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园区办公建筑的景观设计_以二郎科技园区煤科院重庆研究院办公大楼景观设计为例
浅谈绿色建筑节地设计_以重庆市建科院办公科研大楼方案设计为例_李灵

2012年第11期总第173期福建建筑Fujian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No11·2012Vol ·173浅谈绿色建筑节地设计———以重庆市建科院办公科研大楼方案设计为例李灵(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设活动日益加大,其对土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我国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建筑师如何做好节地设计成为了解决这一现实矛盾的关键。
文章以重庆市建科院办公科研大楼方案设计为案例,阐述了实际工程中节地设计的思路,并总结了绿色办公建筑节地设计的8项原则和要点;对今后绿色建筑的节地设计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地设计;办公建筑中图分类号:TU2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135(2012)11-0035-04The Study on Land -saving Design of Green Building———For example the plan design of office building of Chongqing building research instituteLI Ling(Chongqing university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College ,Chongqin 400045)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the growing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the demand for land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But our country's land re-sources are seriously insufficient ,how to do well the land -saving design is the key of solving the contradiction.This paper takes the plan design of office building of Chongqing building research institute for example ,and explains the idea of land -saving in practical projects.In the end of the paper ,a summary about eight principles of land -saving design is given ,which is a enlightenment for the further design.Keywords :Green Building ;Land -saving Design ;Office Building E-mail :ll8738@163.com作者简介:李灵(1987-),男。
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方案

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方案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园区涌现出来,它们成为了新兴产业的聚集地。
其中,科技园区的景观设计不仅是对科技产业的展示,更是对城市形象的一种重要呈现。
因此,一个成功的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方案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也能够提高公众对科技园区的关注度,以及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科技创新的行列。
设计思路1. 空间规划科技园区的空间规划需要根据不同的功能进行布局,如办公区、休闲区、公共区等。
在布置空间时,需要考虑到景观设计的各种元素,如植物、建筑、园艺等,从而打造出一个既有科技感,又有人文气质的场所。
2. 自然绿化绿化是科技园区景观设计中重要的一环。
在设计中,应该考虑到该园区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的季节和天气条件下植物的生长状态,并充分考虑到可持续性发展因素。
通过植树、绿化带、草坪等方式,打造出一个充满绿意的科技园区。
3. 高科技元素科技园区本身就是一个以科技为主的场所,在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高科技元素为科技园区增添一份活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公共区域设置科技交互装置,或是使用LED灯光系统展示科技感和未来感。
设计时需要准确把握高科技与景观的关系,使其能够完美结合。
4. 环保可持续性科技园区本身的定位就是一个高科技、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场所,因此景观设计也应该体现出这一特点。
可以采用科技手段来解决环保问题,例如采用太阳能供应照明、水氢化供应水源等。
通过这些方式,不仅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也可以为该园区创造一个环保、生态的形象。
