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专项复习7_专题七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合集下载

高三名句名篇默写

高三名句名篇默写

2020年高考名句名篇默写1.《荀子·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反省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5.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劝学》中说“,”。

6.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

7.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8.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

9.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

10.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出了解释“,”。

1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和弘扬“九德”,并且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那么管理好这个国家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

12.君王常常根据个人喜恶而奖罚臣民,针对这一点,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向唐太宗建议,在向臣民施恩时应做到“,”;而在动用惩罚时应做到“,”。

13.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直接指出古代很多帝王不能做到善始善终的句子是:“,”。

14.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指出古代很多帝王守江山难的原因。

15.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总结历史规律时指出,统治一个国家,如果光靠严刑和威慑的手段来对待老百姓,老百姓会“,”,不利于国家的稳定。

16.《师说》中,韩愈指出“,”不是他所说的能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

17.《师说》中,韩愈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高考语文复习 专题7 名篇名句默写00

高考语文复习 专题7 名篇名句默写00

专题七名篇名句默写1.(2020·全国卷Ⅱ)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车柔以为轮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车柔使之然也__”。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__临溪而渔__,__溪深而鱼肥__”;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味甘洌。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而未尝往也__”;月亮时圆时缺,“__而卒莫消长也__”。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

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车柔”“卒”等,注意“而”字不要丢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2.(2020·全国卷Ⅲ)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__不义而富且贵__,__于我如浮云__”。

(2)白居易《观刈麦》中“__力尽不知热__,__但惜夏日长__”两句,写劳动者珍惜夏日时光,不顾劳累,也忘记了炎热。

(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多于机上之工女__”,嘈杂的音乐声“__多于市人之言语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是情景默写,注意认真审题选准所填语句,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比如“义、夏、工、市”等字。

3.(2019·课标卷Ⅱ)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__邹忌修八尺有余__,__而形貌昳丽__”,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覆压三百余里__,__隔离天日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余音袅袅__,__不绝如缕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2020高考语文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020高考语文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 2.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 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这也 是命题人“设伏”的特点。复习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 做到既知其音,更明其义。如: • (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 以上两句中,第一句中“幽”的意思是“隐藏的、隐蔽的”,容易 由后面的“愁”想当然地误写作“忧”,若联系后面与它对举的 “暗恨”理解了词意,就不会误写了;第二句中“暗”的意思是 “绿柳成阴”,易误写作为“岸”。
• 考向五 位置标注型默写 • 题目给出了所填名句在原文中的位置,根据标注提示“检索”原文, 就可快速找到切入点,以此确定所填名句。
• 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典例 5 • (1)(2015·课标全国卷Ⅰ)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 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 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 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 第二步,借助联想,迁移知识。
出自《论语·为政》,抓住题目重点词句进行分析:成为教师的条件 ——
(1) 为师,温习学过的知识 —— 温故,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
知新。 出自韩愈的《师说》,“文末所说的”点名名句所在篇目位置,“李蟠 的文章爱好”——好古文,“李蟠的儒学素养”——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出自苏轼《念奴娇 ( 大江东去 )》, “ 周瑜的儒将装束 ” —— 羽扇纶巾, “周瑜的赫赫战功”——樯橹灰飞烟灭。 第三步,整理答案,规范书写。 【答案】 羽扇纶巾 (1)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2)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3) 樯橹灰飞烟灭

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

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

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宋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馨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旧唐书》)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司马光《资治通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训俭示康》)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后赤壁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赠刘景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杂说?送张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020高考语文复习——诗文名句

2020高考语文复习——诗文名句

2020高考语文复习——诗文名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一佚名《越人歌》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一一元稹《离思五首其四》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一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新添声杨柳枝词》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一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春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一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一佚名《上邪》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一卓文君《白头吟》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一崔护《题都城南庄》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一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司马相如《凤求凰/琴歌》少年不识愁滋味,爰上层楼。

爰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高蟾《金陵晚望》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一一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一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一李白《清平调其一》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考点【名句名篇理解性默写类题】精选精练卷附答案详析

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考点【名句名篇理解性默写类题】精选精练卷附答案详析

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考点【名句名篇理解性默写类题】精选精练卷附答案详析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考点【名句名篇理解性默写类题】精选精练卷名句名篇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_____,________。

