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实验室检查习题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常用实验室检查课程设计

常用实验室检查课程设计

常用实验室检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实验室常用的检查仪器及其工作原理;2. 掌握实验室安全规则及基本操作流程;3. 认识并理解常见化学实验现象及其背后的原理。

技能目标:1. 学会正确使用实验室检查仪器,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2. 能够根据实验要求,制定简单的实验方案并独立完成实验;3. 提高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严谨、细致的实验操作习惯;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互相尊重、协作和交流。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验操作课程,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或高中阶段,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基础,但实验操作经验不足,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验安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和指导。

二、教学内容1. 实验室安全知识:包括实验室规则、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实验事故的处理等,对应教材中实验室安全章节。

2. 常用实验仪器:介绍显微镜、天平、滴定管、分光光度计等常用仪器的结构、原理及操作方法,对应教材中实验仪器章节。

3. 基本实验操作:涵盖溶液配制、物质称量、滴定、过滤等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对应教材中实验操作技巧章节。

4. 化学实验现象:观察并分析酸碱中和、氧化还原、沉淀反应等常见化学实验现象,对应教材中化学实验现象及原理章节。

5. 实验方案设计:学习如何根据实验目的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步骤、所需材料及预期结果,对应教材中实验方案设计章节。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实验室安全知识及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第二周:常用实验仪器的认识及操作方法;第三周: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第四周: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第五周: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营养与膳食》教案第四章 膳食营养调查与评价

《营养与膳食》教案第四章 膳食营养调查与评价
膳食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一定பைடு நூலகம்间内调查对象通过膳食所摄取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数量和质量,以评价调查对象能量和营养需求获得满足的程度。
膳食调查方法有称重法、记账法、膳食回顾法、化学分析法和食物频数法等。
二膳食调查注意事项
1.调查组织
2.调查方法每种调查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膳食调查时,应根据调查目的、目标人群、对结果的精确性要求、经费预算,以及研究时间确定适当的调查方法。
(二)膳食调查结果的评价
1.食物结构和膳食模式分析
2.应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评价膳食
(三)综合评价
在任何情况下,一个人的真正需要量和日常摄入量只能是一个估算值,对个体膳食适宜性的评价结果常常是不够精确的。因此,对膳食调查结果解释时,应结合体格测量、营养缺乏病的临床检查、营养状况实验室检验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某些营养素的摄入量是否足够。为了了解个体或人群的全面营养状况,需要对其膳食组成、营养素摄入量、体内营养水平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再综合分析调查结果做出判断称为营养状况评价。
5.纤维连接蛋白半衰期为0.5~1.0天,正常参考值为200~280mg/L。纤维连接蛋白在饥饿状态下迅速降低,给予营养补充后很快恢复正常,因此也可以作为营养评价的指标。
6.视黄醇结合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血液中含量极微,半衰期0.5天,正常范围40~70μg/L。
7.血液氨基酸含量
(二)尿液指标
1.尿肌酐尿液中肌酐是肌肉中肌酸的代谢产物。尿肌酐的数量反映肌肉的数量和活动,间接反映体内肌肉中蛋白质的含量。
三膳食调查结果的整理和评价
(一)膳食调查结果的整理
1.每人每天各类食物摄入量
(1)就餐人日数:人日数是代表被调查者用餐的天数。
(2)标准人日计算:标准人日=标准人系数×人日数;总标准人日数=全家或单位内每个人标准人日之和。

英才学院健康评估教案04实验室检查

英才学院健康评估教案04实验室检查

教案教师学年第工学期时间节次—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提问:LX线常用的检查方法?2.超声检查前的准备?第四章临床实验室检查第一节血液一般检查一.红细胞检查(-)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1 .参考值: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成年男性(4.0~5.5)X 10I2∕L120~ 160g∕L成年女性(3.5~5.0) × 1012/L 110- 150g∕L新生儿(6.0~7.0) × 1012/L 170~200g∕L(二)血细胞比容(HCT或PCV)指在一定条件下经离心压紧的红细胞占全血体积的比值。

