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景观设计——场地分析
园林艺术设计技术的场地分析和风格决策

园林艺术设计技术的场地分析和风格决策园林艺术设计是通过景观布局、植物配置、材料选择等手段,将自然与人文融合,创造一个美丽、舒适并有意义的空间。
在进行园林艺术设计时,场地分析和风格决策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从场地分析和风格决策两个方面,探讨园林艺术设计技术的相关问题。
一、场地分析1. 场地环境分析在进行园林艺术设计时,首先要对场地环境进行全面分析。
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等因素。
地形地貌分析可以帮助设计师了解场地的起伏和坡度,以便合理规划景观元素的布局。
气候条件分析可以决定植物的选择和生长,以及结构材料的耐久性。
土壤状况分析可以为植物的配置提供依据,确保植物的生长状况。
2. 场地尺度分析场地尺度分析是指对场地的大小和形态进行评估。
首先要确定场地的面积,以便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同时要考虑场地的形态,包括平面形状、边界线、道路路径等,以便将景观元素融入到场地中。
3. 场地历史与文化分析每个场地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这为园林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通过对场地历史与文化的分析,设计师可以从中获得灵感,将其融入到设计中,增强场地的独特性和文化氛围。
4. 空间感知与人流分析场地的空间感知和人流分析对于园林设计至关重要。
设计师需要了解场地的视觉感知和体验感受,以便选择合适的设计手法和元素进行布局。
同时,人流分析可以帮助设计师预判不同人群在场地内的移动规律,合理设置通道和空间布局,提高场地的可用性和舒适性。
二、风格决策1. 风格定位根据场地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师需要确定园林艺术设计的风格定位。
不同的场地可以选择不同的风格,例如自然风格、现代风格、传统风格等。
风格定位不仅要与场地环境相协调,也要符合业主的需求和定位。
2. 植物配置与景观元素选择植物配置和景观元素的选择是园林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设计师要根据场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和维护成本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植物。
景观场地设计

气候对景观设计的影响不容忽视,它决定了植物的生长、 水体的形态等,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文化背景,这些文化背景可以 通过景观设计得到体现。例如,历史建筑、雕塑、壁
画等都是文化元素的体现。
输入 标题
社会需求
景观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如休息、娱乐、 运动等。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人们的行为习惯和 社会需求。
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是景观设计的重要方面,它决定了人们 的使用感受和健康状况。在景观设计中,需要考 虑如何改善和保护环境质量,如空气质量、水质 等。
美学元素
形式美
意境美
和谐美
特色美
形式美是景观设计的基本要 求,它涉及到形状、线条、 色彩等方面的美学原则。通 过合理运用形式美原则,可 以创造出具有美感的景观。
文化背景
历史传承
艺术是人文元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通过景观 设计得到表现。例如,通过雕塑、水景、灯光等艺术
手段,可以创造出具有艺术价值的景观。
艺术表现
历史传承是人文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体现一 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需要尊重 和保护历史传承。
功能元素
交通组织
良好的交通组织能够提高场地的使用效率和安全 性。在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人流和车流的流动 ,以及如何合理规划道路和停车场等设施。
特点
景观场地设计具有综合性、地域性、文化性和生态性等特点。它需要综合考虑 地形、水文、植被、气候等自然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等人文因素, 同时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
景观场地设计的重要性
提升环境品质
促进生态保护
景观场地设计能够改善和美化环境,提升 城市和社区的形象,为人们提供宜居、宜 游、宜憩的空间。
景观建筑设计原理-场地分析

地形图
地形图
坡度与侵蚀分析图
安息角
场地对于坡度的要求
The end
•侵蚀平原:风化物因重力,流水的作用而使地 表逐渐被剥蚀,最后形成的石质平原。一般略有 起伏状。
•构造平原:因地壳抬升或海面下降而形成的平 原。
地形
山地:一个众多山所在的地域。 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为海拔500米以 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 •褶皱山是地壳中的岩层受到水平方向的力的挤 压,向上弯曲拱起而形成的。 •断层山是岩层在受到垂直方向上的力,使岩层 发生断裂,然后再被抬升而形成的。
景观建筑设计原理
第二讲场地分析
Site Analysis
• 场地的研究、分析及合成对景观设计有着 重要作用。
• 场地分析应考虑天然和人为的所有现存的 特征,以确定对场地
• 风水、堪舆
• 相地
场地分析的目的
• 在总体范围内考虑供选择的场地,并选择 最适合的场地。