收尾总的来说,科技园区景观设计不仅要通过自然绿化、高科技元素、环保可持续性等方面的设置,还应该考虑到人文因素,既满足科技企业需求,也满足人们对生态、环保、文化的追求。
一个好的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方案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良好的公共形象。
科技产业园实景案例

科技产业园实景案例今天就带你们走进一个超酷的科技产业园,那里面可全是让人眼花缭乱的高科技玩意儿。
我先给你们讲讲A园区吧。
这个园区的大门就很有科技感,不是那种传统的大铁门,而是一个超现代的智能感应门。
你人一靠近,门就像在说“欢迎光临”一样,自动缓缓打开,就像进入了未来世界的入口。
走进园区,第一感觉就是干净、整洁而且充满活力。
道路两边种着一些很有设计感的绿植,好像在告诉大家,科技和自然也能完美融合。
园区里的建筑都很有特色,方方正正的大楼,外立面全是那种反光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是穿着一身高科技铠甲。
再往里面走,就到了企业办公区域啦。
我走进了一家做人工智能研发的公司,那里面的场景真的是酷到没朋友。
一进去,就看到一群年轻的程序员们,都戴着耳机,对着电脑屏幕噼里啪啦地敲代码。
他们的办公区域很开放,没有那种传统的格子间,大家可以随时交流想法。
桌子上摆着各种各样的小机器人模型,有的还会动呢,估计是他们自己做着玩的小项目。
公司里还有一个专门的实验室,透过玻璃就能看到里面各种复杂的仪器和线路。
我就问一个工作人员那些都是干啥的,他很热情地给我介绍,说那些设备是用来测试他们新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的,就像给机器人的大脑做体检一样,这比喻可太形象了。
在园区里还有一个公共的展示中心。
哇,这里简直就是科技的大观园。
一进门,就有一个巨大的电子屏幕,播放着园区企业的各种成果展示。
旁边还摆放着一些高科技产品,有能听懂人话的智能音箱,你跟它说个歌名,它马上就能播放音乐;还有那种超轻便的虚拟现实(VR)设备,戴上之后就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会儿在宇宙中遨游,一会儿又在古代的城堡里探险。
展示中心里人来人往,有不少是来寻求合作的商业伙伴,还有一些是科技爱好者来体验最新科技成果的。
再说说B园区吧。
这个园区更注重科技和生活的结合。
园区里有专门为员工打造的生活服务区。
这里有一个超级大的食堂,里面的菜品丰富得不像话,而且还有智能点餐系统。
科技城示范区景观设计方案

科技城示范区景观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1.强调创新和现代性:景观设计应该反映科技的现代性和创新意识,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来创造一个现代化的氛围。
2.创造一个独特的身份和品牌:景观设计应该与其他科技城区区分开来,创造一个独特的身份和品牌形象。
3.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景观设计应该为科研人员和员工提供一个舒适和绿色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二、设计原则基于以上目标,我们可以提出以下设计原则:1.利用先进的科技和材料:通过使用先进的科技和材料,如智能灯光系统、太阳能发电技术等,来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环境。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能源效益,还可以创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2.强调创新和独特性: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独特的景观元素,如艺术品、雕塑、水景等,来创造一个独特的身份和品牌形象。
3.融入自然环境:在设计中融入自然元素和绿色植被,创造一个舒适和宜人的环境。
同时,适当考虑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考虑人的需求和体验:通过提供舒适的座椅、休闲区和户外活动设施,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此外,考虑到人们的行为习惯和需要的便利设施,如自行车停车场、充电站等。
三、设计内容1.入口设计:设计一个独特的入口标志,以突出科技城的身份和品牌形象。
入口的设计可以包括艺术品、灯光装置、喷泉等元素,以创造一个令人难忘的第一印象。
2.中央广场设计:中央广场是科技城区的核心区域,应该设计成一个宽敞开放的空间,以容纳集会、活动和展览等活动。
可以在广场上设置雕塑、喷泉和座位,以提供休息和休闲的场所。
3.绿化和景观设计:在科技城区设置大量的绿化植被、花坛和景观元素,以创造一个绿色和宜人的环境。
可以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如落叶乔木、灌木和花草。
4.交通和道路设计:科技城区应该设置便利的交通和道路系统,以方便人们的出行和交通。
可以设置自行车道、步行道、公共交通站点和停车场等设施,以提供各种出行方式的选择。
科技园区的建筑与景观设计

科技园区的建筑与景观设计1. 科技园区的建筑与景观设计的背景与意义科技园区的建筑与景观设计是为了满足现代科技产业的发展需求,提供一个适合创新创业的环境。
它不仅是一个工作场所,更是一个集合了建筑、景观、文化等多个要素的综合体。
科技园区的建筑与景观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多个因素,以提供一个宜人宜业、独具特色的工作生活空间。
