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非洲国家有合作潜力的项目一览表

合集下载

中国援建非洲10大重点工程,最高耗资38亿美元

中国援建非洲10大重点工程,最高耗资38亿美元

中国援建非洲10大重点工程,最高耗资38亿美元中国援助非洲十大重点工程,最高耗资38亿美元1、坦赞铁路(坦桑尼亚、赞比亚)坦赞铁路1970年动工兴建,1976年建成通车。

为建设这条铁路,中国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共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先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5.6万人次。

2、非洲联盟会议中心(埃塞俄比亚)非盟会议中心是中国援助非洲重点项目之一,2012年完工,工程耗资2亿美元,也是中国继坦赞铁路后对非洲最大的援建项目。

3、麦洛维大坝(苏丹)苏丹麦洛维大坝,全长9,285米,比中国三峡大坝还长,是世界上最长的大坝。

2003年开工,历时五年半建成,工程总投资16亿~18亿美元。

4、津佩托体育场(莫桑比克)津佩托体育场占地面积近27万平方米,共有4.2万个座位,是莫桑比克最大、最现代化的体育馆。

据统计,中国已在非洲建设50多座体育场馆。

5、达喀尔国家大剧院(塞内加尔)达喀尔国家大剧院造价约2.3亿人民币,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有1800个座位。

与之相邻的黑人文明博物馆,是中国继大剧院后又一个重要的援塞工程。

6、布拉柴维尔体育中心(刚果)2015年,刚果将举办11届非洲运动会,由于没有像样的体育馆。

中国出手援建了刚果(布)布拉柴维尔体育中心。

该体育馆非常气派,非常现代。

7、亚的斯亚贝巴-阿达玛高速公路(埃塞俄比亚)这条高速公路全长84公里,是该国乃至东非地区首条高速公路,总投资超过7亿美元。

8、马普托机场新航站楼(莫桑比克)马普托国际机场是莫桑比克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7500万美元,由中国提供优惠贷款。

9、蒙内铁路(肯尼亚)蒙内铁路,是中国帮助肯尼亚修建的一条全线采用中国标准的标轨铁路,是肯尼亚的最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38亿美元。

10、马普托跨海大桥(莫桑比克)马普托跨海大桥是由中国路桥公司承建的中国在莫桑比克最大基建项目,这座总长3公里多的跨海大桥建成后,将以680米长的主跨,成为非洲主跨径最大的悬索桥。

中国与非洲的合作与共赢模式

中国与非洲的合作与共赢模式

中国与非洲的合作与共赢模式一、引言中国与非洲之间的合作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焦点所在。

作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典范,中国与非洲的合作关系不仅带动了双方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两地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友谊。

本文将探讨中国与非洲的合作与共赢模式,分析其背后的机遇和挑战,并探讨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二、中国与非洲的合作历程(1)早期援助与支持自1955年中国与埃及建交以来,中国就开始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和支持。

这种早期的合作主要包括人才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援助、技术合作等方面。

中国通过这些方式传递出对非洲国家的友好和支持,赢得了非洲人民的尊重和感激。

(2)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与非洲的经济合作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中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双边贸易额显著增长。

中国还积极开展与非洲国家之间的投资合作,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

(3)基础设施建设与产能合作中国在非洲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路、铁路、港口等项目。

这些项目不仅为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支持,也为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机会。

同时,中国还与非洲国家进行了产能合作,帮助非洲国家发展本土产业,提升自主发展能力。

三、中国与非洲合作的机遇(1)资源互补中国和非洲拥有丰富的资源,互补性很强。

中国通过与非洲国家的合作,能够获得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同时,中国的技术和资金也能够帮助非洲国家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

(2)市场潜力非洲作为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大陆,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潜力。

中国通过与非洲国家的经济合作,能够进一步拓展自身市场,加强品牌影响力。

同时,中国的商品和技术也能够满足非洲国家发展的需求,为两地带来共赢的机遇。

四、中国与非洲合作的挑战(1)文化差异中国与非洲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包括宗教、价值观念、习俗等方面。