血细胞比容的多少主要与红细胞的数量、大小及血浆容量有关。

L参考值温氏法:男性0.40~0.50I√L (40~50 容积%);平均0.45L/L女性0∙37~0.48L∕L (37-48 容积%);平均0.40L/L微量法:男性(0.467±0.039) L/L女性(0.421+0.054) L/L2 .临床意义(I)血细胞比容增高相对性增高常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如脱水、腹泻、烧伤等;绝对性增高主要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血细胞比容减低见于各种贫血。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其量的增减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盛衰。

1 .参考值(成人)百分数0.005~0.015绝对值(24~84) × 109/L2 .临床意义:判断骨髓红系细胞增生情况;观察贫血疗效(1)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治疗有效时,早期网织红细胞即可迅速升高。

(2)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确造血功能减低,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四)红细胞沉降率(ESR)简称血沉,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

它受多种因素影响,当血浆中蛋白成分的比例改变,如清蛋向减少或纤维蛋白原及球蛋白增加,或红细胞数量和形态改变等均可引起血沉改变。

分析化学实验教案第4章分析化学实验室基本操作第2节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干燥

分析化学实验教案第4章分析化学实验室基本操作第2节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干燥

第四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4.2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干燥4.2.1定量分析实验常用器皿介绍表4-3 定量分析实验常用器皿介绍名称规格表示方法一般用途及性能使用注意事项烧杯1.玻璃品质:硬质或软质。

2.容积(mL)。

反应容器,可以容纳较大量的反应物。

1.硬质烧杯可以加热至高温,但软质烧杯要注意勿使温度变化过于剧烈。

2.加热时放在石棉网上,不应直接加热。

烧瓶1.玻璃品质:圆底和平底。

2.容积(mL)。

反应容器,在需要长时间加热时用。

加热时放在石棉网上,不能直接用火加热,应避免骤热骤冷。

锥形瓶1.玻璃品质:硬质或软质。

2.容积(mL)。

反应容器,摇荡方便,口径较小,因而能减少反应物的蒸发损失。

同烧杯。

称量瓶1.玻璃品质。

2.上口有磨口塞。

3.分高形和扁形两种。

1.精确称量试样和基准物。

2.质量小,可直接在天平上称量。

称量瓶盖要密合。

移液管1.玻璃品质。

2.在一定温度时以刻度的容积(mL)表示。

吸取一定量准确体积的液体时用。

1.不能加热或烘干。

2.将吸取的液体放出时,管尖端剩余的液体不得吹出,如刻有“吹”字的要把剩余部分吹出。

容量瓶1.玻璃品质。

2.规格:一定温度下的容积(mL)。

例20℃1000mL。

配制标准溶液。

1.不能盛热溶液或加热或烘烤。

2.磨口塞必须密合并且要避免打碎,遗失和互相搞混。

碱式酸式滴定管1.玻璃品质。

2.所容的最大容积(mL)表示。

3.分酸式(玻璃活塞)或碱式(橡皮管),酸式有无色和棕色两种。

1.滴定时用。

2.用以取得准确体积的液体时用。

1.小心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避免打碎,遗失或相互搞混。

2.用滴定管时要洗洁净,液体下流时,管壁不得有水珠悬挂,滴定管的活塞下部也要充满液体,全管不得留有气泡。

表面皿1.玻璃品质。

2.口径(cm)表示。

(如直径9cm)。

1.用作烧杯等容器的盖子。

2.用来进行点滴反应。

3.观察小晶体及结晶过程。

1.不能加热。

2.用作烧杯盖子时,表面皿的直径应比烧杯直径略大些。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第一章:电工基础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电工基础的基本概念和电工元件。

2. 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和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1. 电工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电能等。

2. 电工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3. 电路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路的功率定律等。

4.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节点分析法、回路分析法、叠加原理、戴维南-纳恩定理等。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和图片等形式直观展示电工元件和电路。

2. 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工知识。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电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电工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章:直流电路教学目标:1. 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2. 学会使用万用表等工具进行直流电路的测量。

教学内容:1. 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直流电源、直流电阻、直流电流等。

2. 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

3. 直流电路的测量工具:万用表、示波器等。

4. 直流电路的测量方法:电压测量、电流测量、电阻测量等。

教学方法:1. 结合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直流电路的知识。

2. 进行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室实践中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交流电路教学目标:1. 了解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和测量技巧。

