积的 62%,平原约占38%。地貌 类型主要有中山、低山、丘陵、 平原、山间盆地等。 国家图书馆新馆的地形条 件继承了北京大多数地形的特 点,该地块地势平坦,没有起 伏。西面是由平整的地形所形 成的紫竹园公园,南面是国家 图书馆老馆,而东面和北面是 城市的主干路。
第二部分 二部分 第
历史→升起的基座和台阶
第三部分
建筑特点 分析
中文图书阅览区被安置在深 色的石材基座内,寓意着中 华文明深厚的基石
总体概况
历史与区位分析
目 录
深圳图书馆
交通与场地分析 建筑特点分析
深圳图书馆
第一部分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My class one, our home
建设背景 分析
第二,东侧是城市的主 干道,选择面向东侧使 建筑物拥有更好的可达 性。
国家图书馆新馆
第二部分 二部分 第
交通流线
My class one, our hom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城市干道
人行流线
国家图书馆新馆
新馆三面被水池所 环绕,将其与外部场地分开,形成了建筑 本身的领域范围,意味着图书馆在喧嚣的 环境之中具有自身独特的 地位。 采用外部的绿化带这一景观构思 使新馆和现有的建筑很好地结合起来,从 而增强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同时, 新馆周围设计了绿化带,体现出新馆的独 特性。
国家图书馆新馆
第二部分 二部分 第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My class one, our home
周围建筑布局 及视线分析
出入口设置: 国家图书馆新馆总共设置了2个出入口,主入口位于 地块的东侧,次入口位于建筑物的北侧。2者均选择靠近 城市主干道的方向上,其最大的考虑就是满足大量人流 的便利通行。另一方面也方便使用者和管理者的使用。 车流人流: 国家图书馆利用自身场地的树阵以及地形的起伏处 理,用于分隔车流和人流,由于其室外场地较小,不便 于大量车辆的进出,固在场地内通过一定的处理隔绝车 辆,同时也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人流的需要。 朝向: 在朝向的选择上,国家图书馆选择了东侧的主干道。 主要有一下几点原因: 第一,国家图书馆在屋顶开设大面积的天窗,加之其 特殊的室内布局,能够使得内部空间有足够的光照。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绿化
深圳图书馆新馆
第 第二部分 二部分
景观分析
My class one, our hom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照明
深圳图书馆新馆
第 第二部分 二部分
景观分析
My class one, our hom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万寿寺路
第一部分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