• 场地的位置已经确定,需要对场地的各种 有利条件进行利用,各种不利条件进行处 理。
地形
盆地: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 丘陵)的盆状地形称为盆地。
•构造盆地:地壳构造运动形成的盆地。新疆的 吐鲁番盆地、江汉平原盆地。
•侵蚀盆地:由冰川、流水、风和岩溶侵蚀形成 的盆地。西双版纳景洪盆地,主要由澜沧江及其 支流侵蚀扩展而成。
地形
地貌:地表形态。
形成地表起伏形态的主导营力,分为气候地貌、 构造地貌。
气候
世界气候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热带气候 • 亚热带气候 • 地中海气候 • 温带气候 • 寒带季风气候 • 山地气候 • 极地气候
场地分析的内容
• 小气候是因下垫面性质不同,或人类和生 物的活动所造成的小范围内的气候。在一 个地区的每一块地方(如农田、温室、仓库 、车间、庭院等)都要受到该地区气候条件 的影响,同时因下垫面性质不同、热状况 各异,又有人的活动等,就会形成小范围 特有的气候状况,小气候中的温度、湿度 、光照、通风等条件,直接影响作物的生 长,人类的生活环境。
景观场地空间分析方案

景观场地空间分析方案景观场地空间分析是对特定场地的空间结构和组织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和评估场地的特点和条件,提出有效的设计方案。
本文将分析景观场地的空间特点、功能需求和环境条件,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
首先,对景观场地的空间特点进行分析。
景观场地可以是公园、广场、小区等,其空间特点决定了各种功能需求和使用方式。
比如,对于公园而言,它需要有开阔的空间用于游玩和活动,同时还要考虑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对于广场而言,它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人流,并提供休闲、交流和展示等功能。
其次,对景观场地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
不同场地的功能需求各有不同,需要根据场地的特点和用途来确定相应的功能布局。
比如,对于公园而言,它需要有游乐区、运动区、休闲区和绿化区等功能区域,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对于广场而言,它需要有中央活动区、商业区和绿化休闲区等功能区域,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场地体验。
最后,考虑景观场地的环境条件对设计方案的影响。
景观场地的环境条件包括地形地势、植被条件、气候条件等,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加以考虑。
比如,如果场地处于山区,可以利用地形条件布局起伏的景观和观景点;如果植被条件较好,可以多利用绿化来增加场地的生态价值;如果气候条件较恶劣,可以设置遮阳设施和室内空间,以提供舒适的环境体验。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提出一些设计方案。
对于公园而言,可以根据不同年龄群体的需求,设置儿童游乐区、老年健身区和青少年活动区等,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场地体验。
可以根据地形地势和植被条件,布局起伏的景观和观景点,以增加场地的景观价值。
对于广场而言,可以设置开敞的中央活动区,配备观众席和舞台,以容纳人流和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可以设置商业区和餐饮区,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功能。
可以布置绿化休闲区,增加场地的舒适度和生态价值。
综上所述,景观场地空间分析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场地的空间特点、功能需求和环境条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
只有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评估,才能确保设计方案具备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场地体验。
公园建筑场地分析方案

公园建筑场地分析方案公园建筑场地分析方案一、背景介绍当今社会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教育等多种功能,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满足人们对公园的需求,设计师在公园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场地分析,以确定合适的建筑布局和设计方案。
本文将对公园建筑场地分析方案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为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二、场地分析内容1. 场地地理位置分析:对公园所在的地理位置进行详细研究,分析其地形地貌、交通情况、周边环境等因素。
地形地貌的不同对公园的规划布局和景观设计有着重要影响,交通情况则关系到公园的可达性和人流量。
周边环境的分析可以为公园的定位和差异化发展提供依据。
2. 场地尺度分析:对公园场地的尺度进行分析,包括面积、长度、宽度等,并与设计需求进行对比。
尺度的合理调整可以保证公园的功能完备性和空间秩序感。
3. 场地功能需求分析:通过与公园使用者的需求沟通和调查,明确公园所需的功能模块,如休闲区、儿童游乐区、运动区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公园的可持续性发展,如环保设施、社交活动场所等。
4. 场地气候条件分析:根据公园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分析其日照时数、降水量、气温变化等因素。