教学内容:1. 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交流电源、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等。

2. 交流电路的特点:周期性、频率、相位等。

3. 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教案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教案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教案第一章: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概述1.1 定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指由于铁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需要增加而导致的铁储存耗竭,进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2 病因1.2.1 铁摄入不足:膳食中铁含量不足,导致铁摄入量不足。

1.2.2 铁吸收不良: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等导致铁吸收不良。

1.2.3 铁需求增加:生长发育迅速、妊娠、哺乳期等导致铁需求增加。

1.3 临床表现1.3.1 贫血表现:皮肤苍白、乏力、头晕、心悸等。

1.3.2 组织缺氧表现:呼吸急促、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

1.3.3 神经系统表现:烦躁不安、易怒、记忆力减退等。

第二章: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评估2.1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等)和相关病史,确诊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2.2 评估2.2.1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饮食、生活习惯、疾病史等。

2.2.2 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

2.2.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清铁、总铁结合力、红细胞分布宽度等。

第三章: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治疗3.1 治疗原则3.1.1 补铁治疗: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等。

3.1.2 改善饮食: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猪肝、鸡蛋、豆类等。

3.1.3 针对病因治疗:针对铁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需要增加的原因进行治疗。

3.2 药物治疗3.2.1 口服铁剂:剂量根据患者体重和贫血程度确定,一般每日剂量为20-60mg/kg。

3.2.2 疗程:一般4-6周,根据患者病情和血红蛋白水平调整。

3.3 饮食指导3.3.1 建议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猪肝、鸡蛋、豆类等。

3.3.2 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柑橘、草莓、西红柿等,促进铁的吸收。

第四章: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4.1 增加铁摄入4.1.1 建议孕妇、哺乳期妇女多摄入富含铁的食物。

