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酶学赵敏
海藻酸钠包埋固定胆红素氧化酶的优化

胆红素 ( irbn 是铁 卟啉化 合物在 人体 内的 代谢产 物 blui) i 之一 , 主要来源于衰 老红 细胞 崩解 后 的血 红蛋 白。人体 内胆 红素 浓度增 高 , 出现 高 胆红 素 血 症等 … 。胆 红 素 氧 化酶 会 ( irbnoiae B D) b i i x s ,O 是一种含 铜离 子 的多酚氧 化酶 , lu d 能催 化胆红 素氧化生成 胆绿素的工具酶 , 氧气是其 电子受 体 , 利用 此反应 , 测定波长在 4 0n 4 m处 吸光值 的下 降 , 以用 于血清 可 胆红 素的测定 , 因此 B D常用于 临床诊 断黄疸水平 以及新生 O
z me y .He tsa i t f h a tb l y o e i i t mmo i z d e z me wa as d b 5 d g e sC.T ei b l e n y sr ie y 1 e re h mmo i z d e z me ma na n d i cii i b l e n y i ti e sa t . i t v
收稿 日期 :00年 l 21 O月 1 日。 3 责任编辑 : 张建华 。
硫 酸铵 盐析 、 透 膜 透析 、 乙 二 醇 ( E 2 00 浓 缩 后 , 半 聚 P G 00 ) 4℃ 保存备用 。 胆红素 氧化 酶的 固定化 : 将海藻酸钠 (o i l nt) sdu a ia 溶 m g e 于水 , 加热 到 8 O℃ 配 制成 质 量 浓度 为 0 1 m 的 黏 稠 液 .0 g・ L 体 , 冷却 至 2 待 5℃左 右 , 在室温下静 置 4~ 。取适 量粗 酶 6h 液加入等体积 的上 述海 藻酸 钠黏液 中 , 混匀 。用 内径 为 0 4 . n l m的 注 射器 将 上述 混合 液 逐 滴 滴 入 到 0 2 o . 0 m l・L 的 C C 液 中 , a1溶 固定 1 , 滤 , 涤 , 燥 , 到 直 径 约 3mm 的 过 h 洗 干 得 球 状 固定 化 胆 红 素 氧 化 酶 , 其 放 入 冰箱 中 4q 保 存 备 用 。 将 C 2 2 酶活力的测定 . 游 离 酶 酶 活 力 的测 定 : 用 经 典 胆 红 素 酶 活 力 测 定 方 法 , 采 以胆红素为底物 , 2 在 8℃水 浴条 件下测定 40n 4 m处反应 体 系在反应 3m n i 前后 的吸光度变 化值 。反应 体系 : n r — 3 i Ti L s H I0 1 l・ 一,H 为 8 1 缓 冲液 , 入 酶 液 1 L 胆 红 C ( . mo L p .) 加 5 , 素 贮 存 液 ( 4 2m LL 4 3 . mo/ )5 。 酶活力( 位 : ・ L = 单 U m ) / i× m n 反应 总 体 积 ( ) mL ÷ 1 0  ̄酶 量 ( E 。 其 中 , = A 一 为 每 分 钟 的 吸 光 度 80+H 0 m ) ( 。A ) 变化 值 , 比色杯光径 为 1c 胆红素吸光系数 s =l 0 。 m, 8 0 0 个 酶活力单位定义为 : 温度为 2 在 8℃ 、i 环境 为 8 1 pt . 的条 件下 , r n内胆 红素 氧化 酶氧化 1t o 胆 红素 所需 的 1a i x l m
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鉴定短乳杆菌_赵敏

[作者简介]赵敏(1978-),女,硕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生物化工研究。
【论著】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鉴定短乳杆菌赵敏1,潘劲草1,叶榕1,孟冬梅1,汪皓秋1,孙培龙2(11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杭州310006;21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杭州310014)[摘要]目的:建立鉴定短乳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方法:根据G anBank登录的乳酸杆菌序列,以gyrB基因为靶目标设计引物和探针,对啤酒中分离到的6株乳酸杆菌进行实验,并对其中一个短乳杆菌样本作定量检测。
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短乳杆菌可产生特异扩增信号,对其他乳酸杆菌无响应。
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197739,测得短乳杆菌样本浓度为15635拷贝/m l。
