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代谢4

合集下载

4催化反应动力学-4别构反应全解

4催化反应动力学-4别构反应全解


(一)别构酶性质和结构
某些酶的分子表面除活性中心外,尚有调节部位, 当调节物(或称别构物)结合到此调节部位时, 引起酶分子构象变化,导致酶活性改变,这类酶 称为变/别构酶。
变构酶与变构调节 3.6

重要的酶
念 变构酶又称为别构酶,指酶分子的非催化部位与某 些化合物可逆地非共价结合后,引起酶的构象的改变, 进而改变酶的活性状态,酶的这种调节作用称为变构调 节(allosteric regulation),具有变构调节的酶称变构 酶(allosteric enzyme)。凡能使酶分子发生别构作用的 物质称为变构剂(effector)。 变构酶多为寡聚酶,含的亚基数一般为偶数;且分 子中有催化部位(结合底物)与调节部位(结合变构 剂),这两部位可以在不同的亚基上,或者在同一亚基
(二)动力学特性

与米氏曲线比较:
v
1米氏特征曲线 2正协同S曲线

注意:别构酶往往 具有S曲线特征, 但反之不亦然!
3负协同曲线
[S]
S形曲线动力学特征
S形曲线有利于反应速 度的调节! 与米氏曲线比较: 因此S曲线体现为当底 物浓度发生很小变化 时,别构酶可以极大 程度控制反应速度

主要内容
1、别构效应生理调节功能; 2、别构效应的类型判断法; 3、变构酶活性调节的机理与模型.

1、别构效应生理调节功能
别构调节是快速影响酶活的一种重要方式,通常处 于代谢途径之起点或分叉点或关键点、限速点; 例1:天冬氨酸氨甲酰转移酶是起始点关键酶受 CTP抑制和ATP激活; 例2:胆固醇合成途径中部甲羟戊二酸C oA还原酶 是其限速酶,终产物胆固醇是其别构调节物;
例 子
ATC酶经过温和的化学处理,如用对羟基 汞苯甲酸(PCMB)处理可解聚为两个催 化亚基(为三聚体)和 3个调节亚基 (为二聚体)。催化亚基仍有催化活力, 但不再受效应物影响,调节亚基无催化 活力,但仍能结合效应物。更剧烈的处 理,如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处理, 则催化亚基和调节亚基都各解聚成6个单

精神药物经P4503A4酶与内科药物的相互作用

精神药物经P4503A4酶与内科药物的相互作用

精神药物经P450 3A4酶与内科药物的相互作用细胞色素P450酶简称CYP其中5种酶为重要即1A2、2D6、3A4、2C19和2C9酶以3A4酶最重要占CYP总量的30【1】它代谢的药物最多。

这里将叙述精神药物经3A4酶与内科药物的相互作用。

一经3A4酶代谢的药物一抗精神病药⒈典型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主要经3A4酶代谢奋乃静次要经3A4酶代谢甲硫哒嗪也经3A4酶代谢。

⒉不典型抗精神病药奎硫平和阿立哌唑主要经3A4酶代谢氯氮平和利培酮次主要经3A4酶代谢【2】奥氮平和齐拉西酮次要经3A4酶代谢。

二抗抑郁药⒈三环抗抑郁药TCAs TCAs次要经3A4酶去甲基化如阿米替林转化为N-去甲替林丙咪嗪转化为N-去甲丙咪嗪氯丙咪嗪转化为N-去甲氯丙咪嗪【3】。

⒉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氟西汀、舍曲林和西酞普兰次要经3A4酶代谢帕罗西汀和氟伏沙明【3】也经3A4酶代谢。

⒊其他抗抑郁药瑞波西汀主要经3A4酶代谢文拉法辛次要经3A4酶代谢米氮平、曲唑酮和萘法唑酮也经3A4酶代谢。

⒋抗抽搐药卡马西平主要经3A4酶代谢丙戊酸钠次要经3A4酶代谢、拉莫三嗪、托吡酯【4】、乙琥胺【2】、噻加宾【2】和唑尼沙胺【2】也经3A4酶代谢。

⒌抗焦虑催眠药⑴苯二氮卓类药物三唑仑和咪达唑仑完全经3A4酶代谢地西泮【5】和阿普唑仑主要经3A4酶代谢氯硝西泮也经3A4酶代谢⑵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佐匹克隆和唑吡坦主要经3A4酶代谢扎来普隆极次要经3A4酶代谢主要经醛氧化酶代谢⑶5-羟色胺1A受体部分激动剂坦度螺酮主要经3A4酶代谢丁螺环酮也经3A4酶代谢。

