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章习题

合集下载

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六、补充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使用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的单位,与货币资金无关的业务,填制的凭证是()A.收款凭证B.付款凭证C.转账凭证D.通用凭证2.下列凭证属于外来原始凭证的是()A.领料单B.发料汇总表C.上缴税金的收据D.产品交库单3.下列凭证中属于自制原始凭证的是()A.银行收款通知B.付款凭证C.从购买方获得的销售发票D.销售商品所开具的销售发票4.按填制程序和功能不同,会计凭证分为()A.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B.一次凭证和累计凭证C.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D.外来凭证和自制凭证5.()是用来编制会计分录的依据,()是用来作为登记账户的依据。

A.原始凭证B.一次凭证C.记账凭证D.累计凭证6.下列有关记账凭证的说法不正确的有()A.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的作用主要在于:一方面防止不该登入账簿的业务进入会计账簿,另一方面确保该登入的都正确地进入会计账簿B.在课堂上讲的会计分录在我国会计实际工作中是没有的,其对应的是记账凭证C.在会计电算化的情况下,记账凭证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的意义已经不大了D.记账凭证登记的依据全部是原始凭证7.付款凭证表头列示的会计科目是()A.借方科目B.贷方科目C.有时为借方科目,有时为贷方科目D.不能肯定8.下列费用中,直接抵减当期损益的有()A.生产工人工资B.广告费C.生产车间机器设备的折旧费D.生产产品所耗的材料费9.下列费用中,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有()A.直接材料费B.直接人工费C.期间费用D.制造费用10.月末,如果某种产品一部分完工一部分未完工,归集在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费用总额,还要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之间进行分配,然后才能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A.产品品种B.产品批别C.产品生产步骤D.完工产品和在产品11.“累计折旧”账户属于()类账户。

A.资产B.负债C.费用D.成本12.下列项目属于管理费用的有()A.银行借款利息B.厂部管理人员工资C.车间管理人员工资D.车间水电费13.“利润分配”账户年末贷方余额表示()A.已分配的利润额B.未分配的利润额C.未弥补的亏损额D.已实现的净利润14.下列账户中不可能与“制造费用”账户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是()A.原材料B.累计折旧C.应付职工薪酬D.库存商品15.下列不计入当期损益的是()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C.所得税费用D.制造费用16.产品生产间接耗用的费用,先归入()然后计入有关产品成本中去。

第六章练习题

第六章练习题

第六章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产品是否进行深加工决策中,深加工前的半成品成本属于()。

A、估算成本B、重置成本C、机会成本D、沉没成本2、将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决策是按()进行的分类。

A、决策本身的重要程度B、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C、决策规划时期的长短D、决策解决问题的内容A、31B、32C、33 D、364、企业去年生产某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3000元,固定成本是1000元,假定今年其他条件不变,但生产该产品的设备可对外出租,一年的增加收入为()元时,应停产该种产品。

A、2001B、3100C、1999D、29005、在短期经营决策中,企业不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原因是买方出价低于()A、正常价格B、单位产品成本C、单位变动生产成本D、单位固定成本6、在管理会计的定价决策中,利润无差别点法属于()A、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方法B、以需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C、以特殊要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D、定价策略7、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中,如果零部件的需用量尚不确定,应当采用的决策方法是()A、相关损益分析法B、差别损益分析法C、相关成本分析法D、成本无差别点法8、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资源损失,即()A、增量成本B、加工成本C、机会成本D、专属成本9. 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是指能使两方案()A、标准成本相等的业务量B、变动成本相等的业务量C、固定成本相等的业务量D、总成本相等的业务量10. 企业应增产哪种产品的选择中,主要考虑()A、产品的销售收入B、产品的利润C、每小时的边际贡献D、产品的单位边际贡献11.某零件外购的单价是10元,自制单位变动成本是6元,自制增加专属成本2000元,则该部件的成本平衡点的业务量是()件。

A、200B、500C、400D、80012.某企业同时生产A、B、C三种产品,他们的单位边际贡献分别为300元,220元和230元,年利润分别为6000元、6300元和-1000元,这一企业的最佳选择是()A、继续生产亏损产品CB、将亏损产品C停产C、将C产品停产转而生产利润最高的B产品D、将C产品停产转转而生产边际贡献超过C的A产品13.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A,进一步加工可以生产另一种产品B.A、B两种产品在市场上的售价分别为50元和120元。