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快速、特异、灵敏检测短乳杆菌的方法。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短乳杆菌;快速鉴定[中图分类号]R1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685(2007)02-0209-02Rapid detection of Lactobacillus brevis w ith fluorescence real-ti m e quantitative PCRZhao M in1,Pan J i n-cao1,Ye R ong1,M en D ong-m ei1,W ang H ao-qiu1,Sun P ei-long2(11H angzhou C enter for D isease Con tro l and P reventi on,H angzhou310006,Ch i na;21College of B iolog i ca l and Env iron m ental Eng i neer i ng,Zhe jiang U niversity of T echnology,H angzhou310014,Chi na)[Ab stract]O bjective:To estab ilish a fl uo rescence rea l-ti m e quantitative PCR assay for the identifi cation of Lactobacillus bre-vis1M e thods:W it h re f e rence to Lactobacill us spp sequences from G anbank,t he spec ifi c pr i m e rs and probe w ere desi gned on the basis o f gyrB g ene1S i x Lactobacillus spp w ere detected,one o fwh ich w as detec ted by quantitati ve PCR1Resu lts:L1brevis we re a m-p lified by fl uorescence real-ti m e quantitati ve PCR assay tri umphantl y and other Lactobacillus s pp d i dn c t generate any signa l1T he co rre l a ti on co efficien tw as01977391Sa mp le(L ac A-1)concen trati on w as15635copy/m l1Con cl u si on:F l uorescence real-ti m e quantitati ve PCR assay is a rap i d,spec ific and sensiti ve me t hod for quantify i ng L1brevis1[K ey words]F luorescence rea l-ti m e quantita tive PCR;Lact obacillus brevis;R ap i d i den tificati on短乳杆菌(Lact obacillus brev is)是最主要的乳酸杆菌属啤酒污染菌,在发酵行业检出率非常高,50%以上的细菌污染事件均由该菌引起[1]。
肝病实验室检查及止凝血功能检查模板

TBIL
DBIL IBIL ALT AST TBA Urea
9.33
2.22 7.11 14.08 27.38 6.23 5.49
0~20
0~ 8 0~17 0~40 0~40 0~15 1.7~8.3
μmol/L
μmol/L μmol/L U/L U/L μmol/L μmol/L
肌酐
尿酸
CREA
γ-谷氨酰转移酶(GGT)
总胆红素 :1.7-17.1μmol/L 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蛋白 白蛋白/球蛋白(A/G)为1.5-2.5:1 看低 合成不足 营养不良 肝功下降
凝血指标
胆碱酯酶CHE
一、血清酶检查
肝脏是人体含酶最丰富的器官. 有些酶具
有一定组织特异性,根据酶活性测定可用于
※乙肝五项检验报告单——临床意义
HBsAg + HBV感染携带的标志 HBsAb + 对HBV有一定免疫力;疫苗接种后产 生;接受免疫球蛋白、输血治疗被动获得。 HBeAg + HBV复制旺盛,病毒数量多,传染性 强的标志 HBeAb + HBV复制减少,传染性减弱的标志 HBcAb + HBV现症感染或既往感染的标志
TBIL
DBIL IBIL ALT AST AST/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T
9.0
1.7 7.6 134 70 0.52 123 84
6.8~34.2
1.7~8.6 4.8~25 0~40 0~40 11~50 40~150
μmol/L
μmol/L μmol/L U/L U/L U/L U/L ↑ ↑ ↑
γ-谷氨酰转 γ-GT或 肽酶 GGT 碱性磷酸酶 ALP或AKP
临床免疫学检验-第五章-诊断酶学

(二)连续监测法测定酶活性
偶联反应中存在几个时相:
①预孵育期: ②延滞期: ③稳态期:
酶偶联法测定ALT的吸光度变化
米-曼氏方程
• Michaelis 和Menten提出的酶作用的中间产物学说
E+S
K1 K2
ES K3
E+P
1913年提出了著名的酶促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关系 的
方程式,即米-曼氏方程(Michaelis-Menten equation):
酶 ALT AST ALP
ACP LD CK γ-GT
AMY LPS ChE#
方法 连续监测法 底物中含磷酸吡哆醛
底物中不含磷酸吡哆醛 连续监测法 底物中含磷酸吡哆醛
底物中不含磷酸吡哆醛 连续监测法(磷酸对硝基苯酚法)
比色法(磷酸麝香草酚法) 连续监测法 L→P,即LD-L法
P→L,即LD-P法 连续监测法(酶偶联法)
(三)干扰因素
1. 其他酶和物质的干扰 2. 酶的污染 3. 非酶反应 4. 分析容器的污染 5. 沉淀形成
(四)血清酶活性浓度测定的条件的优化