这种文化差异可能导致沟通上的障碍,影响合作的顺利进行。

一带一路实现互惠互利的例子

一带一路实现互惠互利的例子

一带一路实现互惠互利的例子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经济合作,实现互惠互利。

下面是一些典型的例子,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如何为参与国家和地区带来实际利益。

1.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CPEC):这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之一,它连接中国西部的新疆与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

通过建设公路、铁路和电力基础设施,这一项目促进了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和投资。

CPEC有助于巴基斯坦改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和发展其经济。

2.中国—柬埔寨“铁路外交”:中国援助柬埔寨修建了从柬埔寨首都金边到西哈努克港的铁路。

这条铁路连接了柬埔寨的两个重要城市,为柬埔寨提供了更快捷和便利的货运和交通方式。

该项目的实施为柬埔寨提供了就业机会,并促进了该国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3.中国—肯尼亚蒙巴萨港扩建项目:中国援助肯尼亚扩建蒙巴萨港,使其成为东非地区最大的港口。

这一项目促进了肯尼亚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使肯尼亚能够更好地利用其地理位置和海港资源。

蒙巴萨港的扩建为肯尼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该国的经济增长率。

4.中国—巴西铁路项目:中国与巴西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巴西的新铁路系统。

这一项目将改善巴西的交通基础设施,缩短货物运输的时间和成本,并提高该国的经济竞争力。

该项目也为中国提供了更便捷的贸易通道,使中国能够更容易地进口巴西的资源和产品。

5.中国—蒙古煤炭开发项目:中国企业在蒙古发展煤炭开采业,为中国提供了稳定的能源供应,并帮助蒙古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

同时,该项目也为蒙古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帮助该国改善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6.中亚天然气输送管线:中国通过建设天然气输送管线,从中亚国家进口天然气。

这为中亚国家提供了一个新的出口市场,并为中国确保了稳定的能源供应。

这一项目促进了参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同时也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并改善了能源供应的可持续性。

这些例子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互惠互利方面的实际应用。

通过共同合作建设基础设施、扩大贸易、提高就业机会和提高经济竞争力,参与国家和地区能够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南南合作具体事例

南南合作具体事例

南南合作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旨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以下是一些南南合作的具体事例:
1. 中国与非洲的合作: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合作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向非洲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投资,帮助非洲国家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和减少贫困。

中国还在非洲建立了多个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技术支持。

2. 印度与非洲的合作:印度与非洲国家的合作也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度向非洲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投资,帮助非洲国家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和减少贫困。

印度还在非洲建立了多个技术中心和培训机构,为非洲国家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

3. 巴西与非洲的合作:巴西与非洲国家的合作也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西向非洲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投资,帮助非洲国家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和减少贫困。

巴西还在非洲建立了多个农业研究中心和培训机构,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农业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

4. 东盟与非洲的合作:东盟与非洲国家的合作也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盟与非洲国家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包括贸易、投资、旅游、农业等领域。

东盟还向非洲国家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帮助非洲国家改善基础设施和促进经济发展。

总之,南南合作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旨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国与非洲、印度与非洲、巴西与非洲以及东盟与非洲的合作都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一带一路中国企业与外国合作共赢例子

一带一路中国企业与外国合作共赢例子

一带一路中国企业与外国合作共赢例子
以下是一些中国企业与外国合作共赢的例子:
1. 中巴经济走廊:中国企业参与了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项目,如瓜达尔港口、卡拉奇至拉合尔公路、铁路和电力项目,为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了机会。

2. 阿拉伯国家:中国企业在阿拉伯国家投资兴建港口、铁路、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项目,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

例如,中国企业参与了埃及新首都的建设和摩洛哥的铁路项目。

3. 非洲国家:中国企业在非洲国家投资兴建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项目,并进行农业、制造业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例如,中国企业参与了肯尼亚的蒙巴萨港扩建项目和埃塞俄比亚的电力项目。

4. 欧洲国家:中国企业在欧洲国家投资兴建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并参与了包括汽车、化工等行业的合作。

例如,中国企业参与了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口和塞尔维亚铁路项目的建设。

这些例子展示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与外国合作实现共赢的模式。

通过共同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和发展各个领域的合作,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与发展机会。