经济学原理练习题第六章

经济学原理练习题第六章

经济学原理练习题第六章第六章长期中的真实经济一、单选题1.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合理的衡量指标是()A.实际人均GDPB.实际GDPC.名义人均GDPD.名义GDP2.当一个国家人均GDP极低时()A.它注定要永远穷下去B.它必定是一个小国C.由于“追赶效应”,它有较迅速增长的潜力D.资本增加对产量的影响很微小3.增长的机会成本是()A.现期投资减少B.现期储蓄减少C.现期消费减少D.税收减少4.对一种既定的技术水平而言,我们可以预期在一个国家内当以下一项增加时生产率提高,除了()A.人力资本/工人B.物质资本/工人C.自然资源/工人D.劳动5.以下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A.各国的人均GDP水平不同,但它们都以相同的比率增长B.各国可能有不同的增长率,但它们都有相同的人均GDP水平C.各国都有相同的增长率和产量水平,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得到相同的生产要素D.各国的人均GDP水平和增长率都有极大差别;因此穷国在某一期内可以变富6.生产函数表现出规模收益不变()A.所有的投入翻一番对产量绝对没有影响,因此产量不变B.所有的投入翻一番,产量也翻一番C.所有的投入翻一番,产量翻一番还要多,因为有追赶效应D.所有的投入翻一番,产量小于翻一番,因为收益递减7.铜是()A.人力资本的例子B.物质资本的例子C.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例子D.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例子8.托马斯-马尔萨斯认为()A.技术进步一直在引起生产率和生活水平提高。

B.劳动是唯一真正的生产要素。

C.持续的人口增长只受到食物供给的限制,引起长期恐慌。

D.私人慈善事业和政府帮助将提高穷人的福利。

9.我们的生活水平跟以下哪一项关系最密切()A.我们努力工作的程度B.我们的资本供给,因为每一种有价值的东西都是用机器生产的C.我们的自然资源供给,因为它们限制了生产D.我们的生产率,因为我们的收入等于我们所生产的10.为了提高增长,政府应该做以下所有的事,除了()A.促进自由贸易B.鼓励投资和储蓄C.鼓励研究与开发D.把主要行业国有化11.下面哪一项是股本筹资的例子?A.公司债券B.共同基金债券C.股票D.银行贷款12.信贷风险是指债券A.到期日B.拖欠的可能性C.税收待遇D.红利13.金融中介机构是以下哪两者之间的中间人?A.工会与企业B.丈夫与妻子C.买者与卖着D.借款人与贷款人14.国民储蓄等于A.私人储蓄+公共储蓄B.投资+消费支出C.GDP—政府购买D.GDP+消费支出+政府购买15.以下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A.股票指数是用来确定所选股票信息的指南B.长期债券支付的利息通常低于短期债券C.市政债券支付的利息低于可比的公司债券D.共同基金的风险大于只购买一种股票,因为不同企业的业绩可能影响共同基金的收益。