4.1.2 婴幼儿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如米粉、肉泥等。

4.2 改善饮食搭配4.2.1 避免空腹饮茶、咖啡等,以免影响铁的吸收。

第四章实验室检查习题电子教案

第四章实验室检查习题电子教案

第四章实验室检查习题一.选择题【A1型】*1.严重细菌感染时不应出现A白细胞总数增高B中性粒细胞增高C核左移D酸性粒细胞增高E中性细胞出现中毒颗粒2.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疾病是A急性病毒感染B急性溶血C急性中毒D急性失血E心肌梗死**3.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是指A分叶核在2叶以上的细胞>0.03 B分叶核在3叶以上的细胞>0.03C分叶核在4叶以上的细胞>0.03 D分叶核在5叶以上的细胞>0.03E杆状核粒细胞≥0.054.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不应出现于A支气管哮喘B急性支气管炎C钩虫病D皮肤湿疹E药物过敏5.对缺铁性贫血认识正确的是A红细胞↓=血红蛋白↓B红细胞↓<血红蛋白↓C红细胞↓>血红蛋白↓D为大红细胞性贫血E以上都不对6.下列哪种细菌感染WBC计数减低A肺炎球菌B链球菌C葡萄球菌D大肠杆菌E伤寒杆菌7.促使血沉增快的物质是A清蛋白B胆固醇C血小板D纤维蛋白原E凝血酶原**8.血沉增快不应出现于A严重脱水B严重贫血C结核病D风湿病E恶性肿瘤**9.出血时间延长不应出现于A血小板减少症B过敏性紫癜C再生障碍性贫血D血小板无力症E血管异常**10.可致血小板增高的病因是A急性失血与溶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白血病D放射病E淋巴瘤11.镜下血尿是指尿沉渣红细胞数A平均>1个/HP B平均>2个/HP C平均>3个/HP D平均>4个/HP E平均>5个/HP 12.蛋白尿时蛋白定量试验为A>5mg/24h B>15mg/24h C>50mg/24h D>150mg/24h E>250mg/24h13.下列疾病可出现蛋白尿,除了A急性肝炎B急性肾小球肾炎C肾病综合征D妊娠中毒症E慢性肾炎**14.尿常规检查不正常的是A尿量1500ml/24h B尿比重波动于1.010±0.003/24h C外观清晰透明D尿色微黄E尿沉渣见少量扁平上皮细胞**15.尿常规检查留取标本的方式是A随机采尿B餐前尿C餐后尿D12h尿E24h尿**16.尿内出现白细胞管型见于A急性膀胱炎B急性肾盂肾炎C慢性肾炎D尿道炎E肾结石*17.尿糖阳性最常见的病因是A糖尿病B急性肾炎C肾结核D肾病综合征E急性肾盂肾炎18.细菌性痢疾大便为A水样便B粘液脓血便C粘液便D黑便E硬球状便**19.脑脊液外观呈均匀血性,离心后上清液呈淡红色或黄色见于A穿刺损伤B脑肿瘤C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D结核性脑膜炎E正常脑脊液**20.哪项检查结果不符合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特点A外观如毛玻璃状微浊B蛋白定性试验(++)C细胞计数220×106/LD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E氯化物定量128mmol/L21.哪项不符合化脓性腹膜炎(渗出液)的腹水特点A腹水外观浑浊B比重1.010 C蛋白定性试验阳性D白细胞850×106/L E中性细胞为主22.对诊断急性肝炎最重要的检查结果是A血清蛋白总量降低 B A/G比值降低 C ALP增高 D ALT增高E血清胆固醇增高23.慢性肝病时,血清蛋白检查可出现A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高B清蛋白增高、球蛋白减少C血清总蛋白增高D甲胎蛋白增高E甲胎蛋白减少24.隐性黄疸在血清总胆红素(STB)测定中为A1.7~17.1μmol/L B1.7~34.2μmol/L C17.1~34.2μmol / LD34.2~68.4μmol/L E34.2~171μmol /L25.血中HBsAg阳性、ALT增高,提示A急性甲型肝炎B急性乙型肝炎C急性丙型肝炎D肝癌E肝淤血26.“两对半”检查中,抗-HBs阳性,其余为阴性,提示A乙肝病毒急性感染期B甲肝病毒急性感染期C乙肝病毒正在复制D 血液传染性强E机体对HBV有一定免疫力**27.下列结论哪项是错误的A急性肾盂肾炎Ccr明显降低B急性肾小球肾炎Ccr降低C慢性肾功能不全Ccr明显降低 D Ccr低于70ml/min表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E尿素氮增高说明已有60~70%有效肾单位受损**28.以下哪项不可能导致低钠血症A大量使用利尿剂B肾小管病变C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D长期呕吐腹泻E醛固酮减少【A2型】**29.女40岁,乏力,查:Hb93g/L,MCV91fl,MCH29pg,MCHC32%,提示A血常规正常B大细胞性贫血C正常细胞性贫血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E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30.男20岁,低热乏力盗汗。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教案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教案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教案第一章:汽车电工电子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电工电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掌握汽车电工电子的组成部分及应用领域。

1.2 教学内容汽车电工电子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汽车电工电子的组成部分:电源、电路、电器设备、控制单元等。

汽车电工电子的应用领域:发动机控制、车身控制、灯光系统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汽车电工电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汽车电工电子的组成部分及应用领域。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汽车电工电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汽车的电路图,以检验学生对汽车电工电子应用领域的理解。

第二章:汽车电源系统2.1 教学目标掌握汽车电源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学会诊断和维修汽车电源系统常见故障。

2.2 教学内容汽车电源系统的基本原理:交流发电机、直流发电机、整流器、调节器等。

汽车电源系统的组成:发电机、蓄电池、充电系统、电压调节器等。

诊断和维修汽车电源系统常见故障:发电机故障、蓄电池故障、充电系统故障等。

2.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汽车电源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学会诊断和维修汽车电源系统常见故障。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验学生对汽车电源系统基本原理和组成的理解。

实验室实操:评估学生诊断和维修汽车电源系统常见故障的能力。

第三章:汽车电路系统3.1 教学目标掌握汽车电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学会诊断和维修汽车电路系统常见故障。