同时,这些合作还带动了当地就业和技术转移,促进了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的建立。

一带一路的国外工程

一带一路的国外工程

一带一路的国外工程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旨在促进全球贸易、投资和合作的倡议,其中包括了许多国外的工程和项目。

以下是一些一带一路的国外工程:
1. 土耳其伊兹密尔港:中国已经与土耳其签署协议,投资10亿美元对伊兹密尔港进行现代化改造,提高港口的吞吐量和效率。

2. 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中国已经收购了塞尔维亚的斯梅代雷沃钢厂,并投资近1亿美元进行现代化改造,提高了钢厂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3. 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中国已经与孟加拉国签署协议,投资20亿美元修建帕德玛大桥,连接孟加拉国的南部和东部地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4. 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中国已经与印度尼西亚签署协议,投资110亿美元修建雅万高铁,连接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和第二大城市万隆,提高当地交通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

5. 肯尼亚蒙巴萨港:中国已经与肯尼亚签署协议,投资5亿美元对蒙巴萨港进行现代化改造,提高港口的吞吐量和效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6. 老挝万象至磨丁高速公路:中国已经与老挝签署协议,投资6.6亿美元修建万象至磨丁的高速公路,提高当地交通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

以上只是一些一带一路的国外工程,实际上一带一路倡议涉及的项目和工程非常广泛,包括能源、交通、基础设施、贸易等多个领域,覆盖了亚洲、欧洲、非洲等多个地区。

中国非洲合作推动非洲航空与航天事业发展

中国非洲合作推动非洲航空与航天事业发展

中国非洲合作推动非洲航空与航天事业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与非洲各国经济、政治和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中国非洲合作已经进一步扩大到航空与航天领域。

这种合作不仅推动了非洲航空与航天事业的发展,还为两国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

本文将探讨中国与非洲在航空与航天领域的合作进展,并分析其对非洲的影响。

一、背景信息1.1 中国与非洲之间的航空与航天合作历程中国与非洲的航空与航天合作始于20世纪初。

最早的航空合作包括航班开辟、航空公司合作以及飞机维修和租赁等方面。

而在航天领域,中国向非洲提供了卫星技术和卫星应用等方面的支持。

1.2 非洲航空业现状目前,非洲航空业发展迅速,成为了非洲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非洲航空公司数量增加,航线网络扩展,客运量和货运量逐年增长。

然而,非洲航空业仍面临许多挑战,包括基础设施不完善、航空安全问题和人才培养等。

二、中国非洲航空与航天合作进展2.1 中非航线开辟中国航空公司积极开辟了往来于中国与非洲各国的航班。

例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等在非洲各大城市设立了航线,这不仅方便了中非两国人民的交流,也为贸易、旅游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

2.2 飞机销售与合作中国航空企业在非洲地区积极推销中国生产的航空器,并与非洲航空公司开展合作。

中国有一些航空制造企业在非洲建立了售后服务中心,为非洲运营商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促进了非洲航空业的发展。

2.3 卫星技术支持中国在卫星技术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成就,积极为非洲国家提供技术支持。

中国曾经向尼日利亚提供了通信卫星技术,并帮助非洲国家建立卫星地面站。

这些支持对非洲国家的通信与信息技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中国非洲航空与航天合作的影响3.1 经济发展通过合作,中国与非洲国家在航空与航天领域建立了更加密切的联系,促进了双边贸易以及旅游和文化交流的发展。

非洲各国航空业的增长不仅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也为就业机会的增加和贸易便利化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例子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例子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例子
1. 建设非洲合作伙伴计划:中国领导于2013年启动“建设非洲合作伙伴计划”,拨款500亿美元用于非洲经济发展、减贫、健康、教育等领域的援助。

2. 卫生援助:中国领导向非洲提供了大量的医疗援助,建设了医疗设施和培训中非医生、护士和卫生工作者,同时提供药品和医疗器械。

此外,中国领导还在2014年以来向非洲派遣医疗队,共计4500人次,支持了多个国家抗击埃博拉病毒等疫情。

3. 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领导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援助,如建设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电力、水利等基本公共设施,为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4. 教育援助:中国领导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支持非洲国家的教育发展,提供了许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援助,和数以万计的奖学金和培训机会。