2.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借“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________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_________”。

3.张载《剑阁铭》中有“一人荷戟,万夫趦趄。

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之说。

李白化用其意而翻新,唱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古名句。

(李白《蜀道难》)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3.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潜的《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回,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这和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有同理之妙。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七名篇名句默写-理解型默写-高考真题练习(附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七名篇名句默写-理解型默写-高考真题练习(附答案)

专题七名篇名句默写理解型默写1.(2020新高考Ⅰ,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

(2)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无法排遣的离情。

(3)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而北望故都,又“”,视线常被遮断。

答案(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2)才下眉头却上心头(3)中间多少行人泪可怜无数山解析(1)据题干关键信息“子路”“用三年时间治理”“千乘之国”,可定位到“比及三年”之后的两句。

(2)题干信息“主人公无法排遣的离情”与该词中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意思相同,再结合题干信息,便可定位名句。

(3)题干信息“不仅能看到江水”即词句“郁孤台下清江水”,再由题干信息“还能看到”可推知所填名句应是其后一句;由“北望故都”可知,应填“西北望长安”后面一句,即“可怜无数山”。

2.(2019北京,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8分)①陆游看见沈园的桃花,思绪万千:“桃花落,闲池阁。

,。

”②唐人多爱牡丹,宋人多爱梅,周敦颐却独爱莲:“,,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③有一位学者,化用陶渊明诗文中的“,”,将自己狭小的书斋命名为“容安斋”。

④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

用俗话来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用古诗文名句来说,可谓“,”。

答案①山盟虽在锦书难托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③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④(示例)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体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默写时要做到“三不”:不丢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3.(2018北京,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8分)①陶渊明是很多古代诗人的偶像。

《归园田居》(其一)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含答案

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含答案

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含答案语文课本古文部分一些名篇名句需要同学们经常背诵默写,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含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含答案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

(孟子《鱼我所欲也》)(2)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________________,抚孤松而盘桓。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

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答案(1)舍生而取义者也(2)云无心以出岫景翳翳以将入(3)甲光向日金鳞开塞上燕脂凝夜紫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____________________。

(《涉江采芙蓉》)(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答案(1)采之欲遗谁长路漫浩浩(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2)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李白《蜀道难》)(3)宋朝朱熹在《观书有感》中以方塘池水为喻,说明每天看书可以领会到许多新的道理,他的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
”,即便是乞丐
也会拒绝。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

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
”。
答案 (1)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2)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3)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3.(2018课标全国Ⅲ,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对点演练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用“故”归纳上文,又用“
,