⒍中枢兴奋剂咖啡因、安茶碱和拟苯丙胺药三氟甲基苯基哌嗪经3A4酶代谢。

⒎阿片类药物美沙酮和右美沙芬次要经3A4酶代谢。

⒏内科药物强镇痛药芬太尼【6】、非镇静性抗组胺药特非拉定、氯雷他定和阿司咪唑、胃肠动力药西沙比利、钙通道阻断剂心痛定、异搏定和地尔硫卓类固醇睾酮、雌激素、孕激素包括口服避孕药成分如炔雌醇和左炔诺孕酮、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醋竹桃霉素、抗麻风病药氨苯砜、抗病毒药Elvitegravir、利吡韦林、马拉维若7、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抗雌激素药三苯氧胺、抗肿瘤药紫杉醇主要经3A4酶代谢。

高中生物高考2021年高考二轮生物复习知识清单:04细胞的代谢-2023修改整理

高中生物高考2021年高考二轮生物复习知识清单:04细胞的代谢-2023修改整理

专题 4 细胞的代谢 一、酶 1.产生部位:活细胞产生(活细胞都能产生酶,特例?)可作用于细胞内(光合作用酶、呼吸酶)或细胞外、体外(唾液淀粉酶、消化酶)在适宜条件下也可发挥作用。

※ 激素: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可以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酶和激素都是有机物。

2.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量是RN A (原料分别是氨基酸、核糖核苷酸)3.功能:催化作用(1与4),只改变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光,不改变反应平衡(图2),反应前后其本身数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4.特征:a 、高效性(3与4)b 、专一性(图3)c 、作用条件较暖和(图4)5.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6.反应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图5)二、ATP 1.ATP 的组成和结构(1)ATP 的组成:1分子核糖、1分子腺嘌呤、3分子磷酸,简式:A —P~P~P2、细胞中ATP 的来源 (AT P 还可以来自磷酸肌酸的转化)(1)植物:光合作用(叶绿体)和细胞呼吸(细胞质基质、线粒体)(2)动物、微生物:细胞呼吸(细胞质基质、线粒体)3、细胞中ATP 的去路(1)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类囊体薄膜)产生A TP ,用于暗反应过程中C 3的还原(2)呼吸作用产生的ATP ,用于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4、A TP 与ADP 的互相转化不是可逆反应 (1)催化剂不同(2)反应场所不同(3)能量的来源和去向不同 三、细胞呼吸1、概念: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 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 的过程。