其中包括援建中非著名大学,如加蓬国立大学、撒哈拉大学等。

5. 援助农业发展:中国领导通过农业援助项目,向非洲国家提供支持,为非洲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创新、培训、农机具等援助,直接帮助了当地居民提高粮食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与非洲国家有合作潜力的项目一览表非洲项目商店非洲很多国家都有高档商品店,商品主要来自欧美,价格高,质量好,主要是富人阶层购买。

很多国家的中小商店都是印度,巴基斯坦或黎巴嫩人开的家族店。

中国大陆商品质优价廉,在非洲市场随处可见,但往往是经香港和台湾转口而来,中国人完全可以挑选合适的非洲国家,开商店。

利润往往比在国内高出许多。

饭馆在穷的非洲国家也有一批贵族阶层,如当地的权贵,各国外交官,援非人员,外商和游客。

中餐馆在这批人中颇受青睐,不亚于法国餐馆或美国快餐。

中餐馆投资不大,通常就是2-3万美元。

只要有中国特色就行。

最好有中国厨师,调料,中式餐具,字画,灯笼等。

值得注意的是,非洲当地的蔬菜不贵,餐馆的菜却很贵,因此餐馆的利润通常是很高。

诊所非洲整体来说缺医少药,霍乱,黄热病,埃博拉,爱滋病,疟疾等比较流行,医药市场巨大,中医药基本为空白。

因此在非洲开办诊所,兼做中成药生意,是很好的选择。

而且申办行医执照,一般比较容易。

目前在非洲开诊所的中国人许多都发了大财。

中医药在非洲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中国在非洲的医疗队深受非洲人民欢迎。

埃及总统,莫桑比克总统,南非总统都曾经用过中国保健医生,中国的科泰新等药品已经风靡全非。

在非洲行医最好是多面手,既懂中医,也懂西医。

畅销的药品主要有:可以行气活血的中药,可以治感冒,咳嗽,风湿,跌打外伤的中成药等。

制药厂项目一,加纳缺医少药,药品价格较高,现有的制药厂规模小,品种少,每年需进口药品4000万美元。

RACNOM PHAMACEUTICALCO.LTD希望我企业以资本、技术,投资750万美元在大阿克拉省举办药厂,生产片剂和胶囊。

二,乌干达年生产4亿粒剂抗菌素和15万瓶(每瓶50毫升)大输液(葡萄糖液和生理盐水)的制药厂。

乌的主要疾病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另外还有疟疾、皮肤病、性病、爱滋病和其他疾病。

现在乌有4家小制药厂,主要是来药包装和来料生产及少量的大输液进口。

规模均不大,远不能满足需要,每年需进口3000至4000万美元的药品。

我可从国内出口制药设备、药粉和大输液塑料袋在此进行生产,这样不但解决了乌部分药品缺乏状况,也可带动我设备和原料药的出口。

工厂随着非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对轻工产品和机电产品的需求会逐渐增加。

而我国的一些产业如轻工、纺织、家电以及服装加工在该地区比较优势显著,境外带料加工大有可为,现在我国已经明令地方的小水泥、小玻璃、小陶瓷、小造纸等企业限期停产下马,而有些设备状况良好、图纸齐全的,完全可以采取整厂搬迁的形式,移到非洲办厂。

农场在非洲--这个世界上最贫困的大陆,每年至少有1/4的粮食需要进口,1/3的人口完全依靠粮食援助。

非洲大陆大多数国家是农业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非洲的农业基础仍十分薄弱,殖民主义时期遗留下来的单一农业经济尚未得到改变,不少地区依然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状况,生产力十分低下,基本上靠天吃饭。

非洲大陆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中国有比较丰富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

中国以较少的耕地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因此,双方农业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其他农业项目据新近一期《非洲农业》杂志报道,非洲中部和西部国家的一些农业项目正在向非洲开发银行申请贷款。