第六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 中央金属固定,下列离子或化合物作为配体时,场强最强的是:()a. NH3b. CN-c. H2Od. SCN-答案:b2. 具有理想正八面体的电子组态(高自旋时)是()a. (t2g)3b. (t2g)1c. (t2g)4(e g)2d. 以上都不对答案:a3. 平面正方形场中,d轨道的最高简并度是()a. 1b. 2c. 3d. 4答案:b4. 导致Ni2+水合能在第一系列过渡金属元素中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 原子序数最大b.电子成对能最大c. CFSE最大d. H2O是弱场答案:c5.下列原子作为电子给予体时,哪个原子引起的分裂能最大()a. Nb.Fc. Od. C答案:d6. 决定成对能P的主要因素是( )a. 分裂能b. 库仑能c. 交换能d. 配位场强度答案:c7.下列配位化合物高自旋的是()a. [Co(NH3)6]3+b. [Co(NH3)6]2+c. [Co(NO2)6]3-d. [Co(CN)6]4-答案:b8.下列配位化合物磁矩最大的是()a. [FeF6]3-b. [Mn(CN)6]3-c. [Ni(H2O)6]2+d. [Co(NH3)6]3+答案:a9. 判断下列配位化合物的稳定化能大小的次序是()(1) [CoF6]4-(2)[NiF6]4- (3)[FeF6]3-a. (1)> (2)>(3)b. (1)=(2)<(3)c. (1)<(2)<(3)d. (2)>(1)>(3)答案:d10. Ni和CO可形成羰基配合物N i(CO)n,其中n是( )a. 6b. 3c. 4d. 5答案:c11.[Cu(H2O)4·2H2O]2+溶液出现蓝色的原因是()a. 自旋相关效应b. d-d跃迁c. σ-π跃迁d. 姜-泰勒效应答案:b12.配位化合物d-d跃迁光谱一般出现在什么区域()a. 红外b.微波c. 远紫外d. 可见—紫外答案:d13. 关于[FeF6]3-络离子,下列哪个叙述是错误的()a. 是高自旋络离子b. CFSE为0c. 中心离子的电子排布与Fe3+相同d. CFSE不为014. 下列哪个轨道上的电子在XY平面上出现的几率密度为零()a. 3Pzb. 3dx2-y2c. 3sd. 3dz2答案:a15.下列配合物中磁矩最小的是( )a. [Cr(H2O)6]2+b. [Fe(CN)6]3-c. [Co(H2O)6]2+d. [Co(NH3)6]3+答案:d16.下列分子和离子中具有顺磁性的是()a. NO+b. [Fe(CN)6]4-c. B2d. CO答案:c17. 下列配合物中分裂能Δ0最大的是( )a. [FeF6]4-b. [Os(CN)6]4-c. [Ru(CN)6]4-d. [Fe(CN)6]4-答案:b18.下列配合物中磁矩约为2.8μB的是( )a. K3[CoF6]b. K3[Fe(CN)6]c. Ba[TiF6]d. [V(H2O)6]3+答案:d19. CO与过渡金属形成羰基配位化合物时,C-O键会产生什么变化()a. 削弱b. 加强c. 不变d. 变短答案:a20. 下列四种络合物中,d-d跃迁能量最低的是( )a. [Fe(H2O)6] 2+b. [Fe(H2O)6] 3+c. [FeF6] 4-d. [FeF6] 3-答案:c21. 某一晶体场的△>P,则( )a. 该场为强场b. 电子按高自旋排布c. 络合物的磁矩为零d. 晶体场稳定化能大于零答案:a22. 在平面正方形络合物中,四个配体分别位于±x和±y上,下列d轨道中能量最高的是( )a. d xyb. d x2-y2c. d yzd. d z2答案:b23. CuSO4水溶液呈蓝色的原因是( )a. d—d跃迁b. σ—π跃迁c. 姜—泰勒效应d. σ—π配键答案:a24. 四种配位化合物(1) CoF63- (2) Co(CN) 63- (3) Co(NH3) 63+ (4) CoCl63-的d-d跃迁光谱,波数从大到小顺序为()a. (2)>(3)>(1)>(4)b.(4)>(1)>(3)>(2)c. (3)>(2)>(1)>(4)d. (2)>(3)>(4)>(1)答案:a25.下列分子中,不存在σ—π配键的是( )a. [Co (NH3)6]Cl3b. Ni(CO)4c. HCo(CO)4d. K[PtCl3(C2H4)]·H2O答案:a26. 下列哪个络合物的磁矩最大( )a. 六氰合钴(Ⅲ)离子b. 六氰合铁(Ⅲ)离子c. 六氨合钴(Ⅲ)离子d. 六水合锰(Ⅱ)离子答案:d27.推测下列三种络合物的d-d跃迁频率大小顺序( )(1)六水合铁(Ⅲ) (2)六水合铁(Ⅱ) (3)六氟合铁(Ⅱ)a. ν1>ν2>ν3b. ν1>ν3>ν2c. ν3>ν2>ν1d. ν3>ν1>ν2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 正八面体场中,d轨道能级分裂为两组,其中能量较低的一组称为t2g,包括下列哪些轨道()a. d xyb. d x2-y2c. d yzd. d z2e. d xz答案:a,c,e2. 具有理想正八面体的电子组态(高自旋时)是()a. (t2g)3b.(t2g)1c. (t2g)4(e g)2d. d0e. d10答案:a,d,e3. 下列配位化合物低自旋的是( )a. [Co(NH3)6]3+b. [Co(NH3)6]2+c. [Co(NO2)6]3-d. [Co(CN)6]4-e. [Co(H2O)6]2+答案:a,c,d4. 下列分子和离子中,具有顺磁性的是()a. [Co(NO2)6]3-b. [Fe(CN)6]4-c. B2d. COe. [Cu(H2O)6]2+答案:c,e5.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哪些是反磁性的( )a. [Fe(CN)6]3-(△> P)b. O2-c. COd. N2e. [Fe(CN)6]4-(△> P)答案:c,d,e6. 与H2O相比,下列哪些配位体对Δ值影响较大()a. CN-b. NH3c. F-d. SCN-e. OH-答案:a,b7. 关于 [Fe(CN)6]4-络离子,下列哪些叙述是错误的( )a. 是高自旋络离子b.CFSE为0c. 中心离子的电子排布与Fe3+相同d. CFSE不为0e. 是顺磁性的答案:a,b,c,e8. 络合物的化学键理论主要有哪些()a. 价键理论b. 晶体场理论c. 分子轨道理论d. 配位场理论e. 点阵理论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1. 成对能(P)是由库仑能和_ 贡献的。