1.方法选择 尽可能采用连续监测法;尽量减少操作步骤。 2.仪器和设备 明确规定仪器和设备的各种性能规范。 3.试剂 化学试剂必须具有一定纯度;试验用水最好是纯水或双蒸水。 4.自动生化分析仪参数的设置
参考区间 男:≤45U/L;女:≤34U/L* 5~40U/L 男:≤35U/L;女:≤33U/L* 8~40U/L 1~12岁<500U/L; 男:12~15岁<750U/L,
>25岁40~150U/L; 女:>15岁40~150U/L 0.5~1.9U/L ≤252U/L* 200~380U/L 男:≤169U/L;女:≤143U/L*
酶学测定两点法与速率法的探讨

参 考 文 献
通 常酶 活性 测 定 的方 法 有 两 种 : 是 固定 时 间 法 ; 是 连 一 二
续 监测 法 L 。 2 J
测 定 酶 反 应 开 始 后 某 一 段 时 间 内 (。 t) 物 或 浓 度 的 t到 z产 总变化量 , 以求 取 酶 反 应 速 度 ( 度 的 大 小 即酶 活 性 高 低 的度 速 量) 方法称固定时间法 , 称两点法。 的 又 连续 测 定 ( 1 每 5秒 至 1分 钟 监测 一 次 ) 酶反 应 过 程 中某 一
【 关键 词】 实 验室 技 术 和 方 法 ; 方 法 ; 对 比研 究 ; 酶学
DOI 1 . 9 9 jis . 6 3 4 3 . 0 0 0 . 8 :0 3 6 /.sn 1 7 — 1 0 2 1 . 9 0 0
中 图分 类 号 : 4 6 1 2 R 4 . 1
文 献 标 识 码 : B
乞 l
t 2
图 1 酶 反 应 的 时 间 曲线
图2
两 点 法测 定 中酶 反 应 的 可 能 性
酶 活 性 测 定 必 须 建 立 在 酶 浓 度 [ ] 反 应 产 物 浓 度 P 或 E与 底 物浓 度 [ ] 变 化 成 正 比 的 基 础 上 , 公 式 表 示 为 : E 一 s的 以 E]
通 过 测 定 底 物 浓 度 的下 降或 产 物 浓 度 的 上 升 , 以追 踪 酶 可 促 反 应 。一 个 典 型 的酶 促 反 应 曲线 可 以分 为 几 个 反应 期 , 个 各 反 应 期 持 续 时 间 的 长短 根 据 不 同 酶 促 反 应 及 反 应 条 件 有所 不 同 。反 应 初 期 , 在 着 一 个 延 滞 期 (a hs) 此 期 随 实 验 条 存 1 p ae , g 件 不 同 , 以延 续 几 秒 至 几 分 钟 。 随后 就 是 一 个 底 物 或 产 物 变 可 化 与 时 间成 直 线 关 系 的 时期 , 为 线 性 期 ( na h s) 称 1 erp ae 。此 期 i 反应速度是恒定的 , 即酶 促 反 应 的 初 速 度 。在 线 性 期 内 , 物 底 浓 度 很 低 时 , 应 速 度 与 底 物 浓 度 成 正 比 。根 据 不 同 酶 学 反 反
一种鲜桃益生菌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鲜桃益生菌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e57adae602020740bf1e9b45.png)
专利名称:一种鲜桃益生菌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赵敏,李爱梅
申请号:CN200910074473.5
申请日:20090525
公开号:CN101632474A
公开日:
2010012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鲜桃益生菌发酵饮料,是用鲜桃榨汁制成培养基,在一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发酵培养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再将完成发酵的益生菌液体灭活制成饮料。
生产鲜桃益生菌发酵饮料的料渣还可生产鲜桃益生菌果酱。
本发明极大地拓宽了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培养基选材的应用范围,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益生菌发酵饮料,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稳定,生产设备投资少,操作简单,易推广。
申请人:赵敏
地址:036000 山西省朔州市政府办公大楼A406室
国籍:CN
代理机构: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毅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瓜尔胶降解菌诱变及甘露聚糖酶特性研究

瓜尔胶降解菌诱变及甘露聚糖酶特性研究
李慧玲;刘祖艳;赵敏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3(000)036
【摘要】为了筛选降解瓜尔胶的菌株,从亚麻液中筛选到l株降解瓜尔胶产β-甘露聚糖酶的细菌HL-28,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为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菌株HL-28产甘露聚糖酶的活力达64.532 U/ml,经紫外诱变育种获得突变株HL-28-30,酶活提高到339.787 U/ml,提高了426.54%.粗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pH值为5.6,最适反应温度50℃.