2. 科技园区建筑与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2.1 人文环境因素人文环境是科技园区建筑与景观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人际交流和合作氛围,因此,在科技园区中应该提供多种交流和互动空间。
例如,设置休闲广场、咖啡厅等公共活动场所,以促进员工之间和企业之间更好地互动和交流。
2.2 生态环境因素生态环境是现代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的问题之一。
在科技园区的建筑与景观设计中,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例如,可以在园区中保留原有的绿地和植被,同时引入更多的绿化设计,以增加氧气供应和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可以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等环保设施,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3 可持续发展因素可持续发展是科技园区建筑与景观设计中需要重视的因素之一。
科技园区应该注重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可持续发展原则。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采用节能材料、节能设备等措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在景观设计中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
3. 科技园区建筑与景观设计案例分析3.1 硅谷科技园硅谷科技园是全球最著名的科技创新集聚地之一。
其建筑与景观设计充分考虑了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硅谷科技园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公共活动空间,包括休闲广场、户外运动场所等,以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此外,硅谷科技园注重绿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保留原有的绿地和植被,提供了一个宜人宜业的工作环境。
3.2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北京中关村科技园是中国著名的科技创新集聚地之一。
其建筑与景观设计注重人文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生态型高科技园区办公建筑设计_省略_数码成都科技园二期办公楼设计为例_孙茜

91摘 要:本文通过神州数码成都科技园二期办公楼的设计实践和研究,概括了高科技园区办公建筑的生态环保及空间布局灵活性等特点,指明了现代高科技园区办公建筑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高科技园;办公建筑;生态;共享空间;景观Abstract:The article introduced the ideasof Office Building -Chengdu Science & Technology Park. It had pointed out th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 and the stronger flexibility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uilding ,which is a new direction in the development.Keywords:high science & technologypark;office building;ecological;space;landscape中图分类号:TU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5-0091-031 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历史高科技园区的创立是在工业区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致力于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到7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重新调整,传统工业逐渐淘汰,高科技工业迅速发展,工业区的发展已上升到高科技园区的发展,高科技园区成为吸引高科技工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中国不仅成为众多国际高科企业首选的海外发展重心,也通过二三十年的学习成长,涌现出一大批中国自己的高科企业。
如今,高科技园区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
在知识经济发展已经被广泛认同的今天,对高新科技园区规划建设的研究愈发重要,而作为高新科技发展创新之源的研发办公建筑的研究则更为重要。
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方案

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方案1. 简介本文旨在探讨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方案,并提出一些建议。