第六章练习册习题

第六章练习册习题

第六章三相交流电路习题1.是非题()(1)三相对称电动势任一瞬间的代数和为零。

()(2)三相四线制供电,中性线的作用是保证负载不对称时,相电流对称。

()(3)在同一电源作用下,负载作星形连接时的线电压等于作三角形连接时的线电压。

()(4)在三相功率计算式cosL LP Iϕ中,ϕ是指线电压与线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5)三相对称交流电路中,负载消耗的功率与负载的连接方式无关。

()(6)当三相负载作星形连接时,负载越接近对称,中性线上的电流就越小。

()(7)一台三相电动机,每个绕组的额定电压是220V,现在三相电源的线电压是380V,则这台电动机的绕组应连成三角形。

()(8)一台三相电动机,每个绕组的额定电压是220V,若三相电源的线电压是220V,则这台电动机的绕组应连成星形。

()(9)两根相线间的电压叫做相电压。

()(10)只要在线路中安装熔断器,不论其规格如何,电路都能正常工作。

()(11)为保证机床操作者的安全,机床照明灯的电压应选36V以下。

()(12)三相交流电源是由频率、有效值、相位都相同的三个单相交流电源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

2.填空题(1)U、V、W是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它们的电阻不计,每相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可表示为e1=314sin314t V,e2=314sin(314t-120°) V,e3=314sin(314t+120°) V。

负载由三个相同的白炽灯组成,电路连接如图所示,若白炽灯正常发光,可知白炽灯的额定电压是_____________。

(2)三相对称负载作星形连接时,UYP=_________UYL,且IYP=________IYL,此时中性线电流为___________。

(3)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连接时,U∆P=_________U∆L,且I∆P=________I∆L各线电流比相应的相电流_________度。