3.2 教学内容汽车电路系统的基本原理:电路的组成、电路图的阅读、电路分析方法等。

汽车电路系统的组成:电线、插头、保险丝、继电器、控制单元等。

诊断和维修汽车电路系统常见故障:短路故障、断路故障、电器设备故障等。

3.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汽车电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学会诊断和维修汽车电路系统常见故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实验室检查习题•选择题【A i 型]*1 .严重细菌感染时不应出现A 白细胞总数增高B 中性粒细胞增高C 核左移D 酸性粒细胞增高E 中性细胞出现中毒颗粒2•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疾病是 A 急性病毒感染 B 急性溶血 C 急性中毒 D 急性失血 E 心肌梗死 **3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是指A 分叶核在2叶以上的细胞〉0.03 C 分叶核在4叶以上的细胞〉0.03 E 杆状核粒细胞》0.05 4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不应岀现于 A 支气管哮喘B 急性支气管炎 5. 对缺铁性贫血认识正确的是6. 下列哪种细菌感染 WBC 计数减低A 肺炎球菌B 链球菌C 葡萄球菌D 大肠杆菌E 伤寒杆菌7. 促使血沉增快的物质是A 清蛋白B 胆固醇C 血小板D 纤维蛋白原 **8 .血沉增快不应岀现于A 严重脱水B 严重贫血C 结核病D 风湿病**9 .出血时间延长不应出现于A 血小板减少症B 过敏性紫癜C 再生障碍性贫血 **10 .可致血小板增高的病因是A 急性失血与溶血B 再生障碍性贫血C 白血病D 放射病11. 镜下血尿是指尿沉渣红细胞数A 平均〉1个/HPB 平均〉2个/HPC 平均〉3个/HPD 平均〉4个/HPE 平均〉5个/HP 12. 蛋白尿时蛋白定量试验为A > 5mg/24hB > 15mg/24hC > 50mg/24hD > 150mg/24hE > 250mg/24h 13. 下列疾病可出现蛋白尿,除—A 急性肝炎B 急性肾小球肾炎C 肾病综合征D 妊娠中毒症E 慢性肾炎**14 .尿常规检杳不正常的是A 尿量1500ml/24hB 尿比重波动于1.010± 0.003/24hC 外观清晰透明D 尿色微黄E 尿沉渣见少量扁平上皮细胞B 分叶核在3叶以上的细胞〉0.03 D 分叶核在5叶以上的细胞〉0.03C 钩虫病D 皮肤湿疹E 药物过敏A 红细胞J =血红蛋白J D 为大红细胞性贫血B 红细胞Jv 血红蛋白J E 以上都不对E 凝血酶原E 恶性肿瘤 D 血小板无力症E 血管异常E 淋巴瘤**15 •尿常规检查留取标本的方式是A 随机采尿B 餐前尿C 餐后尿 D12h 尿 E24h 尿**16 •尿内出现白细胞管型见于A 急性膀胱炎B 急性肾盂肾炎C 慢性肾炎D 尿道炎E 肾结石*17 •尿糖阳性最常见的病因是A 糖尿病B 急性肾炎C 肾结核D 肾病综合征E 急性肾盂肾炎18•细菌性痢疾大便为A 水样便B 粘液脓血便C 粘液便D 黑便E 硬球状便 **19 •脑脊液外观呈均匀血性,离心后上清液呈淡红色或黄色见于 A 穿刺损伤 B 脑肿瘤 C 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 D 结核性脑膜炎E 正常脑脊液 **20 .哪项检查结果不符合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特点A 外观如毛玻璃状微浊B 蛋白定性试验(++)C 细胞计数220 X 106/LD 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E 氯化物定量128mmol/L21.哪项不符合化脓性腹膜炎(渗出液)的腹水特点A 腹水外观浑浊B 比重1.010C 蛋白定性试验阳性D 白细胞850 X 106/LE 中性细胞为主22 •对诊断急性肝炎最重要的检查结果是A 血清蛋白总量降低B A/G 比值降低C ALP 增高D ALT 增高E 血清胆固醇增高23•慢性肝病时,血清蛋白检查可出现A 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咼B 清蛋白增咼、球蛋白减少C 血清总蛋白增咼D 甲胎蛋白增咼E 甲胎蛋白减少24 •隐性黄疸在血清总胆红素(STB )测定中为B1.7~34.2 pmol/L C17.1~34.2 ^mol / L26•“两对半”检查中,抗-HBs 阳性,其余为阴性,提示A 乙肝病毒急性感染期B 甲肝病毒急性感染期C 乙肝病毒正在复制D 血液传染性强E 机体对HBV 有一定免疫力**27 .下列结论哪项是错误的 A 急性肾盂肾炎 Ccr 明显降低B 急性肾小球肾炎 Ccr 降低C 慢性肾功能不全 Ccr 明显降低D Ccr 低于70ml/min 表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E 尿素氮增高说明已有 60~70%有效肾单位受损 **28 .以下哪项不可能导致低钠血症 A 大量使用利尿剂 B 肾小管病变 C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D 长期呕吐腹泻E 醛固酮减少【A2型】**29 .女 40 岁,乏力,查:Hb93g/L , MCV91fl , MCH29pg , MCHC32%,提示 A1.7~17.1 pmol/L D34.2~68.4 ^mol/L E34.2~171 pmol /L 25.血中HBsAg 阳性、ALT 增高,提示A 急性甲型肝炎B 急性乙型肝炎C 急性丙型肝炎D 肝癌E 肝淤血A血常规正常B大细胞性贫血C正常细胞性贫血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E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30 .男20岁,低热乏力盗汗。