根据惯例,非行的贷款项目均在非行成员国中招标实施。

中国公司有权参加非行贷款项目的竞标。

这些农业项目是:布基纳法索西南、中部和东部地区森林资源持续发展项目(贷款额为1780万美元),北部、西北和中部农村发展项目(2376万美元);科特迪瓦森林资源整治项目(2640万美元);冈比亚水田灌溉项目(897.6万美元);佛得角坡地整治项目(1401万美元);几内亚地方发展项目(1162万美元);毛里塔尼亚农田水利项目(1962万美元),渔港项目(3074万美元);塞拉利昂农业项目(1320万美元),农业可行性研究项目(1254万美元);多哥洼地开发项目(1185万美元);布隆迪畜牧发展项目(813万美元);卢旺达渔业和水产养殖项目(1439万美元);乍得农村发展项目(贷款额未定),畜牧业发展项目(3300万美元)。

开矿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在矿产资源方面还比较缺乏,中国不仅要通过进口来满足急需,而且要实行新的资源全球战略,通过合作开发、经济互补方式开发矿业,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非洲矿业资源丰富,特别是金、铜、钻石、铬、锰、高品位铁矿砂等更是世界其他地区无与伦比。

我国拥有大规模的勘探、开采队伍及相应的技术设备,完全可以在非洲这块土地上有所作为。

迄今为止,中国已经在13个非洲国家开展了地质钻探方面的工作。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所属地矿局已经在纳米比亚、加纳、马里等十几个国家开展了找矿活动,而且在加纳的金矿开采已经起步。

此外,科特迪瓦、刚果(金)和南非都是我们合作开采矿业的重点。

现在需要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以便在矿业资源开发的合作中开辟新的领域。

工程承包非洲地区的承包市场潜力较大,主要集中在交通、电力和通讯设施的建设上,工业项目逐步增多。

非洲国家的项目多由国际金融机构提供贷款。

当前非洲的工程承包市场仍是买方市场。

在非洲国家往往一个项目竞争的承包商少则七八家,多则十几家,特别是常规的土木工程项目有时竞争承包商多达二十几家,这种僧多粥少的现象必然导致低价竞争风险。

我国对外承包企业在价格上的优势正在逐步消失。

市场竞争风险的残酷性也正在迫使我们的对外承包企业想新招、试新法,不断总结经验,寻求开拓市场的新途径。

经营家电近几年,非洲家电产品的需求量每年以5,5%的速度增长,而许多非洲国家工业基础薄弱,行业发展不平衡,家电产品自给不足,配套能力低,大部分设备、部件和原材料需要进口。

多年来飞利浦、伊莱克斯、松下、索尼等欧洲和日本生产的家电产品在非洲市场占有率很高。

但是,最近几年,来自中国、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家电产品正以其价格、质量和服务优势迅速进入非洲市场,欧洲和日本产品垄断市场的局面。

由于我国国内家电生产能力过剩,家电产品大量积压,许多生产企业竞相压价,以微利或亏本的价位争夺市场。

受连年价格战的影响,中国的彩电、影碟机、微波炉等家电的价格低得诱人。

中国家电企业与其自相残杀,不如向海外发展,特别是是非洲发展,开拓新的出口市场。

木薯淀粉加工今年9月,加纳贸工部长访华期间,同有关部门进行会谈。

加方希望中方企业,能就木薯淀粉加工项目进行投资合作。

加纳木薯资源丰,需要成熟的加工设备和技术。

纺织印染厂项目在乌干达产棉区或在工业园区内建一座3至4万纱绽的纺织印染厂,主要生产棉纱、纯棉和涤棉坯布及印染布。

乌盛产棉花,年产皮棉1.5至2万吨,除国内两家纺织厂年需求约700吨外,其余全部出口,棉花纤维长28-30毫米,其质量仅次于埃及棉。

目前乌有2240万人口,年均需纺织品约9000万米,其中8000万米需进口。

另外。

欧美市场对乌的纺织品没有配额限制,其产品不但在乌有市场,而且还有利于向欧美市场及周边国家出口。

年产120万双拖鞋的中型鞋厂项目乌干达气候宜人,大部分人以拖凉鞋为主,虽然人口只有2000多万,但拖凉鞋是普通百姓主要消费品之一,需求量相当大。

乌有一家意大利人办的鞋厂生产拖鞋,但样式单一,价格高,又不能生产鞋底,因此在乌建拖鞋厂有市场。

皮革加工根据经商处介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水平,越来越多的乌干达人开始注重着装和打扮,皮鞋、皮包、皮带等皮制品的需要量逐年上升。