2、有氧呼吸过程(反应物主要是葡萄糖,脂肪,氨基酸也可以作为反应物)第一阶段:C 6H 12O 6 2C 3H 4O 3(丙酮酸)+4[H] +少量能量 (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2C 3H 4O 3+6H 2O 6CO 2+20[H]+少量能量 (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 6O 2+24[H] 12H 2O+大量能量 (线粒体内膜)总反应式:3、无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 C 6H 12O 6 2C 3H 4O 3(丙酮酸)+ 4[H]+少量能量2C2H 5OH + 2CO 2 (植物、酵母菌)2C 3H 6O 3(乳酸) (动物,马铃薯块茎,玉米胚,甜菜块根,乳酸菌) 总反应式:C 6H 12O 6 2C 2H 5OH+2CO 2+少量能量 C 6H 12O 6 2C 3H 6O 3+少量能量4、酵母菌(兼性厌氧型)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糖类作为反应物)(1)CO 2>O,O 2=O 只举行无氧呼吸 (2)CO 2>O 2>O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并且举行(3)CO 2=O 2 只举行有氧呼吸(4)CO 2=酒精 只举行无氧呼吸(5)CO 2>酒精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并且存在A —腺苷,P —磷酸基团 ~ —高能磷酸键细胞内的含量很少,但含量相对稳定(合成和分解都快)实质: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第二阶段: 丙酮酸5、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1)内部因素(遗传物质确定):旱生<水生 阴生<阳生 (2)环境因素①温度:经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作用②氧气浓度(氧分压)A 点只举行无氧呼吸,D 点只举行有氧呼吸AD 段(除A 点)有氧呼吸增强,无氧呼吸减弱B 点是E 点CO 2释放量的2倍,E 点表示有氧呼吸CO 2释放量=无氧呼吸释放量B 点CO 2释放量最少,有机消耗量最少6、细胞呼吸在生产日子实际中的应用 1、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目的是抑制厌氧细菌的无氧呼吸2、酵母菌酿酒,先通气,后密封,其原理:先让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再无氧呼吸产生酒精3、花瓶经常松土,促进根部有氧呼吸,有利于吸收矿质元素4、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细胞酒精中毒5、慢跑:防止剧烈运动产生乳酸四、光合作用1.过程 光反应 水的光解: H 2O 2[H]+1/2O 2(类囊体薄膜) A TP 的合成: ADP+Pi+能量 A TP暗反应 CO 2的固定 CO 2+C 5 2C 3(叶绿体基质) C 3的还原: 2C 3+[H] C 5+(CH 2O)★总反应式: CO 2+H 2O 光能 (CH 2O )+O 2叶绿体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内因:色素(光反应)、酶(暗反应)、叶龄、叶面积(合理密植,间作套种)(2)外因:光照强度、CO 2浓度、温度、矿质元素、水净光合:O 2释放量、CO 2吸收量、有机物积累量(增加量)总光合作用:O 2产生量(生成量)、CO 2固定量(消耗量)、有机物产生量(创造量、生成量) 净光合作用= 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①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A :呼吸作用释放的CO 2量,只举行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光补偿点AB 段(除B 外)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 BC 段(除B 点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C :光饱和点,此时影响作用的主要因素是CO 2浓度②二氧化碳浓度(与光照强度曲线类似)③温度 (酶的活性,影响暗反应贮藏水果:低氧,低温(4℃)、适宜的湿度贮藏种子:低氧,低温、干燥能量转化:光能→转化为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 和Pi总光合速率:单位时光内光合作用产生糖(消耗CO2)的量净光合速率:单位时光内光合作用CO 2吸收量(糖的积累)呼吸速率:O 2消耗量、CO 2产生量(生成量)、有机物消耗量★光照下CO 2的释放量: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黑暗下CO 2的释放量: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25 ℃) 呼吸作用(最适温度30℃)④矿质元素(N、P、K、Mg)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矿质元素越多,光合速率越快。

肝的代谢酶

肝的代谢酶

肝的代谢酶
肝的代谢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酶,主要参与肝脏的代谢过程。

其中,肝药酶是一种重要的肝代谢酶,通常用P450来表示。

P450肝药酶包括多个系列,如CYP1A2、CYP3A4、CYP2C7、CYP2C19等,其中经过CYP3A4代谢的药物最多。

此外,还有一些与肝脏代谢相关的酶,如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

这些酶在肝脏代谢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参与胆汁酸代谢、脂肪消化、药物代谢等。

当肝脏受到损伤或疾病影响时,这些代谢酶的活性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肝脏功能异常。

因此,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这些酶的活性来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药物或食物可能会影响肝代谢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药物的代谢和疗效。

因此,在使用药物时,需要了解药物代谢的特点和可能的相互作用,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之,肝的代谢酶在肝脏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维持肝脏功能和药物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这些酶的特点和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

高中生物细胞代谢知识点

高中生物细胞代谢知识点

高中生物细胞代谢知识点4篇高中生物细胞代谢知识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1)一个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具有一层半透膜。

(2)植物细胞内原生质层可以看作是半透膜,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可以看作是半透膜,所以都可以发生渗透吸水。

(3)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

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除去细胞壁以后的结构。

(4)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例如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膜;协助扩散,例如葡萄糖穿过红细胞的细胞膜;主动运输,例如Na+、K+穿过细胞膜。

(5)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拓展:①溶液中的溶质或气体可发生自由扩散,溶液中的溶剂发生渗透作用;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6)细胞通过胞吞摄取大分子,通过胞吐排出大分子。