这些因素会影响公园的植被种植和舒适度,需要在设计中加以考虑。
5. 场地历史文化分析:对公园所属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研究和挖掘,了解地区的特色和历史传承。
这些文化元素可以融入到公园设计中,增加人们对公园的认同感和审美体验。
三、场地分析方法1. 实地考察:通过对公园场地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地理环境数据和人文社会数据,为分析提供客观基础。
实地考察可以帮助设计师深入了解场地的特点,为后续设计提供指导。
2.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包括地形地貌数据、交通数据、气候数据等。
通过数据分析,不仅可以对场地进行科学定量的评估,还可以了解场地的优劣势和潜力。
园林设计中的场地分析与规划

园林设计中的场地分析与规划在园林设计中,场地的分析与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对场地的综合评估和合理规划,能够保证园林设计的成功与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园林设计中的场地分析与规划进行探讨。
一、场地分析场地分析是园林设计的第一步,通过对场地条件的全面了解与评估,设计师能够合理地利用场地资源,满足人们对园林环境的需求与期待。
1. 地形分析地形是园林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
设计师需要了解场地的起伏、河流、湖泊等地形特征,并结合场地周边自然环境进行分析。
例如,如果场地地势平坦,可以考虑创造一些地形起伏,增加景观层次感。
如果场地附近有河流或湖泊,可以利用水体资源进行景观塑造。
2. 土壤分析土壤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基础条件。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植物生长和景观营造有不同的影响。
设计师需要对场地土壤进行分析,了解其肥力、质地、排水情况等因素,并结合植物选择和景观功能进行合理规划。
3. 气候分析气候条件是园林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
不同气候条件下,植物的选择和景观布局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设计师需要分析场地的气候特征,包括温度、降水量、风向等,从而合理选择植物品种和进行景观布局。
4. 生态环境分析生态环境是园林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之一。
设计师需要了解场地所处的生态环境状况,包括植被类型、动植物种类、生态系统平衡等。
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需要尊重和保护现有生态环境,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二、规划设计在场地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师需要进行规划与设计,确保园林设计与场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相协调,创造出独特的园林景观。
1. 空间布局根据场地特点和功能需求,设计师需要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
通过合理利用场地的大小、形状及地形特点,划分不同功能区域,并确定景观元素的布置。
例如,可以将开放式草坪用于人们休闲娱乐,定制特色花坛用于美化环境。
2. 植物配置植物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师需要根据场地特点、气候条件和需要的功能进行植物配置。
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生态环境的植物,根据其高度、生长速度、颜色等特点进行合理搭配,创造出美观、生态、可持续的园林景观。
景观场地空间分析报告

景观场地空间分析报告报告内容:1.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景观场地的空间进行分析,以评估和优化场地的设计方案。
景观场地是指任何用于人们休闲、游憩、观赏或其他目的的室外空间,包括公园、花园、广场等。
通过对场地的空间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场地的局限性和潜力,从而提出合理和实用的设计方案。
2.场地概况首先,我们介绍了景观场地的基本概况。
包括场地的地理位置、面积、土地性质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进一步的空间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3.场地利用分析接着,我们对场地的利用进行分析。
这包括了场地在不同季节和时间段的使用情况,以及不同用户群体对场地的需求和偏好。
通过分析场地的利用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现有设计方案的局限性,为未来的优化提供参考。
4.空间布局和功能分析在本节中,我们对场地的空间布局和功能进行了详细分析。
我们通过对不同功能区域的观察和测量,确定了场地的分区和空间功能。
这些功能可能包括休闲区、活动区、景观区、设施区等。
通过对现有空间布局的分析,我们可以评估其合理性和功能性,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5.场地环境分析在这一部分,我们对场地的环境进行了分析。
这包括了场地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自然环境方面,我们考虑了场地的地形、植被、水体等要素。
人为环境方面,我们考虑了场地的交通状况、周边设施、环境噪音等要素。
通过分析场地的环境,我们可以了解到环境因素对空间利用和人们活动的影响,并从而提出相应的设计改进方案。