据测算,如果85%的乌干达人每两年买三双鞋,每年鞋的需求量就将达1980万双,其中皮鞋(含皮凉鞋和皮拖鞋)的需求量接近800万双(所占比例按40%计算)。

此外,刚金、布隆迪、卢旺达等邻国,由于连年战争或内乱,工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皮革制品的产量也满足不了当地市场的需要,每年都从乌市场购买大量鞋类、箱包和皮带等。

乌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近年大有改观;汇率基本稳定,货币自由兑换,资本出入不受限制。

乌是东非经济共同体(人口约8500万)和东南非共同市场(人口约3.67亿)的成员国,其产品出口到上述两个区域组织的其它成员国家免缴关税或享受优惠税率。

乌还是新近成立的非洲投资保险协会的成员,如因战争、内乱等原因使外商在乌投资造成损失,该协会负责赔偿。

由于这些原因,乌已逐渐成为萨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倍受外资青睐的国家。

我国有实力的企业可来乌干达投资设皮革厂,利用国内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当地的皮革资源开展皮革加工和皮革制品生产。

经过加工的皮革可反销国内,也可向乌传统的市场出口;皮革制品既可满足当地市场的需要,又可向乌邻国和其它非洲国家出口。

同时,我国企业也可以通过贸易方式直接从乌进口皮革,既缺少进口的中间环节,又可部分解决我与乌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

其他国家也可以做鞋厂项目在非洲做鞋厂有利可图,首先,我国与非洲地区有着互利合作、友好交往的历史;其次,非洲地区人口近7亿,消费品以中低档商品为主,而我国鞋类产品大多为中低档,在非洲适销对路;同时,我国制鞋工业技术水平适中,大型生产企业和有实力的外贸公司可以考虑在非洲地区投资办厂,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以此带动出口。

家电加工组装项目毛里求斯交通便利,自由港保税区政策优惠,同时背靠东南部非洲的广阔市场,可享受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成员国间的贸易和关税优惠政策。

因此,可在毛组建收录机、家用电器开关等小商品组装、加工装配企业。

棉纺厂项目纺织业是毛里求斯四大经济支柱之一,根据洛美协定规定,其纺织出口享受免关税等优惠待遇。

但是,在美国会即将通过的"非洲法案"中规定,只有用在非洲生产的棉纱和坯布等原料加工的服装才可免关税、免配额进入美国市场。

目前毛270余家服装加工厂所需的棉纱和坯布基本上全部依赖进口,因此可在毛建棉纺厂,生产棉纱。

水稻开发项目多哥计划发展部为项目发起人,计划开发1000公顷低洼地进行水稻种植,由计划发展部与农民签订水稻种植合同,签订研究、提供良种合同,提供生产贷款,并在5个地区建立小型碾米厂,年产稻谷2.5万吨。

估计项目投资75万美元,建设期5年,独资或合资。

瓷器项目目前赞比亚尚无陶瓷工业,当地市场的陶瓷制品均为进口,价格昂贵。

但生产陶瓷所需的原材料在当地非常丰富,陶瓷所需原料可使用当地生产的燃煤解决。

日用陶瓷厂项目厄立特里亚一直没有生产日常用品的陶瓷厂,首都阿斯马拉现有一个砖瓦陶瓷厂,产品为建筑用瓷瓦、地板砖。

据了解,当地高岭土质量较好,储量校大,初步探明储量约200万吨,而且产品市场广阔,除厄立特里亚外还可辐射周边国家。

建设规模为小型陶器、瓷器厂,投资500万元人民币左右,以生产日用陶瓷产品为主,引进中国相关设备。

项目地点在首都阿斯马拉。

尼日尔糖厂项目年处理甘蔗45万吨,生产4万吨食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