查:WBC:7.5 X 10叽,中性粒细胞0.48,淋巴细胞0.45,提示A肺炎球菌肺炎B急性扁桃体炎C急性阑尾炎D急性胆囊炎E结核病31 .女25岁,查Hb80g / L ,检查结果属于A正常B轻度贫血C中度贫血D重度贫血E极重度贫血**32 .男6岁,少尿水肿2天,查尿色深,尿蛋白(++),镜检红细胞6~10个/HP,白细胞偶见, 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膀胱炎B急性尿道炎C急性肾盂肾炎D急性肾小球肾炎E肾病综合征*33 •男56岁,发热腹泻,解果酱色大便,一日数次。

查:右下腹压痛,大便镜检发现阿米巴滋养体,该病人应诊断为A急性肠炎B急性阑尾炎C细菌性痢疾D阿米巴痢疾E肠结核**34 .女30 岁,右上腹疼痛5 天,查:ALT:400U/L , AST:80U/L , ALP:130U/L,尿内尿胆原增高,尿胆红素阳性,首先应考虑A原发性肝癌B肝淤血C脂肪肝D慢性肝炎E急性肝炎**35 .男45岁,肝功能试验结果为:ALT40U/L,血清总蛋白55g/L,清蛋白24g/L,球蛋白31g/L , MAO 65U/L ,应首先除外A急性肝炎B肝硬化C原发性肝癌D活动性慢性肝炎E重症肝炎**36 .女45岁,查:尿量为2300ml/24h,夜尿量1500ml,各次尿比重均1.010左右,可见于A急性肾炎B急性肾盂肾炎C高血压病早期D慢性尿道炎E慢性肾衰竭【B型题】A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减少B纤维蛋白原增多C血小板减少症D凝血因子减少E血管异常和血小板异常37.血沉增快是因为38•出血时间延长主要是因为39 •凝血时间延长主要是因为**40血块退缩不良主要是因为**41 .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阳性主要是因为A中性粒细胞增高B单核细胞增多C酸性粒细胞增高D淋巴细胞增高E全血细胞减少*42 .急性化脓性感染出现*43 .过敏性疾病出现44 •再生障碍性贫血出现45.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出现46. 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出现A 尿量平均1500ml/24hB 尿量〉2500ml/24hC 尿量v 400ml/24hD 尿量v 100ml/24hE v 30 ml/24h*47 .多尿是*48 .少尿是*50 .正常尿量是A 深黄色尿B 淡红色尿C 浓茶色尿D 乳糜尿E 近无色尿51.阻塞性黄疸出现52.肾结石出现53.丝虫病出现54.糖尿病出现55.溶血出现56.急性黄疸型肝炎出现A 红细胞管型B 白细胞管型C 颗粒管型D 肾衰竭管型E 透明管型**57. 慢性肾炎出现58.急性肾炎出现59.慢性肾衰竭期出现60.肾盂肾炎出现** 61 .高热病人偶见出现A 鲜血便B 稀糊便C 扁平带状便D 黑便E 硬球状便62. 痔出血出现63. 直肠癌出现64. 胃出血出现65. 便秘出现66. 肠结核出现A 尿胆原减低、胆红素阳性B 尿胆原增高、胆红素阳性C 尿胆原减低、胆红素阴性D 尿胆原增高、胆红素阴性E 尿胆原正常、胆红素阳性**67 .溶血性黄疸时,尿液检查结果为**68 .阻塞性黄疸时, 尿液检查结果为**69 .肝细胞性黄疸时, 尿液检查结果为A 抗-HBcIgM (+)B 抗-HBcIgG (+)C 抗-HBcIgM 转为(一)D HBsAg ( +)E 抗-HBs (+)70.HBV 携带者是**71 .乙肝近期感染指标,早期诊断乙肝的依据是**72 .HBV 在体内持续复制,血液有传染性的指标是**73 .乙型肝炎逐渐恢复的指标是**74 .HBV 既往感染的指标是A 血清铁明显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B 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降低或正常C 血清铁增高、总铁结合力降低或正常D 血清铁降低或正常、总铁结合力降低E 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明显降低**75 .