四、酶与 ATP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

(2)酶的生理作用是催化。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拓展:①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②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在低温,如0℃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

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3)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

(3)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

(4)ATP和ADP的转化注意:①酶不同:酶1是水解酶,酶2是合成酶;②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

③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

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拓展:①动物体内合成ATP 的途径是呼吸作用,植物物体内合成 ATP 的途径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4 酶 (Enzyme)

4 酶 (Enzyme)

5)酶的转换数:
酶的转化数(turnover number,即kcat)是 它的最大催化活性的一种量度。 kcat定义为: 当酶被底物饱和时,每分子的酶在单位时间内 催化底物分子转变成产物的数量。转换数也称 为酶的分子活性(molecular activity)。
对于在简单的米-曼氏方程情形下(只有 一种ES复合物),假定反应混合物中的酶浓度 ([ET]或[E0])是已知道, 在饱和的[S]下,
一. 命名原则 1、习惯命名 例如:乙醇脱氢酶 2.、系统命名的原则 ●应标明酶的所有底物及催化的性质,并用︰ 符号把底物分开。例如:乙醇︰NAD+脱氢酶. ●不管催化正反应还是逆反应,一般都用同一 名称。 ●如果所催化的反应包含二种变化,则尽可能 用同一种变化来表示,另一个功能附后。例如: L-谷氨脱氢酶催化的反应是:该酶的系统命名 是 谷氨酸︰NAD+脱氢酶(脱氨)。
该酶的系统命名是 谷氨 酸︰NAD+脱氢酶(脱氨)
二、酶的分类
1、氧化还原酶类: 催化氧化还原反应 A· + B → A + B· 2H 2H
这类酶包括需氧 脱氢酶、氧化酶 和不需氧脱氢酶
2、转移酶类:催化功能基团的转移反应(插 入4-2b): AB + C ←→A + BC
3、水解酶类:催化水解反应: AB + HOH →AOH + BH (可视为一类特殊的转移酶)
③对于讨论酶的催化效率来说,最有用的参
数应该包含kcat和Km两者。 根据米氏方程的推导
2、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酶作用环境的pH可以影响酶蛋白的结构﹑ 酶活性部位的解离状态﹑辅酶的解离以及底物 分子的解离,从而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以及对 底物的催化效力。 一般来说,酶只在一个有限的pH范围内是 活泼的。大多数酶只有在某一特定的pH条件下, 它 的 催 化 活 性 是 最 大 的 。 这 一 pH 称 为 最 适 pH (pH optimum)。

代谢酶食物

代谢酶食物

代谢酶食物
代谢酶是参与生物体代谢过程的酶类。

这些酶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将其转化为生物体所需的能量和原料。

一些常见的代谢酶食物包括:
1. 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主要存在于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中。

2. 淀粉酶:帮助分解淀粉,主要存在于米、面、土豆等淀粉含量较高的食物中。

3. 果糖酶:参与果糖的代谢,主要存在于水果中。

4. 脂肪酶:帮助分解脂肪,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油中。

5. 蛋白酶:参与蛋白质的分解,主要存在于肉类、豆类和大豆制品中。

需要注意的是,代谢酶在人体中的作用是相互协调的,因此,饮食应该多样化且均衡,以保证身体获得各类营养物质和能量。

二肽基肽酶4作用原理

二肽基肽酶4作用原理

二肽基肽酶4作用原理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 4,DPP-4)是一种酶类蛋白质,它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生理调节作用。

DPP-4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特别是肠道上皮细胞、肺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等组织中。

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切割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和胰高血糖素(glucagon),从而调节血糖水平。

DPP-4通过切割GLP-1和胰高血糖素的N端二肽基,将其转化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

GLP-1和胰高血糖素是由肠道中食物摄入引起的胰岛素分泌增加的重要调节因子。

它们通过与胰岛素受体结合,促进胰岛素的释放,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然而,GLP-1和胰高血糖素的半衰期较短,仅为数分钟,这限制了它们在体内的生物活性。

而DPP-4的存在恰恰是为了调节GLP-1和胰高血糖素的血浆水平,通过降解这两种激素,维持其稳定的浓度。

DPP-4的作用机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描述:首先,GLP-1和胰高血糖素由肠道内的L细胞分泌出来。