科技园区作为高科技产业的聚集地,需要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方案,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和企业,提高其整体品质和影响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科技园区景观设计需求•科技园区周边环境分析•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方案•科技园区景观设计实施2. 科技园区景观设计需求科技园区景观设计需求如下:2.1 品质与环境科技园区需要一个高质量的环境,这不仅包括建筑物和基础设施,还包括景观设计。
好的景观设计可以提升整体品质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可以打造一个吸引人才和客户的高大上形象。
2.2 创新与灵感一个好的科技园区景观设计可以为员工提供创新和灵感,增强团队和集体意识。
景观设计应该创造一个氛围,激发员工的创新和企业文化,使他们能够有更好的生产力。
2.3 市场影响力科技园区的市场影响力也是一个重要的需求。
好的景观设计可以吸引媒体和关注度,使企业得到更多的曝光率。
同时,景观设计也可以为企业打造一个知名品牌,并提升其整体形象。
3. 科技园区周边环境分析开始景观设计前,需要分析科技园区周边环境,以便设计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园区所在的环境和人文特征。
下面列出了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3.1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是最初需要考虑的因素。
设计师必须考虑园区的地理条件、气候、环保要求等,以便在其设计中考虑到其所有自然条件要素。
3.2 建筑和用地周边建筑和用地状况也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城市、交通、规划、商业和管理政策可以影响科技园区在其限制和发展上的步伐。
3.3 社会和文化背景社会和文化背景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与周边文化相适应的设计方案将更能受到当地居民的欢迎,并且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3.4 未来发展科技园区设计也需要考虑园区的未来发展,设计方案必须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以适应日益快速发展的高科技产业。
科技园区的未来发展需要有一个长远考虑,因此在景观设计上也需要考虑。
4. 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方案基于上述分析,以下是一些建议:4.1 景观布局的核心思想场地的确切尺寸和形状都将带来不同的设计要求。
创新推动创新_浅谈高新科技园区研发办公建筑设计_刘文标

城市建筑|学者论坛|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SCHOLARS'FORUM创新推动创新—浅谈高新科技园区研发办公建筑设计■ 刘文标1 刘 峰1,2 赵和生1 ■ Liu Wenbiao Liu Feng Zhao Hesheng作者单位:1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南京 ・ 210009)2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数字建筑实验室(南京 ・ 210009)收稿日期:2011-12-14Innovation Drive innovation: Study on the Research and Office Building in Hi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摘 要] 本文基于对创新理念影响下高新科技园办公建筑工作模式的探讨,从功能多元化、生态理念、空间弹性化与模块化、隐喻的企业文化四个方面阐述高新科技园办公建筑目前的发展模式,指出创新环境的营造对创新工作模式推动的重要性,并对未来高新科技园区办公建筑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创新 研发办公建筑 高新科技园区[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innov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i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office building work mode, which including functional diversity, ecological concept, space fl exible and modular, metaphor of the enterprise culture in four aspect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mode of high technology park office building. That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building the innovation environment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working mode, and with the great perspective of the trend of high technology park office building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Key words] Innovation, Research and Office building, Hi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以科技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带来了新的产业发展模式,“高新科技产业”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著名的高新科技园区有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和芬兰因诺波利科技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设计理念与设计手法