6.场地交通与连通性分析在本节中,我们对场地的交通状况和连通性进行了分析。
我们考虑了场地的交通流量、交通方式、交通瓶颈等因素,并评估了场地的可达性和便利性。
通过交通与连通性的分析,我们可以为场地提供更好的交通规划和设计建议。
7.需求和使用数据分析最后,我们通过对场地的需求和使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场地使用的热点区域和冷门区域。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优化场地的设计,并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8.结论与建议在本节中,我们总结了对景观场地空间分析的结果,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
园林场地分析与利用的实用方法

园林场地分析与利用的实用方法概述园林场地分析与利用是园林设计和规划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对场地特征、环境条件以及人文因素的全面研究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园林设计师和规划师更好地进行场地分析和利用。
一、场地特征分析1. 地形地貌分析地形地貌是园林场地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对设计和规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场地的地形地貌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场地的高低起伏、坡度、水流情况等,进而决定场地的布局和景观的设置。
2. 植被分析植被是园林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增加场地的美观性,还能够提供防风、保护生态等功能。
通过对场地的植被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植被的种类、分布和生长状况,为后续的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提供依据。
3. 建筑物分析建筑物是园林场地的重要背景,它与园林景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对场地的建筑物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建筑物的风格、布局和历史背景,为园林景观的设计和规划提供参考。
二、环境条件分析1. 光照条件分析照条件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日照时间、阴影覆盖情况等,从而合理安排植物的种植位置和景观的布局。
2. 水资源分析水资源是园林场地设计和规划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通过对场地的水资源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水源、水质和水量等情况,为水景设计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3. 空气质量分析空气质量是园林场地设计和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场地的空气质量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风向风速等情况,为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提供指导。
三、人文因素分析1. 社会文化分析社会文化是园林场地设计和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场地所处社会文化环境的分析,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风俗、习惯等,为景观设计和规划提供参考。
2. 使用需求分析使用需求是园林场地设计和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场地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使用者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为景观设计和规划提供指导。
3. 可持续性分析持续性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场地的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等情况,为生态景观的设计和规划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对场地的区位分析:
区位分析,可以说是将场地放在其周边的区域关系内进行场地的定性分析。
在这里,我们着眼的不外于如下两点:
1、周边交通关系——列出详尽的各种交通形式的走向。
通过分析,可以得到制约下一步设计的一些要素,如人行车行出入口、停车场、避让要素(轻轨、高速路的噪音避让等);
2、项目定位关系——确定项目在整体区域中的定位。
分析周边的用地性质,列出其他相同项目的分布及服务半径,确定本项目的服务对象、服务规模,更重要的是为下一步的项目构成找到依据。
(如公园设计中,每一种休憩项目的设置,都应拿出相应的依据——甚至图上的每一根线,我们都应该知道是怎么来的。
二、对场地的社会人文分析:
所谓的社会人文,实在是一个自己杜撰的词。
这里,想表达的是如下分析的综合:
1、历史信息
2、民风民俗
3、适宜该场地的理想生活模式
这一步工作,有利于我们在下一步的设计中把握场地的人文特质。
三、对场地的地形地貌分析:
对于有可以利用的地形,自然要好好的把握。
有可能的应该做出这样两张图:
1、场地坡度分析——分析并找出适宜的建设用地,减少对场地的人为破坏。
2、场地坡向分析——阳坡和阴坡当然是不一样的了。
对于景观设计而言,地形的变化是一个有利的因素,大家可要好好的把握喔!