【总页数】4页(P14041-14043,14046)
【作者】李慧玲;刘祖艳;赵敏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88
【相关文献】
1.苯胺黑药降解菌降解条件优化及降解酶特性的研究 [J], 宋卫锋;武纯;林丽婷;倪俊;汪卫
2.阿维菌素降解菌的诱变选育及降解特性 [J], 胡秀虹;张廷辉;汤承浩;黄剑
3.纤维素降解菌CMC-4的分离鉴定、诱变和酶学特性研究 [J], 王霞;华琳;张海龙;朱安宁;曹慧
4.β-甘露聚糖酶产生菌R10的产酶特性研究 [J], 熊郃;干信
5.菲降解菌的特性及其降解酶纯化研究 [J], 贾玉红;曲媛媛;周集体;李昂;艾芳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胆红素氧化酶的特性及应用研究综述

胆红素氧化酶的特性及应用研究综述
黄世臣;赵敏
【期刊名称】《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年(卷),期】2014(036)001
【摘要】胆红素氧化酶(bilirubin oxidase,BOD)是多铜氧化酶家族的1个成员,因能催化胆红素为胆绿素而得名.随着对该酶研究的深入,发现它具有漆酶无法比拟的优点.本文从BOD的生物化学特性、酶的产生来源、在污染物降解、染料脱色等环境治理、生物燃料电池制备或胆红素传感器制备等领域中的应用作了较为详尽的综述.
【总页数】10页(P78-87)
【作者】黄世臣;赵敏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延吉133002;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55
【相关文献】
1.胆红素氧化酶法消除胆红素对酶法测定胆固醇的干扰 [J], 汪玄文
2.用胆红素氧化酶消除胆红素对肌酐动力学法测定的影响 [J], 王忠诚
3.胆红素氧化酶及其变异体在胆红素血症评价中的应用 [J], 张雷;张晓;罗智颖
4.胆红素氧化酶法消除胆红素对酶法测定甘油三酯的干扰探讨 [J], 杨剑虹;王金湖
5.胆红素氧化酶的生物电化学特性研究进展 [J], 赵敏;刘祖艳;张曦;赵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Vmax
Vmax表示在一定酶量下的最大反应速率, 即酶完全被底物饱和时的反应速度,与酶浓度 呈正比。在酶的浓度不变时,对于特定底物而言, Vmax也是一个常数。
(三)Km和Vmax的测定 将米-曼氏方程进行倒数处理,而
转换成直线方程为:
1 Km [S] Km 1 1 Vo Vamx[S] V max [S] V max
Vmax[S] VO =
Km +[S]
6.如一个酶催化正逆两个方向,测定正逆两个 方向底物的Km及底物浓度,可大体推测该酶在 体内催化反应的方向及其催化效率。 7.在代谢酶系中,当一组酶催化连续的代谢反 应时,如已知各酶的Km及其相应底物的浓度, 有助于寻找代谢的限速步骤。一般Km值最大的 酶所催化的反应为该酶系的限速步骤。
1、酶浓度
在[S]>> [E]时,酶促反应随酶浓度 的增加而增加,即反应速率与酶的浓度成正比。
病理情况下,酶浓度过高时,底物过早而且 过多的被消耗,影响酶活性的测定,故需用生理 盐水或其它缓冲液进行适当的稀释,但要注意稀 释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如低酶浓度时,酶易解离 为单体,常比多聚体更易失活。
2、底物的种类和浓度
的可调节性。
常用术语
酶促反应: 由酶所催化的反应
酶活性: 酶催化化学反应的能力
底物:
酶催化所作用的物质
产物:
酶促反应的生成物
酶的特异性:酶对作用物的选择性
激活剂: 加速酶促反应的物质
抑制剂: 减慢甚至终止酶促反应的物质
2、酶的结构与功能
单纯酶:由约100~10000个氨基酸肽键相连而成
酶
结合酶 蛋白质——酶蛋白
Vmax[S] VO =
Km +[S]
3.如已知酶的Km,可计算某一底物浓度时反应速率v 和最大速率Vmax的比值,并可推知酶的活性中心被底 物饱和的分数。同样,如要求v和Vmax有一定的百分 比,也可算出所需底物浓度为其Km的多少倍。 4.利用工具酶来测定体液中某一成分的浓度或某一 酶的催化活性浓度时,可根据米-曼氏方程或其衍变 方程式来计算工具酶的用量。 5.测定Km值可鉴别不同来源但催化相同反应的酶是 同一种酶或是同工酶。
1 Km [S] Km 1 1 Vo Vamx[S] Vmax [S] Vmax
1 Vo
1/Vmax
斜率= Km V max
1 -
Km
0
双倒数作图法
1 [S]
三、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的选择