4 1 设计理念 煤科院重庆研究院 办公 大楼 景观设 计以 建设一 个体 现 高科技时 代 , 简 洁、 秩序、 人性 化的绿色 空间为 目标 , 提出 创 造 # 绿色创想空间 ∃ 的设 计理念 , 遵循 以人为本 , 人 与自然 和 谐的原 则 , 塑造 集休 息、 观 赏、 交流 和集 会等 为一 体的 多 元 化、 人文化、 特色化的生态环境。 ( 1) 体现独特的企业文化精神及企业形象。 ( 2) 人性空间。创造符 合人的 尺度的 交流 空间以 丰富、 细致的设计和优美的环 境来 满足 办公人 员的 生理和 心理 需 求。 ( 3) 彰显自然 , 突出生态。重新构筑自然环境 , 使办公 人 员在轻松、 舒适的室外环境中与 自然亲近 , 与同事交 流 , 释 放 苦闷。 4 2 设计手法 设计采用 简洁、 现代的设 计手法 , 体现现 代办公环境 的
图 2 交流小空间之一
图 3 交流小空间之二
四川建筑
第 28 卷 6 期
2008 12
35
% 建筑论坛与建筑设计 %
顿消 , 不亦乐乎。 5 2 4 安静休息区 此区域包括餐厅入 口两 侧的 休息区 和基 地最南 面的 跌 水休息区。 餐厅前的休息区 主要 用作 用餐人 员的 等候和 休息。 场 地以规则的构图为主 , 强化 建筑的风格和特征。 跌水休 息区 是基地 中高 差最大 的区 域 , 最高 处有 8 m。 设计中采取了分层退台 的方 式巧 妙地解 决了 周边基 地与 道 路的衔接关系。 位于餐厅对面的 景观 跌水 是整个 区域 的亮点。 不但 依 山就势巧妙地解决了 高差 , 而 且成为 餐厅 和休 息区的 对景。 通过踏步与休息观 景平台 相结 合的 方式解 决垂 直交通。 踏 步尽头是一休息小场 地 , 并与 曲径小 路穿 插 , 与交流 活动 区 形成一个整体。通过 矮墙、 绿 篱的围 合 , 三三 两两的 休息 坐 椅 , 茂盛的庭荫树形成一安 静而舒适的休息 区。通过灌木 和 竹科植物弱化硬质的堡坎 , 使其不会显得太突兀。 5 2 5 运动休闲区 在办公楼的西北角规划出篮球及羽 毛球场地 , 供办公 人 员非工作时间使用 , 可通过部门之间 的比赛达 到增进健康 和 促进交流的目的。 5 3 绿化植物配置 基地的绿化的植物配置 , 本着生态优化、 景观丰 富、 呈地 带性的原则进行设计 , 采用 了银杏、 香樟、 翠竹 等体现本地 特 色的树种 , 打造具有地方特 色的植物景观群 落。设计中强 调 运用色叶树种和落叶树种来营造景观 , 突出季 相变化以丰 富 绿化景观层次。同时以乔木为主 , 辅以地被 植物、 宿根花卉、 常绿草坪、 攀援植物 , 力求达到季节景观 分明 , 空间层次丰 富 的植物景观效果。运用交错、 渗透、 联系 的空间布局 手法 , 使 各绿化景观空间得以延伸 , 形成植物的多维空间。 5 4 小品设施及铺装设计 5 4 1 小品设施 ( 上接第 33 页 ) 设计的影响 , 越来越是 一种 # 美 ∃ 的内涵 的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21 世纪 是信息时代 , 在信 息社会中 , 企业 视人才为最 宝 贵的财富。办公人员作为办公建筑环境 的使用主体 , 在信 息 时代中 , 他们一直处于高效率、 高创造的 工作中 , 需要不断 地 激发思维潜能 , 提高思维效 率和创造效率 , 需要舒适、 悠闲 的 空间来与自然亲 近 , 与同事 交流 , 释 放苦闷。 因此办 公建 筑 越来越注重对环 境的 要求 , 强调 以人为 本。同时 , 办 公建 筑 环境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多元化 , 现 代办公建 筑环境应该 是 思考过程中休闲散步的场地 , 公司员工交流、 交往、 休憩的 场 所 , 公司各种团体 活动的 举办 场地 , 或者 是公 司对外 形象 的 展示厅 ∀ ∀
% 建筑论坛与建筑设计 %
理念 , 同时与建 筑风 格呼应。 重点打 造入 口景观 区 , 树立 企 业形象 , 展现 企 业文 化 , 同 时提 供与 客 户交 流的 室 外 空间。 提供多样并相互关联 的休 憩空间 , 增 进员 工的交 流 , 激发 科 研活力。设计 中尽 量采 用 当地 树种 , 营造 多层 次 的绿 色 环 境。多采用大理石、 钢和玻璃等 现代材料。景 观小品的设 计 融入煤科院 # 诚信、 协作、 求实、 创新 ∃企业文化元素。 浓 , 且秋叶金黄 , 深秋景色壮观 ; 广 玉兰树形优 美 , 花、 叶皆 可 赏 , 可弥补冬季银杏落叶的缺憾 。 楼前广场主 要以 硬质铺 地为 主 , 可 举 行集 会、 团 体活 动 等。广场两侧为带有座椅的 种植花坛 , 凹凸有致 的座椅 形状 可满足多种人群的需求。地面以条状 浅灰色花岗岩和方形的 黄棕色地砖相间为基 调 , 突出 办公楼立面 的线形构 图。 广场 以开放性的效果 , 塑造豪迈大气 , 显示出企业强大的凝聚力。 5 2 2 次入口广场 次入口广场主要 由林 荫大道 和休 闲小 广场组 成。入 口 处设有企业标牌 , 简 洁而明 了。两侧 散置 两三个 以木 材、 石 材和不锈钢为材料雕塑小品 , 作 为入口空间 的界定。大道 两 侧种植香樟 , 并 结合 45 c m 高的 可坐式 地灯 系统 相间 分布。 即使在晚上 , 也能形成很好的观 赏效果。 休闲小广场位于 景观大 道东 面 , 可供客 户休 息或 等待。 休闲小广场中 心有 一 下沉 式水 池 , 水 池中 央 设有 一水 景 雕 塑。