随后,这两种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胰岛,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同时,DPP-4也存在于胰岛B细胞上,当GLP-1和胰高血糖素进入B细胞时,DPP-4迅速作用于它们的N端二肽基,切割掉这部分肽链,使其失去活性。

这样,GLP-1和胰高血糖素在体内的浓度得到控制,避免过度刺激胰岛素分泌,从而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除了调节GLP-1和胰高血糖素的血浆水平外,DPP-4还参与其他生理过程。

研究表明,DPP-4与免疫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等过程密切相关。

例如,DPP-4参与调节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对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此外,DPP-4还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相关,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显示出潜在的抗肿瘤活性。

近年来,针对DPP-4的抑制剂已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药物。

通过抑制DPP-4的活性,可以增加GLP-1和胰高血糖素的半衰期,提高其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从而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和降低血糖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诊断酶学
第五章诊断酶学
(一)A1型题(标准型)
1.诊断AMI的金标准是:
A.AST
B.CK-MB
C.LD
D.CK
E.ChE
2.血浆特异酶的是:
A.LD
B.CK
C.ALT
D.ChE
E.AST
3.属血浆非特异酶的是:
A.AST
B.ChE
C.LCAT
D.脂蛋白脂酶
E.铜氧化酶
4.肾脏中含量最多的酶是:
A.γ-GT
B.LD
C.AST
D.AMY
E.ALT
5.心脏中含量最多的酶是()
A.AST
B.CK
C.ACP
D.LPS
E.LD
6.肝脏中含量最多的是:
A.ALT
B.CK
C.LD
D.LPS
E.ACP
7.女性高于男性的酶是:
A.AST
B.CK
C.LP
D.LDH
E.LD
8.雌激素可抑制下列哪种酶:
A.ALP
B.CK
C.LD
D.γ-GT
E.AST
9.新生儿比成人含量低的酶是:
A.AMY
B.ALP
C.CK
D.LD
E.AST
10.心肌酶谱常用的除下列哪种酶:
A.CK
B.AST
C.LD
D.LPS
E.ACP
11.肝酶谱常用的除下列哪种酶:
A.AST
B.AMY
C.LD
D.ALT
E.CK
12.血清中γ-GT主要来自:
A.肝脏
B.胰脏
C.肾脏
D.肠
E.肺
13.肝胆疾病检出阳性率最高的是:
A.AST
B.LD
C.γ-GT
D.ALT
E.CK
14. 标本发生溶血时对酶测定不产生影响的是:
A.AST
B.ALT
C.CK
D.γ-GT
E.LD
15. 可判断恶性肿瘤有无肝转移的酶是:
A.γ-GT
B.AST
C.ALT
D.LD
E.CK
16. 可用于判断乙醇中毒的酶是:
A.γ-GT
B.AST
C.ALT
D.LD
E.ACP
17. 在常用心肌酶中,AMI时升高最迟的是:
A. CK
B. LD
C.AST
D.γ-GT
E.ALT
18. 判断前列腺癌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
A.ACP
B.ALP
C.AMY
D.CK
E.LD
19. 人体胰腺中含()最多
A.ACP
B.ALP
C.AMY
D.CK
E.LD
20. 在急性胰腺炎后期测定()更有意义
A.血AMY
B.尿AMY
C.CK
D.ALP
E.LD
21. 在急性胰腺炎时,其诊断价值最好的是:
A.AMY
B.LPS
C.ALP
D.CK
E.LD
22. 凡血清中AMY 都升高的病例()都升高。