句,以“木”“金”为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
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2)《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的存在的名句是“
,
”。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
与“辨”混。
策略3:写准形近字
形近字在名句名篇中也比较常见,再加上读音又大多相同或相近,对考
生有很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因此在答题时应予以重视。
◆对点演练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用“
,
”两
句描写雄浑、寥廓而又肃杀、凋零的景象,以此衬托诗人落寞、悲壮的
心情。
(2)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使人有一
,
”。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初下的情景的语
句:“
,
,
。”
(3)《逍遥游》中“
,
”,指出顺应天
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答案 (1)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2)令初下 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 (3)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解析 (1)“幽”易与“忧”混。(2)“庭”易与“廷”混。(3)“辩”
的,但“
,
”。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以
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
,
”描写阿房宫宫
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答案 (1)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2)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
人胡为乎来哉 (3)一肌一容 尽态极
9.(2016课标全国Ⅲ,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
”。
答案 (1)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2)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3)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解析 (1)“要”通“邀”。(2)“生”通“性”。(3)“羞”同“馐”,
“直”同“值”。这些字都属于通假字,但是书写时不能写成所通字。
策略5:写准虚词
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的句子是“
,
”。
(3)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
,
”两句来表现自己积极用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心态。
答案 (1)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2)城阙辅三秦 风烟 望五津 (3)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 (1)“萧”易与“箫”“潇”混淆。(2)“阙”易与“阕”混 淆。(3)“沧”易与“苍”混淆。 策略4:写准通假字 通假字虽和本字的意思一样,但在默写中,若把句中的通假字写成本字, 也属于误写,是不能得分的。
庐 西蜀子云亭
6.(2017课标全国Ⅲ,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
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
,
,
”的观
点。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
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字、读音相同而字形迥异的字在名句名篇中大
量存在,这是命题者“设误”的热点,平时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字,有
意识地多做分析比较,做到既知其形,又知其义。
◆对点演练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并序)》中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过程中,声虽“暂歇”,却
产生了更好的效果的两句是“
专题七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感知高考
1.(2018课标全国Ⅰ,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为政》中“
,
”两句指出,
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
会。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
答案 (1)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2)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7.(2016课标全国Ⅰ,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
,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
,
”,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对点演练
1.(原创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的两句诗“
,
”,既印证了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的“晋陶渊明独爱菊”,
又让人读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情。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
”一句写出了在浔阳早
晚听到鸟兽悲啼,而“
”一句写出了乡村乐声的难以
入耳,从而表现自己的贬谪之苦。
2014年以前以上下句填空式默写为主,即给出上句(下句),要求考生补写出下句(上句),或给出前后句要求考生补写出中间句。题后 所注明的出处具有提示作用。2015年一改单纯考查识记默写的形式,采用语境理解式默写,更加注重理解基础之上的识记。2017年 考情观察 高考名句默写题分值由原来的6分变成了5分,2018年改回了6分。不论是上下句填空式默写,还是语境理解式默写,准确识记和书写 是前提。备考时除应多读多背多写外,掌握恰当的识记和书写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
写,写洞箫的声音凄切、不绝如缕,接着用“
,
”两句来从侧面描写洞箫声音的悲凉。
[技巧推断] 题干中“侧面描写”已明示所用手法,“洞箫声音的悲
凉”已明示表达效果。根据手法和效果,及前面的提示,可联想到应该
填写“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题型2:识记型名句默写
识记型名句默写是名句名篇默写的常见题型,一般是给出首尾两句,要
求填写中间两句,有时给出前句要求默写后句,个别题目给出中间两句
要求默写前后两句。
◆对点演练
2.(2013课标全国Ⅰ,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足蒸暑土气,

,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
《观刈麦》)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檐牙高啄;
,钩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物、时间等),根据这些关键词可准确定位所填名句。
[题目] 李白《行路难》(其一)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
开,用“
,
”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
观和自信。
[定位] “最后”一词已提示了所填写名句的位置,再结合“反复回
旋”“境界顿开”“乐观和自信”,很明显空缺部分应该填写“长风破
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2.意义还原法
某些名句默写题的情境提示就是对名句的意义解释或翻译,我们把语句
的意义或翻译还原成古文或诗句即可。
[题目] 《荀子·劝学》中写“君子广泛学习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
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的两句是“
,
”。 [还原] 3.技巧推断法 部分名句默写题的题干点明了所填名句运用的表现手法,比如“侧面描 写”“正面描写”“反衬”等,我们借助这些手法加以推断联想,就可 找到所填名句。 [题目] 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了客人吹洞箫的场景,开始是正面描
专题导引
考点突破
突破点一:明确考查题型
题型1:理解型名句默写 理解型名句默写是课标全国卷2014年开始采用的题型,其特点是把理解 与背诵结合起来,根据题干提供的对所考查的“名句名篇”的分析或提 示,写出相应的诗文内容。这种题型较之识记型默写题,增加了对“名 句名篇”内涵的考查,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要对原文的内容 有所理解、吸收。
(3)苏轼在《赤壁赋》开头以“
”一句表现了月出
后,行于天际的景象,结尾又以“
”一句写出了早晨
到来,天光放亮的情境。
答案 (1)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2)杜鹃啼血猿哀鸣 呕哑嘲哳
难为听 (3)徘徊于斗牛之间 不知东方之既白
理解型名句默写选准句“三方法”
1.关键词定位法
一些名句默写题的题干列出了所填名句中的重点关键词(人、事、
◆对点演练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
,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荀子在《劝学》中用“
,

两句阐释了“人与人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有成就的人善于借助
外物力量”的道理。
(3)《行路难》(其一)中,描写美酒佳肴,表现朋友一片盛情的名句是
(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
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
,
?”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
耳。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
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