雕塑的分层退 台式设 计 , 使水 体层层 叠落。 波光 晶莹 , 色彩缤纷 , 伴随 着水 声淙淙 , 令 人欢 欣。水池一 侧是 结合 花 坛设置的休息坐 椅 , 便于休 息或 赏景。即 使在炎 炎的 夏日 , 也能吸引人驻足停留。 5 2 3 交流活动区 交流活 动区由散 置在基 地东面 和北面 的 5 个 不同主 题 的小场 地构 成 , 并通 过 一条 1 2 m 左右 的曲 径小 路串 联 起 来。因基地东面临街 18 m 范 围内为 防护 绿地 , 此范 围内 全 为绿化用地 , 选择性地密植小叶 榕 , 形成 整齐的树阵 , 并与 树 下的草坪、 绿篱和灌木球形成丰 富的层次感。 利用树阵对 视 线进行控制和引导 , 使空间一收 一放 , 形成丰富的景观序列。 小场地空间丰富多变 , 利用地 形、 高 程的变化 以及树木、 矮墙的围合 , 绿篱的穿插创造丰 富的空间。空 间尺度亲切 宜 人 , 视距控制在 20 m 范围 内。通 过在小 场地 内布置 中心 景 观标志物 , 水池、 小 雕塑、 景墙、 种 植池、 坐椅 等景 观设 施 , 形 成不同的主题类型。 曲径小路宽 1 2 m 左 右 , 充分 利用原有地形 , 曲径通幽 , 力求达到处处有景、 步步有景、 移步换景 的全方位、 全角度 的 空间视觉效果。植物 配置 结合各 种功 能和 特点的 植物 , 乔、 灌、 草相结合 , 创建多层次、 多序 列的各种绿 色空间。同时 在 以常绿植物为主调的 基础 上 , 考虑观 叶、 观花 植物的 点缀 来 活跃气氛 , 丰富 色彩 , 力求 避免 沉闷 单一。充分 利用 对景 及 透景的关系 , 适时点 缀雕 塑小 品 , 提升整 个环 境的艺 术文 化 氛围。使人穿行其 间 , 步 移景 异 , 身心愉 悦 , 得其 精华 , 疲 劳
图 1 规划总平面图
2 项目背景
煤科院重庆 研究院 成立 于 1965 年 , 主 要从 事工 业安 全
[ 收稿日期 ] 2008- 04- 01 [ 作者简介 ] 但 迪 ( 1982~ ), 女 , 重庆 长寿 人 , 景 观建 筑 学专业在读硕士 。
34
四川建筑
第 28 卷 6 期
2008 12
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技术研究、 产品开发制 造及经营。企 业 以致力安全科技、 提升生命保障 作为使命 , 提倡 # 诚信、 协作、 求实、 创新 ∃ 的企业精神。
3 现场情况
基地 形状较 规则 , 东、 西、 北三面紧 临城市 道路 , 交通 便 捷。现拟建办公主楼于场地中心 , 四周为景 观规划用地 。除 东、 西、 北面与 周边用 地相接 有 10 ~ 15 m 不等 的绿化 带 , 用 地范围内全部为挖方区 , 地势由 北向南逐渐 降低。由于大 部 分为挖方区 , 植 被较 少 , 主 要为 杂草 和零星 的小 叶榕。故 如 何在狭长的用地内营造丰富的景观空间 层次 , 并合理解决 挖 方区与周边用地的衔接和过渡成为设计的关键。
1 项目概况
二郎科技新城 是重庆 高新 区的 拓展区。 新城积 极发 展 和引进低污染、 低能耗、 高 效益 的产业 项目 , 建成 重庆 21 世 纪绿色高新技术产 业基地 。煤科 院办公 大楼 位于高 新技 术 开发区二郎科技新城 的西 端 , 基地东 临创 业大道 , 北 接火 炬 大道 , 具有 良好 的 区位 优势 和 交通 条件 。项目 总 占地 面 积 22 985 m 2 , 总绿地面积 18 368 m 2。
5 设计内容
5 1 交通规划 基地内有东、 北两个入口 , 东面为人 行主入口 , 主要作 为 办公人员的出入口 , 北面为 次入口 , 人车 混行 , 人流主要是 参 观企业展览及销售的客户等。 除在餐厅入口和次入口之间的西面 考虑人车混 流外 , 东 面不考虑车辆通行。临时停车位位于基 地的西面 , 并利用 地 形的高差和垂直绿化带 , 减 小车辆对景观和办公楼的影响。 5 2 空间规划 景观规划面积为 18 368 m 2 。在总 体规 划下 , 根据 功能、 地形条件 , 利用建 筑、 路 道等 把环 境空间 划分 为 5 个 各具 特 色的功能空间 , 动静结合 , 相辅相成 , 共同营造 简洁、 秩序、 富 有企业文化特色的现代办公环境。 设计中以 # 七 点、 两线、 一 带 ∃ 作 为 空间 规 划结 构。 # 七 点 ∃即 7 个大小不一 的散布在 基地东、 南、 北面的 休憩、 交 流、 运动空间。 # 两线 ∃即主入口景观轴线、 次入口景观轴线。 # 一 带 ∃即带状蜿 蜒的休 闲步道 , 是 基地内 串联 7 个休 憩空间 的 # 纽带 ∃。设计通过大面积地运用 0 9 m 高 , 0 9 m 宽的条状绿 篱给整个基地以统一的肌理, 使整个平面效果达到协调而统一。 5 2 1 主入口广场 主入口广场位于 主楼 前 , 包 括景 观大道 和楼 前广 场 , 是 向城市展示 企业 形 象的 重 要窗 口。主 入口 广场 以 入口、 喷 泉、 雕塑作为景观 主线 , 由景 观大 道和楼 前广 场两个 不同 的 空间类型构成 , 先收后放 , 形成先抑后扬 的空间效果 , 构成 具 有节奏变化的景观秩序。 入口处以左右对称的 四个 4 m 高的 钢结 构构筑 物作 为 标志 , 简洁而现代。 喷泉水池内有三 个跌 水喷泉 , 呈 阶梯状 小退 台 , 凹凸 不 平的表面 , 使从 顶部 漫出的 水体 形成飞 溅的 水花。从 视觉、 听觉上给人以愉 悦的 感受 , 增加 了活泼 、 和 谐的 气氛。水 池 尽端的文化景墙 , 刻有 # 诚信、 协作、 求实、 创新 ∃ 的企业精神。 喷泉广场的 尽头 是一 个 10 m 高的 钢 结构 的 标志 性 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塑 , 作为 景观 大道 的主 景点。 象征 着踏实奋进、 拼搏进取的实干精 神 , 蕴涵着 煤 科 院蒸 蒸 日 上 的发 展 前 景。如此 , 使空 间序 列经 过入 口构 架、 跌水喷泉又一次形成高潮 , 使景 观大道成为展示企业形象的重要窗 口。 景观大道 两侧 对植 两排 大 树 , 联系两侧绿地 , 并形 成办 公大 楼入 口的框景。大道以银杏和广玉兰为 主要树种。 银杏 树体 高大 , 冠 大荫