(4)工厂中一般动力电源电压为___________,照明电源电压为__________。

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B.垄断资本主义和非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C.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阶段D.国内垄断和国际垄断两个阶段2,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体形成于A.16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以后B.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C.19世纪末20世纪初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3.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A.社会分工的发展B.自然分工的发展C.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D.商品经济的发展4.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并占统治地位是A.资本原始积累的结果B:争夺短缺资源的产物C.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D.资本主义国际竞争的结果5.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处于垄断地位的大银行A.只是一般的借贷中介人B.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C.已控制了整个国民经济D.已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6.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概念是指A.垄断的工业资本B.垄断的银行资本C.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构成的资本形式D.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垄断资本结合的资本形式7.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A二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 B.通过“个人联合”实现的C.通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实现的D.通过自由竞争实现的8.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A.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B.通过“个人联合”实现的C.通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实现的D.通过自由竞争实现的9.垄断资本主义可进一步分为A.私人垄断和一般垄断两个阶段B.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两个阶段C.国内垄断和国际垄断两个阶段D.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两个阶段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A.资产阶级自觉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产物B.资本主义国家力量逐渐增强的表现C.对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反映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必然结果11.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自由价格D.市场价格12.垄断价格的出现A.违背了价值规律B.否定了价值规律C.使价值规律的作用范围受到了严重限制D.使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13.垄断利润的产生说明A.垄断可以创造新价值B.垄断能转移更多旧价值C.价值规律不再起决定价值的作用D.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主要机制是A.自由市场经济制度B.经济政策引导C.国民经济计划化D.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15.资本主义国有经济一般不涉足的领域是A.基础设施建设B.大型科研项目C.普通消费品生产D.公共产品生产16.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控最主要是采取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D.计划手段1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和管理A.完全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内在要求B.代表了全社会的利益C.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D.对社会经济发展起负作用18.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的计划管理的作用是A.可以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缓解其矛盾C.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D.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9.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量资本输出的原因是A.垄断资本主义国内不需要继续投资发展了B.发展中国家急需大量建设资金C.垄断资本的利润率太低D.对垄断资本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需求来说资本过剩了20.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是A.资本的原始积累B.剩余价值的资本化C.“过剩资本”的出现D.银行垄断的形成2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A.一般都是无偿的B.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方式C.对发展中国家是完全不利的D.是发展中国家的内在要求22.打着“援助”的旗号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剥削和政治控制属于A.老殖民主义B.新殖民主义C.新老帝国主义的一贯做法D.发展中国家的内在要求23.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关系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表明A.其社会性质已经根本改变B.其基本矛盾已经彻底解决C.其社会状况并无变化D.其社会发生了阶段性的部分质变24.以下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方面新变化的是A.出现资本社会化趋势B.工会的产生和发展C.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D.出现工人持股现象25.资产阶级造就的置自身于死地的社会力量是A.工人阶级B.社会化的生产力C.科学技术D.巨大的社会财富26.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主要是指A.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B.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C.社会矛盾的加剧D.国家管理经济的经验二、多项选择题1.垄断价格A.是垄断组织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B.并未否定价值规律.C.由垄断组织随主观愿望制定D.不能由垄断组织随心所欲制定2.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未否定价值规律,因为A.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B.按垄断价格进行买卖仍然是等价交换C.全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D.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3.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A.垄断是在竞争的基础上产生的B.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C.垄断使竞争更加剧烈和复杂D.垄断与竞争并存4.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主要目标包括A.促进充分就业B.保持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C.保持币值和物价稳定D.促进国内国际收支平衡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调控的目标一般包括A.经济增长B.币值稳定C.充分就业D.收支平衡6.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包括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必要的行政手段D.计划手段7.发达市场经济中国家调节的主要对象是A.商品市场B.资本市场C.劳动力市场D.外汇市场8.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主要手段有A.公开市场业务B.最低准备金率政策C.再贴现利率政策D.利率政策9.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A.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大量过剩资本B.国内生产已充分满足需要、无需继续投资C.利用资本输出可使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利润D.利用资本输出可带动商品输出、扩大市场10.战后资本输出的重要特点是A.多采取“援助”的方式输出资本B.在输出流向上发展为多方向输出C.资本输出的附加条件比战前进一步减少D.国家资本输出增长更快、地位日益提高11.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A.生产的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C.销售的全球化D.资本的全球化12.资本主义生产在其自身范围内的调整包括A.股份公司的出现B.从自由竞争到垄断C.从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D.国际垄断资本和国际垄断同盟的发展【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A2.C3.C4.C5.B6.C7.A8.B9.D10.B11.B12.D13.D14.D15.C16.A17.C18.B19.D20.C21.B22.B23.D24.B25.A26.B二、多项选择题1.ABD2.ACD3.ABCD4.ABCD5.ABCD6.ABCD7.ABCD8.ABC9.ACD10.ABC11.ABD12.ABCD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第六章习题与答案

第六章习题与答案

第六章练习一、单项选择题(ABAAC D A)1.在管理会计中,单一方案决策又称为()。

A.接受或拒绝方案决策B.互斥方案决策C.排队方案决策D.组合方案决策2.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受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就是所谓()。

A.增量成本B.机会成本C. 专属成本D.沉没成本3.下列各项中,属于无关成本的是 ( )。

A.沉没成本B.增量成本C.机会成本D.专属成本4.在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中,如果方案涉及到追加专属成本,则下列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 ( )。