A.ALP
B.CK
C.LD
D.LPS、
E.AST
23. 生物碱对下列()有抑制作用。

A.ChE
B.CK
C.LD
D.AMY
E.AST
24. 临床上测定红细胞中()用于有机磷中毒的诊断。

A.BuCHE
B.ACHE
C.CK
D.AMY
E.AST
25.评价肝细胞合成功能的灵敏指标是:
A.ChE
B.AMY
C.AST
D.LD
E.ALT
26. 甲亢患者()升高
A.AST
B.LD
C.ALP
D.ChE
E.ALT
27. 肝脏疾患中()降低
A.LD
B.ALT
C.AST
D.ChE
E.AMY
28. 在常用酶中最难测定的是:
A.LD
B.ALT
C.AST
D.ChE
E.CK
29. 心脏中含量较多的是:
A.LD
B.ALT
C.AST
D.CHE
E.AMY
30. 肝脏中含量较多的是:
A.LD
B.ALT
C.AST
D.ChE
E.CK
31. 部分儿童存在最多的是:
A.LD1
B.LD2
C.LD3
D.LD4
E.LD5
32. 当心梗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时,下列哪项会升高:
A.LD1
B.LD2
C.LD3
D.LD4
E.LD5
33. 绝大多数AMI患者中出现:
A.LD1>LD2
B.LD2>LD3
C.LD3>LD4
D.LD4>LD5
E.LD5>LD3
34. 肝细胞损伤时出现:
A.LD1>LD2
B.LD2>LD3
C. LD3>LD1
D. LD4>LD5
E.LD5>LD4
35. 急性肝炎时LD1,LD2相对下降,而()升高。

A.LD1
B.LD2
C.LD3
D.LD4
E.LD5
36. 慢性肝炎时:
A.LD1<LD3
B.LD2<LD3
C.LD3<LD4
D.LD4<LD5
E.LD5<LD1
37.肝硬化时仅表现为:
A.LD1↑,LD5↑
B.LD2↓,LD5↑
C.LD3↑,LD1↑
D.LD4↓,LD1↑
E.LD5↑,LD4↓
38. 肝癌时LD5升高,但
A.LD1>LD3
B.LD2>LD4
C.LD3>LD1
D.LD4>LD2
E.LD5>LD2
39. 肝癌时()增加。

A.γ-GT1
B.γ-GT2
C.γ-GT3
D.γ-GT4
E.AMY
40.()与胆红素增高密切相关。

A.γ-GT1
B.γ-GT2
C.γ-GT3
D.γ-GT4
E.AMY
41. 在输卵管中只含有:
A.P-AMY
B.S-AMY
C.CK
D.AST
E.ACP
42. 骨骼肌损伤时()明显升高。

A. CK1
B. CK2
C.CK3
D.CK4
E.AMY
43. 脑胶质细胞瘤时()升高。

A.CK1
B.CK2
C.CK3
D.CK4
E.AMY
44. 胃肠道恶性肿瘤时,除CK-BB升高外,还有()升高。

A.CK1
B.CK2
C.CK3
D.CK4
E.AMY
45. ()对早期AMI检出更为敏感。

A.CK1
B.CK2
C.CK3
D.CK4
E.AMY
46. 慢性肝炎以及活动性肝硬化患者,血清()活性升高明显。

A.ASTs
B.ASTm
C.CK
D.AMY
E.ACP
47. 病理状态下,如肝细胞坏死,以()为主。

A.ASTs
B.ASTm
C.CK
D.AMY
E.ACP
48. 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升高表示病变迁移。

A.ASTs
B.ASTm
C.CK
D.AMY
E.ACP
49. 催化氨基转移的酶:
A.ALP
B.AST
C.LPS
D.LD
E. -G
填空题
1.___因此一度曾被公认为诊断AMI的“金标准”。

2.由酶所催化的反应称为___;酶催化化学反应的能力称为__
_;酶催化所作用的物质称为___;酶促反应的生成物称为___。

3.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核糖核酸(RNA)称为___。

4.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主要有___。

5.酶浓度活性,按监测方法分类可分为___。

6.同工酶是______。

名词解释
1. Km
2.同工酶
3. 血浆特异酶
4. 非血浆特异酶
5.工具酶
6.定时法
7.连续监测法
8.酶偶联体系
9.国际单位
简答题
1.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2.血清酶变化的病理机制是什么?
3.同工酶分析方法有哪些?
4.临床酶学测定的标准化途径有哪些?
5.临床实验室测定酶活性浓度最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6. 影响血清酶浓度变化的生理性因素有哪些?
论述题
1.论述临床上测定酶活性浓度时有哪些干扰因素,试举例?
2.3.试述酶免疫化学测定的优缺点?
3.试以AMI为例,论述哪些血清酶及其同工酶可用于其诊断,他们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