1、酶浓度 2、底物的种类和浓度 3、缓冲液的种类、离子强度和pH 4、温度 5、激活剂与抑制剂 6、其它
对结合酶来说,辅酶或辅基参与酶活性 中心的组成。
二、酶的催化作用机制
1、活化能 2、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机制
酶通过与底物形成一种或多种中间 复合物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三、酶的命名、分类与编号
第二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
一、酶促反应
E+S
K1K2ES来自K-1酶 底物
酶-底物复合物
E+P
酶 产物
米-曼氏方程
一般选择Km最小 的最适底物,酶测定 时底物浓度最好为Km 的10~20倍。
零级反应 一级反应
(三) 缓冲液的种类、离子强度和pH
酶与底物结合的能力,酶的催化活性,会 受不同pH的影响,只有在最佳缓冲系统内才能 充分表达。各种酶都具有使酶促反应速率最大 时的pH,即最适pH。一般来说,动物酶多在 6.5~8.0之间。但ACP反应的最适pH为4.0~7.0 而ALP则为9.0 ~ 10.0。
最适pH并非酶的特征性常数,易受缓冲液的种类、离子 强度及底物浓度不同等因素影响。临床酶学测定时发现, 用不同种类的缓冲液配制相同pH介质所测酶活性并不相同。 缓冲液的离子强度也可影响酶的活性。必须强调的是,各 种体液样品本身也是缓冲液,和底物混合后不一定维持原 来pH,也会影响酶活性测定结果,所以应严格掌握测定样 品与底物的用量比例,一般样品在总体积中的比例应不超 过10%。此外,缓冲液中的物质不应与分析系统中的任何 物质反应,否则应特别加以说明。
诊断酶学 赵敏
第六章 诊断酶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 第三节 血清酶 第四节 酶活性浓度的测定技术 第五节 酶的免疫化学测定 第六节 同工酶及其亚型测定 第七节 临床常用血清酶、同工酶及其
亚型分析
第一节 概 述
一、酶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1、酶的本质和特性 本质:蛋白质(绝大部分)或核酸(极少数) 特性:极高的催化效率、高度的特异性、催化
辅酶
非蛋白部分——辅因子
辅基
2、酶的结构与功能
酶是蛋白质,具有一、二、三、四级结构 单体酶:只由一条多肽链构成的酶 寡聚酶:由多个相同或不同亚基以非共价键连接的酶 多酶体系:在细胞内存在着许多由几种不同功能的酶
彼此聚合而成的多酶复合物
酶的活性中心
酶的必需基团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很 远,但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能 与底物结合并起催化反应的特定空间结构区 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四)温度
酶促反应也有一个最适温度,在其 两侧反应速率都比较低。在达到最适温 度以前,温度每增加10℃,反应速率增 加1~2倍。但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具有 双重性,一方面温度升高可加快酶促反 应;而另一方面温度可能使酶失活。
人体大多数酶的最适温度为37℃左右,超 过42℃酶活性就逐渐降低,至60℃时酶因蛋 白变性而失去活性。反之,酶在20℃以下时 几乎无催化反应。酶的最适温度与底物浓度、 pH、离子强度、保温时间等许多因素有关。
最大反应速率
VO =
反应速 度
Vmax[S] 底物浓度 Km +[S]
米氏常数
(一)Km
Vmax[S] VO =
Km +[S]
若v=0.5Vmax,则Km=[S],可见Km值 等于酶促反应的初速率为最大速率Vmax一 半时的底物浓度。Km值一般在10-6~10-2mol /L之间。Km只与酶的性质有关,而与酶的 浓度无关。
Vmax[S]
Km 意义:
VO = Km +[S]
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在临床酶学分 析中具有重要意义。
1.1/Km可近似地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的大小, Km值越小,表示酶与底物的亲和力越大,反之亦然。
2.如果一个酶有几种底物,则对每一种底物各有 一个特定的Km值,其中Km值最小的底物大都是该酶的 最适底物或天然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