A.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B.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C.差别损益分析法D.相关损益分析法5.下列决策方法中,能够直接揭示中选的方案比放弃的方案多获得的利润或少发生损失的方法是( )。

A.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B.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C.差别损益分析法D.相关损益分析法6.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中,如果零部件的需用量尚不确定,应当采用的决策方法是( )。

A.相关损益分析法B.差别损益分析法C.相关成本分析法D.成本无差别点法7.在定价决策中,对于那些同类竞争产品差异性较大、能满足较大市场需要、弹性小、不易仿制的新产品最好采用( )。

A.撇油策略B.渗透策略C.弹性定价策略D.先低后高策略二、多项选择题(CDE ABCD ABCDE ABCDE ABC BCD DE BCE ACE ABCABC ABC ABD ABCDE)1.按照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可将决策划分为以下类型:即( )。

A.战略决策B.战术决策C.确定型决策D.风险型决策E.不确定型决策2.下列各项中,属于决策分析特点的有()。

A.目的性B.科学性C.可选择性D.决断性E.客观性3.下列各项中,属于决策分析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的有( )。

A.责任性原则 B.民主性原则 C. 相对合理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E.效益性原则4.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经营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有( )。

6【第六章习题训练】【公共管理基础题库】2015年

6【第六章习题训练】【公共管理基础题库】2015年

第六章: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人事行政的范围主要限定在( A )A. 行政组织内部B. 政治组织内部C. 一般组织内部D. 行政区域内部2.下列哪个组织的职位与人员属于人事行政管理的范畴( B )A. 全国总工会B. 省民政厅C. 人大财经委D. 省人民法院3.人事行政管理权是( C )的一个方面。

A. 国家权力B. 人事管理者的权力C. 国家行政权D. 行政领导权力4.传统的企业人事管理模式于( C )基本成型。

A. 19世纪末B. 20世纪初C.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D. 20世纪50年代5.我们称当今的人事管理模式为( D )A. 雇佣管理B. 劳工管理C. 雇员管理D. 人力资源管理6.当代人事行政发展的总体方向最主要地表现为( A )A. 人本主义B. 功利主义C. 工具主义D. 集权主义7.人事行政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人与事的关系来展开和进行的,其核心是( C )A. 人B. 事C. 关系D. 活动8. 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弃用,是( C )的出发点和归宿。

A. 沟通B. 协调C. 人事管理D. 行政管理9. 人事行政的基本功能是( C )A. 提高政府工作效能B. 提高公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廉洁奉公的自觉性C. 为国家政权的巩固和行政管理的实施提供人事保证D. 保持和提高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10.人事行政最经常的职责和最大量的活动是( A )A.对行政人员进行合理的使用和积极的开发B.进行职位分类C.对行政系统的人才需求和可供选拔的人才资源之间的关系进行宏观调控D.进行有效的激励和严格的监督11.人事行政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A )。

A.政府公务员B.政府C.人事管理机构D.国家权力12.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以人为中心,把人看作( A )A. “第一资源”B. 机器和螺丝钉C. 有感情的动物D.资本13.( C )是科学技术的载体,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1填空题
1.审计计划是审计人员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____,在具体执行____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

2.审计计划通常可分为____和____。

3.审计计划应由____编制,经____审核和批准。

4.时间预算既是合理确定____的依据,又是衡量、判断审计人员
工作效率的依据。

5.在审计过程中运用重要性原则,一是为了;二是为了。

6.审计人员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考虑错报或漏报的和____。

7.审计人员应当考虑____和____两个层次的重要性。

8.重要性水平的计算方法有____和_ _两种。

9.在审计风险中,____与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错误与舞弊有关,审计人员对此无能为力。

10.如审计人员认为与某一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的认定有关的检查风险不能降至可接受的水平,则应发表____或。

6.2.2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审计计划制定后,审计人员不得对审计计划进行修订和补充。

( )
2.对任何一个审计项目,任何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而言,不论其业务繁简,也不论其规模大小,审计人员都应制定审计计划。

( )
3.审计人员可以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就审计计划进行讨论和协调,共同编制审计计划。