缺铁性贫血是**76 .肿瘤性贫血是**77 .溶血性贫血是**79 .肾病综合征是A OGTT试验B血清T3、- T4测定C血清铁测定 D CO 2CP测定 E Ccr测定80.用于肾小球功能测定的是81.用于甲状腺功能测定的是82.用于缺铁性贫血测定的是83.用于糖尿病诊断的测定是84.用于代谢性酸中毒测定的是【X1 型题】**85 . 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A 溶血性贫血B 急性失血性贫血C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D 缺铁性贫血治疗有效时E 再生障碍性贫血86.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因有A 病毒感染B 严重结核病C 伤寒D 放射线E 细菌性感染87.以下哪些是少尿或无尿的病因A 休克B 心功能不全C 急性肾功能不全D 慢性肾衰竭晚期E 尿路梗阻88.脓尿或菌尿见于哪些疾病A 急性肾小球肾炎B 肾盂肾炎C 膀胱炎D 肾结核E 肾肿瘤89.下列疾病可出现血尿A 肾结核B 急性肾小球肾炎C 肾结石D 肾肿瘤E 泌尿道外伤90.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有A 有脑膜刺激症状者B 疑有颅内出血者C 有原因不明的剧烈头痛、昏迷、抽搐者D 原因不明的瘫痪者 E 所有意识障碍者91.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检查特点是A 压力显著增高B 外观浑浊C 细胞数显著增高、中性粒细胞为主D 蛋白显著增加E 葡萄糖显著减少92.以下哪些是导致颅内高压的病因A 高热B 蛛网膜下腔出血C 脑水肿D 脑肿瘤E 颅内炎症93.下列引起渗出液的疾病是A 腹膜炎B 肾病综合征C 腹腔恶性肿瘤D 肝硬化E 右心衰竭94.检查结果为HBsAg (+ )、HBeAg (+ )、抗-HBc (+)的临床意义是A 对HBV 有免疫力B 是HBV 感染的标志C 是HBV 复制的标志,血液传染性强。

D 乙型肝炎处于活动期E 孕妇可垂直传给胎儿HBV95•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测定的意义是A 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B 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C 根据病情指导治疗D 检查肾小管功能E 检查输尿管功能 96.引起血糖升高的原因有A 糖尿病B 甲状腺功能亢进C 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 97.需空腹采血的检查项目是**98 .以下哪些疾病可出现总胆固醇增高A 肾病综合征B 严重肝病C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D 严重贫血 **99 .以下哪些原因可导致低钙血症A 维生素 D 缺乏B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C 低钙饮食D 哺乳期妇女100.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CO 2CP 降低)的病因有A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B 高热休克C 持续缺氧D 慢性肾功能不全E 严重腹泻和肠瘘二.是非改错题101. 空腹采血一般是在晨起早餐前采血,常用于生化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