没有地形可以利用的场地,当然就省了心了。
四、对场地的生态物种分析:
场地现状的生态物种,是维持场地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如地表泾流的生态涵养群落,地貌特征的特有动植物群落等,保护并恢复这些生态群落,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五、对场地的地质水文分析:
场地现状的地质水文资料,自然也是景观设计的重要条件。
不同的地质条件,决定了不同的自然景观特色,而地下水位的高低、天然泉眼
的有无,对于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更是不用我废话了。
六、对场地的风水格局分析:
这个就看各位的堪舆术的造诣了。
所谓“风水”,只不过是古代一种朴素的规划理念罢了。
若是甲方偏好,而你也不惧这一个,那就大胆的分析吧。
场地分析的内容
一、现状调查:包括收集与场地有关的技术资料和实地踏看、测量。
1自然条件:地形、水体、土壤、植被;
2气象:日照、温度、风、降雨、小气候;
3人工设施:建筑及构筑物、道路和广场、各种管线;
4视觉质量:场地现状景观、环境景观、视域;
5范围及环境:物质环境、知觉环境、城市规划法展。
根据场地规模和使用目的分清主次进行调查、了解。
二、分析:用叠加分析法将诸项内容叠加到一张综合分析图上。
分项内容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别。
三、资料表示:尽量用图面或图解并配以适当的文字说明的方式表示。
1自然条件:A地形——按坡度的大小用由淡到深的单色作出坡级图。
B水体——明确位置、水深、最低和最高、长年水位、洪涝水位及范围、岸带形式、
驳岸的稳定性、地下水位、水质、污染源、污染物成分、分水线、汇水线、流向、强度。
C土壤——表明类型、结构、pH值、含水量、承载力、抗剪切强度。
D植被——种类、位置、数量、分布、可利用程度。
2气象: A日照——完成落影平面、定出永久日照区、冬至日影图、夏至日影图。
B温度、风、降雨——a年平均温度、最低、最高温度(包括月平均)。
b风向和强度,夏季及冬季主导风向。
c年平均降雨量、降雨天数、阴晴天数。
d最大暴雨强度、历时、重现期。
C小气候——较准确的数据要通过多年的观测累积才能获得,通常是随同有关专家实地观察,
合理评价和分析场地地形的起伏、坡向、植被、地表状况、人工设施等对场地的日照、湿度、风、温度条件
的影响。
3人工设施:A建筑及构筑物——了解其使用情况、平面、立面、标高、与道路的连接。
B道路和广场——道路的幅宽、平曲线、主点标高、排水形式等;广场的位置、大小、铺装、
标高、排水形式等。
C各种管线——包括电缆、通讯、电线、给排水管、煤气、天然气等各种管线的位置、走向、
长度、管径和一些技术参数。
4视觉质量:A场地现状景观——从形式、历史文化、特异性方面来评价现有的植被、水体、山体、建筑等
景观的优劣,同时标出主要景观点的平面位置、标高视域范围。
B环境景观——即介入景观。
在图上标出确切的位置、视轴方向、清晰程度以及简略的评价。
5范围及环境:A范围——标明用地红线。
B知觉环境——总体视觉质量。
噪声和空气污染的情况。
C城市法展规划——了解场地的用地性质、发展方向、交通、管线、水系、植被等系列专项规划
的详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