( )
4.贼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

( )
5.-般来说,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

( )
6.审计人员应当选择各财务报表中最高的重要性水平作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 )
7.对于出现错报或漏报可能性较大的账户或交易,可以将重要性水平确定得高一些,以节省审计成本。

( )
8.审计人员如果想要使发表的审计意见有98%的把握,那么审计风险便为2%。

( ) 9.重大错报风险的水平越高,审计人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越高。

( )
10.初步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越低,审计人员就应获取越少的关于内部控制设计合理和运行有效的证据。

( )
6.2.3单项选择题
1.审计计划通常由审计项目负责人在( )。

A.签订业务约定书之前起草B.外勤审计工作之前起草
C.了解被审计单位之前起草D.接受客户委托之前起草
2.审计计划应由( )。

A.主任会计师编制B.会计师事务所所长编制
C.审计项目负责人编制D.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负责人编制
3.编制完成的审计计划,应当经会计师事务所的( )。

A.部门经理审核和批准B.所长审核和批准
C.审计项目负责人审核和批准D.主管合伙人审核和批准
4.审计人员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考虑( )。

A.财务报表的金额和性质B.错报或漏报的金额和性质
C.账户或交易的金额和性质D.审计收费的金额和性质
5.如果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较低,则( )。

A.审计风险就会增加B.审计风险就会减少
C.固有风险就会增加D.控制风险就会减少
6.在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中,审计人员能够控制的是( )。

A.重大错报风险B.控制风险
C.检查风险D.抽样风险
7.审计人员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为5%,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为40%,则检查风险为( )。

A.20% B.70%
C.95% D.12.5%
8.不论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如何,审计人员都应对各重要账户或变易类别进行( )。

A.详细审计B.抽样审计
C.实质性测试D.控制测试
6.2.4多项选择题
1.审计人员编制审计计划的内容包括( )。

A.总体审计策略B.审计职能
C.审计对象D.审计作用
E.具体审计计划
2.具体审计计划应当包括各具体项目的( )。

A.审计目标B.审计对象
C.审计步骤D-执行人及执行时间
E.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
3.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有( )。

A.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B.商定审计收费
C.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D.安排审计人员
E.评价审计结果
4.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考虑的重要性,包括( )。

A.财务报表层次B.凭证层次
C.账户和交易层次D.业务经营层次
E.财务管理层次
5.审计人员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判断时,应当考虑( )。

A.有关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
B.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及业务性质
C.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
D.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E.财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6.审计人员应当合理选用重要性水平的判断依据,包括( )。

A.资产总额B.净资产
C.营业收入D.净利润
E.净负债
7.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包括( )。

A.经营风险B.重大错报风险
C.控制风险D.检查风险
E.财务风险
8.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时,审计人员应着重考虑( )。

A.行业环境发生变化
B.重大的关联方交易
C.会计计量过程复杂
D.内部控制薄弱
E.存在未决诉讼和或有负债
6.2.5简答题
1.简述制定审计计划的作用。

2.运用重要性原则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3.简述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酌关系。

4.简述审计风险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6. 3.1填空题
1.审计目标审计程序
2.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
3.审计项目负责人会计师事务所主管合伙人
4.审计收费审计工作进度
5.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
6.金额性质
7.财务报表账户和交易
8.固定比率变动比率
9.重大错报风险
10.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
6.3.2判断题
1. X
2.√
3. X
4.√
5. √
6. X
7. √
8. √
9. X 10.×
6.3.3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B
5.A
6.C
7.D 8.C
6.3.4多项选择题
1.AE 2.ACDE 3. CE 4. AC 5. ABCDE
6.ABCD 7.BD 8. ABCDE
6.3.5简答题
1.【解答】制定审计计划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1)通过制定和实施审计计划,可使审计人员能根据具体情况收集充分、适当的证据。

(2)通过制定审计计划,可以保持合理的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通过制定审计计划,可以避免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发生误解。

2.【解答】审计人员运用重要性原则的一般要求有:
(1)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

(2)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当运用重要性原则。

(3)审计人员应当合理运用重要性原则。

(4)审计过程中,需要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以及评价审
计结论时运用重要性原则。

3.【解答】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呈反向关系。

也就是说,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4.【解答】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水平之间存在反比关系。

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越高,审计人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越低,反之亦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